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1頁
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2頁
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3頁
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4頁
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提升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知識點一、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在宏觀上理解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微觀上表現為原子的種類,原子數目,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但分子數目是不一定的知識點二、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純凈物質間的計算1.知道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此內容是本課時的拓展,一類習題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或實質,利用反應物前后物質或元素質量守恒進行計算。另一類習題還可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之差,算出氣體或沉淀物的質量,再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題步驟:(1)設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不帶單位);(2)正確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3)找出相關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寫在對應化學式的下面;(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5)簡明寫出答案。注意事項:①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注意解題格式化,準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質量比,特別是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②題設中未知數沒有單位,求出的未知數應帶單位;③計算中已知量每步都要帶單位。知識點三、含一定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1.有關混合物的計算(混合物中雜質不參加反應或混合物中只有一種物質參加反應)。2.原理:將不純物質的質量轉化為純凈物質的質量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一般不純物質有:樣品、合金、礦石、溶液等。3.公式(1)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或質量分數)(2)純度=eq\f(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樣品質量等))×100%(3)純凈物的質量分數=1-雜質的質量分數注意事項:①化學方程式中每一項都應是純凈的物質;②化學方程式中每一種物質代入或算出的質量都是純凈的質量;③有些參加反應的物質中還要分析是否完全反應,如反應不完全,該未反應部分質量不能按反應的質量進行計算考點一.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1.(2023春?下城區(qū)校級期中)在反應2A+3B=2C+4D中,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用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 B.B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16:9 C.同時生成D的質量是9克 D.反應中,A與C的質量之比是8:11【解答】解:根據“在反應2A+3B=2C+4D中,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則可假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設A的質量為x,則2a3a=x12g,故x=8g;又因為“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則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質量守恒,可求D的質量為8g+12g﹣A、在反應2A+3B=2C+4D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1.已知“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因為A的質量為8g;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則2×328g=2c11g,解得c=44,則B、根據分析,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B為32,若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則可計算D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此反應中B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16:9,該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分析,可求D的質量為8g+12g﹣11g=9g,該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分析,A與C的質量之比是8g:11g=8:11,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键c二.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2.(2023春?江干區(qū)校級期中)小正查閱資料時發(fā)現:鎂條在空氣中燃燒,不僅生成氧化鎂(MgO),還有部分鎂會與氮氣化合生成氮化鎂(Mg3N2)。(1)寫出鎂條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若有6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則所得產物的總質量m的取值范圍是?!窘獯稹拷猓海?)鎂和氮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氮化鎂,化學方程式為:3Mg+N2點燃ˉMg3N2(2)設全部生成氧化鎂時,質量為x,全部生成氮化鎂時,質量為y。2Mg+O2點燃ˉ48806gx48x=10g3Mg+N2點燃ˉMg3N721006gy72y=8.3g所以所得產物的總質量m的取值范圍是8.3g<m<10g。故答案為:(1)3Mg+N2點燃ˉMg3N2(2)8.3g<m<10g??键c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3.(2023春?西湖區(qū)校級月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100.34.82.8反應后質量/g3.2待測86.4A.待測值為0.6 B.此反應可表示為:丙+丁→甲 C.反應中甲和丁變化的質量比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3.2g=6.8g,故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為6.8g;同理可以確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質量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質量為6.4g﹣2.8g=3.6g;由質量守恒定律,乙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待測的數值為0.3g。A、待測值為0.3,故選項說法錯誤。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故選項說法錯誤。C、反應中甲和丁變化的質量比為6.8g:3.6g≠1:2,故選項說法錯誤。D、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屬于分解反應,甲是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4.(2023春?義烏市月考)某同學從定量角度研究雙氧水制取氧氣的過程,對原實驗進行部分改進,增加了稱量操作。具體做法是:取10%的雙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錳放入氣體發(fā)生裝置,并對反應前后混合物的質量進行稱量,記錄如下:反應過程反應前反應后質量變化(不含容器質量)34.3g32.7g若反應后,雙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氣全部逸出,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中,不合理的是()A.反應速率逐漸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氣的質量為1.6g C.催化劑二氧化錳的質量為0.3g D.反應得到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9:8【解答】解:A、隨著反應的進行,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逐漸減小,故反應速率逐漸變小,故A的結論不合理;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4.3g﹣32.7g=1.6g,故B結論合理;C、設生成1.6g氧氣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2H2O2MnO2ˉ2H26832x1.6g68xx=3.4g所以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為:3.4g÷10%=34g二氧化錳的質量為:34.3g﹣34g=0.3g故C結論合理;D、2H2O2MnO2ˉ2H23632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36:32=9:8,故D結論合理;故選:A。5.(2023春?蕭山區(qū)月考)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物質abcd反應前質量/g8.44.03.22.8反應后質量/g7.27.2x2.8A.d可能是催化劑 B.反應后c物質的質量為5.2g C.c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一定和a、b兩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相同 D.a和b是反應物【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a的質量減少了8.4g﹣7.2g=1.2g,故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1.2g;同理可以確定b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為7.2g﹣4.0g=3.2g;d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由質量守恒定律,c應是反應物,且參加反應的質量為3.2g﹣1.2g=2g,故X的數值為3.2﹣2=1.2。A、d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B、反應后a物質的質量為1.2g,故選項說法錯誤。C、該反應的反應物為a和c,生成物是b,符合“多變一”的形式,屬于化合反應,b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一定等于a、c二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故選項說法錯誤。D、a是反應物,b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6.(2023春?蕭山區(qū)月考)將25克A物質和5克B物質混合,加熱后發(fā)生化學反應,經分析,反應后的混合物含10克A和11克C,同時還含有一種物質D.若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0、20、44、18,則它們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能是()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解答】解:根據題意,將25gA物質跟5gB物質混合,加熱使之充分反應。經分析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含有10gA、11gC和另一種新物質丁。可知:反應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由于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0gA,說明A參加反應的質量為:25g﹣10g=15g,B全部參加反應,為5g,因此反應物的總質量為15g+5g=20g,由于反應后生成了11g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D的質量為20g﹣11g=9g;反應物和生成物A、B、C、D的質量比為:15g:5g:11g:9g=15:5:11:9;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0、20、44、18;設A、B、C、D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x、y、z、m,則有:30x:20y:44z:18m=15:5:11:9,解得:x:y:z:m=2:1:1:2;則A、B、C、D的分子個數比為2:1:1:2,故化學方程式為:2A+B═C+2D。故選:D。7.(2023春?蕭山區(qū)期末)在反應A+3B=2C+3D中,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22:9,若2.3gA與足量B充分反應,生成2.7gD,則在此反應中,參加反應的B與生成的C之間的質量比為()A.22:9 B.44:27 C.3:2 D.12:11【解答】解:設生成的C的質量為x。A+3B=2C+3D44:27x2.7g4427=x由質量守恒定律,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4.4g+2.7g﹣2.3g=4.8g。參加反應的B與生成的C之間的質量比為4.8g:4.4g=12:11。故選:D。8.(2023春?蒼南縣月考)在反應2A+3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9:11.若2.2gA與一定質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D,則反應中B和D的質量比為()A.10:11 B.22:15 C.15:22 D.11:10【解答】解:根據“反應2A+3B═2C+4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11”,則可假設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9a、11a,又因為2.2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D,設同時生成C的質量為x,則2A+5B═2C+4D18a44ax4.4g18axx=1.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2g+B的質量=1.8g+4.4g,故B的質量=4g。則反應中BD的質量比為:4g:4.4g=10:11;故選:A。9.(2023春?瑞安市月考)金屬單質X與非金屬單質Y可發(fā)生反應2X+Y═X2Y.實驗探究小組進行了兩次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數據如表:實驗序號X的用量/克Y的用量/克生成X2Y的質量/克15.41.66.429.64.812.8則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A.2:1 B.3:1 C.27:5 D.27:8【解答】解:根據兩次實驗數據表,Y的用量增加3倍,而生成X2Y2的質量卻沒有增加3倍,說明第2次反應時,Y有剩余,9.6gX完全反應,生成12.8gX2Y2,則反應的y質量是12.8g﹣9.6g=3.2g,故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9.6g:3.2g=3:1;故選:B。10.(2023春?西湖區(qū)校級期中)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應,其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18 B.27 C.46 D.54【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質量=57g+1g﹣49g=9g設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2A+3B=C+3D2x98×39g49g2xx=27故選:B。11.(2023春?定海區(qū)校級期中)從微觀上看,化學反應是微觀粒子按一定的數目關系進行的。4.4g某碳氫化合物(化學式為CxHy)在密閉容器內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部分物質的分子數隨反應過程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時刻,O2和CO2的質量相等 B.該反應生成的水分子數目為3n C.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之比為22:9 D.反應結束后,密閉容器內剩余氧氣的質量為3.2g【解答】解:A、t時刻,O2和CO2的分子數相等,質量不相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反應的氧原子個數是10n,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是6n,則生成的水分子中氧原子是10n﹣6n=4n,該反應生成的水分子數目為4n,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該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之比為:(3n×44):(4n×18)=11:6,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CxHy+5O2點燃ˉ3CO2+4H2O,即x=3,y=8,碳氫化合物的化學式是C3H8C3H8+5O2點燃ˉ3CO2+4H2O441604.4g16g即反應的5n個氧分子質量是16g,則剩余的n個氧分子質量:16g×n5n=3.2g故選:D。12.(2023春?下城區(qū)校級期中)汽車尾氣中氮的各種氧化物都可以通過灼熱的鐵粉消除其污染,其化學反應可表示為:NxOy+Fe→Fe3O4+N2,(1)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2)若要使15.2gNxOy通過盛有足量灼熱鐵粉的玻璃管,充分反應后,得到5.6gN2,則NxOy中x與y的比值為.【解答】解:(1)將Fe3O4的系數定為1,根據各元素原子守恒可得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依此為4y,3,1,2xy,同乘以4NxOy+3yFe高溫ˉyFe3O4+2xN2故答案為:4NxOy+3yFe高溫ˉyFe3O4+2xN2(2)根據氮元素的質量守恒可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質量是5.6g,則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15.2g﹣5.6g=9.6g,則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5.6g9.6g=14x16y,整理得x:y=故答案為:2:313.(2023春?嵊州市期中)在化學反應2M+Q2═2MQ中,24克M和16克Q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MQ的質量是。若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Q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則MQ的相對分子質量為。【解答】解:在化學反應2M+Q2═2MQ中,24克M和16克Q2恰好完全反應,由質量守恒定律,則同時生成MQ的質量為24g+16g=40g。若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Q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設MQ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2M+Q2═2MQ24162x24+16=2xx=20故答案為:40g;20。14.(2023春?柯橋區(qū)期中)有A、B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四份,總質量均為12克。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物質C.四份混合物內含A和B的質量,及它們充分反應后生成C的質量見表。物質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反應前A的質量(克)118a反應前B的質量(克)14b反應后生成C的質量(克)5107.5(1)第二份混合物在反應結束后,反應物中的有剩余。(2)第四份混合物反應前,A和B的質量比為?!窘獯稹拷猓海?)由第一份數據,11gA和1gB反應,生成5gC,則B應完全反應,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4g,即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比為4g:1g=4:1。由第二份數據,8gA和4gB反應,生成10gC,8gA能與2gB恰好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2g,B物質有剩余。(2)第四份混合物反應后,生成C的質量為7.5g,則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7.5g×44+1=6g,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7.5g﹣6g=1.5g;則第四份混合物反應前,A和B的質量比為(12g﹣7.5g+6g):1.5g=7:1;或6g:(12g﹣7.5g+1.5g)=1故答案為:(1)B;(2)7:1或1:1。15.(2023秋?海曙區(qū)期中)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數據(已知Fe+S△ˉFeS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硫粉的質量/g163232鐵粉的質量/g282856硫化亞鐵(FeS)的質量/g444488(1)第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如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解答】解:(1)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第一次16g的硫粉與28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44g,第三次32g的硫粉與56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8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因此第一次、第三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反應;故答案為:一、三;(2)Fe+S△ˉ5632因為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為56:32=7:4;故答案為:7:4;(3)設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x,需要鐵粉的質量為y。Fe+S△ˉ563288y48gx3288=48gx=132gy=84g答:需要鐵粉的質量為84g,能生成硫化亞鐵132g。16.(2023春?臺州期中)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攝入。血紅蛋白中的鐵是人體內氧的輸送者,缺鐵易患貧血。(1)一種添加了營養(yǎng)劑的“鐵強化”醬油已經面市。根據衛(wèi)生部鐵強化劑添加標準,每100mL醬油中鐵營養(yǎng)劑添加量是200mg,該營養(yǎng)元素質量分數為12.5%.根據實驗測得,醬油中鐵只有10%能被人體吸收,以某人一天使用16mL該醬油計算,他一天從醬油中吸收的鐵元素是多少毫克?(2)某貧血患者除正常飲食吸收鐵元素外,還需服用含鐵元素的某種藥物。若治療一個療程需補充1.12g鐵元素,則服用藥物中的鐵元素相當于需要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多少克?【解答】解:方法(一)(1)設16mL該醬油中含鐵元素質量為X由題意得:100mL200mg×12.5%解得:X=4mg,此人一天從醬油中吸收的鐵元素質量為4mg×10%=0.4mg;(2)設需要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晶體質量為yFe~FeSO4?7H2O562781.12gy561.12g解得y=5.56g答:(1)他一天從醬油中吸收的鐵元素是0.4毫克,(2)服用藥物中的鐵元素相當于需要硫酸亞鐵晶體5.56克;方法(二)(1)此人一天從醬油中吸收鐵元素的質量為200mg÷100mL×12.5%×10%×16mL=0.4mg(2)根據人體所需要的鐵元素與硫酸亞鐵晶體中所含鐵元素的質量是相等的,設需要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晶體質量為y,則:5656+32+64+7×18×y解得:y=5.56g答:(1)他一天從醬油中吸收的鐵元素是0.4毫克,(2)服用藥物中的鐵元素相當于需要硫酸亞鐵晶體5.56克;故答案為:(1)0.4mg;(2)5.56g17.(2023春?新昌縣期末)小科探究蛋殼能否促進植物生長后,想要進一步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假設雞蛋殼中其它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小科取了10克雞蛋殼樣品放入裝置A,將50克稀鹽酸平均分成5等份,逐次加入燒瓶中進行實驗,得到相關數據如表所示。請回答:序號反應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鹽酸溶液質量/克1010101010C裝置中溶液總質量/克100.0101.10102.20103.30103.96103.96(1)10克雞蛋殼樣品完全反應后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是克;(2)如果去掉裝置B,測量結果將會(選填“偏大”或“偏小”);(3)求10克雞蛋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解答】解:(1)由表中的數據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3.96g﹣100.0g=3.96g。(3)由實驗過程可知,A裝置硫酸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B裝置干燥二氧化碳氣體,C裝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利用C裝置中溶液增加量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去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若去掉裝置B,則水蒸氣也進入C裝置,導致二氧化碳的質量增大,計算所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增大,測量結果將會偏大。(3)設10克雞蛋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10gx3.96g10044x=90%答:10克雞蛋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90%。故答案為:(1)3.96;(2)偏大;(3)90%??键c四.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18.(2023春?江干區(qū)校級期中)帶有結晶水的碳酸鈉稱為碳酸鈉晶體,小潘為了測定某碳酸鈉晶體Na2CO3?xH2O中的x值,做了下列實驗:將含結晶水的碳酸鈉晶體放在坩堝中加熱至不再含結晶水,反應方程式為Na2CO3?xH2O△ˉNa2CO3+xH2O(水蒸氣)測得x稱量物體質量/g坩堝+碳酸鈉晶體20.26坩堝+碳酸鈉19坩堝17.94A.7 B.8 C.9 D.10【解答】解:由題意知,碳酸鈉的質量為:19g﹣17.94g=1.06g,碳酸鈉晶體中含有的結晶水為:20.26g﹣19g=1.26g,Na2CO3?xH2O△ˉNa2CO3+xH210618x1.06g1.26g10618x解得x=7。故選:A。19.(2023秋?寧??h月考)科學興趣小組對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該小組取用4g樣品,測定該石灰石的純度,用未知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后稱量固體的質量。(假設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固體物質的質量不受損耗;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實驗結果見下表:稀鹽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10g第二次加入10g第三次加入10g第四次加入10g剩余固體的質量3.0g2.0g1.0g0.4g請計算:(計算結果精確到0.1%)(1)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2)所用的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3)4g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解答】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前三次每次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都會減少,各減少1g,第四次減少0.6g<1g,說明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4g﹣0.4g=3.6g;答: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3.6g。(2)設10g稀鹽酸中含有氯化氫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gx10073=1g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73g10g答:所用的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7.3%。(3)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4g﹣0.4gx10044=3.6gx解得答:4g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是1.6g。20.(2023春?柯橋區(qū)月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用8g石灰石樣品,把40g稀鹽酸分為4次加入樣品中(雜質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1)表中m為。(2)從以上數據可知,這四次實驗中,第次實驗后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3)求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序號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剩余固體的質量(g)1105.5210m3101.2410n【解答】解:(1)圖表數據分析可知,第1次反應后固體物質減少的質量為8g﹣5.5g=2.5g;第二次加入10g稀鹽酸,若稀鹽酸能完全反應,固體應減少2.5g,m=5.5﹣2.5=3,大于1.2g,說明第二次加入的稀鹽酸完全反應,說明m的數值是3。(2)從所示分析可知,這四次實驗中,第三次實驗后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3)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g-1.2g8g×100%=故答案為:(1)3;(2)三;(3)85%。21.(2023春?玉環(huán)市期末)科學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定某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鈣片中其他物質不參與反應)。將10克該品牌鈣片放入電子天平上的錐形瓶中,分3次加入一定濃度等量的稀鹽酸,每次待反應充分后記錄天平的示數如表所示。實驗次數1234滴加的稀鹽酸總質量/克04080120天平示數/克110147.8186.7226.7(1)根據表格所給數據在圖畫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與稀鹽酸總質量的關系:。(2)選取合適的數據計算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3)計算實驗所用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4)下列做法有利于測出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更接近真實值的是(可多選)。A.將鈣片研成粉末后放入錐形瓶B.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C.將稀鹽酸換成濃鹽酸D.反應后,設法將滯留在錐形瓶中的CO2排出【解答】解:(1)第2次加入40g稀鹽酸,生成氣體為110g+40g﹣147.8g=2.2g,第2次加入80g稀鹽酸,生成氣體為110g+80g﹣186.7g=3.3g,說明第3次加入的80g稀鹽酸,只有60g與碳酸鈣反應,鹽酸已過量,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與稀鹽酸總質量的關系為;(2)設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10g×x3.3g10044x=75%答:該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75%。(3)由于第2次稀鹽酸完全反應,設實驗所用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y。CaCO3+2HCl=CaCl2+H2O+CO2↑734440g×y2.2g7344y=9.125%答:實驗所用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9.125%。(4)A、將鈣片研成粉末后放入錐形瓶,促進反應充分進行,測出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更接近真實值,故正確;B、硫酸與碳酸鈣生成硫酸鈣微溶,附著在固體表面阻止反應繼續(xù)進行,會對實驗造成影響,故錯誤;C、將甲裝置中的稀鹽酸換為濃鹽酸,鹽酸有揮發(fā)性,會對實驗造成影響,故錯誤;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反應后,設法將滯留在錐形瓶中的CO2排出,會使測量出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更準確,故正確。22.(2023春?臺州期中)實驗室有一瓶碳酸鈣和氯化鈣粉末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和不同質量的該混合物反應(所得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四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組別一二三四稀鹽酸質量/克100100100100混合物質量/克3.06.09.012.0所得溶液質量/克101.9103.8105.0a剩余固體質量/克00>0>0已知氧化鈣溶液為中性,請回答:(1)向第一組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加3克氧化鈣粉末,溶液的質量會。(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判斷第三組別中稀鹽酸是否有剩余,請說明理由。(3)求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4)表中a的值為?!窘獯稹拷猓海?)第二組加入6.0g混合物沒有固體剩余,說明第一組中鹽酸過量,向第一組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加3克氧化鈣粉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溶液的質量會變大,故答案為:變大;(2)反應后固體剩余質量大于0,則碳酸鈣剩余,稀鹽酸沒有剩余,故答案為:不剩余,因為剩余固體的質量大于0;(3)第一組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0g+3.0g﹣101.9g=1.1g,設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3.0g×x1.1g10044x≈83.3%答: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3.3%。(4)3g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3g×83.3%≈2.5g,氯化鈣的質量為0.5g,則12.0g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10g,氯化鈣的質量為2g,由表中數據可知,第三次碳酸鈣剩余,即酸完全反應,則第四次溶液質量只比第三次多了3g混合物中氯化鈣的質量,則a=105+0.5=105.5,故答案為:105.5。23.(2023春?路橋區(qū)期末)氧燭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海領域的制氧產品。裝置原理如圖甲,產氧藥塊由氯酸鉀、鎂粉和二氧化錳等混合制成。制取氧氣的原理是:2KClO3MnO2ˉ△(1)產氧藥塊中要均勻分布一定質量的鎂粉,但不能過多,其原因。(2)產氧藥塊中添加MnO2有何作用?小柯利用圖乙裝置進行了實驗,通過傳感器分別記錄了氯酸鉀分解有無MnO2時,氧氣含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圖丙)。結合圖像說說MnO2如何加快反應速度。(3)民航機遇到緊急危險時,乘客上方連接氯燭的面罩會下落,面罩能供氧16分鐘,出氧量達到4升/分。若氧燭內含氯酸鉀250g,能否滿足上述要求?(氧氣密度取1.5g/L,不考慮損耗)【解答】解:(1)產氧藥塊中要均勻分布一定質量的鎂粉,但不能過多,其原因是:若鎂粉過多,溫度過高,會產生大量氯氣,導致收集到的氧氣不純。(2)小柯利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通過傳感器分別記錄了氯酸鉀分解有無MnO2時,氧氣含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圖丙)。由圖可知,由圖可知,無MnO2時氯酸鉀的分解溫度較高,有MnO2時氯酸鉀的分解溫度明顯降低,說明MnO2能加快反應速度的原理是:二氧化錳能降低氯酸鉀的分解溫度。(3)設250g氯酸鉀完全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2KClO3MnO2ˉ24596250gx24596x≈98g民航機遇到緊急危險時,連接氯燭的面罩供氧量為:16分鐘×4L/分鐘×1.5g/L=96g,98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