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概述(設計特點和結構類型)_第1頁
A01 概述(設計特點和結構類型)_第2頁
A01 概述(設計特點和結構類型)_第3頁
A01 概述(設計特點和結構類型)_第4頁
A01 概述(設計特點和結構類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多高層房屋結構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主要內(nèi)容1.1概述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1.4高層建筑的發(fā)展概況1.1概述問題:高層建筑的定義?通常以建筑的高度和層數(shù)兩個指標來判定,但世界范圍內(nèi)目前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劃分標準。1)國外:

(1)美國規(guī)定:高度為22~25m以上或7層以上建筑為高層建筑;

(2)英國規(guī)定:高度為24.3m以上的建筑為高層建筑;

(3)日本規(guī)定:8層以上或高度超過31m的建筑為高層建筑。1.1概述1.1概述2)我國:

(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GB50045-95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J50045-2002和規(guī)定:≥10層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的住宅)或≥24m的公共建筑。

(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規(guī)定:≥10層或≥28m;(本課程內(nèi)容的依據(jù))

1.1概述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問題:與多層建筑相比有哪些的設計特點?1、水平荷載成為設計的決定性因素

1)豎向荷載產(chǎn)生軸向壓力與結構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問題:與多層建筑相比有哪些的設計特點?1、水平荷載成為設計的決定性因素

2)水平荷載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與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2、側移成為設計的控制指標

1)結構頂點的側移

ut與結構高度

H的四次方成正比;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2)結構的側移與結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過大側移會使人產(chǎn)生不安全感;使填充墻和主體結構出現(xiàn)裂縫或損壞,影響正常使用;因P-△效應而使結構產(chǎn)生的附加內(nèi)力,甚至破壞。

3)必須選擇可靠的抗側力結構體系,使結構不僅具有較大的承載力,而且還應具有較大的側向剛度。內(nèi)力或位移

=f(H4)M=f(H2)N=f(H)H

結構內(nèi)力、位移與高度H的關系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3、軸向變形的影響在設計中不容忽視

1)豎向荷載產(chǎn)生的結構軸向變形對其內(nèi)力及變形的影響;2)對預制構件的下料長度和樓面標高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Houston75層的某商業(yè)大廈,采用剪力墻和鋼柱混合體系,由于鋼柱負荷面積大,其底層鋼柱壓縮變形比墻多260mm。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3)水平荷載產(chǎn)生的結構軸向變形對其內(nèi)力及側移的影響

水平荷載作用下,使豎向結構體系一側構件產(chǎn)生軸向壓縮,另一側構件產(chǎn)生軸向拉伸,從而產(chǎn)生整體水平側移。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由表可知,結構層數(shù)越高,軸向變形所產(chǎn)生的影響越大。表中為某剪力墻的計算結果。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4、延性成為結構設計的重要指標

1)延性表示構件和結構屈服后,具有承載能力不降低、具有足夠塑性變形能力的一種性能。

2)延性系數(shù)μ:用來衡量延性的大小。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3)結構的抗震性能決于其“能量吸收與耗散”能力的大小,即決于結構延性的大小。

4)為了保證結構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除承載力、剛度外,還需要有較好的延性。可通過加強結構抗震概念設計,采取恰當?shù)目拐饦嬙齑胧﹣肀WC。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5、結構材料用量顯著增加

1)對于高層建筑結構,隨高度增大,材料用量增大較多。

2)特別是水平荷載對材料用量影響較大。

3)結構方案對材料用量影響很大,水平力作用下對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至關重要。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如筒體結構可使結構用鋼量大幅度減小,高381m的帝國大廈,采用平面框架結構體系,用鋼量為206kg/m2,采用筒體結構,高344m的約翰.漢考克大廈用鋼量僅為146kg/m2,高443m的西爾斯大廈用鋼量僅為161kg/m2。

六、基礎設計愈顯重要七、結構自重對結構受力愈顯重要小結1)高層建筑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隨著房屋層數(shù)的增加,雖然豎向荷載對結構設計仍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水平荷載已成為結構設計的控制因素。水平荷載產(chǎn)生的內(nèi)力與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側移與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2)對高層建筑,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產(chǎn)生的軸力均很大,不容忽略。3)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結構應具有較大的延性。4)高層建筑的材料用量隨高度增加而加大,可通過優(yōu)化設計減小材料用量。

1.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特點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問題:按使用的材料,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1、砌體結構

優(yōu)點:取材容易、施工簡便、造價低廉;缺點:脆性材料,其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抗震性能較差;

配筋砌體可改善砌體的受力性能,但較少用于高層。公元524年的河南嵩岳寺塔(15層簡筒結構,高50m)公元704年的西安大雁塔(7層磚木結構,總高64m)

公元1055年的河北定縣料敵塔(11層筒體結構,高82m)

按使用的材料,高層建筑可采用砌體結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等類型。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2、混凝土結構

優(yōu)點:取材容易、良好耐久性和耐火性、承載能力大,剛度好、節(jié)約鋼材、降低造價、可模性好;缺點:自重大、構件截面較大、施工工序復雜、建造周期較長且受季節(jié)的影響;

平壤市的柳京飯店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應用情況:我國絕大多數(shù)高層建筑都是采用混凝土結構,今后仍將是高層建筑發(fā)展的主流。

最早混凝土框架結構高層建筑,是1903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建造的因格爾斯大樓,16層,高64m。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建筑為香港中環(huán)廣場達78層374m、其次是平壤柳京飯店達105層300m

平壤市的柳京飯店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3、鋼結構

優(yōu)點:材料強度高、截面小、自重輕、塑性和韌性好、制造簡便、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缺點:用鋼量大、造價高、防火性能差、剛度差;

芝加哥西爾斯大廈(SearsTower),110層,高443m,鋼結構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應用情況:采用鋼結構的高層建筑不斷的增多;美國、日本等從鋼結構起步建造高層建筑的國家已轉向發(fā)展混凝土結構。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鋼結構建筑為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110層、高443m。芝加哥西爾斯大廈(SearsTower),110層,高443m,鋼結構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4、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或混合結構

不僅具有鋼結構自重輕、截面尺寸小、施工進度快、抗震性能好等特點,同時還兼有混凝土結構剛度大、防火性能好、造價低的優(yōu)點。近年來,這種結構形式逐漸增多,而且發(fā)展前景非常好。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

定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鋼-混凝土混合結構

(1)組合結構:將鋼骨放在構件內(nèi)部,外部,采用外包或內(nèi)填混凝土,稱為鋼骨混凝土或鋼管混凝土。(形成組合構件)

(2)混合結構:指由鋼構件、鋼筋混凝土構件或鋼骨混凝土組合構件一起組成的空間結構。(形成混合結構)

RC核心筒+外框型鋼混凝土柱及鋼柱,88層,高420m,7度抗震設防上海金茂大廈辦公層平面客房平面第88層平面剖面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

RC核心筒+外伸桁架和巨型(型鋼)柱(三重結構體系),101層,高492m,7度抗震設防核芯筒底部剪力墻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臺北101金融大樓高508米,超過美國芝加哥的西爾斯大樓,馬來西亞雙塔等大樓,成為新的全球第一高樓。

采用方鋼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大樓歷時5年多,耗資600億幣。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共容納了160多家商店。(包括地下5層、其中B2到B5為地下停車場、地上101層,其中有78層是辦公大樓,裙樓部分則是購物中心。

1.3高層建筑結構的類型

1998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建成的彼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