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人教部編版_第1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人教部編版_第2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人教部編版_第3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人教部編版_第4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人教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海濱小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3.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抓住特點具體寫的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

4.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句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1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抓住特點具體寫的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

2.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句描寫景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出示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生(海濱小城)。我們一起去海濱小城,

領略一下它的美麗風光吧!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本文從海濱和小城兩個方面介紹了海濱小城美麗的景色。

三、識字寫字

1.出示本課需要識記的生字、多音字,讓學生讀一讀。

2.理解詞語,試著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3.課件一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

4.組內合作識字:互讀,、互聽、正音。

5.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1)按照字的結構劃分識記生字;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征,想辦法記住這些字,找出難點字和書寫上

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師范寫難點字,強調重點筆畫。

躺:左窄右寬;右邊里面是“口”不是"日

載:整體要寫緊湊,“土”與“戈”的橫是一筆,要長;“車”稍小些。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及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海濱城市真美!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描繪了海濱小城美麗的景色。

二、品讀釋疑

(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串珠問題1)

明確:“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

(二)這篇課文是分幾部分來寫的?各寫了什么內容?(核心問題)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

(三)作者介紹了海濱小城的哪幾處景物,畫出地點變化的詞語。(串珠問題2)

1.海濱的大海和沙灘美

(1)人們走到街道盡頭,就可以看見浩瀚的大海。

作者是如何觀察大海的?

明確:作者順著街道走到盡頭就看到了大海、海灘,觀察點是街道的盡頭。

(2)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線上,有棕色的機帆船和銀白色

的軍艦來來往往。天空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跟海鷗一樣顏色的云朵。

解析:這句話描寫了海濱的色彩美,通過“藍、棕色、銀白、白色.、灰色”等

表示顏色的詞語把海濱描繪得絢麗多彩,突出了海濱的美。

作者是抓住大海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①同桌討論;

②教師明確:作者抓住了大海以及海上船只、軍艦、海鷗的顏色來描寫的。

早晨,機帆船、軍艦、海鷗、云朵,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帆船上的漁民,

軍艦上的戰(zhàn)士,他們的臉和胳臂也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3)早晨,機帆船、軍艦、海鷗、云朵,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帆船上

的漁民,軍艦上的戰(zhàn)士,他們的臉和胳臂也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解析:“鍍”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金燦燦的,像鍍上一層

金子,形象地表現(xiàn)了色彩之美。

把“鍍”換成“鋪”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不好,雖然兩詞都有覆蓋的意思,鋪是指平面的鋪蓋,太死板沒有活力。

而鍍把這些軍艦、海鷗等都寫活了。

(4)海邊是一片沙灘,沙灘上遍地是各種顏色、各種花紋的貝殼。

解析:“遍地”說明貝殼數(shù)量多。兩個“各種”說明貝殼的顏色鮮艷、樣子很

多。

(5)這里的孩子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這些貝殼,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①明確:“理睬”是理會和搭理的意思?!凹?寞”是孤單冷清的意思,這里的

孩子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它,貝殼就顯得寂寞是說明貝殼很多。

②閱讀方法解密: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寂寞的本義是“孤單、孤獨”的意思。“貝殼很寂寞”是說明這里的貝殼太多了,

都沒人撿,顯得寂.寞。我們理解詞語,不僅要理解它的本義,還要結合課文內容、

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來理解它在課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6)遠處響起了汽笛聲,那是出海捕魚的船隊回來了。船上滿載著銀光閃閃的

魚,還有青色的蝦和蟹,金黃色的海螺。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作者是如何寫沙灘美的?

明確:貝殼的“寂寞”寫出了沙灘的靜態(tài)美,而船隊的“喧鬧”則寫出了沙灘

的動態(tài)美。動靜結合,形成對比,寫出了沙灘的美。

2.小城的庭院、公園和街道美

(1)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枝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

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枝樹葉子散發(fā)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

明確: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是總說部分。“滿街滿院”說明花多,味香。

(2)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為什么說小城籠罩在紅云中呢?

明確:因為小城開滿了鳳凰花,遠遠看去一片紅色,就像紅云,作者用這個比

喻句說明了花多、花美、花艷。

.(3)小城的公園更美。這里栽著許許多多榕樹。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

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①明確: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是總說部分,以下是分說部分?!熬G絨大傘〃

形容榕樹樹冠高大,枝繁葉茂。這句話把榕樹比作大傘。

②仿寫:

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示例:原始森林就像是一個性格粗獷驟悍的山野大漢。

(4)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瀝青的大路,都是用細沙鋪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

地響,好像踩在沙灘上一樣。人們把街道打掃得十分干凈,甚至連一片落葉都沒有。

作者是如何寫街道美麗的?

明確:作者是既寫了看到的的“瀝青大路”,聽到的“咯吱咯吱的聲音,最后寫

了感覺到的“好像踩在.沙灘上一樣”,動用了一切感官,圍繞中心句,把小城寫具體

了。

(四)作者在每個地方都抓住什么來寫的?如何寫的?(串珠問題3)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組內派代表發(fā)言;

(3)教師明確:作者描寫海濱美麗景色時抓住了顏色的變化來寫,寫沙灘時采

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寫出了它的喧鬧。庭院和公園寫了作者看到的景物。寫街道時不

光寫了看到的、聽到的還寫了感覺到的。

(五)課文主旨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串珠問題4)

明確:文章通過描寫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抒發(fā)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河

山的思想感情。

三、本課小結

1.這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按照大海一一沙灘一一庭院一一公園一一街道的順序

進行敘述,讓我們了解了海濱和小城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及其特點,從中體會作者

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圍繞

中心句.描寫景物的方法。

2.寫作方法: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然后進行描寫

(1)本文作者在描寫海濱小城的沙灘景色時,是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先寫了

沙灘上各色美麗的貝殼,接著寫了出海捕魚的船隊,這種動靜結合的表達方法,寫

出了海灘的美麗。

(2)舉例:

遠處的塔、小山都望得見了。近處的田野、樹林也看得清了。柿子樹上掛.著許

多大柿子,像一個一個的紅燈籠。

這段文字選自《初冬》一文,作者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先寫了遠處的塔、小

山,近處的田野、樹林和樹上的柿子,條理清晰。

(3)練一練:

按順序觀察一處景物,并寫下來。

四、拓展延伸

1.主題延伸

讀了本文,我非常喜歡這座海濱小城,但我更喜歡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可以找到一

些贊美家鄉(xiāng)的歌曲來學一學、唱一唱。

提示:家鄉(xiāng)不同,贊美家鄉(xiāng)的歌也不同,如我可以唱一唱《我愛北京天安門?》《人

說山西好地方》、《神奇的九寨》、《我們新疆好地方》。

2.推薦閱讀《香港,璀璨的明珠》《頤和園》

五、布置作業(yè)

教學板書

:顏色

「大海

海-海濱

靜結

:動

沙灘

小美麗

整潔

:看

城庭院

小城

:看

公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