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
雙重預防機制
XX有限公司
二OXX年XX月
目錄
第一章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相關知識..................1
1.1編制目的...................................................................1
1.2適用范圍...................................................................1
1.3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1.4術語和定義.................................................................2
1.5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內容..............................................4
1.6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原則..............................................4
第二章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與運行.............6
2.1策劃和準備.................................................................8
2.1.1建立工作機構..............................................................8
2.1.2人員培訓要求..............................................................9
2.1.3資料收集..................................................................10
2.2風險辨識評估..............................................................10
2.2.1風險點劃分原則...........................................................10
2.2.2危險源及其風險類型辨識..................................................11
2.2.3風險(危險程度、危險度)評估方法........................................14
2.2.4發(fā)生事故后危險源及其風險的重新辨識評估.................................14
2.2.5重大危險源辨識...........................................................15
2.2.6風險分析評估.............................................................30
2.2.7風險分級及四色標注.......................................................34
2.2.8風險告知.................................................................35
2.3風險分級管控..............................................................36
2.3.1風險分級管控原則.........................................................36
1
2.3.2風險管控.................................................................37
2.4隱患排查...................................................................38
2.4.1具體要求.................................................................38
2.4.2制定隱患排查計劃.........................................................39
2.4.3實施隱患排查.............................................................39
2.5隱患治理及驗收............................................................40
2.5.1隱患治理.................................................................40
2.5.2隱患治理驗收.............................................................40
2.5.3隱患排查信息管理........................................................41
2.6有效運行與持續(xù)改進........................................................41
第三章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主要文件示例.....43
3.1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43
3.2風險分級管控制度..........................................................57
3.3崗位風險辨識管控清單示例..................................................62
3.4企業(yè)風險管控措施..........................................................64
3.5重大風險告知欄.............................................................65
3.6崗位風險管控應知應會卡.....................................................67
3.7企業(yè)風險分級四色平面分布圖................................................68
3.8企業(yè)崗位作業(yè)風險比較圖....................................................68
3.9隱患排查治理制度..........................................................69
3.10隱患排查治理臺賬示例.....................................................75
3.11隱患排查治理清單..........................................................76
3.12崗位事故應急處置卡.......................................................102
附件:..........................................105
附件1:作業(yè)危害分析法UHA).................................................106
附件2:安全檢查表法(SCL)...................................................108
2
附件3:風險矩陣法(LS)..............................................................................................................110
附件4:作業(yè)條件預先危險性分析評價法(LEC)......................................................................112
附件5:危險源辨識清單.........................................................114
附件6:雙重預防體系建設中可能用到的相關表格.................................117
3
第一章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相關知識
1.1編制目的
構建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是新時期黨中央加強和改進安
全生產(chǎn)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勢下省委省政府推動安全生產(chǎn)領域改
革創(chuàng)新的重大舉措。為系統(tǒng)理解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的相關知
識、系統(tǒng)內容、建設程序,實現(xiàn)公司“全人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
方位覆蓋”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
1.2適用范圍
本指導手冊依據(jù)國家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規(guī)范,充分借鑒
和吸收國內外安全管理先進經(jīng)驗方法,按照XX省企業(yè)安全風險隱患
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指導手冊,結合XX有限公司實際情況編制。
本指導手冊規(guī)定了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
建設實施(簡稱“雙重預防”)的基本方法,適用于公司開展風險分
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
1.3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
GB/T13861生產(chǎn)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1821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1
GB/T23694-2013風險管理術語
GB/T24353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
GB/T27921-2011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
GB/T28001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GB/T33000-2016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
ISO45001-20XX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1.4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導手冊。
(1)風險(危險)
事故或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的組合??赡苄裕侵甘鹿?/p>
(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發(fā)生后,將造
成的人員傷害和經(jīng)濟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可能性又嚴重性。
“風險”與“危險”為同義詞。意思相同,可以通用互用。
(2)風險點
風險伴隨的設施、部位、場所和區(qū)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設施、
場所和區(qū)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yè)活動(過程),或以上兩者的組合。
(3)可接受風險
指預期的風險事故的最大損失程度在單位或個人經(jīng)濟能力和心
理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之內。
(4)危險源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chǎn)損失和(或)
環(huán)境破壞的根源、狀態(tài)或行為,或其組合。
(5)風險辨識
識別系統(tǒng)整個范圍內所有存在的風險并確定其風險特性的過程。
2
風險類型常用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型表達。例如:火災風險、爆炸風險
等。
(6)風險分析
對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嚴重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解
風險性質,確定風險等級的過程。
(7)風險評估
對比風險分析結果和風險準則,以確定風險大小是否可以接收或
容忍的過程。
(8)風險分級
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危險源所伴隨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
評價,根據(jù)iwr結果劃分微。風緒級從高到低^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椒
一^崎口低w僉,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
(9)風險管控
通過實施工程、技術、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類安全風險。
(10)風險分級管控
根據(jù)風險不同級別、所需控制資源、控制能力及控制措施復雜難
易程度等因素確定不同控制層級的風險控制方式。
(11)隱患
生產(chǎn)經(jīng)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標準、規(guī)程和安
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中存在可能
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不良環(huán)境和管理
上的缺陷。
隱患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例如:違規(guī)操作、燃氣泄漏等。
3
1.5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內容
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包括以下工作內容,并形成相關文件:
(1)建立執(zhí)行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
(2)建立執(zhí)行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3)建立執(zhí)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4)建立風險辨識管控清單;
(5)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
(6)繪制風險分級四色(紅橙黃藍)分布平面圖;
(7)繪制作業(yè)活動安全風險比較四色(紅橙黃藍)柱狀圖;
(8)設置重大風險公告欄;
(9)制作崗位風險管控應知應會卡;
(10)制作崗位事故應急處置卡。
以上簡稱“3223”體系,既“3制度、2清單、2張圖、3告知”。
1.6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原則
(1)“全人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覆蓋”原則
開展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工作,應全員、
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全面徹底排查、科學嚴謹管控各類風險,精準
治理事故隱患,構筑起管控源頭風險、消除事故隱患的雙重安全防線,
有效防范各類生產(chǎn)安全事故。
(2)建立與運行并重原則
應依據(jù)本指導手冊的規(guī)定,結合自身特點,堅持建立與運行并重
的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全面提升安全生產(chǎn)管理水平,
持續(xù)改進安全生產(chǎn)工作,構建安全生產(chǎn)長效機制。
(3)“控制風險、治理隱患”有效性原則
4
雙重預防體系是將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排查治理之前,實現(xiàn)關
口前移重心下移,創(chuàng)建中應確?!坝行Э刂骑L險、有效治理隱患、有
效消除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證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的有序進行。
(4)風險隱患雙預防持續(xù)改進原則
采用“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動態(tài)循環(huán)模式,通
過自我檢查、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持續(xù)改進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
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實現(xiàn)雙預防體系閉環(huán)管理。
5
第二章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與運行
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工作機
構;全員培訓;劃分和確定風險點;風險辨識;風險分級;制定風險
分級管控措施;編制風險管控崗位責任清單(臺賬);排查隱患;治
理隱患;持續(xù)改進等內容。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程序見下圖1。
6
建立健全工作機構
策劃和準備
人員培訓
f
資料收集
確定風險點和風險辨識范圍
安全風險辨識
安全風險辨識
與評估
V可能性分析
安全風險評估
-后果嚴重程度分析
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動
態(tài)
繪制安全風險四色圖評
估
、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建立安全風險清單
工持
續(xù)
安全風險分級管理
改
f進
制定安全風險控制方案
f
安全風險公告警示
制定隱患排查計劃
丁
實施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治理丁
隱患治理
隱患治理驗收
圖1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基本程序
7
2.1策劃和準備
2.1.1建立工作機構
為加強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確?;顒尤〉脤嵭В?/p>
公司成立工作領導組,對工作進行全面組織、指導和檢查。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XX、XX
領導組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機動安環(huán)部,XX任辦公室
主任。具體負責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的組織、開展、協(xié)調、監(jiān)督、
考核、總結工作。
三、職責分工
(-)安環(huán)部負責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方案的制定,并對機制建設
情況進行全程監(jiān)督管理;負責組織安全設施與管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
排查、風險點統(tǒng)計、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
分析存在問題,監(jiān)督治理方案以及相應實施工作;監(jiān)督隱患的整改、
預防措施、資金、期限的落實;負責職業(yè)危害的防控和風險公告警示
工作;負責雙重預防機制的組織、開展、協(xié)調、監(jiān)督、考核、總結工
作。
(二)生產(chǎn)部負責組織生產(chǎn)專業(yè)管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排查、風
險點統(tǒng)計、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按照隱
患排查治理制度開展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
事故隱患治理情況;分析存在的隱患,監(jiān)督隱患治理方案的實施工作。
8
(三)質量部負責組織質量專業(yè)管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排查、風
險點統(tǒng)計、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按照隱
患排查治理制度開展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
事故隱患治理情況;分析存在的隱患,監(jiān)督隱患治理方案的實施工作。
(四)財務部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
制方面的所需資金投入,做好財務賬目及記錄。
(五)污水處理負責污水處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排查、風險點統(tǒng)
計、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按照隱患排查
治理制度開展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事故隱
患治理情況;分析存在的隱患,監(jiān)督隱患治理方案的實施工作。
(六)物資部負責倉庫管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排查、風險點統(tǒng)計、
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按照隱患排查治理
制度開展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治
理情況;分析存在的隱患,監(jiān)督隱患治理方案的實施工作。
(七)人事行政部負責全廠治安管理方面風險點的辨識排查、風
險點統(tǒng)計、確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實。按照隱
患排查治理制度開展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
事故隱患治理情況;分析存在的隱患,監(jiān)督隱患治理方案的實施工作。
2.1.2人員培訓要求
應對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所需的相關知識開展分層次、有針對性的
人員培訓。
確人員培訓的責任部門、目標、內容、對象、時間,細化保障措
9
施。
強化對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培訓I,使專業(yè)技術人員具備雙重預防體系
建設所需的相關知識和能力,能夠對企業(yè)員工進行內部培訓并帶領員
工以正確的方法開展工作。
組織對全體員工開展關于風險管理理論、風險辨識評估方法和雙
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技巧與方法等內容的培訓,使全體員工掌握雙重預
防體系建設相關知識,尤其是具備參與風險辨識、評價和管控的能力。
2.1.3資料收集
開展風險辨識前應準備的基礎資料:
(1)國家現(xiàn)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
(2)安全管理方面,如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責任制、應急預
案、各類作業(yè)票證等
(3)原輔材料、中間產(chǎn)品和產(chǎn)品的理化特性;
(4)區(qū)域位置圖、總圖、工藝布置圖等相關圖紙;
(5)作業(yè)現(xiàn)場和周邊條件(水文地質、氣象條件、周邊環(huán)境等);
(6)詳細的工藝、裝置設備說明書和流程圖;
(7)相關工藝、設施的安全分析報告;
(8)主要設備清單及其布置;
(9)設備試運行方案、操作規(guī)程、維修措施及應急處置方案;
(10)設備運行、檢修、試驗及故障記錄;
(11)本企業(yè)及相關行業(yè)事故案例;
(12)相關風險管理資料。
2.2風險辨識評估
2.2.1風險點劃分原則
10
(1)設施、部位、場所、區(qū)域
應遵循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
原則。
(2)操作及作業(yè)活動
應涵蓋生產(chǎn)經(jīng)營全過程所有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狀態(tài)的作業(yè)活動。
2.2.2危險源及其風險類型辨識
應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劃分范圍和對象,辨識危險源,分析和確
定可能發(fā)生事故類別,就是通常所說的風險類別。
一種危險源可能有一種或多種風險。例如一氧化碳氣體同時具有
火災、爆炸、中毒三種風險。
不同地方的多個危險源可能具有相同種類風險。例如不同地方、
不同型號的電動機都有觸電和機械傷害的風險。
為方便風險辨識,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按照生產(chǎn)功能明確、管理責任
和空間界限清晰的原則,將本單位分解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劃
分出辨識范圍和對象。
風險辨識應從周邊環(huán)境、自然條件、生產(chǎn)系統(tǒng)等方面查找本單位
生產(chǎn)經(jīng)營過程中產(chǎn)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能量載體,確定危險
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準確描述。常見能量源、能量
載體及事故類型見下表1。
表1常見的能量源、能量載體及事故類型
事故(風險)
序號能量源能量載體
類型
產(chǎn)生物體落下、拋出、破裂、飛散的設備、落下、拋出、破裂、飛
1物體打擊
場所、操作散的物體
2車輛傷害車輛、使車輛移動的牽引設備、坡道運動的車輛
3機械傷害機械的驅動裝置機械的運動部分、人體
11
事故(風險)
序號能量源能量載體
類型
4起重傷害起重、提升機械被吊起的重物
帶電體、高跨步電壓區(qū)
5觸電電源裝置
域
6灼燙熱源設備、加強設備、爐、灶、發(fā)熱體高溫物體、高溫物質
7淹溺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儲水容器水
8火災可燃物火焰、煙氣
高差大的場所、人員借以升降的設備、裝
9高處墜落人體
置
土石方工程的邊坡、料堆、料倉、建筑物、邊坡土(巖)體、物料、
10坍塌
構筑物建筑物、構筑物、載荷
11容器爆炸壓力容器內容物
12其他爆炸可燃性氣體、蒸汽和粉塵
產(chǎn)生、儲存、聚積有毒有害物質的裝置、
13中毒和窒息有毒有害物質
容器、場所
射線;人群;職業(yè)危害
14其他傷害放射性物質;踩踏:職業(yè)危害因素;雷電因素場所;建筑物、構
筑物、人體
生產(chǎn)系統(tǒng)的風險辨識應覆蓋全公司地上和地下以及承包商占用
的場所和區(qū)域的所有作業(yè)環(huán)境、設備設施、生產(chǎn)工藝、作業(yè)人員及作
業(yè)活動,充分考慮設備設施正常運行狀態(tài)、超載運行狀態(tài)、緊急停止
狀態(tài)、維修維護狀態(tài)下的危險有害因素;充分考慮地理環(huán)境變化、地
質條件變化、氣象條件變化形成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風險危害出現(xiàn)
的條件和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或者故障類型。
風險辨識重點應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1)能量的種類和危險物質的危險性質;
(2)能量或危險物質的能量;
(3)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的強度;
12
(4)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影響范圍。
針對辨識出的危險源,對照安全管理法規(guī)、技術規(guī)范、事故案例、
未遂事件等辨識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不良環(huán)境和管理
缺陷等事故原因。常見的事故原因即隱患見下表2。
表2常見隱患(事故原因)描述
序號隱患類別隱患(事故原因)描述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產(chǎn)用品等)存放
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人的不安(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
1
全行為(8)在起吊物下作業(yè)、停留;
(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作業(yè)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14)作業(yè)前聯(lián)系確認不到位;
(15)其他。
(1)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物的不安(3)設備或工具布局問題;
2
全狀態(tài)(4)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防護
用品、聽力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5)其他。
(1)照明光線不良;
(2)通風不良;
(3)作業(yè)場所狹窄;
(4)作業(yè)場地雜亂;
(5)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3不良環(huán)境
(6)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
(8)貯存方法不安全;
(9)環(huán)境溫度、濕度不當;
(10)其他。
(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4管理缺陷
(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jīng)培訓I,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13
序號隱患類別隱患(事故原因)描述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對現(xiàn)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5)沒有安全操作規(guī)程或不健全;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7)其他。
(1)人的不安全行為應考慮作業(yè)過程所有的常規(guī)活動和非常規(guī)
活動。非常規(guī)活動是指異常狀態(tài)、緊急狀態(tài)的活動。
(2)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應考慮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tài)。
(3)不良環(huán)境應考慮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
(4)管理缺陷應考慮與法律法規(guī)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
新情況。
2.2.3風險(危險程度、危險度)評估方法
(1)作業(yè)活動危險源及其風險(危險程度、危險度)應采用作
業(yè)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進行評估,分析步驟和要求參見附件1。
(2)設備設施危險源及其風險可采用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
等方法進行評估,分析步驟和要求參見附件2。
(3)對于復雜的工藝企業(yè)可委托專業(yè)安全技術服務機構采用危
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等方法進行評估。
(4)附件4:作業(yè)條件預先危險性分析評價法(LEC)見附件4。
2.2.4發(fā)生事故后危險源及其風險的重新辨識評估
在以往的經(jīng)驗和科學推斷得知,從已發(fā)生的事故中,尤其是輕微
事故、未遂事故中獲取的危險源信息對安全管理工作來說非常重要。
根據(jù)海因里希法則,如果在發(fā)生未遂事故或輕微事故后,能夠及時找
到根本原因,消除事故隱患,就可以避免嚴重事故的發(fā)生。從另一個
角度來說,從未遂事故等輕微事故中發(fā)現(xiàn)危險源是對我們進行事前危
險源辨識、風險評估的有效補充。因為危險源是動態(tài)變化的,不是靜
14
止不變的。因此,企業(yè)應當明確事故定義、事故報告流程,并對員工
充分培訓,確保員工能及時報告未遂事故等輕微事故,作為危險源獲
取的一個重要途徑。企業(yè)以此作為切入點,發(fā)現(xiàn)新的危險源,對其進
行重新風險辨識和評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隱患,達到最終事
故預防的目的。
2.2.5重大危險源辨識
公司涉及《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標準
中規(guī)定的物質。具體見下表。
表3-4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一覽表
最
序臨界比值
物質類別大依據(jù)
號量
儲tq/Q
依據(jù)《危險貨名表》GB12268-2012主要類
氫氟酸毒性
115t500t別屬于第8類,次要類別屬于第6.1類急性0.03
(40%)物質
毒性類別屬于2類
氧化依據(jù)《危險貨名表》GB12268-2012主要類
硝酸
2性物30t200t別屬于第8類,次要類別屬于第5.1類包裝0.15
(70%)
質類別屬于2類
£1+*+.一+"=1
依據(jù)aQQ
式中,qi,q2,qn-------每一■種危險物品的實際儲存量。
Q1,0.2>Qn-------對應危險物品的臨界量。
辨識過程:
R=0.03+0.15=0.18<l
因此,該項目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15
重大危險源管理流程圖,見圖2。
圖2重大危險源管理流程
通過多種方法辨識,徹底掌握生產(chǎn)活動中的危害因素底數(shù),做到
系統(tǒng)、全面、無遺漏,并形成崗位風險辨識管控清單(見下表3),
每年進行定期更新完善,實現(xiàn)危險源的動態(tài)識別。
16
表3崗位風險辨識管控清單
車間崗位風險辨識管控清單
風險評估管控責任主體
處
于
場所強
化
風
風風風風事風
車序/設風險描易發(fā)事責
管
險
險
險險險險故風任
顏
級
間號備/述故類型控管控措施控
人
色
別
可嚴級中次險層
活動
制級
能'R別的數(shù)值
性性人
數(shù)
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晶棒燙2、加強員工操作安全意識培訓班組
1灼燙631842226黃班長
傷般3、佩戴隔熱手套級
拉4、現(xiàn)場張貼警示標識
晶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車取棒晶棒割其他傷崗位
間241440210低藍2、加強員工操作安全意識培訓員工
傷手害級
3、佩戴勞保手套
晶棒掉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物體打崗位
3落砸到24840012低藍2、加強員工操作安全意識培訓員工
擊級
人3、穿勞保鞋,需要另外一人監(jiān)督提醒并配合
17
1、正確佩戴隔熱手套,禁止衣袖卷起,熱場清掃前必須
對熱場進行降溫冷卻;
2、正確穿戴勞保鞋,禁止野蠻操作,作業(yè)時需要細心謹
搬運、慎;
清掃石3、戴防護口罩,保持空間濕度,及時通風,定期檢查身班組
4灼燙631852126黃班長
墨件燙般體狀況;級
傷4、佩戴防護口罩、眼罩、手套等,嚴格遵守各道工序操
作耍求;
清掃
5、佩戴護目鏡,按照操作要求對管道反抽,防止閃爆發(fā)
熱場
生。
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物體打岡I-U位
5砸傷腳23652215低藍2、加強員工操作安全意識培訓員工
擊級
3、細心操作,速度慢、穿安全鞋
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石墨件機械傷崗位
62245009低藍2、加強員工操作安全意識培訓員工
打磨害級
3、佩戴防塵口罩、眼罩、手套、耳塞等
1、酒精瓶做好標識,避免混淆。
酒精危班組
7火災441650021黃2、使用時遠離火源。班長
險品般級
3、使用完畢后放到防火柜內。
籽晶劃其他傷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崗位
8清爐22452011低藍員工
傷害2、作業(yè)前關閉隔離閥級
1、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
爐蓋碰物體打岡LL1位/_x_
923652I14低藍2、在清理時要注意觀察,需要另外一人監(jiān)督提醒并配合員工
傷頭部擊級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第一課大班
- 青春夢想未來可及
- 爐膛燃燒動態(tài)過程預測
- 基于毫米波信號的抗干擾感知與成像技術研究
- 聚焦“一帶一路”關注新疆及兵團經(jīng)濟
- 二零二五版商業(yè)物業(yè)合同轉讓及公共設施維護管理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chǎn)銷售合同中英文樣本庫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管理與大數(shù)據(jù)分析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房購房合同(附房產(chǎn)證辦理指導)2篇
- 砼煙囪安裝方案
- 開展課外讀物負面清單管理的具體實施舉措方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完整版
- 2025年云南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年中國洗衣液市場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基礎練(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課件
- 系統(tǒng)動力學課件與案例分析
- 《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智能傳感器測試與裝調》電子教案
- 客戶分級管理(標準版)課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術云計算參考架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