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_第1頁
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_第2頁
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_第3頁
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_第4頁
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四川省樂山十校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留意事項: 1.本試題題卷分Ⅰ卷(選擇題)和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及答題卡一張。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校、準考證號、班級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3.Ⅰ卷選擇題按依次填涂在答題卡上,Ⅱ卷請寫在答題卡上,答在題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監(jiān)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試題卷由考生自行保管。第Ⅰ卷選擇題(48分)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僅有一個答案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所選答案在答題卡上的相應位置涂黑。近年來,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大力提倡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國各地主動開展“光盤行動”,抵制“舌尖上的奢侈”。下列諸子百家的思想主見,與該行動最為吻合的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漢書?藝文志》載:“□□者流,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者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賞必罰,以輔禮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yǎng)三老五更,是以兼愛?!币来翁钊肷鲜龇娇虻牧髋墒茿.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3..秦代焚書禁學和漢代獨尊儒術采納的手段大相徑庭,秦代重在“禁”,漢代重在“尊”,但兩者反映的本質問題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圍由生動活躍轉為死氣沉沉B.文化內容由綜合寬容轉向專制C.文化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 D.為不同思想留下適度發(fā)展的空間4.歷史上,西漢宣帝年間發(fā)生一次日食時,宣帝即刻下詔說:“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睗h宣帝的相識和做法體現(xiàn)了A.“獨尊儒術” B.“大一統(tǒng)”C.“天人感應” D.“君權神授”5右圖《一團和氣圖》乍一看好像一位笑面彌勒佛盤腿而坐,而細觀之彌勒佛左耳處有一道冠老者,右耳處有一方巾儒士,彌勒佛手搭兩人肩上,借用道者與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張正面像,它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一種社會思潮。對這一思潮表述正確的是A.隋唐時期初露端倪B.推動了新儒學體系的誕生C.實現(xiàn)“三教合歸佛”D.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6.某高校老師撰寫了一篇《論明清小說對宋明理學的超越》的歷史論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該論文論據的是A. 《紅樓夢》:“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B. 《西游記》:“皇帝輪番做,……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C. 《三國演義》:“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乎!”D. 《聊齋志異》:“(女)兒已委身喬郎矣,更無歸理。如有變動,但仍一死!”7.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說:“后代的人們,由其現(xiàn)實的利益和要求動身,各取所需,或夸揚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強調其合理的因素,來重新解說、建立和評價他們……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發(fā)展進程中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儒學體系在不斷批判中得到發(fā)展完善C.儒學思想適應了全部時代的社會須要D.儒學思想的演化具有主觀性和時代性8.在西方,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對于推翻封建統(tǒng)治、開拓世界市場、推動科技革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在明清時期的中國卻未能推動社會變革。其重要緣由之一在于當時的中國A.經濟停滯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擾C.國家分裂、國力衰弱D.固守農耕自然經濟生產方式9.下表說明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tǒng)計表A.中國古代科技留意對自然的探究B.中國古代科技重視理論概括和抽象C.中國古代科技在明清時期快速轉化為近代科技D.中國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與農業(yè)生產相關的領域10.書法家張成功認為,中國書法的至善境界是風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顯的書法,即是適用性、裝飾性工藝,而不是心之畫,更談不上書法藝術。據此推斷,張成功眼中真正意義上的書法藝術是A.草書B.隸書C.小篆D.楷書11.下列兩幅繪畫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其繪畫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是A.文人畫B.山水畫C.花鳥畫D.風俗畫12.“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這一古代的四言詩歌語言美麗,音節(jié)和諧,藝術感染力強,它出自于A.《唐詩三百首》B.《離騷》C.《詩經》D.《宋詞三百首》13.吳承恩塑造了豬八戒這樣一個角色:擁有女人、過得去的財寶以及可以充共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情愿以辛苦的勞作來獲得這些;在取經路上一旦發(fā)生問題,他總是急于建議“把白馬賣了,給師父買一口棺木”。在當時,這一角色A.體現(xiàn)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抗拒精神B.揭示專制王朝走向敗落的命運C.符合市民階層的文化心理需求D.引發(fā)人們美妙聯(lián)想的藝術狀態(tài)14.鴉片斗爭后,日本聞名學者鹽谷世弘曾大為感嘆:“嗚呼!忠智之士,憂國著書,不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國,吾不獨為默深(魏源字)悲焉,而并為清主悲之!”。這反映當時A.華夷思想被學習西方思想所取代B.洋務派起先“師夷長技以制夷”C.傳統(tǒng)觀念阻礙正確看待外來事物D.國人對外部世界感到驚惶和恐驚15.視察右圖,你認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漫畫描繪的是反抗派“師夷長技以制夷”B.該漫畫描繪的是清末“新政”C.該漫畫描繪的是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D.該漫畫描繪的是洋務派“中體西用”16.康有為聲稱“凡西人所號長技,我中人千數(shù)百年皆已有之”;梁啟超斷定議院、議員及其產生和議事,實中國古制。據此推斷,康、梁兩人A.意在以復古為手段謀求政治變革B.仍未能突破“中體西用”的桎梏C.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質不同D.借“西學中源”說宣揚民主共和17.1921年陳獨秀在《青年的誤會》中說:“你說要打破偶像,他就連學行值得崇拜的良師益友也蔑視了。你說學生要有自動的精神、自治的實力,他就不守紀律、不受訓練了……你說要脫離家庭壓制,他就拋棄年老無依的母親……許久這樣誤會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進步還是退步呢?”陳獨秀意在A.反對青年接著追求獨立自治B.指責新文化運動中的極端傾向C.修正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D.訂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極的成分18.20世紀初的中國學問分子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明顯特點,是他們傳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純?yōu)樘角髮W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詞藻,而是為了正確相識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識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此,他們特殊重視傳播階級斗爭和社會發(fā)展的學說,并把馬克思的階級斗爭學說看作是聯(lián)系馬克思主義其他原理的一條“金線”。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A.階級斗爭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最為核心的內容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主要作為社會改造指導思想C.中國的學問分子重視馬克思主義自身理論體系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缺乏科學理論指導19.某歷史愛好小組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fā)展》,下圖中他們最應當選擇的學習資料是:ABCD20.“兩個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庇纱丝芍皟蓚€凡是”的實質是A.堅持毛澤東思想B.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C.堅持實事求是 D.文革中左傾錯誤的接著21.右圖是1957年周恩來總理觀看戲劇《鬧天宮》后懷抱演員小六齡童的留影。這是當時科技文化藝術領域出現(xiàn)旺盛景象的一個縮影,出現(xiàn)這一旺盛局面的主要緣由是A.文藝工作者的主動努力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C.傳統(tǒng)戲曲劇目面貌一新D.“雙百”方針的提出22.下表中新中國教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主要是因為A.建立起了人民教化事業(yè)B.確定了教化要面對現(xiàn)代化的方針C.實行“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D.開展了“教化大革命”23.“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舊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才智,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幻想,就是讓全部的人遠離饑餓。”這是某位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頒獎詞,此人最有可能是A.李四光B.袁隆平C.華羅庚D.錢學森24.中國70周年的國慶閱兵舉世矚目,在這次慶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國人戲稱“東風快遞”的導彈方陣等國之重器。下列關于建國以來科技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發(fā)展兩彈一星是為了和西方大國進行核競賽B.1964年中國自行研制的氫彈爆炸成功C.20世紀90年頭中國政府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D.中國自20世紀80年頭起先加入“載人航天俱樂部”第Ⅱ卷非選擇題(52分)本大題共3個小題:25題25分,26題12分,27題15分,共52分。全部題目的答案請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目的指定位置,寫在試題卷上無效。25.(25分)中國的學校教化、社會教化是絢麗輝煌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社會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是私學教化的鼻祖,但在《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中,有很多同時代的隱士對于“知其不行為而為之”的孔子極盡訕笑之能事,或諷刺他“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或訕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壘壘若喪家之犬”等。材料二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摯友有信,右五教之目?!涓`觀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材料三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毛澤東指示:“學問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化,很有必要”。隨即在全國開展了學問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活動?!瓕Ξ敃r的知青來說,他們到農村去,是為了殲滅“三大差別”,帶有主動的志向主義色調,邢燕子、侯雋、董加耕等一大批優(yōu)秀青年,便是他們的典型代表?!瓕W問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是特殊的歷史為一代青年供應的一條特殊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有珍貴青春的荒廢,有美妙志向的破滅,有生活信念的動搖,更有一代知青的奮斗業(yè)績。在國家最艱難的歲月,是他們同當?shù)厝嗣褚黄?,用自己的勤勞和才智,支撐著共和國大廈。較之后來的青年,他們更多一些對人生艱辛的領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行。“知青”二字已不是單純字面上的含義,而是那段特殊經驗給予他們的一種“資格”?!幾匀嗣窬W《1968年2000萬學問青年上山下鄉(xiāng)》(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學問,簡述孔子在教化方面的成就,并分析時人訕笑孔子的緣由。(10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朱熹教化方面的核心主見。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其影響。(6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評析“學問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9分)26.(12分)近代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各階層提出了各自的救國方案。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共和救國方案“余以人群自治為政治之極則,故于政治之精神,執(zhí)共和主義.夫共和主義豈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責任者也?!薄?897年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宮崎寅藏的談話材料二:民主科學救國方案“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薄惇毿恪侗局咀锇钢疝q書》材料三:社會主義救國方案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視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一這就是結論?!珴蓶|《論人民民主專政》請回答:結合所學學問概述上述三個救國方案的實踐活動(3分)并任選一個方案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9分)(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漢武帝采納策問(考試)的方法,凡對策公開講黃老刑名縱橫的人一概罷黜不取,獨取董仲舒、公孫弘等儒生,都給好官做。從今諸子百家被黜,儒學獨尊,特殊是《春秋公羊》學成為最通顯的儒學。武帝時下令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各級官吏薦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通過考核,擇優(yōu)錄用。對那些確有才能而不愿出來作官的人,通過“征召”的方式,由漢武帝親自召見,即授給官職。同時,還利用上書言事的形式選官。天下官吏百姓都可上書,只要對國家發(fā)展有建樹的,就視其所長,授予職位。漢武帝采董仲舒、公孫弘的建議,京師立學校,又令郡縣推舉孝廉、茂才,供朝廷選用。儒學與仕途結合起來,要做官非學儒不行,士人都變成儒生了。京師的學校(太學),五經博士當教官,有正式學生五十人,叫做博士弟子。全國各郡保薦學生到博士處受業(yè),待遇同博士弟子一樣,名額不定。兩種學生都是一年考一次,考上、中兩等的給官做,考下等的黜令退學。又選通經學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的卒史,職務是用經義裝飾政事。從皇帝丞相始終到地方官,都會講經學,政治思想統(tǒng)一了。自從漢武帝立官學,兩漢學術上只有儒家派別間的爭論,不再有儒與非儒不同學派的斗爭。這是封建國家統(tǒng)一以后自然產生的結果。這個結果不利于學術思想的發(fā)展,但也有助于國家統(tǒng)一的鞏固?!幾苑段臑憽吨袊ㄊ贰?、徐凱《中國歷史上的重要革新與變法》(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漢武帝選官制度改革的特點。(7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漢武帝選官制度改革的影響。(8分)樂山十校高2025屆第三學期半期聯(lián)考歷史答案選擇題123456789101112DBCCBCDDDDA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CDABBCDDABC25.答案:(1)成就:①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了官府壟斷教化的局面;②主見“有教無類”,把自己的思想主見貫徹到教化活動中;③編訂文化典籍,“五經”成為儒學的教材。④留意人的全面發(fā)展(提倡“六藝”培育學生)(任3點6分)緣由:①當時百家爭鳴,各學派之間相互攻詰;②諸侯爭霸,孔子思想不適合當時社會變革的須要。(4分)(2)主見:重視學生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的培育。(2分)影響: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須要,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6分)(3)評析:答案應包括四個方面:“學問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背景;(2分)內容及其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