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吉林省延邊市汪清縣第六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2018年中國科學院首次人工創(chuàng)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人造單染色體酵母,其與天然酵母細胞形態(tài)結構、功能相似,但僅含有一條“超級染色體”。下列關于人造單染色體酵母的敘述正確的是A.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 B.遺傳信息儲存在RNA中C.葡萄糖為其直接能源物質 D.在核糖體中合成蛋白質2.等位基因(A、a)位于某種昆蟲的常染色體上,該種昆蟲的一個數(shù)量非常大的種群在進化過程中,a基因的頻率與基因型頻率之間的關系如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Ⅰ、Ⅱ、Ⅲ分別代表AA、Aa、aa的頻率B.A基因的頻率為0.25時,Aa的基因型頻率為0.75C.a(chǎn)基因控制的性狀表現(xiàn)類型更適應環(huán)境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3.如圖描述了一種鹿的種群生長速率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910-1925年間。鹿種群數(shù)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資源非常充裕B.1925-1940年間,鹿種群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種群數(shù)量過多,導致種內斗爭C.1925年時,鹿種群內種內斗爭最激烈D.1930年時,大約有12000只鹿在此環(huán)境下生存而不會因饑餓致死4.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著信息傳遞,在生物體內存在著信息交流,下列有關生物中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A.斑馬與其捕食者獵豹之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jié)種間關系B.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糖蛋白實現(xiàn)的C.參與神經(jīng)細胞間信息傳遞的物質都是生物大分子D.細胞增殖過程中,一定有四個方向的遺傳信息流5.許多科學家認為,約十幾億年前,有一種真核細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細菌,被吞噬的細菌在細胞中生存下來了,從宿主細胞那里獲取丙酮酸,宿主細胞從需氧細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過程中,需氧細菌進化為宿主細胞內專門進行細胞呼吸的細胞器—線粒體。以下哪些證據(jù)不能支持這一論點A.線粒體能像細菌一樣進行分裂增殖B.線粒體內存在與細菌DNA相似的環(huán)狀DNAC.線粒體內的蛋白質,少數(shù)由線粒體DNA指導合成,大多數(shù)由核DNA指導合成D.線粒體和細菌DNA中無遺傳效應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細胞低6.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是三種常見傳染病,分別由三種致病菌導致。我國政府在兒童中推廣“百白破”三聯(lián)體疫苗的免費接種,大大降低了發(fā)病率,接種后A.吞噬細胞產(chǎn)生三類相應的淋巴因子B.成功的標志是相應記憶細胞和抗體的產(chǎn)生C.效應T細胞對疫苗進行攝取、處理和呈遞D.體內出現(xiàn)一種能抑制上述三類致病菌的抗體7.圖表示4種不同物質進入某細胞的過程,其中“●、◆“表示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氧氣和鈉離子進入細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擴散C.葡萄糖和氨基酸進入該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D.運輸鈉離子和氨基酸的載體蛋白無特異性8.(10分)如圖實驗裝置,U型管A、B側分別裝入20mL質量分數(shù)為5%的麥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在A、B兩側加入等量且適量的蔗糖酶溶液,觀察兩側液面的變化。下列有關實驗分析不正確的是()A.加入蔗糖酶前,兩側液面等高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無水分子通過C.加入蔗糖酶后,最終A側液面下降,B側液面上升D.該實驗可驗證酶的專一性二、非選擇題9.(10分)玉米葉肉細胞中有一種酶,可通過一系列反應將CO2“泵”入維管束鞘細胞,使維管束鞘細胞積累較高濃度的CO2,保證卡爾文循環(huán)順利進行,這種酶被形象地稱為“CO2泵”。圖1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徑,圖2表示進行自然種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后的大棚內玉米光合速率變化曲線?;卮鹣铝邢嚓P問題:(1)卡爾文循環(huán)離不開光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當環(huán)境中光照增強,溫度過高時,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會明顯下降甚至可能會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圖2可知,15時以后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17時與15時相比,自然種植大棚內玉米植株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由圖2中兩條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時間是_______時左右,兩個大棚同時通風的時間是______時左右。(3)已知水稻沒有“CO2泵”這種機制,但隨著胞間CO2濃度的升高,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變化,而水稻的光合速率可以逐漸上升。請從暗反應中酶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科學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聯(lián)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菌苗、白喉類毒素和破傷風類毒素。請回答下列問題:(1)為獲取百日咳桿菌類毒素的基因,可從百日咳桿菌的細胞中提取對應____________,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雙鏈DNA片段,獲得的cDNA片段與百日咳桿菌中該基因堿基序列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較小,且序列已知,獲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然后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此技術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3)把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時,科學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為運載體,請寫出你認為科學家選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4)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將白喉桿菌類毒素第20位和第24位的氨基酸改變?yōu)榘腚装彼?,免疫效果更好,請寫出此種技術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證明,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該疫苗3次的效果比只注射1次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chǎn)生的______________細胞數(shù)量增多,當同種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二次免疫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已知某果蠅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殘翅三種,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純合的殘翅雄果蠅和純合的正常翅雌果蠅雜交,F(xiàn)1全為正常翅,F(xiàn)1的雌雄果蠅自由交配,F(xiàn)2中斑翅:殘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為雄性。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這兩對等位基因在何種染色體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2)F2的正常翅果蠅基因型有_______種。F2的正常翅果蠅中雌性與雄性比值為________。(3)若F2殘翅果蠅自由交配,則后代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___。(4)若F2斑翅果蠅與純合的殘翅果蠅雜交,后代中殘翅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12.賴氨酸是人體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進人體發(fā)育、增強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樞神經(jīng)組織功能的作用。某農(nóng)科所科技人員欲通過將玉米某種蛋白酶改造成“M酶”,從而大大提高玉米種子中賴氨酸的含量,以期待培育出高賴氨酸玉米新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科技人員先從“提升玉米種子中賴氨酸含量”這一功能出發(fā),預期構建出_________的結構,再推測出相對應目的基因的______________序列,最終合成出“M酶”基因。(2)科技人員獲得“M酶”基因后,常利用___________技術在體外將其大量擴增,此過程需要一種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M酶”基因只有插入______________,才能確保“M酶”基因在玉米細胞中得以穩(wěn)定遺傳??萍既藛T將“M酶”基因導人玉米細胞中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的運輸。(4)依據(jù)_______________原理,可將含有“M酶”基因的玉米細胞培育成轉“M酶”基因的玉米植株。為了確保育種成功,科技人員需要通過___________,從個體水平加以鑒定。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是否有以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常見的真核生物有真菌、植物和動物,據(jù)此作答?!驹斀狻緼、酵母菌屬于真菌,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A錯誤;B、酵母菌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中,B錯誤;C、ATP為其直接能源物質,C錯誤;D、酵母菌有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D正確。故選D。2、C【解析】

分析曲線圖可知,隨著a基因頻率的增加,A基因頻率減少,則aa個體數(shù)量不斷增加,AA個體數(shù)量不斷減少,Aa個體數(shù)量先增加后減少。因此I代表AA的頻率,Ⅱ代表aa的頻率,Ⅲ代表Aa的頻率。【詳解】A、I、Ⅱ、Ⅲ分別代表AA、aa、Aa的頻率,A錯誤;B、A基因的頻率為0.25時,a基因的頻率為0.75,則Aa的基因型頻率為2×0.25×0.75=0.375,B錯誤;C、aa個體數(shù)量不斷增加,說明a基因控制的性狀表現(xiàn)類型更適應環(huán)境,C正確;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D錯誤。故選C。3、B【解析】

分析圖形:在1905~1925年期間,環(huán)境的容納量是25000;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數(shù)量非常大,導致資源被過度破壞,導致鹿群的食物減少,資源被破壞,所以在1925~1930期間,環(huán)境容納量持續(xù)下降;所以在1930~1940年期間,環(huán)境容納量大約是12000。【詳解】A、1910-1925年間,鹿種群數(shù)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資源非常充裕,A正確;B、1925-1940年間鹿種群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種內斗爭是內源性因素,鹿種群數(sh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數(shù)量非常大,導致資源被過度破壞,導致鹿群的食物減少,資源被破壞,所以在1925~1930期間,環(huán)境容納量持續(xù)下降,B錯誤;C、1925年時鹿種群數(shù)量最大,所以種內斗爭最激烈,C正確;D、在1905-1925年間,環(huán)境的容納量大約是25000只;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數(shù)量非常大,導致資源被過度破壞,鹿群的食物減少,所以在1925-1930年間,環(huán)境容納量持續(xù)下降,由圖可知1930年,環(huán)境容納量大約是12000只,D正確。故選B?!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種群數(shù)量變化等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4、A【解析】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作用: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維持生物種群的繁衍;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信息的種類有: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2、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為三種:細胞間直接接觸(如精卵結合)、化學物質的傳遞(如激素的調節(jié))和高等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驹斀狻緼、斑馬與其捕食者獵豹之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jié)種間關系,A正確;B、并非所有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都是通過細胞膜上糖蛋白實現(xiàn)的,比如高等植物相鄰細胞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進行信息交流,B錯誤;C、參與神經(jīng)細胞間信息傳遞的神經(jīng)遞質一般是小分子物質,如氨基酸類神經(jīng)遞質,C錯誤;D、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細胞增殖過程中,存在遺傳信息從DNA流向DNA(復制),從DNA流向RNA(轉錄),再從RNA流向蛋白質(翻譯)三個方向,D錯誤。故選A。5、C【解析】

本題是對線粒體的結構和物質組成與原核細胞的結構和物質組成的異同點的考查,回憶線粒體的結構和物質組成與原核細胞的結構和物質組成,然后結合題干信息進行解答?!驹斀狻緼、根據(jù)該觀點可知,線粒體的前身是原始需氧細菌,因此線粒體能像細菌一樣進行分裂增殖,A正確;B、線粒體含有環(huán)狀DNA,細菌也有環(huán)狀DNA,支持內共生學說,B正確;C、由于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此證據(jù)不支持該觀點,C錯誤;D、原核細胞中DNA的非編碼區(qū)少,線粒體和細菌DNA中無遺傳效應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細胞低,D正確。故選C。6、B【解析】

疫苗是經(jīng)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的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會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因此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某些傳染病?!驹斀狻苛馨鸵蜃邮怯蒚細胞產(chǎn)生的,不是吞噬細胞產(chǎn)生的,A錯誤;接種疫苗成功的標志是產(chǎn)生了相應的記憶細胞和抗體,B正確;吞噬細胞對疫苗進行攝取、處理和呈遞,C錯誤;抗體具有專一性,一種抗體只能抑制一類病菌,D錯誤;故選B。7、C【解析】

據(jù)圖中信息可知,轉運不同物質的載體蛋白可能相同;該細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為主動運輸,吸收鈉離子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吸收氧氣的方式為自由擴散。【詳解】A、圖示方式有主動運輸、協(xié)助擴散和自由擴散,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不能體現(xiàn)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錯誤;B、氧氣進入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鈉離子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B錯誤;C、圖中葡萄糖和氨基酸都是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進行運輸,進入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運輸,C正確;D、運輸鈉離子和氨基酸的載體蛋白也有特異性,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有關知識,需要考生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各種物質進行細胞的方式進行答題。8、B【解析】

從圖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麥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兩種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開的U型管中,一段時間后左右兩側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兩側加入等量的蔗糖酶,由于酶的專一性,蔗糖酶只能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導致B側滲透壓上升,B側吸水液面上升,A側液面下降?!驹斀狻緼、加入蔗糖酶前,蔗糖和麥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A、B兩種溶液滲透壓相同,左右兩側液面高度相等,A正確;B、加入蔗糖酶前,A、B兩種溶液滲透壓相等,兩側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速率相等,B錯誤;C、加入蔗糖酶后,A側麥芽糖不會被水解,B側蔗糖會被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導致滲透壓增加,B側吸水液面上升,A側失水液面下降,C正確;D、兩側液面高度的變化是加入蔗糖酶后兩側滲透壓的變化引起,能證明酶的專一性,D正確。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滲透作用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滲透作用中水分的運輸方向是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并且半透膜只允許水分通過。二、非選擇題9、有光才能進行光反應,從而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玉米葉肉細胞內有“CO2泵”,在氣孔因高溫關閉時,仍可以維持維管束鞘細胞內較高濃度的CO2,且此時光照增強,有可能使NADPH和ATP生成增加光照強度降低810水稻暗反應相關的酶活性比玉米的高(或水稻暗反應相關的酶數(shù)量比玉米的多)【解析】

分析圖1可以看出,玉米的葉肉細胞可以在較低濃度二氧化碳的條件下,通過二氧化碳泵固定二氧化碳,然后在維管束鞘細胞中利用。圖2為自然種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內玉米光合速率變化曲線,從8點~13點,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大棚內玉米光合速率快于自然種植的大棚?!驹斀狻浚?)卡爾文循環(huán)是暗反應的一部分,需要光反應為其提供ATP和[H]。在氣孔因高溫關閉時,由于玉米葉肉細胞內有“CO2泵”,其仍可以維持維管束鞘細胞內較高濃度的CO2,且此時光照增強,NADPH和ATP生成增加,因此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會明顯下降甚至可能會提高。(2)由圖2可知,15時以后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下午光照強度開始減弱。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17時與15時相比,光照強度降低,所以自然種植大棚內玉米植株C5的合成速率降低。由圖2中兩條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時間是8時左右,因為此時人工一次性施加CO2后的大棚內玉米吸收CO2的速率迅速增大。兩個大棚同時通風的時間是10時左右,因為此時自然種植的大棚內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也增大。(3)玉米、水稻的光合速率變化與酶有關。隨著胞間CO2濃度的升高,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變化,而水稻雖然沒有“CO2泵”這種機制,但光合速率可以逐漸上升,原因可能是水稻暗反應相關的酶活性比玉米的高(或水稻暗反應相關的酶數(shù)量比玉米的多)?!军c睛】本題考查光反應與暗反應的物質和能量變化以及影響因素。10、mRNA不同化學方法人工合成DNA雙鏈復制能自主復制、有多個限制酶切點,有標記基因,對宿主細胞無害等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記憶細胞短時間內迅速產(chǎn)生大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解析】

1、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悍椒ㄓ袕幕蛭膸熘蝎@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jù)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nóng)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tài)細胞法。2、記憶細胞使得二次免疫反應快而強?!驹斀狻浚?)為獲取百日咳桿菌類毒素的基因,可從百日咳桿菌的細胞中提取對應mRNA,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雙鏈cDNA片段,獲得的cDNA片段中不含內含子片段,與百日咳桿菌中該基因堿基序列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較小,且序列已知,獲得目的基因可采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然后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利用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3)改造后的腺病毒作為載體,理由是能自主復制、有多個限制切位點、有標記基因、對宿主細胞無害。(4)如果將白喉桿菌類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變?yōu)榘腚装彼?,免疫效果更好,定向改造了蛋白質,屬于蛋白質工程,基本流程從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5)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該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chǎn)生的記憶細胞數(shù)量增多,當同種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二次免疫的特點是短時間內迅速產(chǎn)生大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免疫預防作用更強。【點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步驟、蛋白質工程的重新,免疫過程,意在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能量,難度不大。11、一對位于常染色體上,另一對位于X染色體上62:1全為殘翅1/3【解析】

由題意可知,果蠅的翅型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根據(jù)子二代中斑翅:殘翅:正常翅=3:4:9,可以判斷兩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又因為子二代中斑翅均為雄性,即雌雄的表現(xiàn)型不一致,故可以確定其中一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驹斀狻浚?)F2代斑翅全為雄性,說明有性狀與性別相聯(lián)系,有基因在X染色體上。F1代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2代至少有16種配子的組合方式(9+3+4),即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因此兩對等位基因一對位于常染色體上,另一對位于X染色體上。(2)設兩對等位基因為A、a,B、b,則親本為aaXbY,AAXBXB.F1代為AaXBXb,AaXBY,F(xiàn)1代自由交配后F2代為A_XB_(正常):A_XbY(斑翅):aa__(殘翅)=9:3:4。很明顯兩對等位基因全部顯性時顯示為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