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登岳陽樓》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登岳陽樓》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登岳陽樓》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登岳陽樓》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杜甫一、導入1、作家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杜甫自云:“自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素業(yè)”“吾祖詩冠古”“詩是吾家事”。生平分四期:1、讀書游歷時期(35歲以前)從小好學,20歲開始漫游吳越,后認識李白、高適。和李白登高懷古,尋幽訪勝,飲酒論詩。此時寫了《望岳》《畫鷹》等2、困守長安時期(35-44歲)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杜甫人生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分期

(四個時期):3、為官及流亡時期(45-48歲)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被抓。一年后逃出,到達肅宗行在陜西鳳翔,授左拾遺。不久棄官攜家前往秦州。顛沛流離,歷盡艱辛。三吏三別寫于此期。4、漂泊西南時期(49-59歲去世)成都依靠嚴武,有了草堂安身。后嚴武逝世,他又飄泊西南、湖湘,最后病死在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此時律詩很多,如《登高》、《登岳陽樓》等。成就: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圣」。有《杜工部集》傳世。

風格:

杜詩的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jié)構(gòu)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diào)張籍》)嚴羽《滄浪詩話》則曰: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遠離別》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解題1.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墻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一般認為建于唐。整體建筑沒用一顆鐵釘,沒用一道橫梁。主樓三層,長方形,樓頂似一頂將軍的頭盔。與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2.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寫洞庭湖氣勢的句子: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3.登岳陽樓該寫什么呢?登高詩一般會寫所見、所聞、所思(景、事、情)寫作背景

此詩為詩人晚年(第四時期,漂泊江南時)作品。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到達岳陽,到達之時正是深冬。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再上北歸無望,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此詩是登岳陽樓觸景感懷之作。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甲g文〗從前聽過名揚海內(nèi)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洞庭湖浩瀚象吳楚東南隔開,日月星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著欄桿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1.“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昔聞:今上:渴望向往已久如愿以償甚喜今昔心情對照強調(diào)登樓喜悅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詩人青年時代當值“開元盛世”,到處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詩人既聞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國山河殘破,瘡疾滿目,而詩人也到了暮年,且歷盡人生坎坷,卻有幸登樓,怎能不百感交集呢?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最傳神的兩個字是?請分析它們的妙處?頷聯(lián)①坼:分裂,洞庭湖將吳、楚兩地分開;?。浩。赵潞托浅蕉计≡诙赐ズ?。②這兩個字把洞庭湖浩翰無際的磅礴氣勢描畫出來了,景色宏偉奇麗,意境遼闊雄渾。③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已盡大觀,后來詩人,何處措手。——明王嗣奭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蝿㈨毾賲浅|南坼,乾坤日夜浮?!鑼懚赐ズ那Ч沤^唱能夠與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中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景情3.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關(guān)系?洞庭湖廣闊無垠,煙波浩淼。詩人有不滅的濟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僅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這就使他的這兩句詩比起孟浩然的兩句詩更顯得氣勢不凡,驚天動地。頸聯(lián)的作用?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寫出了自己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自己的孤寂與上聯(lián)的湖闊雄偉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愈益顯出自已的痛苦之情。尾聯(lián):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詩人憑軒老淚橫流①年老多病,孤苦無依,身世凄苦,也有無以報國的自傷。②遙想北方邊境,戰(zhàn)亂未平,國家艱危,詩人對國家前途十分憂慮。本句所蘊含的復雜情感。引題寫景個人景況國事艱難廣闊胸襟登岳陽樓交代背景寬闊廣大凄涼落寞概括主旨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時所見所感。詩人通過對洞庭湖浩瀚汪洋、雄偉壯闊的景象的描繪,觸景傷情,把個人的悲苦、國家的憂患和自然界宏奇?zhèn)惖木吧舷乱r托,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意境宏大,情調(diào)悲壯,充分表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杜詩本色,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所謂"沉郁",主要指詩歌內(nèi)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所謂"頓挫",主要指詩歌表情達意抑揚跌宕,音調(diào)聲情起伏迭變。沉郁與作品的主要意境有關(guān),頓挫則與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有關(guān)。1)沉郁是指杜甫詩中情感的深沉蘊藉。杜甫的詩歌中,鮮有個人的小情小愛,并不是說他沒有個人情感,而是他將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融合在了一起,使得他情感更為深厚。2)頓挫是指杜甫詩歌韻律的抑揚頓挫,表現(xiàn)手法的含蓄曲折。首先是韻律的抑揚頓挫?!洞和分?,首聯(lián)上聯(lián)“破”、“在”,“春”、“深”,平仄相對,讀起來聲聲金石,有極強的頓挫之感。全詩以“en”為韻尾,讀來如同人的嗚咽,光從音調(diào)上就能感受到那種悲涼的情感。其次是情感表達的含蓄曲折。沉郁頓挫這個詞是從杜甫詩的內(nèi)容與形式兩方面談的,沉郁指詩的內(nèi)容思想,頓挫指詩的藝術(shù)形式。

首先這首詩的思想非常深沉豐富。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已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出蜀一路漂泊到湖南,登上了耳聞已久的岳陽樓,看到了波瀾壯闊的洞庭湖,本來應該是欣喜與激動,但杜甫卻立刻想到了國家的現(xiàn)狀與親人的蕭條,再聯(lián)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孤獨無助,他禁不住淚落滿襟。這首詩里杜甫抒發(fā)的感情復雜沉重,而個人的悲愁又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所以詩中的感情是沉郁的。

再者杜甫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大都有起伏,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帶拐點的折線。如本首詩,一開始寫實現(xiàn)了多年的愿望登樓了,也看到洞庭湖名不虛傳,但杜老馬上就想到這么美麗的山河讓那些軍閥們,讓那些外部野心部落給搞得滿目瘡痍,一下子又悲從中來,又想到現(xiàn)在關(guān)北依然戰(zhàn)火不熄,怎不叫人擔憂。這個抒情脈絡(luò)的起伏,就是頓挫的表現(xiàn)之一。另外,頓挫還表現(xiàn)在杜老用各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情感。如果把情感比作一條河流,那么那些手法就如許多的灣岸,河中的許多小洲小渚。如《登岳陽樓》中杜老用吳楚因洞庭而有了明確的分界,天地因洞庭而有了依托,用夸張手法極寫洞庭的廣闊無垠,寫大唐山河的壯麗雄渾。寫自己思念親人呢,又用沒有書信來表達,寫自己窮迫潦倒,又用有孤舟來表現(xiàn),一無一有對比之間,無限悲涼溢于筆端。個人的不幸,再加上關(guān)山之北戰(zhàn)火的虛寫,時空一下子擴展,仿佛站在太空悲情地俯視蒼茫大地,盡見無盡傷心地,怎不老淚縱橫?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xiāng)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可嘆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梁甫吟》。賞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xiāng)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托?,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在行文上,先寫詩人見花傷心的反?,F(xiàn)象,再說是由于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lǐng)起下面的種種觀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痹娙藦牡菢强匆姷木吧_始寫起,描繪了一幅壯美的山河景觀。錦江水夾帶著朝氣盎然的春色從天地間奔騰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不定,這使詩人聯(lián)想到了動蕩不安的國家,那浮云飄移就像是古今世勢的更替變幻。上句從空間上擴展,下句從時間上蔓延,這樣延展開來,頓然形成了一片宏闊悠遠的意境,包括詩人對國家山河的熱愛和民族歷史的回憶。并且,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而詩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見,詩人心懷國家,此時,他憂國憂民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主要寫國家戰(zhàn)事。詩人登樓遠眺,由浮云想到了國家現(xiàn)時情況,雖然大唐朝廷風雨動蕩,但代宗又回到了長安,可見“終不改”,這照應了上一句的“變古今”,語氣中流露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說明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的焦慮之中透著堅定的信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焙笾鳎甘駶h劉禪,寵信宦官,終于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詩人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后主祠依稀可見。想到后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后人香火!”這是以劉禪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xiāng),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

全詩寄景抒情,將國家的動蕩、自己的感懷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滲透,用字凝練,對仗工整,語勢雄壯,意境宏闊深遠,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詩風。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詩的構(gòu)思方面起著突出的作用。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跡,都是從空間著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的錦江、玉壘,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廟,都是遠處的景物;開端的“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1.C

2.《登樓》抒發(fā)了詩人對自身漂泊在外、對國家多難的感傷,以及對報國無門的傷感和對君主不思進取的憤懣之情。首聯(lián)“萬方多難”總領(lǐng)全篇,用反襯的手法,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頷聯(lián)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手法,將所見錦江、玉壘之景,和古今風云變幻的形勢相聯(lián)系,抒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贊美的同時,也暗含對國事的擔心;尾聯(lián)借古諷今,借劉禪亡國辭廟北上故事,暗諷唐朝統(tǒng)治者不思進取,同時用諸葛亮好為梁夫吟一事,表達了杜甫對英雄的仰慕和自己壯志難酬的感傷。

1、比較《登高》與《登岳陽樓》兩首詩,尋找相同點。比較賞析(1)知人論世:國處多事之秋,人值垂暮之年。國:767年,安史之亂已結(jié)束四年,但地方軍閥乘時而

起,搶奪地盤。

768年,北方邊關(guān)戰(zhàn)事又起,吐蕃以十萬人進攻靈武,兩萬人進攻邠州。人:767年56歲“百年多病獨登臺”困窘——身體、境遇768年57歲“老病有孤舟”

(2)內(nèi)容題旨:狀描登高景觀,寄寓登高幽情。比較賞析《登高》:重陽夔州登高攬勝,秋景特征(無邊落木蕭蕭下),雄奇壯闊之景;《登岳陽樓》:歲末岳陽極目遠晀,隱去季節(jié)(吳楚東南坼),深沉博大之情;明確:由闊大的自然轉(zhuǎn)入孤寂身世,空闊的境界往往更能激發(fā)詩人的飄零之感。——從個人的老病哀傷之感,提升到國運民生的關(guān)懷上來,極大突顯詩人胸襟之高遠,博愛之無垠了,故而闊景寫闊情

(3)藝術(shù)造詣:沉郁頓挫之風,律詩典范之作?!俺劣纛D挫”是杜甫在《進雕賦表》中對自己詩歌的一個評價,也是后世公認的杜詩的主導風格。在袁行霈、羅宗強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指出“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壯大,“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俺劣簟钡膬?nèi)容要靠“頓挫”的手法和形式來表達,也只有“頓挫”的形式最適合表達“沉郁”的內(nèi)容,這二者只有合成一體,相輔相成,才能高度概括杜甫的創(chuàng)作。比較賞析

(3)藝術(shù)造詣:沉郁頓挫之風,律詩典范之作。

沉郁: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艱難苦恨繁霜鬢”與“憑軒涕泗流”)舉例:晚年組詩尋共性:《樓上》“戀闕勞肝肺,論材愧杞楠。”

《江漢》“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闭姨匦裕豪畎祝骸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瀟灑

蘇軾:《定風波》——豁達比較賞析

(3)藝術(shù)造詣:沉郁頓挫之風,律詩典范之作。

頓挫: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復低回。舉例:①闊景——窄——闊情②起承轉(zhuǎn)合:元代范德璣《詩格》說: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zhuǎn)”要變化,“合”要淵水。③情感:大(自然)——?。▊€人)——大(國家)比較賞析

總結(jié):杜甫是一位系念國家安危和生命疾苦的詩人。動亂的時代,個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觸,則悲慨滿懷。他的詩有一種深沉的憂思,無論是寫生民疾苦、懷友思鄉(xiāng),還是寫自己的窮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闊大的。他的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