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E/01/wKhkFma2wCmAACWGAAKP1grU5-g241.jpg)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E/01/wKhkFma2wCmAACWGAAKP1grU5-g2412.jpg)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E/01/wKhkFma2wCmAACWGAAKP1grU5-g2413.jpg)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E/01/wKhkFma2wCmAACWGAAKP1grU5-g2414.jpg)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E/01/wKhkFma2wCmAACWGAAKP1grU5-g24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12課《〈論語〉十二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十二章》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和常見虛詞的用法,熟練背誦課文。(重點)
2.結合對孔子的生平與思想的介紹,正確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為學之道。(難點)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聯(lián)系自身實際,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和常見虛詞的用法,背誦課文。
2.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修身、為學之道。
三、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其中的思想內(nèi)涵,并能聯(lián)系自身實際,得到啟示。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書的節(jié)選部分《十二章》。(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其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2.他提倡“有教無類”,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弟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3.孔子,是一個志在報國又無人重用的閑人,又是一個周游列國、苦尋門路的忙人,更是一個到處碰壁、從不回頭的強人。
(三)文學常識
1.《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全書共20篇,
內(nèi)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關討論。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記錄的古籍,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孟子》《大學》《中庸》并稱“四書”。
2.北宋宰相趙普贊曰:“半部論語治天下"。3.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4.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四)寫作背景
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社會動蕩、轉型的時代。由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而引起的社會制度的變更,以及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的權力下逮、禮儀僭越等現(xiàn)象,是孔子思想產(chǎn)生和形成的社會根源。魯國是周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是孔子儒家思想產(chǎn)生的特殊土壤。
(五)朗讀課文,注意讀音和節(jié)奏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3.指名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六)初讀文本,把握節(jié)奏
1.根據(jù)語意斷句讀。
2.根據(jù)語錄體的特點斷句讀。
3.通過分析句式特點(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斷句讀。
4.通過“之、乎、者、也、矣”等語氣詞斷句讀。
(七)初讀文本,理順文意
1.學生結合注釋,自主翻譯課文,圈點勾畫疑難字詞。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3.教師檢查學生翻譯情況,點撥重點字詞和句子。
(八)再讀文本,合作探究
1.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
預設答案:“學”是一個認識的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與“習"統(tǒng)一起來。學了知識,時常去復習它,這是愉快的事。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個問句能不能互換位置為
什么
預設答案:不能。因為三個句子所針對的對象是先“他人",繼而“朋友”,最后是“自己",體現(xiàn)了一種由疏到親、由人及己的關系,體現(xiàn)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Q后就破壞了這種順序,也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曾子這種高尚的品格。
3.第三章主要強調(diào)人的思想境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升,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預設答案:最高境界:思想與言行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
啟示: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經(jīng)過漫長的過程,要循序漸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九)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論語》的相關知識,朗讀并翻譯了課文,初步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希望同學們課后能夠繼續(xù)背誦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十)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前六章。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查學生背誦課文前六章。
2.提問上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如“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三個問句不能互換位置的原因等。
(二)初讀文本,理順文意1.學生齊讀課文后六章。
2.教師檢查學生翻譯情況,重點講解疑難字詞和句子。
(三)再讀文本,合作探究
1.第四章主要講的是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習學過的知識。那么,“溫故"與“知新”有什么關系
預設答案:“溫故"是“知新”的基礎,“知新"是“溫故”的延伸和升華,關鍵是“知新"。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過去的知識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可以為師”。
2.如何理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預設答案:孔子認為,讀書學習時,“學”與“思"缺一不可。“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
3.第八章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請聯(lián)系實際,說說孔子的“義利觀"對我們有何指導意義。
預設答案:孔子認為,在“富貴”與“義"發(fā)生矛盾時,寧愿貧賤也要堅守“義”?,F(xiàn)代社會物欲橫流,充斥著誘惑。面對利益時,我們要以孔子的話為原則,以“義"為先,不義之財雖貧不取。
4.如何理解“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預設答案:孔子以三軍之帥與匹夫之志作對比,一個“可"一個“不可”,態(tài)度鮮明地強調(diào)了志向?qū)σ粋€人的重要性,告訴人們一個人要有志向并要堅守志向。軍隊雖然人多勢眾,但如果人心不齊,其主帥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帥一旦被人抓去,整個軍隊失去了領導人,也就會全面崩潰。匹夫雖然只有一個人,但只要他真有氣節(jié),志向堅定,那就任誰也沒有辦法使他改變。
5.第十二章講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方法。請具體說說“博學"篤志”“切問"近思”與“仁"的關系。
預設答案:“博學”和“篤志"是基礎,“切問”和“近思"是方法,能夠做到這四點,就可以達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四)文章內(nèi)容分析
1.再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請分別找出相應的句子。預設答案:文章講了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品德修養(yǎng)三方面的內(nèi)容。
學習態(tài)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學習方法: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②傳不習乎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⑤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品德修養(yǎng):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不逾矩。④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⑤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論語》是兩千多年前的典籍,我們今天學習它,有怎樣的意義
預設答案:(1)《論語》中包含著許多超越特定時代的內(nèi)容,如本課所選的各章,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有的提出個人修養(yǎng)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鑒的,對我們的學習、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2)《論語》在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上長期占據(jù)重要的位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學
習《論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本國的文化傳統(tǒng)。
3.在學習和做人方面,本文給了你怎樣的啟迪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章,說說你的感悟。預設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歡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章是講學習態(tài)度的,即要善于向別人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發(fā)現(xiàn)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在日常學習中,我也要保持這種謙虛的心態(tài),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示例二:我認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句最打動我,因為這句話說出了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應該有自己堅定的志向,并為之堅守下去。
(五)主旨歸納
本文通過師徒對話或借題發(fā)揮,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誡人們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勤奮好學的精神;要學會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要有誠實守信、重視友情、堅守節(jié)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時間的觀念等。
(六)寫作特色
1.語言簡潔、生動,極富概括性。
本文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乎"矣”“也"等語氣詞,使表情達意更富有感染力。且本文語言極富概括性,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僅九字,便將顏回的清貧狀態(tài)概括了出來。
2.思想深刻,富含哲理。
課文所選的十二章語錄,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內(nèi)容,各有所指,語意含蓄,富有哲理,閃爍著思想的光芒,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至今仍有很強的借鑒、啟示作用。
(七)文言知識梳理
1.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同“悅”,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2.古今異義
吾日三省吾身(古義:泛指多次。今義:二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
飯疏食,飲水(古義:粗糙,粗糲。今義: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飯疏食,飲水(古義:文言文中稱冷水為“水",熱水為“湯”。今義: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三軍可奪帥也(古義:改變。今義:強取;搶)3.一詞多義
知:人不知而不慍(動詞,了解)溫故而知新(動詞,得到,懂得)
為:為人謀而不忠乎(wèi,介詞,替,給)可以為師矣(wéi,動詞,擔任,充當)
其:人不堪其憂(代詞,這種)
擇其善者而從之(代詞,可譯為“他們的")
而:人不知而不慍(連詞,表轉折,相當于“卻”)
溫故而知新(連詞,表順承,相當于“就")博學而篤志(連詞,表并列,相當于“和”)
4.詞類活用
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吾日三省吾身(名詞作狀語,每天)
傳不習乎(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溫故而知新(故,形容詞作名詞,學過的知識,舊知識;新,形容詞作名詞,新的理解和體會)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飯疏食,飲水(名詞作動詞,吃)
5.成語積累
不亦樂乎:原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xiàn)常用來表示程度極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補語)。三十而立:三十歲便能夠自立于社會。指人開始走向成熟,能在社會上立足。
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xiàn)在。簞食瓢飲:指清貧的生活。
樂在其中:樂趣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形容自得其樂。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簬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隨時隨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逝者如斯:意思是時光如同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逝。不舍晝夜: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八)理解性默寫
1.朋友從外地來看望你,你可以引用《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表達你的心情。
2.《論語》中闡述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應當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慍"。
3.《論語》中,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論語》中強調(diào)復習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論語》中論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待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的句子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yōu)榱吮砻鳌爸灰撔那蠼?,到處都有老師”的觀點時,常引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房交易過戶合同樣本
- 2025年農(nóng)村土地流轉與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農(nóng)作物合作種植項目協(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新晉實習律師待遇協(xié)議
- 2025年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工作模式策劃實施協(xié)議
- 2025年義務市機動車購銷合同
- 2025年兒童撫養(yǎng)權共有協(xié)議指南
- 2025年連鎖便利店加盟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分公司合作運營協(xié)議
- 2025年午托班學生網(wǎng)絡安全教育協(xié)議
- 兒童常用藥物及安全用藥課件
- 冬季安全生產(chǎn)知識講座
- 2024年媒體與傳媒行業(yè)培訓資料掌握新媒體技術和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最佳實踐
- 護士團隊的協(xié)作和領導力培養(yǎng)培訓課件
- 安全生產(chǎn)法培訓課件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簡要分析課件
- 數(shù)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 病史采集評分標準-純圖版
- 自行聯(lián)系單位實習申請表
- 沖動式與反動式汽輪機的優(yōu)劣比較
- 新起點新作為初二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