第15課《誡子書》教學設計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5課《誡子書》教學設計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5課《誡子書》教學設計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5課《誡子書》教學設計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5課《誡子書》教學設計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誡子書》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誡子書》是統(tǒng)編教材第四單元最后一篇課文,是一篇文言教讀課文。第四單元的人文主題是

“人生之舟〃,所選課文,從不同方面詮釋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對人物美好品行的禮贊,有對

人生經(jīng)驗的總結和思考。本課則是關于修身養(yǎng)德的諄諄教誨。

《誡子書》是在前三篇現(xiàn)代文對人生意義與價值闡釋的基礎上,從古代的傳承的角度,進一步

讓學生懂得如何修身養(yǎng)性,領悟人生的真諦。是一篇富含道德勸喻意味的家書,是古代“誡子書〃

中的名篇,“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正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它不僅是千古家

教的典范,更是后世學子修身立志學習的典范。其文短小精悍,辭約意豐,字字珠磯,有諄諄告

誡之語,更溢滿殷殷期盼之情。主旨是勸勉兒子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學習本課承擔的目標任務:要落實的語文素養(yǎng):(1)進一步熟悉文言文,積累重點詞語和文

言知識。(2)《誡子書》的的行文思路:重在說理,現(xiàn)提出觀點,再做闡發(fā),接下來從正反兩面

論證,是典型的邏輯順序。

學習本課,要落實的人文素養(yǎng):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聆聽先哲教導,汲取精神養(yǎng)料,勤學勵志,

修身養(yǎng)性。

學情分析:

前面幾篇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懂得借助工具書,借助注釋,與同學合作來完成文言詞的積

累,疏通翻譯課文。所以,文言知識的掌握課堂上以檢查預習的形式出現(xiàn),強調重點詞,分析課

文時運用即可。但作為七年級學生,人生閱歷有限,閱讀積累嚴重不足,學生本來底子就差,而

課文又和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文章言簡義豐,文字背后內涵深刻,加之對諸葛亮其人其事了解

不多,所以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體會文中的人生哲理,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難度較大。是教

學的一個難點,需要重點突破。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和文言知識,借助工具書疏通課文,翻譯課文。

2、研讀課文,深入領會關鍵語句的含義,把握文章主旨。

3、熟讀成誦,獲得文言語感,積累名言警句,領會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掌握重點文言詞,理解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警句。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設想:

1、以朗讀貫穿全文,反復朗讀,最終熟讀成誦。朗讀分三個層次,分別是要讀出韻味,讀出

理趣,讀出深情。

2、淡化純說理的色彩,以標題為突破口,用教子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拉近課文與學

生的距離,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課文思想的理解,并能夠受到課文的哲理的啟發(fā),指導自

己的人生。

3、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上課。積累文言字詞,疏通、翻譯課文,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工具

書在自主的基礎上與同學合作完成。課堂上檢查預習,鞏固強調重點字詞,翻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諸葛亮是千古良相,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世人眼中是忠臣的典范,更是智慧的化

身。這樣的一位歷史名人,這樣的一位智者,他是怎樣教育自己孩子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

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一起感悟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期盼之情。

設計意圖:要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就必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就必

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能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特定的情景,

為下面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同學們,諸葛亮在我國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智者形象。今天讓

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美感。

1、讀準字音

夫(fu)淡泊(ddn)(bo)淫(yin)慢遂(sui)廬(lu)

2、注意停頓,節(jié)奏

3、指導朗讀,讀出韻味,體會美感

設計意圖: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正確斷句,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感,

感受本文的韻律之美。為后文理解課文鋪墊。

三、積累文言詞,疏通文意

1、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運用硬讀法、猜讀法、聯(lián)想法,學生自主譯讀課

文,找出疑難問題,并力求在小范圍內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時,教師巡回,及時給予指導。

2、質疑問難。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放手給

他們。解決不了的,教師給予點撥。注意結合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古文方法的指導。

3、師強調重點詞

4、生譯全文。先找生通譯全文,再同桌間口譯。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譯文的語言,除了達

到文通字順外,也要力求文字優(yōu)美。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督促學生預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給學生自己疏通課文的具體做

法,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于重點字詞,重點句的翻譯能夠進一步鞏固,也能激勵學生自

學,以及思考。同時為下一步解讀課文鋪墊。

四、研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讀出理味。

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為什么要“誡子”

主旨是勸勉兒子修身養(yǎng)德,需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jīng)

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補充背景資料:諸葛亮寫給其兄諸葛瑾的信中有這樣的話“瞻今年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

成,恐不為重器耳。”不久命殞五丈原,時年54歲。

2、“戒子”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中的“靜”?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明確:作者于篇首開宗明義,告誡子孫首先要“立德”“修身”?!暗隆笔亲鋈?,處事之基。

那又如何“立德”呢?即“靜”與“儉”。“靜”內心寧靜,不會為貪圖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

“靜”是摒除雜念和干擾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心中有太多的雜念,受世俗功名利祿太多的誘惑,

可能將一事無成。因此,“靜”是“修身”的前提條件。而要想“養(yǎng)德”還必須“儉”。那么

“儉”何以能“養(yǎng)德”呢?。古人說:儉生廉,廉生公,公生明。節(jié)儉生廉潔之心,有廉潔之心

才會生公心,有了公心才會“生明”?!办o”與“儉”二字極淺顯,又極深奧。用在開篇,可謂

用心良苦,立意玄遠。

“靜”是修身養(yǎng)德的基礎。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

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皟€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

德。

3.圍繞一個“靜”字,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

A、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成才成學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立志、學習、惜時。他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

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養(yǎng)又必須修養(yǎng)道德,造就人才必須從

靜與儉的修養(yǎng)開始。

4、“誡子”的成效如何?

補充資料:諸葛瞻(227-263年),字思遠。瑯邪陽都(今山東臨沂)人。諸葛亮之子,三國蜀漢大

臣,工書畫。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將鄧艾率軍入川,諸葛瞻率兵抵抗,其先頭部隊被魏軍打敗,

只好退軍駐守綿竹。此時,鄧艾又遣使送信給他,勸降說:“若降者必表為瑯邪王?!敝T葛瞻看

了信件以后大怒,斬了鄧艾派去的使者,接著,率兵迎戰(zhàn)魏軍,戰(zhàn)敗,死于沙場。終年37歲。他

死得十分壯烈,實踐了儒家“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格言,成就為一個忠烈人物。

諸葛亮的一生就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寫照,而他的兒子諸葛瞻也深受父親的影響,

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了儒家的“忠貞”思想。

5、朗讀課文,讀出文中的理趣,就好像這些話是從自己的心中流淌出來的。

設計意圖:通過為何誡子,誡子什么,誡子效果如何,三個環(huán)節(jié)一系列問題,引人入勝的,深

入的理解課文內容,突破課文難點。真正領會“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的修身養(yǎng)性的觀點,能夠從文中的觀點中聯(lián)系個人生活體驗,指導修正自己的行為。

五、誦讀課文,體會濃濃的教子之情,讀出情味

設計意圖:在讀出韻味,讀出理趣的基礎上,再讀出課文的情味,對全文而言是一個深入的體

悟過程,也是一個升華過程,再次深切的領悟到:誡子書背后所蘊藏的父對子的摯愛深情

六、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背誦全文,默寫全文

(2)對照自己的言行,想想本文給你的最大啟發(fā)是什么?并寫出來

(3)課外閱讀《誡外甥書》

設計意圖:鞏固課文,學有所思,學有所獲,打通課內外,開闊視野。

七、布置作業(yè)(2、3、4題選作一個即可)

(1)背誦課文,摘錄名言警句(必做)

(2)結合《論語十二章》看看那些觀點是一脈相承的,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3)搜集資料,辦一期千“古風流人物一一諸葛亮”的手抄報。

(4)搜集整理自己家,或家族的家風,家訓。

設計意圖:作業(yè)有最基本的要求,又有提高性的要求,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讓不同層次的學生

都愿意完成作業(yè),都有所收獲。

八、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通過板書,整合課文的核心內容,梳理把握課文行文思路,寫作特色,文章主旨等。

提出觀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誡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