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18美國1787年憲法一輪復習上課_第1頁
用2018美國1787年憲法一輪復習上課_第2頁
用2018美國1787年憲法一輪復習上課_第3頁
用2018美國1787年憲法一輪復習上課_第4頁
用2018美國1787年憲法一輪復習上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與發(fā)展課標要求:1、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作用;2、理解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3: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4、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年輕美國的窘境”與“兩黨制的雛形”為課外閱讀內容1787年憲法----美國代議制的確立考情分析考綱考點命題思路備考建議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變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2016·課標全國Ⅰ,33)君主限制的發(fā)展與完善2.(2015·課標全國Ⅰ,3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及其特點3.(2014·課標全國Ⅱ,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錄對比4.(2013·課標全國Ⅰ,27)光榮革命與英國君主立憲制度5.(2013·課標全國Ⅱ,41)從建筑和政治關系的角度進行中英比較1.近代西方代議制度的內容考查較少,主要集中在英美兩國。2.深入挖掘各國近代政體建立過程及代議制的特征,如英國的漸進性、德國民主與專制的糾葛、美國早期民主的局限性等美國共和制的確立1.(2014·課標全國Ⅰ,33)1787年憲法和《獨立宣言》2.(2013·課標全國Ⅱ,33)邦聯制與1787年憲法法國共和制的確立1.(2016·課標全國Ⅲ,35)二戰(zhàn)后法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2013·課標全國Ⅰ,34)德國疆域及鄰國的變遷2.(2013·課標全國Ⅱ,34)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影響1、美國獨立后,建立了什么政治體制?怎樣建立的?

1)13個州結成一個松散的聯盟,即“邦聯”。

2)1781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制定并實施《邦聯條例》,建立“邦聯”。

概念辨析邦聯:是一個由眾多主權國家組成的國家聯盟,沒有國家元首,邦聯的成員國仍保留完全的獨立主權,政府權力極為有限。2、邦聯政府面臨的窘境?

1)政治問題:邦聯體制—邦聯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軟弱。

2)經濟問題:無法保護本國工業(yè)和美國商人的海外利益,無法促進國內商品流通。

3)債務問題:無力解決大量債務。

4)安全問題:無力維持常備軍以解決內憂外患。3、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強化中央政府的權力,制定一部完備的憲法。(1)、經濟基礎(4)、政治前提(3)、歷史傳統(tǒng)(2)、理論依據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孟德斯鳩啟蒙思想的影響封建傳統(tǒng)薄弱1、背景:一、美國1787年憲法的制定

……我們要的只是法律。根據外國的理論和美國從殖民地時代開始以來的歷史經驗,我們應有一個行政機構、一個由兩院組成的立法機構以及一個司法機構?!?/p>

---1786年華盛頓給劉易斯的回信(三權分立學說)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憲法理論來源2、誕生:1787.9,費城制憲會議二、1787年憲法——制約權力、平衡利益的憲法3、內容:

1)中央政府與地方各州的關系;

2)中央政府的構建;材料一:制憲議會上……大州和小州之間的斗爭主要集中在國會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亞提案主張:各州的代表人數應根據該州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產生。對此,小州堅決反對,新澤西州提案主張各州代表名額相等。材料二: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間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計算“聯邦比例”的問題上,南方州主張黑奴應計算在內,但納稅時黑奴則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張黑奴應計算在納稅人口中,不計算在“聯邦比例”中。閱讀課文,結合材料回答:1787憲法如何解決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方與北方的矛盾?1787年9月,各州代表來到費城經過近三個月的討論,制定出了1787年憲法,設計出了一個全新的美國。在這次會議上不同的利益集團有不同的考慮。

中央與地方關系:規(guī)定聯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擁有媾和、宣戰(zhàn)、征兵、征稅等權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聯邦制)

大州與小州關系:參議員每州兩名,任期六年,眾議員根據各州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這樣就協(xié)調了大州與小州之間的矛盾。

南方與北方的關系:暫留南方的奴隸制度,把5個黑人折合為3個人來計算南方各州的人口總數,這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南方與北方的矛盾。1787憲法如何解決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方與北方的矛盾?3、內容:

1、誕生:1787.9費城制憲會議2.目的:建立強有力中央政府,確保共和防止獨裁??键c2:1787年憲法的制定;(1)中央和地方的關系:(2)政府權力構建:(3)保留黑人奴隸制和折算黑人人口(4)國家政體:確立聯邦制確立三權分立制確立民主共和制聯邦憲法未規(guī)定的權利屬于各州或人民

聯邦法律至上,聯邦政府擁有立法、征稅、發(fā)行貨幣、統(tǒng)領軍隊、對外宣戰(zhàn)等主權

協(xié)調了南方與北方的關系美國1787憲法最大特點:制約權力,平衡利益3、內容:

1)中央政府與地方各州的關系;

2)中央政府的構建;中央政府權力大大加強;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三權分立原則。

立法權歸于________;行政權歸于______________;司法權歸于________;

國會

總統(tǒng)

聯邦法院

權力機構國會總統(tǒng)聯邦法院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每州選兩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其中1/3選民間接選出大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4年終身任職眾議員人數與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參議院眾議院(立法)(行政)(司法)產生方法任期權力1、通過法律2、征稅3、調整國內外貿易4、征兵、宣戰(zhàn)權5、在緊急時期調動民兵6、彈劾權1、戰(zhàn)時行使獨裁大權2、任命政府高級官員3、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4、外交權5、軍事權6、赦免權1、最高審判權2、解釋一切法律和條約總統(tǒng)最高法院國會總統(tǒng)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tǒng)否決的法律總統(tǒng)任命聯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tǒng)法令違憲總統(tǒng)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需經參議院通過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憲法(行政)(立法)(司法)權權權制約與平衡---聯邦政府的內部分權三權分立

民主共和制聯邦制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探究:1787年憲法體現了哪些原則?(1)聯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集中了財政、外交和制定各項經濟政策的權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2)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3)總統(tǒng)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美國三權分立的象征國會白宮最高法院Capital,theUnitedStatesSupremeCourtPresident

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總司令,行政權集于總統(tǒng),總統(tǒng)決定對內對外政策,擁有極為廣泛的權力。

總統(tǒng)的權力軍事權、行政權、任免權、否決權、特赦權、締約權總統(tǒng)制①立法權②宣戰(zhàn)權③征稅權、鑄造貨幣④彈劾總統(tǒng)權……

★國會權力國會選舉:①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②參議員每州兩名,任期6年,每年改選參議院成員的1/3。參議院議長由副總統(tǒng)擔任。③眾議員按各個州的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镒罡叻ㄔ?/p>

最高法院中的大法官任職是終身制的。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審判權,有權解釋包括聯邦憲法在內的所有法律條款,它認為某些法律或條約有違反憲法的精神,可以宣布其無效。[誤區(qū)警示]①美國實行的是聯邦制,又是共和制。從國家結構形式上說,美國是聯邦制;從政體上說,美國是共和制。②美國總統(tǒng)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而是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即由選民選出總統(tǒng)選舉人,再由總統(tǒng)選舉人選出總統(tǒng)。1、擁有了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加強了美國中央政府的權力,使美國成為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國家(從“邦聯”到“聯邦”

)2、制約了權力----確立共和政體,權力相互制約,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3、平衡了利益-----協(xié)調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間的矛盾,為美國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還為其它國家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建設提供了借鑒。地位:1787年憲法是近代世界是第一部成文憲法。

1787年憲法的進步性

美國1787年憲法“是迄今為止,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chuàng)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p>

----英國政治家威廉.格萊斯頓1、這部憲法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還把5個黑人折合為3個人來計算南方各州的人口總數,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2、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它所體現的也只是資產階級的民主。“我們的憲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簡潔。它是一塊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廈?;蛘哂镁淅显挶扔鳎核歉皇峭昝赖奶??!?/p>

--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1787年憲法的局限性:憲法修正案條例1789年: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規(guī)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權(如言論、集會、出版、宗教信仰自由)1865年南北戰(zhàn)爭結束:第13和14條修正案廢除奴隸制1920年:通過第19條修正案,給予婦女選舉權20世紀60年代:國會制定了關于保障黑人選舉權的第23、24條修正案……三、兩黨制的形成與發(fā)展獨立戰(zhàn)爭時,美國有民主派、保守派之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黨美國建國后不久,出現聯邦黨、民主共和黨兩大政黨19世紀30年代,民主共和黨分裂為民主黨和自由黨19世紀50年代,美國最終形成兩黨:民主黨、共和黨19世紀后半葉,美國的兩黨制正式確立兩黨的本質都是為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驢象之爭”5、評價:1)進步性:①地位: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憲法②制約了權力: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經濟發(fā)展。③平衡了利益:為美國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考點2:1787年憲法的制定;2)局限性:①未規(guī)定人民的基本權利;

②承認奴隸制,打上種族歧視的烙印

(09年天津卷)民主政治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但各民主政體形式由本國國情決定的.1787年憲法是獨立后的美國從邦聯發(fā)展成為聯邦制共和政體,其重要作用是①結束了松散狀態(tài),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②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權益的要求③確立了美國的責任內閣制④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A考點3、憲法的實踐——從“邦聯”到“聯邦”1)1788年:聯邦憲法正式生效;2)1789年:華盛頓——美國首任總統(tǒng);3)1789年:第一屆國會;4)華盛頓任職期間,頒布一系列措施;1791年第一個國家銀行。1、憲法的實施2、實施結果:3、影響:美國成為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國家。(1)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2)鞏固國家政權。(3)既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又協(xié)調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美國民主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表美英兩國政體比較政體的類型產生的歷史背景國家元首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國家元首的任期國家元首的權力政府首腦政府的產生國家的權力中心議會與政府的關系掌握國家的實權統(tǒng)而不治,虛位總統(tǒng)共和制君主立憲制封建傳統(tǒng)薄弱封建傳統(tǒng)相對強大總統(tǒng)國王選民選舉產生世襲任期制終身制總統(tǒng)首相總統(tǒng)任命議會產生

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總統(tǒng)議會對議會負責,受其監(jiān)督相同點資產階級專政;資產階級代議制;分權制衡原則3.美國的民主之所以能夠做到“原則民主”與“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為它產生于對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華的綜合。對這一論斷理解準確的是A.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分權制傳統(tǒng),實踐了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B.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tǒng),實踐了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C.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內閣制傳統(tǒng),實踐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D.美國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tǒng),實踐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D4.B1.英國是歷史上最早實行議會君主制政體的典型國家,這種政體不同于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的特點的最大表現是

A.政府對總統(tǒng)負責

B.國家元首的權力是世襲的、象征性的、禮儀性的

C.政府和政府首腦都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

D.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B2.英國和美國的代議制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對其表述和評價正確的是A.它們都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B.美國的代議制優(yōu)于英國代議制C.美國的政府首腦是民選的,而英國的政府首腦是世襲的D.美國貫徹“分權制衡”原則,而英國不是A1.(2015·福建文綜·20)圖9、10、11是有關美國邦聯政府、議會與州關系的一組漫畫。該組漫畫反映了(

)

A.邦聯政府擁有征稅權與財政權

B.邦聯議會須擴大法定權力C.邦聯政府各項活動須聽命于各州

D.邦聯議會財政支出須各州批準【考點】美國建立聯邦制國家——邦聯制【解析】邦聯政府實際上是一個松散的各州聯合體,邦聯政府沒有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宣戰(zhàn)、媾和、簽約、發(fā)行貨幣、借債、征兵和征稅等權力,故A項錯誤;從圖11可以看出,邦聯議會須擴大法定權力,故B項正確;從圖9、10可以看出,邦聯政府各項活動須得到各州的支持,不是聽命于各州,故C項錯誤;邦聯議會是各州的一個協(xié)調機關,其財政支出須各州批準說法不正確,故D項錯誤?!敬鸢浮緽2.(2015·北京文綜·22)1845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禁止總統(tǒng)在未經過國會同意撥款的前提下授權建造海上緝私船??偨y(tǒng)約翰·泰勒否決了該法案,但國會推翻了總統(tǒng)的否決。根據美國憲法,隨后(

)A.這項法案將會自動生效

B.國會將自行建造緝私船C.最高法院可廢除該法案

D.總統(tǒng)可再次否決該法案【考點】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共和制的確立——1787年憲法與美國共和制的確立

【解析】國會最終推翻了總統(tǒng)的否決,說明該項法案最終成立,故A項正確;材料與“國會與總統(tǒng)誰去造船,私自去還是公開去”無關,故B項錯誤;該法案的條文內容和生成程序都不違反憲法,最高法院沒有理由廢除該法案,故C項錯誤;根據美國憲法,總統(tǒng)針對某項法案的否決權只有一次,不可能無休止地否決,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聯邦黨人論稿》指出,如果美國繼續(xù)維持當時“權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結構,美洲必然再次被歐洲列強瓜分,從而喪失獨立戰(zhàn)爭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張是(

)A.維護各州的權力 B.爭取民族獨立C.加強中央政府權力D.建立民主制度C法國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認為:美國聯邦制是“為了把因國家之大而產生的好處和因國家之小而產生的好處結合起來”。對作者觀點理解最全面的是A.聯邦制加強了中央政府權力B.三權分立實現了分權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權力不斷增強D.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D(2012高考歷史江蘇卷15)200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布什和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在決定命運的幾百張選票上發(fā)生爭議,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錘定音,解決了長達36天的總統(tǒng)難產危機。這段材料A.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B.表明司法權實際上高于行政權C.顯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權D.說明總統(tǒng)人選與選民意愿無關A下列關于美國1787年憲法敘述不正確的是

A.總統(tǒng)和議員由選舉產生B.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C.充分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D.國家職權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C(2012高考文綜安徽卷21)費城會議召開前,華盛頓說:“事實已經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強制力量的干預,哪怕是為人們的利益而設計的最好的制度,也難以得到很好的采納和執(zhí)行?!边@表明他主張

A.維護邦聯制B.加強中央權力C.鞏固聯邦制D.保障各州的權利B華盛頓在1787年3月致麥迪都不會否認對現行制度進行徹底變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這一問題能在全體會議上加以討論。”這里所說的“徹底變革”是指A.革除聯邦體制的弊端B.建立三權分立的共和體制C.廢除君主立憲制D.改變松散的邦聯體制D漢密爾頓針對美國建國初期的狀況說:“現在幾乎達到國家蒙受恥辱的最后階段了。“……我們所經歷的禍患并非來自局部的或細小的缺點,而是來自這個建筑物結構上的基本錯誤,除了改變建筑物的首要原則和更換棟梁以外,是無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A.總統(tǒng)制B.聯邦制C.共和制D.邦聯制D

參加1787年制憲會議的核心人物麥迪遜說:“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tǒng)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或內在的控制了?!丙湹线d說這番話的意圖是A美國不需要建立統(tǒng)一的政府B政府權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國應建立開明君主制國家D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絕對權力的出現D

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起草人漢密爾頓曾引用孟德斯鳩的話“假如人類沒有創(chuàng)造出一種政體,它既具有共和政體的內在優(yōu)點,又具有君主政體的對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類早已被迫永遠生活在一人統(tǒng)治的政體之下了”。漢密爾頓意在說明1787年憲法應具有①中央集權原則②分權制衡原則③民主原則④專制主義原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C材料一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五條

國會遇兩院各三分之二人數認為必要時,得提出本憲法之修正案,或應全國三分之二州議會之請求,得召集會議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國憲法修正案節(jié)選序號批準時間條文節(jié)錄

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與財產不受無理搜查扣押之權利不得侵犯。101791年本憲法所未授予合眾國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權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51870年第一款

合眾國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種族、膚色或前此曾為奴隸之關系而拒絕或剝奪合眾國公民之投票權。221951年第一款

無論何人,當選擔任總統(tǒng)職務不得超過兩次。261971年第一款

年滿十八歲或十八歲以上之合眾國公民之選舉權,不得因為年齡關系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剝奪?!獡睹绹鴳椃捌湫拚浮罚ㄖ煸胱g)(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促成美國“修憲”的因素;(4分)歸納上表中美國憲法修正案的兩個基本方面,并選取相關條款分別予以說明。(8分)【答案】(1)因素:美國憲法第5條提供法律依據;美國憲法內容的缺陷;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推動。(4分,任答兩點)說明: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如第4條規(guī)定保障人身自由、財產權等。(4分)完善國家權力制度,如第10條強調各州保留相應權力。(4分)專題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與發(fā)展課標要求:1、了解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主要內容;2、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3: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fā)展中的作用?!罢鹗幹械姆▏睘檎n外閱讀內容1875年憲法----法國代議制的確立經濟基礎政治前提歷史傳統(tǒng)理論依據正式確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1875年憲法》的頒布民主與封建的反復斗爭法國代議制(民主共和制)確立封建專制君主立憲共和制帝制時間1788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攻占巴士底獄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封建保守勢力強大,民主共和進程艱難!1789年以來法國政治局勢的基本特點是什么?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1792波旁王朝七月王朝185218701804181418301848期間,法國政局的基本特點是什么?焦點是什么?政局動蕩不安、黨派林立……等法國大革命1789一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一)背景:法國大革命后政局動蕩共和與帝制的政體形式之爭

封建保守勢力強大,民主共和進程艱難!為了鞏固共和制,法國國民議會于

1875年以一票多數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歷史上稱為“一票共和”共和之路艱難的原因:國內:(1)資本主義發(fā)展相對薄弱,資產階級力量弱小;(2)法國是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君主思想作為封建殘余長期存在。國際:法國大革命時,歐洲大陸基本上還是封建國家,反法同盟勢力強大。1875年法國憲法1875年憲法制定的背景目的背景目的1875年憲法的內容1875年憲法的評價局限性

進步性制定:國民議會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共和與帝制的反復斗爭)

鞏固共和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行政權歸于總統(tǒng),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由議會選舉產生立法權歸于兩院制議會,議員由選舉產生,眾議院受總統(tǒng)和參議院的控制。規(guī)定《馬賽曲》為國歌7月14日為法國國慶日規(guī)定“政府的共和國形式”和總統(tǒng)當選條件從法律上阻斷保皇派復辟,標志法國共和制政體的最終確立;推動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是?;逝珊唾Y產階級相妥協(xié)的產物,法國的共和政體并沒有得到鞏固。(二)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1875年國民議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權力機構產生方式任期權限總統(tǒng)行政權由參、眾聯席會議選出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1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2任命文武官員3締結條約和實行大赦4經眾議院同意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議會:立法權參議院間接選出任期9年,否決眾議院通過的法律,內閣對參議院負責眾議院普選直接產生任期四年可提出法案,但受到總統(tǒng)和參議院的限制憲法的評價1、進步性:標志法國共和政體確立,從法律上阻斷了?;逝蓮捅俚牡缆?,促進了法國資義的發(fā)展。

2、局限性:

總統(tǒng)和參議院的權力很大,是?;逝珊唾Y產階級共和派相妥協(xié)的產物。其他規(guī)定: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法國國慶日是7月14日

將“政府的共和國不得動搖,統(tǒng)治過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tǒng)?!睂戇M憲法(2013年高考(上海卷))16.1640年英國革命和1789年法國革命發(fā)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誘因相似,即A征稅問題 B宗教問題C民族問題 D戰(zhàn)爭問題A4.法蘭西的共和之路艱難曲折,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確立如下圖所示。下列各項能夠對這一現象作出全面準確解釋的是(

)A.啟蒙思想對法國的影響不斷深入B.封建殘余勢力復辟導致曲折迭起C.各派政治力量之間斗爭異常激烈

D.外國勢力干涉打斷了民主化進程C1875年以后,法國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處于政治運行的中心,黨派林立,內閣更迭頻繁。1958年,戴高樂就任總統(tǒng),修改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擁有任命總理、解散議會等權力。這一政治體制的變化A.有利于政局穩(wěn)定B.確立了總統(tǒng)國家元首的地位C.剝奪了議會的主要權力D.有助于兩黨制的形成2016全國三卷(2010廣東文綜,20)1873年,法國某報紙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寫到:“我們是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歡共和政體。但是,如果‘聯合派’(屬于君主派)獲得勝利,那些現在還留在我們方面的大部分人將投入極端共和派的懷抱去了?!边@段話反映出當時在法國A.政治局面錯綜復雜B.無產階級建立了共和政體C.“聯合派”能帶來社會安定D.共和派已獲得政治上的絕對優(yōu)勢【解析】本題解題關鍵是時間“1873年”。聯系當時法國的政治形勢可知,當時法國君主派和共和派仍舊進行著激烈的較量,故A項符合題意。1873年巴黎公社已經失敗,排除B項。C、D兩項明顯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答案】A

。專題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與發(fā)展課標要求:1、了解《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2、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3: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fā)展中的作用。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經濟基礎政治前提歷史傳統(tǒng)理論依據正式確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統(tǒng)一戰(zhàn)爭后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自上而下頒布《帝國憲法》軍國主義傳統(tǒng)德意志帝國代議制(君主立憲制)確立評價?德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政治前提—統(tǒng)一戰(zhàn)爭資本主義經濟基本連成一體處于封建割據狀態(tài)19世紀中期容克貴族領導王朝戰(zhàn)爭完成統(tǒng)一要求實現統(tǒng)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強統(tǒng)一后容克貴族強大的勢力和震懾力決定了德國民主制度的脆弱

鐵血宰相王朝戰(zhàn)爭

戰(zhàn)爭的一種形式。因參與者是王國與王國或發(fā)起國是君主制國家而得名。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法國186418661870二、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背景:統(tǒng)一的完成(1871年1月)方式:3、憲法的內容1、國家的結構形式?2、政體?——聯邦制國家;——君主立憲政體;

①皇帝:②宰相:③議會:2、憲法頒布——1871年4月《德意志帝國憲法

》2.德意志帝國憲法擁有巨大權力:國家元首任命官吏、創(chuàng)制法律、統(tǒng)帥軍隊、宣戰(zhàn)、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統(tǒng)帥軍隊政府首腦,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聯邦議會權力較大,審批法律;由君主任命帝國議會權力較小,由普選產生皇帝:宰相:議會:容克地主:是德語Junker的音譯,意為“地主之子、小主人或青年貴族”,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階級。他們長期壟斷軍政要職,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莊園。十九世紀中期,隨著資產階級的興起,容克地主逐漸開始從事資本主義經營,農商并舉,大量加入工業(yè)和銀行業(yè)。他們成為半封建性的貴族地主。帝國是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但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2、內容: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頒布: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憲法)A、國體:確定帝國為聯邦制國家B、政體:君主立憲制皇帝:任命官吏、創(chuàng)制法律、統(tǒng)帥軍隊、宣戰(zhàn)、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統(tǒng)帥軍隊,權力巨大。

宰相(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帝國政府,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議會:帝國議會權力小,由普選產生;聯邦議會權力較大,審批法律為最高立法機構。德意志帝國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主義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wèi)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馬克思對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評價局限性:帶有濃厚的封建性,軍事性色彩,是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君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容克貴族占主導地位,資產階級則次之)

進步性:1、標志著德國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邁入資本主義時期(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法10%2、有利于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并使德國步入世界強國之列。3、評價:1)進步性(意義):2)局限性:①保守性不徹底性: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④容克貴族占主導地位,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和專制色彩。原因:1、長期分裂,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2、容克貴族領導通過自上而下王朝戰(zhàn)爭完成統(tǒng)一,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統(tǒng)一后容克貴族的勢力很強大。01.(2014年江蘇單科14)俾斯麥企圖建立一種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憲議會制度,以達到保持普魯士王朝政治統(tǒng)治優(yōu)勢之目的。這種設想在1871年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憲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體現這一目的的正確選項是A.聯邦議會由民選產生

B.帝國議會掌握著立法大權C.宰相對聯邦議會負責

D.帝國皇帝有主宰議會之權D02.(2014年廣東文綜22)1895年,一位中國外交官對當時歐美國家的政體分別作了如下評述,其中對德國的評述是A.“舉國聽于議院,勢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會議而不能獨斷”C.“議院主議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斷法”D.“上議院主用世爵,參以選舉,君權仍重”D03.(2014年上海單科25)①1862年普魯士國王任命俾斯麥為首相。②俾斯麥是“現實主義政治”大師。③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講中即宣稱:“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雹艿聡慕y(tǒng)一確實是通過鐵血政策實現的。以上文字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2013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Ⅱ)34.19世紀晚期德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突飛猛進與政治民主發(fā)展滯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A.皇權與貴族結盟掌握政權B.國家分裂阻礙政治民主化C.經濟發(fā)展消解政治改革訴求D.對外戰(zhàn)爭影響國內民主進程A22.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有人諷刺說,這個帝國是由一只大猛獸、半打狐貍和十幾只耗子組成的。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當時帝國內各邦實力的差距。但在這個帝國中A.各邦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