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綜合測評_第1頁
第1~2章綜合測評_第2頁
第1~2章綜合測評_第3頁
第1~2章綜合測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章綜合測評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對生命系統(tǒng)的認識正確的是() A.生物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協調配合組成的“系統(tǒng)”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有的B.將細胞內含有的各種物質配齊,并按照細胞中的比例放在一個試管中,能構成一個生命系統(tǒng)C.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所有生物D.能完整地表現出生命活動的最小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2.下列有關耐旱植物仙人掌細胞與藍細菌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仙人掌細胞相對較大,且細胞質中有核糖體、線粒體等多種細胞器B.仙人掌細胞和藍細菌細胞遺傳物質的類型不同C.仙人掌細胞核中有染色體,藍細菌細胞中無染色體D.仙人掌細胞和藍細菌細胞在結構上既有差異性也有統(tǒng)一性3.水和無機鹽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將農作物秸稈充分曬干后,其體內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B.微量元素Mg和Fe分別參與構成葉綠素和血紅素C.哺乳動物的血液中Ca2+的含量太高,動物會出現抽搐等癥狀D.人體內Na+缺乏會引起神經、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最終引起肌肉酸痛、無力等4.瓜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記載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太平寰宇記》上,到了明清時期,嗑瓜子的習俗已經非常流行了,但那時的主角是西瓜子,后來不斷地向葵花子演變。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瓜子中存在大量脂肪,脂肪是植物細胞中良好的儲能物質B.瓜子中含有的大量元素Ca、P等,可以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以及牙齒的發(fā)育C.新鮮瓜子在炒制的過程中失去的水有自由水和結合水D.膽固醇是構成瓜子細胞膜的成分之一5.天舟貨運飛船為在天和核心艙工作的航天員們送去一份特殊的“外賣”——魚香肉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食物含有多種糖類,部分糖類能被航天員的消化系統(tǒng)直接吸收B.該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C.該食物中的脂肪大部分含不飽和脂肪酸,該種脂肪在常溫下呈固態(tài)D.該食物中的無機鹽被航天員細胞吸收后,可參與合成糖類或脂肪6.“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體糖類的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生物是動物,因為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原B.該生物一定是植物,因為有淀粉和麥芽糖C.上述關于糖的轉化不可能發(fā)生在同一生物體中D.淀粉和糖原都是儲存能量的單糖7.下圖是細胞中一種常見的反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是生物體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氨基酸B.乙與其他氨基酸的區(qū)別在于羧基的數量C.丙中含有2個游離的羧基和1個游離的氨基D.生成物H2O中的H來自甲的氨基和乙的羧基8.血管緊張素是由肝臟分泌的前體物質——血管緊張素原(一種蛋白質)水解形成的一種多肽類激素,具有升高血壓的功能。在臨床上,人工合成的血管緊張素可作為藥物改善低血壓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血管緊張素原能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血管緊張素則不能B.血管緊張素原水解生成血管緊張素的過程中有肽鍵的斷裂和水的生成C.血管緊張素具有升血壓功能與其空間結構密切相關D.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口服血管緊張素來改善低血壓癥9.如圖為某核酸長鏈的部分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④的名稱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細胞生物中一定含有圖示類型的核酸C.兩種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中①的種類不同D.核酸與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都與單體的排序多樣性有關10.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與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能被雙歧桿菌利用,使人體內雙歧桿菌大量繁殖,從而發(fā)揮其調節(jié)腸道菌群、促進鈣吸收等功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低聚果糖徹底水解后可得到兩種單糖分子B.攝入一定量的低聚果糖有利于腸道中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和吸收C.雙歧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D.低聚果糖具有抗齲齒功能,推測可能是因為其不能被口腔細菌利用11.研究發(fā)現,砷(As)可以富集在水稻體內,轉化為毒性很強的金屬有機物,影響水稻的株高、根長和干重;加P(與As原子結構相似)處理后,水稻莖、葉和根中的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對減少,致使水稻生長加快,干重增加。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A.P在水稻體內屬于大量元素B.As進入水稻細胞后,可能導致某些蛋白質失去活性,進而影響細胞生命活動C.人們可以通過施用磷肥來緩解As對水稻的毒害作用D.P是構成氨基酸的重要元素,能促進水稻的生長發(fā)育12.如表為關于農作物甲、乙在相同土壤中N、P、K三種元素肥效實驗的結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據此結果得出的正確結論是()農作物甲農作物乙肥料成分N++++++P++++++K++++++產量10052816210010032725342A.兩種農作物對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B.對農作物乙來說,三種元素中K最重要C.農作物甲可能是豆科植物,有其他獲得N的途徑D.從農作物甲的構成來說,N是非必需元素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某同學在“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探究·實踐活動過程中,用顯微鏡觀察多種玻片標本,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①為目鏡,安裝在鏡筒的上方,先選擇b對光B.圖②是光學顯微鏡下某視野的圖像,則向左移動裝片能將c處細胞移至視野中央C.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流動時,圖③中葉綠體隨細胞質順時針流動,實際上葉綠體逆時針流動D.圖④中100倍下視野中細胞為64個,則400倍下可看到4個細胞14.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加速變革”。下列有關水敘述錯誤的是()A.地下水進入植物體后,可以與蛋白質、多糖等結合成為細胞的結構成分B.水可在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中充當反應物C.心肌堅韌,血液呈液態(tài),但兩者的含水量相差無幾,原因是心肌內全是結合水D.儲藏的種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狀態(tài)15.如圖為牛胰島素的結構示意圖,該物質中—S—S—是由兩個—SH脫去兩個H形成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牛胰島素為五十肽,其中含有49個肽鍵B.牛胰島素中至少有2個—NH2和2個—COOHC.牛胰島素水解產物不一定含有21種不同的氨基酸D.牛胰島素形成時,減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216.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是由若干個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下圖表示真核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的形成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單體能用斐林試劑檢測,則對應的生物大分子也能用斐林試劑檢測B.若單體為脫氧核苷酸,則對應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C.若生物大分子為蛋白質,則其對應的單體是氨基酸D.若生物大分子中含有核糖,則其基本骨架是核糖核苷酸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12分)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A為口腔上皮細胞,B為藍細菌,C為小麥葉肉細胞,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液,E為細菌),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科學家依據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2)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填字母),此類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中。

(3)在上述五種細胞中,它們共有的細胞結構有(寫出兩點即可),這體現了不同類細胞之間的統(tǒng)一性。

(4)由于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屬于生物,其體內沒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填細胞器),但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其含有。

(5)生活在湖水中的藍細菌,當水體富營養(yǎng)化時會形成。

18.(14分)某抗體由兩條相同的重鏈(H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L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可分為恒定區(qū)(C區(qū))和可變區(qū)(V區(qū))兩部分。在同一個物種中,不同抗體分子的恒定區(qū)都具有相同或幾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該抗體至少含有個游離的羧基,構成抗體的不同氨基酸的區(qū)別在于。

(2)若該抗體每條H鏈和L鏈分別有450、212個氨基酸殘基(即多肽中的氨基酸單位),則該抗體中含有個肽鍵,合成肽鏈時,氨基酸之間發(fā)生了反應。

(3)生產上常用Na2SO4從血清中通過鹽析的方式分離出抗體。獲得的抗體仍具有活性,說明鹽析時抗體的空間結構(填“有”或“沒有”)改變;同一個生物體中抗體的結構不盡相同,主要是V區(qū)中的不同所致。

(4)抗體屬于蛋白質,蛋白質除具有免疫功能外,還具有(寫出兩點即可)等功能。

19.(12分)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植物體內會發(fā)生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變化,使植物抗寒能力逐漸加強,該過程稱為抗寒鍛煉。我國北方晚秋及早春時,寒潮入侵,氣溫驟然下降,會使植物體內發(fā)生冰凍而受傷甚至死亡,這種現象稱為凍害。某科研團隊對冬小麥在不同時期細胞內水的含量及呼吸速率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由上圖結果推測,小麥細胞內的水以形式存在時,不易結冰和蒸騰。當冬季氣溫過低時,小麥植株也會出現凍害,凍害主要發(fā)生在小麥的(填“幼嫩部位”或“成熟部位”)。

(2)研究表明,提高細胞液的濃度可使植物的結冰溫度降低。因此在抗寒鍛煉過程中,淀粉水解為可溶性糖(填“增多”或“減少”),與此同時植物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填“增多”或“減少”),從而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3)綜合上述研究,請?zhí)岢鲆粭l預防大田作物凍害發(fā)生的可行方案:。

(4)動物細胞內也有類似的抗冷害機制,研究表明,若將水熊蟲(一種多細胞動物)體內的海藻糖(一種可溶于水的二糖)去除,水熊蟲組織細胞將無法忍受極低溫度環(huán)境而造成傷害,據此可推測,水熊蟲體內產生大量海藻糖的作用可能是。

20.(12分)蓖麻種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占種子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均適宜的黑暗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查萌發(fā)種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據圖甲分析,萌發(fā)過程中胚乳組織中的脂肪被水解成,并轉化為作為胚生長和呼吸消耗的能源物質。

(2)據圖乙可知,蓖麻種子萌發(fā)初期干重增加,已知該過程是由脂肪轉化為糖類所致,則導致萌發(fā)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H”或“O”)。

(3)向萌發(fā)第7天的種子勻漿中滴加適量碘液,勻漿變藍,說明有的形成。幼葉伸展開后,可以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說明蓖麻是一種型生物。

(4)播種時,與富含淀粉的小麥種子相比,蓖麻種子應適當淺播,原因是。

21.(10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某生物興趣小組以荔枝為實驗材料,探究其含有的有機物的種類?;卮鹣铝袉栴}:(1)荔枝口味甘甜,為了證明荔枝果肉中含有還原糖,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a.取兩支試管,編號為A和B,向兩支試管內分別注入2mL荔枝果肉勻漿和2mL蒸餾水。b.向兩支試管內分別注入1mL。

c.將兩支試管置于50~65℃溫水中加熱2min。d.觀察結果。A試管:;B試管:。

e.得出實驗結論:荔枝果肉中含有還原糖。(2)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某同學對同一品種相同成熟度的新鮮荔枝果肉和常溫儲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