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版)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專題十 有機化學 課時5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學案-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學案_第1頁
(浙江專版)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專題十 有機化學 課時5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學案-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學案_第2頁
(浙江專版)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專題十 有機化學 課時5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學案-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學案_第3頁
(浙江專版)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專題十 有機化學 課時5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學案-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學案_第4頁
(浙江專版)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專題十 有機化學 課時5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學案-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5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考綱導航]知識條目必考要求選考要求選考分布2015201620179月10月4月10月4月(1)幾種常見糖類物質的組成、存在、物理性質和相互關系aa7、1616(2)葡萄糖的結構簡式及其重要化學性質c26(1)(3)葡萄糖的檢驗原理和方法bb16(4)糖類的分類及判斷b(5)常見二糖的性質及差異b(6)淀粉、纖維素的化學性質及主要用途b21、26(2)161616(7)油脂的存在、分子結構、主要性質及用途aa(8)油脂的組成和結構特點a21(9)油脂的化學性質c21163216(10)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和性質ab1616(11)常見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特點b16(12)氨基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兩性、成肽反應)b16(13)蛋白質的組成、性質(鹽析、變性)和用途ab16(14)蛋白質的組成、結構b(15)蛋白質的重要化學性質b2116(16)蛋白質的檢驗和提純b考點一糖類[主干精講]1.糖類的概念和分類(1)概念:糖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或它們的脫水縮合物。(2)分類:類別單糖二糖多糖特點不能再水解的糖一分子二糖能水解成兩分子單糖能水解成多分子單糖示例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分子式C6H12O6C12H22O11(C6H10O5)n相互關系同分異構體同分異構體2.葡萄糖與果糖(1)結構的比較:分子式結構簡式官能團二者關系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OH、—CHO同分異構體果糖C6H12O6CH2OH(CHOH)3COCH2OHeq\a\vs4\al(CO、)—OH(2)葡萄糖的化學性質:3.二糖——蔗糖與麥芽糖比較項目蔗糖麥芽糖相同點組成分子式均為C12H22O11性質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不同點是否含醛基否是水解產物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相互關系互為同分異構體4.淀粉與纖維素(1)相似點:①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屬于多糖,分子式都表示為(C6H10O5)n。②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③都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2)不同點:①通式中n值不同。②淀粉遇碘呈現(xiàn)特殊的藍色。[典例剖析]【例1】(2016·金華外國語學校高一下月考)下列各組物質中,不是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B.蔗糖和麥芽糖C.葡萄糖與果糖D.甘氨酸與硝基乙烷(C2H5NO2)解析A項,淀粉和纖維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6H10O5)n中n不同,不可能是同分異構體關系,選A;B項,蔗糖和麥芽糖互為同分異構體,不選;C項,葡萄糖與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不選;D項,甘氨酸與硝基乙烷(C2H5NO2)互為同分異構體,不選。答案A【例2】(2017·杭州二中高二期中)為驗證淀粉水解可生成還原性糖進行了下列實驗,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步驟是()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熱③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④加入幾滴稀硫酸⑤加熱至沸騰⑥加入堿液至溶液呈堿性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④③⑥⑤②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解析先使淀粉水解,需加入酸催化并加熱;水解后一定要先中和酸,再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證明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具有還原性,可以在堿性條件下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檢驗,但淀粉水解需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因此在實驗操作中應注意,先加堿中和稀硫酸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檢驗淀粉水解產物的還原性。答案C[考點精練]1.(2016·浙江師大附中高一月考)下列糖中,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A.葡萄糖 B.果糖C.麥芽糖 D.淀粉解析麥芽糖既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又能發(fā)生銀鏡發(fā)生。答案C2.(2016·浙江省艾青中學模擬)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A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變藍說明淀粉沒有水解B將乙醇與酸性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混合橙色溶液變?yōu)榫G色乙醇具有還原性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未出現(xiàn)銀鏡水解的產物為非還原性糖D將新制Cu(OH)2與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Cu2O)葡萄糖具有氧化性解析A項,溶液變藍,只能說明淀粉沒有完全水解,錯誤;B項,乙醇將重鉻酸鉀還原為Cr3+或硫酸鉻,自身被氧化為乙酸,正確;C項,銀鏡反應需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C中若還存在稀硫酸,則不會出現(xiàn)銀鏡,錯誤;D項,葡萄糖具有還原性,錯誤。答案B3.(2016·浙江省開化中學質檢)某學生設計了如下4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的水解程度,其中操作和結論均正確的是()A.淀粉液eq\o(→,\s\up7(稀H2SO4))水解液eq\o(→,\s\up7(NaOH溶液))中性液eq\o(→,\s\up7(碘水))溶液變藍,結論:淀粉尚未水解B.淀粉液eq\o(→,\s\up7(稀H2SO4))水解液eq\o(→,\s\up7(NaOH溶液))堿性液eq\o(→,\s\up7(銀氨溶液))生成銀鏡,結論:淀粉水解完全C.淀粉液eq\o(→,\s\up7(稀H2SO4))水解液eq\o(→,\s\up7(銀氨溶液))無銀鏡現(xiàn)象,結論:淀粉尚未水解解析A說明水解后仍有淀粉,可能有葡萄糖,B可能還有淀粉,C沒有中和酸。答案D【歸納總結】淀粉水解程度的檢驗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現(xiàn)象A現(xiàn)象B結論①未出現(xiàn)銀鏡溶液顯藍色淀粉未水解②出現(xiàn)銀鏡溶液顯藍色淀粉部分水解③出現(xiàn)銀鏡溶液不顯藍色淀粉完全水解考點二油脂[主干精講]1.油脂的組成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統(tǒng)稱,都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屬于酯類化合物。2.結構3.物理性質(1)油脂一般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沒有固定的沸點、熔點。①含不飽和烴基成分較多的甘油酯,常溫下一般呈液態(tài);②含飽和烴基成分較多的甘油酯,常溫下一般呈固態(tài)。4.化學性質(1)油脂的氫化(油脂的硬化)經硬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也稱硬化油。如油酸甘油酯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水解反應①酸性條件下,如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堿性條件下(即皂化反應),如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其水解程度比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程度大。[典例剖析]【例1】(2017·富陽高二質檢)在一定條件下,動植物油脂與醇反應可制備生物柴油,化學方程式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資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組成的混合物C.動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溝油”可用于制備生物柴油解析根據油脂的性質和所給物質的結構分析各選項。A項,動植物油脂和短鏈醇都是可再生資源;B項,生物柴油中含有多種酯;C項,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高達104~106,而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在1000左右,故動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項,“地溝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可用于制備生物柴油。答案C【例2】(2017·嘉興一中高二期末)下列物質屬于油脂的是()解析根據油脂的定義,即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來判斷。A項,形成酯的酸不是高級脂肪酸,錯誤;C項,潤滑油來自石油,主要成分為烴,錯誤;D項,形成酯的醇是乙二醇,不是甘油,錯誤。答案B[考點精練]1.2013年4月24日,東航首次成功進行了由地溝油生產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驗證飛行。能區(qū)別地溝油(加工過的餐飲廢棄油)與礦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A.點燃,能燃燒的是礦物油B.測定沸點,有固定沸點的是礦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溝油D.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共熱,不分層的是地溝油解析礦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主要成分是各種烴的混合物,地溝油(加工過的餐飲廢棄油)屬于酯。A項,都能燃燒,錯誤;B項,都無固定沸點,錯誤;C項,密度都比水小,錯誤;D項,酯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共熱,水解生成可溶的高級脂肪酸鈉鹽和甘油,正確。答案D2.某物質的結構為,關于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B.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可以生成軟脂酸甘油酯C.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D.與其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完全水解后產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種解析從其結構簡式可以看出,該物質屬于油脂,且相應的高級脂肪酸各不相同,因此選項A、B均不正確,而選項C正確;與其互為同分異構且完全水解后產物相同的油脂有兩種,選項D不正確。答案C3.(2016·浙江省武義一中高一月考)某油脂的結構為,R1、R2、R3均不相同,關于該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油脂在人體內最終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B.該甘油酯稱為混甘油酯C.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D.與其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完全水解后產物相同的油脂有四種答案D【歸納總結】油脂與礦物油的比較油脂礦物油脂肪油組成多種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屬烴的衍生物多種烴(石油及其分餾產品)性質具有酯的性質,能水解,油兼有烯烴的性質具有烴的性質,不能水解鑒別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熱,紅色褪去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熱,無變化考點三氨基酸與蛋白質[主干精講]1.氨基酸的結構與性質(1)概念羧酸分子中烴基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產物。天然蛋白質水解后得到的均為α-氨基酸,其通式為,官能團為—NH2和—COOH。(2)氨基酸的性質:①兩性:甘氨酸與鹽酸、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H2O。②成肽反應:氨基酸可以發(fā)生分子間脫水生成二肽或多肽。2.蛋白質的結構與性質(1)蛋白質的組成與結構:①蛋白質含有C、H、O、N等元素。②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縮聚反應生成的,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2)蛋白質的性質:①水解: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最終水解生成氨基酸。②鹽析: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鹽[如(NH4)2SO4、Na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而從溶液中析出,鹽析為可逆過程是物理變化,可用于分離和提純蛋白質。③變性:加熱、紫外線、X射線、強酸、強堿、重金屬鹽、一些有機物(甲醛、酒精、苯甲酸等)會使蛋白質凝結而變性,變性屬于不可逆過程,是化學變化。④顏色反應: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遇濃硝酸變黃色,該性質可用于蛋白質的檢驗。⑤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典例剖析]【例1】(2017·4月浙江選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雞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濃的硫酸鈉溶液或福爾馬林,蛋白質的性質發(fā)生改變并凝聚B.將牛油和燒堿溶液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加入熱的飽和食鹽水,上層析出甘油C.氨基酸為高分子化合物,種類較多,分子中都含有—COOH和—NH2D.淀粉、纖維素、麥芽糖在一定條件下可和水作用轉化為葡萄糖解析A辨析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的不同:蛋白質溶液遇到無機輕金屬鹽或銨鹽的濃溶液溶解度降低發(fā)生凝聚,稱鹽析,蛋白質性質沒有改變,福爾馬林、酒精、紫外線、加熱、強氧化劑、強酸、強堿、重金屬鹽會改變蛋白質的性質并凝聚,稱變性,故A錯誤;制取肥皂加入飽和食鹽水降低肥皂的溶解度,上層析出的是肥皂,而甘油溶解在水溶液中,B錯誤;氨基酸是小分子物質,C錯誤。答案D【例2】(2016·10月浙江選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油脂、糖類和蛋白質均為高分子化合物B.植物秸桿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在催化劑作用下經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轉化為酒精C.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后無銀鏡產生,說明淀粉未水解D.向雞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可觀察到蛋白質發(fā)生凝聚,再加入蒸餾水,振蕩后蛋白質又發(fā)生溶解解析A項,油脂、糖類中的低聚糖不是高分子,錯誤;C項,銀鏡反應需要在堿性條件下反應,加銀氨溶液前應先加堿中和硫酸,錯誤;D項,甲醛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變性不可逆,錯誤。答案B【例3】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甜味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阿斯巴甜的分子式為C14H18N2O5B.水解產物中有兩種氨基酸C.阿斯巴甜屬于蛋白質D.阿斯巴甜一定條件下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解析阿斯巴甜不屬于高分子。答案C[考點精練]1.(2016·浙江4月學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硬脂酸甘油酯屬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B.含淀粉或纖維素的物質可以制造酒精C.雞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雞蛋清凝聚,蛋白質變性D.不同種類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數目和順序彼此結合,形成更復雜的多肽化合物解析硬脂酸甘油酯屬于大分子,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濃的CuSO4溶液,可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B.煤經過干餾可得到產品石蠟C.麥芽糖的水解產物與淀粉的最終水解產物相同D.蛋白質、糖類、油脂的組成元素相同解析A項,CuSO4為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錯誤;B項,石油分餾得到石蠟,錯誤;C項,二者最終水解產物均為葡萄糖,正確;D項,糖類、油脂均只含C、H、O三種元素,蛋白質除上述三種元素還含N、S等元素,錯誤。答案C3.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的是()①淀粉②油脂③甘油④溴乙烷⑤葡萄糖⑥蛋白質⑦氨基酸⑧甲苯A.全部 B.①②③④⑥C.③⑤ D.①②④⑥解析多糖、油脂、鹵代烴、蛋白質以及酯類化合物均能水解。答案D【歸納總結】蛋白質的6條性質:兩性、水解、鹽析、變性、顯色反應、燒焦羽毛氣味。課后限時訓練(時間:45分鐘)一、選擇題1.(2016·金華磐安二中)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結構簡式是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關于核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與葡萄糖互為同分異構體B.可以與銀氨溶液作用形成銀鏡C.可以與氯化鐵溶液作用顯色D.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解析從提供的核糖的結構簡式可知,該物質屬于五碳糖,故與葡萄糖不是同分異構體,A選項錯誤;核糖結構中含有醛基,故能與銀氨溶液反應,B選項正確;核糖結構中的羥基不是酚羥基,故C選項錯誤;醛類、醇類物質沒有酸性,故D選項錯誤。答案B2.(2017·諸暨中學高三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檢驗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條件下水解產物的方法:取適量水解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觀察是否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C.煤制煤氣是物理變化,是高效、清潔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徑D.蛋白質在紫外線、CuSO4溶液、福爾馬林作用下均會發(fā)生變性解析A.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酸和二氧化碳,葡萄糖不能水解,二糖、多糖可水解生成單糖,故A錯誤;B.檢驗葡萄糖,應在堿性溶液中,則水解后,沒有加堿至堿性,加入少量新制Cu(OH)2溶液,加熱,不能檢驗,故B錯誤;C.煤制煤氣,生成CO和氫氣,為化學變化,故C錯誤;D.紫外線、CuSO4溶液、福爾馬林均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為不可逆過程,故D正確。答案D3.(2017·浙江臺州選考評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酸與硬脂酸互為同系物B.14C與C.H2NCH2COOH與CH3CH2NO2互為同分異構體D.CHFCl2曾用作制冷劑,其分子結構只有一種解析A.乙酸與硬脂酸都是飽和一元羧酸,分子式通式是CnH2nO2,因此它們互為同系物,正確;B.14C與14N質量數相等,但由于質子數不相等,因此不能互為同位素,錯誤;C.H2NCH2COOH與CH3CH2NO2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因此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正確;D.CHFCl2曾用作制冷劑,由于甲烷是正答案B4.(2017·杭州重點中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蠶絲、酶、病毒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B.在飽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等作用下,蛋白質均會發(fā)生鹽析C.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并加熱,沒有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淀粉沒有水解解析A.蠶絲、酶、病毒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A正確;B.在飽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等作用下,蛋白質分別會發(fā)生鹽析和變性,B錯誤;C.糖類中的單糖和二糖、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首先加入氫氧化鈉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并加熱,如果沒有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淀粉沒有水解,D錯誤。答案A5.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制飯勺、飯盒、高壓鍋等用的不銹鋼是合金B(yǎng).做衣服的棉和麻均與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飽和酯類D.磨豆?jié){的大豆富含蛋白質,豆?jié){煮沸后蛋白質變成了氨基酸解析A項,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不銹鋼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鉻、鎳等金屬,因此屬于合金,A正確;B項,屬于同分異構體的前提是物質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屬于纖維素,雖然纖維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兩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稱為同分異構體,B錯誤;C項,不飽和度大的酯常溫下為液態(tài),花生油常溫下為液態(tài),因此含有不飽和酯,C錯誤;D項,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煮沸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并不能發(fā)生徹底的水解反應,D錯誤。答案A6.(2016·浙江省蘭溪一中模擬)“地溝油”是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脂,下列將“地溝油”變廢為寶的各種方案中一定不能實現(xiàn)的是()A.發(fā)酵生產乙醇、沼氣 B.分餾獲得汽油、煤油C.水解制造肥皂、甘油 D.轉化成工業(yè)潤滑油解析B項中,通過分餾得不到烴的混合物,因“地溝油”是酯類物質,故選B。答案B7.(2016·嘉興一中檢測)下列物質是由3種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生成的四肽的結構簡式:這種四肽徹底水解時,不可能產生的氨基酸是()解析根據一個肽鏈中至少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水解原理是羰基接羥基,氨基接氫可得產物為答案D8.(2016·臺州中學高二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纖維素的葡萄糖單元中含有羥基B.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屬于兩性化合物C.CH3CO18OH和C2H5OH發(fā)生酯化反應的有機產物是CH3CO18OC2H5D.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H2N-CH(CH3)-COOH)縮合最多可形成4種二肽解析纖維素的葡萄糖單元中含有3個羥基,A項正確;氨基酸中的氨基有堿性,羧基有酸性,是兩性化合物,B項正確;CH3CO18OH和C2H5OH發(fā)生酯化反應,CH3CO18OH脫去-18OH,C2H5OH脫去H,產物的結構簡式為CH3COOC2H5,C項錯誤;甘氨酸和丙氨酸可以形成以下四種二肽:H2N-CH2-CONH-CH2-COOH,H2N-CH(CH3)-CONH-CH(CH3)-COOH,H2N-CH2-CONH-CH(CH3)-COOH,H2N-CH(CH3)-CONH-CH2-COOH,D項正確。答案C9.(2015·11月浙江省紹興一中高二上期中測試)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牛油、纖維素和蛋白質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和水解反應D.濃硫酸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硫酸和蛋白質發(fā)生了顏色反應解析A項,牛油的成分是油脂,油脂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錯誤;B項,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正確;C項,葡萄糖是單糖,不能水解,錯誤;D項,皮膚組成重要成分是蛋白質,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遇濃硝酸顯黃色,濃硝酸沾到皮膚上能使皮膚變黃,這是由于濃硝酸和蛋白質發(fā)生了顏色反應,錯誤。答案B10.下列對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描述正確的是()A.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質遇重金屬離子均會變性C.α-氨基丙酸與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脫水成肽,只生成2種二肽D.氨基酸溶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負極移動解析A項,蛋白質是各種氨基酸通過縮聚反應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正確;B項,氨基酸遇重金屬離子不屬于變性,錯誤;C項,α-氨基丙酸與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脫水成肽,可以生成4種二肽分別是α-氨基丙酸與α-氨基苯丙酸2種、α-氨基丙酸與α-氨基丙酸、α-氨基苯丙酸與α-氨基苯丙酸,錯誤;D項,氨基酸溶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酸根陰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陽極移動,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11.(2016·浙江省余杭區(qū)高二上期末)已知:E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分,分子式為C2H4,D是一種具有香味的物質,各物質間的轉化如下圖所示(有的反應條件和產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E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分,分子式為C2H4,則E是乙烯,A在一定條件下能生成乙烯,且B與C生成D,D是一種具有香味的物質,則A為乙醇,乙醇能發(fā)生連續(xù)氧化反應,則B為乙醛,C為乙酸,D為乙酸乙酯,據此回答:(1)根據上述分析,B為乙醛,結構簡式為CH3CHO;(2)反應①是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3)反應②是乙烯在催化劑的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酸,化學方程式為CH2=CH2+O2eq\o(→,\s\up7(催化劑))CH3COOH。答案(1)CH3CHO(2)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3)CH2=CH2+O2eq\o(→,\s\up7(催化劑))CH3COOH12.(2016·金華十校高一下期末調研)下圖是中學化學中常見有機物轉化關系(部分相關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①F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②A為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D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③C、D、E、F分子含碳原子個數相同;G為高分子化合物?;卮鹣铝袉栴}:(1)E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___,①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2)寫出B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3)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定條件下,由C、F反應也可以生成B,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B在酸性條件下得到C和F,可推知B中含有酯鍵,由C轉化可得F,知F含有羧基,C含有羥基,因為F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則分子中碳原子數為60×40%÷12=2,則只能含有一個羧基,所以F為CH3COOH,C為CH3CH2OH,B為CH3COOCH2CH3,C反應得D,D在催化劑條件下得高分子化合物G,所以D為CH2=CH2,G為聚乙烯,乙烯氧化生成E,則E為CH3CHO,E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乙酸,A可以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在催化條件下可以得到乙醇,可知A為葡萄糖。(1)E為CH3CHO,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醛基,①的反應類型為酯的水解反應,也是取代反應;(2)B的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3)A→C的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eq\o(→,\s\up7(酒化酶))2C2H5OH+2CO2↑。答案(1)醛基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2)CH3COOCH2CH3(3)C6H12O6eq\o(→,\s\up7(酒化酶))2C2H5OH+2CO2↑(4)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13.[2017·義烏市群星外國語高三(上)期中]常見有機物A、B、C、D、E、F、G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變化中,某些反應條件及產物未標明),B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C、D可發(fā)生銀鏡反應,在相同條件下,G蒸氣密度是氦氣的22倍。(1)B的分子式為________。(2)E中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3)A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4)A→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解析(1)根據上面的分析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