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性能混凝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新疆高性能混凝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新疆高性能混凝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新疆高性能混凝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新疆高性能混凝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3-17發(fā)布2017-4-1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實施日期:2017年04月01日新建標[2017]4號準(標準編號XJJ077-2017),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2017年3月17日王國慧結恩斯別克1總則 1 2 44原材料 5 5 5 64.4礦物外加劑 74.5化學外加劑 8 8 95.1一般規(guī)定 9 95.3抗碳化耐久性設計 5.4抗凍耐久性設計 6性能要求 6.2拌合物性能 6.3氯離子含量 6.4耐久性能 6.5其他性能 7.1一般規(guī)定 7.2原材料貯存 20 7.5運輸 23 258.1一般規(guī)定 258.2泵送 258.3澆筑與養(yǎng)護 258.4養(yǎng)護 27 附錄B水泥和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檢驗方法 43附錄C堿含量計算方法 48附錄D砂漿棒法快速檢測堿骨料活性 附錄E輔助膠凝材料抑制堿—硅酸鹽反應效果檢測方法 附錄F硬化混凝土氣泡參數(shù)試驗 1232.0.11水膠比waterbinder2.0.13砂率sandratio43.0.2設計單位應按照地勘報告中描述的環(huán)境類別與作用等54.1.2當混凝土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水中SO2-濃度高于20250m6相關技術要求,且復合型輔助膠凝材料的比表面積應不小于7細度(比表面積)%%需水量比%%限制膨脹率8應性試驗來選擇確定。水膠比≤0.30或95配合比設計5.1一般規(guī)定5.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應在滿足混凝土結構所處環(huán)境、設計使用年限的前提下進行試驗研究和設計,以滿足工程施工要求5.1.2耐久性設計應針對混凝土結構所處外部環(huán)境中劣化因素5.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5.2.1當高性能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低于C60時,其試配強度應度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40時取5MPa、混凝土強度大于等于C40時取6MPa。5.2.2當高性能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大于等于C60時,其試驗強f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用該配合比進行不少于三盤混凝土的重復性試驗,且試驗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試配強度??偭康?0%;水膠比不宜超過0.40;砂率宜采用38%~55%;高效5.3抗碳化耐久性設計5.3.1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耐久性水膠比設計,主要是根據(jù)式t—結構的使用年限(年);如果混凝土的水膠比不大于0.38,可不考慮混凝土結構的碳5.4抗凍耐久性設計融環(huán)境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應依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設計使用100年高度中度下凍融高度中度下凍融高度中度下凍融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8℃以下的地域為嚴寒地區(qū),全年中最冷月平均氣溫在-8℃~-3℃的地域為寒冷的相對動彈模量實測值P(式5.4.2-1)和N=300次帶入式60%,并以P達到60%時的實測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N代入式(5.4.2-2)N—混凝土試件凍融試驗進行至相對彈性模量等于60%時5.4.3水膠比大小是影響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決定性因素,不同抗凍耐久性指數(shù)混凝土水膠比最大值不應超過表5.4.3的表5.4.3不同條件下滿足混凝土抗凍要求水膠比最大值設計使用100年高度中度下凍融高度中度下凍融高度中度下凍融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5.4.4當抗凍混凝土選擇的水膠比≥0.30時,應摻加優(yōu)質引氣劑,引氣混凝土的含氣量和平均氣泡間距系數(shù)應符合表5.4.4的規(guī)定。含氣量從運至施工現(xiàn)場的新拌混凝土中取樣檢測。測定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氣泡間距系數(shù)為從28d硬化混凝土中取芯樣測得的當抗凍混凝土選擇水膠比<0.30且強度等級>C60時,可不最大粒徑(mm)環(huán)境條件平均氣泡間隔系數(shù)(μm)5.4.5有抗凍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中輔助膠凝材料的摻量(占型輔助膠凝材料≤40%;硅灰≤10%。作用(水溶液)SO4-(mg/kg)V-C(中度侵蝕)V-D(嚴重侵蝕)V-E(非常嚴重侵蝕)V-F(極端嚴重侵蝕)中度土堿含量不應大于3.0kg/m3?;炷翂A含量計算應符合下列粉煤灰≥30%;礦渣粉≥40%;復合膠凝材料≥45%;硅灰坍落度(mm)擴展度(mm)控制目標值(mm)允許偏差(mm)6.2.3高性能混凝土含氣量實測值不宜大于7.0%,允許偏差不宜超過±1.0%。(%,水泥用量的質量百分比)1每澆筑5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次數(shù)不得少于抗凍等級(快速法)6.4.3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應符合表6.4.3規(guī)定的等級電通量Q(C)注: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與礦物摻合料之和超過膠凝材料用量的50%時,測試齡期可為56天,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檢測齡期則為28d。原材料品種水累計計量允許偏差機中的攪拌時間(從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應少于30s,同時也應7.4.4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符合下列小于42.58.1一般規(guī)定8.1.1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外加劑必須符合設計要比的混凝土取樣應按現(xiàn)行國家規(guī)定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執(zhí)行。留置組數(shù)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適8.2.2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由混8.3澆筑與成型8.3.6高性能混凝土入模溫度夏季不宜大于35℃,冬季不宜小2每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不大允許偏差不應小于95%。養(yǎng)護劑有效保水率和抗壓強度比的試驗方法應8.4.4養(yǎng)護用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間的溫差不宜大于7d;8.4.6高性能混凝土構件或制品廠的混凝土養(yǎng)護應符合下列過25℃/h,降溫速度不宜超過20℃/h,最高和恒溫溫度不宜超過4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50%時,方可撤除養(yǎng)護8.4.9養(yǎng)護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A.1.2試驗所用試劑、儀器設備、溶液和指示劑應符合下列和外徑應分別為100mm和115mm,長度應為150mm。夾具應采陰極試驗槽可采用尺寸為370mm×270mm×280mm的塑料箱。5)電源應能穩(wěn)定提供0V~60V可調直流電,精度應為±0.1V,電流應為0A~10A。10)尺子的最小刻度應為1mm。11)水砂紙的規(guī)格應為200號~600號。13)扭矩扳手的扭矩范圍應為20N·m~100N·m,測量允許誤差為±5%。14)電吹風的功率應為1000W~2000W。16)真空表或壓力計的精度應為±665Pa(5mmHg柱),量1)陰極溶液應為10%質量濃度的NaCl溶液,陽極溶液應2)顏色指示劑應為0.1mol/L濃度的AgNO?溶液。1RCM試驗用試件應采用直徑為100mm±1mm,高度為2在試驗室制作試件時,宜使用φ100mm×100mm或φ100mm×200mm試模。骨料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25mm。試3試件的養(yǎng)護齡期宜為28d。也可根據(jù)設計要求選用56d時,應先將試件從正中間切成相同尺寸的兩部分(φ100mm×對壓強減少至1kPa~5kPa,并保持該真空度3h,然后在真空泵仍2試件安裝在RCM試驗裝置前應采用電吹風3RCM試驗裝置的試驗槽在試驗前應用室溫涼開水沖洗中注入12L質量濃度為10%的NaCl溶液,并應使其液面與橡膠2后續(xù)試驗應施加的電壓(表A.1.6第二列)應根據(jù)施加30V電壓時測量得到的初始電流值所處的范圍(表A.1.6第一續(xù)的時間(表A.1.6第四列)。3應按照源度計或者電熱f屬的顯示讀數(shù)記錄每一個試件初始電流I?0v(用30V電壓)(調整后)(V)試驗持續(xù)時間64指示劑噴灑約15min后,應沿試件直徑斷面將其分成10A.1.8試驗結果計算及處理成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的非穩(wěn)態(tài)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應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DRcm—混凝土的非穩(wěn)態(tài)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精確到0.1×T—陽極溶液的初始溫度和結束溫度的平均值(℃);L—試件厚度(mm),精確到0.1mm;X?—氯離子滲透深度的平均值(mm),精確到0.1mm;2每組應以3個試樣的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測定值。當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應剔除此值,再取其余兩值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當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超過中間值的15%時,應取中A.2電通量法A.2.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以通過混凝土試件的電通量為指標來1電通量試驗裝置應采用符合圖A.2.2-1的要求,并足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氯離子電通量測定儀1-直流穩(wěn)壓電源;2-試驗槽;3-銅電極;4-混凝土試件;5-3.0%NaCl溶液;6-0.3mol/L8-直流數(shù)字式電壓表;9-試件墊圈(硫化橡膠墊或硅橡膠墊)1)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電壓范圍應為0V~80V,電流范圍0A應為150mm,總厚度不應小于51mm。試驗槽中心的兩個槽的直徑應分別為89mm和112mm。兩個槽的深度應分別為41mm和43)紫銅墊板寬度應為12mm±2mm,厚度應為0.50mm±0.05mm。銅網(wǎng)孔徑應為0.95mm(64孔/cm2)或者20目。4)標準電阻精度±0.1%;直流數(shù)字電流表量程應為0A~20A,精度±0.1%。6)真空容器的內徑不應小于250mm,并應能至少容納3個7)陰極溶液應用化學純試劑配制的質量濃度為3.0%的8)陽極溶液應用化學純試劑配制的摩爾濃度為0.3mol/L12)抽真空設備可由燒杯(體積在1000mL以上)、真空干13)溫度計的量程應為0℃~120℃,精度應為±0.1℃。1電通量試驗應采用直徑100mm±1mm,高度50mm±2mm對壓強減少至1kPa~5kPa,應保持該真空度3h,然后在真空泵仍5檢查試件和試件槽之間的密封性后,應將質量濃度為3.0%的NaCl溶液和摩爾濃度為0.3mol/L的NaOH溶液分別注劑沖洗試驗槽60s以上,然后用蒸餾水洗凈并用電吹風冷風檔9試驗應在20℃~25℃的室內進行。1試驗過程中或試驗結束后,應繪制電流與時間的關系圖。梯形法進行面積積分,得到試驗6h通過的電通量(C)。2每個試件的總電通量可采用下列簡化公式計算:Q=900(I?+2I?o+216o+…+2I,+…+2I300I,—在時間t(min)的電流(A),精確到0.001A。3計算得到的通過試件的總電通量應換算成直徑為95mm試件的電通量值。應通過將計算的總電通量乘以一個直徑為95mm的試件和實際試件橫截面積的比值來換算,換算可按下式式中Q,一通過直徑為95mm的試件的電通量(C);Q,—通過直徑為x(mm)的試件的電通量(C);4每組應取3個試件電通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電通量測定值。當某一個電通量值與中值的差值超過中值的3試模3①2①①圖B.0.3三聯(lián)試模示意圖兩根支撐圓柱和中間一根加荷圓柱直徑皆為5mm。通過三根圓柱軸的三個豎向平面應平行,并在試驗時繼續(xù)保持平行和等距離。兩支撐圓柱中心距50mm。拌和鍋直徑約200mm,高70mm,厚度1mm~2mm,材質為不銹鋼。6天平最大稱量不小于500g,分度值不大于1g。7養(yǎng)護箱符合GB/T17671規(guī)定的粒度范圍在0.5mm~1.0mm的中4硫酸(1+5)況確定),試體在容器中浸泡時,每條試體需有200mL的侵蝕溶3試樣抗蝕系數(shù)的計算抗蝕系數(shù)按式(B.0.9-2)計算,結果保留到0.01。R液—試體在侵蝕溶液中浸泡28d抗折強度,單位為兆帕2)粉煤灰中堿含量的1/6為有效堿含量;3)礦渣微細粉中堿含量的1/2為有效堿含4)硅粉中堿含量的1/2為有效堿含量;質量(%)顆粒通過(mm)顆粒殘留(mm)0.47,制備25mm×25mm×285mm的試件3個。在完成一批砂漿攪拌后,應在不超過135s的時間內成型的平均膨脹值(精確到0.01%)作為該組材料在給定齡期的膨D.0.4評定標準2天平—稱量1000g,感量1g;4測長儀—測量范圍280mm~300mm,精度0.01mm;4.3節(jié)的要求。2單獨摻用粒化高爐礦渣粉時,粒化高爐礦渣粉摻量應為40%;2骨料14d膨脹率不應小于0.10%,試驗方法應為快速砂4h后脫模。長度(L)。測長方法與測基長方法相同。每次測量完畢后,應將試件調頭放入原有氫氧化鈉溶液養(yǎng)護筒,蓋好筒蓋,放回80℃±E.0.8每個試件的膨脹率應按下式計算,并應精確至0.01%:式中e,—試件在t天齡期的膨脹率(%);試件在t天齡期的長度(mm);E.0.9某一齡期膨脹率的測定值應為三個試件膨脹率的平均1當平均值小于或等于0.05%時,其差值均應小于0.01%;2當平均值大于0.05%時,單個測值與平均值的差值均應小于平均值的20%;3當三個試件的膨脹率均大于0.10%時,可無精度要求;E.0.10試驗結果應為三個試件14d膨脹率的平均值。當試驗結果小于0.03%時,可判定抑制骨料堿—硅酸反應活性有效。骨料最大粒徑(mm)最小觀測總面積(mm2)最小導線總長度(mm)3從試樣上鋸下試件后,洗刷干凈,將觀測面分別采用400號和800號金剛砂仔細研磨。每次磨完后應洗刷干凈,再進行下刷干凈,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置于顯微鏡下試測。當強光低入射角照射在觀測面上,觀測到表面除了氣泡截面和骨4觀測前用物鏡測微尺校準目鏡測微尺刻度。在觀測面兩記錄視域中氣泡個數(shù)及測微尺所截取的每個氣泡的弦長刻度值。F.0.4試驗結果處理1氣泡平均弦長按式(F.0.4-1)計算:2氣泡比表面積按式(F.0.4-2)計算:3氣泡平均半徑按式(F.0.4-3)計算:51000mm3混凝土的氣泡個數(shù)按式(F.0.4-5)計算:6每厘米導線切割的氣泡個數(shù)按公式(F.0.4-6)計算:7氣泡間距系數(shù)按式(F.0.4-7)、式(F.0.4-8)計算(計算結果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當混凝土中漿氣比P/A大于4.33時:當混凝土中漿氣比P/A小于4.33時:A—硬化混凝土的空氣含量(體積比);n?—平均每1cm導線切割的氣泡個數(shù);3《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15《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工程建設標準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條文說明 3基本規(guī)定 4.3輔助膠凝材料 684.4礦物外加劑 4.5化學外加劑 5配合比設計 5.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5.3抗碳化耐久性設計 5.4抗凍耐久性設計 5.5抗侵蝕耐久性設計 5.6抑制堿骨料反應耐久性設計 5.7降低水化熱與較大體積混凝土溫升的配合比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