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_第1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_第2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_第3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_第4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一篇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一篇我抬頭,望著西邊火紅的天,彩霞如花,就像姥爺家的那種石榴樹的花,紅的沒有一點瑕疵,就像當年那樣,開滿了西邊的天空。

記憶里,絕非是我獨身一人望著彩霞。那時候,陪伴我的,有吱吱做響的石磨,枝干蒼勁的石榴樹,還有在石榴樹下的磨盤上軋小米的姥姥。傍晚,偶爾有幾聲犬吠或鞭炮聲回蕩在空曠的山谷中,久久不散。我們祖孫二人,誰也不說話,靜靜享受著這靜謐而又溫馨的氣氛。

那時,我最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有年糕吃。姥姥從來不給我買年糕吃,她說,小攤上的年糕做得太粗糙,而且不衛(wèi)生,姥姥親自給你蒸那種小米年糕。姥姥買了幾袋小米,在后院推起了百斤重的石磨。我好奇的跟著她圍著石磨轉??粗谆ɑ?,粉末狀的小米沫,我不相信它會變成滑滑軟軟的年糕。

小孩子總是一刻也閑不住,于是我就和姥姥要了一把笤帚,幫她把小米沫掃到中間去??晌夷睦飼?,掃來掃去,不是將小米沫在磨盤上掃成一堆,就是把新米和米沫混成一團,或是把米沫掃下了磨盤,姥姥嫌我不會掃,便向我要笤帚。可我偏不給,仿佛是無價之寶一般的將笤帚緊緊抱在懷里,幾步跑到石榴樹邊,好似那石榴樹是我的盾牌。姥姥一伸手,我就把身子向后一縮,做成一個蝦米的形狀,還不忘笑嘻嘻的做鬼臉。

一個星空閃耀的夜晚,姥姥忽然從廚房里端來了一盤年糕,不是街上賣的那種,而是一種幾乎沒有任何顆粒,軟軟而不失嚼勁的小米紅糖年糕,被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盤上,我塞的滿嘴都是,兩腮幫子鼓鼓的,像一個小蛤蟆。姥姥靜靜的看著我吃完,確定我全部咽下后,才笑瞇瞇的問我好不好吃,看著我點頭的樣子,姥姥又笑了起來,說要年年給我做。

后來,媽媽不讓姥姥做年糕了,原因是我們家周圍有了一個軋米的廠,小米推進去,出來就是米沫,又省力又方便。

姥姥夾起一塊來嘗了嘗,又搖了搖頭,說,米太粗了。我也夾起了一塊,卻并沒有嘗出什么。

姥姥還是堅持每年為我做年糕,但媽媽不要。因為媽媽說,本來就不是親姥姥,還是少要點她的東西比較好。我不吭聲。

‘吃飯啦?!衣犚妺寢尯拔?,桌子上,依舊有年糕,但并不是姥姥親手做的。我夾起一塊,嘗了嘗,卻不是當年姥姥做的年糕的味道。我知道,媽媽永遠嘗不出那種被她誤解的親情。

在朦朧的水汽里,我仿佛又看見了那個吱吱作響的石磨,枝干蒼勁的石榴樹,以及那個匆匆為我勞作的老人。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篇好多年沒吃過老媽做的臘八粥了。參加工作后,就很少能碰到臘八節(jié)時休息回家看望老媽了。等我們姊妹幾個都長大離家后,家里就老媽和老爸兩人了。每次打電話回去問他們,做臘八粥了沒?老爸都說,你們不回來,你老媽都懶得做了。

偶爾回家碰上臘八節(jié),老媽要做。我怕麻煩,也怕老媽累,不讓她做,就說不想吃。記得那時的臘八粥,老媽前晚就泡好紅小豆,黃豆,黑豆,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熬玉米粥,把豆子放進去一起熬,再搟點面條,放些青菜豆腐,還有前一晚炒好的大肉臊子。臘八粥的香味把貪睡得我們早早勾引起來,每次吃飯?zhí)羰车奈?,都會吃兩碗還不放手。臘八粥講究吃剩,所以家家都會做多,熱著吃一天。等到中午,玩瘋了的我們,就在伙伴家吃了,吃完還不忘品評下誰家的好吃。

后來看書,才明白,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磥磉@個節(jié)日由來已久。而各地的臘八粥的材料也也五花八門了?,F(xiàn)在,超市里各式的甜味臘八粥,吃起來,還是沒有了兒時那碗咸香的臘八粥好吃。老媽說,你們現(xiàn)在就是“劉秀喝豆子麥仁“,好的吃多了,不覺得香了。這個典故,老媽講了好多次了。說的是,劉秀當年起兵打仗時,有天行軍一日,粒米未進,又渴又餓時,來到一位老婦人家,老婦人用家里僅存的一點麥仁和豆子,煮了一鍋麥仁粥。劉秀吃了后,覺得真是天下美味。后來劉秀當了皇帝,天天好吃好喝的,覺得吃啥都不香了。一天猛然想起那碗美味的麥仁粥,就讓宮里的御廚做,劉秀吃了,覺得太難吃了,就換人做,還是難吃,一氣之下,殺了幾個御廚。有大臣就建議皇帝,把老婦人找來。老婦人找來后,老婦人做了一碗,劉秀吃了口,覺得難吃。老婦人就對他說,”你當年覺得好吃,是因為你當時又餓又累。現(xiàn)在,你做了皇帝,每日山珍海味,就體味不到美味了?!皠⑿懵犃?,慚愧不已,派人送老婦人回家。我想,現(xiàn)在的我們,覺得食之無味,也是如此吧,天天如過年,自然就體味不出食物的美味了,也體驗不到以前那些濃濃的年味了。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三篇微風,悠然劃過窗臺,停靠在窗外的松樹上休憩。眼前,忽然一亮,沒注意到什么時候,大街上到處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慕然驚覺,新年的腳步臨近了?;叵胪?,每到這個時候,清晨的爆竹聲將我從睡夢中喚醒。大街上張燈結彩,男女老少打著招呼互問“新年好”,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之中。

逛廟會

我們走在熱鬧的大街上,小販們的吆喝聲貫穿整個街道。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最受歡迎的肯定是爆竹啦!二踢腳、麻雷子、大地紅、甩炮……應有盡有,看得人眼花繚亂。突然一陣歡快的鑼鼓聲在不遠處響起,走近一看,原來是我最喜歡看的舞獅子。只見一只威武的大獅子圍著一張方桌,時而做出撓癢癢的動作,時而又顯出一副乖順的樣子,舞著舞著,只見那只獅子露出一副非常辛苦的樣子,趴在地上睡著了,那副憨模樣惹得我直笑。這時候,舞獅的老爺爺著急了,只見他擼起袖子揮著拳頭對著獅子的頭“哈”的大吼一聲,猛擊下去,獅子好像驚醒了似的,它“嗖”的一聲跳到了桌子上,一會兒站立,一會兒倒立,在小小的放桌上蹦來蹦去,有趣極了???,一串串大糖葫蘆笑彎了腰;聽,嘎嘎作響的小風車笑得合不攏嘴;這邊捏面人兒的捏了個孫悟空,那邊吹糖人的吹了一個小羊羔……看到孩童們臉上掛著的笑容,全家人的心情也跟著喜悅起來!

包餃子

年三十,全家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一邊有說有笑地聊著家常,一邊包著象征著歡喜團圓的餃子。奶奶和餡,爸爸和面,媽媽搟餃子皮,我和爺爺負責包餃子。餃子排著隊“站”在面板上,一個個圓潤飽滿,昂首挺胸地立在上面,有的像元寶,有的像白胖胖地小娃娃。看著春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訴說著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聽媽媽講春節(jié)的來歷,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無處不顯示出春節(jié)的熱鬧與喜慶。還有什么比這更溫馨的事嗎?一口一個薄皮大餡的餃子,湯汁從餃子里流出,連同這濃濃的年味一起,收藏在回憶里,讓人念念不忘!

吃完年夜飯,就開始上演除夕的重頭戲——放鞭炮。一簇簇煙花在空中綻放,千萬朵色彩繽紛的焰火不甘落后,瞬間華麗綻放,好似九天玉女舞落漫天仙梅,朵朵精致,瓣瓣絢爛。在隆隆的“春雷”聲中,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不同的姿態(tài),絢麗的色彩,劃破天空的寂靜,伴著孩子們的笑聲,美麗在空中定格……美麗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過年的氣氛被推至高潮,整個世界都被它們點亮。多么美麗的煙花,閃亮的希望,寄托著人們對來年美好的夙愿……

光陰領著快樂奔跑,幸福伴著激動飛翔。飄在記憶里的年味,是樸素的針腳,是紅紅的對聯(lián),是清香的年糕,是小孩子手里高舉的糖葫蘆,是燦爛焰火下一張張如花綻放的'笑顏!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四篇“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兒時的歌謠時刻環(huán)繞在我耳邊。年味又是怎樣的呢?

有個習俗,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關上大門,幫鄰居貼春聯(lián)。這是老長沙特有的習俗,目的是守住家里的財氣,不讓它跑掉。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啊,這就叫“關財門”,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夜飯在我們家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年味最濃的活動。在年夜飯上,我們互相交流,討論學習,聚在一起吃美食,無不體現(xiàn)了家的韻味。在年夜飯的最后一點時間里,我們挨個站起來說一些祝福的話,總結即將過去的2017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边@是大伯送給晚輩們的話,他希望我們能夠在事業(yè)和學習上能有所成就,在困難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年夜飯上,不僅是我們對美食的享受,更是對知識和情感的追求。

年夜飯之后,便是自由娛樂的時間了。大人可以打麻將、看春晚,小孩可以放鞭炮、拿紅包。這個時候,又有了小孩貪玩的年味。我們可以在奶奶家的池塘里丟魚雷,炸得水面濺起柱子一樣的水花。奶奶心情好了,便會同意我們在池塘里釣貝殼,釣上來的貝殼,無一不被我們糟踏。等到來年春天又有滿池塘的貝殼任我們玩。

看春晚是這一天中最后的活動,是全國人民都能享受到的年味。我們坐在一起看春晚,通宵不睡,這就叫做“守歲”,祈求父母擁有更長的壽命。新的一年到來時,我們在一起倒數(shù),一起看跨年晚會,互相祝福,最后再一直玩到早上。

年味就是這樣,有滋又有味,有形也有色。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五篇時光飛逝,時間像劍一樣走過!一不留神,就過年了。

在30號晚上,我一個在大街上空無一人,遠遠望去,只有我一個身影,在這里孤單徘徊。心里想人都去哪了!

可是我們莊各種表現(xiàn)都沒有,這難道是“與世隔絕”,不可能吧,我記憶中的年味是貼門神的年畫了。這種年畫,農(nóng)村里幾乎家家都要掛的。一開始,在我眼里那些門神長的都是一個樣子,沒啥區(qū)別,但是年畫上卻會標注不同的人名,像是秦瓊,尉遲恭等。稍微再長大些,我就學會了要從武將手執(zhí)兵器以及衣服的花紋顏色上,來辨別他們的各自身份。從年畫上了解這些歷史人物,民間傳聞,可以說是童年時最經(jīng)濟實惠的文化快餐。

所以,“年味”始終都在,只是悄悄的改變了舊模樣。人們總說年味淡了,其實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人心”。

什么叫年味,我一直也沒有搞明白,我覺得真的是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以前過年都熱熱鬧鬧的,可是現(xiàn)在沒有人出來了,也沒有小孩子放鞭炮了。尤其是我們這個小莊,真的過年好像是沒有過年一樣,各自忙自己的,除了初一,拜拜年。好像人都沒有似的!

年味去那里了,那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后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lián)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就是走在街上鄉(xiāng)里街坊見面道著過年好的那種氛圍……這就叫年味!

如何過個好年,凝聚了人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所有美好祝愿。在過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當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時,就有了年的意味。

曾經(jīng),它藏在媽媽忙前忙后做的一頓年夜飯中;藏在晚輩孝敬長輩的那一杯酒中;也藏在家家戶戶都貼上的喜慶對聯(lián)中。如今,它藏在微博、微信、QQ的紅包里;藏在悠閑的棋牌麻將、高亢的K歌里;也藏在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要說過年好的祝福里……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六篇科技越來越高速發(fā)展,但如今年輕人參加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興趣和積極性越來越淡。而春節(jié)作為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卻也避免不了“被冷落”的趨勢,簡單來說,就是年味越來越淡。

猶記得,我小時候過年就是從期末就開始期待放假、期待過年,然后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如同脫韁野馬一般,也不顧書包里或好或壞的成績和成堆的作業(yè),天天跟著父母親四處買年貨和買新衣服。我媽老說我那時候皮得跟個兒猴兒似的。年前還得買春聯(lián)紙,我來寫;買窗花,打掃衛(wèi)生等等等等。除夕要守歲,要在奶奶家一起吃團圓飯(奶奶生的多,自然子孫就多,一到過年過節(jié)就有好幾桌,熱鬧極了)。年后初一至初六,我就會和父母親一起去向各家親戚拜年,孩子們向長輩們送上祝福語,長輩們就會給孩子們壓歲錢表示祝愿。過年還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看花燈,放爆竹,還有每年都有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實在熱鬧。

而如今,每年必看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好像也沒什么意思,放煙花又因為年齡見長而對這種“小孩子”玩的游戲不感興趣,更不用說還有“保護環(huán)境,嚴禁煙火”的規(guī)定了,衣服又只要擁有了無敵的校服就已經(jīng)足夠。這也有可能是年紀越大,心理就越“平靜”吧。

或許是以前的物質缺乏,春節(jié)才顯得那么重要,過春節(jié),過新年,吃好多平時吃不到的美味,穿美麗的新衣服??鞓窐返某灾暌癸垼疟夼?,和家團圓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不管年味如何,春節(jié)還是一年一年的一定要過的。而現(xiàn)在物質豐富了,春節(jié)好像沒有了那種味道。

但它到底是春節(jié),春節(jié)的快樂總是其他時候不能相比擬的。就算我現(xiàn)在是一個高二的學生,即使是放假,每天都有很多作業(yè),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春節(jié)過得挺開心的。年前每天早上十點多起來,滿足了我一個學期早起上課的懶惰之心。而且每天吃得都很豐盛,餐餐大魚大肉,直接導致我胖了好幾斤。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拜年,不認得的親戚直接喊“伯伯或伯母”。即使我媽天天催我寫作業(yè),天天催我搞學習,但樂觀的我對此一點都不在意。我覺得吧,春節(jié)就是一個徹底放松的好機會,那么長的假期,總有那么幾天能讓我們無憂無慮的玩?zhèn)€痛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即使現(xiàn)在年味越來越淡,但春節(jié)就是春節(jié)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七篇好多年沒吃過母親做的臘八粥了。參加工作后,就很少能碰到臘八節(jié)時休息回家看望母親了。等我們姊妹幾個都長大離家后,家里就母親和父親兩人了。每次打電話回去問他們,做臘八粥了沒?父親都說,你們不回來,你母親都懶得做了。偶爾回家碰上臘八節(jié),母親要做。我怕麻煩,也怕母親累,不讓她做,就說不想吃。記得那時的臘八粥,母親前晚就泡好紅小豆,黃豆,黑豆,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熬玉米粥,把豆子放進去一起熬,再搟點面條,放些青菜豆腐,還有前一晚炒好的大肉臊子。臘八粥的香味把貪睡得我們早早勾引起來,每次吃飯?zhí)羰车奈?,都會吃兩碗還不放手。臘八粥講究吃剩,所以家家都會做多,熱著吃一天。等到中午,玩瘋了的我們,就在伙伴家吃了,吃完還不忘品評下誰家的好吃。

后來看書,才明白,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磥磉@個節(jié)日由來已久。而各地的臘八粥的材料也也五花八門了?,F(xiàn)在,超市里各式的甜味臘八粥,吃起來,還是沒有了兒時那碗咸香的臘八粥好吃。母親說,你們現(xiàn)在就是“劉秀喝豆子麥仁“,好的吃多了,不覺得香了。這個典故,母親講了好多次了。說的是,劉秀當年起兵打仗時,有天行軍一日,粒米未進,又渴又餓時,來到一位老婦人家,老婦人用家里僅存的一點麥仁和豆子,煮了一鍋麥仁粥。劉秀吃了后,覺得真是天下美味。后來劉秀當了皇帝,天天好吃好喝的,覺得吃啥都不香了。一天猛然想起那碗美味的麥仁粥,就讓宮里的御廚做,劉秀吃了,覺得太難吃了,就換人做,還是難吃,一氣之下,殺了幾個御廚。有大臣就建議皇帝,把老婦人找來。老婦人找來后,老婦人做了一碗,劉秀吃了口,覺得難吃。老婦人就對他說,”你當年覺得好吃,是因為你當時又餓又累?,F(xiàn)在,你做了皇帝,每日山珍海味,就體味不到美味了?!皠⑿懵犃?,慚愧不已,派人送老婦人回家。我想,現(xiàn)在的我們,覺得食之無味,也是如此吧,天天如過年,自然就體味不出食物的美味了,也體驗不到以前那些濃濃的年味了。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八篇到了正月十四晚上,就開始打燈籠了。村里的十二歲以下的小孩,提著舅舅家送的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村子里到處跑。到了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節(jié)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有時,鎮(zhèn)上會放煙火,那時,十里八鄉(xiāng)的人,趕到鎮(zhèn)上,人山人海的,看放煙花。記得第一次看煙花時,被絢麗的煙花深深震撼,覺得那是世界上看到的最美的?,F(xiàn)在,社區(qū)里每年元宵節(jié)的煙花,都很少去看了。

耍社會,是春節(jié)里最后的節(jié)目了,也是最熱鬧的。大姨的村子里是鎮(zhèn)上社火耍的最好的,年年到縣里表演。因此幾個表妹以前都表演過,每次表演完,會發(fā)錢,還有一捆麻花,那時很是羨慕表妹。后來,沒人組織;了,就再也看不到社火表演了?,F(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不知道社火為何物了?

鬧完了元宵,年也就過完了。有心急的的人家,已經(jīng)開始收拾農(nóng)具,忙開農(nóng)活了。過年時的走親訪友,收獲了不少的信息,這時也開始謀劃一年的`計劃了。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播秋收,辛勤的農(nóng)人,期望來年有個好的收成,過一個好年了。

當現(xiàn)在的人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時,卻體會不到當初不富裕時,那份簡單和快樂。當我們住進高樓,開上小車,吃著豪華的年夜飯時,那些當初的吃一頓餃子也過年的快樂卻找不見了。連走親訪友,也因為有了汽車,而變得快捷方便,城里的表妹說,一天開車走了五六家了。記得小時候,沒有車,我和爸爸走路去姑婆家。下大雪,踩著積雪,到了姑婆家,脫掉鞋子,坐在熱炕上,真是享受啊,深切地體會到苦盡甘來。姑婆的手搟面,勁道,切得勻稱,如韭菜葉子般款,做的肉臊子面,湯煎,面旺,飄著黃的雞蛋皮,紅的紅蘿卜丁,色香味俱佳。姑婆已經(jīng)去世多年。和爸爸說起,爸爸也對姑婆做的面念念不忘呢。

不知何時,年味在人們追求利益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淡了,人情味也在走上富裕之路上變味了。那些記憶中的年味也不知消失在何處去了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九篇母親忙前忙后準備采購年貨,張羅著整理屋子,滿街紅艷艷的燈籠充滿了溫馨的氣氛,外地的游子急沖沖地趕回,噼里啪啦的鞭炮點燃著喜慶。

濃濃的年味兒在人們忙活的身影中漸行漸遠,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那個我們所熟知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與其說春節(jié)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時間流逝之迅速、壓力為之重大的關口。輕輕推開那扇門,歲月深處漸次褪開沉重的外衣,透出那熟悉、溫馨、喜慶的年味兒,我伸出手想要采擷這份久違的釋懷,卻怎知越推越遠……

兒時,臘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陳舊的日歷,泛黃的卷角散發(fā)著淡淡的煙草味兒,像是沉淪了一個世紀,細數(shù)臨近春節(jié)的日子,只覺得心急得想沖破障礙。父母們收拾著雜物塵俗,每一次輕微地撣塵、擦拭,都是那么仔細,如待珍寶。鄰舍家也燉起了年貨,煙霧氤氳著整個廚房,恰似著撲面而來的醉人年味,叫人無可阻擋。香撲撲的氣味,熱騰騰的美味,惹得玩鬧的孩子紛紛嘗鮮,滾燙的熱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瘡,也不肯放下。最終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群伙伴,滿世界地瘋鬧。只見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紅燈高掛,一派喜氣洋洋的面貌。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為了這幾天。

香香的年味、臘味、節(jié)日味,全都跟著年關的腳步的來臨而開始彌漫,充滿每個感官。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歡樂的團圓飯,其樂融融,一家臥在沙發(fā)上,什么也不調換,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一顰一笑中守歲,度過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

鐘聲敲響,大年初一的爆竹熱鬧了,拜年、紅包、煙花……不亦樂乎。是繁忙,是歡樂,是不舍?是厭倦,是喜慶,是依戀?十幾年來,循規(guī)蹈矩,我想是累了,但為何內心總涌起深深的不舍,若割舍了這傳統(tǒng)的日子,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要求相聚、祝福?這是個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們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不會累,為了這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抱怨年味的淡去,我們感慨時光的逝去,但是否會在一個午后,回憶那遠去的年味兒,這是一種幸福、溫馨的體驗。

追溯匆匆數(shù)十年,記憶中的年味兒,是福,是樂,是我們永久的依戀。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篇“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的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的傳統(tǒng)。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的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里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里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么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的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么準點,或許是他們的心靈感知新年的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xiāng)下的年味兒比城里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里的路旁商店張燈結彩,這是他們對新年的期許,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的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相比較而言,鄉(xiāng)下人家門上貼的春聯(lián)更有寓意,這些春聯(lián)并不昂貴,并不華麗,卻寄托了一家人對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lián)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的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于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著現(xiàn)成的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xiāng)下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的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制的,里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的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的,充實的,享受的。我們吃的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的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的。

吃完年夜飯干什么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xiàn)在對春晚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的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的樂趣,等待零點鐘聲的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的更輕松、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一篇最喜歡過年的味道??斓叫履陼r,那熱熱鬧鬧的景象無處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滿為患。最擁擠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采購年貨的人,商店里各類物品都供不應求,超市老板往往會趁此機會大撈一筆,但采購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每到過年,奶奶最喜歡往超市跑,有事沒事就跑去轉轉,就喜歡那熱鬧的氣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籃子,在超市轉悠,另一只手則拿著一張廣告紙“年貨大減價”,在精打細算一陣子后,便跟著人流,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東西提回家。我總忍不住,東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讓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來的都是些魚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裝精美的禮品,什么紅酒啊,廣柑啊,鹽水鴨之類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慶的小玩意,紅底金字的福字帖,可愛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紅牛,大紅色的燈籠,塑料爆竹,春聯(lián),金牛的剪紙,中國結等等一堆好東西。這下我可樂壞了,馬上忙活起來:窗子上貼上金牛剪紙,馬上就覺得家里又多了份喜慶;大門上貼上倒福字和春聯(lián),我的臉上也是喜洋洋的;書桌上擺上一對小牛,書架上掛著一串爆竹;連晾衣架也被我掛上了中國結和紅燈籠。家里,馬上有了“年味兒”,我嘴里也輕輕哼著那支小曲兒《你最?!贰?/p>

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無論是大小商場,還是新店開張,都掛上了燈籠,貼上福字貼,一片熱鬧的紅色。往往那燈籠上都寫著幾個金字:恭喜發(fā)財,生意興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讓我感受到了即將過年了。瞧,那邊一位年輕的阿姨身穿大紅底,金色花紋的旗袍,戴著中國結式樣的耳環(huán),手提一個小巧玲瓏的紅包,無不為這即將來臨的新年增了份光彩。這被染紅的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飯店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興隆,請客吃飯大出血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飯店天天爆滿,老板樂得合不攏嘴。大過年的,年夜飯尤為重要,兒女在外工作一年,難得回趟家,吃團圓飯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飯店,辦得熱熱鬧鬧的,那是在所難免。要訂好飯店,還得抓緊時間,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幾個月前就訂好位置了。在爆滿的飯店里,那花樣百出的菜名,如“五福臨門”、“牛氣沖天”等,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兒”。

“年味兒”是過年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讓過年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二篇一年四季卯足了勁兒,期待的大年三十就這樣平常稀松地走過了場。遙想當年待字閨中,守在父母身邊的年味,似乎是從第一場雪,或是從第一場霜開始的,母親開始著手納全家人過年穿的新鞋的底了,納著鞋底,大鐵鍋里蒸著做凍水糖的糯米,而或是大鍋的熟紅薯條,囑咐我們:等到過年了就炒制好,給我們吃。年味在心里會種上個大半年。

一待寒假開始,當老師的父親,便總被村人邀去做凍米糖,四個生產(chǎn)隊,百來戶人家,大都是我那老父親踏制的。凍米糖是我兒時家家戶戶過年招待客人上好的零食。

過年豬殺了,父母們又開始炸油豆腐,爸爸掌勺,媽媽守灶火,濃濃的年味也穿滿了每一片瓦、每一塊磚,從門縫里,窗戶里沖出屋外去。

哥弟們已把柴火堆得滿樓高了,就等著大年三十晚上火爐堆能通宵紅火、溫暖。年味在腌肉的缸里,年味在大缸中大白咸菜里,年味在剛制好的凍米糖里,在剛蒸好的白饅頭里,在鎮(zhèn)上放著音樂的大喇叭里。

等母親帶著我大搞衛(wèi)生,父親招呼我替他按好對聯(lián)的另一頭時,那真的是快過年了,做錯點事父母也不再大動干戈地批評了,殺雞了,平日里板著臉的爸爸也特地不把公雞尾巴上的毛浸濕,干干地拔下,溫和地遞給我,讓我做雞毛毽子來踢。

過了小年,耳邊總是鄰居們,和爸媽們的“今天廿七”,“今天廿九夜要燒年子了”。父母灶上灶下忙著,任著我們四個孩子上竄下跳,等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母親大人就早早地囑咐著,洗好腳,可以先穿新鞋子。那一刻過年的味兒已滲透到每一個毛孔里了:等著我們的全是玩樂,美食,走親訪友這些開心的事了。

呵呵,年味應該沒有淡吧?那淡的是什么呢?淡的是沒有父親制作凍米糖的身影,淡的是沒了母親新納的鞋子穿了,淡的是不會再有我們哥弟妹四個排著隊等爸爸發(fā)配我們啃豬頭骨的情景了!

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鞭炮聲,窗外是晰晰瀝瀝的下雨聲,明天是大年初一,新的年輪又另起了個頭,我愿我有能力將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過出點“年味”來。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三篇寒暑交迭,萬象更新,一瞬間歲月的年輪在不經(jīng)意中多劃了一個圓圈,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年的味道,逐漸清晰。

老家門前有一口已經(jīng)干涸的堰塘,里面長著密密的葦叢,風一吹,潔白的絨毛便像雪花一樣揚揚灑灑地飄動,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過之而無不及。過年的時候,大人們會把在廚房里擾得雞飛狗跳的孩子們趕出家門,任他們在外面瘋。于是,這個不算太大的堰塘,便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頑皮的孩子總是不會缺少的。天還沒黑,這里就聚集了不少的孩子。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有的跑去街上買鞭炮,剩下的就在這里瘋玩。那濃密而厚重的葦叢,就像天然的軟床,在葦叢里打個滾兒,高高的蘆葦便折了腰,細膩柔軟的絨毛輕撫著孩子嬌嫩的臉龐,微微酥麻的癢意使得在這兒玩耍的人咯咯直笑。若是捉迷藏,那就更好玩了。看似不大的堰塘里,雖一眼望不見人,卻不知藏了多少孩子呢。但只要在濃密的葦叢里走一圈,保證一抓一個準兒。只要看到埋在淤泥里的枯荷葉桿兒或蓮藕,就一定會有人招來一群伙伴,把淹沒在泥里的好東西拔出來,幾個人平分??莺扇~桿兒拿來玩兒,蓮藕拿回家讓大人做藕夾吃。

買到鞭炮的孩子一回來,天就要黑了,家家戶戶飄出食物的香氣,如同一根根無形的絲線,把在外面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們牽回了家。一回到家,大人們便勒令臟兮兮的孩子換上新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地去吃團年飯。餐桌上,大人們談著家常,孩子們數(shù)著紅包。等到飯吃完了,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門,和別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去了。

這時,大人們也來湊熱鬧。相比之下,孩子們的鞭炮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一大箱子的煙花被點燃,只聽“嗖”地一聲,絢爛的煙花便炸天在天際,明亮如同朵朵火蓮綻放。又是幾聲轟響,孩子們興奮地尖叫著,那一刻,黑夜被照得如同白晝,斑斕的色彩映在每個人的眼里,漆黑的眸子被照得雪亮。

煙花聲聲,炸響了新一個鮮活的春天!側耳聆聽,傳來清脆的晨鐘。年啊,年,你的味道竟是如此清甜。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四篇你可曾思考過年味是什么?有人說,過年就是回家聚聚,拜拜年。而我卻認為年味分為年與味,年是我們回家看看長輩,感受家的溫暖,味是我們敬長輩那一杯杯的酒,是窗外煙花爆炸后傳進來的一股幽香。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再次來臨,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除夕那場夜晚。

除夕正是中華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次到這幾天,外出的游子都會歸家,與親人團聚,吃一餐團圓飯,以表一家人永遠團圓幸福,正是年味中的年。

那天,中午才過,爸爸媽媽就開始準備晚餐了,一直到飯點,才結束,飯菜十分豐盛,有紅燒魚,梅菜扣肉等,空中都彌漫著淡淡的香味,讓人唾涎三尺,上去嘗一嘗味。味道不僅香,但是其中還流露的是一家人團聚的喜樂。爺爺奶奶伯伯一些親戚都來到家中,吃著飯餐,談著一些生活的瑣事,有說有笑,并且希望下一年能更加美好。我吃著飯菜,也被叔叔阿姨們比著身高啊,學習啊,雖然比較啰嗦,讓人乏味,但是被人關心,卻能感受家的溫暖。親戚們的關心,我便以茶代酒,客氣地舉起酒杯,敬著遠房的親戚,正是年味中的味。因為若不是家人,別人根本不會關心你這么多東西。一大家子都十分開心的吃的飯,其樂融融,都一起享受著團聚的快樂。

吃過團圓飯,一家都十分專注地收看早已打開地電視,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不僅十分幽默有趣,且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幾個節(jié)目一下來,12點很快就到了,為了沿襲傳統(tǒng),爸爸帶著我拿著幾圈煙花,炮仗到樓下,繞著一圈圈,擺放整齊,把引火線拉長,準備點燃,打開火機,火焰與導線剛一觸碰,就開始迅速燃燒,不一會,就開始發(fā)出“砰砰”的聲音,天空頓時變成“花”園,“花”的海洋,璀璨奪目,火樹銀花,十分壯觀!“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畫出一道道拱門,煙花都爭奇斗艷,把節(jié)日裝飾了一遍又一遍。鞭炮聲響徹整個巷子,年獸聽了都會害怕,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不久就沒了,而是放出鞭炮爆炸完后的一股幽香,看著這股幽香四處漫開,仿佛把舊一年的煩心事全部丟掉了,迎來的是新一年的好運,這不正是年味中的味?

這,便是年味,便是游子歸家后一絲看似簡單卻又濃稠的年味。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五篇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習俗,比如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jié)吃月餅?,F(xiàn)在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們不妨說說年味呢?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分享著自己在外面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己一年的樂與苦,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每人的心里面,年味兒都各有各的味兒。而我家,每逢過年都是熱熱鬧鬧的,家人都會團聚到一起。我家的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大人們塞給小孩子手上的紅包;就是媽媽忙前忙后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

每次回到家,總是可以見到我家門前的那一對春聯(lián),是我的外公親手寫上去的。大家都會夸贊我的外公。門口的燈籠掛的老高,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家人的笑臉??梢钥吹叫值芙忝脗兌季奂谝黄鹫f說笑笑,可以看到小朋友們在幫助大人們進行大掃除。

我媽喊著“開飯了開飯了”,不一會,桌子旁邊都坐滿了,桌子上便擺滿了大魚大肉,令人口水直流,這真是豐盛,我們家人邊吃飯邊夸贊我媽。不得不說,每到了過年,所有的煩惱事都能被拋之腦后,然后歡歡喜喜過大年。

春節(jié)那一天,我起得很早,想去探望我在深山里的爺爺,我拿好了鞭炮和錢紙,和大人們一起進了山,走了很久終于找到我的爺爺,想在春節(jié)這一天給我的爺爺送去光明,好讓爺爺能夠回家看看。

一晃眼,春節(jié)就過了。這個春節(jié)我覺得過得很快,經(jīng)歷了許多,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我認為無論是大街小巷中來往微笑寒暄的人,或是這每家每戶與我們同時守候的同一件事,都象征著一個獨一無二的年。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六篇鞭炮聲依舊那么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那么絢爛,眼花繚亂。只是年味隨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

在小時候,村里的每個孩子都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游戲可以玩,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衣服、好吃的不再是過年才會有。游戲?大人小孩都鉆進了手機里。過年都沒有了過年的味道了,好像過年除了可以收到壓歲錢以外,其它的差不多都跟平常一樣了。我也不再盼望過年、不再喜歡過年,因為這種失去年味的過年毫無意義。

記得小時候過年,我們都會特別的興奮,因為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吃的,比如:酥食、麻餅……以前這些都是媽媽在過年前幾天親自做的,但現(xiàn)在這些吃的都是在街上買的,沒有了媽媽味道,更沒有了過年的味道。好玩的,比如:“插秧”、“栽搖錢樹”、舞龍燈、“打耗子”。在小時候我們過年玩的最多的是“打耗子”。“打耗子”即用繩子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眾孩邊打邊問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問你耗子落窩不落窩?”“不落窩……不落窩要打落窩!”接著在一片喊聲中以棍追擊草鞋到主人門口討要粑粑,要完粑粑,再到下一家,一家一家走遍鄰近村寨。

“打耗子”這個游戲是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會去玩的游戲,現(xiàn)在我們都長成了十七八歲的花季少年了,這個游戲已不再是屬于我們的了,雖然現(xiàn)在村里還是有很多孩子,但這個游戲已經(jīng)沒人再玩了,就好像一樣東西從此消失了一樣……

現(xiàn)在過年,孩子跟平常一樣依舊還在手機里游玩,大人呢?也和平常一樣,忙碌的忙碌,玩的玩。過年已不再擁有小時候的那種濃濃的年味,年味已變淡,過年還有何意義?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七篇春節(jié),即農(nóng)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jié)歷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jié)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迂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現(xiàn)在我們一談到春節(jié)定會想到各地都有訂票趕著回家的人們,春節(jié)對于中國人民來說不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一種習俗,春節(jié)帶給我們的是團圓祥和、其樂融融的氣氛。歷經(jīng)千百年的積淀,異彩紛呈的春節(jié)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jié)文化,我們心目中也一定有那些記憶中的年味兒,這些深刻的感觸和溫暖的味道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

全家人一起大掃除后還會貼年畫、貼春聯(lián),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除夕時,媽媽會做一大桌好吃的家常菜,全家團聚在一起幸福的吃著年夜飯,然后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說到這兒我們又不得不提守歲了,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的我們總是那么有精氣神,放著鞭炮、喜笑顏開的迎接新的一年。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渴求更加強烈,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要大力弘揚春節(jié)所凝結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fā)達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fā)展壯大。春節(jié),我們的節(jié)日,讓感動繼續(xù),讓年味兒永存。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八篇在我看來,年味是凝結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們就在這樣的年味中,慢慢長大了。

“進了臘月門,就是過年”老話雖是這么說,但在現(xiàn)在,過年的熱鬧喧騰,似乎是從小年開始的。在小年這個春節(jié)的盛大開始中,餃子第一次揭開了她的面紗。

餃子永遠是過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餃子寓意著更歲交子,無論這一年過得怎樣,春節(jié)的餃子永遠是一家人的年終盛宴?!笆娣贿^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憋溩用牢?,餃子餡更是變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厭。

在我的老家,餃子餡總是經(jīng)典的韭菜豬肉餡。韭菜是新下的,鮮嫩多汁,剛買來摘來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地上鋪著幾張報紙,一起摘韭菜,年味與家的味道就在這里,慢慢升華。豬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豬肉的肥而不膩與韭菜的鮮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對年味的最完美詮釋。

韭菜豬肉餃子本是最佳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時要吃的餃子卻是素餡。老一輩人說這象征著來年樸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對這種說法不太相信,但素餡餃子的確也別有一番風味。

把胡蘿卜、粉條、豆腐切碎,攤一個蛋餅切成小塊,有時加些木耳,素餃子餡基本上脫不了“這一套”,但就是這幾味簡單的食材,卻能調出美味的餡兒。素餡沒有了肉餡的那種濃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覺,也可以對春節(jié)期間的大魚大肉起到一個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不過令我疑惑的是,有時素餡里也加些海米蝦仁,這還叫素餡嗎——也許素餡只是人們的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寄托與嘗鮮的滿足罷了。

餃子皮也頗有講究。必須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變成煮包子了。這幾年新出了一種“餃子粉”,據(jù)說是專門用來做面皮用的,其實味道嚼勁與一般的餃子皮沒什么差異。搟面皮真是門手藝,搟面皮講究中間厚,邊上薄。要想搟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現(xiàn)在,肉店里有賣機器壓的餃子皮,兩片皮之間撲上點面粉,顯得死氣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當吃完餃子,總要喝上一碗煮餃子的清湯,說是“原湯化原食”。其實拋開營養(yǎng)不講,清湯的味道品相還是不錯的:清湯的色澤是有著谷物氣息的淡黃色,味道既有一種餃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餡餃子肉餡的鮮美——所以煮餃子時,露餡餃子還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湯,感到周身熱乎乎的,寒冷驅散殆盡,也沖淡了剛才吃餃子的咸味。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十九篇在“春節(jié)”這個盛大的節(jié)日里,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里。觀看電視節(jié)目、烹調美味佳肴是這幾天的全部生活內容。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又一次用心體會了她的深刻含義!“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愛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我何嘗不想常回家看看,可是母親不在了,心里總會有種難以名狀的惆悵,即使回到老家,心里也會空蕩蕩的少份寄托和踏實感!

我懷念小時候親朋鄰里間那純真的情誼。每到春節(jié)的時候,人們走出家門互訪“拜年”,孩子們更是歡欣雀躍,成雙結對地到各戶給長輩拜年,長輩們也會熱情地接待他們,并拿出備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來訪的客人,這是一種禮節(jié),更是民族傳統(tǒng)習慣的延續(xù)。

現(xiàn)在是越來越不愿意過年了,是怕自己又年長了一歲,還是害怕孩子長的太快,給心里造成了恐懼感?總之心里就是害怕!“歲月催人老,時間不待人!我真的害怕過年啊!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十篇“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的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的傳統(tǒng)。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的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里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里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么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的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父親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么準點,或許是他們的心靈感知新年的氣息比咱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xiāng)下的年味兒比城里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里的路旁商店張燈結彩,這是他們對新年的期許,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的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相比較而言,鄉(xiāng)下人家門上貼的春聯(lián)更有寓意,這些春聯(lián)并不昂貴,并不華麗,卻寄托了一家人對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lián)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的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于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著現(xiàn)成的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xiāng)下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的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制的,里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的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的,充實的,享受的。咱們吃的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的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的。

吃完年夜飯干什么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xiàn)在對春晚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的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咱們的樂趣,等待零點鐘聲的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的更輕松、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十一篇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剛到老家,姥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弊帧=?jīng)過姥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姥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弊?,往上貼時,姥爺說該把“福”字倒著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吹饺思议T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姥姥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姥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姥姥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姥姥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家鄉(xiāng)民間口味!

中午,姥姥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tǒng)的調料。一段時間后,姥姥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沖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姥姥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姥姥70大壽,爸爸和姥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xiāng)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后只剩下媽媽和姥姥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鄉(xiāng)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十二篇兒時春節(jié),家鄉(xiāng)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要貼春聯(lián)。記憶中最濃郁的年味,就是小學時街上手寫春聯(lián)時飄著的墨香味兒。

又是一年春節(jié)將至,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春節(jié)越過越?jīng)]年味”的抱怨。也許沒有年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我們不像小時候那樣,從年三十到初一、十五的習俗講究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可能工作節(jié)奏太快,我們忙到一切都來不及準備……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抱怨的同時,我們也淡忘了那個記憶中的春節(jié)味道也需要傳承。讓我們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像小時候那樣過年,讓我們和身邊的孩子永遠記得,就算如今的物質生活再豐富,過年也仍是最幸福的事。

小時候最盼望的過年環(huán)節(jié)是“發(fā)錢”。不過可惜發(fā)的錢多數(shù)要上繳,媽媽的說辭總是不一樣。最早說他們要給對方的小孩壓歲錢,只有不用“回給”錢的才是我的;后來又說,錢會幫我攢著,還是我的,至于攢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可以用就完全不知道了。后來反應過來了,只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才是屬于自己的!這個時間段一般發(fā)生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之前,必須不能錯過!

爺爺很大方,從我有記憶時已是一張嶄新的50元了,后來漸漸“漲”到1張大團結,2張大團結,包里揣了錢就馬上上街各種暗爽,上了街又各種舍不得動,最后還是買煙花,買零食,買平時媽媽總也不給買的小玩意。最好笑的是,小時候對錢沒概念。一次,一位阿姨給了一張20元,因為只有薄薄的一張,便忍不住大哭了起來,誰都勸不住,最后大姨為我換成了20張一元錢,手里厚厚的一摞,才終于高興了。

過年時,小孩不像大人那樣忙,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各種玩。那時,賣鞭炮的攤子熱鬧得很:有沖天炮、旋轉炮、刺花炮、摔炮、禮花炮、黑蜘蛛炮,還有大炸雷……女孩喜歡買比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男孩喜歡二踢腳,以及五顏六色的禮花炮……到了夜晚,整個天空燈火通明,閃耀著五彩的禮花……

那時的除夕夜,特別是零點前后,電視里的春晚即使開著最大音量也完全聽不清楚,因為到處都是隆隆作響的鞭炮聲?!皬男【吐犻L輩講放爆竹驅逐年獸的老故事。如果停了鞭炮聲,會很不習慣地覺得沒有了年味?!?/p>

記憶中作文01-24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十三篇寂,一片寂靜,亮了大燈的堂屋里,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著年已古稀的身體,數(shù)十年在這無鞭炮聲的除夕夜里,獨自過無味的年。

此時我在靜坐,思緒卻已飛回到那棟老房子,回到那一個,我叫“爺爺”的人身邊。記得年到臘七之時,和爺爺一起趕集去。那天總得要起早些,天尚是蒙蒙亮時便出門去,銜著那小竹籃去買豆。早些去時買來的豆新鮮,熬出的臘八粥好喝。買來豆后,便把家里的盤盤罐罐,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搖水,爺爺洗豆。到了下午,院子里的幾家人會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來收成中最好的五谷雜糧,鄰里之間相互交換,摻到了粥中去,別有一番風味!到了晚上,小火溫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靜。

在臘八,是年的前兆。臘八的粥香帶來了年尾的絲絲幽香,而緊接而來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從廿四始,和爺爺上街去時,總會遇到一些老書生端著臺硯,持著狼毫大筆,捋開紅紙,為求聯(lián)者書寫一副副大紅聯(lián)。偶爾還會遇上賣樹人,拖來一皮卡的常綠松,買來種下以祈求來年鵬程萬里,好運常來,健康比樹。小年后的每個早上,不待太陽照進屋內,我就會被爺爺和鄰居家老人的打紙聲給驚醒。曾經(jīng)爺爺拿著紙月子,念叨著“一拍三個,一張九排”一遍遍地教著我。如今,孫子連祖人都不愿祭拜,何求他學會打紙?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見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寫春聯(lián),尋不見曾經(jīng)為千萬小朋友追捧的煙花、擦鞭、禮花,也聽不見那“篤篤”的溫暖的打紙聲……它們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繼續(xù)在記憶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時和母親一齊去看年會的場景,時已久遠,記憶卻似陳壇佳釀,歷久彌新。

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東方的魚肚白迎來新年的晨曦時,家家戶戶便燃起了那萬響長鞭,迎接新年的到來。早早地,我著了大紅襖,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齊拜了鄰居家的年,踏在紅紅的鞭末子上看年會去。手里還啃著小籠包,腳下卻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直奔區(qū)政府廣場,那兒是年會的舉行地。廣場前,政府大樓上莊嚴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其下掛了幾個大紅燈籠,更是莊嚴中透出了喜慶。沒至場開,廣場上便圍滿了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熱氣驅走了冬日的寒風,喚來了暖陽?!扮I”的一聲鑼響,龍珠先行,神龍后動,珠龍互戲半晌,至高竿奪珠之時,人群中更是掀起一個高潮,緊接的便是民歌賀春,晚稻大戶講經(jīng)驗,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映出過年的熱鬧與喜慶。

年味,還表現(xiàn)在……“老頭子,二更天了,我來換你”說著,老伴從里屋出來,“唉,這年哪里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無年味,怕是味已逸散于時光的碎片之中了。在這寂而無聲的夜里,我回味著,那記憶中的年味……

記憶中的年味兒范文第二十四篇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xiāng)過年了。家鄉(xiāng)那濃郁的年味還一直讓我難以忘懷。除夕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lián)。農(nóng)村的春聯(lián)大部分是村里人寫的,聞著一股墨香味,對聯(lián)的內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在城里的春聯(lián),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一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于到了,我們一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后你不論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來祭祖?!蔽也惶靼装职值脑挘矣X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么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晚上,我看見廚房有好多菜,我便問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