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匯率制度作為一國經濟構成的關鍵組成部分,在一國對外貿易進程中起著這種紐帶的作用,匯率制度能否健康地發(fā)展與維持,是確保一國經濟能夠正常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自2005年以來經歷了多次的機制改革,但總體上仍處于一個穩(wěn)定增長的狀態(tài)。人民幣升值過快或過慢都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人民幣持續(xù)貶值。貨幣升值速度過快已經引起了學術界和經濟界的廣泛關注。據此,本文選取了人民幣升值這一研究主題,從了解匯率制度內涵和匯率變化的影響因素入手,剖析了近年來人民幣迅速升值的內因,說明了人民幣升值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二)理論基礎16世紀中葉,西班牙薩拉蒙卡(salamanca)學派對貨幣供應量,物價變動和匯率變動三者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從而提出第一個較為系統的匯率理論。到了18世紀,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繁榮,西方各國的對外貿易日益增多,對匯率理論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匯率理論已成為資產階級經濟學界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系列流派。其中以亞當·斯密(AdamSmith)為代表的古典匯率理論最為著名。1匯率制度的內涵匯率制度指一國對本國匯率所做的一系列安排與調整。通常有以下幾類ADDINEN.CITE<EndNote><Cite><Author>王成進</Author><Year>2021</Year><RecNum>20</RecNum><DisplayText><styleface="superscript">[9,10]</style></DisplayText><record><rec-number>20</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5edr5px0wzsff2eewdtv9vs1rwx5w00905rw"timestamp="1619078857">20</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王成進</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十堰市審計局;</auth-address><titles><title>馬克思貨幣理論的現代分析</title><secondary-title>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full-title></periodical><pages>37-44</pages><volume>34</volume><number>01</number><keywords><keyword>馬克思貨幣理論</keyword><keyword>信用貨幣</keyword><keyword>貨幣結構</keyword><keyword>貨幣配置</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21</year></dates><isbn>2095-8153</isbn><call-num>42-1857/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Cite><Author>陳雄</Author><Year>2021</Year><RecNum>21</RecNum><record><rec-number>21</rec-number><foreign-keys><keyapp="EN"db-id="5edr5px0wzsff2eewdtv9vs1rwx5w00905rw"timestamp="1619078878">21</key></foreign-keys><ref-typename="JournalArticle">17</ref-type><contributors><authors><author>陳雄</author></authors></contributors><auth-address>閩江學院法學院;</auth-address><titles><title>國際貨幣制度演進邏輯的揭示及反思</title><secondary-title>閩江學院學報</secondary-title></titles><periodical><full-title>閩江學院學報</full-title></periodical><pages>75-84</pages><volume>42</volume><number>01</number><keywords><keyword>國際貨幣制度</keyword><keyword>演進邏輯</keyword><keyword>去中心化</keyword></keywords><dates><year>2021</year></dates><isbn>2096-9562</isbn><call-num>35-1260/G4</call-num><urls></urls><remote-database-provider>Cnki</remote-database-provider></record></Cite></EndNote>[11,12]:(1)固定匯率制度隨著貨幣金本位制度和含金量的不斷提高,貨幣含金量值越高,則固定匯率制度就越不完善。當然,為了應付經濟運行中可能發(fā)生的大幅度波動,就規(guī)定了匯率可在固定匯率的基礎上做一定幅度的變動,所以固定匯率制度其實也就是可調節(jié)匯率制度。(2)浮動匯率制度當各國間匯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它們所實行的匯率制度叫做浮動匯率。一國的匯率水平是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的,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它就會實行匯率浮動。但是,在浮動匯率制下,一國的貨幣供給是決定該國匯率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而匯率水平又受國內經濟狀況和國際政治等多方面影響,各國匯率都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時期,所以本國匯率全憑外部市場貨幣供求。2匯率變化的影響因素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常常比較復雜,一般不能分某一部分分別進行分析,文章試就影響一國匯率變動的一些關鍵因素作如下說明ADDINEN.CITEADDINEN.CITE.DATA[13-15]:(1)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經濟因素一國經濟實力或綜合國力,是決定一國匯率變動的基本因素。國際收支結構和國際儲備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該國的經濟狀況及對外經濟交往情況。這些方面又往往與一國的匯率有密切的聯系。國際收支水平的高低反映著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激烈程度,它直接影響著一國對外匯率水平,并直接決定著匯率變動趨勢,在匯率變動中居于主導地位,但它又決定著一國匯率變動基本方向。通貨膨脹帶來的沖擊。在一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貨幣與匯率問題不可忽略。通貨膨脹是一國匯率變動的長期,主要而又有一定規(guī)律的因素。當紙幣可以正常流通時,兩國匯率水平根本上表示兩國貨幣擁有的價值量??梢酝ㄟ^兩個途徑計算:一是利用貨幣乘數法;二是采用實際利率法來測算。其中后者又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方法。一國經濟增長率若比他國經濟增長率快,則其國民收入相應地急劇上升,引起本國國民對于外國商品或勞動需求上升,而這一上升需求又要有充足外幣作支持,這就是外幣需求量上升,這時就會引起本國匯率水平走低。因此,一國的外匯儲備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從理論上說,一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與該國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即經濟越發(fā)達,其外匯儲備規(guī)模也就越大且增長速度越快。但實際上這種結論并不成立。一國持有外匯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程度和穩(wěn)定匯率變動的程度,而儲備外匯對于穩(wěn)定一國匯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外匯儲備量較少的情況下,外匯市場通常對本國貨幣穩(wěn)定性信心不足,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反之,足夠的外匯儲備則導致本國貨幣匯率走強,進而推動本國貨幣升值。(2)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政策因素在美國的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的宏觀經濟管理措施;與此同時,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改革進程也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從理論上講,利率政策對于一國匯率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例如,提高利率能吸引外資投資和改善國際收支從而穩(wěn)定匯率或使匯率穩(wěn)定上升,而降低利率將減少國際資本的流入,這又可能造成匯率的下跌。匯率政策。是一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該國經濟金融運行的穩(wěn)定性。一國貨幣當局通常以維持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目標制定匯率制度。但這并不意味著匯率問題就是一國的核心問題。政府事實上都采取了一些匯率控制措施,使得匯率穩(wěn)定在某一水平上,這都會對匯率變化產生影響。在實行浮動匯率機制時,由于各國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程度不同以及供求關系的變化等原因,使得匯率的波動幅度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加以調控。一些國家傾向于高估本國貨幣匯率水平以促使本國資本能順利地對外輸出,從而獲得更大的國際競爭優(yōu)勢與信用優(yōu)勢。外匯干預政策。政府為建設自己穩(wěn)定的外匯市場以推動經濟平穩(wěn)健康的發(fā)展,常常人為地干預外匯市場,使得外匯市場最終左右匯率水平,實現經濟發(fā)展。在不同時期,各國采取的干預手段也不盡相同。干預方式有如下4種,一是直接購買或出售外匯,二是對本國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進行合理調整,三是發(fā)表國際性影響言論,以實現對市場心理及預期產生影響,四是同他國共同進行直接或間接介入。(三)研究方法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運用信息分析、描述性分析等研究方法,詳細分析人民幣升值問題,討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所產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理性的、建設性意見。文獻研究法。它是指利用有關書籍資料或其它途徑來進行學習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是把書本上現成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去解決問題。本文在編輯文本時通過對系列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檢索,搜集與分析研究,從其中汲取有效而綜合的資料,再經過梳理與整合形成對于匯率理論與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即科學而綜合的理解,文獻研究法可以完整而正確地理解把握需要研究的問題,為本文的撰寫奠定理論基礎與條件。信息研究法。就是在研究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以揭示事物內部規(guī)律的一種科學方法論。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兩種類型。信息研究法也叫定性分析法或調查研究法。信息研究法泛指通過搜集,傳遞,處理,整理信息以獲取必要的知識并運用于實踐以達到新目的的方法。本文將對人民幣升值成因進行客觀,準確,系統,對比和分析,進而剖析人民幣升值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啟示。定性分析研究法。在調研過程中,通過收集統計局或有關行業(yè)報告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并將這些資料分類整理后,再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最終總結出揭示人民幣升值實質的方法。定量分析研究法。根據定性研究得出的結論并結合定量的分析方法來判斷人民幣升值是否合理。具體采用歸納與演繹相結合,抽象與概括相結合和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從而理解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實質。二、人民幣升值的現狀及原因(一)人民幣升值的不同階段可把人民幣升值大體分解成如下三個時期:一是從2001年至2005年這一初始時期,其代表性事件是日本公布了《中國威脅崛起——人民幣應該升值》的報告,此時有關人民幣升值問題的討論就已經開始了。其次是“廣場事件”后,人民幣升值成為了美國等國家關注的焦點。2005年初,中國宣布實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2006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停止外匯干預政策;2007年6月底,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制定的SDR。自此,“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這標志著人民幣的真正市場化進程開始啟動。2005年以后,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給為基礎的貨幣調控政策和匯率浮動政策相結合的機制。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雖然不大,但由于人民幣連續(xù)三年貶值,使得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已經累計貶值了18.1%左右。在這一階段中,人民幣升值面臨著巨大的國外壓力和國內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因此,人民幣升值是一個長期過程。金融危機之后,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步蔓延,我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中美兩國都實行了較為寬松的基本匯率政策;與此同時,因美國要求中國在經濟危機之后為全球經濟恢復做出貢獻,國內和國際上開始低調對待人民幣升值問題,從而進入人民幣升值第三個階段即人民幣升值壓力下降。(二)人民幣升值原因1基于經濟因素(1)國內外存在的利率差從利率平價理論可得知,若一國利率水平繼續(xù)高于他國,則該國存在套利行為,進而國際金融市場對該國貨幣需求量上升,導致本幣匯率上升。因此,研究不同國家利率差異與人民幣匯率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建立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了中美英三國利率差異與人民幣實際匯率之間的動態(tài)影響。實證結果表明;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因果關系不顯著。通過對比1994-2012年間中美匯率數據可以看出,兩國大幅降息,中國的利率水平由7.1%下降到1.1%。從短期匯率決定理論來看,隨著利率水平的下降,中國和美國的人民幣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現象,但由于我國的即時匯率水平要高于美國的遠期匯率水平。相反的,中美兩國之間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是導致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內在原因是:目前我國經濟體制內還缺乏利率平價理論要求的彈性利率機制,而外資流入主要是直接投資,甚至有利率平價機制并不起作用,就相對利率水平而言,人民幣利率和美元利率其實相差無幾,所以人民幣應存在長期升值的壓力。(2)經常項目順差連續(xù)幾年經常項目連續(xù)順差使中國外匯儲備量不斷上升,到2012年中國外匯儲備已達萬億美元這一水平。傳統理論認為,人民幣升值可以增加對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從而提高本國的匯率,同時也能通過增加對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進口,擴大其出口規(guī)模,進而提高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強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國家和地區(qū)來說,這將有利于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國內缺乏競爭力且出口量較小的國家和地區(qū)而言,這種影響更為明顯。與之相對應,本國貨幣若繼續(xù)高估,將產生貿易順差下降之效應。本文通過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得出了人民幣實際匯率與經常項目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模型進行分析。我國進出口總額,經常賬戶收支情況等資料見下表1。表1中國貿易收支及經常賬戶收支情況(單位:億美元)年份經常項目順差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百分比貿易順差進出口總額199469.11.2154.22364.76199516.10.24167.12814.02199672.40.8122.22902.81997369.33.8404.43252.91998314.73.1434.63611.51999211.11.9292.33611.52000205.11.7241.14743.72001174.01.31225.65096.52002354.22.4304.26207.32003458.82.82254.68515.62004686.63.6320.511542.720051608.271020.114269.220062532.79.31775.617681.420073718.310.62643.521932.720084361.19.62981.125891.720092971.461956.922053.620102378.241815.229796.520112017.02.81551.336593.920122001.62.61303.340652.1由表1得知我國進出口貿易額有一段時間呈逐步上升趨勢。人民幣升值有三個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2003年開始的人民幣升值主要是由貿易順差引起的,而從1997-1999年期間的貿易順差則是由我國自身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認為人民幣升值與貿易順差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經常性項目順差占GDP比重是衡量人民幣升值壓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從2006-2008年連續(xù)三年來看,我國經常性項目的順差占比都低于9%,遠遠低于國際外部均衡標準4%左右的水平,表明此時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小。從這一角度來看,在2007-2009年期間,經常項目的逆差與人民幣實際匯率呈反向變化;在2010-2012年間,經常項目的順差則與人民幣實際匯率基本同步上漲。這一趨勢表明中國國際收支失衡問題正在緩解。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經常性貿易順差使人民幣升值,但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人民幣升值壓力大大減小。(3)通貨膨脹情況我國和主要西方國家通貨膨脹率見表2。從國際經驗來看,通貨膨脹與一國的經濟增長率有密切的關系。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物價不斷上漲,并伴隨著嚴重的通脹壓力;當物價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fā)經濟波動。而這種現象是周期性的。我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增速高于8%),使得我國的實際產出(增速低于8%)與名義產出之比不斷提高,而我國的實際產出與名義產出之比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這說明我國的實際產出和名義產出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并且這種差距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的實際產出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同期西方國家(拋除19941994至1996年期間的惡性通脹)所帶來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在低通脹背景下,我國經濟發(fā)展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較為穩(wěn)健,從而導致了本國貨幣實際匯率變動與名義匯率變動之間的偏離程度較?。慌c此同時,因我國強制性政策使外匯儲備得以不斷增加,在增強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升值的壓力。表2中國及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通貨膨化率(%)年份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199424.12.60.72.02.8199517.22.8-0.12.01.719968.33.00.22.61.419972.72.31.82.41.81998-0.81.60.61.61.01999-1.42.3-0.31.30.720000.43.4-0.60.71.420010.62.8-0.81.22.02002-0.81.5-0.81.31.620031.22.3-0.31.41.020043.82.701.41.520051.83.4-0.32.02.320061.53.10.22.32.320074.42.90.12.32.720085.93.81.43.50.42009-0.6-0.4-1.22.11.120103.31.5-0.63.32.420115.43.4-0.34.42.620122.72.5-0.14.22.52基于國內發(fā)展(1)中國長期的高速穩(wěn)定經濟增長以上已述及匯率波動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就已確認一國經濟增長將顯著刺激一國匯率。然而到目前為止,這種理論并未被完全接受和應用于現實中。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變動將是決定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一個關鍵因素。盡管發(fā)生了改變,但是,無論如何,經濟發(fā)展得更快的一方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貨幣升值壓力。表31998-2006年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情況增長率(%)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中國7.87.18.07.58.31010.110.410.7美國3.94.23.70.52.22.14.13.53.3差異3.92.94.37.06.17.96.07.17.4(2)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中國經濟實力從2003年起上升速度超過美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實體。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綜合國力提升的影響作用越來越顯著。隨著國際地位的不斷攀升,今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保持著正增長,GDP超過100萬億,約占美國的3/4左右。綜合國力的轉變,需要中國人民幣隨著綜合國力與經濟水平發(fā)展而進行相應調整與適應。(3)為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做準備一般當代國際金融市場都認為匯率水平是穩(wěn)步上升的,而且實體國家經濟比較穩(wěn)定的幣種都是幣種里硬通貨。然而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貨幣都具有上述特征。從歷史發(fā)展來看,當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時,其貨幣也就變得更硬一些。而當一國國力下降時,其貨幣經濟發(fā)展定然會呈現頹勢。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元作為國家貨幣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硬通貨之一,從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由于美國長期維持在高利率水平下的緊縮銀根政策,導致了80年代以后大量的硬通貨流入。美元、德國馬克、瑞士法郎等都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重要的硬通貨。中國在實行利率政策時,應逐步放棄對美元等貨幣的盯住,擴大國內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和匯率制度的彈性,以適應中國國情;本文通過分析美元指數和利率變動的特點以及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提出在目前階段可以考慮放棄對美元匯率的固定化控制,逐步放開利率管制;并將利率作為宏觀調控目標之一。而中國國際信用在逐步加強,通貨膨脹在低位運行,國際收支順差保持在高位運行,所以適當收回國內匯率政策自主權、抓緊摒棄盯住美元匯率格局、適當提高現行匯率水平可以為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充當硬通貨做好鋪墊。3基于外部施壓(1)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中國融入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而國際上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各種不同聲音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必須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才能做出正確決策。以下從大國或者集團經濟利益的角度,對人民幣升值所面臨的外在壓力進行剖析。(2)美國施壓分析近年來,美國對華人民幣升值糾紛日益擴大,頻頻采取各種手段與措施向我國施加壓力,盡管有些手段或議案最終不了了之,人民幣并未發(fā)生大幅漲價,但我們能看到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很高,也能預計到這一呼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并施加壓力的途徑與方法還會繼續(xù)增多。而作為美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的日本卻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了極大的容忍態(tài)度。日本與美元之間存在著長期的相互依存關系,并且雙方都希望通過相互讓步來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美國之所以預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源于其經濟戰(zhàn)略。(3)其他國家施壓分析從新興經濟體來看,俄羅斯對人民幣升值持觀望態(tài)度并希望中國和俄羅斯能源貿易能用本國貨幣進行結算,巴西則從維護其產品競爭力的角度支持人民幣升值,印度2011年后未對人民幣升值表示任何立場??梢姼鲊鴮τ谌嗣駧派邓值挠^點與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所采取的方式與途徑也是不一樣的。每個國家都出于本國利益考慮,要求人民幣升值,并提出了相應要求。三、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一)積極影響1、外匯市場的投機行為逐漸增多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豐富的物質資源。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資源消耗相對較大,豐富的物質資源分配給每個人。因此,中國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需要大量的資源作為基礎,原材料的供應和能源的消耗都很短,所以在我國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資進口。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問題。人民幣的升值降低了昂貴的原材料在國際上的相對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在中國的原材料和能源進口的青睞。近年來,由于資源的匱乏,世界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增加了企業(yè)成本,阻礙了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人民幣升值給我國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進口成本的大幅降低有利于原材料和能源的進口價格。的下降會降低進口產品的成本,并有效抑制中國擴大進口。2、我國的產品價格會逐漸升高人民幣升值會使我國的產業(yè)結構會從勞動密集型轉變?yōu)楦吒郊又敌?,人民幣升值也對國際貿易分工一定的影響和推動了中國的貿易結構的優(yōu)化和升級。中國的對外貿易額迅速增加,和看似樂觀的數據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大多數中國的出口貿易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利用我們的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國際貿易中的價格優(yōu)勢。然而,人民幣升值迫使我國企業(yè)開始轉型,而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國際發(fā)展中的生活已經快到了最后期限。我國企業(yè)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使企業(y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fā)展。企業(yè)降低資源消耗,增加技術含量,在民族貿易競爭中通過優(yōu)質高技術產品獲取優(yōu)勢。3、美元的主導地位慢慢降低隨著打破美元霸權,企業(yè)加工作業(yè)深度變深,企業(yè)深加工鏈變短,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占據了附加值的份額,美元的主導地位慢慢降低。由于大量的產品處于價值鏈的末端,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和營銷網絡普遍缺乏,我國仍是高新技術產品的主要進口商。從我國的貿易結構來看,我國出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外需求彈性較小,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激烈競爭,以及進口高科技產品的國內需求彈性,而這種貿易結構的特殊點不利于我國外貿的完善。因此,人民幣升值有利于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和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4、會提高人民幣的購買力比如原來1人民幣能買1單位商品,升值后能買更多。高新技術的發(fā)展主要是通過開發(fā)和應用新設備、新技術和新配方來實現技術改造,提高食品、化纖、鋼鐵、運輸設備和電子通信的競爭優(yōu)勢。傳統產業(yè)的發(fā)展。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和升值將有助于我國外貿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降低我國企業(yè)的消費和成本,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發(fā)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型。集約化產業(y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yè),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可以提高非價格競爭能力,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維護和擴大我國出口市場。人民幣的逐步升值將進一步擠壓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小利潤空間。為了生存需要,商家必須轉移精力,優(yōu)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二)不利影響1、國際貿易企業(yè)產品出口積極性下降對出口型企業(yè)來說,人們普遍認為,出口產品國家價格不變動時,若該國貨幣匯率水平繼續(xù)上升,也就是本幣繼續(xù)升值,則意味著該企業(yè)出口時所得本幣不斷減少,其利潤水平也會不斷降低,這會嚴重影響其出口積極性。出口產品的價格與產品附加值、科技水平和科技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在國際市場上,由于受價格因素影響較大,使得這些產品的利潤率較低。出口產品以紡織服裝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其競爭優(yōu)勢主要來自價格因素,隨著人民幣匯率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外貿企業(yè)的利潤水平也隨之下降,因此,企業(yè)要想保持一定的價格優(yōu)勢,就必須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這表明人民幣對美元繼續(xù)升值會繼續(xù)壓低國內出口企業(yè)盈利水平,加之國內生長成本繼續(xù)上升,會使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遭遇盈利下降或趨近于零,需直面嚴峻生存挑戰(zhàn)。2、企業(yè)的外匯風險加大因此,我國企業(yè)應當加強對于匯率風險的認識,并且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guī)避匯率風險。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當前存在的主要匯率風險,然后分析了其成因以及影響因素。目前大多數企業(yè)還停留在傳統的防范匯率風險觀念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投機意識,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將會使我國的匯率市場和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同時也會影響到我國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以及我國的外匯管理機制。所以,中國人民幣匯率不斷上漲給進出口企業(yè)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并可能給進出口企業(yè)帶來更大的匯率風險。3、國內企業(yè)投、融資的風險增大人民幣貶值會提高企業(yè)盈利能力,從而推動國內企業(yè)加快發(fā)展;反之則阻礙了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但人民幣的強勢將削弱這種局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和財務杠桿效應等因素影響,國內企業(yè)的實際運行成本較高,因此其利潤值會隨著運行成本的上升而降低,尤其是在面臨融資不足或產能過剩時,企業(yè)的利潤水平將會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受當前階段新冠疫情仍未有效控制、全球經濟負增長以及面臨全球經濟主要經濟體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國內進出口企業(yè)很難進一步保持原有利潤水平,而升值人民幣則會使這一局面更加惡化,造成企業(yè)利潤率降低、融資難度加劇,這進一步加劇了企業(yè)經營困難。4、勞動就業(yè)壓力加大我國的一些出口型企業(yè)還停留在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水平上,勞動力技術水平不高。這些企業(yè)主要從事加工貿易、制成品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將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這種競爭環(huán)境中,我國企業(yè)要想取得生存和發(fā)展必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人民幣的持續(xù)升值將導致這些企業(yè)的利潤水平下降、融資水平降低以及就業(yè)壓力增大等問題。四、我國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一)提升消費能力,形成內需拉動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國一直依賴出口加速內部經濟進步。因此,換言之,出口在經濟中起著十分深遠的作用。而對于出口貿易來說,人民幣是主要的計價單位之一,因此,人民幣升值會直接或間接地給出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首先介紹了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出口之間的關系。以往的實際情況下,對人民幣匯率缺乏合理評價,造成了出口的不合理增加,對外貿易部分我國存在著顯著的順差。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不得不考慮是否應該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在這樣的前提下,出口行業(yè)也開始了轉型升級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出口貿易過程中,公司勞動力等多種要素投入較多,而出口部門又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出口公司如果不能發(fā)揮其自身優(yōu)勢,就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也就無法為自己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經濟進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挑戰(zhàn),而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都可以通過引進外資來解決,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外部原因。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擴大內需,對于投資格局進行完善引導,充分識別出合適產業(yè),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特別是要減少經濟泡沫,著手推動中國經濟前進,增加發(fā)展自主權和減少對外依賴,這樣才能保持經濟穩(wěn)步前進,不因出口下降而退步,另外保持中國經濟前進,充分抵御外部危機。對外貿易作為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和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不斷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最大消費國。但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逐步進入高通貨膨脹時期。對外貿易是促進我國經濟長期穩(wěn)定增長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這種經濟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中美貿易不平衡、人民幣升值等。而我國是典型的對外貿易型經濟,“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要降低對出口產品的依存度和擴大國內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剛剛過去的“十二五”規(guī)劃把拉動經濟內需列為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拉動內需這一長期重要任務將和人民幣升值并駕齊驅。(二)建立、健全外匯管理法規(guī)體系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立法工作,完善法律體系;要盡快制定《外匯市場管理條例》或《商業(yè)銀行外匯業(yè)務管理條例》等配套條例,以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利益和金融安全。與此同時,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外匯管理辦法或條例,完善外匯管理機制,并根據世貿組織的規(guī)定及我國國情對現有條例進行漏洞清理與修訂,以彌補規(guī)則上的不足。(三)深化匯率改革,完善相關機制我國進出口企業(yè)目前面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那些出口產品具有較強比較優(yōu)勢的企業(yè)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因此,對這些企業(yè)進行必要的結構調整就顯得十分必要。同時,應加強國際合作來解決貿易摩擦的問題。在資本型項目上,國內企業(yè)應盡快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理念,加快生產方式進步和產業(yè)升級,實現人民幣與外幣的自由兌換;同時,應完善外匯市場的匯率形成機制;個人企業(yè)機構的外匯持有率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我國的外匯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央行應以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為前提,對各種個人、企業(yè)逐步開放外匯市場,并以實施有效監(jiān)測為前提,使外匯水平隨市場意愿和外匯市場收支狀況在一定限度內只出現波動,從而使匯率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之間的相互關系。(四)優(yōu)化產業(yè)的結構,促進貿易結構調整匯率上升的效應主要是對對外貿易產生沖擊,從而對國內市場產生沖擊。當前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tài)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yōu)化,我國貨幣政策也應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做出相應轉變。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于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促進企業(yè)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對外貿易對我國出口到國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有一定促進作用,但隨著我國利率水平的上升,會抑制其出口到國外的需求,不利于國內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帶貨主播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6篇)
- 初級焊工安全知識培訓
-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腎衰竭合并重癥心力衰竭的價值
- 智研咨詢-中國數字生活行業(yè)市場調查、產業(yè)鏈全景、需求規(guī)模預測報告
- 車載SINS-GNSS緊組合導航系統研究
- 基于混合樣本的對抗對比域適應算法及理論
- 產前檢查科護士的工作概覽
- 打造專業(yè)化服務團隊的目標計劃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綜合體物業(yè)施工安全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物流運輸車隊與保險企業(yè)合作合同3篇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中國海油春季校園招聘19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護理
- 油氣行業(yè)人才需求預測-洞察分析
- 《數據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一中2024屆生物高一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解讀課件
- 烏龜圖管理大全課件
- 竣工資料封面
- 中央空調售后服務普及培訓螺桿機篇
- 中國航天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