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_第1頁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_第2頁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_第3頁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_第4頁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要:當下,學生作文存在諸多問題,教師長期奮戰(zhàn)在高中教學一線,深知個中疾苦,了解痛點所在。為解決這些問題,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遵循寫作規(guī)律,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抓住問題根本,反復實踐、反思、探索,通過多管齊下、對癥下藥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閱讀與表達能力。關鍵詞:高中作文;作文教學;高中語文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眾所周知,語文教學雖經(jīng)歷多次變革,但仍然難以擺脫圍繞著“高考指揮棒”轉的命運,很多教學新思想在實踐中也只能是“戴著鐐銬的舞蹈”。學生可以為考試而努力、為分數(shù)而拼搏,但功利性和目的性卻很難讓他們對語文從心底產(chǎn)生親切感;學生也許能考出好成績,但學習能力、語文素養(yǎng)卻停滯不前。很多學生熟知解題的各種技巧和模式,卻缺乏起碼的閱讀欣賞能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缺乏系統(tǒng)性,學生作文與文本學習兩相割裂,要么隨手寫去,不知所云,要么排比層進,照葫蘆畫瓢,情感匱乏,寫作能力沒有隨年齡同步成長。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成為語文教學為人詬病、積重難返的痼疾。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借助新教材,結合教學經(jīng)驗,對作文教學進行了如下探索。一位評論家說:“唐以前的詩是長出來的,唐人的詩是嚷出來的,宋人的詩是想出來的,明清的詩是仿出來的。”這番話概括了各時期詩歌的特點,同時也說出了寫詩為文的真諦:唐詩之所以登峰造極,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恰因唐人自信、自然。真正的寫作如同吃飯說話一樣,胸中塊壘不吐不快,遇到幸事急于分享,好文章應是心靈深處噴涌而出的一股清泉。學生作文卻往往是逼出來的,這正是作文難產(chǎn)的主要原因。筆者所帶班級內(nèi)公認的才女寫過一篇周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作文》,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呼喊。細思之,學生寫信就從來不愁,因為有真情實感;朋友圈文筆清奇、富有新意的大有人在。文章不是逼出來的,無病呻吟,難免裝腔作勢之嫌、東施效顰之丑。所謂“詩言志,歌詠言”,若能“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則“春來草自青”。杜甫詩云:“文章憎命達?!睂W生人生閱歷尚淺,思想認知不深,也是寫作膚淺的原因之一。再者,當下口袋書橫行,來勢洶洶的網(wǎng)絡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沖擊了傳統(tǒng)文化模式,對學生語言的規(guī)范性影響不淺。內(nèi)外交困,學生作文存在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很多學生談作文色變,畏之如虎。主要問題如無話可說,無“米”下鍋、有“米”無法、結構混亂、審題不當、缺乏真情、詞不達意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作固然需要天賦,但從本手扎扎實實練起,定然卓有成效,妙手可期。二、提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一)大量閱讀,培養(yǎng)興趣語文學習需要長期規(guī)范的語境浸潤,必然離不開大量的閱讀。1.充分利用課內(nèi)資源借助課堂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撒下種子,勤耕不輟,靜待花開。統(tǒng)編新教材中古今中外佳作比比皆是,各類文體全面,且是按單元主題編寫,教師如能把語文課堂搞得色香味俱全,讓學生食指大動,自然能夠有所領悟和提高。學生對經(jīng)典篇目若能爛熟于胸,對寫作大有裨益。2.大力開拓課外資源如果說課內(nèi)是半畝方塘,課外無疑是汪洋大海。除了整本書閱讀《紅樓夢》《鄉(xiāng)土中國》外,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喜好和課程標準要求,每學段列出名著閱讀書單(如《論語》《三國演義》《人間詞話》等),寒暑假開列閱讀書目,指導學生做好閱讀計劃,進行個性化閱讀,寫讀書筆記。推薦書目有唐宋八大家散文和人物傳記;也有膾炙人口的“段子集”——《世說新語》,情節(jié)曲折人物豐富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更有《閱微草堂筆記》《小窗幽記》《幽夢影》《菜根譚》等小品文;《蘇東坡傳》《王陽明傳》等人物傳記;王小波的雜文《沉默的大多數(shù)》等。也可推薦時下廣受學生歡迎的中外作家作品,如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余華的《活著》等,學生喜歡,閱讀后普遍反映受益匪淺。3.教師帶動,熏陶漸染教到老,讀到老。教師要經(jīng)常把自己讀的好書介紹給學生,感染學生。如講蘇東坡詞時,介紹《品中國文人》;講李清照時,介紹《當時只道是尋?!?,順便牽出梁衡的散文集《跨越百年的美麗》;講梁思成,關聯(lián)林徽因,連同傳記《蓮燈微光里的夢》也說給學生聽;看《一本好書》就止不住興奮,推薦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等。學生深受感染,爭相買書看書,閱讀蔚然成風。胸藏萬卷書,還愁千把字嗎?4.借助媒體,多管齊下信息化時代,自然要學會借力。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文質(zhì)兼美的文化節(jié)目,如《西南聯(lián)大啟示錄》《文學的故鄉(xiāng)》《典籍里的中國》《經(jīng)典詠流傳》《詩詞大會》《一本好書》《見字如面》《朗讀者》《大師》等,學生喜聞樂見,看得興味盎然,用潤物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熱情。課內(nèi)一些長篇小說,比如《復活》《百年孤獨》《大衛(wèi)科波菲爾》等,因為是節(jié)選,可尋找優(yōu)秀的網(wǎng)絡資源電影片段、名家賞析等,利用短平快的方式幫助學生迅速把握情節(jié)主題,產(chǎn)生興趣,進而閱讀文本。此外,定期選編報紙時事評論讓學生閱讀,可以開闊視野,提高語文素養(yǎng),訓練思維能力。(二)積累素材,博觀約取好腦筋不如爛筆頭,多讀還需多記。教師可要求學生建立一個摘抄本,起上個性化的雅致名字,如“涓滴錄”“錙銖集”等,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或從課外摘錄名言警句、美文佳作,或摘錄教師編選印發(fā)的材料,定期交流。根據(jù)班內(nèi)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教師指導學生讀書筆記的寫作,要求筆記內(nèi)容傾向于美文賞析、語句描寫、論據(jù)積累等方面;開設名著匯報表演課,舉行讀書交流會,交流閱讀的成果。另外,與學生共同閱讀,快樂閱讀,教學相長,其樂融融。讀書筆記發(fā)揮了比傳統(tǒng)周記更大的作用。自第三學段開始,在讀書筆記的基礎上,開展“定向積累”實驗,把積累和運用緊密結合,對議論文教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每周檢查三次,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把本子提前準備好,隨便走到誰的眼前,該學生就要背誦,其他學生靜心聆聽,然后進行評論,說出感受,教師隨時評價總結,點撥提升。養(yǎng)成習慣后,每次語文課前,大家就既緊張又期待,幾年下來,學生積累的材料便頗為可觀了。(三)勤于練筆,活學活用如果僅限于積累材料,充其量只是“兩只腳”的活動書櫥。有了源頭活水,就要學以致用。歌手出道前往往先模仿某成名歌手,再創(chuàng)作自己的風格;書法家一開始臨帖、后則背貼;同理,作文仿寫也是一個好辦法。照貓畫虎,先做模仿秀,再做你自己。首先,是課文仿寫。如聞一多的《紅燭》、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均是詩歌三美的典范;荀子的《勸學》雖屬節(jié)選,卻是典型的層遞式議論文,蘇洵的《六國論》是分論點并列式議論文,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是標準的駁論文;歸有光的古代散文《項脊軒志》,平淡樸素而自有風味,正是記敘文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典范。這些經(jīng)典美文,學生完全可以模仿。其次,每周讓學生課外摘抄一篇佳作。作文課上先默寫原文,再摹寫新文,效果很好。語文讀本上每一單元都有一個概括性的前言,辭工句麗,結構清晰又短小精悍,可讓學生先背過文段,再另起爐灶仿寫一篇,可使學生很快掌握結構要領。另外,也可以選擇一些佳作,如高考作文來模仿。最后,要求學生一周至少一篇隨筆。自由表達不可或缺,唐朝詩人李賀外出隨身背著錦囊及時記錄靈感;托爾斯泰、季羨林、胡適堅持寫日記,他們的做法都很值得學習。再者,寫文章要有真情實感,無病呻吟令人生厭,真感情即好文章。賈平凹的《我不是個好兒子》撥動讀者心弦的不是什么華詞麗藻,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摯感;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情理并茂,值得反復品咂。所謂性靈之作,也應是著力追求的。(四)學案導學,及時反饋雖說文無定法,但要讓學生下出妙手,本手功夫必須練到家。首先,要高度重視部編教材的單元寫作任務。從高一開始,利用學案導寫,包括新詩寫作、詩歌評論、申論等,扎實練到,夯實基礎。學案導學采用范文引路、方法指導在先的做法,使學生有法可依;印制統(tǒng)一作文紙,把文體、選材、語言、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構思技巧、審題立意等分專題進行有序訓練。其次,讓學生熟悉各種高考作文題型,尤其要緊跟新課改的動態(tài)。教師要研究高考作文命題的走向和趨勢,從命題到話題再到材料作文,從任務驅動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分系列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審題立意的方法,學列提綱,掌握幾種常用的結構類型,訓練寫作思維,加強思辨訓練,以不變應萬變。最后,優(yōu)化評價方法。魯迅說,文章是改出來的。作文教學不是讓學生寫幾篇便了事,還需要教師及時批閱,反復修改。傳統(tǒng)批閱方式是教師全批全改,耗時費力,不啻一種折磨。教師在燈下熬白了頭,吃力卻不一定討好,往往用幾句籠而統(tǒng)之的評語打發(fā)了事,而且通常兩周才能揭曉,學生的寫作熱情早已熄滅。有鑒于此,最好趁熱打鐵,及時交流,升格訓練。教師只消認真地批上一部分,發(fā)現(xiàn)問題即可。而讓學生互評也是妙法,讓大家以“找讀者”的方式,學生間實名制相互批閱點評,再由小組評閱,最后教師點評,課堂交流,升格指導,編寫出“作文快報”印發(fā)交流,并在??臀⑿殴娞柹祥_辟欄目,選登學生作文,激發(fā)其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水平。除了學生互評,教師面批也能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一則及時直接地指出問題,可以對癥下藥;二可順便交流情感,拉近師生關系;三是以點帶面,將激勵作用擴大到全體。(五)勇敢“下水”,以身示范葉圣陶說過:“一個不愛寫作的教師是教不出愛作文的學生的?!苯處熢趯W生心目中有一定的神秘感,適當透露一點個人的小秘密,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拉近師生距離,增進師生情誼,何樂而不為?教師用“下水文”示范,可以無聲地為學生樹立榜樣,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寫作時,與學生同步進行,限定時間,評出優(yōu)劣,既比寫作速度又比寫作質(zhì)量,既有師生比較也有生生比較??墒箤W生興趣倍增,又能在講評中起對比總結作用。筆者長期受邀為報紙撰寫時評、高考作文,如2015年的“等閑識得東風面”,2020年的省??甲魑摹耙獙⑹謾C關進籠子”,2021年全國高考山東卷的“明強弱之變,達動態(tài)平衡”等,高考后第一時間讓學生寫,再用“下水文”講評,學生驚奇和贊賞的目光說明教師的引領作用不可忽視。在學習稼軒詞時,筆者寫了現(xiàn)代詩歌《致稼軒》,表達深深的敬意;學習東坡詞,寫了《尋東坡》,將東坡詩詞串聯(lián)在一起;以“我從你的世界經(jīng)過”為題,跨越時空,讓學生給心目中的一位古人寫信,如“致杜甫”“致李清照”等,使學生文思泉涌,佳作迭出。三、結語總之,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端正態(tài)度,正本清源,勤耕不輟,久久為功。既不能撒手不管,任由學生野蠻生長;也決不可急功近利,罔顧教學規(guī)律,拔苗助長。要像郭橐駝種樹一樣,有所為有所不為,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常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