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14《山水畫的意境》鞏固練人教部編版(含答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14《山水畫的意境》鞏固練人教部編版(含答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14《山水畫的意境》鞏固練人教部編版(含答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14《山水畫的意境》鞏固練人教部編版(含答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14《山水畫的意境》鞏固練人教部編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

1.作者簡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畫家,以成就最高。為變革山水畫,曾旅行寫生數(shù)萬

里。晚年用筆趨于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代表畫作有《漓江勝景圖》《萬山紅遍》

《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2.背景探尋。

本文選自《李可染論文集》,略有改動。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之說,可溯及六朝宗炳的“暢神

”之說與山水詩的興起,后達宋人“詩畫一律”之論。于是,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與古典詩詞便有

了難分難解的關系。但新文化運動興起,文言文及古體詩受到了白話文與新詩的沖擊,在青年學生群體

中,此風尤烈。而李可染,1920年在徐州拜畫家錢食芝為師,據(jù)稱習王石谷一派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

術(shù)專門學校普通師范科,曾聽過康有為的演講;1929年考入杭州西湖國立藝術(shù)院研究部學習西畫。這種

經(jīng)歷使李可染認識了中國新山水畫中的“意境”。在20世紀50年代,李可染漫游山川,一路寫生,其

山水畫面目一變而“新”,形成特有的山水畫語言范式。他提出“可貴者膽,所要者魂”,而所謂“魂

”者,便是他在《漫談山水畫》一文中所言的“意境”。

3.知識鏈接。

意境

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shù)境界。特點是景中

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感動欣賞者(讀者或觀眾)的藝術(shù),總是在反映對象“境”的同時,

相應表現(xiàn)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現(xiàn)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廣義而言,包括作者和欣賞者

兩方面。前者由作者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評價水平?jīng)Q定,有真與假、有與無、大與小、深與淺之別,后者

因欣賞者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評價不同而有大小和深淺之分。

4.主旨歸納。

本文運用了、和的論證方法,論述了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的觀點,并且論述了

獲得意境的途徑是深刻認識對象,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山水畫

4.引用論證舉例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重點

1.通讀課文,劃分層次,寫出大意。

第一部分(廣4):說明什么是山水畫的意境。

第二部分(5?8):論述意境的產(chǎn)生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

第三部分(9-10):論述山水畫是意境和意匠緊密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2.作者認為“意境”是什么?

作者認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jié)合;寫景就是寫情”。

3.作者是怎樣闡釋“意境”的概念的?

作者通過列舉山水畫和“地理、自然環(huán)境的說明和圖解”的區(qū)別,闡釋山水畫的意境。

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境的營造需要畫家身臨其境,對客觀對象長期觀察。

5.課文第3、4自然段,作者列舉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詩,目的是什么?

列舉《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詩句,說明詩歌的意境是怎樣融入到自然環(huán)境中去的。列舉毛主席的

《十六字令三首》,進一步說明“寫景就是寫情。詩畫有意境,就有了靈魂。

6.結(jié)合上下文,分析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5自然段是過渡段。一問一答,引出下文對“意境”產(chǎn)生原因的論述。

7.第6自然段列舉齊白石畫蝦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

作者列舉齊白石畫蝦的例子,其目的是為了說明意境的產(chǎn)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則有賴于

長期的觀察;證明只有身臨其境,長期觀察,才會對事物有深刻的認識。

8,簡述第8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第8自然段主要是通過列舉畫松樹和蘇州四棵古老的柏樹的例子,論述了山水畫的意境是靠長期觀

察,并經(jīng)過畫家思想感情的渲染而最終創(chuàng)造出來的。

9.通讀課文,作者認為獲得“意境”主要渠道有哪些。

深刻認識客觀對象,這需要創(chuàng)作者身臨其境、長期觀察;要有強烈真摯的情感和表達這種情感的強

烈愿望。

基礎訓練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姻悵(zhou)煙花(yan)黃擎樓(he)

B.真摯(zhi)萼空(bi)賦于(yu)

C.渲染(xuan)拳高(chdng)逢望(yao)

1).暮靄(ai)樸素(pu)關鍵(jidn)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匠意身鄰其境胸有成竹[

B.峨眉朝朝暮暮浮光掠影

C.慘淡緣物寄情富麗堂黃

D.沁園春金壁輝煌枝葉茂盛[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強基填的感覺

B.經(jīng)過長期的準備,他對如何贏得這場比賽早已胞有感攸

C.在青山綠水間浮斗超影,在名篇佳作中流連忘返,都能讓我們領悟美的真諦。

D.這座畫院雖然不及某些藝術(shù)殿堂那么金春睜娓,但也令人神清氣爽。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唱著畢業(yè)的驪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陰晴雨雪,七彩校園里回響著我們青春的誓言和濃濃的師生情

誼。

B.中國不僅有發(fā)展“一帶一路”這一宏大倡議的決心,也有實現(xiàn)這一美好藍圖的能力。

C.據(jù)業(yè)內(nèi)專家估計,僅在我國,未來5年內(nèi)大數(shù)據(jù)人才缺口就將超過130萬人以上。

D.由于電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動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廣大觀眾贊譽。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

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B.2017年“中國品牌日”的主題是“深化供給側(cè)結(jié)構(gòu)性改革,全面開啟自主品牌發(fā)展新時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歲,蘋果臉,短發(fā),一副菜農(nóng)打扮的樣子.

D.對于校園暴力事件,我們既要反思發(fā)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還要反思暴力事件發(fā)生之前

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6.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竹,柔韌清秀,剛健挺拔,最宜入詩入畫。

②竹如謙謙君子,它有蘭的優(yōu)雅,松的高潔,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睞。

③那成片的竹林,風過如絲弦裂帛,雨來如琴瑟和鳴,那就是一首抒情詩,一幅水墨畫。

④“虛心有致,高風亮節(jié)”是文人雅士對竹的評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

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則是活脫脫的人格寫照了。

⑤鄭板橋一生愛畫竹,自有個中緣由;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不僅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

能力測試

一、閱讀下面的課文,完成問題。

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什么是意境?我認為,意境就是景與情

的結(jié)合;寫景就是寫情。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huán)境的說明和圖解,不用說,它當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

的準確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與情要結(jié)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

學的一面,畫花、畫鳥都會成為死的標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畫意,自己就不曾感動,當然更感

動不了別人.

在我們的古詩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雖然關于“人”一句也不寫,但是,通過寫景,卻充分表現(xiàn)

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里包含著朋友惜別的惆悵,使人聯(lián)想到依依送別的情景:帆已經(jīng)遠了,消失了,送別的人還遙望

著江水,好像心都隨著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這四句詩,沒有一句寫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

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里,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深厚的友情。

怎樣才能獲得意境呢?我以為要深刻認識對象,要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產(chǎn)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chǎn)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

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例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xiàn)的過程中

,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只有當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做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

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zhì),賦予對象以生命。我們不能設想齊白石畫蝦,

在看一眼畫一筆的情況下能畫出今天這樣的作品來,而是對蝦的精神狀態(tài)熟悉極了,蝦才在畫家的筆下

活起來的。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寫景是為了要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yōu)秀詩人和畫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確的,無論寫詩、作畫,都要

求站得高于現(xiàn)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xiàn)實,才可能全面深入。

中國畫不強調(diào)“光”,這并非不科學,而是注重表現(xiàn)長期觀察的結(jié)果。拿畫松樹來說,以中國畫家

看來,如沒有特殊的時間要求(如朝霞暮靄等),早晨8點鐘或中午12點,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現(xiàn)

松樹的精神實質(zhì)。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shù)萬本,始得其

真”。過去見一位作者出外寫生,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這當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認識對

象,更不可能創(chuàng)造意境。如果一位畫家真正力求表現(xiàn)對象的精神實質(zhì),那么一棵樹,就可以唱一出重頭

戲。記得蘇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樹名叫“清”“奇”“古”“怪”,經(jīng)歷過風暴、雷擊,有一棵大樹已橫

倒在地下,像一條巨龍似的;但是枝葉茂盛,生命力強,使人感覺很年輕的樣子。經(jīng)過兩千多年,不斷

與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堅如鐵石,而又重生出千枝萬葉,使人感覺到它的氣勢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樹

,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zhì),經(jīng)過畫家思想感情的夸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

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每一處風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異一樣。四川

人說:“峨嵋天下秀,夔門天下險,劍閣天下雄,青城天下幽。”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頤和園風景

,則是富麗堂皇,給人金碧輝煌的印象。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

的感情,說假話不行。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xiàn)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欲望,總是重復別人的

,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chuàng)性。

肯定地說,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夠,還要有意匠;為了傳達思想感情

,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意匠即表現(xiàn)方法、表現(xiàn)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齊白石有一印章

“老齊手段”,說明他的畫是很講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jīng)營

中”,又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畫家為了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別人,一定要苦心經(jīng)營意匠,才

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shù)語言。

1.下列關于山水畫意境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jié)合,畫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xiàn)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畫如果沒有了意

境,也就沒有了靈魂。

B.意境的產(chǎn)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chǎn)生源于畫家對客觀事物身臨其境地長期觀察和全面

、深刻的認識。

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畫意,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huán)境的說明和圖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畫作說不上

有意境,難以打動人。

D.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畫家只有對所描繪的景物充滿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有表達自己親身感受的

強烈愿望,才能創(chuàng)造別具一格的意境。

2.作者要說的是山水畫的意境,為什么要在開頭大篇幅分析詩歌的意境?

3.作者是如何論述“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這一觀點的?你認為這個觀點

正確嗎?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筒要說明。

4.你如何理解“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于現(xiàn)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xiàn)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一

句的深刻含意。

5.在攝影技術(shù)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山水畫是否會被取代?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

顏景龍

①中國山水畫可謂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歷代山水畫家在畫面中充分表現(xiàn)筆、墨、氣、

韻的同時,更注重意境美的營造。意境是藝術(shù)的靈魂。我們欣賞畫作時,時常被其內(nèi)含的藝術(shù)魅力所吸

引,被畫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動、所陶冶、所感染,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國山水畫的空靈之美,是山水畫藝術(shù)的主要審美趣味形式??侦`之空為靜、為虛、為無,空靈

之靈為靈氣、為實、為有??蘸挽`是對立統(tǒng)一的。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茫茫寒江,一葉孤舟

,漁翁獨坐,釣絲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營造出一種空靈、深遠、簡淡的意境??侦`之美一方面

使畫家在意境構(gòu)成上獲得了充分的主動權(quán),打破了特定時空中客觀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給欣賞者提

供了廣闊的藝術(shù)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間和形象蘊含著無限的大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

③中國山水畫的外象之美不僅表現(xiàn)在畫作本身,也包括畫作以外的無限性,即“畫外有畫”。正如

美學大師宗白華所說:“中國繪畫所表現(xiàn)的精神是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

體合為一?!鄙剿嬍且环N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蕪的世界,而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統(tǒng)一,

是一種擺脫世俗的精神。從元朝的倪瓚,明清時期的石濤、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畫中,我們所看到的不只

是繪畫的語言符號,更重要的是畫家內(nèi)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國山水畫的詩意之美,也是中國繪畫歷來所提倡的。不論《春山煙雨》還是《春浦帆歸》,只

看畫題,就會覺得詩意盎然。詩意之美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美學意境。真正山水畫中的詩境,體現(xiàn)在畫

的構(gòu)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詩化,詩情與畫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詩是無形畫,

畫是有形詩?!痹?、畫的一致,是中國山水畫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唐人王

維以詩人的學養(yǎng)彰顯畫家的氣質(zhì),在文學和繪畫領域揭示了詩與畫的關系,從而提出了山水畫意境表現(xiàn)

中的一個準則一一畫中有詩。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霽圖卷》,畫面上雖然沒有像許多畫家一樣題上或

多或少的詩詞字句,卻富有詩的意境。

⑤中國山水畫中所具有的那種空靈美、外象美、詩意美的意境既是畫家創(chuàng)造的終點,又是觀者再創(chuàng)

造的起點,是畫家與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當代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者,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于

大自然之中領受山川、風云、水石、林木際會之妙,鑄就獨特的藝術(shù)靈魂,方能構(gòu)筑胸中意象,孕育筆

墨語言,創(chuàng)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刪改)

1.請簡要概述全文的論述層次。

2.第②段畫線句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3.中國山水畫的詩意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根據(jù)文章第④段作簡要概括。

4.從全文看,當代創(chuàng)作者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國山水畫?

真題練習

【2019年中考山東泰安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天馬◎雄風

周濤

①有一次我碰上伊犁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來勢之快,可以使悠然在睛空盤旋的孤鷹來不

及躲避而被擊落;雨腳之猛,竟能把牧草覆蓋的原野一瞬間打得煙塵滾滾。就在那場短暫暴雨的吆打下

,我見到了最壯闊的馬群奔跑的場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家伙,被暴雨

的長鞭抽打著,被低沉的怒雷恐嚇著,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著,馬,這不肯安分的生靈從無

數(shù)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似的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

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場面!爭先恐后,前呼后應,被頭散發(fā),淋漓盡致!有的瘋狂地向前

奔馳,像一隊尖兵,要去踏住那閃電;有的來回奔跑,忙亂得像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小馬駒跟

著母馬認真而緊張地跑,不再頑皮,撒歡兒,一下子變得老練了許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湖水中被裹挾

,他大喊大叫,卻毫無聲響,他的喊聲像一塊小石片扔進奔騰喧囂的大河。

②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

不規(guī)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wǎng),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而這一切,得在飛速移動

中展現(xiàn),幾分鐘后,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也看不見了。

③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發(fā)愣、發(fā)癡、發(fā)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無可替代的

偉大的馬群,這古戰(zhàn)場的再現(xiàn),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群和油畫長卷!我把這幾分鐘間見到的記

在腦子里,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④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優(yōu)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并不懦

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jié)合恐怕也并不過分。屠格涅夫有

一次在他的莊園里說托爾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時候當過馬”,因為托爾斯泰不僅愛馬、寫馬,并且堅信

“這匹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們和歷史上的那些偉大人物、民族英雄一起被鑄成銅像屹立在最

醒目的地方。

⑤過去我只認為,只有《靜靜的頓河》才是馬的史詩;離開伊犁之后,我不這么看了。瞧瞧我們伊

犁的天馬吧,這些被古人稱之為騏驥、稱之為汗血寶馬的英氣勃勃的后裔們,日出而撒歡,日入而哀鳴

。它們好像永遠是這樣散漫而又有所期待,這樣原始而又有感知,這樣不假雕飾而又優(yōu)美,這樣我行我

素而又不會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鐵騎作為一個兵種已經(jīng)消失,六根棍馬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已被

淘汰,但是馬卻不會被什么新鮮玩意兒所取代,它有它的價值。

⑥牛從挽用變?yōu)槭秤?,仍然是實用物;毛驢和駱駝將會成為動物園里的展覽品,因為它們只會越來

越稀少;而馬,車輛只是在實用意義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從實用物進化為一種藝術(shù)品的時候恰恰

開始了。

⑦值得自豪的是我們中國有好馬。從秦始皇的兵馬俑、銅車馬到唐太宗的六駿,從馬踏飛燕的奇妙

構(gòu)想到大宛汗血寶馬的美妙傳說,從關云長的赤兔馬到朱德總司令的長征坐騎……縱覽馬的歷史,還會

發(fā)現(xiàn)它和我們民族的歷史緊密相連著。這也難怪,駿馬與武士與英雄本有著難以割舍的親緣關系呢,彼

此作用的相互發(fā)揮、彼此氣質(zhì)的相互補益,曾創(chuàng)造出多少叱咤風云的壯美形象?縱使有一天馬終于脫離

了征戰(zhàn)這一輝煌事業(yè),人們也隨時會從軍人的身上發(fā)現(xiàn)馬的神韻和遺風的。我們有多少關于馬的故事啊

,我們是十分愛馬的民族。至今,如同我們的一切美好傳統(tǒng)都像黃河之水似的遺傳下來那樣,我們的歷

代名馬的筋骨、血脈、氣韻、精神也都遺傳下來了.那種“龍馬精神”就在伊犁的天馬身上一

此馬非凡馬,

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猶自帶銅聲。

⑧我想,即便我一直固執(zhí)地對不愛馬的人懷一點偏見,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諒解了吧。

(選文有刪改)

【注】①天馬:新疆伊犁盛產(chǎn)的良種馬。

1.選文第③段畫線句子中“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的是什么?

2.理解選文第⑤段畫線句子的含意。

3.從文章構(gòu)思的角度簡述選文第⑦段畫線句子的作用。

4.賞析選文第①段畫線句子的語言特色。

參考答案

1.D

【解析】A“惆悵(zhou)”應為“ch6u”,B”賦予(yu)”應為"yti",C"渲染(xuan)”應為“xu

an",。

2.B

【解析】A鄰一臨;C黃一皇;D壁一碧。

3.C

【解析】“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

印象不深刻。

4.B

【解析】本題考查病句辨識。??嫉牟【湫问街饕写钆洳划敚昂竺?,否定多余,缺少成分,句式

雜糅,表意不明、語義重復等情況,A項,“回響”與“情誼”搭配不當,應修改為“到處充滿濃濃的師

生情誼”;C項,“超過”跟“以上”語意重復,“超過”和“以上”都是“多”的意思,應該刪掉“以

上”;D項,缺少主語,可以修改為“電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動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

廣大觀眾贊譽?!?/p>

5.B

【解析】A項“善辯”后面的”應為“:”,這里“:”表示總結(jié)上文。C項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概

數(shù)時不用頓號。D項并非問句,不用問號,第一個改為“,”,后一個改為。

6.B

【解析】先通讀文段,然后運用排除法進行解答。第①句為總起性語句,應排在最先。③中的“水墨畫

”與①銜接緊密,排在①之后,②中“竹如謙謙君子”與第③中的“竹林,風過如……雨來如……”對

應的;“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睞”與⑤中提到的文人相聯(lián)系,而④是對⑤的進一步深化。所以④應排在⑤

之后,根據(jù)句意,這樣即可得到答案B。

1.c

【解析】c項,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鳥都會成為死的標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

畫意,感動不了自己,更感動不了別人”可知,“那些追求自然的畫作說不上有意境,難以打動人”一

句理解有誤。

2.詩中描寫自然的景色與山水畫繪出的景色都包含了感情,詩人、畫家都需營造意境,寓情于景。作者

廣為人知的詩歌意境為例,能更好地詮釋山水畫的意境。

【解析】考查對句子的理解。按照作者的觀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完全描寫

自然界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里,使人深深地體會到詩人深厚的友情。描寫自然的景色與繪出的景色

無異,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jié)合”,可見詩歌中的意境與山水畫的意境是相通的,并無二致

。因此,作者在這里以讀者已經(jīng)學過的詩歌為例,也就能更好地詮釋山水畫的意境。

3.作者以齊白石畫蝦為例來論證他的觀點。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如我們知道松樹的耐寒可以象征堅忍的

品質(zhì),而當我們在冬天認真觀察,會發(fā)現(xiàn)只有松樹傲然長青,松針貫穿積雪依然蓬勃向上,此刻,通過

實地觀察和近距離接觸,我們會真正感受到這種堅忍的品質(zhì)是那樣真實。

【解析】齊白石老人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xiàn)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這個

觀點正確。一棵樹、一座山,需要朝朝暮暮長期觀察,觀其精神實質(zhì),經(jīng)過畫家思想感情的夸張渲染,

意境會更加鮮明。如我們畫松樹,就要在雪地里認真觀察,會發(fā)現(xiàn)只有松樹的顏色長青,松針落雪依然

向上。我們會真正感受到松樹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的真實情況。

4.寫詩,寫的是生活;繪畫,繪的是風景。它們都基于現(xiàn)實,以現(xiàn)實為原材料。然而,它們都融合了寫

作者與繪畫者自身的情感以及體悟,因此必然高于現(xiàn)實。這就是說,不論是寫詩還是繪畫,最終都會構(gòu)

成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解析】考查對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文中寫“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jié)合;寫景就是寫情?!薄皩懢笆菫?/p>

了要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yōu)秀詩人和畫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確的?!睙o論是寫詩還是寫景,他們都來源

于生活,都以現(xiàn)實為原材料。但是如果說生活的照搬,便有失去的意味,所以詩和畫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這是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5.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huán)境的說明和圖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梢?,山水畫具

有其精神實質(zhì),這也就意味著它不會為山水攝影所取代。

【解析】考查對文本的理解。根據(jù)此文內(nèi)容可知山水畫是經(jīng)過技術(shù)加工的作品,融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藝術(shù)手段,山水畫具有其精神層面的意味,而山水攝影則是自然風貌的真實反映。

二、

1.文章先提出中國山水畫具有意境美的觀點;再分別論述中國山水畫意境的空靈之美、外象之美、詩意

之美;最后指出當代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者,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領受自然之妙,

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解析】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分析作者論證思路,要在對文章內(nèi)容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理清各部分

所寫的內(nèi)容,分析出觀點、論據(jù)、運用的論證方法,然后對內(nèi)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過……引出

論點或分論點,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論述,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的答題方法,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概括

作答。文章先提出中國山水畫具有意境美的觀點;再分別從空靈之美、外象之美、詩意之美三個方面來

論述中國山水畫意境;最后得出當代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者,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于大自然之中

領受自然之妙,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的結(jié)論。

2.舉例論證。舉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營造出空靈、深遠、簡淡的意境,形象生動地論證了中國山

水畫的空靈之美,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解析】考查論證方法的作用。常用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①舉例論

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

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權(quán)威性。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

象、淺顯易懂。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論證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畫線句子舉“

宋代馬遠”的例子,運用了舉例論證方法,具體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山水畫的空靈之美,是山水畫藝術(shù)

的主要審美趣味形式?!钡挠^點。

3.①畫題富有詩意;②畫的構(gòu)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詩意,詩情與畫意交融;③畫面上適當?shù)脑娫~

字句增添了畫的詩意。

【解析】考查對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