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1D/wKhkGWa5L_KAT7irAAHH643rZSY582.jpg)
![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1D/wKhkGWa5L_KAT7irAAHH643rZSY5822.jpg)
![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1D/wKhkGWa5L_KAT7irAAHH643rZSY5823.jpg)
![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1D/wKhkGWa5L_KAT7irAAHH643rZSY5824.jpg)
![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1D/wKhkGWa5L_KAT7irAAHH643rZSY58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學期
期末測試卷
學校班級姓名成績
一、選擇題(30小題,共60分)
1.下圖是九年級某班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卡片,其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該處是
;文明名稱:古代埃及文明;
;出現時間:公元前3500年?
?著名人物:伯利克里;
;文明代表:金字塔和獅身大面像I
?文明類型:農耕文明(大河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A.著名人物B.出現時間C.文明代表D.文明類型
2.法典明顯保留了一些原始時代的觀念。同時,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guī)定,
說明商品經濟在兩河流域地區(qū)比較活躍。該“法典”指的是
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漢謨拉比法典》D.《羅馬民法大全》
3.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依
據材料,種姓制度的特點有
①界限森嚴②職業(yè)世襲③種姓間通婚④種姓內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②④
4.“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揚全體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權利和義務,但一些野心家打著民主旗號蠱惑民眾,使民主成
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甚至淪為一種暴民政治”。材料意在說明雅典民主政治
A.使全體公民享有民主權利B.是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
C.主要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D.最終演變成為暴民政治
5.西方研究瘟疫的權威專家漢斯.苓塞說:羅馬帝國以強大的控制力向其他地區(qū)擴張,把整個世界納入羅馬帝
國之中的計劃,一次又一次地被唯一更強大的力量一瘟疫所中斷。這說明瘟疫
A.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滅亡B.引發(fā)了普遍的信仰危機
C.沖擊了羅馬法律的權威D.影響了帝國的發(fā)展走向
6.有人到羅馬旅游,夜間問一老者:“羅馬夜間,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點?”那位老者回答道:“一座城市既然
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制造明亮。”下列屬于這一''歷史的光輝”的是
A.帕特農神廟B.萬神廟C.獅身人面像D.金字塔
7.觀察下面兩個制度示意圖,對其相同點解讀正確的是
①都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來確立的②都規(guī)定了上下級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③都建立了森嚴的等級制度④都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秩序,鞏固了統(tǒng)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如圖是“教皇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紀中期法蘭克王國君主“丕平獻土”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該歷史
事件及圖片最能說明
A.基督教會權力凌駕于世俗王權之上B.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貴族內部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D.法蘭克王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9.莊園法庭檔案記錄了這樣一些事: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
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guī)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這
些案例主要說明
A.侵犯領主利益的行為,都會受到起訴與處罰
B.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C.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
D.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
10.如圖是英王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期間頒布的一系列特許狀的節(jié)錄,下列選項對此現象解讀正
確的是
所有完全尊敬、忠誠于我的子民們,他們都將免除通行稅和其他一切關稅……他們
(沃靈福德市民)將自由地成立自己的商業(yè)行會組織……我的執(zhí)行官和我的其他任何
治安官都不能干涉他們的商人行會,僅僅只能由他們自己的市政官和行政官來管理他
們的行會
A.中世紀城市通過武力爭取自治B.市民階層發(fā)展為新興資產階級
C.國王將獲得自治城市的擁護D.自治城市完全擺脫領主的控制
11.巴格達的學者們翻譯了歐幾里得等人的作品,因為種種原因,后來的西歐人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
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這段話強調了
阿拉伯人在人類文明傳承中有
A.連貫東西的意義B.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C.融會創(chuàng)新的優(yōu)點D.承前啟后的作用
12.日本德仁天皇于2019年10月22日在皇居正殿“松之間”舉行了“即位禮正殿之儀”,正式宣告日本第126
代天皇即位。來自194個國家及聯合國、歐盟等組織的代表共2000余人參加了此次即位儀式。大化年間,
日本通過學習唐朝的文化與典章制度,日本發(fā)生的實質性變化是
A.天皇從此掌握了國家實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B.緩和了各種矛盾,穩(wěn)定了政局
C.全面引進了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
D.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13.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tài)度與價值的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11世紀以后,歐洲各地開展墾殖運動,大量林地、荒地被開發(fā)
B.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
C.歐洲手工工場中出現的雇傭關系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
D.富裕農民、騎士、鄉(xiāng)紳不斷集中土地,逐漸控制鄉(xiāng)村行政事務
14.據統(tǒng)計,在16世紀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隸被販運,在之后的25年中這一數字達到了40000人,在1550
年至1575年間更是超過了60000人。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這反
映了奴隸貿易
A.加速了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B.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C.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D.把歐洲文化傳播到了殖民地
15.下面漫畫創(chuàng)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表明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約束。這一約束的法律依據是
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民法典》
16.(2020年內蒙古通遼)《全球通史》中說:“正如整個世界感受過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
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边@強調的是
A.傳統(tǒng)思想頑強地對抗者工業(yè)化對全球的影響
B.西方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影響著世界歷史進程
C.經濟全球化是由先進交通工具的創(chuàng)制引發(fā)的
D.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實踐
17.(2020年湖北鄂州)讀如圖
總統(tǒng)(國家元首)
(行政權)小、
分權f制約f平衡
國會最高法會
(立法權)v二二’(司法權)
該圖反映了哪個國家的政體形式
A.英國B.美國C.法國D.俄國
18.麥克尼爾在《世界史》中評價到:“由于新近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歐洲類型的社會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
國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進進入世界,威脅著歐洲的舊制度,雖然以前它從未威脅過?!毕铝惺录钅荏w現
這一觀點的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印度民族大起義D.俄國1861年改革
19.恩格斯在《致威?李卜克內西(1883年3月14H)》中對馬克思的評價:雖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臥在
床上,面孔也永遠不動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這個天才的頭腦不再用他那強有力的思想來哺育兩個半球的
無產階級運動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都應歸功于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于他的理論
的和實踐的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下列關于馬克思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B.他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
C.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
D.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領袖和繼續(xù)前進的領路人
20.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趨勢示意圖(部分),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D②
空如勤科學?理此■實踐1鼻/我現實
184S1S7I
A.《資本論》發(fā)表B.《共產黨宣言》發(fā)表
C.第一國際成立D.巴黎公社建立
21.“1853年,印度第一條鐵路通車;英式法律制度被引進;為了向東印度公司輸送合格人才,大批英國人被
送入剛剛成立的印度大學,印度首批三所大學均成立于1857年?!辈牧戏从沉?/p>
A.工業(yè)革命后英國加緊對印度的殖民壓迫
B.英國殖民統(tǒng)治促進了印度社會的近代化
C.殖民掠奪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根本原因
D.殖民統(tǒng)治是印度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因素
22.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qū)廣,卷人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的是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B.美國獨立戰(zhàn)爭C.印度民族大起義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23.下圖摘錄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這些措施的推行
斗※創(chuàng)優(yōu)一支新式常備軍:修
生鼓勵興辦手工工場:
派派遭留學生,創(chuàng)辦科學除、學校、報紙:
X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jié)和生活方式.
A.建立起沙皇專制統(tǒng)治B.廢除了腐朽的農奴制度
C.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D.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24.19世紀上半葉,農奴在俄國全國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參加工業(yè)生產的勞動者是農奴。在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戰(zhàn)爭中,俄國戰(zhàn)敗。這些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國內的社會
矛盾。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
A.背景B.內容C.性質D.影響
25.如圖內容主要用來研究
★第一,南北雙方的物質基礎、人力資源與交通條件
★第二,南北生產技術與武器裝備
★第三,聯邦與邦聯總統(tǒng)的能力與性格
★第四,南北主將的戰(zhàn)略素養(yǎng)與指揮技巧
★第五,南北部隊的士氣與士兵軍紀
A.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B.美國內戰(zhàn)的結果
C.決定美國內戰(zhàn)勝負的因素D.美國內戰(zhàn)的影響
26.19世紀中后期,日本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fā)動了倒幕運動。主要是因為
A.明治政府推行地稅改革B.日本有尚武的傳統(tǒng)
C.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嚴重D.天皇制度正式確立
27.以下是世界近代史中“資本主義”內容的階段圖。其中“?”處填寫的內容是
A.工業(yè)革命在歐美主要國家先后完成B.亞洲和拉美地區(qū)人們開始了反抗
C.資本主義制度擴展并取得支配地位D.俄國和日本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28.“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美國人海厄特掌握的核心技術是
A.現代炸藥B.賽璐珞C.人造纖維D.人造染料
29.下圖是對1801年—1911年英國城市化進程的統(tǒng)計,圖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100R"5兀加9
80
6034.1366
40
A.紡織工人數量增加B.對外加強殖民掠奪C.兩次工業(yè)革命推動D.“電氣時代”的到來
3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物種不變論
B.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C.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
D.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響曲》
二、非選擇題(共4題涕31題6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第3題10分洪40分)
3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學者認為“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p>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十
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等內容,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
編。
羅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師等組成。訴訟程序主要有傳喚、審判、上訴和判決。如果被告對
下級法官的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官提出上訴。
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
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又陸續(xù)編訂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為《羅馬民法大全》。
(1)根據材料,指出“編成《羅馬民法大全》”的皇帝。(2分)
(2)你是否同意“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32.(12)變革是人類歷史的鮮明主題,每一次變革都引人深思。14至18世紀的歐洲經歷了一場社會巨變,
在各個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不斷沖擊著舊觀念、舊制度……推動歐洲邁入近代社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問題:
材料一(達?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審視一切的勇氣和熱情,才能使人類精神從經院的暗室,沖向色彩
繽紛的新天地……我們相信偉大的時代塑造了達?芬奇,而達?芬奇又成為那個時代一個不朽的標記。
——侯建新《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
材料二
材料三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黃金、白銀,他們還將美洲、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馬鈴薯、
玉米、番茄、煙草、可可、茶葉等作物運回歐洲;把歐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紡織品銷往殖民地。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材料四一位即將離開印度的英國總督曾說,他在任期間發(fā)動了“三種巨大的社會改良引擎——鐵路、統(tǒng)
一郵政和電報”。1853年,印度第一條運載旅客的鐵路開通。1851年,印度國內出現了第一封電報。1865年,
開通了英國與印度之間的電報通訊。
——《英國政府在印度:總督與總督府的故事》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達?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蘊含著怎樣的時代精神?以此精神為核心,歐洲
資產階級開展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的實質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的示意圖反映的是什么重大歷史事件?其中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是哪一條航線?(2分)
(3)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不同的空間視野(例如對歐洲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對世界)分析
早期殖民掠奪產生的影響。(6分)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對歐洲社會產生的共同影響。(2分)
33.(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80年,熱心于平民教育的傳教士R?雷克斯在英格蘭的格羅斯特郡出資創(chuàng)辦了星期日學
校……這種學校在星期日把貧民階層的兒童聚攏起來,既可防范、減少社會秩序的混亂,又可以宣傳宗教,因此
在政府的支持下,星期日學校到處設立。1785年成立星期日學校協(xié)會。19世紀中期,英國此類學校的學生達
到250萬人。英國的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材料二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
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tǒng)教育體系。據統(tǒng)計,美國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學生人
數由690萬增加到1500萬。1900年,每1萬人口中平均有大學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國家遠遠甩到后面。
材料三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都是在英國發(fā)明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幾乎是同
時發(fā)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內燃機、柴油機、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等的發(fā)明和改進大部分是德國
人干的;而白熱燈絲和電話、打字機、縫紉機以及“泰勒制''的科學化生產管理方法,則是由美國發(fā)明的。
(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的“星期日”學校得到發(fā)展的原因和作用。(4分)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與大眾教育的發(fā)展之間的關系。(2分)
(3)依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為什么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主要成就出現在英國,面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主要成
就出現在德國和美國?(4分)
(4)綜合上述探究,結合所學知識,從近代歐洲國家的發(fā)展中你能獲取哪些對當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益啟示?
(2分)
34.(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目錄
第三章擺脫專制:英國、美國和法國
1.經濟起飛的條件,專制王權的束縛作用................................29頁
2.擺脫專制的首次嘗試:英國革命與光榮革全...........................32頁
3.美國洲的特殊性:美國獨立與美國憲法...............................36頁
4.法國強大的專制制度,推翻專制的革命大風暴........................40頁
第四章擺脫專制:德國、俄國和日本
1.德意志滯后:統(tǒng)一與專制的悖論:1848年德國革命....................46頁
2.沙皇專制:“各民族的監(jiān)獄”;推翻沙皇制度:1917年革命.............52頁
3.日本幕府制與西歐封建制:明治維新:建立統(tǒng)一:.....................58頁
—摘編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
書中所指“現代化”是一種新的文明形式(工業(yè)文明)逐漸確立的過程,它包含著整體的社會變動。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世界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30小題,共60分)
1.下圖是九年級某班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卡片,其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該處是
;文明名稱:古代埃及文明;
;出現時間:公元前3500年?
?著名人物:伯利克里;
;文明代表:金字塔和獅身大面像I
?文明類型:農耕文明(大河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B.著名人物B.出現時間C.文明代表D.文明類型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文明的認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主要包括兩個奴隸
制國家:斯巴達和雅典。雅典在伯利克里當政期間,民主政治發(fā)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所以伯利克里和雅
典無關,故此題選A。
2.法典明顯保留了一些原始時代的觀念。同時,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guī)定,
說明商品經濟在兩河流域地區(qū)比較活躍。該“法典”指的是
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漢謨拉比法典》D.《羅馬民法大全》
【答案】C
【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
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制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
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
3.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币?/p>
據材料,種姓制度的特點有
①界限森嚴②職業(yè)世襲③種姓間通婚④種姓內婚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劃分為婆羅門、
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第一、二等級是統(tǒng)治階級,第三、四等級是被統(tǒng)治階級。各個等級之間高低
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有資格從事高等級的職業(yè),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所以題干材料“凡茲四姓,清濁
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說的是種姓制度之間界限森嚴,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即種
姓內婚,①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②和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B?
4.“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揚全體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權利和義務,但一些野心家打著民主旗號蠱惑民眾,使民主成
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甚至淪為一種暴民政治”。材料意在說明雅典民主政治
A.使全體公民享有民主權利B.是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
C.主要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D.最終演變成為暴民政治
【答案】C
【解析】依據材料“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揚全體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權利和義務,但一些野心家打著民主旗號蠱惑
民眾,使民主成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甚至淪為一種暴民政治?!笨芍@段材料說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
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雅典民主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享有民主權力的只是少部分人,所以c項符合
題意;綜上所述ABD三項均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選C。
5.西方研究瘟疫的權威專家漢斯.苓塞說:羅馬帝國以強大的控制力向其他地區(qū)擴張,把整個世界納入羅馬帝
國之中的計劃,一次又一次地被唯一更強大的力量一瘟疫所中斷。這說明瘟疫
A.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滅亡B.引發(fā)了普遍的信仰危機
C.沖擊了羅馬法律的權威D.影響了帝國的發(fā)展走向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把整個世界納入羅馬帝國之中的計劃,一次又一次地被唯一更強大的力量一瘟疫所中
斷”可知,瘟疫影響了羅馬帝國的發(fā)展走向,故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帝國的滅亡,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
信仰危機,故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及羅馬的法律,故排除C項。故選D。
6.有人到羅馬旅游,夜間問一老者:“羅馬夜間,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點?”那位老者回答道:“一座城市既然
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制造明亮?!毕铝袑儆谶@一''歷史的光輝”的是
A.帕特農神廟B.萬神廟C.獅身人面像D.金字塔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羅馬夜間,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點?”“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
制造明亮。”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羅馬建筑吸收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chuàng)新。羅馬的代表性建筑,宏大的宗教
場所萬神廟、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B正確;帕特農神廟是雅典建筑典型代表,A排除;獅身人
面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代表,CD排除;故選B。
7.觀察下面兩個制度示意圖,對其相同點解讀正確的是
①都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來確立的②都規(guī)定了上下級之間的權利與義務
③都建立了森嚴的等級制度④都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秩序,鞏固了統(tǒng)治
B.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確立的,而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是以土地關系為紐
帶建立的。①錯誤,ABC排除;西周分封制和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都等級森嚴,都規(guī)定了上下級之間的權利與義
務,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秩序,鞏固了統(tǒng)治。②③④正確,D符合題意。故選D。
8.如圖是“教皇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紀中期法蘭克王國君主“丕平獻土”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該歷史
事件及圖片最能說明
B.基督教會權力凌駕于世俗王權之上B.教皇和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貴族內部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D.法蘭克王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丕平獻土后,教皇以上帝的名義為他加冕,加強了國王與教會的聯系,使教會凌駕于王
權之上,而且教皇轄地的疆域從此得到奠定,因此,題干“教皇為皇帝加冕”歷史事件及圖片最能說明基督教會
權力凌駕于世俗王權之上,故選Ao
9.莊園法庭檔案記錄了這樣一些事: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
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guī)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這
些案例主要說明
A.侵犯領主利益的行為,都會受到起訴與處罰
B.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C.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
D.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材料的內容可知,“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
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guī)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這
些內容說明莊園法庭還是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的,真實的起到了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B項符合題意;ACD
三項的內容不能充分體現題干材料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10.如圖是英王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期間頒布的一系列特許狀的節(jié)錄,下列選項對此現象解讀正
確的是
所有完全尊敬、忠誠于我的子民們,他們都將免除通行稅和其他一切關稅……他們
(沃靈福德市民)將自由地成立自己的商業(yè)行會組織……我的執(zhí)行官和我的其他任何
治安官都不能干涉他們的商人行會,僅僅只能由他們自己的市政官和行政官來管理他
們的行會
B.中世紀城市通過武力爭取自治B.市民階層發(fā)展為新興資產階級
C.國王將獲得自治城市的擁護D.自治城市完全擺脫領主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體現的是英王亨利二世頒布的一系列特許狀,讓沃靈福德市民獲得自己管理行會的權力,維護了
自治城市的利益,城市有了很多自治權。他的這種行為獲得了自治城市的擁護。C正確;材料中涉及到的是
國王賦予自治城市權力,沒有涉及到新興資產階級、沒有提到領主。ABD排除;故選C。
11.巴格達的學者們翻譯了歐幾里得等人的作品,因為種種原因,后來的西歐人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
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這段話強調了
阿拉伯人在人類文明傳承中有
A.連貫東西的意義B.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C.融會創(chuàng)新的優(yōu)點D.承前啟后的作用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重視知識,
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fā)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
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
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
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因此據材料關鍵信息“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保存希
臘古典著作”可知,這段話強調了阿拉伯人在人類文明傳承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D項符合題意;ABC認識片
面,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12.日本德仁天皇于2019年10月22日在皇居正殿“松之間”舉行了“即位禮正殿之儀”,正式宣告日本第126
代天皇即位。來自194個國家及聯合國、歐盟等組織的代表共2000余人參加了此次即位儀式。大化年間,
日本通過學習唐朝的文化與典章制度,日本發(fā)生的實質性變化是
A.天皇從此掌握了國家實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B.緩和了各種矛盾,穩(wěn)定了政局
C.全面引進了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
D.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上臺執(zhí)政,參照中國隋唐制度,進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
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標志,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所以D項符
合題意;AB項不符合史實,C項不是實質性變化。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13.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tài)度與價值的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H世紀以后,歐洲各地開展墾殖運動,大量林地、荒地被開發(fā)
B.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
C.歐洲手工工場中出現的雇傭關系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
D.富裕農民、騎士、鄉(xiāng)紳不斷集中土地,逐漸控制鄉(xiāng)村行政事務
【答案】C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而歷史評價則是對
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選項ABD屬于歷史史實,選項C屬于歷史評價。選項C符合題
后、。
14.據統(tǒng)計,在16世紀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隸被販運,在之后的25年中這一數字達到了40000人,在1550
年至1575年間更是超過了60000人。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這反
映了奴隸貿易
A.加速了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B.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C.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D.把歐洲文化傳播到了殖民地
【答案】B
【解析】題干的“15—19世紀的近400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的人口”反映出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
了大量的精壯勞力,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故B符合題意;奴隸貿易加速了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在題
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A;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C;殖民擴張把歐洲文化傳播
到了殖民地,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D。故選B。
15.下面漫畫創(chuàng)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表明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約束。這一約束的法律依據是
B.《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民法典》
【答案】A
【解析】依據漫畫“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約束,”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明確限制了王
權,從法律上確認了“議會主權”原則,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率先實現了君主立憲制。A符合題意;美國
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B不符合題意;1789年8月,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C不符合題
意;1804年,拿破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6.(2020年內蒙古通遼)《全球通史》中說:“正如整個世界感受過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
的影響一樣,它也感受到《獨立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边@強調的是
A.傳統(tǒng)思想頑強地對抗者工業(yè)化對全球的影響
B.西方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影響著世界歷史進程
C.經濟全球化是由先進交通工具的創(chuàng)制引發(fā)的
D.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實踐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材料內容可判斷《全球通史》旨在
強調《獨立宣言》和《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丢毩⑿浴敷w現了啟蒙思想的理性主義,它推動了歐美資產
階級革命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共產黨宣言》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所以答案選B
17.(2020年湖北鄂州)讀如圖
總統(tǒng)(國家元首)
(行政權)卜0
分權f制約一平衡
國會最高法院
(立法權)V二二A(司法權)
該圖反映了哪個國家的政體形式
B.英國B.美國C.法國D.俄國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中所給的圖示“總統(tǒng)擁有行政權;國會擁有立法權;最高法院擁有司法權”這三權之間分權
制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為了鞏固勝利成功,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依據分權制衡的
原則,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權分立,總統(tǒng)、法院和國會各司其職,互相制衡,故B正確;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
憲制,故排除A項;法國是共和制,故排除C項;俄國保留了沙皇,仍然是君主專制政體,故排除D項。故選B。
18.麥克尼爾在《世界史》中評價到:“由于新近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歐洲類型的社會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
國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猛進進入世界,威脅著歐洲的舊制度,雖然以前它從未威脅過?!毕铝惺录钅荏w現
這一觀點的是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印度民族大起義D.俄國1861年改革
【答案】B
【解析】題干材料“由于新近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歐洲類型的社會牢固地扎根于美洲,美國的思想和制度一
路高歌猛進進入世界,威脅著歐洲的舊制度,雖然以前它從未威脅過?!币馑季褪敲绹毩?zhàn)爭后確立了歐洲
的社會制度一資本主義制度,美國的思想和制度傳到了世界,傳到了歐洲L即就是美國影響了歐洲I。結合課
本所學,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頒布了1787年憲法,依據三權分立原則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
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影響著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B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fā)生美國獨
立戰(zhàn)爭前,不可能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A排除;印度民族大起義發(fā)生在19世紀中期,與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間
相差較遠,C排除;俄國1861年改革的發(fā)生受工業(yè)革命的影響。D排除;故選B。
19.恩格斯在《致威?李卜克內西(1883年3月14日)》中對馬克思的評價:雖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臥在
床上,面孔也永遠不動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這個天才的頭腦不再用他那強有力的思想來哺育兩個半球的
無產階級運動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都應歸功于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于他的理論
的和實踐的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下列關于馬克思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B.他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
C.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
D.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領袖和繼續(xù)前進的領路人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作的《共產黨宣言》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
誕生,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
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主要影響的是無產階級革命,所以馬克思不是全
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領袖和繼續(xù)前進的領路人,D符合題意;ABC項內容都與馬克思相關,排除。故選擇D。
20.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趨勢示意圖(部分),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交生到科學[理愴到實踐?理想9M實
IMS1S7I—
B.《資本論》發(fā)表B.《共產黨宣言》發(fā)表
C.第一國際成立D.巴黎公社建立
【答案】D
【解析】仔細觀察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趨勢示意圖(部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
件是巴黎公社建立。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武裝暴力直接奪取城市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它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斗爭和社會主義的學說,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上寫下了光輝、偉大而悲
壯的一頁。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21.“1853年,印度第一條鐵路通車;英式法律制度被引進;為了向東印度公司輸送合格人才,大批英國人被
送入剛剛成立的印度大學,印度首批三所大學均成立于1857年?!辈牧戏从沉?/p>
A.工業(yè)革命后英國加緊對印度的殖民壓迫
B.英國殖民統(tǒng)治促進了印度社會的近代化
C.殖民掠奪是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根本原因
D.殖民統(tǒng)治是印度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B
【解析】隨著英國對外擴張的進行,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材料中“鐵路通車”“英式法律制度被引進”“印度
大學的建立”說明英國對印度殖民統(tǒng)治的同時,也促進了印度交通、政治以及教育等的近代化。故B符合題意;
材料中說明的是印度近代化,不是英國對印度的殖民壓迫,排除A;材料不是分析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原因,排除
C;材料說明殖民統(tǒng)治促進印度社會進步,排除D。故選B。
22.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qū)廣,卷人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的是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B.美國獨立戰(zhàn)爭C.印度民族大起義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答案】A
【解析】考查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解題思路:根據關鍵信息“18世紀末19世紀初”“打擊了西班牙和葡
萄牙殖民統(tǒng)治”等信息可知,該題事件發(fā)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而且打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tǒng)治。
結合所學可知,發(fā)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qū)廣,卷入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
牙殖民統(tǒng)治的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816年以后的十年間,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轉戰(zhàn)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等
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統(tǒng)治者也為大勢所迫宣布獨
立,南美獲得了獨立,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發(fā)生在1775-1783年,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與題意不符,
排除;C項發(fā)生在1857—1859年,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發(fā)生在1914—1918年,
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掠奪戰(zhàn)爭,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A。
23.下圖摘錄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這些措施的推行
斗※創(chuàng)優(yōu)一支新式常備軍:修
JK鼓勵興辦手工工場:
次派遣留學生,創(chuàng)辦科學陀、學校、抵爪:
派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jié)和生活方式.
B.建立起沙皇專制統(tǒng)治B.廢除了腐朽的農奴制度
C.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D.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答案】C
【解析】考查點:彼得一世改革。解題思路:由材料中軍事上、經濟上、文教上和社會生活上的改革的內
容來看,彼得一世改革向西方學習,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故C符合題意;沙皇專制統(tǒng)治是由莫斯科公國大
公伊凡四世建立的,排除A;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
社會改革,它廢除了腐朽的農奴制,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排除BDo故選Co
24.19世紀上半葉,農奴在俄國全國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參加工業(yè)生產的勞動者是農奴。在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戰(zhàn)爭中,俄國戰(zhàn)敗。這些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國內的社會
矛盾。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
B.背景B.內容C.性質D.影響
【答案】A
【解析】19世紀上半葉,農奴在俄國全國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參加工業(yè)生產的勞動者是農奴。在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戰(zhàn)爭中,俄國戰(zhàn)敗。這些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
國內的社會矛盾。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中期,俄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
建國家,盛行農制。19世紀30年代起,俄國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逐漸增多,交通運輸業(yè)也有較大發(fā)展,對外貿易
增加了一倍,但從事工業(yè)生產的勞動者中近40%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農奴,他們沒有動積極性,生產效率極低,由
于農奴制的阻礙,到19世紀中期,俄國的資本主義工業(yè)發(fā)展緩慢,落后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于農奴的處
境十分悲慘,農奴起義不斷發(fā)生。農奴暴動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tǒng)治。為維護貴族、地主的利益。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決定改革。A符合題意;BCD項不符合題意。
25.如圖內容主要用來研究
★第一,南北雙方的物質基礎、人力資源與交通條件
★第二,南北生產技術與武器裝備
★第三,聯邦與邦聯總統(tǒng)的能力與性格
★第四,南北主將的戰(zhàn)略素養(yǎng)與指揮技巧
★第五,南北部隊的士氣與士兵軍紀
B.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B.美國內戰(zhàn)的結果
C.決定美國內戰(zhàn)勝負的因素D.美國內戰(zhàn)的影響
【答案】C
【解析】仔細觀察圖片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題干反映了南北雙方的物質基礎、生產技術、武器裝備等
方面比較,可見有助于用來研究決定美國內戰(zhàn)勝負的因素,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在示意圖中
無法體現出來,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o
26.19世紀中后期,日本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fā)動了倒幕運動。主要是因為
B.明治政府推行地稅改革B.日本有尚武的傳統(tǒng)
C.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嚴重D.天皇制度正式確立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十九世紀后期,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一部分
中下級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統(tǒng)治,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是倒幕運動后明治維新的措施,排除;尚武傳統(tǒng)
不是倒幕運動發(fā)生的主要原因,B選項錯誤;D選項是公元7世紀大化改新的影響,排除。故選C。
27.以下是世界近代史中“資本主義”內容的階段圖。其中“?”處填寫的內容是
B.工業(yè)革命在歐美主要國家先后完成B.亞洲和拉美地區(qū)人們開始了反抗
C.資本主義制度擴展并取得支配地位D.俄國和日本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下半期,美國爆發(fā)了南北戰(zhàn)爭,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俄國進行了1861年改
革,這三場事件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故C正確;工業(yè)革命是在19世紀上
半期在歐美其他國家先后完成,題目考查的是19世紀下半葉,時間不符,故排除A項;拉美地區(qū)人民是在18
世紀末19世紀初進行反抗的,故排除B項;俄國和日本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是在19世紀下半葉,但是題目考
查的是19世紀下半葉的特征,故排除D項。故選C。
28.“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美國人海厄特掌握的核心技術是
A.現代炸藥B.賽璐珞C.人造纖維D.人造染料
【答案】B
【解析】海厄特JW.美國化學家,賽璐珞發(fā)明者。1869年,他完成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并設計制造了生產賽
璐珞的專用設備,1870年獲得了專利。故B項正確;ACD項與主旨無關,排除。
29.下圖是對1801年—1911年英國城市化進程的統(tǒng)計,圖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紡織工人數量增加B.對外加強殖民掠奪C.兩次工業(yè)革命推動D.“電氣時代”的到來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于18世紀60年代開始了工業(yè)革命,工廠數量增多,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使得
很多人口流向城市;1870年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后,電力取代蒸汽成為工廠的主要動力,促進了工廠技術的發(fā)
展,更多的人口流向城市,D項片面;1801-1911年是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時間范圍,C項符合題意;兩次工業(yè)革命
在交通業(yè)和重工業(yè),紡織業(yè)等方面都迅速發(fā)展,不僅僅增加紡織工人,A項片面;對外加強殖民掠奪增加了原材
料和市場,但不是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B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
3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物種不變論
B.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C.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
D.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響曲》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以自然選擇的理論解釋了生物的
進化,第一次將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從而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選項A敘述不正確,符合
題意;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選項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
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選項C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響
曲》,選項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二、非選擇題(共4題,第31題6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第3題10分洪40分)
3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學者認為“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p>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妒?/p>
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等內容,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
編。
羅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師等組成。訴訟程序主要有傳喚、審判、上訴和判決。如果被告對
下級法官的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官提出上訴。
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
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又陸續(xù)編訂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為《羅馬民法大全》。
(1)根據材料,指出“編成《羅馬民法大全》”的皇帝。(2分)
(2)你是否同意“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查士丁尼
(2)【答案一】判斷:贊同。理由:《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的法制建設邁出了第一步,羅馬法庭體系完
備,查士丁尼不斷修訂、完善法律,這都說明了羅馬法律不斷得到完善,“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
【答案二】判斷,不贊同。理由:因為古羅馬法律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對奴隸而言,沒有任何的民主和
法治,他們忍受著奴隸主殘酷的壓迫,生活極其悲慘。
【解析】(1)依據材料“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
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又陸續(xù)編訂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
為《羅馬民法大全》?!敖Y合所學可知,編成《羅馬民法大全》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
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判斷:同意。理由:依據
材料中的“《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等內容,基本上是過去未成
文的習慣法的匯編。";“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
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后來,又陸續(xù)編訂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
為《羅馬民法大全》。”可以看出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因此,贊同“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
治的社會?!钡恼f法。理由是:《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的法制建設邁出了第一步,羅馬法庭體系完備,查
士丁尼不斷修訂、完善法律,這都說明了羅馬法律不斷得到完善,“羅馬可謂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
如判斷:不同意。理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用品店租賃與品牌合作推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藝術報刊物流配送與藝術交流合同
- 2025年度半年租賃合同糾紛快速裁決服務合同
- 三農產品綠色消費認知與引導方案
- 滕竹的離婚協(xié)議書
- 臨床醫(yī)學與健康科學作業(yè)指導書
- 房屋拆除合同
- 人力資源合作協(xié)議書合同
- 跨境電商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優(yōu)化方案設計
- 三農行業(yè)養(yǎng)殖場動物防疫方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加減混合計算300題及答案
- 車間主管年終總結報告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中考物理二診試卷(含答案)
- 鮮切水果行業(yè)分析
- 《中國探月工程》課件
-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測試題文本版(附答案)
- 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第7章-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
- 藥劑科基本藥物處方用藥狀況點評工作表
- 拆遷征收代理服務投標方案
- 完形療法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