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 詩歌鑒賞 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_第1頁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 詩歌鑒賞 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_第2頁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 詩歌鑒賞 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_第3頁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 詩歌鑒賞 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_第4頁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 詩歌鑒賞 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素材期末復習詩歌鑒賞理解真題帶答案解析

一、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詩歌鑒賞

1.課內(nèi)拓展閱讀。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解釋下列詞語。

等閑-----------逶迤-----------

磅礴_云崖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的中心句是o

(3)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征難圖"?

(4)這首詩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屬于詩;從體裁的角度看,屬于?

(5)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lián)總領(lǐng)下文,把紅軍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讀者面前。

B.詩的頷聯(lián)描寫紅軍翻山越嶺,用"騰細浪"和"走泥丸"兩個極其生動的比喻,把中國工農(nóng)紅

軍蔑視一切艱難險阻,敢于征服困難、壓倒敵人的偉大氣魄鮮明地烘托出來了。

C.詩的頸聯(lián)描寫紅軍渡江涉水,扣"萬水”來寫。一個"暖"字,一個"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

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這兩場戰(zhàn)斗的時令。

D.紅軍長征途中,經(jīng)過許多高大的雪山,詩中寫"岷山千里雪",實際是概括所有過雪山的

艱苦斗爭。

2.品讀詩句,完成練習。

(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①詩句中,,潛,,字運用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雨、、的特

點,飽含詩人的心情。

②用自己的話寫寫這兩句詩的意思:

(2)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①這兩句詩寫出了的美麗景象,""與""相互映襯,不但點明了

云厚雨足的特點,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②詩人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

A.觸覺B.聽覺C.視覺D.嗅覺

3.閱讀《春雪》,感受韓愈筆下不同的景。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芳華"在詩句中指的是()o

A.草色

B.鮮花

(2)"都"和"驚"分別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和之情。

A.失望B.焦急C.欣喜D.遺憾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兩句詩描繪的景象。

(4)這首詩用了的修辭手法,我是從""和""這兩個字體會出來

的,這樣寫的好處是:

(5)"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與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的

","有異曲同工之妙。

4.補全古詩,完成練習。

(1)補全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滿皇都。

(2)這首詩的作者是代詩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這首詩的題目點出這是(時節(jié))的小雨,詩的第一句以""來形容它

的細滑潤澤。

(4)"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寫出了早春的草、

的特點。

(5)對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寫給水部員外張籍的,他在兄弟輩中排行第十八,故稱"張十八"

B.這是一首律詩,它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C.這首詩的風格清新自然,語言通俗易懂

D.這首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6)將詩詞補充完整,感受詩詞中的雨。

①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細如愁。

②沾衣欲濕,吹面不寒楊柳風。

5.閱讀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詩中表明季節(jié)特征的詩句是o

(2)試賞析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

(3)動靜結(jié)合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6.閱讀下面古代詩歌,回答問題。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帶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

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請簡要闡述本詩所蘊含的哲理。

(2)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以情寄景,由情入理。描寫的自然景物清新質(zhì)樸自然,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B.本詩寄寓于朝露易干、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形象中。

C.《長歌行》是一首漢朝古典詩歌,屬于漢樂府詩。樂府是漢朝的一個音樂機關(guān)。

D."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比喻光陰一去不復返,然而,"少壯不努力”卻告訴我們小時候

不用努力,長大后什么時候努力都不晚。

7.詩詞閱讀。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

(2)上片"眼波橫""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動人之處?"眉眼盈盈處”的豐富含意是什

么?

(3)下片四句用了三個“春”字,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意?

8.詩詞閱讀。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鵬,百喈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根據(jù)這首詞的內(nèi)容,作者寫的應是時節(jié),表現(xiàn)了強烈的之情。

(2)閱讀這首詞,根據(jù)要求完成賞析。

詞的上片,一個""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設(shè)想:有人知道春的去處,喚回與自己同

住。詞的下片,通過黃鵬"",寫出了春天已過,初夏已來。整首詞表達了詞人對

春天的之情。

(3)這首詞運用的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什么?試分析這種手法使用的妙處。

(4)這首詞的下片充滿了奇妙的想象和美麗悠長的情味,請對此進行闡述。

9.詩詞閱讀。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詩人借助山、水、,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情。

(2)長江是很寬的,詩歌把它說成;"京口"和"鐘山"相隔也很遠,詩歌卻說只

幾座山;"綠”字寫出了江南春天的景象。

(3)"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王安石在作詩時曾改過很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

"綠'你想想看他為何要用"綠"字?

10.課外閱讀。

別董大①

[唐]高適

千里黃云②白日嚷③,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師董庭蘭。②黃云:烏云。③白日嚏:嚏,昏暗。太

陽黯淡無光。

(1)詩中描寫的景物有、、北風、大雁和o

(2)從內(nèi)容看這是一首()o

A.寫景狀物詩

B.送別詩

C.田園詩

(3)寫出后兩句詩的意思。

(4)“千里"有人寫作"十里",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5)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怎樣的情誼?

11.課內(nèi)閱讀。

寒食

[唐]韓翔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詩歌描寫的情景有一個時間推移,第一、二句寫,第三、四句寫,

則是轉(zhuǎn)折。

(2)詩歌第一句中的“無處不"可不可以改為“處處都"?為什么?

(3)詩歌第三、四句中的哪個字用得妙?為什么?

(4)你知道寒食節(jié)有哪些習俗嗎?

12.課外閱讀(二)

鵲橋仙①

[宋]秦觀

纖云弄巧②,飛星③傳恨,銀漢④迢迢⑤暗度⑥。金風玉露⑦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

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⑨。

【注釋】①鵲橋仙:詞牌名。②纖云弄巧: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xiàn)出許多細巧的

花樣。③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④銀漢:銀河。⑤迢迢:遙遠的樣子。

⑥暗度:悄悄渡過。⑦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⑧忍顧:怎忍回視。⑨朝朝暮暮:指朝

夕相聚。

(1)給加下劃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銀漢迢迢喑度。()

A.愚昧,糊涂。B.悄悄地。C.不亮,沒有光。

②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A.能承受。B.戰(zhàn)勝,打敗。C.超過。

③忍題鵲橋歸路?()

A.回頭看。B.照管,注意。C.拜訪。

④兩情若是久長時。()

A.如,像。B.止匕,如此。C.如果,假如。

(2)判斷下面朗讀節(jié)奏劃分的正誤。

①飛星/傳恨。

②銀漢/迢迢暗度。

③忍/顧鵲橋/歸路。

④兩情/若是/久長時。

(3)這首詞借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了。

(4)說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達方式。

13.閱讀與欣賞。

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樣顫抖過的,

我歌唱早晨,快樂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變成聲音飛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屬于未來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陣微風

我歌唱正在生長的力量。或者一片陽光。

我的歌呵,輕輕地從我琴弦上

你飛吧,失掉了成年的憂傷,

飛到年輕人的心中我重新變得年輕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對于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為少男少女們歌唱"實則是。

(2)詩歌中揭示主題的詩句是:o

(3)最后一節(jié)中,"夢想"和"渴望"的含義是什么?

(4)四節(jié)詩分別應怎樣來朗讀?請選填。

A.真摯熾熱B.舒緩欣慰C.活潑明快D.深情祝福

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

14.閱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感受不一樣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從這首詩的題目上看,這是一場(季節(jié))的雨。

(2)詩中描寫“雨前"的詩句是"描寫"雨中"的詩句是"描寫"雨后”

的詩句是“

(3)①從全詩來看,詩人所描寫的雨是()o

A.和風細雨B.毛毛細雨C.連綿陰雨D.疾風驟雨

②這樣選擇是因為詩中的""四個字和""三個字給出了答案。

15.日積月累。

春日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O

(1)把古詩補充完整。

(2)《春日》的作者是代詩人。他的其他作品有o

(3)請你想象《春日》中所描繪的景象,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散文。你可以把自己當作詩

人,以'我'的口吻寫。

16.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此詩中,詩人流露出哪種情思?()

A.送別之情

B.思歸這心

C.喜悅之意

D.憤怒之思

(2)"朝來人庭樹,孤客最先闖”的意境與下面哪一項相近?()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C.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7.牛刀小試。

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1)這首詩寫于1903年前后,這是中國處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人民生活異常痛苦的年

代。魯迅用這首詩來表達o

(2)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認為魯迅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魯迅

是:O

18.補全古詩。完成練習。

回鄉(xiāng)偶書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笑問客從何處來。

(1)補全詩句。

(2)從題目可以看出本詩是賀知章時偶然寫的。

(3)古詩從自身和兩個視角,抒發(fā)了詩人心中無盡的與淡淡的傷感。

(4)詩句""寫出了詩人離家之久,詩句""表達了詩人無論在任何地方,

都難忘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19.閱讀詩歌,完成練習。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五嶺逶迤騰細浪,o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三軍過后盡開顏。

(1)將詩歌補充完整。

(2)用自己的話說說"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意思。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前夕寫下的一首舊體詩,為七言律詩

B.從"只等閑"可以看出紅軍戰(zhàn)士對敵人和困難的藐視及樂觀的精神

C."逶迤""磅礴""細浪""泥丸"突出了長征路上的艱難

D.從“盡開顏"可以感受到紅軍因最后勝利即將到來而喜悅的心情

(4)"騰細浪"和"走泥丸〃運用了和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的"暖"和"寒"形成鮮明的對比,"暖"字表達了

,"寒"字讓我們體會到。

(6)本詩主要圍繞""這個"面",通過騰越五嶺、疾跨、巧渡、

飛奪、喜踏這五個具體的"點”,表現(xiàn)了紅軍形象和精

神。

(7)"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懸崖",后才改為"云崖"。你覺得這樣修改好嗎?

為什么?

2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丸"字按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大寫字母,再查音節(jié)o

(2)詩歌先以","統(tǒng)領(lǐng)全篇,贊美紅軍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

氣概。接著向我們展示了五幅紅軍"征難圖",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嗎?

①攀(五嶺)②越③渡④奪⑤翻。

(3)"暖”字表達了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

2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浪淘沙(其一)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p>

(1)對“如今直上銀河去"句中"直上”一詞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直上",即往上、往前,含有速度迅捷、持續(xù)不停之意。

B."直上"不僅表明了方向和速度,更有不懼黃河驚濤駭浪的驚人膽魄。

C."直上"一詞是整首詩視角的轉(zhuǎn)折之處,把讀者從仰望黃河的常態(tài)視角轉(zhuǎn)換為俯視,從地下

的現(xiàn)實世界進入天上的神話世界。

D.與王之渙的《涼州詞》中“黃河遠上白云間"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2)對"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與本詩的曲名“浪淘沙"呼應,形象地寫出了黃河曲折蜿蜒、氣勢磅礴、浩渺綿長的特

點。

B."九曲"和"萬里"二詞突出了黃河的曲折蜿蜒、氣勢磅礴。

C."浪淘風簸"寫黃河上風沙之大,波濤滾滾。

D."自天涯”形容黃河綿長,一望無際。

(3)對詩歌后兩句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后兩句由前面的"實境"幻化成"仙境”,把讀者帶入奇異的神話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著黃河道逆流而上之意,體現(xiàn)出詩人不畏艱險的豪邁氣概。

C.詩人想象去拜訪勤勞善良的牛郎織女一家,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D.詩人在敘寫離開黃河"直上銀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極避世的思想。

22.日積月累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1)把詩句補充完整。

(2)聯(lián)系詩句解釋下列詞語。

布:徒:

(3)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的詩句是:

(4)這首詩告訴我們:

23.閱讀《煙村》,再次感受葉紹翁的"不值"。

煙村

[宋]葉紹翁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shù)花。

(1)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望著村子里的,聽著村中傳出的,找尋著

村中的。""告訴了我們詩人找尋的結(jié)果。

(2)詩的后麗句寫景,景中有、、,最讓詩人欣喜的是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兩句詩的畫面。

(4)選一選,體會詩詞句中蘊含的豁然明朗的心境。

①山重水復疑無路,o②踏破鐵鞋無覓處,?③舊時茅店社林邊,

A.路轉(zhuǎn)溪橋忽見B.得來全不費工夫C.柳暗花明又一村

24.課內(nèi)閱讀練習。

(1)默寫《書湖陰先生壁》。

(2)解釋詞語意思。

苔:=??

(3)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意思:。

(4)從這首詩的后兩句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仿寫兩句這樣的詩句。

發(fā)現(xiàn):o

仿寫:O

25.課外類文閱讀。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這首絕美的小詩,寫詩人的樂趣。

(2)詩句中"杏花雨""楊柳風"可以用這個四字詞語來概括。

(3)想象"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描述的畫面,并寫下來。

(4)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26.閱讀與理解。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敘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告訴了我們事情起因。"具"的意思是①。這個"具"

字讓我們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熱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遠寫的是"故人莊"的自然之景。讀著

這么有畫面感的詩句,我仿佛看到了②。帶著這樣的想象讀,我覺得古詩詞更有味道

了。"話"字,讓我想到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的談話非常愉快,農(nóng)家生活的閑逸和樂趣讓詩人

產(chǎn)生了共鳴。我想他們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還會聊⑶,聊⑷,聊⑤。這種淳樸

真摯的友情,這種恬靜美麗的田園生活,真讓人向往??!

[注釋]過:拜訪。具:準備。場圃:農(nóng)家的小院。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

(1)閱讀全詩,根據(jù)提示,補全課堂筆記。

①②

(2)閱讀全詩,根據(jù)提示,補全課堂筆記。

③聊④聊⑤聊

27.讀《七律?長征》,回答文后問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解釋下列詞語。

。

②迤

③礴

④崖

(2)這首詩的中心句是:。

28.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下列對《登飛來峰》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出了飛來峰塔之高,后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B.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飛來峰頂尋找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

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這首詩的后兩句表面看是寫自然現(xiàn)象,實際暗指社會現(xiàn)象。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

遠,不怕阻撓。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借景抒懷,表明自己不畏艱難,對前途充滿信

心。

(2)這首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

(3)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29.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無忘告乃翁。

(1)請把詩句補充完整。

死去元知萬事空,o,家祭無忘告乃翁。

(2)"元"同"原",是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________部,詩中"翁"指

(3)《示兒》是南宋詩人臨終時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牽掛的事是o我還

知道","這句詩也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

30.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我的歌詞,

你飛吧,

飛到年輕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1)"我的歌詞",詩人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

(2)詩人為什么希望它飛到年輕人的心中?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

一、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詩歌鑒賞

1.(1)尋常,平常。;彎曲綿延的樣子。;氣勢雄偉的樣子。;高聳入云的山崖

(2)紅軍不怕遠征難

(3)過五嶺、越烏蒙、渡金沙、搶大渡、翻岷山

(4)抒情七律;近體詩、舊體詩

(5)C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jù)對詩句的理解

或結(jié)合課后注釋。(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處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導作用,是這段話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圍繞中心句寫的。我

們在閱讀時找準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這段話的主要內(nèi)容,概括了段意。這段話的中心句

是第一句話。(3)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課文整體感知這首詩內(nèi)容,再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

來即可。(4)考查文化常識,在于平時的積累和識記。(5)解答此類題目關(guān)鍵是抓住各

項表述的要點,仔細理解這首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選項判斷正誤。A、B、D正確C錯誤,

"暖""寒"是一對反義詞,這兩個形容詞是詩人精心設(shè)計的情感穴位,"暖"溫馨喜悅,表現(xiàn)的

是戰(zhàn)勝困難的歡快;"寒"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故答案為:(1)1、尋常,平常。2、彎曲綿延的樣子。3、氣勢雄偉的樣子。4、高聳入

云的山崖(2)紅軍不怕遠征難(3)過五嶺、越烏蒙、渡金沙、搶大渡、翻岷山(4)1、

抒情七律2、近體詩、舊體詩(5)C

【點評】(1)此題考查結(jié)合詩句理解詞語的能力。(2)考查學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3)此題考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篩選相關(guān)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主要考查學生

對文化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5)此題考查學生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

的能力,平時一定要認真理解并加以識記。

2.(1)擬人;輕;細;密;無比喜悅;春雨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

著萬物。

(2)夜雨;黑(俱黑);明(獨明);C

【解析】【分析】賞析的詩句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

這就要求學生結(jié)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jié)合具

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

故答案為:(1)1、擬人2、輕3、細4、密5、無比喜悅6、春雨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

下起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2)1、夜雨2、黑(俱黑)3、明(獨明)4、C

【點評】考查學生對詩句的賞析能力,要在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上解答。

3.(1)B

(2)B;C

(3)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4)擬人;嫌;穿;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表現(xiàn)了詩人看到

如此美景時的感慨、欣喜之情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解析】【分析】(1)詞語理解的考查。要結(jié)合語境,正確理解詞義。芳華:泛指芬芳的

花朵。(2)“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

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

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

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

訝、欣喜的心情。(3)解答此題要先對整首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解

詞義,然后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即可。(4)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

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與靈性,同時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

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這就是運用擬人手法

的妙處。(5)"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

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

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

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與岑參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里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異曲同工之妙。

故答案為:(1)B(2)B、C(3)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

樹間穿飛。(4)1、擬人2、嫌3、穿4、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

性,表現(xiàn)了詩人看到如此美景時的感慨、欣喜之情(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點詞語的理解,可結(jié)合語境或查詞典理解詞義。

(2)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chǔ)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進行分析。(3)此題

主要考查對詞語、詩句的理解的能力。(4)此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賞析能力。賞析的詩句

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這就要求學生結(jié)合具體語境靈

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jié)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

達效果。(5)此題考查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上賞析能力。

譯文

到了新年都還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時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卻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4.(1)潤如酥;春好處;絕勝煙柳

(2)唐;韓愈

(3)早春;潤如酥

(4)稀疏;矮小

(5)B

(6)①絲雨;②杏花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古詩默寫能力,屬于直接型默寫,結(jié)合提示默寫即可。

(2)文學常識的信息點有: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

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等,閱讀作品時要注意記憶,根據(jù)考試的要求作出相應的

解答。(3)由詩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可知這首詩的題目點出這是早春的小雨,詩的

第一句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

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4)寫草

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

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

相媲美。(5)解答此類題目關(guān)鍵是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仔細理解這首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選

項判斷正誤。A、C、D正確B錯誤;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

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刻畫細膩,造句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

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6)考查對詩詞背

誦積累,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前后句補寫即可,書寫時注意字跡清楚,不要出現(xiàn)多字、

少字、錯別字的情況。

故答案為:(1)潤如酥、春好處、絕勝煙柳(2)唐、韓愈(3)早春、潤如酥(4)稀

疏、矮?。?)B(6)①絲雨、②杏花雨

【點評】(1)針對古詩的背默題目是基礎(chǔ)題,我們平時多背誦,多默寫。(2)主要考查

學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3)此題考查對詩題及詩句的理解能

力。(4)此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賞析能力。(5)此題考查學生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的

能力,平時一定要認真理解并加以識記。(6)要求學生平時背誦時要熟讀熟記,要理解詩

詞的意思,要根據(jù)句子的語境判斷漢字,是形聲字,從形旁聲旁來判斷正確的寫法。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奶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

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5.(1)"樹頭花落未成陰"或"飛入菜花無處尋"

(2)句中運用"急走""追"的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兒童的天真活潑、可愛好奇的特

點。也給后文"飛入菜花無處尋"埋下伏筆。

(3)一、二句靜態(tài)寫景,三四兩句動態(tài)寫兒童與黃蝶,整首詩動靜結(jié)合,描繪出一幅恬淡

自然,寧靜清新、萬物勃發(fā)的暮春圖景。

【解析】【分析】(1)考查對詩的理解(參見譯文),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信息篩選符

合要求的詩句即可。(2)詩詞賞析一般從內(nèi)容、主題、手法三個角度來入手,從詩句中理

解內(nèi)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此外,"煉字”也是詩詞賞析的重點,學會鑒賞詩歌用語的

妙處。(3)先了解什么是靜態(tài)、動態(tài)。靜態(tài)是指描寫景物在靜止時的狀態(tài)。動態(tài)是指描寫

景物在變化中的狀態(tài)。解答時結(jié)合是句來分析。

故答案為:⑴"樹頭花落未成陰"或"飛入菜花無處尋"(2)句中運用"急走""追”的動作描

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兒童的天真活潑、可愛好奇的特點。也給后文"飛入菜花無處尋"埋

下伏筆。(3)一、二句靜態(tài)寫景,三四兩句動態(tài)寫兒童與黃蝶,整首詩動靜結(jié)合,描繪出

一幅恬淡自然,寧靜清新、萬物勃發(fā)的暮春圖景。

【點評】(1)此題要在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上解答。(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

(3)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中靜、動態(tài)景物描寫的能力。

譯文稀稀落落的籬笆旁,一條小路通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新葉剛剛長出還

未形成樹蔭。小孩子奔跑著追趕黃蝴蝶,可是蝴蝶飛入菜花叢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6.(1)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D

【解析】【分析】(1)本題是對主旨的把握.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

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qū)⒂谑聼o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diào)必須及時努

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充滿了人生哲理.(2)解答此類題目關(guān)鍵是抓住各項表述的

要點,仔細理解這首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選項判斷正誤。A、B、C正確。D:錯誤。"百川東到

海,何時復西歸”比喻光陰一去不復返,然而,"少壯不努力”卻告訴我們小時候不用努力,

長大后努力就不晚。

故答案為:(1)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2)D

【點評】(1)只要觀點正確,表述合理,文通句順即可。(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

解與掌握,學生要明確,作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認真讀詩,仔細分析詩句的意思,聯(lián)系創(chuàng)

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

一派繁榮。??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

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7.(1)上片寫眼前送別之景,下片寫朋友將去之地。

(2)詞人從"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過來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

構(gòu)思新奇。"眉眼盈盈處”一語雙關(guān),既指友人所去浙東的秀麗山水,又描繪了送別時脈脈

含情的神態(tài)。

(3)"春歸""君歸"全都無法挽留,"才送""又送"可見悲情不斷,以"春歸"映襯"君歸",表現(xiàn)

愁苦之深。但詞人癡想友人能趕上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解析】【分析】(1)在理解詞句的基礎(chǔ)上加以概括,上片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下片意思是剛剛把春天送

走,又要送你歸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2)此題意在明白比喻這一修辭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謂"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淺顯、

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

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

物。

(3)煉字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要把這個字得放在具體的語言

環(huán)境中,并結(jié)合全詞的意境情感來分析。本題型的答題思路為: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

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

了怎樣的感情。

故答案為:(1)上片寫眼前送別之景,下片寫朋友將去之地。

(2)詞人從"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過來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

構(gòu)思新奇。"眉眼盈盈處"一語雙關(guān),既指友人所去浙東的秀麗山水,又描繪了送別時脈脈

含情的神態(tài)。

(3)"春歸""君歸"全都無法挽留,"才送""又送"可見悲情不斷,以"春歸"映襯"君歸”,表

現(xiàn)愁苦之深。但詞人癡想友人能趕上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對詞句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2)考查學生對比喻修辭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體和喻體特點的一致性。要求學生能判

斷,會垃用。

(3)本題考查學生賞析煉字妙處的能力。

8.(1)初夏;惜春

(2)若;因風飛過薔薇;惋惜或"喜愛"

(3)這首詞運用的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擬人(或比擬);將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處,

喚其歸來同住,最終難見其蹤影,將自然季節(jié)描寫得生動活潑,寄托了詞人對奏的喜愛和

對“無法與春住”的無奈。

(4)奇妙的想象:詞人運用想象,將春天擬人化,表達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與追求。

美麗悠長的情味:詞人不知春歸何處,一心向人請教;無人知曉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

人不語,問鳥鳥百嘴。在這妙趣橫生的抒寫中,詞人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

【解析】【分析】(1)在理解詞句的基礎(chǔ)上加填空。(參見譯文)

(2)本題主要考查對詞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結(jié)合或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補充填空即

可。

(3)此題意在明白擬人這一修辭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謂"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

使"物”具有人的情感與行為,從而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

(4)下片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

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鵬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

術(shù)境界里去了。末兩句寫黃楣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

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鵬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

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故答案為:(1)初夏、惜春

(2)若;因風飛過薔薇;惋惜或"喜愛"

(3)這首詞運用的最明顯的修辭手法是擬人(或比擬);將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處,喚其歸來同住,最終難見其蹤影,將自然季節(jié)描寫得生動活潑,寄托了詞人對奏的喜

愛和對“無法與春住”的無奈。

(4)奇妙的想象:詞人運用想象,將春天擬人化,表達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與追

求。美麗悠長的情味:詞人不知春歸何處,一心向人請教;無人知曉時,又向鳥兒請教,

問人人不語,問鳥鳥百嘮。在這妙趣橫生的抒寫中,詞人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

【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對詞句的理解能力。

(2)這道題是詞句內(nèi)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詞句文,邊讀邊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考查學生對擬人修辭手法的掌握。要求學生能判斷,會應用。

(4)與一般惜春詞不同,這首詞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

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尋不見它的蹤跡只感苦悶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幫我

呼喚它回來與我同住。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只好去問一問黃鵬。然而黃鵬的婉轉(zhuǎn)鳴

聲,誰又能懂呢?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9.(1)月;思鄉(xiāng)

(2)一水間;隔;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

(3)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綠的景物

變化,既有色彩又有動感,極其傳神。

【解析】【分析】(1)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對詩歌的內(nèi)容和思想做出的確

切、扼要的說明,簡單說就是詩人的寫作目的或者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本題主要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仔細理解詩句,然后結(jié)合題

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補充填空即可。

(3)這種煉字題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要把這個字得放在具體的語

言環(huán)境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本題型的答題思路為: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

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

了怎樣的感情。

故答案為:(1)月、思鄉(xiāng)

(2)一水間、隔、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

(3)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綠的景

物變化,既有色彩又有動感,極其傳神。

【點評】(1)此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2)這道題是按詩歌內(nèi)容填空,一定要理解內(nèi)容,邊讀邊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題考查學生賞析煉字妙處的能力。

【譯文】

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

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

10.(1)黃云;白日;雪

(2)B

(3)不要擔心以后沒有人了解你、賞識你,天下人有誰不知道你呢?

(4)用"千里"好。"千里"境界壯闊,可以著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氣氛,又與詩的后兩句情調(diào)

相對應。

(5)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勸慰和贊美之情,鼓勵朋友要樂觀豪邁,積極進取。

【解析】【分析】(1)尋找詩句中的景物相對簡單,將詩句中寫景的實物挑出來即可。

(2)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詩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結(jié)合選項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詩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jù)對詩歌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并

抓住重點詞義的理解,可結(jié)合課后注釋。

(4)此類型的題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對比,表達效果方面考慮。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題應根據(jù)對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與理解,結(jié)合著具體語句分析

作答。

故答案為:(1)黃云、白日、雪;

(2)B;

(3)不要擔心以后沒有人了解你、賞識你,天下人有誰不知道你呢?

(4)用"千里"好。"千里"境界壯闊,可以著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氣氛,又與詩的后兩句情調(diào)

相對應。

(5)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勸慰和贊美之情,鼓勵朋友要樂觀豪邁,積極進取。

【點評】(1)考查對詩中描寫景物的掌握。

(2)此題考查詩體的掌握能力。

(3)此題考查對詩句的掌握能力。

(4)此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辨析能力。

(5)本題考查鑒賞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1.(1)白晝;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為雙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強調(diào)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更能寫出整個

長安都充滿了春意,熱鬧非凡,那么皇宮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

的腐敗。

(3)"傳"字用得妙。它不但寫出了動態(tài),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可見封建等級次第之森

嚴。

(4)禁火,只吃冷食,祭掃等。

【解析】【分析】(1)飛花、御柳斜,屬于白天看到的景象;日暮,是時間上的提示,

也是一個轉(zhuǎn)折點。

(2)"無處不"屬于雙重否定表強調(diào),而"處處都"屬于一般陳述,無強調(diào)效果。

(3)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句意是:皇帝特許重臣"五侯"破例燃燭,并直

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一個"傳"字,寫出了動態(tài),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所以這個字

用的比較精妙。

(4)寒食節(jié)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jié)日,并在后世的發(fā)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

鞠、牽勾、斗雞等風俗。

故答案為:(1)白晝、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為雙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強調(diào)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更能寫出整

個長安都充滿了春意,熱鬧非凡,那么皇宮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諷刺了統(tǒng)治階

級的腐敗。

(3)"傳"字用得妙。它不但寫出了動態(tài),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可見封建等級次第之森

嚴。

(4)禁火,只吃冷食,祭掃等。

【點評】(1)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根據(jù)提問,抓住關(guān)鍵詞進行分析,可以知道屬于什

么時間段。

(2)本題考查煉句、煉詞的能力。"無處不"與"處處都"屬于近義短語,分析它們的表達

效果的差異是解答的關(guān)鍵。

(3)本題考查煉字能力。根據(jù)提問,哪個字用得妙,這就需要用鑒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表

達效果奇妙的一個字來進行賞析。

(4)本題考查對文化知識中風俗習俗的理解能力。寒食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夏歷冬至

后105日,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jié)時,禁煙火,只吃冷食。

12.(1)①B②C③A④C

(2)錯誤;正確;錯誤;正確

(3)牛郎織女;堅貞、誠摯的感情

(4)感情要經(jīng)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

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的表達方式是議論。

【解析】【分析】(1)銀漢迢迢暗度,意思是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各自橫越過漫長的銀

漢來相會。暗,悄悄地,選B;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意思是,卻勝過人間無數(shù)尋常的白天夜

晚。勝,勝過、超過,選C,據(jù)此方法作答即可。

(2)①飛星傳恨,意思是飛馳的流星傳遞出內(nèi)心的怨恨。飛星,主語,傳恨,謂語,主

謂斷開。②銀漢,主語,指牛郎織女,與后面的謂語斷開。據(jù)此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正誤即

可。

(3)作者借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歌頌的卻是人間的真情,人間酷似牛郎織女的愛

情故事很多很多,在當時的社會可能表現(xiàn)得更加強烈。牛郎織女之間的感情是堅貞、誠摯

的,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4)詞句最后兩句是全文的總結(jié),也是感情的升華,朝朝暮暮相守,是真情,但經(jīng)得起

分離的考驗才是更加堅定的真情。這兩句屬于議論表達方式的運用。

故答案為:(1)①B②C③A④C;

(2)錯誤;正確;錯誤;正確;

(3)牛郎織女;堅貞、誠摯的感情;

(4)感情要經(jīng)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

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的表達方式是議論。

【點評】(1)本題考查對字義的理解。要從兩方面分析作答。一是選項,另外是語境。兩

項結(jié)合起來找出一致的漢字意義即可。

(2)本題考查對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筛鶕?jù)句子的結(jié)構(gòu)成分進行劃分,注意前置狀語和主

語之間稍加停頓。前置狀語和主語之間稍加停頓。并列承接詞組前后兩部分之間要停頓。

(3)本題考查對詩詞內(nèi)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儿o橋仙?纖云弄巧》是宋代詞人秦觀的詞

作。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jié)序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神話故事,謳歌了真摯、細膩、純

潔、堅貞的愛情。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

論于一爐。

(4)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包含了一種人

生哲理,意思是兩顆心只要永遠相愛不變,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廝陪相伴!

13.(1)贊美、歌唱延安。;歌唱延安青年、歌唱自己告別過去后的新生活、新世界

(2)對于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

(3)對理想、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

(4)C;D;B:A

【解析】【分析】(1)這道題考查的是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解答時要聯(lián)系文章上下

文及主旨來思考。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處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

導作用,是這段話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圍繞中心句寫的。我們在閱讀時找準

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這段話的主要內(nèi)容,概括了段意。這段話的中心句在結(jié)尾。

(3)此題主要考查對詞語的理解能力。

(4)語氣:是表示說話人對某一行為或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是思想感情運動狀態(tài)支配下

語句的聲音形式。語氣由兩個方面構(gòu)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體

聲音形式,解答時結(jié)合語境及選項判斷。

故答案為:(1)贊美、歌唱延安;歌唱延安青年、歌唱自己告別過去后的新生活、新世

(2)對于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

(3)對理想、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

(4)C;D;B;A

【點評】(1)這種詞語的意思是語境臨時賦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達意的作用。注意,

做這樣的題必須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解釋。

(2)考查學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運用。

(3)理解文章語句的含義,一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二要結(jié)合作者的情感。根據(jù)詞句原本

意義,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分析、推斷詞句的不同含義,去深入理解詞句的真正含義。

(4)此題主要考查對句子語氣的把握能力。

14.(1)夏季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望湖樓下水如天

(3)D;白雨跳珠;忽吹散

【解析】【分析】(1)從這首詩的題目上看,"六月二十七日"正值夏天,所以這是一場夏

季的雨。(2)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參見譯文),答題時注意題目要求篩選符合要求的詩

句即可。(3)本題主要考查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仔細閱讀詩文的內(nèi)

容,然后結(jié)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補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為:(1)夏季(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望湖樓下水如天(3)D、

白雨跳珠、忽吹散

【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對詩題的理解,解答時抓住關(guān)鍵詞語。(2)此題主要考查對

詩句的理解能力,可結(jié)合注釋或查詞典理解。(3)這道題是按詩文內(nèi)容填空,一定要理解

詩文,邊讀邊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譯文

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

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

明媚溫柔。

15.(1)勝日尋芳泗水濱;萬紫千紅總是春

(2)宋;朱熹;《觀書有感》

(3)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觀賞花草,來到泗水邊,之前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

都換了新顏。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

都是春天的景象。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古詩默寫能力,屬于直接型默寫,結(jié)合提示默寫即可。書

寫時注意字跡清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