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15/wKhkGWae3q6AWVhQAALrUybDW5o150.jpg)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15/wKhkGWae3q6AWVhQAALrUybDW5o1502.jpg)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15/wKhkGWae3q6AWVhQAALrUybDW5o1503.jpg)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15/wKhkGWae3q6AWVhQAALrUybDW5o1504.jpg)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15/wKhkGWae3q6AWVhQAALrUybDW5o15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篇
進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yōu)秀的大
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
但是應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接下來是關于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的文
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1
【課程目標】
1、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應用。
2、會應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原電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學生對"電"有著豐富而強烈的感性認識。當
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轉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學能與熱
能的相互轉化過程后,會對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問題產生濃厚的
興趣。從能量轉換角度看,本節(jié)課程內容是對前一節(jié)課中"一種能量
可以轉化為另一種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
同樣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論述的補充和完
善。從反應物之間電子轉移角度看,原電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還原反
應本質的拓展和應用。從思維角度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的思想,是對"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思維方式的反
思和突破。
【學情分析】
中學生對"電”的內容的認識不僅來源于生活經驗,而且來源于
學科學習。在生活經驗方面,不僅接觸了火力發(fā)電(或水利發(fā)電),而且
接觸了干電池等化學電源;在學科學習方面,學生不僅接觸了摩擦起電,
而且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了電能,此外還學習了關于電的初步知
識(如電源的正負極、電壓和電流等內容),因此對電并不陌生。止匕外,
高中《化學1》已較為系統(tǒng)的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也學習了鈉、
鎂、鋁、鐵等有關的金屬知識,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內容。這些經驗基
礎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為本節(jié)的學習做了知識、能力上
的準備。
同時原電池是高中化學學科體系的核心知識之一,它的教學是氧
化還原反應原理的延伸與應用,也是后續(xù)電化學知識的基礎。原電池
的教學是體現(xiàn)學科交叉,科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探
究能力的好素材。學生在第一節(jié)學習了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系,本
節(jié)課則學習化學能轉化為另外一種能量即電能,由于電化學知識是學
生首次接觸的新領域,存在著強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個好的
開端十分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Q)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同時掌握原電池正
負極的判斷方法。
(2)通過學生設計完成原電池構成條件的實驗,學習實驗研究的方
法。
(3)能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運用。
2、過程與方法
Q)分析火力發(fā)電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的新思路,通過對氧
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的分析,提出實現(xiàn)新思路的各種推測和猜想等,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對比、歸納,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
分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Q)通過化學能與電能轉化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對現(xiàn)代化的重大意義,
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2)通過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科學態(tài)度和
方法,體會實驗在化學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條件
教學難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
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
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2
一、知識技能
1.理解化學能與電能之間轉化的實質。
2.掌握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同樣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
能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應物之間電子的轉移的探究,理解原電池的形成是氧化還
原反應的本質的拓展和運用。
三、情感價值觀
感悟研制新型電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學電源可能會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
形成較為客觀、正確的能源觀,提高開發(fā)高能清潔燃料的意識。
探究重點
初步認識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
探究難點
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
向電能轉化的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探究過程
【實驗探究引入課題】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
1、鋅片插入稀硫酸
2、銅片插入稀硫酸
3、鋅用口銅片上端連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問題探究】
1、鋅用口銅片分別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2、鋅用口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現(xiàn)象又怎樣?為什么?
3、鋅片的質量有無變化?溶液中c(H+)如何變化?
4、鋅用口銅片上變化的反應式怎樣書寫?
5、電子流動的方向如何?
【引入】
電能是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種二
次能源,又稱電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相機、
攝像機……這一切都依賴于電池的應用。那么,電池是怎樣把化學能轉
變?yōu)殡娔艿哪?這就讓我們用化學知識揭開電池這個謎。
【板書】第二節(jié)化學能與電能
【板書】一、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
【板書】1、燃煤發(fā)電的過程
【板書】2、燃燒的本質一氧化還原反應
【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氧化劑與還原劑之間發(fā)生電子轉
移的過程,電子轉移引起化學鍵的重新組合,伴隨著體系能量的變化。
要使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的能量不通過熱能而直接轉化為電能,就要設
計一種裝置,使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qū)域進行。如
果要把可產生的電能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起來,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
研究的重要知識點一原電池,這種裝置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的能量儲
存起來,類似于水庫的蓄能。
【板書】3、原電池原電池實驗探究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3
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學會CI-.SO42-、CO32-、NH4+等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能
用焰色反應法、離子檢驗法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某些常見物質的
組成成分。
2.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現(xiàn)象分析等在化學學習和科學研
究中的應用。
3.初步學會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學會
主動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常見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設計簡單的探究實驗方案。
三、設計思路
化學研究中,人們經常根據某些特征性質、特征反應、特征現(xiàn)象
和特征條件對物質進行檢驗,以確定物質的組成。學生已經掌握了一
定的物質檢驗知識,但不夠系統(tǒng)化,需進一步總結和提煉。本節(jié)課選
擇Cl-、SO42-、CO32-、NH4+等常見離子作為檢驗對象,復習總結
初中化學知識,學習常見物質的檢驗方法,介紹現(xiàn)代分析測試方法,
從而讓學生了解物質檢驗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認識到物質檢驗過程
中防止干擾的設計、多種物質檢驗方案的設計及操作技能。
教學時,首先讓學生明確物質檢驗的意義和價值,并初步明確進
行物質檢驗的依據或策略,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其次,
根據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提出具體的任務。
四、教學過程
[導入]物質的檢驗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如為保證公平競賽,在大型
運動會上會進行興奮劑檢測;檢查身體時對血糖血脂的檢驗;質檢員對生
產的產品質量標準的檢驗,等等。
[情景]"資料鏈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農藥袋上的標簽可知,
該農藥含有碳酸鐵和硫酸銅兩種成分。如何通過實驗確證該農藥中含
有錢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呢?指出所用的試劑、預期將觀
察到的現(xiàn)象以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完成課本”活動與探究”欄目中的實驗1-4。
離子試劑現(xiàn)象
實驗1NH4+
實驗2CI—
實驗3SO42—
各個實驗中,依次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明確NH4+、Cl—SO42T離子的檢驗所采用的試劑和方法等:
NH4+:加濃NaOH溶液,加熱,產生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
變藍的氣體;Cl—: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
色沉淀;
SO42—:滴加BaCI2溶液和稀鹽酸,生成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
淀。
[討論]在完成相關實驗時,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請結合實驗
過程及相關元素化合物知識,分析下列問題:
實驗1:試紙為何要潤濕?實驗2:為何要加稀硝酸?實驗3:為什
么要加稀鹽酸?
[補充實驗]碳酸鉀、碳酸鈉分別與硝酸銀、氯化鋼溶液反應,并分
別滴加酸溶液。
結論:氨氣溶于水才能電離出0H—;
檢驗CI—加入稀硝酸是為了避免CO32—的干擾;
檢驗SO42—加入稀鹽酸是為了排除CO32一的干擾。
[小結]什么是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應根據物質獨有的特性,要求反應靈敏、現(xiàn)象明顯、
操作簡便、結論可靠。
你還能回憶出哪些物質的檢驗方法呢?
要求:能夠獨立、準確地回顧出一些物質檢驗的方法,盡可能多
地歸納出有關物質或離子的檢驗方法。
學生回憶常見物質的檢驗:碳酸鹽、酸、堿、淀粉、絲綢制品等。
[遷移]"資料鏈接"——由加碘鹽標簽可知,加碘鹽添加的是
KIO3o已知:KI03在酸性條件下與KI反應得到碘單質。
如何確證碘鹽中的碘不是單質碘?如何確證某食鹽是否已加碘?如
何確定加碘食鹽中含有鉀?
用淀粉液檢驗是否含碘單質;根據所提供KI03的性質并設計實驗
方案。
[實驗]焰色反應
金屬或金屬離子的檢驗通常采用焰色反應。
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什么叫焰色反應?為何可用焰色反應來檢驗
金屬或金屬離子?如何進行焰色反應實驗?操作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過渡]物質的檢驗在工農業(yè)生產、科學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
的用途,在化學學習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瘜W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必
須掌握常見離子檢驗的實驗技能,學會用多種方法設計簡單的實驗方
案,探究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成份。
1.人們經常依據什么來對物質進行檢驗,以確定物質的組成?
2.歸納總結物質(或離子)檢驗的一般步驟。
3.物質(或離子)檢驗時,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4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學會通過比較、歸納等對物質分類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類依據、化合物的分類依據,并認識分類是可
以逐級進行的
3、學會用觀察、實驗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歸納、概括、
分類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4、通過對物質的分類,體驗分類在化學研究和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5、發(fā)展學習科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體驗科學探
究的喜悅,感受科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教學重難點
物質的分類方法
教學過程
新設計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當你進入書店時,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書,
書店中除了指示的標志之外,書店的分類給予我們的信息非常重要的,
現(xiàn)在你能把第一組的同學按照你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以兩人為一組,談談自己的一種分類方法及分類結果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1:根據有沒有戴眼鏡的將學生分為戴眼鏡學生和不戴眼鏡學
生學生2:根據性別將學生分為男同學和女同學……
教師對學生的陳述進行小結,得出結論:
1.分類必須有明確的標準
2.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學生3:根據學生是否戴眼鏡對男、女生進行分類。
學生4:根據學生的身高進一步分類……
教師對學生的陳述進行小結,得出另一種結論:
3.分類是可以逐級進行的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到分類?根據你的猜想,你認為分類
的關鍵點是什么,它有哪些意義?
生答,教師出示圖,并進行說明意義
活動2【講授】新課教學
教師: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不自覺地運用分類法對我
們身邊的各種物質、用品進行分類。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
和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同樣要研究不同物質性質,同樣也要
進行分類,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第二章第4節(jié)物質的分類。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們已知的物質有1000多萬種,它們的性質
各異,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識別它們,我們也要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
展示:氯化鈉、硫酸、氧氣、醋酸、氯氣、氧化鎂、高鎰酸鉀
問題:物質分類的方法很多,如何對這些物質進行分類,請同學
們利用自己的方法將這些物質分類,并將分類的標準及分類的結果寫
在單子上,進行展示。
學生活動:對這些物質進行分類,并將學生分類的結果展示在實
物展示臺上,學生進行匯報,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說明:在這個活
動期間,學生肯定會出現(xiàn)把物質分類進行到底的情況,教師在此可以
給充分的肯定,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還有其它分類方法嗎?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科學?
學生思考:略
教師:物質的用途是由性質決定,而物質的性質是由物質的組成
的所決定的,所以科學上的分類標準是物質的組成。
活動:請你寫出這幾種物質的化學式,并根據以往學過的知識,
對這幾種物質進行歸類。
學生活動:寫出這些物質的化學式,并讓學生講講這些物質歸屬
于哪類物質?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幾種物質的概念
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單質中有金屬和非金屬、氧化
物
教師:你能對應這些概念對寫出的這些物質進行正確歸類
學生歸類:略
教師:其實對化合物的分類還可以進一步,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教
材中氧化物的分類和化合物的分類,討論:
Q)請你說說氧化物可以分成哪兩類?
(2)無機物和有機物在組成上的不同點是什么?
(3)有機物有哪些相似的組成和性質?
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說明:
1.兩者在組成上的不同點:無機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
素組成的化合物。有機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
碳酸鹽等除外,因其性質與無機物相似,在分類上仍把它們歸為無機
物)
2.有機化合物的相似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質:大多能在空
氣中燃燒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燒時會有黑色的碳產生;大多
數難溶于水。
學生活動:請你把剛才的物質歸類進行修正,并根據你的學習成
果把下列這些物質進行分類。
水、酒精、石蠟、面粉、食鹽、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
醋、天然氣、汽油等。
活動3【活動】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要求將
物質之間的分類寫成一個圖表進行總結。
活動4【練習】當堂作業(yè)
完成課本57頁練習1(寫出物質化學式及注明物質的類別)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設計5
一、教學背景
(一)課標分析
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
學習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密切相關的一些有機化合物的重要知識;并不特
別要求去追求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知識遷移。
(二)教材分析
《甲烷》內容選擇于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一節(jié),這一
節(jié)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第一次接觸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的有關內容,有機
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睡是一切有機物的主體,而甲烷作為烷
煌的第一個最簡單的分子,學生對它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今后對各種
有機物的理解,因此本節(jié)內容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有機物的學
習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初中化學就介紹了甲烷的燃燒反應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學
必修2第二章也介紹了部分物質結構的知識,為學好本節(jié)內容提供了
前提條件。
本節(jié)課將主要介紹以甲烷為代表的煌的分子結構、性質和主要用
途,以及它們的性質與分子結構的關系,讓學生掌握好甲烷這一節(jié)的
知識,能為學生學習煌及煌的衍生物等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質、用途。
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學式、電子式、結構式、空間構型。
3.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通常穩(wěn)定、取代反應、氧化反應、高溫分
解)。
4.理解取代反應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甲烷分子的空間構型模型、觀看甲烷發(fā)生取代反應的
多媒體模擬反應歷程,增強學生對甲烷分子空間構型這類抽象的知識
的理解,提高空間思維能力。
2.在重點掌握甲烷化學性質的過程中,逐漸理解"結構決定性質,
性質反映結構",并學會遷移運用。
3.了解有機化學研究的對象、目的、內容和方法,初步學會化學
中對有機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通過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總結實驗結論來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的
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化學微觀世界分子結構的立體美。
2.通過學生合作進行模型制作明確甲烷分子的空間構型,欣賞天
然氣應用的圖片,觀賞甲烷和氯氣反應機理的動畫以及聯(lián)系生產生活
實際等設計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力求形成長久穩(wěn)定的化學學習
動機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初步形成嚴謹、有序地分析問題、解決問
題的科學態(tài)度及科學方法。
4.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了解甲烷對于人類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
的重要性,形成環(huán)保意識及關心能源、社會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甲烷的分子組成、結構特征、主要化學性質(燃燒
反應和取代反應);
(二)教學難點:甲烷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取代反應的概念和實質。
四、教學策略和手段:
(一)教學策略:以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模擬實驗和學生討論為主,教
師串聯(lián)講解為輔的啟發(fā)式教學。
1.采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層層推進;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有意注意;
3.通過展示模擬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對比、分析、討論、
歸納。
(二)教學手段:PPT等多媒體課件、黑板。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討論、講解、練習
六、教學過程:
【引入】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化學的一大模塊——無機
化學,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化學另一個模塊——有機化學的學習。
【講述】有機化學主要是研究一些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與制
備的學科,那么什么又是有機化合物呢?其實,有機化合物就是指含有
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有機化合物有兩個基本特點:數量眾
多,分布極廣。但由于co、C02、H2CO3及其鹽、氫氨酸(HCN)及
其鹽、硫氟酸(HSCN)及其鹽等與無機化合物的性質與結構相似,所以
把他們歸入了無機化合物之列。
【提問】有機化合物中是否只含有碳元素嗎?
【講述】答案是否定的,顧名思義,化合物自然是含有兩種或兩
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有機化合物不只是含有碳元素,它還含有氫、
氧、氮、硫、磷、鹵素等。其中僅含有碳、氫元素的有機化合物叫做
煌。
【過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最簡單的麻,也是最簡單的有機
化合物——甲烷
【板書】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板書】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分子結構
【引入】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正在實施一項重大的能源工程——
"西氣東輸”工程。
【提問】大家知道“西氣東輸”工程里面的氣指的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天然氣
【講述】很好,這項工程主要是將新疆、甘肅等地豐富的天然氣
資源,通過管道東輸到長江三角洲I,最終到達上海的一項巨大工程。
由于天然氣是一種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潔能源,所以我們國家才
不惜重金把它從新疆那么遙遠的地方引過來。天然氣它的主要成分了
就是甲烷,其實自然界中甲烷不只單單存在于天然氣中,在沼氣、油
田氣和煤礦坑道氣中甲烷也是他們的主要成分。
【PPT展示】【板書】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板書】2、分子結構
【過渡】通過我們在初中的學習,我們知道甲烷的分子式為CH4,
根據我們第一章所學化學鍵的知識寫出甲烷的電子式。
【PPT展示】【板書】(1)、甲烷的電子式
如果我們將電子式中的一對共用電子用一條短線表示彳導到的式子
叫結構式。
【板書】結構式:將電子式中的一對共用電子用一條短線表示彳導
到的式子。
那么甲烷用結構式來表示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它表示成這個樣子
【PPT展示】【板書】(2)、甲烷的結構式
【提問】我們知道了甲烷的分子式和結構式,那么甲烷分子的結
構到底是不是和它的結構式一樣呢?
【實踐】下面我們就動起手來,利用我們手上的橡皮泥和牙簽,
搭建出你想象中的甲烷的空間結構。
搭建出來后想一下以下兩個問題:
【PPT展示】1、如果我們用一個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一個
氫原子,有幾種可能?
2、如果我們用兩個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氫原子,又有
幾種可能?
找?guī)讉€同學問一下他們做出來的模型的空間幾何結構。
【講述】通過我們科學家精確的實驗測定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用兩個
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氫原子,其結果只有一種空間結構,
那現(xiàn)在甲烷它的空間結構該是那一種呢?你們動手做一下,用兩個X原
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氫原子,其結構只有一種,看看應該是哪
一種結構。
【學生回答】正四面體
【PPT展示】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
【講述】很好,如果我們用兩個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
氫原子,其結果只有一種空間結構的話,那么甲烷的空間結構肯定就
是正四面體了;如果它是一個平面正方形或者四棱錐的空間結構,那么
用兩個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氫原子相鄰和相對肯定是兩種
不同的結構,如果我們用兩個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兩個氫原子,
其結果只有一種空間結構的話,那么甲烷的空間結構肯定就是正四面
體。在這種結構中,每個C-H與C-H都是等價的,目他們之間的夾角
也就是鍵角為109?28'。
【過渡】好,看完了甲烷的結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甲烷的性
質。
【板書】二、甲烷的性質
1、物理性質
【講述】[PPT展示】通常情況下,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
體,密度比空氣小為0.717g/L(標準狀況),極難溶于水。
【過渡】這些就是甲烷的一些物理性質,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它
的化學性質。
我們常說結構決定性質,那么甲烷穩(wěn)定的正四面體結構決定了它
有那些化學性質呢?
【板書】2、化學性質
⑴、穩(wěn)定性
甲烷穩(wěn)定的正四面體結構決定了甲烷通常情況下是比較穩(wěn)定的,
如與強酸、強堿和強氧化劑等一般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板書】[PPT展示】與強酸、強堿和強氧化劑等一般不發(fā)生化
學反應。
【講述】甲烷的穩(wěn)定性是由它具有正四面體結構的穩(wěn)定結構決定
的。
【過渡】但任何物質的穩(wěn)定性都是相對的,而它的變化是絕對的,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一旦外部條件發(fā)生變化,甲
烷也能發(fā)生反應。比如在特定條件下甲烷能與某些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如可以燃燒和發(fā)生取代反應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甲烷的燃燒
反應。
【板書】(2)、甲烷的氧化反應——燃燒反應
【講述】甲烷是一種優(yōu)良的氣體燃料,通常情況下lmol甲烷在空
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C02,放出890kJ的熱量,火焰呈淡藍色。
【板書】CH4(g)+2O2(g)CO2(g)+2H2O(l)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61資料卡片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Q)怎么檢驗甲烷燃燒生成的產物?
甲烷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過將干燥燒杯罩在甲烷的
火焰上,之后倒轉燒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來檢驗。
(2)點燃甲烷前應有什么操作?
【總結歸納】點燃甲烷前應該驗純,這就提醒我們,在使用任何
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進行驗純,否則他們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比例
的時候就會發(fā)生爆炸。
【提問】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家里面使用的煤氣或天然氣發(fā)生泄漏的話,
你將怎么進行查漏呢?
【講述】我們應該先打開門窗,讓可燃性氣體在室內的濃度,同
時關閉煤氣或天然氣的總閥門,并且要到戶外去打電話進行求救,切
勿觸動任何電器開關(如開、關燈)、在室內使用電話或手機、使用火柴
或打火機、按動鄰居的門鈴、開啟任何煤氣用具,直至漏氣情況得到
控制。
那么我們該怎么來檢驗這兩種物質呢?
【過渡】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甲烷的另一個重要的化學性質
【板書】(3)、甲烷的取代反應(特征反應)
【講述】甲烷在通常情況下不與強氧化劑反應,但在特定的條件
下甲烷是可以與一些氧化劑發(fā)生反應的。如在光照的條件下就可以與
氯氣發(fā)生反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甲烷與氯氣反應的視屏。
【提問】在這個實驗視屏你看到了些什么現(xiàn)象?
【總結】色變淺、水上升、出油滴。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呢,
這是因為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了能溶于水的氯化氫與不溶于水的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等油狀液體。其生成一氯甲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其他計算機信息服務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多孔微孔陶瓷材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企業(yè)高校實習生三方協(xié)議
- 2025年人才共享協(xié)議標準化文本
- 2025年合作共管協(xié)議示范文本
- 2025年借款合同范本速覽
- 2025年個人公積金貸款合同調整全覽
- 2025年專利權使用和解協(xié)議指南
- 2025年養(yǎng)老院入住協(xié)議標準
- 2025年供電設施更新改造協(xié)議
- GB/T 13228-2015工業(yè)炸藥爆速測定方法
- CB/T 102-1996錫基合金軸瓦鑄造技術條件
- 羅森便利店QSC標準課件講義
- 售后服務的流程圖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 DL∕T 617-2019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條件
- 信息技術基礎ppt課件(完整版)
- 弘揚與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課件(共16張PPT)
- 鋼琴基礎教程教案
- 電子課件-《飯店服務心理(第四版)》-A11-2549
- 糖基轉移酶和糖苷酶課件(PPT 11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