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課標·定向核心·導學1.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歷史解釋、時空觀念)2.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唯物史觀、史料實證)1.一條古代東西方的重要商路:絲綢之路2.三條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草原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3.商路的一個重要作用:文化交流學習任務1歐亞大陸上的重要商路一、絲綢之路1.含義: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通歐亞大陸的商路,后人在這條商路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絲綢遺存,因此將其命名為“絲綢之路”。它是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形成與發(fā)展:形成背景(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yǎng)蠶和制造絲綢的國家(2)中國絲綢廣受歐亞大陸其他地區(qū)歡迎張騫通西域(1)時間:公元前138年(2)概況:漢武帝派遣張騫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此次出使被稱為“鑿空”,大大推進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貿易的繁榮發(fā)展(1)絲綢之路在長期發(fā)展中開辟出一些支線,新疆、中亞地區(qū)的路線尤為復雜(2)唐朝中期以后,絲綢之路在東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漸趨下降【微思】閱讀教材“史料閱讀”——“《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思考:材料說明絲綢之路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提示:溝通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就卣寡由臁繌堯q“鑿空”≠絲綢之路開通(1)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的絲綢之路貿易在張騫通西域之前已經存在,但沒有形成比較固定的路線。(2)張騫通西域是絲綢之路發(fā)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在其前后的絲綢之路的交通和貿易,無論在規(guī)模、穩(wěn)定性還是在影響力等方面,確實不可同日而語。二、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名稱路線或歷程作用草原絲綢之路從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亞西行,經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歐洲或小亞細亞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遷西南絲綢之路從關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橫斷山麓南下,跨越瀾滄江、怒江,向西進入緬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亞、西亞等地在溝通古代中國西南地區(qū)與東南亞、南亞的聯(lián)系上,長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海上絲綢之路(1)西漢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2)宋元時期,官方使節(jié)和私人商賈出洋航海都十分頻繁;(3)明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交通的巔峰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地區(qū)建立了廣泛聯(lián)系【圖解】鄭和下西洋中海外貿易的主要形式學習任務2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一、物質和技術交流(從【智選】中選出相對應的序號)方向表現(xiàn)中國輸出養(yǎng)蠶和繅絲技術逐漸傳到④漆器及其制造技術、鐵器及冶鐵技術,經由②向西傳播;四大發(fā)明傳到西方瓷器主要沿③外銷;西亞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國各類瓷器西方輸入從中亞引進良種“⑦”、飼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西瓜和中國古代文獻中帶有“胡”字的物種基本都是通過①傳入的中亞和西亞的服飾、飲食對隋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⑤從陸、海兩個渠道逐漸傳入中國,在宋元時期發(fā)展為重要的經濟作物⑥、珠寶、金銀器皿等外來商品,早期多從陸路輸入,自宋代起基本來自海路智選:①西域②中亞③海路④東羅馬帝國⑤棉花⑥香料⑦汗血馬【拓展延伸】“一帶一路”倡議的價值(1)對中國:有利于我國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有利于保障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2)對世界:有利于增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實現(xiàn)各國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有利于各國消除分歧,增進友誼,維護地區(qū)和世界和平。二、思想文化交流1.宗教:佛教在漢朝從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藝術創(chuàng)作其他祆教、摩尼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陸續(xù)傳到中國2.藝術:石窟佛教石窟融匯東西藝術風格,是人類文化史上的瑰寶其他中亞和西亞的雜技、魔術、音樂、舞蹈在漢唐王朝廣受歡迎3.中醫(yī):中醫(y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qū)?!靖拍铌U釋】玄奘取經(1)公元627年(一說公元629年)玄奘沿絲綢之路西行,經西域進入中亞,又南行抵達印度,進入那爛陀寺學習。(2)645年,玄奘從印度帶回佛經657部,翻譯了75部。玄奘通過口述,由其弟子記錄寫成《大唐西域記》12卷,記載當時130多個國家的情況,成為研究中亞、南亞社會歷史和中外交通的珍貴資料。主題一古代商路的開辟與發(fā)展【情境探究】1.獲取信息——“絲綢之路”開辟的條件材料西漢中期,農業(yè)經濟得到發(fā)展,經濟交流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時,為了聯(lián)絡大月氏人夾擊匈奴以謀求邊疆人民生活的安定,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對外貿易的通道,中外商人將大量的文繡繒帛、羅紈錦綺運往中亞、西亞,甚至遠至歐洲的羅馬共和國,形成聞名后世的“絲綢之路”?!幾院婚秲蓾h絲綢之路的開辟及其對經濟、文化的影響》思考: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得以開辟的條件。(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破法】抓住關鍵信息:“農業(yè)經濟得到發(fā)展”“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由此打通了對外貿易的通道”?!咀灾髯鞔稹课鳚h農業(yè)、手工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漢武帝打擊了匈奴勢力,維護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國力強盛;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朝對西域的管理。2.分析問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材料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海運和造船業(yè)的發(fā)達,中外海上交通有了重大發(fā)展。從廣州出發(fā),沿馬來半島,經印度洋到達阿拉伯巴格達的海上中西航線已初步形成。這條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有力地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這時期中國與外國的水陸交通、商貿、文化交流都超越了前代,并為以后隋唐時期中外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幾哉沧討c主編《中國古代史》思考: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背景,并說明其影響。(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破法】抓住關鍵信息:“海運和造船業(yè)的發(fā)達”“有力地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水陸交通、商貿、文化交流”“為以后隋唐時期中外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咀灾髯鞔稹勘尘?海運和造船業(yè)發(fā)達;北方戰(zhàn)亂,南方社會安定;北方人口南遷,南方地區(qū)得到開發(fā)。影響:進一步推動南方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為以后的中外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臼氛撽U釋】絲綢之路形成的原因方面闡釋政治(1)國力強大,政局穩(wěn)定;(2)西域地區(qū)行政機構設立,提供政治保障技術(1)中國絲織、制瓷技術先進;(2)茶葉種植業(yè)和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經濟(1)古代經濟發(fā)展提供了物質條件;(2)中外商人之間的貿易和羅馬帝國也起了重要推動作用軍事對西北少數(shù)民族戰(zhàn)爭的勝利,保障了商路的安全交通(1)海路交通條件不斷完善;(2)航海造船技術提高;(3)指南針運用于航海思想(1)中國友好往來和平交往的愿景;(2)海外貿易的歷史傳統(tǒng)【特別提醒】中國古代的商路除了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外,還有西南的茶馬古道和阿拉伯半島的漢志商道。主題二古代商路上的文化交流【情境探究】1.獲取信息——漢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材料在古代中國,基本上以萬里長城和天山山脈為界,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為農耕民族。游牧民族在與農耕地區(qū)或狩獵地區(qū)進行物資交換的過程中,歷盡艱險,開辟了眾多的通商道路……進入匈奴地區(qū)的漢人,帶去了中原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中原的文字和計算方法也被匈奴人接受。進入中原的匈奴人也在血統(tǒng)、文化上給漢民族以影響。音樂舞蹈、飲食文化、平等觀念的傳入,又給漢文化帶來新的生命力。這些流動的人群,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傳播者,也是異族文化的接受者?!幾詣厶m《民族大遷徙對中西文化發(fā)展的影響》思考: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漢代為例分析漢人是如何成為“本民族文化的傳播者”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破法】抓住關鍵信息“帶去了中原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咀灾髯鞔稹繚h人為游牧民族帶去了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養(yǎng)蠶和繅絲技術傳入東羅馬帝國;漆器及其制造技術、鐵器及冶鐵技術經由中亞向西傳播。2.論證觀點——商貿對文明的影響材料一一個成功的大一統(tǒng)帝國,必然也是能夠成功與商人集團合作,接納商貿秩序的帝國。唐王朝得到粟特人的協(xié)助,得以成功地經略西域,一旦雙方決裂,唐人變成文化保守主義者,他們也就失去了中亞。宋元能夠從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中獲得好處,也是因為同阿拉伯商人保持友善。明初一旦禁海,有不在少數(shù)的臨海子民參與或主導倭寇組織?!幾詮埿τ睢渡藤Q與文明·現(xiàn)代世界的誕生》材料二長期以來,穆斯林商人一直是歐亞商路的主宰者。從7世紀開始,來自波斯、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水手和商人開始學著借助季風的力量前往印度。到8世紀20年代,穆斯林水手最遠到達了中國的沿海地區(qū)。唐朝對外來文化采取了非常開放的態(tài)度,中國的藝術明顯受到波斯和阿拉伯的影響。宋朝依然與伊斯蘭世界進行貿易?!栋驳卖敗が敔柕氖澜缡贰匪伎?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商貿與文明”的認識。(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破法】抓住關鍵信息“唐人變成文化保守主義者,他們也就失去了中亞”“唐朝對外來文化采取了非常開放的態(tài)度,中國的藝術明顯受到波斯和阿拉伯的影響”“宋元……從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中獲得好處”“明初一旦禁海,有不在少數(shù)的臨海子民參與或主導倭寇組織”,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提煉?!咀灾髯鞔稹竣偕藤Q促進國力強盛。如唐朝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使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市;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發(fā)達,是唐朝國力強盛的重要因素。②商貿加快文化交流。如中國養(yǎng)蠶、制造漆器、冶鐵等技術西傳,引進中亞“汗血馬”、葡萄等,佛教傳入中國等。③商貿推動經濟繁榮。如宋朝是古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國庫的重要財源。④限制商貿不利于經濟文化發(fā)展。如明朝海禁政策造成沿海倭寇泛濫?!臼氛撽U釋】中國古代對外交流的特點和認識1.特點:(1)唐朝前期以陸路貿易為主,唐朝中期以后以海路貿易為主。我國古代的對外交通,可以唐朝中期為界分為兩個階段。漢朝至唐朝中期,主要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同西亞、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進行貿易與交流;唐朝中期至明朝,海路日益占據(jù)對外交往主導地位,這是北方戰(zhàn)亂不止、經濟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術的長足進步所致。(2)對外關系以友好交往為主流。例如隋唐同朝鮮、日本有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彼此經濟文化產生了影響。南宋的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非洲一些國家。元朝時亞、非、歐國家和地區(qū)不斷有使團、商隊來大都,泉州港異常繁忙。明朝鄭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lián)系。(3)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①漢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統(tǒng)治者實行對外通好政策,加強了中國同亞、非、歐各國的聯(lián)系,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②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使中國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2.認識:(1)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是對外交流的重要條件。(2)包容開放,加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才能促進社會進步,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家和民族的落后。(3)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加強了中外物質技術和精神文化的交流,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題組一絲綢之路1.(2023·內江高二檢測)公元前138年,張騫應募出使西域,從長安出發(fā),經匈奴,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最后返回漢朝。其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聯(lián)合大月氏共擊匈奴B.加強與西域經濟交流C.開辟著名的絲綢之路D.聯(lián)合匈奴平七國之亂【解析】選A。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欲聯(lián)合大月氏等政權共擊匈奴,A正確;B、C是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而非目的,排除;張騫出使西域是為了聯(lián)合大月氏共擊匈奴,不是聯(lián)合匈奴,排除D?!旧罨c撥】“鑿空”和“絲路”精神,成為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歷史象征,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2.司馬遷在《史記》中把張騫的事跡稱為“鑿空”。這里對“鑿空”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將佛教文化介紹到中原地區(qū)B.開辟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道C.代表中央政府管轄西域地區(qū)D.解除匈奴對西漢王朝的威脅【解析】選B。張騫的事跡主要是開辟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故選B。A、C、D與“鑿空”無關,排除。3.翦伯贊認為:“漢朝的文明光輝已經把西藏、青海除外之今日的整個中國照得通明,并且通過南山北麓之頸形的狹管,在天山南北射出它的光輝。這種光輝,漸漸向中央擴大它的照射,大約在里海、黑海之南,便與羅馬共和國的光輝交光采連,呈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美景?!边@種“美景”的呈現(xiàn)主要得益于 ()A.絲綢之路的開通 B.民族政策的寬容C.匈奴勢力的衰落 D.屯戍政策的推行【解析】選A。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使中西交通道路暢通,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lián)系,故選A;題干表述的是漢朝與羅馬共和國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排除B;材料與匈奴勢力和屯戍政策無關,排除C、D。題組二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4.(2023·安慶高二檢測)隋唐時期,日本使節(jié)和僧侶在中國與日本之間往來頻繁,他們把浙江的青色綾帶回日本做樣板,仿制出彩色錦、綾等,江浙地區(qū)出產的絲綢也被大量運往日本。這可用于說明,隋唐時期 ()A.江浙地區(qū)的經濟重心地位已確立B.海上絲路促進了中日經濟交流C.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絲銀貿易活躍D.中日朝貢貿易向民間貿易轉型【解析】選B。隋唐時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被運往日本,日本還仿制出絲綢品種。從而可知海上絲路對中日經濟交流的促進作用,B正確;僅憑材料信息無法判斷江浙地區(qū)經濟的整體地位且當時經濟重心還未轉移至南方,排除A;絲銀貿易活躍是在明清時期,排除C;材料沒有明確是朝貢貿易還是民間貿易,排除D。5.元朝的紙幣在全國各地暢行無阻,甚至流通到了交趾(今越南)、羅斛(今泰國)、烏爹(今緬甸境內)等國。這反映了元朝 ()A.紙幣為鄰國所仿效 B.國內外貿易的發(fā)展C.沿襲宋代貨幣制度 D.絲綢之路得到擴展【解析】選D。元代的驛道路網打通了元朝首都與亞歐各地的聯(lián)系,使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暢通,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進入鼎盛時期,絲綢之路的擴展使元朝紙幣暢行國內外,故選D;元朝紙幣流通到國外,而不是為鄰國所仿效,排除A;國內外貿易的發(fā)展得益于絲綢之路的擴展,排除B;宋代貨幣以銅、鐵錢為主,“沿襲”說法錯誤,排除C?!狙a償訓練】元代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巴圖塔乘過中國海船,他說,中國海船每船可載一千人,船體寬闊,當時印度洋和中國之間的交通都操于中國之手。這反映了元代()A.開始與非洲建立起聯(lián)系B.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C.造船技術有了大幅度提升D.開辟通往印度洋的海路【解析】選B。宋元時期,使用先進的帆索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