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28/wKhkGWcGuo2ABJT0AAFfWGhA_r0200.jpg)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28/wKhkGWcGuo2ABJT0AAFfWGhA_r02002.jpg)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28/wKhkGWcGuo2ABJT0AAFfWGhA_r02003.jpg)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28/wKhkGWcGuo2ABJT0AAFfWGhA_r02004.jpg)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E/28/wKhkGWcGuo2ABJT0AAFfWGhA_r020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小題狂練300題(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
題)
一.古詩詞賞析(共10小題)
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jié)選)
岑參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歌行和律詩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這首詩的體裁是哪一種?
(2)請從細節(jié)描寫的角度賞析“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瀘川紀行①
杜甫
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jié)詩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③無字謝主人。
【注】①壯甫于代案水泰元年(765年)從成都乘船東下,路過了沙州,創(chuàng)作《汝川紀行》一詩。法川
即指瀘州。②紫色:可解為紫氣,即祥瑞之氣。③枯腸:一作“枯口”。
(1)本詩開篇寫瀘州久負盛名,請結(jié)合全詩概括“盛名”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請賞析“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兩句詩。
3.閱讀下面的清代詩歌,完成問題。
成都竹枝詞(節(jié)選)
吳好山
鮮魚數(shù)尾喜無窮,分付烹煎仔細烘。
九眼橋頭涼意足,邀朋暢飲一樓風。
(選自《成都詩覽》)
(1)除“烹煎”的“鮮魚”外,還有什么讓詩人“喜無窮”?請結(jié)合全詩概括作答。
(2)風、花、雪、月等是宴飲類古詩常寫到的景物,如果把詩歌末句改為“邀朋暢飲一樓月”有何不
妥?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回答。
4.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請賞析首聯(lián)中“足”字的妙處。
(2)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后人反復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義。請寫出該句后
來衍生的意義。
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②
李清照
永夜恢恢歡意少??諌糸L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注]①作于安史之亂長安陷落后。②作于李清照南渡后,當時統(tǒng)治者安于現(xiàn)狀。
閱讀上面的詩詞,補全對話。
n據(jù)我了解,上巳節(ji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節(jié)日,在農(nóng)歷三月三日。
臺,是的。我也了解到,在這一天人們會與親友結(jié)伴到水邊洗沐,去垢除災。
n你看,詞人李清照和親友相聚時把酒品梅,“①”一句可見她心情愉悅。
臺,但是,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她心中那揮之不去的愁緒,你看“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就是在訴說她②的心情。
n對。她身處江南,仍夢憶長安。此處“長安”說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
臺,是啊。岑參也寫到都城長安,他借“故園菊”表達③O
n李清照對長安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希望南宋統(tǒng)治者④。
臺,可見,許多文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安”,這個“長安”看似是一座城,實則是深藏在文人心中
的⑤O
6.下列兩首《秋夕湖上》,分別為詩人和人工智能所作,請從意象選擇和情感表達的角度判斷哪一首是詩
人創(chuàng)作的,并陳述理由。
【甲】一夜秋涼雨濕衣,西窗獨坐對夕暉。湖波蕩漾千山色,山鳥徘徊萬籟微。
【乙】荻花風里桂花浮,恨竹生云翠欲流。誰拂半湖新鏡面,飛來煙雨暮天愁。
7.閱讀古詩,完成題目。
下第①后上②永崇③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④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注釋】①下第:落第,未考中。②上:上書。③永崇:指長安。④芙蓉:荷花,蓮花。
作者借用某個事物來暗示自己的情志,于是這個事物就有了某種寓意,成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這種
寫法叫托物言志。請結(jié)合本詩錄卮兩包,對此作具體分析。
8.閱讀杜甫《春望》,完成問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首聯(lián)的“”和“”二字描繪出衰敗凄涼的景象,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
(2)頷聯(lián)與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亂花漸欲迷人眼”同是寫花鳥,二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請簡要分析。
9.賞析《定風波》,回答問題。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請描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展現(xiàn)的畫面。
(2)小序中寫到“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請結(jié)合詞句說說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
10.閱讀回答問題。
登泰山
張養(yǎng)浩①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②,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③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④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咒
【注釋】①作者青年時代初次登上泰山時所作。②齊州:濟南古名;化用李賀《夢天》:“遙望齊州九點
煙”。③井處:喻居處狹隘,下句中“巢居”意同。④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傳說上古仙人洪崖得
道于此,崖以仙名。⑤高寒:指天上先人居處。
(1)本詩頷聯(lián)“”一詞寫出了泰山煙云繚繞的古老奇觀,又通過“五更”一句寫出了泰山
日出的景象。
(2)請運用所學到的詩歌朗讀方法,根據(jù)示例在首聯(lián)、尾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對詩句進行朗讀設計,并結(jié)合
句意闡述設計理由。
【示例】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朗讀設計:朗讀時應讀出氣舒聲平的贊嘆語氣,語速平緩,“方知隘”“亦覺寬”重讀,在“向來”與
“今后”處作簡短停頓,讀出作者觀泰山之后頓悟天地寬廣、世界渺小的豁然開朗之感。(提示:可從語
氣、語速、重音、停頓等角度中,任選兩個角度進行朗讀設計。)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之小題狂練300題(古詩文閱讀):古詩詞賞析(10
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古詩詞賞析(共10小題)
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jié)選)
岑參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歌行和律詩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這首詩的體裁是哪一種?
(2)請從細節(jié)描寫的角度賞析“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于唐玄宗天寶十三載所作的的七言古詩。岑參于唐玄
宗天寶十三載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春夏之交東歸。天寶十三載是岑參第二
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jié)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
京(唐代都城長安)時寫下了此詩。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diào),描繪了祖
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xiàn)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
以及他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
【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體裁。
這首詩的體裁是歌行體。
歌行體的主要特點有:篇幅可長可短,句式靈活,多以七言為主,也有雜言;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
到底,也可以中途換韻;通常以敘事為主,同時也會有寫景、抒情等內(nèi)容。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篇幅較長,句式較為靈活,以七言為主,也有三言、五言等雜言句式;用韻也
比較自由,多次換韻;詩歌以送別為主題,既有對雪景的描寫,又有對友人離別的感慨,敘事、寫景、
抒情相結(jié)合。
而律詩在篇幅、句式、用韻等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定。律詩每首限定八句,每兩句成一聯(lián),計四聯(lián);句式要
求嚴格,通常每句的字數(shù)、平仄、對仗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用韻也較為嚴格,一般只押平聲韻,且一韻到
底。
綜上所述,這首詩的體裁是歌行體。
(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句詩從細節(jié)描寫的角度來看,極具表現(xiàn)力。
首先,“紛紛暮雪”描繪了雪花紛紛揚揚飄落的情景,“紛紛”二字生動地表現(xiàn)出雪下得又密又急,給人
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營造出一種蒼茫、寒冷的氛圍。同時,“暮”字點明了時間是傍晚,增添了幾分蕭
瑟之感。
其次,“風掣紅旗凍不翻”這一細節(jié)更是精妙?!帮L掣”一詞形象地寫出了風的強勁有力,仿佛風在用力
拉扯著紅旗。而“凍不翻”則描繪出紅旗被凍住,無法飄動的狀態(tài)。一方面,通過紅旗被凍住這一細節(jié),
側(cè)面烘托出天氣的嚴寒,寒冷到連紅旗都被凍得無法飄動,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邊塞的極度寒冷。另一
方面,在一片白雪茫茫之中,靜止不動的紅旗格外醒目,它成為了畫面中的一個焦點,既突出了環(huán)境的
惡劣,又象征著將士們的堅守和不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總之,這句詩通過對暮雪和紅旗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展現(xiàn)了邊塞的寒冷與艱苦,以及將士們的頑強精神。
答案:
(1)這首詩的體裁是歌行。歌行的特點是句式靈活,篇幅可長可短,且一般押韻較為自由;律詩在格
律、對仗、押韻等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定,而此詩不符合律詩的特征。
(2)“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兩句詩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帮L掣紅旗凍不翻”是一處精妙
的細節(jié),在紛紛暮雪的大背景下,狂風勁吹,而紅旗卻被凍住不能飄揚?!皟霾环边@個細節(jié)生動地描
繪出了天氣的奇寒,紅旗在如此嚴寒的環(huán)境中仿佛被凍住,一動也不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從側(cè)
面烘托出邊地的寒冷氣候,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塞外環(huán)境的惡劣。
譯文: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
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
一行馬蹄印跡。
【點評】詞句賞析的考查內(nèi)容包括:品味關鍵字詞(含義、作用、藝術效果等);“詩眼”(詩詞中能提
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煉主題、揭示主旨和藝術內(nèi)蘊、表現(xiàn)詩人感情的“字眼”)分析;欣賞關鍵句子
(含義、色彩、效果等);整體語言風格賞析(特點、風格、境界等)。其中,以煉字、煉句的賞析型題
為主。字詞句分析時除了要考慮詞性、句式等,還要結(jié)合思想情感及表達技巧等。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瀘川紀行①
杜甫
自昔瀘川負盛名,歸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來系纜結(jié)詩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③無字謝主人。
【注】①壯甫于代案水泰元年(765年)從成都乘船東下,路過了沙州,創(chuàng)作《汝川紀行》一詩。法川
即指瀘州。②紫色:可解為紫氣,即祥瑞之氣。③枯腸:一作“枯口”。
(1)本詩開篇寫瀘州久負盛名,請結(jié)合全詩概括“盛名”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請賞析“江山照眼靈氣出,古塞城高紫色生”兩句詩。
【分析】《瀘川紀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其主要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對瀘州自然風光和
人文景觀的贊美,以及對當?shù)孛谰频男蕾p。
【解答】(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敖秸昭垤`氣出”的意思是: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靈
之氣。據(jù)此可知瀘川地區(qū)山河靈秀,富有盛名;“古塞城高紫色生”的意思是:地處古時邊界要塞,城
池高峻,祥瑞之氣籠罩。據(jù)此可知瀘川地勢高險,是關塞要道;“代有人才探翰墨”的意思是:代代人
才輩出于文章書畫方面嶄露才華。據(jù)此可知瀘川地區(qū)人才濟濟;“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腸無字謝主人”
的意思是:三杯酒入口內(nèi)心感到羞愧,因為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好的詞句說出酒的好,表達對主人的感謝。
據(jù)此可見瀘川地區(qū)酒好醇香。綜上所述,“盛名”體現(xiàn)在山河靈秀、位置險要、人才輩出和酒好。
(2)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敖健焙汀肮湃币恢负由?,一指位置,意思相關,“照眼”意思為:耀
眼,與“城高”相對,“靈氣”與“紫色”同為名詞,“出”和“生”同為動詞,因此上下為對偶句,對
仗工整,上聯(lián)從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靈之氣來展現(xiàn)出瀘州山河靈秀,下聯(lián)從瀘州地處古時邊界要塞,
城池高峻,籠罩祥瑞之氣來展現(xiàn)瀘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句的“盛
夕,,O
答案:
(1)山河靈秀、位置險要、人才輩出和酒好。
(2)本句采用對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對,“靈氣出”與“紫色生”相對,對仗工
整,描繪出了瀘州山河靈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瀘州的贊美之情,呼應首
句的“盛名”。
參考譯文:
自古以來,瀘川(瀘州)就享有盛名。我在歸途中邂逅瀘州,感到身心得到了慰藉。瀘州的江山美景
映入眼簾,顯得如此靈動。地處古時邊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氣籠罩。代代人才輩出于文章書畫方面
嶄露才華。我也很喜歡這片土地。喝了三杯酒后,我感到內(nèi)心的慚愧,無法用言語來感謝主人的款待。
【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流派。
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
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
3.閱讀下面的清代詩歌,完成問題。
成都竹枝詞(節(jié)選)
吳好山
鮮魚數(shù)尾喜無窮,分付烹煎仔細烘。
九眼橋頭涼意足,邀朋暢飲一樓風。
(選自《成都詩覽》)
(1)除“烹煎”的“鮮魚”外,還有什么讓詩人“喜無窮”?請結(jié)合全詩概括作答。
(2)風、花、雪、月等是宴飲類古詩常寫到的景物,如果把詩歌末句改為“邀朋暢飲一樓月”有何不
妥?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回答。
【分析】本詩主要寫了涼爽的秋天,準備好食物,邀請朋友歡飲的場景。
【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
詩句“九眼橋頭涼意足”中的“涼意足”的意思是:涼爽的天氣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邀朋暢飲”的
意思是:與朋友歡聚暢飲十分快樂。由此可概括出詩人“喜無窮”的原因。
(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詩句“分付烹煎仔細烘”中的“烘”和“邀朋暢飲一樓風”中的“風”押韻,用“月”則顯得不和諧。
結(jié)合詩句“邀朋暢飲一樓風”的意思可知,該句是為了表達與朋友歡聚暢飲的快樂,而“月”在古詩中
往往用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與本詩表達的感情不一致。結(jié)合詩句“邀朋暢飲一樓風”中的“一樓風”可知,
“一樓風”與“涼意足”內(nèi)容上相呼應。
答案:
(1)涼爽的天氣,歡聚的友情。
(2)①破壞了整首詩的押韻,讓音韻不再和諧。②不能間接寫出朋友歡聚時談笑風生的熱烈氣氛。③
不能與第三句的“涼意足”形成呼應。
譯文:
準備好很多魚肉,吩咐仔細烘烤。
涼爽的天氣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朋友歡聚暢飲十分快樂。
【點評】詞句賞析的考查內(nèi)容包括:品味關鍵字詞(含義、作用、藝術效果等);“詩眼”(詩詞中能提
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煉主題、揭示主旨和藝術內(nèi)蘊、表現(xiàn)詩人感情的“字眼”)分析;欣賞關鍵句子
(含義、色彩、效果等);整體語言風格賞析(特點、風格、境界等)。其中,以煉字、煉句的賞析型題
為主。字詞句分析時除了要考慮詞性、句式等,還要結(jié)合思想情感及表達技巧等。
4.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請賞析首聯(lián)中“足”字的妙處。
(2)頷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后人反復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義。請寫出該句后
來衍生的意義。
【分析】《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創(chuàng)作的一首紀游抒情詩。此詩抒寫江南農(nóng)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
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xiàn)不盡之游興。首聯(lián)寫詩人出
游到農(nóng)家,頷聯(lián)寫村外之景物,頸聯(lián)寫村中之情事,尾聯(lián)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cè)重,但以游村貫穿,
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tǒng)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gòu)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
永的格調(diào)。全詩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解答】(1)本題考查煉字賞析。
首聯(lián)“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中的“足”字,意為備足,寫出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同時也隱含了年景豐足之意。結(jié)合“豐年”二字可知,這個“足”字還表達了農(nóng)家待客傾其所有的盛情,
以及年景豐足的喜悅之情。
(2)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
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這兩句詩蘊含著生活的哲理,即當我們面臨困境時,只要不放棄,繼續(xù)前行,就一
定能夠找到新的出路和希望。這種從困境中尋找到新天地的過程,就像是在山重水復之后,忽然發(fā)現(xiàn)柳
暗花明的美景一樣。因此,這句詩后來衍生出了“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艱難或挫折,但只要在困境
中不放棄,繼續(xù)前行,便會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前所未有的新天地”的意義。
答案:
(1)首聯(lián)中“足”字,是備足之意,“足雞豚”意謂雞豚足,寫出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同時“足”
字也隱含了年景豐足之意。
(2)示例: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艱難或挫折,但只要在困境中不放棄,繼續(xù)前行,便會豁然開朗,
發(fā)現(xiàn)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參考譯文:
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
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jīng)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
氣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點評】詩歌煉字題分析方法: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②
李清照
永夜恢恢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注]①作于安史之亂長安陷落后。②作于李清照南渡后,當時統(tǒng)治者安于現(xiàn)狀。
閱讀上面的詩詞,補全對話。
據(jù)我了解,上巳節(ji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節(jié)日,
n在農(nóng)歷三月三日。
是的。我也了解到,在這一天人們會與親友
金結(jié)伴到水邊洗沐,去垢除災。
你看,詞人李清照和親友相聚時把酒品梅,
n”①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一句可見
她心情愉悅。
但是,我們還能夠感受到她心中那揮之不去
G.的愁緒,你看“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
人將老”就是在訴說她②對春光流逝、年
華老去的無奈與感傷的心情。
對。她身處江南,仍夢憶長安。此處“長安”
H說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
是啊。岑參也寫到都城長安,他借“故園菊”
齡,表達③對故園的思念、對國事的憂患以及
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
渴望。
李清照對長安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希望南宋
一.統(tǒng)治者④能夠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繁
榮。
可見,許多文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安”,這
爭.個“長安”看似是一座城,實則是深藏在文
人心中的⑤家國情懷。
【分析】《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此詩以重陽登高為題,表達的不是
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全詩語言樸實,構(gòu)思精巧,情韻
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蝶戀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詞,這首詞題是“上已召親族”,帶含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深厚的感傷情緒,
寫得委婉曲折,層層深入而筆意渾成,具有長調(diào)鋪敘的氣勢。寫出作者的國破家亡之恨,寄寓詞人對國
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解答】本題考查詩歌賞析。
①根據(jù)提示“詞人李清照和親友相聚時把酒品梅”“可見她心情愉悅”可知,答案為:酒美梅酸,恰稱
人懷抱。
②“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的意思是“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
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因此,答案為:該句抒發(fā)了詩人對春光流逝、年華老去的無奈與感傷之
情。
③“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的意思是“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zhàn)場旁
邊盛開”,據(jù)此可知,岑參借“故園菊”表達了對故園的思念、對國事的憂患以及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
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之情。
④“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的意思是“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據(jù)此
可知,李清照對長安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希望南宋統(tǒng)治者能夠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繁榮。
⑤《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一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抒發(fā)了作者的國破家亡之恨,寄寓詞人對國家社稷的赤子之情。根據(jù)分析可知,這個“長
安”看似是一座城,實則是深藏在文人心中的家國情懷。
答案:
①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②對春光流逝、年華老去的無奈與感傷
③對故園的思念、對國事的憂患以及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
④能夠收復失地,恢復中原的繁榮
⑤家國情懷
譯文: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
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zhàn)場旁邊盛開。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
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
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點評】做這類試題的關鍵在于對詩歌內(nèi)容正確的理解,理解到位,才能做對。理解詩歌要看題目、看
作者、看詩句、看注釋。
6.下列兩首《秋夕湖上》,分別為詩人和人工智能所作,請從意象選擇和情感表達的角度判斷哪一首是詩
人創(chuàng)作的,并陳述理由。
【甲】一夜秋涼雨濕衣,西窗獨坐對夕暉。湖波蕩漾千山色,山鳥徘徊萬籟微。
【乙】荻花風里桂花浮,恨竹生云翠欲流。誰拂半湖新鏡面,飛來煙雨暮天愁。
【分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評析。
【甲】詩:選取秋雨、西窗、夕暉、湖波、千山、山鳥等意象,這些意象看上去有模有樣,湖光山色,
飛鳥徘徊,一切都很安靜。但是,細細琢磨一下,到山里去看看,到夕陽西下的湖邊走走,有鳥徘徊還
能“萬籟微”?都湖波蕩漾了,說明有風,山水間,風聲入耳其實格外明顯。所以,第一首詩里“人”
的主體感受是矛盾的,不符合真實的處境。
【乙】詩:選取荻花、風、桂花、竹、生、湖、煙雨、暮天等意象,“荻花風里桂花浮,恨竹生云翠欲
流”寫出了秋天的荻花和桂花一飛一落,一浮一沉,竹林間云霧繚繞翠色欲流的生動場景,體現(xiàn)了詩人
對自然之物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感受?!罢l拂半湖新鏡面,飛來煙雨暮天愁”,描繪了煙雨中湖面的變化。
風帶來的煙雨掠過湖面,像有人拂拭鏡面擦干凈了一半的樣子。此時正值黃昏時分,詩人愁緒頓生,“暮
天愁”三字點明了這種由自然景觀而引發(fā)的主觀情緒。
因此,可知:【甲】人工智能所作,【乙】是詩人所寫。
【解答】答案:
示例:【甲】人工智能所作,【乙】是詩人所寫。理由:【甲】詩,夜晚、秋天、下雨、獨坐,窗外夕陽
等意象簡單堆砌,不合邏輯:到山里去看看,到夕陽西下的湖邊走走,有鳥徘徊還能“萬籟微”?湖波
蕩漾說明有風,山水間風聲入耳格外明顯。所以,第一首詩里“人”的主體感受是矛盾的,不符合真實
的處境?!疽摇吭娗皟删鋵懗隽饲锾斓妮痘ê凸鸹w落、浮沉,竹林間云霧繚繞翠色欲流的生動場景,
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之物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感受;后兩句描繪了煙雨中湖面的變化和黃昏時分詩人內(nèi)心產(chǎn)
生的愁緒,“暮天愁”三字點明了這種由自然景觀而引發(fā)的主觀情緒。這首詩有“人味”。
【點評】做這類試題的關鍵在于對詩歌內(nèi)容正確的理解,理解到位,才能做對。理解詩歌要看題目、看
作者、看詩句、看注釋。
7.閱讀古詩,完成題目。
下第①后上②永崇③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④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注釋】①下第:落第,未考中。②上:上書。③永崇:指長安。④芙蓉:荷花,蓮花。
作者借用某個事物來暗示自己的情志,于是這個事物就有了某種寓意,成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這種
寫法叫托物言志。請結(jié)合本詩暈后西門,對此作具體分析。
【分析】這是作者寫給主考官高駢的詩,題又作《上高侍郎》。前兩句比喻別人考中進士并表達羨慕,
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借皇家權(quán)貴雨露之恩者不滿,后兩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進取態(tài)度,也有希望得到高
侍郎援引賞識的意思。
【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理解與掌握。
結(jié)合“芙蓉生在秋江上”可知,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或蓮花,它生長在秋天的江邊,雖然環(huán)境并
不理想,但依然保持著高潔的風姿。結(jié)合“不向東風怨未開”可知,芙蓉并未因為未得到東風之助而盛
開而抱怨,這暗示了作者雖然落第,但并不會因此而怨天尤人。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實際上是在借“芙
蓉”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志。芙蓉的高潔和不屈不撓正是作者所追求和堅守的,即使面臨困境,也
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因此,“芙蓉”在這里成為了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表達了作者不屈不撓、
堅持自我的精神風貌。本詩的最后兩句通過托物言志的寫法,借“芙蓉”這一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情志。
芙蓉雖未得時令之助而未能盛開,但它不抱怨、保持高潔的態(tài)度,正是作者想要傳達的自己雖落第但仍
保持高潔之志、繼續(xù)努力追求理想的精神風貌。
答案:
本詩最后兩句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借“芙蓉”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志。芙蓉生長在秋天江
邊,雖未得東風之助而未能盛開,但它并不抱怨,而是依然保持著高潔的風姿。作者以此暗示自己雖然
落第,但并不會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會像芙蓉一樣保持自己的高潔之志,繼續(xù)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因此,“芙蓉”在這里成為了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表達了作者不屈不撓、堅持自我的精神風貌。
譯文:天上仙家的碧桃樹沾染著雨露種下,太陽邊的紅杏倚靠著云彩而栽。我這朵芙蓉長在蕭瑟的秋天
的江邊,但不抱怨春風為何不吹來讓我這朵花開一開。
【點評】鑒賞古詩詞,一般從作者的人生背景、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從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別人的評價、
翻看詩詞的注釋等幾方面鑒賞。
8.閱讀杜甫《春望》,完成問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首聯(lián)的“破”和“深”二字描繪出衰敗凄涼的景象,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
(2)頷聯(lián)與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亂花漸欲迷人眼”同是寫花鳥,二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請簡要分析。
【分析】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
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頷聯(lián)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lián)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lián)
思家之憂,尾聯(lián)則強調(diào)憂思之深導致發(fā)白而稀疏,表現(xiàn)了詩人愛國之情。
【解答】(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首聯(lián)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
目凄然。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托感于景。
(2)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理解?!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意思是: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
潸然淚下;內(nèi)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zhàn)。從修辭的角度看,“花濺淚”“鳥驚心”運用了擬人的
寫法。從表達的角度看,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襯托寫法,具體描繪了花鳥因國家的戰(zhàn)亂、國事的
艱難都為之落淚和驚心,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的因時傷懷、憂國的憂愁,更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國
情懷?!跺X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意為:幾只早來的黃鶯爭先恐后地飛到
向陽的樹上棲息,不知是哪家新來的燕子正忙著銜泥筑巢?!皝y花漸欲迷人眼”意思是:鮮花繽紛,幾
乎迷人眼神。詩句中寫了“早鶯”“新燕”的活動和“亂花”盛開的景象,動靜結(jié)合,生動形象地描繪
了一幅鶯爭暖樹、燕啄春泥、百花爭艷的場景,生動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機,表現(xiàn)出了詩人對初春的喜
愛和贊美之情。
答案:
(1)破深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借“花濺淚”“鳥驚心”寫出了時局的動亂和百姓的離散,表達了詩
人的憂愁悲痛/憂國思家/憂國憂民之情。借“早鶯”“新燕”“亂花”寫出了早春西湖生機盎然/生機勃勃
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喜愛/贊美之情。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
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nèi)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zhàn)。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一個春天,家書難得,
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
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
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
9.賞析《定風波》,回答問題。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請描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展現(xiàn)的畫面。
(2)小序中寫到'‘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請結(jié)合詞句說說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
【分析】《定風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該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
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景,表現(xiàn)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上片著眼于雨中,
下片著眼于雨后,全詞體現(xiàn)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nèi)蘊
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xiàn)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解答】(1)本題考查描繪畫面?!澳牬┝执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中的意象有竹林、雨聲,結(jié)合
“莫聽”“何妨”可知,詩人緩步行走,對雨打濕衣裳渾不在意。據(jù)此展開想象,描繪畫面即可。
(2)本題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這首詞是作者因烏臺詩案被貶的第三年所作。詞人借途中遇風雨的生
活小事,抒寫了作者任天而動、苦樂隨緣、開朗達觀、意存歸隱的人生態(tài)度和坦蕩胸懷。詞的上片寫出
了詞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疾風驟雨,采取“吟嘯且徐行”的樂觀態(tài)度來面對,毫不在意,而最后一句“一
蓑煙雨任平生”更是傳達出詩人面對人生仕途風雨的曠達從容、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據(jù)此總結(jié)作答即可。
答案:
(1)示例:詞人出游遇雨,對穿林打葉的風雨并不留意,依然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聆聽雨韻,
思索人生。
(2)示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以看出詞人“道中遇雨”的從容,表現(xiàn)了詞人樂觀曠達的生
活態(tài)度。
參考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帶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
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
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仡^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
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點評】描繪畫面答題技巧:找出詩中景物(意象),找出描述性(或修飾性)詞語,融入想象,連綴
成畫面。
10.閱讀回答問題。
登泰山
張養(yǎng)浩①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②,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③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④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⑤。
【注釋】①作者青年時代初次登上泰山時所作。②齊州:濟南古名;化用李賀《夢天》:“遙望齊州九點
煙”。③井處:喻居處狹隘,下句中“巢居”意同。④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傳說上古仙人洪崖得
道于此,崖以仙名。⑤高寒:指天上先人居處。
(1)本詩頷聯(lián)“齊煙九點”一詞寫出了泰山煙云繚繞的古老奇觀,又通過“五更”一句寫出了泰
山日出的壯麗景象。
(2)請運用所學到的詩歌朗讀方法,根據(jù)示例在首聯(lián)、尾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對詩句進行朗讀設計,并結(jié)合
句意闡述設計理由。
【示例】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朗讀設計:朗讀時應讀出氣舒聲平的贊嘆語氣,語速平緩,“方知隘”“亦覺寬”重讀,在“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借款合同印花稅稅率借款合同
- 營銷顧問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大學
- 高科技產(chǎn)品研發(fā)生產(chǎn)合同
- 涂層材料對主被動一體化熱防護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
- 復雜電子對抗中的組網(wǎng)雷達功率分配與干擾智能識別及對抗研究
- 《動物的激素調(diào)節(jié)》課件
- 2025年西師新版七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圖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包裝品質(zhì)彩盒外箱知識課件
- 神經(jīng)外科課件:神經(jīng)外科急重癥
- 頸復康腰痛寧產(chǎn)品知識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微電網(wǎng)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教案第14課民航服務人員上行溝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鉆桿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蘭青銅閘閥
- 氣功修煉十奧妙
- 勾股定理的歷史與證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