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抒懷詩+課件47張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4/30/wKhkGWchLZmANjFTAAGVyK1cf-8052.jpg)
![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抒懷詩+課件47張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4/30/wKhkGWchLZmANjFTAAGVyK1cf-80522.jpg)
![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抒懷詩+課件47張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4/30/wKhkGWchLZmANjFTAAGVyK1cf-80523.jpg)
![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抒懷詩+課件47張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4/30/wKhkGWchLZmANjFTAAGVyK1cf-80524.jpg)
![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抒懷詩+課件47張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4/30/wKhkGWchLZmANjFTAAGVyK1cf-805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2024屆高考復習:詩歌鑒賞之送別詩專題教學目標掌握送別類詩歌常見的意象、情感和表現(xiàn)手法。掌握鑒賞送別類詩歌的方法。提高詩歌鑒賞解題能力。古時交通不便,通訊落后,路途艱險,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常常為不得不遠行的親人、戀人、友人設亭送別、擺酒餞別、吟詩話別。送別成了古典詩歌中的一個永恒主題。出行原因:或拜師游學,或求取功名,或遷謫宦游,或征戍充軍,或出使異域,或歸隱山林古人送別之際常有的行為藝術(選擇在啥時地,做哪些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畎住顿浲魝悺?/p>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李白《灞陵行送別》(驪歌是一首離別時唱的歌)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铐牎端臀喝f之京》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S渾《謝亭送別》(勞歌原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后遂成送別歌的代稱)陽關三疊”是唐代流傳久遠的離別之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唱歌送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別,更進手中杯”“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李白古代文人多愛喝酒,大多以酒交友、以酒會友、以酒待友,自然送別時就少不了酒的禮儀禮節(jié)。2.飲酒餞別《送別》王之渙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折柳送別習俗產生原因:1.千絲萬縷的柳條隨風舞動與離人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離愁非常相似。2.“柳”與“留”諧音,因此折柳送別有挽留、惜別、不舍之意。3.柳枝有隨地而生的習性,折柳相贈還有祝愿友人在異地他鄉(xiāng)生活順利、欣欣向榮之意。3.折柳相贈常見行為:1、唱歌2、飲酒3、折柳常見意象:芳草、古道、流水、明月、夕陽、蘭州、南浦方法指導1、送別詩的題目有什么特點?《贈汪倫》、《送沈子福歸江東》《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別董大》、《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等字眼
方法一:辨題目,通過辨別題目,確定詩歌類型。
方法指導3、送別詩中的常用意象1234
空間意象:長亭、勞勞亭、南浦、渡口、古道
具體物象:楊柳、柳絮(楊花)、孤帆、流水、寒蟬、船(舟)、西風、美酒、芳草、笛聲、煙波、浮云、鴻雁、子規(guī)樂曲:《陽關曲》、《驪歌》、《勞歌》
時間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方法二: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感受送別意境。送別詩常見時間:傍晚、明月、秋天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云莫回頭。——白居易《南浦別》傍晚:①傍晚時候會伴隨著飛鳥歸林、魚沉潭底,對于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征夫來說,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離情別緒。(反襯)②別離的憂傷情感與暮色朦朧中的蒼茫感相協(xié)調。(情景交融)
夕陽(斜陽、落日)——凄涼失落——游子、思婦、壯士為何送別詩常用傍晚、明月、秋天等時間意象?明月:①月亮含有思鄉(xiāng)思親的象征義。月圓月缺常與悲歡離合的情感相聯(lián)系,通過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別情更顯得動人深長。②月光給人朦朧、迷離、蒼涼的感覺,這與深邃悠長、委婉憂傷的離情別緒是一致的。(情景交融)月——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人)月——連結古今,連結異地——感嘆時光流逝,追思歷史為何送別詩常用傍晚、明月、秋天等時間意象?秋天:①秋天萬物凋零,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借秋悲嘆英雄遲暮,人生苦短。②滿目蒼涼的秋色(秋風、秋月、秋花、梧桐、雁聲、夕陽下的樓臺)常常勾起游子思鄉(xiāng)懷人的情思,借秋抒發(fā)離別之苦、思鄉(xiāng)之情。
秋——萬物凋零——英雄美人遲暮
秋——滿目蒼涼——思鄉(xiāng)懷人——游子、思婦
秋——天高云淡——心胸壯闊——壯士、良臣為何送別詩常用傍晚、月夜、秋天等時間意象?送別詩常見空間:長亭、謝亭、灞陵橋(亭)、南浦、勞勞亭、渡口、古道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馈队炅剽彙?/p>
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別。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拙右住赌掀謩e》
“南浦”即南面的水濱,是著名的水濱送別地。當然,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畎住秳趧谕じ琛?/p>
勞勞亭又名新亭,是沿長江順流而下的必經之地。送別之人常在此駐足,目送行人漸行漸遠。后來,勞勞亭便成了離別感傷的代名詞。謝亭離別后,風景每生愁??蜕⑶嗵焱猓娇毡趟??!畎住吨x亭》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畎住跺绷晷兴蛣e》(1)酒——促人亢奮,引人抒懷——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灑脫,借酒澆愁。(2)流水——流水一去不復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時光的流逝,慨嘆時光易逝,生命苦短。悠悠流水,延綿不絕,千年未變,詩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綿遠、悠長、無盡。(3)芳草——綿綿不盡、無處不生,喻離別的愁緒,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在空間上,碧草連天,遠接天涯,似將人的思念引向遠方,遙無涯際。送別詩常見物像:柳樹、濁酒、芳草、晚風、笛聲、遠山、眼淚、西風、春草、寒蟬(4)楊花(柳絮):
楊花,暮春時節(jié),漫天飛舞,飄飄灑灑,給人一種飄忽不定、漂泊不歸的感覺,最容易勾起離別者的愁緒。(5)大雁(雁、飛鴻):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鴻雁在古代詩文中常代指書信)(6)杜鵑(杜宇、布谷、子規(guī))——叫聲凄切,文人墨客已經把杜鵑鳥定位為一種悲鳥,一種悲愁的象征物。由于其叫聲古人認為有“不如歸去”的意象,又與思鄉(xiāng)念家的情感相連。
杜鵑花則傳為杜鵑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鵑啼血來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離愁的寄托。習俗:①折柳送別②飲酒餞別③唱歌送別時間:夕陽、日暮、月夜、秋地點:長亭、勞勞亭、謝亭、灞陵、南浦(渡口)、古道、陽關景物:柳樹、濁酒、芳草、晚風、笛聲、遠山、眼淚、西風、春草、寒蟬歌曲:勞歌(原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離歌(驪歌)、折楊柳、陽關三疊小結:送別詩常見意象方法指導4、送別詩常見的思想情感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6、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情感1:表明朋友間的友誼深厚。情感2:對朋友未來的美好祝愿和寬慰。情感3:友人離去后的茫然、傷感。情感4:表明志節(jié),坦陳心志的告白。情感5:情深意長的勉勵,勸慰中帶著難分難舍。
情感6:別后情境的想象、對友人的擔憂與思念。方法三:品情感,根據關鍵詞句,體會離情別緒。年份試卷題目作者及朝代2023年全國甲卷《臨江仙》宋·晁補之2022年全國乙卷《白下驛餞唐少府》宋·陳師道2020年新高考1《贈別鄭煉赴襄陽》唐·杜甫浙江卷《秋江送別》唐·王勃江蘇卷《送沈康知常州》北宋·王安石2017年全國2《送子由使契丹》北宋·蘇軾盤點近年全國各地高考卷中的送別懷人詩高考試題題材體裁涉及考點2022新高考卷Ⅰ山水田園宋詞15題:選擇題(理解與賞析)16題:詩句的理解與概括2022新高考卷Ⅱ贈友送別唐詩15題:選擇題(理解與賞析)16題:詩歌的表達技巧2022全國甲卷詠物言志宋詩14題:選擇題(理解與賞析)15題:物象的作用2022全國乙卷贈友送別唐詩14題:選擇題(理解與賞析)15題:詩句的理解與概括年份題目主觀題設問2022全國乙卷王勃《白下驛餞唐少府》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2020年新高考Ⅰ卷杜甫《贈別鄭煉赴襄陽》2020年江蘇卷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2020年浙江卷王勃《秋江送別》王昌齡《送柴侍御》前人評《送柴侍御》“翻新脫妙”。比較《秋江送別》與《送柴侍御》兩詩的后兩句,分析后者寫法的妙處。2018年北京卷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2018年浙江卷李頎《送王昌齡》2017年全國Ⅱ卷蘇軾《送子由使契丹》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闭堈務勀銓ι鲜鲈u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6分)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染手法。(6分)如果你是沈康,通過這首送別詩,你會得到關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請簡要分析。(6分)詩的頸聯(lián)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考情分析】別之因赴考、出使、遷謫(宦游)、征戎、鄉(xiāng)旅、歸隱等別之象別之情別之技①直接抒情②________: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用典抒情等。③________:比喻、擬人、借代等。④表現(xiàn)手法:想象(虛實結合)、對比、烘托等。送別風格_____型和______型【知識匯總】①標題中往往有______________
_等字樣。②常見意象:________________四大意象。(“長亭”“短亭”“陽關”“舟”“芳草”“笛聲”等意象也常在送別詩中出現(xiàn))。空間意象:長亭、灞橋、南浦、渡口、古道時間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環(huán)境意象:楊柳、柳絮、楊花、孤帆、流水、寒蟬、船(舟)、古道、夕陽、西風、
美酒、春草、殘笛、煙波、浮云、鴻雁樂曲意象:《陽關曲》《驪歌》“送”“別”“贈”“酬”“柳”“酒”“月”“水”①離別時的不舍與傷感。②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③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④對友人的擔憂。⑤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感交雜在一起的,它豐富復雜卻不雜亂無章。間接抒情修辭手法傷感豪邁題材特征內容情感常用技法標志①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等。②常見意象:“柳”“酒”“月”“水”(“長亭”“短亭”“陽關”“舟”“南浦”“灞橋”等意象也在送別懷人詩中出現(xiàn))。情感①依依惜別的不舍與深摯的友情。②離別后的思念牽掛與擔憂。③對友人的稱頌叮嚀安慰勉勵。④借送別友人寄托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⑤用以激勵勸勉,洋溢著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曠達剛健。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試題。(本題共2小題,9分)送王適①徐州赴舉蘇轍送別江南春雨淫,北方誰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燒猶冷,文似朱弦叩愈深。萬里同舟寬老病,一杯分袂發(fā)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楊柳春風正似今?!咀ⅰ竣偻踹m:蘇轍的二女婿。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在江南春雨綿綿的季節(jié)里為奔赴徐州參加科舉考試的王適送行,寫下此詩贈別。B.首聯(lián)下句寫不知北方誰是知音,與“勸君更盡一杯灑,西出陽關無故人”有相似處。C.在詩人眼中,王適性情如白玉,品德美好,詩文如朱弦,秀雅流暢,越讀越有深意。D.王適想起馬上要乘船行萬里路,山高水長,不禁悲從中來,一飲杯中酒,難舍難分。2.詩歌的尾聯(lián)寫法巧妙,意蘊豐厚,極具神韻,請簡要賞析。(6分)【典例分析】2.詩歌的尾聯(lián)寫法巧妙,意蘊豐厚,極具神韻,請簡要賞析。(6分)
①想象明年王適金榜題名的情景,表達了對王適赴考的無限期望與美好祝愿,情真意切;
②就近取譬,取眼前楊柳春風美景,喻金榜題名之事,聯(lián)想自然,意境優(yōu)美;
③寓情于景,將美好祝愿寓于春風美景之中,變上文傷別之悲為高中之樂,情感變化自然,詩歌格調為之一新。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jiān)司馬光漢家五尺道,置吏撫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獲知。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詞。取酒須勤醉,鄉(xiāng)關不可思?!咀ⅰ竣俑豁槪汗糯ㄔ颇?、貴州及川西南的廣大地區(qū)。②五尺道:秦代修筑從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長約二千余里,寬約五尺,史稱“五尺道”,還在西南夷地區(qū)設置官吏。③文翁:漢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設立學校。④蒟醬:雞棕醬,雞棕是一種香菌。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兩句回顧我國古代中原王朝在廣大西南地區(qū)開辟道路、設置官吏、安撫南夷的歷史,筆墨簡練而涵蓋廣遠。B.頷聯(lián)兩句所涉及的文翁成都設學和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典故,反映了我國古代關注邊疆文化和民族團結的情況。C.頸聯(lián)兩句寫富順飲食單調,文化淺俗,反映了此地物質、文化生活的落后,同時隱含了對友人赴任后生活的擔憂。D.本詩偏于議論,不鋪陳文采,也不刻意求工,在質樸的語句之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情感誠摯,含義深遠。C曲解文意寫富順風物之美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jiān)司馬光漢家五尺道,置吏撫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獲知。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詞。取酒須勤醉,鄉(xiāng)關不可思?!咀ⅰ竣俑豁槪汗糯ㄔ颇?、貴州及川西南的廣大地區(qū)。②五尺道:秦代修筑從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長約二千余里,寬約五尺,史稱“五尺道”,還在西南夷地區(qū)設置官吏。③文翁:漢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設立學校。④蒟醬:雞棕醬,雞棕是一種香菌。自古以來,送別詩作常囿于個人情感圈子之內,多表達悲戚纏綿的惜別之情,而司馬光的這首送別詩卻不流于此俗。請結合全詩,談談對此的認識。(1)在厚重歷史中寄寓責任。首聯(lián)寫古代加強富順地區(qū)與中原的政治、經濟聯(lián)系,以古寫今,體現(xiàn)了詩人的政治責任感。(2)在關注現(xiàn)實中抒發(fā)理想。頷聯(lián)意欲將文翁教化施于南夷,促進邊疆文化的提高和民族團結。(3)在昂揚樂觀中勸勉友人。尾聯(lián)詩人勸友人開懷暢飲,切莫起鄉(xiāng)關之思,南中之事大有可為,不可自傷心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2020年新高考1卷)贈別鄭煉赴襄陽杜甫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注]①把:握,執(zhí)。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們: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指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詩的頸聯(lián)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1)“地闊峨眉晚”是作者和朋友惜別之處,“天高峴山春”是想象朋友去的襄陽的美景。(2)一實一虛通過兩座山距離遙遠,表現(xiàn)二人將相隔遙遠。(3)借景抒情,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深切思念,深情厚誼和美好祝愿?!炬溄痈呖肌吭嚲砉旁娫~閱讀考察篇目2022·全國新高考Ⅱ卷李白《送別》2022·全國乙卷王勃《白下驛餞唐少府》2020·新高考全國Ⅰ卷杜甫《贈別鄭煉赴襄陽》2020·浙江卷王勃《秋江送別》王昌齡《送柴侍御》2020·江蘇卷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2018·北京卷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2018·浙江卷李頎《送王昌齡》真題對接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送何遁山人歸蜀[宋]梅堯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注】①杜鵑:又名子規(guī)。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答案:頸聯(lián)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2022全國卷乙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lián)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高考題特點:不良問題結構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照以上讀詩示范,完成詩歌鑒賞。
送韓十四江東覲?、俣鸥Ρ瓴灰娎先R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③靜灘聲轉,白馬江④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注]
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②老萊衣:相傳為春秋時隱士,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峽:位于今宜昌之西。韓十四去江東探親要經過此地。④白馬江:在蜀州東北十里處。1.想標題:覲省(探望雙親)2.讀注釋:①點明時代背景(安史之亂尚未平定);②運用了典故;③點名頸聯(lián)的技巧是虛實結合3.悟意象:①兵戈(點明時代背景);②黃牛峽、回轉的灘聲(暗示此行艱難);③寒江(江上霧靄漸濃,寒風吹來,砭人肌骨,表達詩人內心的孤寂);④稀疏樹影(營造凄涼的意境與氛圍)4.明情感:①對國家戰(zhàn)亂動蕩、人間世事滄桑的憂憤;②對骨肉同胞的思念及家破人散的哀痛;③對友人前途渺茫及行程艱難的憂慮;④對友人的勉勵: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對未來世事難料的悵惘5.析技巧:用典(感嘆時局動蕩,難見天倫之樂,從側面扣題“覲省”);借景抒情;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視聽結合①以靜襯動(或動靜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xiàn)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②視聽結合,“灘聲”是從聽覺的角度描繪一路旅途輾轉艱險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則是從視覺角度寫離別之景。③虛實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是虛寫,想象友人過黃牛峽時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是實寫在江邊送別韓十四時的情景。一虛一實,抒發(fā)了作者與友人離別時的傷感。④寓情于景,“白馬江寒樹影稀”描寫江邊寒風中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將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寄寓其中。贈別鄭煉赴襄陽杜甫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
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
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
[注]①把:握,執(zhí)。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舊: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指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的首聯(lián)簡單交代了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
B.
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但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
C.
詩人請鄭煉在襄陽尋訪龐德公那樣的高士,表達了對先賢的仰慕之意。
D.
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杜甫詩的風格。B項,結合首聯(lián),可看出詩人不是為離別“心驚神傷”,而是想到在此戰(zhàn)亂時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別將再難相見,故此“心驚神傷”。2、詩的頸聯(lián)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②借景抒情,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2022·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lián)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2.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當堂檢測】2.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抒胸臆?!昂却嬷?,天涯若比鄰”兩句直接表現(xiàn)了詩人廣闊的襟懷,而“無為在歧路”的“無為”既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排遣離愁的情懷吐露,表現(xiàn)出詩人樂觀豁達的特點。
②《白下驛餞唐少府》是借景抒情,虛實結合。頸聯(lián)描繪詩人黃昏時分登上浦樓,日色西沉、風煙迷離的氛圍凸顯離別的悲涼和不舍,尾聯(lián)“長安在日邊”想象友人返京之路的遙遠,體現(xiàn)對友人的擔憂。(2022·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lián)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三、挑戰(zhàn)高考讀標題:送別懷人詩讀作者:初唐四杰首聯(lián):牢固的友誼,困窘的處境頷聯(lián):相識不長,但友誼深厚頸聯(lián):對遠行朋友的隱隱擔憂尾聯(lián):對朋友虔誠美好的祝愿(2022·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lián)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三、挑戰(zhàn)高考讀標題:送別懷人詩讀作者:初唐四杰首聯(lián):牢固的友誼,困窘的處境頷聯(lián):相識不長,但友誼深厚頸聯(lián):對遠行朋友的隱隱擔憂尾聯(lián):對朋友虔誠美好的祝愿【參考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直抒胸臆,以彼此的深厚情誼來寬慰朋友,排遣自己心中的離愁。②本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則是借用“日近長安遠”的典故,通過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以及對友人虔誠的美好祝愿來排遣離愁。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手法對比分析)
審題:同一作者的兩首送別詩的比較分析。
分析點:排遣離愁的方法的不同之處。
答題要求:同是疏解離愁,有什么區(qū)別:一是方法,一是內容?!緟⒖即鸢浮竣佟端投派俑问裰荨分小昂却嬷海煅娜舯揉彙眱删渲笔阈匾?,以博大的腦襟和樂觀曠達態(tài)度來寬慰朋友,排遣自己心中的離愁。②本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則是借用“日近長安遠”的典故,通過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以及對友人虔誠的美好祝愿來排遣離愁。隨堂實練1、第一句景物描寫有何作用?2、三四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
請簡要分析。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答案示例:1、首句選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楊花和叫聲凄婉哀愁的子規(guī),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齡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2.1細胞膜和細胞核精講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物理下冊第二十章能源與能量守恒定律20.1能源與能源危機作業(yè)設計新版粵教滬版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1綠葉的夢教案語文S版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同步練習新人教版
- 學生貧困補助申請書范文
- 公務員調入申請書
- 2025年度幼兒園園長幼兒科學探究聘用合同
- 醫(yī)藥費申請書
- 2025年度影視作品角色肖像權授權及合作協(xié)議
- 教師調職申請書范文
- GB 10665-1997碳化鈣(電石)
- 《克雷洛夫寓言》專項測試題附答案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重點內容學習PPT課件(帶內容)
- 海信rsag7.820.1646ip電源與背光電路圖fan7530、fan7602fan
- 小學運動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 深度配煤摻燒方案
- 中藥霧化吸入操作評分標準
- 空間生產理論
- 網絡營銷教案完整版講義
- 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實用模板
- 三一電氣產品外觀通用檢驗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