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1化學平衡(分層作業(yè))1.乙酸和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起始時向某圓底燒瓶中加入濃硫酸和,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需要加熱,則說明該酯化反應為吸熱反應B.反應達到平衡后的物質(zhì)的量不可能為0.008molC.加入反應一段時間后,反應混合物分子中均含D.和分子中均含時,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答案】B【解析】A.反應的吸熱、放熱與反應條件無關,故A錯誤;B.由用量可知乙酸過量,若乙醇完全反應消耗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4mol,則剩余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1mol,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消耗,則試劑消耗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0.04mol,平衡后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0.01mol,因此不可能為0.008mol,故B正確;C.酸醇酯化時,酸脫羥基醇脫羥基氫,因此加入CH3CH218OH后,反應混合物中只有CH3CH218OH和乙酸乙酯中存在18O,故C錯誤;D.由上述解析可知CH3CH2OH和CH3COOCH2CH3分子中始終含有18O,不能據(jù)此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B。2.可逆反應N2+3H2?2NH3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N2、H2不再化合B.N2、H2、NH3濃度不再變化C.N2、H2、NH3的速率之比為1:3:2D.改變條件,N2、H2、NH3的濃度也不再變化【答案】B【解析】A.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仍在進行,只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A不選;B.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質(zhì)量或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故選B;C.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能說明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因此不能說明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不選;D.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若條件改變引起平衡移動時,N2、H2、NH3的濃度會隨之改變,故D不選;故選:B。3.在一個不傳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mA(g)+nB(g)?pC(g)+qD(g)(m、n、p、q為任意整數(shù))。下列不能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A.單位時間內(nèi)有mmolA消耗,同時有pmolC生成B.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C.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D.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答案】A【解析】A.單位時間內(nèi)有mmolA消耗,同時有pmolC生成均指正反應速率,不能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故符合題意;B.體系的溫度隨反應而變化,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時,達到平衡,不符合題意;C.平衡狀態(tài)的直接標志是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了平衡,不符合題意;D.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達到了平衡,不符合題意;故選A。4.在恒溫恒容的條件下,可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的是A.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B.容器內(nèi)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C.容器內(nèi)氣體的顏色不隨時間而變化D.H2、I2、HI氣體的濃度之比為1:1:2的狀態(tài)【答案】C【解析】A.根據(jù)反應H2(g)+I2(g)f2HI(g),ρ=mVB.該反應H2(g)+I2(g)f2HI(g)前后氣體的分子數(shù)不變,壓強不變,不能判斷反應是否達平衡狀態(tài),B錯誤;C.在反應體系中,I2(g)為紫色氣體,當體系顏色不變時,各組分濃度不變,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C正確;D.H2、I2、HI氣體的濃度之比為1:1:2的狀態(tài),不一定是平衡狀態(tài),D錯誤;故選C。5.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在發(fā)生變化時,①混合氣體的壓強;②混合氣體的密度;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⑤混合氣體的顏色;⑥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⑦某種氣體的百分含量。其中能說明反應NH2COONH4(s)2NH3(g)+CO2(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①②③ B.②④⑦ C.①⑥⑦ D.①②⑦【答案】A【解析】①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等的反應,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①正確;②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的質(zhì)量變化,容器的容積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②正確;③反應物不是氣體,生成物是氣體,若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正確;④只有生成物是氣體,二者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始終不變,因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總是不變,因此不能據(jù)此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④錯誤;⑤氨氣和二氧化碳均為無色氣體,不能根據(jù)混合氣體的顏色變化判斷平衡狀態(tài),⑤錯誤;⑥反應物是固體,濃度不變,而生成物中任何情況下生成物的濃度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能據(jù)此判斷為平衡狀態(tài),⑥錯誤;⑦只有生成物為氣體,二者的含量始終不變,因此不能根據(jù)某種氣體的百分含量不變判斷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⑦錯誤;綜上解析,正確的為①②③,答案選A。6.在某恒壓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下列說法中能夠判斷該反應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1molCH3OH的同時消耗2molH2B.容器中CO與H2的體積之比恒定不變C.容器中CO與CH3OH物質(zhì)的之比為1:1D.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答案】D【解析】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1molCH3OH的同時消耗2molH2,反應進行的方向相同,不一定達平衡狀態(tài),A不正確;B.反應前,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管反應進行到何種程度,CO與H2的體積之比始終為1:2,B不正確;C.容器中CO與CH3OH物質(zhì)的之比為1:1,可能是反應進行過程中的某個階段,不一定是平衡狀態(tài),C不正確;D.反應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反應前后氣體的分子數(shù)不等,則反應過程中氣體的體積在不斷發(fā)生改變,而混合氣的總質(zhì)量不變,所以平衡前混合氣體的密度不斷發(fā)生改變,當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D。7.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1mol/L、0.05mol/L、0.3mol/L。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shù)據(jù)是A.SO2為0.4mol/L,O2為0.2mol/LB.SO2、SO3均為0.8mol/LC.SO3為0.4mol/LD.SO2為0.35mol/L【答案】D【解析】2SO2(g)+O2(g)f2SO3(g)某時刻(mol/L)0.1mol/L0.05mol/L0.3mol/L逆反應極限轉化(mol/L)0.4mol/L0.2mol/L0正反應極限轉化(mol/L)000.4mol/L,該反應為可逆反應,物質(zhì)濃度范圍:0<c(SO2)<0.4mol/L,0<c(O2)<0.2mol/L,0<c(SO3)<0.4mol/L?!窘馕觥緼.SO2和O2的濃度增大,說明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應,則SO2和O2的濃度濃度分別為0.4mol/L、0.2mol/L,三氧化硫不可能完全轉化,故A錯誤;B.根據(jù)解析和硫原子守恒可知c(SO2)+c(SO3)=0.4mol/L,當SO2、SO3均為0.8mol/L時,0.8mol/L+0.8mol/L<0.4mol/L,故B錯誤;C.SO3為0.4mol/L,SO3的濃度增大,說明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氣完全反應,SO3的濃度的濃度為0.4mol/L,達到平衡的實際濃度應該小于0.4mol/L,故C錯誤;D.SO2為0.35mol/L,SO2的濃度增大,說明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應,則SO2的濃度濃度為0.4mol/L,實際濃度為0.35mol/L小于0.4mol/L,故D正確;故答案為:D。8.一定溫度下,在容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N(g)bM(g),M、N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2)t1到t2時刻,以M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3)下列敘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A.反應中M與N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B.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C.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D.單位時間內(nèi)每消耗amolN,同時生成bmolM【答案】(1)2(2)1(t2?(3)C【解析】(1)t2時,ab=?n(N)?n(M)v(M)=(4?3)mol(t2?t1)(3)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發(fā)生改變,因此其總物質(zhì)的量會發(fā)生改變,當總物質(zhì)的量不變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9.在地殼內(nèi)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4HF(g)?SiF4(g)+2H2O(g)。如果上述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v正(HF)=v逆(H2O)B.SiF4與H2O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C.SiO2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D.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答案】B【解析】A.當12v正(HF)=v逆(H2O)時,由于v正(H2O)=12v正(HF),則v正(H2O)=v逆(HB.反應生成的SiF4與H2O的濃度之比始終為1∶2,故SiF4與H2O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符合題意;C.當SiO2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和,發(fā)生反應:(甲基環(huán)氧乙烷)。下列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B.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變化C.丙烯與氧氣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D.不再變化【答案】C【解析】A.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變化,恒容條件下隨著反應進行,壓強逐漸減小,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正確;B.反應體系中氣體總質(zhì)量不變,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發(fā)生變化,恒容條件下隨著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逐漸增大,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C.丙烯與氧氣的濃度之比恒為2:1,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D.隨著反應的進行,c2(C3H6O)/[c2(CH3CH=CH2)·c(O2)]逐漸增大,c2(C3H6O)/[c2(CH3CH=CH2)·c(O2)]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C。11.已知:溶液是檢驗的試劑,若溶液中存在,將產(chǎn)生藍色沉淀。將的KI溶液和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別完成下列實驗,其中能說明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的是實驗編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①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②滴入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③滴入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④滴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色A.①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②【答案】A【解析】0.05mol·L1的Fe2(SO4)3溶液c(Fe3+)為0.1mol·L1,與0.2mol·L1的KI等體積混合反應,I過量。①檢驗出Fe3+,說明過量的KI仍不能使Fe3+完全轉化,該反應為可逆反應;②由于KI過量,不管反應是否可逆,一定能檢驗到I;③檢驗到Fe2+,只能證明反應已發(fā)生,與可逆反應無關;④同③,證明反應已發(fā)生;因此,實驗①可證明反應為可逆反應;答案選A。12.已知5mL0.01mol/LKI溶液與1mL0.01mol/LCuCl2溶液發(fā)生反應:2CuCl2(aq)+4KI(aq)2CuI(s)+I2(aq)+4KCl(aq),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u2+的氧化性強于I2B.該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C.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有兩種D.充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并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出現(xiàn)藍色沉淀,表明該化學反應存在限度【答案】C【解析】A.反應2CuCl2(aq)+4KI(aq)f2CuI(s)+I2(aq)+4KCl(aq)中銅元素化合價由+2價變?yōu)?1價被還原,Cu2+為氧化劑,I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為0價被氧化,I2為氧化產(chǎn)物,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chǎn)物,故Cu2+的氧化性強于I2,選項A正確;B.I元素部分化合價不變,只有一半化合價由1價變?yōu)?價,該反應的氧化劑CuCl2和還原劑KI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2=1∶1,選項B正確;C.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只有CuI,選項C錯誤;D.該反應中I過量,當與少量Cu2+充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NaOH溶液出現(xiàn)藍色沉淀,說明濾液中仍有Cu2+說明反應物無法完全轉化,該反應存在限度,是可逆反應,選項D正確;答案選C。13.一定溫度下,關于可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改變外界條件,可逆反應的限度一定會發(fā)生變化B.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的同時消耗,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恒容條件下,反應體系中總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D.恒容條件下,反應體系中混合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反應到達了平衡狀態(tài)【答案】D【解析】A.改變外界條件,如等體積反應改變壓強化學平衡不發(fā)生移動,該可逆反應的限度一定不會發(fā)生改變,故A錯誤;B.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xmolA的同時消耗3xmolB,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C.恒容條件下,對于等體積反應體系中總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不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故C錯誤;D.容器容積不變,D物質(zhì)為固體,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逐漸減小,則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當反應體系中混合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14.將2.0mol、1.0mol和0.5mol充入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根據(jù)原子守恒可知,Cl原子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2.0mol×3+1.0mol×2+0.5mol×5=10.5mol,P原子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2.5mol,故n(Cl)n(P)B.根據(jù)P原子守恒可知,n(PCl3)+n(PCl5)=2.5mol,故B錯誤;C.反應達平衡時的轉化率未知,故平衡時n(ClD.反應達平衡時的轉化率未知,故平衡時m(Cl2)不確定,故D錯誤;故選A。15.硫代硫酸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實驗室中探究與某些金屬陽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情況。資料:i.(紫黑色);ii.為白色沉淀,;?;卮鹣铝袉栴}:探究一裝置編號試劑X實驗現(xiàn)象
①溶液混合后溶液先變成紫黑色,后溶液幾乎變?yōu)闊o色②溶液一段時間后,生成白色沉淀,振蕩后,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1)根據(jù)實驗①的現(xiàn)象,初步判斷最終被還原為,通過(填操作、試劑和現(xiàn)象),進一步證實生成了。進一步實驗證明最終被氧化為,該過程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氧化性:(同濃度)。但實驗②中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原因是。探究二裝置編號試劑X實驗現(xiàn)象
③溶液立即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很快變?yōu)楹谏恋怼?3)實驗③中黑色沉淀可能為或。通過(填操作、試劑和現(xiàn)象),進一步證實生成了。白色絮狀沉淀變?yōu)楹谏恋淼幕瘜W方程式為。(4)將溶液逐滴滴入溶液中至過量,該過程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為?!敬鸢浮?1)取反應后的混合液少量并加入鐵氰化鉀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有Fe2+生成2Fe(NO3)3+2Na2S2O3=2Fe(NO3)2+2NaNO3+Na2S4O6(2)Ag+與S2O23生成穩(wěn)定的配合物,濃度降低,Ag+的氧化性和S2O23的還原性減弱(3)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稀硝酸,固體溶解,產(chǎn)生無色氣體,在試管口變?yōu)榧t色gS2O3+H2O=Ag2S+H2SO4(4)開始滴加一段時間后,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最終變?yōu)楹谏恋怼窘馕觥繉嶒灑倩旌虾笕芤合茸兂勺虾谏?0s后溶液幾乎變?yōu)闊o色,說明Fe3++3S2O23fFe(S2O3)33反應速率快于Fe3+和S2O23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且氧化還原反應促進平衡逆向移動;先變成紫黑色后變無色,說明生成紫色配合物的反應速率快,氧化還原反應速率慢;另外Fe3+與S2O23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大,導致Fe3++3S2O23fFe(S2O3)33平衡逆移,最終溶液幾乎無色;實驗②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振蕩后,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說明溶液中白色絮狀沉淀的生成使Ag+濃度較低,減少了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可能,以此解題。【解析】(1)實驗①的現(xiàn)象是混合后溶液先變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生資助先進單位事跡15篇
- 幽默婚宴父親致辭(集合15篇)
- 感人的勵志演講稿
- 學生會活動策劃部迎新
- 開學安全教育學習
- 開學講話稿15篇
- 考慮邊界層相互作用的雙層葉片垂直軸風力機氣動特性研究
- 基于大型砂箱模擬試驗的層狀包氣帶水分時空運移特征研究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4年中國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tǒng)行業(yè)現(xiàn)狀、發(fā)展環(huán)境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動漫知識大比拼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3年中國智能驅鳥裝置行業(yè)現(xiàn)狀、發(fā)展環(huán)境及深度分析報告
-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課件
- 安慶時聯(lián)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10000噸年抗氧劑系列產(chǎn)品及抗紫外線吸收劑生產(chǎn)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中醫(yī)師承申請表
- 臨床微生物檢查課件 第2章細菌的生理
- 作品著作權獨家授權協(xié)議(部分授權)
- 心肺復蘇(最全版)完整版
- 取水泵站施工組織設計
- 第二語言習得入門完整共7units課件
- 化工石油工程項目管道安裝技術教材(33張幻燈片)課件
- 水利工程地震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