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_第1頁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_第2頁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_第3頁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_第4頁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課件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3中華文明的起源1.知道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早期國家的產生。(唯物史觀)2.通過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遺址,了解中國早期國家起源的表現(史料實證)3.通過閱讀教材和有關史料,了解炎黃聯盟的形成、涿鹿之戰(zhàn),知道炎帝和黃帝部落聯盟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干。(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4.通過閱讀教材和有關史料,了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禪讓制,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大汶口文化遺址炎帝(左)、黃帝(右)雕像庚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1.文明社會的標志

什么是文明?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是什么?古代早期文明位置示意圖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文明古代印度文明中華文明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處于高級階段的社會狀態(tài)。

私有制、階級、國家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

材料一:在世界范圍內,關于文明的定義有上百種之多,具體到社會發(fā)展史角度,就是指人類社會何時進入到國家形態(tài)?!吨腥A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什么是文明?

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國家產生的兩大標志一是階級的出現;二是公共權力的設立什么是國家?重點探討

材料一:在原始農業(yè)、手工業(yè)、家畜飼養(yǎng)業(yè)相繼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之后,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就日漸豐富……氏族首領往往便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權力,想方設法化公為私,……氏族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壞,私有制便產生,進而導致階級的產生。一旦階級和階級矛盾在氏族社會中出現,人類社會的歷史,便開始向文明時代邁進了,文明社會即將到來?!钣阎\《仰韶文化與中國古代文明》材料二:筆者認為,國家形成的標志應修正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階級的出現是國家得以建立的社會基礎,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則是國家的社會職能,是國家機器的本質特征?!跽鹬校骸吨袊糯鷩业钠鹪磁c王權形成》生產力發(fā)展私有制階級分化統(tǒng)治者唯物史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剩余產品貧富分化階級矛盾征服者被征服者部落戰(zhàn)爭公共權力政府軍隊監(jiān)獄國家產生被統(tǒng)治者2.中國早期國家遺跡相關史料

考古學證明,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中國大地上邦國林立,史稱“萬邦時代”。有些邦國都城規(guī)模較大,階級分化也比較明顯,有專家認為其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

良渚古城復原圖

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約630萬平方米。古城和水利系統(tǒng)總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地時間7月6日10點43分(北京時間7月6日14點43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大會主席的落錘,中國提交的“良渚古城遺址”項目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際學術界曾長期認為中華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時期,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這意味著中國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終于得到了國際承認?!薄惾糗纾骸豆玻×间旧赀z成功》,《澎湃新聞》2019-07-06陶寺古城遺址陶寺遺址出土的文物

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陶寺古城面積達280萬平方米,城內有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宮城內有多處高等級建筑基址,以及陶質的建筑材料。城內有兩處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龍盤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貴身份。很多小型墓沒有任何隨葬品,說明當時階級分化嚴重。大型墓葬的隨葬品來源十分廣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匯聚中原。城內還出土了小件青銅器和帶有書寫符號的陶壺,發(fā)現了有可能是觀象臺的遺址。陶寺古城遺址的發(fā)現,表明當時黃河中游地區(qū)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

知識鏈接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fā)現,表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它們彼此之間不斷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構成了早期中華文明的主體。3.神話里的華夏口述史料:

口頭講述并記錄下來的資料神話傳說、俗諺、回憶錄等實物史料: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如:遺跡、遺址、遺物等文獻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

史書、書籍、報刊等研究歷史的依據都有哪些?部落聯盟時期——炎帝、黃帝、蚩尤部落黃帝炎帝蚩尤1、五六千年前,中國步入部落聯盟時期2、黃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部落結成聯盟,推選聯盟首領。阪泉之戰(zhàn)與涿鹿之戰(zhàn)阪泉涿鹿黃帝炎帝

涿鹿之戰(zhàn)1.結果:炎帝戰(zhàn)敗歸順黃帝,炎黃部落結成聯盟

炎黃部落蚩尤指南車2.結果:蚩尤戰(zhàn)敗,黃帝部落的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華夏族的形成涿鹿之戰(zhàn)后,黃帝因此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逐漸演化為后來的華夏族,炎帝和黃帝被后人尊崇為人文初祖,近代以來,海外華人也自稱為“炎黃子孫”。2020年黃帝陵全球華人新年祈福大典現場炎帝黃帝阪泉之戰(zhàn)炎黃聯盟華夏族蚩尤涿鹿之戰(zhàn)其他部落歷史·探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點?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華夏族是由眾多民族在不斷的交往、交流過程中,逐漸融合而成。個人簡介主要發(fā)明炎帝,號神農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炎帝。傳說中的炎帝,能夠……①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發(fā)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③制作樂器琴瑟;炎帝炎帝的發(fā)明④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個人簡介黃帝

黃帝,名軒轅。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坝型恋轮?,土色黃,故稱黃帝?!薄妒酚洝方ㄔ鞂m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發(fā)明弓箭問題與思考說說遠古傳說與真實歷史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反映出當時人們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有關先民的傳說是否有科學根據?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主要反映了人們在衣、食、住、行、醫(yī)藥等方面發(fā)生了變化??脊挪牧献C明先民的傳說是有科學根據的。傳說:在文字發(fā)明之前,人們口耳相傳的具有一定歷史性的故事。史實:通過考古資料,掌握確切證據,完全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區(qū)別與聯系:傳說中被考古資料證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沒有被證明的就是不可信的虛構內容。湖南炎陵縣炎帝陵廟陜西黃陵縣黃帝陵廟堯舜禹禪讓禪讓制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的制度實質: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原始民主)傳位傳位堯舜禹遠古的傳說文明社會的標志中國早期國家遺跡神話里的華夏炎黃——人文初祖私有制階級國家良渚——長江下游陶寺——黃河中游禪讓制——民主推選部落首領的方法1.彩陶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區(qū),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響范圍達到黃河上游和下游、長江上中游和遼河流域,這一現象可看出中華文明()A.多元一體的特征 B.中原地區(qū)向周邊學習C.百花齊放的局面 D.各地區(qū)彼此相互隔絕A2.2023年3月27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從臺灣來大陸交流、祭祖。馬英九先生曾致辭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眱砂度嗣穸际恰把S子孫”是因為()A.炎帝與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B.炎帝與黃帝都是部落聯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