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導學案_第1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導學案_第2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導學案_第3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導學案_第4頁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機械運動

課題:§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長度的單位及換算關系,會準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正確使用刻度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你在數學課上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大小順序是怎樣的?換算進率是多少?

2.說出你平常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用過哪些工具?

導讀過程:

導學一:長度單位及單位的換算

1.看課文第10頁插圖,僅憑感覺確定物體長度可靠嗎?答:o

2.閱讀課文第10、11頁的內容。長度的單位有幾個?答:o想辦法、找規(guī)律、快速記住

它們的符號、讀法、換算關系。

你能試著換算一下一下嗎?

6Km=dm=cm。300mm=m=nm。

3.記住長度的國際單位是什么,其單位符號是什么。答:o

4.實際觀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叭1dm、1m的長度,在頭腦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5.你了解下面的一些長度嗎?你的大拇指的寬度大約是—cm,你的身高大約是m

合cm;成年人走兩步的距離大約是1.5,一個中學生的身高為1.58,一本書的厚

度為10,物理書的長度28.10,一張紙的厚度為100=in.

導學二:刻度尺怎樣正確使用

1.閱讀課文第11、12頁:“長度的測量”: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什么?答:。你還知道

哪些測量長度工具?答:o

2.你能總結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嗎?

(1)測量前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線是否磨損。

(2)測量時的方法:刻線與,被測物體對齊,且尺要沿著或平行于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與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緊貼被測物體,計數時要估讀到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

和組成。多次測量取作為測量結果。這樣可減少誤差。

3.小組同學用刻度尺測同一本物理課本的寬度,你的結果是o結果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

準確值、估計值、單位,你的結果的準確值是,估計值是,單位是o

4.長度的物理量符號什么?答:o

自學檢測

L對下列尺度的估計中,跟事實相差較遠的是()

A.同學用課桌的高度大約70cm左右;B.一張普通CD光盤的直徑大約30cm;

C.操場上一個籃球場的長度約28nl;D.教室門的高度大約有2nl.

2.教室窗子上要安裝一塊玻璃,你應該選用測量窗框尺寸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1mm、量程3nl的鋼卷尺B.螺旋測微器

C.游標卡尺D.分度值1cm、量程50m的皮卷尺

鞏固練習

1.畫圖表示出如何測量硬幣的直徑和細銅絲直徑的圖。

2.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下列測量初二學生身高記錄正確的是()

A.1.56mB.15.6dmC.156mmD.0.156Km

3.右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長度的情形,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

()

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

4.四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

誤的是()

A.171.2mm;B.1.712dm;C.0.01712km;

.0.1712m.

5.在相同條件下,由于銅的熱脹冷縮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銅刻度

尺去測量同一塊玻璃的長度,夏天和冬天的測量結果比較是()

A.夏天測得的數據大些B.一樣大C.冬天測得的數大些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拓展延伸

1.星期五下午,爸爸駕駛新買的轎車接他回家。當車子勻速駛

過一段平直路面時,小明觀察到累計行駛里程的始末示數(單

位:km)如圖所示。這段路的長度是km。(2009年資陽

市中考題)

2.長度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測量之一,圖中的四種工具

不屬于測量長度的是()

BCD

3.如圖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B精密一些

B就測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A的放置不正確

C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測得木塊邊長是2.3cm

D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測得木塊邊長是22.0mm;…

4.我國對納米技術的研究已經躋身世界前列,長度為1.76X109nm的物體可能是()

A一個人的高度B.物理課本的長度

C一座山的高度D.一個籃球場的長度

5(資陽市2014年中考)根據下面各圖,寫出所求物理量的值。(1)

1=____cm;

鞏固練習答案:

2.A3.D.4.C.5.C

拓展延伸答案:1.18.2.A3.D4.Ao5.2.75cm

課題:§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時間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會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

2.知道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知道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3.正確使用停表(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你生活中認識的時間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怎樣?換算進率是多少?

2.說出你平常測量時間用過哪些工具?

導讀過程:

導學一:時間單位換算及測量時間的工具

閱讀課文13、14頁“時間的測量“,回答:

(1)時間的單位有哪些?答:、、。其中國際制單位是o測量時間的工具

是。你知道哪些類型的鐘表?答:。

lh=min=s;lmin=s;30min=h。

(2)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______、四恢復。外圈指針讀書表示多少

內圈指針讀數表示多少L分或秒)。

導學二:誤差及減少誤差的方法

閱讀課文第14頁的內容,思考完成以下問題:

L什么叫誤差?答: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叫誤差,

3.理解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哪些?答:、。

2.記住減小誤差的方法有哪些?答:①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②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的方法;⑶改進測量方法。

3.記住誤差和錯誤有何區(qū)別?答: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只能減小誤差,任何

測量中都存在誤差。

二、自學檢測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天等于8.64X102SB.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可做成一個擺,用它可以測量周期

C.日唇是古代測量長度的工具D.多次測量長度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多次測量時間求平均值

不能減小誤差

2.如右圖,停鐘的讀書正確的是()

A.9.8SB.69.8SC.39.8SD.198S

3.在通常情況下,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

A.0.9sB.10s

D.lh

三.鞏固練習

1.正常情況下,人每呼吸1次的時間大約()

A.ISB.5SC.10SD.20S。

2.用一把尺子測量某物體的長度,一般要測量三次或更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A.減小由于觀察時視線傾斜而產生的誤差;B.減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生的誤差;

C.減小由于估測而產生的誤差;D.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3.現有兩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為150cm,分度值為1厘米;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為20cm,

分度值為1mm,以下幾種選擇刻度尺的原則正確的是()

A.選第一把,因為它的測量范圍大;B.選第二把,因為它的刻度精細;

C.選項哪一把都一樣;D.要了解測量的要求,才能確定選用哪種刻度尺.

4.測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測量的真實性和精確程度直接決定了研究的成敗。在下列關于測

量的幾種說法中,選出你認為最優(yōu)的一項()

A.測量前要觀察測量工具的量程,以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B.測量前要觀察測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

C.測量前要觀察零刻度,以確定是否有零誤差

D.測量前上述三種做法都是必要的

拓展延伸

1.測一張報紙紙張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且正確的是()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測

B.將報紙連續(xù)對折5次,測出總厚度再除以10

C.將報紙連續(xù)對折5次,測出總厚度再除以32

D.上述方法都不正確

2.現在通用的鞋的號碼是指人的腳跟到腳尖的距離的厘米數。A同學請B同學幫她買一雙鞋,B同

學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脹了的木刻度尺測出白雪的腳長23.0cm,則B同學應該買的鞋的號碼是()

A.22B.22.5C.23D.23.5

3.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下述正確的是()

A.就分度值而言,B尺要精確些B.就使用方法而言,A的使用不正確

C.這個木塊的邊長是2.00cmD.A尺使用方法正確,所以沒有誤差

4.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日皆是測量長度的工具B.電子停表測量精確,只要使用正確就沒有誤差

C.游標卡尺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等的量具D.圖示是日常生活用的石英鐘,它只能精

確到Imin.

自學檢測答案:1.B2.A3.A

鞏固練習答案:l.B2.C3.D4.D

拓展延伸答案:1.C2.D3.C4.C

課題§1.2運動的描述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參照物的含義,會用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是運

動的還是靜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由所選的參照物決定,理解物體的運動

和靜止是相對的。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在長度的測量中,怎樣正確記錄測量結果?答:。

2.在測量物體長度時,你能用一個計算式表示求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嗎?答:。

3.說出誤差和錯誤有什么不同?答:。

導學過程:

一、設問導讀

導學一:機械運動

1.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飛機、船只、太陽、房屋、樹木。運動的有哪些?

答:;靜止的有哪些?答:。

2.討論16頁“想想議議”。再觀察教材圖1.2-1,討論出它們的共同點是:

3.討論:你現在在做機械運動嗎?

請你舉出一些運動的例子:。請你舉出幾個

不做機械運動的例子:。

歸納:叫做機械運動。

4.機械運動只是運動的一種形式,還有那些形式的運動?

導學二:參照物

1.討論:17頁'想想議議

2.回答:你現在在做機械運動嗎?答:。

3.閱讀課本17頁下面兩段話,完成:

(1)叫參照物。

(2)以為參照物時,你現在是運動的。

(3)以為參照物時,你現在是靜止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判斷一個

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是由參照物來決定的。

4.閱讀課本17頁倒數第二段話至18頁末,解答下列問題:

①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如果所選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一般也不同,例如:

一輛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如果以為參照物,則汽車是運動的;如果以

為參照物,則汽車是靜止的。所以一個物體既可以描述成運動的,又可以描述成靜止的,這完全取

決于所選的參照物,也就是說“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②由圖1.2-4和1.2-5你可以得出同向等速運動的物體相對怎樣?答:。同向不等速運

動的物體又怎樣呢?答:。

5.討論:課本18頁“想想議議”。

自學檢查

1.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B.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

C.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參照物的選擇無關,對任何參照物而言結果都是相同的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2.如圖,長江科學考察探險隊乘坐的橡皮船,在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江水為參照物,探險隊員是靜止的B.以橡皮船為參照物,江水是運動的

C.以岸上的樹木為參照物,探險隊員是靜止的D.以探險隊員為參照物,橡皮船是運動的

3.一跳傘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看到直升機在向上運動,則直升機相對于地面

的運動情況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靜止I).可能上升

鞏固練習

1.一列車正在行駛,行李架上放著物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物品相對火車頭是運動的B.物品相對于車廂座椅是運動的

C.物品相對于路旁樹木、房屋是靜止的D.物品相對于走動的列車服務員是運動的

2.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

船尾跑去了……”其中“山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illB.船C.流水D.河岸

3.下列關于運動和靜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地球同步衛(wèi)星圍繞地球飛行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是運動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時,以云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C.飛機在空中加油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堤岸為參照物,小船是靜止的

拓展練習

L小明騎自行車在長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駛,感覺無風,但堤上柳樹的枝葉卻在隨風飄動,

此時的風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對岸D.從對岸吹過來

2.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

流水不流”一句應理解為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A.水B.橋C.人D.地面

3.火車站并列停著兩列客車,突然,坐在甲車上的小穎看到乙車正在后退,則下列判斷中一定錯

誤的是()

A.甲乙兩車都靜止原位置不動B.甲車靜止不動,乙車正在后退

C.甲車正在前進,乙車靜止不動D.甲車正在前進,乙車正在后退

4.下屬說法正確的是(

BC

A.坐在行駛的列車里的乘客相對列車是運動的B.空中加油機和受油機不同向、不等速行駛也

能加好油

C.站在電梯上的乘客相對電梯是運動的D.聯合收割機和汽車在作業(yè)時必須同向等速運動

鞏固練習答案:l.D2.B3.B

拓展練習答案:1.A2.A3.A4.D

課題:§1.3運動的快慢

學習目標:

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2.知道速度的定義和物理意義,掌握速度的計算公式和速度的單位,會用速度的計算公式進

行簡單的速度、時間、路程的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理解平均速度的意義,會求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什么叫機械運動?

2.講述什么叫參照物?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嗎?

3.說出為什么運動運動和靜止時相對的?

導讀過程:

導讀一:速度

1.閱讀課本,討論完成19頁“想想議議”完成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方法有兩種:

(1)第一種是:時間相同時比較。第二種是:路程相同比較。

(2)如果兩個物體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同,通過什么方法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

答:。

(3)在物理學中,我們采用的是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

2.速度的定義是:

(1)由速度的定義,我們可以寫出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式為:o

(用文字表示)

(2)在物理學中,速度用字母—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時間用字母—表示,所以三者

的關系式用字母表示為:,公式變形:S=,t=。

(3)速度的物理意義是:o

(4)速度的單位有和兩個,二者的進率是。

(5)課本20頁圖1.3-2,若指針指到80上表示o

(6)記住課本20頁“小資料”,人的步行速度:,自行車的速度:。

導讀二:勻速直線運動

1.閱讀課本20頁下面一段話,完成:

物體運動,按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運動和運動。在直線運動中,按速度是否

變化,又分為運動和運動。

2.討論完成:21頁'想想議議s/m'

3.叫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勻速線運動是。

機械運動,是研究其它復雜運動的基礎.結合想想議議中甲圖在右邊坐標系中繪出-------------?t/s

圖象.

4.叫變速直線運動。

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以圖1.3-3乙為例,如何求平均速度?

(1)200—750m段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5.練習:若火車以100km/h的速度行駛,從銀川到北京用時12.5h,求銀川到北京的路程。

6.討論22頁“想想議議”,“車程”是:。

自學檢測:

1.三個人步行的速度:甲為1.8km/h,乙為63m/min,丙為lm/s,比較他們的速度,則()

A.Vz.>VW>Vt|.B,丫甲>丫乙>丫丙C.VW>Vi>V>PD.VQV丙〉V乙

2.某物體在前6s通過的路程是9m,在接下去的10s通過的路程是23m,則物體在前16s內全程的

平均速度是()

A.1.5m/sB.2.3m/sC.1.9m/sD.2m/s

3.下列所給4種物體,其中正常運行速度最接近60km/h的是()

A.自行車B.汽車C.飛機D.人造地球衛(wèi)星

鞏固練習: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v=s/t使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來表示運動快慢B.可以用單位路程所用的時間來表示物體

運動的快慢C.利用公路旁的里程碑和手表可以估計自行車的速度

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2.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m用時6s,后50m用時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8.33m/s7.14m/s7.69m/sB.0.12m/s0.14m/s0.13m/s

C.6m/s7m/s13m/sD.6m/s7m/s6.5m/s

3.下屬說法正確的是()

B

A.百米賽跑是相同時間比較路程長短來比較速度大小的

B.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對接前,相對速度應該為0

C.圖中速度計示數是20m/s

D.平直軌道上行駛的列車可以看作做勻速直線運動

4.長200m的動車以200Km/h的速度通過一座長2Km的大橋,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拓展延伸:

1.某物體在前一半的路程中速度是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15m/s,該物體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

A.12.5m/sB.25m/sC.12m/sD.8m/s運行區(qū)間差運行時間

2.(資陽市2007年中考摘錄)D字頭動車組采用輪軌技術,而-4掘741km3h59nin

磁懸浮技術也是我國鐵路運輸的發(fā)展方向。閱讀下面的文字和[晾一—上海1463km9h59nin

圖、表等材料。[原一一南昌1449kmllh30min

部分提速列車運行圖:本次提速后,火車從北京到南昌的平均

速度達到了________km/h;表中運行速度最快的區(qū)間是。

3.(資陽市2008年中考摘錄)5月12日16時30分,武警某部參謀長王毅率官兵600余人從駐地

驅車開赴震中汶川。13日凌展1時,行至古爾溝由于道路損毀受阻。王毅率領先遣隊徒步強行軍

90公里,于13日23時15分率先到達汶川縣城,第一時間向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了重災區(qū)受災情

況。先遣隊徒步行軍的時間是h;到達汶川縣城時已是震后約h;先遣隊徒步行

軍的平均速度約為km/h.(第二、三空四舍五入取整數)

4.(資陽市2009年中考摘錄)受新消費稅政策影響,今

年上半年我國小排量轎車產銷呈現較快增長,小明家也新

購置了一輛“吉利”牌轎車。星期五下午,爸爸駕駛新買

的轎車接他回家。當車子勻速駛過一段平直路面時,小明

觀察到速度表指針位置、

累計行駛里程的始末示數(單位:km)如圖所示。則車子

駛過這段路的速度是km/h,這段路的長度是

km,所用時間是s?

5.(資陽市2010年中考摘錄)小明坐在一輛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中,他看見路旁的樹木紛紛向后

退,這個觀察結果是以為參照物的;如圖21題圖所示是路途中這輛汽車上的速度

計的情況,此時該車的行駛速度是km/h;安岳到重慶的距離約為

180km,若這輛車保持圖示速度不變,從安岳到重慶大約需要的時間是

7.(資陽市2015年中考)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200m430m

鞏固練習答案:1.D2.A3.D4.39.6s

拓展延伸答案:LC2.126北京到沈陽3.22.253344.601810805.車上乘客

902.6.D7.22.5

課題:§1.4測量平均速度

學習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平均速度的意義,知道如何求平均速度

2.用刻度尺能正確測量出小車通過的路程;用停表能正確測量出小車運動的時間;正確算出

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清實驗步驟,能按實驗步驟正確操作并記錄實驗數據,順利完成實驗。___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什么叫勻速直線運動?

2.說出什么叫變速直線運動?

3.計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4.說出怎樣進行各種速度單位的換算?

導讀過程:

導讀一:

1.參看教材第23頁圖1.4-1,測量平均速度需

要哪些器材?答:。

2.實驗原理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時用測出小車通過的路程,用測出.小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在用公

式計算出小車在這段路車的平均速度。

4.如果要使所測量的平均速度VI、V2更準確,你用什么辦法?答:。

5.能否計算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答:。用公式表示為:

導讀二:

1、提出問題:小車從斜面上滾下來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2、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實驗和記錄數據。

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

S1=tl=VF

二t:F

S2V2=

5、分析與論證。

6、得出結論:

7、評估、交流與合作。

自學檢測

1.一個小球從斜面上滾下,用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記

錄小球運動情況的照片如圖所示.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用

時s,平均速度為m/s.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

的速度越來越

2.物體從A點出發(fā),途徑B到達C點,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通過BC所用的

時間為0.8s,那么物體從A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6.5m/sB.4m/sC.5m/s

三.鞏固練習

1.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該用測量小車

通過的路程S,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t,通

過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ra1.4-1

2.如右圖,在教材1.4T的方法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

中,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兩次運動的平均速度不一樣,可能是小車兩次運動的路程不同或時間不同

B.前半程速度比全程速度大

C.后半程速度最小

D.斜面的傾斜角越大越好。

3.某同學從學校到家里,以6m/s汽車8min,中途修車用了lOmin,最后以8m/s的速度起了4min

才到家,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拓展延伸

1.汽車在長100km的公路上行駛,前50km的速度為20m/s,后50km的速度為lOm/s,汽車在這100k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為一m/so

2.為了測定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的速度,汽車上的一位乘客通過數路邊的電線桿來進

行測算。每相鄰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均為50m,他數第一根電線桿時開始計時,數到第25根電線桿

時,所用時間為2min,則汽車行駛的速度為()

A.39km/hB.37.5km/hC.34.5km/hD.36km/h

3.一個人騎自行車沿著平直的公路行駛,第一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m,第二秒內通過的路程是2m,

第三秒內通過的路程是3m,則()

A.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內的平均速度是2m/sD.后2s內的平均速度是4m/s

4.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設

計了如圖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

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

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

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

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S"),則;

(1)該實驗是根據公

式進行測量

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填“大”或“小”);

(3)請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

/s.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

均速度V*偏。(填“大”或“小”)

鞏固練習答案:1.刻度尺停表v=s/t2.A3.3.64m/s

拓展延伸答案:1.13.3m/s2.D3.C4.v=s/t小40.010.3大

課題:第二章聲現象

課題§1.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學習目標:

1.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什么?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運動物體的路程、速度、時間三者關系是什么?

2.求平均速度的公式是怎樣的?

3.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有什么區(qū)別?

導讀過程:

導讀一:聲音的產生

1.做教材第27頁圖2.17和2.1-2的實驗,觀察、體驗總結出物體發(fā)聲時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

2.生活中還有那些現象表明發(fā)聲體在振動?答:o

3.人說話、擊鼓、蛔蛔鳴叫、彈撥古箏時各是什么在振動?答:。

4.正在振動發(fā)聲的物體讓它停止振動,發(fā)聲停止了嗎?聲音一定停止了嗎?答:。

5.聲音可以保存和記錄嗎?目前有哪些方法?答:。

導讀二.聲音的傳播

1.閱讀課本第28-29頁“聲音的傳播”部分填空,聲的傳播需要,不能傳聲。在空

氣中,聲音以的的形式傳播。

2.介質是一種物質,氣體、固體、液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嗎?答:。請各舉一

例:、、。

導讀三.聲速

1.閱讀課本29-30頁“聲速”部分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

速度是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聲速的大小跟和

有關(換句話:決定聲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

2.什么叫回聲和原聲?人要將回聲和原聲區(qū)別開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答:。(人耳要

將回聲和原聲區(qū)別開,至少距障礙物m?)

3.讀第30頁“小資料”得出:一般情況下:固體中的聲速—液體中的聲速—氣體中的聲速(選

填>、(或=)。但特殊。

導讀四??茖W世界“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

人耳聽到聲音的兩個途徑是什么?答:。

自學檢測

1.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都是靠空氣來傳播的B.只要物體振動,就能聽到聲音

C.回聲是聲音被障礙物反射而形成的D.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受周圍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

2.玻璃缸中養(yǎng)有魚,用筷子輕巧魚缸的上沿,魚立即受到驚嚇,魚接收到聲音的途徑正確的是()

A.魚缸——空氣——水—魚B.空氣——水——魚C.魚缸——水——魚D.水——魚

鞏固練習

1.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用手撥動繃緊的橡皮筋觀察到橡皮筋變“胖”變“虛。同時聽到了聲音這是手指振動發(fā)聲

B.從聲速表中可以知道聲音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種類有關

C.在教室內講話比曠野里響亮的原因是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

D.在空長鐵管一端敲擊一下,另一端聽到3個聲音

2.箱前傳播的聲音遇到障礙物能反射回來。一個同學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約1.5s后聽到回

聲,那么該同學距離山崖大約是多少米?

3.你面向一高墻喊話,如果聽到回聲,那么你和高墻之間的距離至少為:()

A.大于34mB.大于17mC.等于17mD.等于34m

4.北宋時期的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們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可以及時聽到敵人的馬蹄聲.對此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A.馬蹄踏在地面上,土地振動發(fā)聲B.馬蹄聲可以沿地面?zhèn)鞑?/p>

C.土地傳聲比空氣快D.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中

5.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人說話時靠嘴唇振動發(fā)聲B.橡皮筋繃得越緊聽的聲音越響亮

C.將雙耳賭嚴,人也可以通過骨傳導的方式聽到聲音,骨傳導對聲音損失多,所以聽到聲音小

D.人將雙耳賭嚴,別人輕敲桌子就聽不到敲擊聲了

拓展延伸

1.甲在足夠長的有水自來水管一端打擊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聽,能聽到()

A.一聲B.最多2聲C.3聲D.4聲

2.有一山峽寬1200米,兩旁都是豎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峽內放一槍,頭兩次回聲間隔5S,則人離兩壁

的距離是(設聲速v=340米/S).()

A.1025米,175米B.600米,600米C.1000米,200米D.850米,350米

3.下列個圖描述的現象中,敘述正確的是()

4y

((惘

A.演奏古箏時聽到的古箏聲是手指上的金屬振動發(fā)聲B.蛔蛔發(fā)聲是從發(fā)聲器官一一喉嚨發(fā)出的

C.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罩內響鈴聲增大D.擊響大鼓,空氣疏密部分的傳播形成了聲波

4.下列屬于骨傳導引起聽覺的是:()

A.醫(y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心跳B.同學們在教室里聽到老師的講話聲

C.捂住耳朵,把振動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齒上聽到的聲音D.小明聽到小華骨關節(jié)運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5.(資陽10年中考)潛水員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聽到岸上的談話聲,以下分析錯誤的

是()

A.岸上的人的聲帶在振動B.水可以傳播聲音C.潛水員的聲帶在振動D.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鞏固練習答案:1.C2.255m3.B4.D5.C拓展延伸答案:1.C2.A3.D4.C5.C

課題:§2.2聲音的特性

學習目標:

1.了解聲音的3個特性是什么?

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fā)音體的什么有關?響度跟發(fā)音體的什么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

聲音的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故互查

以二人小組敘述下列知識點(互相講、聽、檢查)

1.說出聲音可以通過哪些介質播?

2.說出航天員怎樣交流?

3.回憶人聽聲音的途徑有哪些?

4.回憶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里的傳播速度關系是怎樣的?

導讀過程

導讀一:音調

1.音樂課上講了音調,什么是音調?答:。

2.在物理學中,我們把聲音的叫做音調。

3.閱讀課本32-33頁“音調”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什么叫頻率?答:。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答:。

問題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答:—簡稱:-符號:

問題3.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答:—

問題4.寫出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

問題5.振動會發(fā)出聲音,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

答:。

問題6.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答:。

問題7.生活中你對超聲波、次聲波了解多少?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嗎?

4.請?zhí)钜惶睿?/p>

音調是指聲音的,跟物體振動的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fā)出的音調就—;振動

的,音調就低;決定音調(頻率是指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叫頻率。)

人耳聽覺范圍是。超聲波:高于的聲音。次聲波是指:的聲音。

導讀二:響度

1.閱讀課本第34-35頁響度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聲音的響度可以用什么描述詞來描述?答:o

問題2.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更響?

答:。

問題3.演示教材第34頁圖2.2-3實驗,學生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讀下“小資料”,思考響

度跟什么因素有關。再讀35頁頂端文字,總結響度的決定因素為:o

拓展1:日常用語中聲音的“高”“低”多數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

指的是音調;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卻是聲音的響度。物理學中的用語

要求清楚準確,含義惟一,不能產生歧義,所以在物理語言中,聲音的“高”“低”只用來描述音

調,而用聲音的“大”“小”來描述響度。

問題4.一個男低音放聲歌唱,一位女高音輕聲伴唱,誰的音調高?誰的響度大?

答:。

你能填一填嗎?

響度是指聲音的或。響度跟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距離發(fā)聲

體越遠,響度越。

導讀三:音色

閱讀課本35頁“音色”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音色和發(fā)聲體的哪些因素有關?答:。

問題2.觀察35頁圖2.2-4,音調相同的不同樂器發(fā)聲是時的總體疏密程度是否相同?

波形是否相同?音色是否相同?答:。

導讀四:閱讀“科學世界”

你能“填一填”嗎?

1.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音色和發(fā)聲體的、有關。

2.三種樂器: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樂器(發(fā)聲體)的音調:長短(長的音調一)、粗細(粗的音調一)、松緊(松的音調—)

3.漆黑的夜晚,能分辨出熟悉的人的聲音,依據的是聲音特性中的。

自學檢測

1.請解釋下面幾句話中的“聲音”各指的是聲音的哪個特征?

(1)對不起,請您講話聲音高一點(2)李寧唱歌的聲音真好聽

(3)電鋸發(fā)出的聲音很尖,很刺耳

2.我們能聽到蜜峰飛行發(fā)出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行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fā)出聲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調不同C.響度不同D.振幅不同

3.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歌唱,為他輕聲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男歌手的響度大,女歌手的音調高B.男歌手的響度大,女歌手的音調低

C.男歌手的音調高,女歌手的響度大D.他們的響度一樣大

鞏固練習

1.下列述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塑料尺伸出越長,在相同力的按壓下音調越高B.大象靠超聲波進行“交流”

C.敲水瓶時主要是靠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的D.吹豎笛時輕輕吹音色越美

2.關于聲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頻率越大,響度越大B.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C.不同發(fā)聲體它們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用吉他和笛子同時演一支曲譜,一聽聲音就能區(qū)分別是吉他聲還是笛子聲,這是因為吉他和笛子

聲的()

A.音色不同B.音調不同C.響度不同D.音色和音調都不同

4.音樂小組的幾位同學制作了各自的樂器,樂器發(fā)聲的波形圖如下圖所示,對此說法不正確的

()

A.樂器發(fā)聲時都在振動B.樂器發(fā)聲的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