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E/1A/wKhkGWcOnLOAeJokAAJbexL9MMA322.jpg)
![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E/1A/wKhkGWcOnLOAeJokAAJbexL9MMA3222.jpg)
![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E/1A/wKhkGWcOnLOAeJokAAJbexL9MMA3223.jpg)
![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E/1A/wKhkGWcOnLOAeJokAAJbexL9MMA3224.jpg)
![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E/1A/wKhkGWcOnLOAeJokAAJbexL9MMA32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中學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C.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D.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2.用酵母菌釀酒的主要階段是:加料→接種→通氣培養(yǎng)→密封發(fā)酵。從接種后到密封前這一階段,其種群數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1時期,剛接種的酵母菌對新環(huán)境有一個適應期,一般不分裂,種群數量增長緩慢B.在2時期,種群數量快速增長,其增長速率不斷變大C.3時期,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并保持穩(wěn)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密封發(fā)酵一段時間后,由于代謝產物積累、營養(yǎng)物質消耗等原因,種群數量會下降3.調查某地喜鵲連續(xù)10年的種群數量變化,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倍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第6年的喜鵲種群數量最少 B.喜鵲的種群密度采用樣方法調查C.第5—8年的喜鵲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D.第6年以前喜鵲種群數量進行“J”型增長4.用于判斷目的基因是否轉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屬于分子檢測的是A.通過害蟲吃棉葉看其是否死亡B.轉基因生物基因組DNA與DNA探針能否形成雜交帶C.轉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與DNA探針能否形成雜交帶D.轉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質能否與抗體形成雜交帶5.噬藻體是一種侵染藍藻(藍細菌)的病毒。關于噬藻體與藍藻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噬藻體細胞壁成分與藍藻不同B.噬藻體的擬核位于細胞中央C.藍藻的淀粉顆粒位于葉綠體中D.藍藻沒有具膜的細胞器6.下面是與促胰液素發(fā)現過程有關的四個實驗:①稀鹽酸→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鹽酸→靜脈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鹽酸→小腸腸腔(去除小腸部位的神經)→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腸黏膜+稀鹽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靜脈血液→胰腺分泌胰液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①②④對比說明胰液的分泌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B.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的第一種動物激素,是由小腸黏膜產生的C.要證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經的調節(jié)應該設計實驗繼續(xù)探究D.促胰液素是小腸黏膜受鹽酸刺激后分泌的,經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胰腺7.科學家用紅光和紅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對一批萵苣種子進行處理,然后置于暗處。一段時間后,這些萵苣種子的發(fā)芽情況如下表所示。組別光照射處理方式種子萌發(fā)率(%)對照組無光照8.5組1紅光98組2紅光→紅外光54組3紅光→紅外光→紅光100組4紅光→紅外光→紅光→紅外光42組5紅光→紅外光→紅光→紅外光→紅光99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紅光促進萵苣種子發(fā)芽,紅外光抑制萵苣種子發(fā)芽B.將組2處理的種子置于自然光下,種子萌發(fā)率不變C.種子發(fā)芽率的高低取決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種光D.紅光的促進作用可以被隨后照射的遠紅光降低8.(10分)下列關于人體細胞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因星射線的牽引導致著絲點分裂從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B.有絲分裂間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會因核DNA分子的復制而加倍C.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定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D.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目始終不變二、非選擇題9.(10分)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啟動三條調節(jié)途徑: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副交感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③興奮的副交感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這些激素作用于胰島B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B.①和②均增強了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C.①和③調節(jié)胰島素水平的方式均為體液調節(jié)D.②和③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10.(14分)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種被稱為“金色大米”的轉基因水稻已經悄然收獲。這種轉基因大米可以幫助人們補充每天必需的維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維生素A的β-胡蘿卜素,它呈現金黃色澤,故稱“金色大米”?!敖鹕竺住钡呐嘤鞒倘鐖D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通過該操作形成了圖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它的構成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等。(2)在構建c的過程中目的基因用________(填“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進行了切割。檢驗重組載體導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作為標記基因。(3)過程d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過程e運用了_______________技術,在該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關鍵步驟是利用含有一定營養(yǎng)和激素的培養(yǎng)基誘導植物細胞進行_________。(4)若希望該轉基因水稻生產的“金色大米”含維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則需要通過_______工程手段對合成維生素A的相關目的基因進行設計。該工程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北極圈附近的A群島由眾多生態(tài)環(huán)境相似的島嶼組成,是許多海鳥的棲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極狐被引入到一些島嶼上定居。幾十年后發(fā)現,無北極狐島(W島)的植物群落無明顯變化,而有北極狐島(Y島)上較高的草本植物明顯減少,苔薛增加。為分析北極狐的引入是否導致植物群落的變化,生態(tài)學家進行了相關研究。(1)Y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由島上所有的生物與________共同組成,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北極狐屬于________者。(2)研究者調查了若干Y島和W島的海鳥密度,統(tǒng)計結果如圖。由圖可知,Y島上的海鳥密度比W島________。(3)進一步調查發(fā)現,Y島上單位面積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島。研究者選擇Y島上的若干代表性地塊,通過施肥實驗證明了Y島植物干重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所致。綜上所述,請將下列選項排序,以解釋北極狐的引入導致的植物群落變化。A.島嶼土壤肥力降低B.北極狐捕食海鳥C.土壤中的鳥糞減少D.海鳥數量減少北極狐引入并定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群落變化。12.識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是____________(動物或植物)細胞,判斷的依據是細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結構。(2)圖中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結構特點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3)〔2〕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1〕線粒體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場所。(5)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6)能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同時加工蛋白質合成脂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7)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8)若該細胞是西瓜的紅色囊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基因是由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它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主要有DNA和蛋白質組成,是基因(DNA)的主要載體?!驹斀狻緼、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而DNA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所以說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此外在線粒體、葉綠體等結構中也存在基因,A正確;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正確;C、一條染色體上有1或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具有多個基因,所以每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C正確;D、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只是組成染色體的一部分,D錯誤。故選D。2、B【解析】分析題圖:用酵母菌釀酒的過程中,酵母菌種群增長開始時呈現S曲線,達到K值后,由于營養(yǎng)物質消耗、代謝產物積累,種群數量逐漸下降。圖示是酵母菌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曲線,在1時期,種群的增長速率逐漸增大,此階段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在2時期,種群的增長速率達到最大,此時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在3時期,種群的增長速率為0,種群數量到達最大值,此時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性。【詳解】A、在1時期,種群初始階段增長緩慢是由于酵母菌種群在培養(yǎng)初期需經過一段的調整適應,A正確;B、“S”增長曲線的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在2時期,種群的增長速率先增加,當種群數量大于K/2后,增長速率不斷減少,B錯誤;C、在3時期,種群數量達到最大K值,并保持穩(wěn)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確;D、密封發(fā)酵一段時間后,由于發(fā)酵裝置中營養(yǎng)物質含量減少和代謝產物積累,酵母菌種群數量會下降,D正確。故選B。3、C【解析】1、據題意分析,λ值為相鄰兩年的種群數量相對比值,當λ>1時,表示種群數量在增長;當λ=1時,表示種群數量相對穩(wěn)定;當λ<1時,表示種群數量在下降。2、由圖可知:在第1~第3年之間λ>1,喜鵲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在第3~9年間,喜鵲種群數量一直在不斷減少,到第9年時λ=1喜鵲種群數量維持穩(wěn)定?!驹斀狻緼、第1~6年時,喜鵲種群數量先增加后減少,而“J”型曲線的λ值是固定值,而且種群數量是一直增加,A錯誤;B、喜鵲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種群密度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B錯誤;C、第5—8年,λ<1,喜鵲種群數量一直在不斷減少,C正確;D、第6年以前,λ>1,但不斷減小,所以種群增長速率不斷減小,不是“J”型增長,D錯誤。故選C。4、A【解析】目的基因檢測和鑒定?!驹斀狻客ㄟ^害蟲吃棉葉看其是否死亡,屬于個體水平上的鑒定,A項正確;分子水平上的檢測包括:首先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中,即轉基因生物基因組DNA與DNA探針能否形成雜交帶,B項錯誤;其次要采用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mRNA,即轉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與DNA探針能否形成雜交帶,C項錯誤;最后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即轉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質能否與抗體形成雜交帶,D項錯誤。5、D【解析】生物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微生物。【詳解】A、噬藻體是一種病毒,無細胞結構,無細胞壁,A錯誤;B、噬藻體是一種病毒,無細胞結構,無擬核,B錯誤;C、藍藻是原核生物,無葉綠體,C錯誤;D、藍藻沒有具膜的細胞器,只有唯一的一個細胞器核糖體(無膜結構),D正確。故選D。6、A【解析】分析實驗:①與②對比,實驗自變量為稀鹽酸刺激部位,因變量為胰液是否分泌;①和③對比,自變量為稀鹽酸刺激部位是否含有神經,因變量為胰液是否分泌;②和④對比,自變量為是否含有小腸黏膜產生的某種化學物質,因變量為胰液是否分泌。【詳解】A、①②④對比,說明胰腺分泌胰液受小腸黏膜產生的某種物質的調節(jié),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A錯誤;B、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B正確;C、②和④對比,說明胰腺分泌胰液與小腸黏膜產生的某種物質有關,①和③對比,說明小腸黏膜產生的某種物質的分泌不受神經的調節(jié),以上實驗并未直接探究胰腺分泌胰液與神經的關系,因此要證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經的調節(jié),應該設計實驗繼續(xù)探究,C正確;D、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對比,可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某種物質的調節(jié),經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胰腺,D正確。故選A。7、B【解析】由題干及表格信息可知,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射處理方式對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的影響,自變量是不同光照射處理方式,因變量是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黑暗處理作為對照組,表格數據顯示,不同光照射處理方式下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不同,其中第1組、第3組和第5組的發(fā)芽率明顯高于第2組和第4組,且接近于100%。【詳解】A、比較第1組和第2組,第1組只用紅光照射,發(fā)芽率高達98%,而第2組先用紅光照射后用紅外光照射,發(fā)芽率只有54%,可推測紅光誘導萵苣種子發(fā)芽,紅外光會逆轉紅光的作用,抑制萵苣種子發(fā)芽,A正確;B、分析表格可知,在黑暗處理、最后紅光處理,最后紅外光處理等條件先,種子萌發(fā)率都有很大的差別,說明將組2處理的種子置于自然光下,種子萌發(fā)率會發(fā)生改變,B錯誤;C、組3、組5最后的照射為紅光,種子萌發(fā)率接近100%,而組2、組4最后照射的為紅外光,種子萌發(fā)率明顯下降,說明種子發(fā)芽率的高低取決于最后照射的是哪種光,C正確;D、比較組1、組2可知,組1只有紅光照射,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接近100%,組2先照射了紅光后再照射紅外光,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降低為54%,說明紅光的促進作用可以被隨后照射的遠紅光降低,D正確。故選B?!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8、B【解析】有絲分裂間期發(fā)生DNA復制,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減數分裂間期發(fā)生DNA復制,減一末期發(fā)生染色體數目減半,減二后期發(fā)生染色體短暫性加倍,恢復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目?!驹斀狻緼、著絲點的分裂并不是星射線牽引的結果,A錯誤;B、核DNA分子復制不會造成染色體數目的加倍,著絲點分裂才會,B正確;C、若減一前期發(fā)生交叉互換或基因突變,則等位基因分離可能發(fā)生在減二后期,C錯誤;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會加倍,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9、C【解析】1、當血糖含量降低時,下丘腦的某一區(qū)域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使腎上腺和胰島A細胞分別分泌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同時血糖濃度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濃度升高。2、當血糖含量升高時,下丘腦的另一區(qū)域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同時血糖濃度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素,使血糖濃度降低?!驹斀狻緼、人體血糖濃度上升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濃度降低,則反饋信息和輸入信息相反,故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A正確;B、血糖濃度升高,通過①和②途徑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釋放,B正確;C、③調節(jié)胰島素水平的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C錯誤;D、②和③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正確。故選C。10、①.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②.c③.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④.限制酶Ⅱ⑤.基因Ⅰ⑥.農桿菌轉化⑦.植物組織培養(yǎng)⑧.脫分化、再分化⑨.蛋白質⑩.因為蛋白質的高級結構十分復雜,目前對很多蛋白質的高級結構還不了解【解析】分析圖解:圖中a表示轉錄過程,b表示利用mRNA進行逆轉錄合成目的基因,c表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d表示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e是水稻細胞進行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并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植株;目的基因的兩側分別有-GGATCC一、-GATC-兩種序列,根據兩種酶的酶切位點,限制酶Ⅰ只能切割左側的序列,而限制酶Ⅱ可以切割兩側的序列。【詳解】(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通過該操作形成了圖中的c重組質粒,它的構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等。(2)在研究過程中獲取了目的基因后采用PCR技術進行擴增。據圖分析,目的基因的兩側有-GGATCC一、-GATC-兩種序列,由于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酶I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因此只能選擇限制酶Ⅱ獲取目的基因。圖中可以看出目的基因插入到基因Ⅱ中,因此檢驗重組載體導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Ⅰ作為標記基因。(3)過程d通常采用農桿菌轉化法,過程e將水稻細胞培養(yǎng)成完整植株運用了細胞工程中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在該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關鍵步驟是利用含有一定營養(yǎng)和激素的培養(yǎng)基誘導植物細胞進行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形成植株。(4)若希望該轉基因水稻生產的“金色大米”含維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則需要通過蛋白質工程手段對合成維生素A的相關目的基因進行設計。因為蛋白質的高級結構十分復雜,目前對很多蛋白質的高級結構還不了解,目前該工程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程,成功的例子不多?!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11、(1)①.非生物環(huán)境②.消費(2)?。?)①.B②.D③.C④.A【解析】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拘?詳解】某一區(qū)域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中,北極狐屬于消費者。【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北京零售業(yè)店長勞動合同續(xù)簽與終止
- 海運合同不可抗力條款應用
- 電子商務運營實務操作指南
- 合伙購車協議書
- 民營醫(yī)院勞動合同書
- 酒店運營管理入門指南
- 游戲開發(fā)與優(yōu)化指南
- 電子商務平臺用戶體驗優(yōu)化與營銷推廣方案
- 勞務分包合同個人
- 勞動合同安全管理制度
-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
- 人居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項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2024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試卷二)客觀題試題及解答參考
- 2024年注冊建筑師-二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五年級口算題卡每天100題帶答案
- 食品感官檢驗:品評人員的篩選與培訓
- 2024-2030年中國會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 醫(yī)院緊急醫(yī)療救援管理制度
- 企業(y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jiān)督管理制度
- 咨詢與評估管理制度
- 中醫(yī)辨證-八綱辨證(中醫(yī)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