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測性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D/2C/wKhkGWay1SuAEwUVAAJVaYksLC0469.jpg)
![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測性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D/2C/wKhkGWay1SuAEwUVAAJVaYksLC04692.jpg)
![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測性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D/2C/wKhkGWay1SuAEwUVAAJVaYksLC04693.jpg)
![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測性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D/2C/wKhkGWay1SuAEwUVAAJVaYksLC04694.jpg)
![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測性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D/2C/wKhkGWay1SuAEwUVAAJVaYksLC046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重慶市2025屆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預料性考試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1.有學者指出,在張居正之后,“一個個閣臣在輿論的攻擊中神情沮喪(閣臣)無人敢擔當……沒有了內閣的中樞支柱,明代便在后張居正時代迷失了方向,不行能將政治與社會引向正確的發(fā)展軌道”。該學者意在強調晚明時期A.閣臣懶政導致內閣衰敗 B.閣權式微加速王朝衰亡C.中樞權力機構蕩然無存 D.內閣嚴峻沖擊皇權專制【答案】B【解析】【詳解】據(jù)材料可知,在張居正之后,明代內閣大臣神情沮喪,無人敢擔當,說明在張居正之后,明代沒有了內閣的中樞支柱,便迷失了方向,據(jù)此可知該學者意在強調內閣權力地位衰敗對晚明發(fā)展的負面影響,B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閣臣沒有領導核心導致其日漸衰微,而非懶政導致其衰敗,解除A;C表述不符合史實,內閣依舊存在,解除;內閣是皇權強化的產物,其出現(xiàn)意味著皇權的加強,而且材料指出晚明內閣疲軟、衰敗的狀態(tài),其根本無法威逼到皇權,解除D。2.“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稀三籮,密三籮,不稀不密收九籮”、“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值時”“種地不下類,等于瞎胡混”。上述農諺主要反映了A.古代農業(yè)生產要駕馭節(jié)氣變更 B.小農經濟存在脆弱性和落后性C.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精耕細作的特點 D.小農經濟下農夫生產主動性高【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中諺語反映的是農業(yè)生產要注意時令、施肥、春耕等,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精耕細作的特點,故選C;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解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小農經濟存在脆弱性和落后性,解除B;材料中諺語無法體現(xiàn)農夫生產主動性,解除D。3.岳飛在《滿江紅》中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边@表明岳飛()A.認為人應當樹立起自己的尊嚴 B.強調人應有肯定的社會責任感C.深受“經世致用”思想影響 D.對程朱所倡修身養(yǎng)性特別推崇【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可體現(xiàn)出劇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故B正確;從材料“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表達了主動進取的思想,與樹立自己的尊嚴無關,故A錯誤;明清之際思想家提出“經世致用”,岳飛《滿江紅》是宋代的,故C錯誤;岳飛生卒早于朱熹,岳飛去世時,朱熹才12歲,所以不行能對朱熹有推崇,故D錯誤。4.東漢以后,壁畫漸由京師宮廷將及到地方官府和學校,壁畫取材廣泛。其中涉及歷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繪,多是先賢圣母、孝子烈女、義士俠客。這說明A.壁畫起先與道德教化結合 B.壁畫已經丟失裝飾功能,C.繪畫深受社會價值觀影響 D.地方豪強主導藝術審美【答案】C【解析】【詳解】漢武帝以后儒家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因此壁畫內容多是先賢圣母、孝子烈女、義士俠客,說明繪畫受到社會價值觀影響,C正確;A錯在起先,解除;壁畫的裝飾功能并未丟失,而是增加了教化功能,解除B;壁畫由京師宮廷將及到地方官府和學校,與地方豪強無關,解除D。5.雍正時期,各地奏請開礦,清廷常以“開礦聚集亡命,為地方隱憂”為由,下達“嚴行封禁“恒久封禁”等吩咐;對一批朝廷獲利甚多的礦產,則由朝廷和地方官府嚴加限制。材料不能說明A.開礦被政府壟斷并限制 B.開礦聚集鬧事影響社會穩(wěn)定C.政府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D.謀取礦利是政府封禁緣由之一【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下達‘嚴行封禁’‘恒久封禁’等吩咐”“對一批朝廷獲利甚多的礦產,則由朝廷和地方官府嚴加限制”等信息可知,雍正年間嚴禁地方開礦,政府嚴加限制礦產,開礦聚集鬧事影響社會穩(wěn)定是清廷嚴禁地方開礦的理由,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內容,B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xiàn)的是清廷限制開礦,這是政府壟斷并限制的體現(xiàn),A項不符合題意;雍正年間嚴禁地方開礦,政府嚴加限制礦產,也是政府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詳細體現(xiàn),C項不符合題意;依據(jù)材料“對一批朝廷獲利甚多的礦產,則由朝廷和地方官府嚴加限制”可得出謀取礦利是政府封禁緣由之一,D項不符合題意。6.明代從洪武至成化時期(1368—1487年),當國家財政和國家救濟發(fā)生困難時,明朝政府向“富人”尋求幫助,并授予“義民”“冠帶榮身”等榮譽稱號,以及賜予國子監(jiān)的入學資格作為嘉獎或交換。這反映出當時A.重農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弛 B.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C.社會價值標準發(fā)生了變更 D.主流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更【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中的“明朝政府向‘富人’尋求幫助”“授予……榮譽稱號……賜予國子監(jiān)的入學資格作為嘉獎或交換”體現(xiàn)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原本對商人的種種限制和卑視漸漸被沖破,連政府也向商人求助或跟商人進行利益交換。這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價值標準發(fā)生了變更,故C正確;明代仍固守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也沒有提高,故解除A、B;明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仍是儒學,官方哲學仍是程朱理學,故解除D。7.1919年6月,天津總商會于罷市之后義正詞嚴地致電北京政府:“外交失敗,以致各地騷然,滬鎮(zhèn)等埠相繼罷市,民氣蒸騰已達極點,中心不懲處賣國賊,不愛護愛國學生,視民氣如草芥,甘愿違反民意,惟有以罷市為最終要求?!边@一現(xiàn)象干脆反映了A.北洋軍閥的賣國政策不得人心 B.學生運動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C.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成功 D.無產階級的斗爭逐步走向聯(lián)合【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時間和內容中“外交失敗”“懲處賣國賊”可知,這里描述的歷史事務是五四運動興起后得到了商界的支持,商界認為政府“不懲處賣國賊,不愛護愛國學生,視民氣如草芥,甘愿違反民意”,可見北洋政府的賣國政策不得人心,選項A正確;材料中只反映了商界對學生的支持,不能得出“各界”,解除B;“中心不懲處賣國賊,不愛護愛國學生”可知,此時五四運動尚未取得初步成功,選項C解除;選項D與題無關,解除。8.《南京條約》第十二條規(guī)定:“……定??h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古浪嶼小島,仍歸英兵暫為駐守;迨及所議洋銀全數(shù)交清,而前議各??诰验_拓俾英人通商后,即將駐守二處軍士退出,不復占據(jù)?!焙髞碓凇队④娡诉€舟山條約》中又規(guī)定:英國退還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島給與他國”。從中可以得出A.英國對舟山及鼓浪嶼兩地有覬覦之心B.英軍可在舟山群島和古浪嶼兩地永駐C.清政府用國際法談判維護了國家主權D.該條約標記著閉關政策起先走向瓦解【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英國退還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島給與他國’”可知英國政府強制要求清政府不準許將兩個島嶼給其他國家,目的就是想占有這兩個島嶼,故選A;英國占據(jù)兩島的借口是中國賠款沒有交清,并不是可以永駐,B錯誤;C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解除。9.《申報》曾報道說:“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一般一般人民未必個個贊成革命軍,卻無一人反對革命?!癖娐劯锩姵晒t喜。聞官軍大勝,官軍克復則慘然以憂色?!痹撁枋鯝.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化人心 B.辛亥革命有深厚的群眾基礎C.《申報》的報道公正無私 D.《申報》憐憫革命軍【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中信息可知,該描述體現(xiàn)了一般百姓對官軍不滿,對革命軍的憐憫,因此D選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xiàn)民眾對民主共和觀念的看法,A選項錯誤;B選項表述不符合所學史實,解除;C選項表述過于肯定,解除。故選D。10.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著鏟除教會對日常生活的限制,而毋寧說是以一種新的限制形式取代了舊的限制形式”。作者認為宗教改革A.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fā)展 B.沒有摧毀天主教會的權威C.強化了對世俗生活的干預 D.阻礙人文主義向縱深發(fā)展【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宗教改革并不意味著鏟除教會對日常生活的限制,而毋寧說是以一種新的限制形式取代了舊的限制形式”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宗教改革無非是使新教的權威取代了既有天主教會的權威,這種信仰上的權威同樣束縛了人民的思想,從而阻礙了人文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D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缺陷,并非其主動之處,A錯誤;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對天主教會產生了沖擊,B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宗教改革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化了對世俗生活的干預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錯誤。故選D。11.啟蒙運動時期歐洲文化發(fā)展狀況表由此可知,這一時期A.法國大革命推動啟蒙思想廣泛傳播B.啟蒙思想推動法國基礎教化的發(fā)展C.出版業(yè)是歐洲文化水平進步的動力D文化教化進步有助于啟蒙運動發(fā)展【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表格來看,17-18世紀,歐洲文化教化得到發(fā)展,而且出版新書和藏書量都有較大增長,這有利于促進啟蒙思想的傳播。D正確;A項啟蒙運動推動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解除;B項文化教化進步有助于啟蒙運動發(fā)展,解除;C項歐洲文化水平進步的動力是經濟的發(fā)展,解除。故選D。12.50年頭聯(lián)邦德國外交上堅持聯(lián)邦德國在國際上代表整個德國,拒不承認二戰(zhàn)后的歐洲邊界和民主德國,除蘇聯(lián)外不與任何同民主德國建交的國家建立和保持外交關系。但1969年勃蘭特出任總理后,承認戰(zhàn)后歐洲各國的現(xiàn)有邊界,改善與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的關系,承認民主德國,并表示情愿以和平方式謀求國家統(tǒng)一。這種外交政策的變更A.實現(xiàn)了西歐國家團結與合作B.體現(xiàn)了聯(lián)邦德國實力的增加C.反映了美蘇冷戰(zhàn)形勢的緩和D.表明白其外交重心立足東方【答案】B【解析】依據(jù)材料可知從50年頭的德國外交政策到70年頭的德國外交政策轉變,體現(xiàn)了其外交是以聯(lián)邦德國的地位和利益為動身點,以實現(xiàn)德國統(tǒng)一為目標,其外交政策的變更是聯(lián)邦德國憑借其經濟實力向東歐和蘇聯(lián)推行自己戰(zhàn)略的詳細表現(xiàn),B項正確。德國外交政策的轉變與西歐國家團結與合作無關,解除A;C項說法錯誤,美蘇冷戰(zhàn)形勢沒有得到緩和,解除C。德國外交政策的轉變無法體現(xiàn)其外交重心立足東方,解除D。所以選B13.“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lián)……希特勒微笑地聲稱,要在莫斯科紅場實行慶祝儀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干脆出場,迎戰(zhàn)德軍?!辈牧蠌膫让娣从程K聯(lián)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成效顯著 B.工業(yè)化建設的成就突出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顯現(xiàn) D.二戰(zhàn)后的改革成就輝煌【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干脆出場,迎戰(zhàn)德軍”可以看出,蘇聯(lián)在1937年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為反法西斯斗爭奠定物質基礎,故材料反映出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的成就突出,B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沒有實現(xiàn)工業(yè)化,解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斯大林模式所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弊端,解除C項;此時還處于二戰(zhàn)時期,解除D項。14.下圖為一幅20世紀30年頭某一年的歐洲形勢圖。以下所列歷史事務發(fā)生在這一年之前的是A.英法策劃慕尼黑陰謀 B.英法蘇構建歐洲集體平安落空C.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 D.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擾條約》【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德國的擴張,這是由于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帶來的后果,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德國尚未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說明白英法尚未策劃慕尼黑陰謀,選項A不符合題意,解除;從時間上來看英法蘇構建歐洲集體平安尚未落空,選項B不符合題意,解除;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擾條約》是二戰(zhàn)前夕才簽訂的,選項D不符合題意,解除;故本題選C。15.聯(lián)合國的維和行動,是指依據(jù)聯(lián)合國安理睬或者大會決議,由聯(lián)合國所從事的、向沖突地區(qū)派遣不具有強制力的軍事人員以復原和維持和平的行動。從1948年6月到2001年7月,聯(lián)合國先后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55次維和行動。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A.避開了地區(qū)沖突對國際和平造成的威逼B.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國推行強權政治C.是聯(lián)合國集體平安制度的重要機制之一D.有利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發(fā)展【答案】C【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沒有避開地區(qū)沖突對國際和平造成的威逼,故A項錯誤;二戰(zhàn)以來西方某些大國常常推行強權政治,干涉別國內政,故B項錯誤;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涉及的是政治問題,和經濟秩序無關,故D項錯誤;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肯定程度上維護了地區(qū)平安,成為聯(lián)合國集體平安制度的重要機制之一,故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戰(zhàn)國策》和《漢書》中,古人就提出了“愛國”和“愛國如家”的觀點。在古代社會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四位一體的。在人們心目中,君主是國家的象征,君主的忱樂與國家的安危和民族的興衰聯(lián)系在一起,國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愛國主義者要求建立的統(tǒng)一國家,只能是以皇帝為代表的一統(tǒng)天下。面對統(tǒng)治者的腐朽沒落和破裂的山河,面對外來侵略勢力和人民遭遇的苦難,古代愛國主義者不惜以身家性命報效國家,來獲得個人的功名利祿。沿著古代愛國主義者的蹤跡,我們可以看到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陸游的“當年萬里覓封候”“千年史策恥無名”,辛棄疾的“贏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虛有少壯年”。——摘編自顧杰善《中國古代的愛國主義》材料二1899年2月,梁啟超發(fā)表《愛國論》,認為“愛國心之薄弱,實為積弱之最大根源”,欲喚起國人的愛國心以救國家,反對專制君權而興民權,指出:“國者何?積民而成也。國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愛國者何?民自愛其身也。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為君相者而務壓民之權,是之謂自棄其國;為民者而不務各伸其權,是之謂自棄其身。故言愛國,必自興民權始?!痹撐囊彩墙搻蹏牡谝黄恼?。梁啟超在文中強調,愛國是現(xiàn)代社會最重要的倫理。他說:“國家為近世史新產”,“夫國家者,一國人之公產也”,它與被專制君主視為一人私產的傳統(tǒng)國家已是不行相提并論?!幾脏崕熐读簡⒊膼蹏摗凡牧先T嗣同指責那些自苦其身、以剝削農夫為務的老財主,說他們“寧使粟紅貫朽,珍異腐敗,終不以分于人”。這種結果是愈儉則愈陋,民智不興,物產凋敝(《仁學》)。認為興辦新式工商業(yè),采納先進技術,產品日多,財寶日豐,那種“人人儉而人人貧”的局面就結束了。嚴復《原富》按語:“今使一國之民,舉孜孜于求富,即富矣,又不愿為享用之隆,則亦敝民而已。……是故理富之術,在一國之母財(積累)支費(消費),相酌劑為盈虛?!薄獎⒑簟吨袊糯M思想評述》(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中國古代愛國主義思想的特點,并簡析其形成的緣由。(2)依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梁啟超愛國主義思想與中國古代相比的不同之處,并簡析其意義。(3)結合所學學問,評述材料二中兩人的消費觀。【答案】(1)特點:①體現(xiàn)家國一體觀念;②具有深厚的忠君色調;③強調“大一統(tǒng)”④;報效國家與獲得功名相聯(lián)系。緣由:①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宗法觀念的影響);②小農經濟的發(fā)展;③儒家思想成為傳統(tǒng)文化主流,士大夫的價值取向。(2)不同:①救亡圖存與學習西方結合;②將愛國與興民權相結合;③建立近代民族國家。意義:①體現(xiàn)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②超越了“忠君”的傳統(tǒng),具有近代愛國意義;③有助于啟迪民眾的民族民辦法識;④豐富和深化了愛國主義的內涵,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的遺產。(3)評述:①譚嗣同指責不消費的儉,主見通過消費促進生產,通過生產來積累財寶;嚴復主見適當消費,合理積累,二者協(xié)調平衡,促進財寶增長。②他們的觀點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正確的。封建統(tǒng)治者倡儉以維護固有的封建生產方式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障礙。近代工商業(yè)發(fā)展,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反映他們利益的“重商”、“商戰(zhàn)”等思想興起;西方經濟思想和消費觀念在中國影響擴大。這些都推動了近代消費觀的興起。譚、嚴等人關于消費的新相識,沖擊了傳統(tǒng)消費觀念,有利于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促進近代民族工業(yè)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推動思想變革和政治變革?!窘馕觥俊驹斀狻浚?)特點,依據(jù)材料“古人就提出了‘愛國’和‘愛國如家’的觀點”可得出體現(xiàn)家國一體觀念;依據(jù)材料“君主是國家的象征,君主的忱樂與國家的安危和民族的興衰聯(lián)系在一起,國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可得出古代愛國即是忠君,因此具有深厚的忠君色調;依據(jù)材料“古代愛國主義者要求建立的統(tǒng)一國家,只能是以皇帝為代表的一統(tǒng)天下”可得出強調“大一統(tǒng)”;依據(jù)材料“古代愛國主義者不惜以身家性命報效國家,來獲得個人的功名利祿”可得出報效國家與獲得功名相聯(lián)系。緣由,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中國古代愛國主義體現(xiàn)家國一體觀念,這干脆受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的影響;中國古代愛國主義強調大一統(tǒng),強調報效國家和忠君的思想,這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體現(xiàn),其根本緣由是小農經濟的發(fā)展及長期占主導地位。(2)不同之處,依據(jù)材料“欲喚起國人的愛國心以救國家”“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故言愛國,必自興民權始”等信息可知,梁啟超主見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以救亡圖存,因此其愛國主義救亡圖存與學習西方結合,也是將愛國與興民權相結合;依據(jù)材料“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等信息可得出梁啟超強調建立近代民族國家也是梁啟超愛國主義思想與中國古代相比的不同之處。意義,依據(jù)材料“欲喚起國人的愛國心以救國家”“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等信息可知,梁啟超的愛國主義體現(xiàn)了近代愛國思想,超越了古代“忠君”的傳統(tǒng),并且梁啟超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其愛國思想體現(xiàn)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依據(jù)材料可知,梁啟超將愛國與興民權相結合,主見建立近代民族國家,這有助于啟迪民眾的民族民辦法識,豐富和深化了愛國主義的內涵,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的遺產。(3)依據(jù)材料“譚嗣同指責那些自苦其身、以剝削農夫為務老財主……是愈儉則愈陋”“興辦新式工商業(yè),采納先進技術,產品日多,財寶日豐”等信息可得出譚嗣同指責不消費的儉,主見通過消費促進生產,通過生產來積累財寶;依據(jù)材料“是故理富之術,在一國之母財(積累)支費(消費),相酌劑為盈虛”可得出嚴復主見適當消費,合理積累,二者協(xié)調平衡,促進財寶增長。譚嗣同主見通過消費促進生產,通過生產來積累財寶,嚴復主見適當消費,合理積累來增加財寶,二人觀點都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和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受當時近代工商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背景下的“重商”、“商戰(zhàn)”等思想的體現(xiàn),有利于推動中國近代消費觀念的興起,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推動思想變革和社會改革。17.下表是出現(xiàn)于晚清的謎語,依據(jù)表中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學問進行闡述(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觀點顯明)【答案】論題參考:(1)近代中國民眾接觸西方文化元素趨于多元;(2)近代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達到制度層面;(3)晚清以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日益成熟;(4)工業(yè)文明對中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論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詳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本題以近代社會生活的變更為切入點,考查的是近代以來的中國政治、經濟及社會風俗的變革,解答本題時,可提取兩個相類似的詞組,然后結合近代史的相關學問進行作答即可。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問題.材料一1999年,在第一輪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教化部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化課程改革。變更課程過于注意學問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主動主動的學習看法,使獲得學問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變更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設置綜合課程、適應不同地區(qū)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變更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意書本學問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變更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提倡學生主動參加、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育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實力、獲得新學問的實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力,以及溝通與合作的實力。——黃甫全《新中國小學教化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材料二九年義務教化課程設置支配表(2001年)澳門培正中學課程支配(2009年)(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中國新一輪基礎教化課程改革的特點。(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澳門在初中階段課程設置方面與內地有哪些相像之處,并分析其緣由?!敬鸢浮浚?)特點:認知與情感協(xié)調;課程結構體現(xiàn)了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課程內容與生活融合、與時代共進;學問與實力并重。(2)相像之處:語文課時最多,說明都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化;都有思想品德課、歷史課,說明重視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愛國主義情感;都開設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信息技術,重視培育學生科學素養(yǎng);都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等。緣由: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1999年,澳門回來祖國;內地改革開放成就顯著;澳門與內地同根同源;澳門經濟發(fā)展轉型的須要。【解析】【詳解】(1)特點:依據(jù)“使獲得學問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得出認知與情感協(xié)調;依據(jù)“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得出課程結構體現(xiàn)了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依據(jù)“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得出課程內容與生活融合、與時代共進;依據(jù)“變更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以及溝通與合作的實力”得出學問與實力并重。(2)相像之處:依據(jù)材料二表格信息,從課時和課程內容看,語文課時最多,都有思想品德課、歷史課,都開設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信息技術,可從課程設置上說明都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化,重視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情感,重視培育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等。緣由:結合所學,可從澳門回來祖國、內地改革開放成就顯著、澳門與內地同根同源等方面分析總結。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咖啡館在18世紀的英國達到鼎盛??Х瑞^作為文明而廉價的公共消費空間,被稱為“便士高?!???Х瑞^為招徠顧客而訂購時下流行的報刊供人免費閱覽,館內布局便利顧客暢談。咖啡館作為信息交換和流通的志向場所,漸漸成為商界人士的常常光顧之地。為了滿意市場須要出現(xiàn)了不少“專業(yè)化”咖啡館,促使專業(yè)領域信息更便捷流通。一些無權無勢卻又對公共事務感愛好,樂于在咖啡館中爭論時政的人,被喻為“咖啡館政治家”。無論是新聞話題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5C超快充電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火藥量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融資買賣合同范文
- 酒水購銷合同模板
- 分期付款買賣合同參考范文
- 2025太原市購房合同范本范文
- 水果長期供應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廚房設備購買合同樣本
- 燈具購銷合同書范本
- 探索未知世界主題班會
- 2024年中考語文 (湖北專用)專題一 字音、字形課件
- T-ACEF 095-2023 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檢測紅外成像儀(OGI)技術要求及監(jiān)測規(guī)范
- 2023年全國高考乙卷歷史真題試卷及答案
- 骨科手術的術后飲食和營養(yǎng)指導
- 旅游定制師入行培訓方案
- 2024年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應用題100題
- 個人代賣協(xié)議
- 賞析小說語言(二)
- 【立高食品公司的償債能力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論文9000字)】
- 10.《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李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