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A/31/wKhkGWc4DNqAGIY_AAJ2_O_19uk900.jpg)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A/31/wKhkGWc4DNqAGIY_AAJ2_O_19uk9002.jpg)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A/31/wKhkGWc4DNqAGIY_AAJ2_O_19uk9003.jpg)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A/31/wKhkGWc4DNqAGIY_AAJ2_O_19uk9004.jpg)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0A/31/wKhkGWc4DNqAGIY_AAJ2_O_19uk90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
鑒賞
2021屆高三語文二輪(新高考)復習專項導練:古代詩歌鑒賞
[考情報告]
2020年高考古代詩歌鑒賞考點分析一覽表
卷別
體裁
考查內容
考查角度
命題特點
2020年全國新課標卷I、n、in
宋詩+唐詩
陸龜蒙《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王安石《讀史》陸游《苦
筍》
①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作用;②理解詩歌的思想
感情、鑒賞表達情感的技巧
題型:均為一道4選1的選擇題和一道主觀題。時代和題材:所
選詩歌體裁以唐宋詩為主,在備考中全面涉獵各朝代的各題材詩歌作
品的同時,仍要加大對唐宋詩歌備考的力度。作家作品:不傾向名家
名作,多選擇名家較生僻的作品。考點:對形象、思想情感、表達技
巧的考查是詩歌鑒賞命題的重點,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會涉
及。
一、鑒賞詩歌的形象
詩歌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
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
形象。
(一)鑒賞人物形象
鑒賞人物形象,是古詩詞??伎键c之一。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
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古代詩歌中
抒情主人公一般指作者自己,常常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
理變化顯示出來。而作者在詩歌中塑造、刻畫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
“代言人”,是“詩化了的作者自我”,從作者對詩歌中人物或隱或顯
的態(tài)度傾向、理解評價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志向。
[設問方式]
1.詩中塑造了一位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詩中刻畫的某種形象有怎樣的特征?請簡要分析。
[答題技巧]
1.在回答人物形象類題目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
區(qū)分詩中的形象是抒情主人公還是詩人之外的形象。(2)注意作者塑
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來說,作者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運用描寫
手法,如語言、動作、肖像、環(huán)境,特別是細節(jié)描寫,還有正面、側
面描寫等。(3)要結合作者對于人物的描寫,概括出人物的特點。(4)
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義。(5)對于詩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結合
作者的知境、寫作背景,要知人論世。
2.答題步驟:
(1)結合詩(詞)題、注釋等確定詩歌所描寫形象的基本身份
(將軍、英雄、隱士等)。
(2)結合詩(詞)句分析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外貌儀表、
性格品質等)。
(3)分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時代意義或作者借以表達的思想
情感。(這一步需不需要,要視題目要求而定)
(二)鑒賞景物形象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為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設計的。
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jié)、時節(jié)、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zhàn)爭、
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耙磺芯罢Z皆情語”,景語是人物(往往
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xiàn),所謂“情動于中而形于外”,詩人的
情感一旦被激活,其觸目所見之物之景,均會染上強烈的主觀色彩。
這種客觀之景物(山川、草木等)與詩人主觀情感結合在一起便是意
象??梢哉f,意象是詩人情感顯現(xiàn)的載體,鑒賞這類抒情詩,要善于
體會詩歌由意象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畫面而呈現(xiàn)的藝術境界,即意境。一般
來說,詩歌意境或雄渾壯麗,或清幽明凈,或沉郁孤愁,或和諧靜謐,
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
[設問方式]
1.詩人依照怎樣的順序描寫了哪些景物?
2.試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3.詩中的景物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4.簡要賞析詩中的景物描寫。(簡要賞析詩中景與情的關系)
[答題技巧]
L做鑒賞景物形象題,要注意的是,景物形象在寫景詩和抒情詩
中都是用來表現(xiàn)主觀感情的,詩中的景物形象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
個客體合而為一。讀這類詩,要善于由景及情,由各類景象觸摸詩人
內在的情感脈動。
(1)注意捕捉景物的色彩色調,把握住意象特征。具體有兩方
面:
①關注時令色彩,即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感受詩人所投射的不同的
感情,找到景與情的結合點,以體味詩歌獨特而深邃的意境,把握作
品的基調底色。如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
而暮春表現(xiàn)的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表現(xiàn)的則是凄清、肅殺和悲
涼。
②關注冷暖色調。古詩中的景物有冷暖之分“暖色調的景物流露
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悅和歡快的,冷色調的景物流露出的作者情感
往往是憂郁和愁苦的。
(2)關注虛實,把握住畫面內涵。古詩中的景,分實景與虛景。
有的詩,既有實景,又有虛景。由實到虛,可激發(fā)讀者的想象,豐富
畫面的內涵。
(3)關注動靜,把握住抒情方向。古詩中景象、畫面常常有靜
有動,靜動結合,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4)關注傳統(tǒng)審美心理,把握住意象的特殊含義。古詩在發(fā)展
過程中有著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巴聭堰h”“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
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不得志時寄情山水,仕途失意時
回歸自然”,諸如此類審美心理與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習俗、
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在歷史的積淀中被賦
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就拿“悲愁”這一情感來說,在古詩
中就有這樣一些表現(xiàn):“春花”是“凋零”的,“秋月”是“離別”的,
愛情的離思使人愁,青春的短暫使人愁,身世遭遇使人愁,家國衰敗
使人愁等。明白這些,我們就能抓住詩歌的常見意象的特殊含義,進
而把握住詩歌的思想感情。
2.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
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C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
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
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
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時切忌空洞,要回答具體。
(三)鑒賞事物形象
詩人經常把具有某種內涵的事物作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
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xiàn)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
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高考對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針對其象征意義來設題,通過分析事物形
象的特點,分析形象所寄托的詩人的情志或者思想感情。
[設問方式]
1.XX指什么?試分析詩中某事物的形象。
2.詩中的某事物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題技巧]
1.事物形象題的解答,要注意由物及人,從物人一體的角度來把
握,不僅要知道事物形象的特點,還要知道事物形象所包含的(與人
有關的)精神品質C
事物形象題的解答,需要注意如下兩方面:
(1)熟知一些常見物象的象征義。如“善鳥香草”喻的是忠貞,
“惡禽臭物”比的是“讒佞”?!扒嗨伞笔靖邼崳爸瘛北須夤?jié),“琴”
代隱士、知音,等等。
(2)知人論世,尤其要關注詩人的精神與品質??忌艘?/p>
解詩人的生平經歷、所處時代的特征,還要注意了解詩人的政治、文
學主張,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精神上貼近詩人。
2.答題步驟:
(1)總結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物象。
(2)結合詩句分析所詠物象的特點:①提煉表現(xiàn)特征的語句,
觀其形、色、味、聲;②分析修辭和表達技巧,如比喻、擬人、象征、
托物言志等;③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
(3)結合詩人自身經歷、思想感情剖析物象所寄托的感情、理
想、追求、品性等C
二、鑒賞詩歌的語言
(一)鑒賞“煉字”
高考詩歌題,常常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特別講究分析煉字。當
題干要求品評某一個字眼的藝術效果時,就是考直析詩眼或析煉字。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住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
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歌的意境、傳達詩人的情感上所起的
作用。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過反復推敲,從詞匯寶庫中挑選
出最妥帖、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
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體會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
[設問方式]
1.詩中的某個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或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
認為它好在哪里?
2.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3.簡要賞析某聯(lián)中某詞的妙處,或請分別對某聯(lián)中某字作簡要賞
析。
4.詩中的“詩眼”(關鍵字)是哪一個?為什么?
5.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
[答題技巧]
1.準確找到詩眼字,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明確答題方向,點出該字的具體效果,也就是詩人煉字的目的。
這里可以從三個角度回答:(1)為形象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
要刻畫某個事物的形象的,那該字的作用就應該是可以讓該形象更加
生動。(2)為意境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寫景的,其目的是營
造某種意境,那該字的運用就可以收到營造某種意境的效果。(3)為
情感服務。不管是刻畫形象還是營造意境,煉字的一個核心效果就是
抒情,因為“詩言志”“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鑒賞“煉句”
古典詩歌十分講究煉句,有時是出于格律上的需要,突破常規(guī)語
序而收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有時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而借助于
一些藝術手法,使詩句變得更凝練,更精美,更生動,更深刻,從而
產生賞心悅目、意境深遠的藝術魅力。
高考對煉句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淺層面上對句意的理解,
二是較深層面上對句子藝術技巧和意蘊的挖掘和評析。
[設問方式]
1.某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2.請鑒賞某句詩。
[答題技巧]
1.首先要遵循“句不離篇”的原則,從整體上著眼把握詩句的內
涵;其次要能抓住詩句中的關鍵詞語,正確辨識詩句的藝術手法,進
而對此加以分析;最后用準確的語言、規(guī)范的步驟組織出答案。
2.答題步躲:
(1)著眼全篇,理解詩句的表層義?;卮鸫祟愵}時,要著眼全
篇,不能孤立地評析某一詩句。
(2)概括內容,分析詩句的深層意思。細讀全篇之后,看這關
鍵句寫了什么內容C
(3)揭示該句的句式特點或寫法特點。
(4)分析作用,點明藝術效果。結合表達技巧去分析各句在詩
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三)品味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是詩人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
術個性。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往往
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c鑒賞語言特色,也就是對詩歌語言的格調、色彩、
境界、情味等方面進行賞析。
[設問方式]
1.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這首詩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
3.談談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技巧]
1.理解并掌握詩歌語言風格的常見類型,注意比較它們的區(qū)別:
(1)樸素與綺麗
綺麗詩風的語言特點:婉媚、浮華、艷麗、纖巧。
樸素詩風的語言特點:清淡質樸、洗練暢達、不事雕琢、言簡意
深。
(2)直白與含蓄
直白詩風比起一般的樸素詩風,更顯樸素、平淡。詩歌中運用了
近乎口語的語言,并且有的詩還融入了俚詞俗語、民歌之類,所以這
種詩又被稱為白話詩(近乎打油詩)。此類詩風的語言特點:淺易如
話、素樸真率、通俗凝練。
含蓄詩風中所慣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手法。此
類詩風的語言特點:委婉、蘊藉、精練、耐人尋味,但也不失樸素之
風。
(3)沉郁與豪邁
在眾多詩人中,有憤世嫉俗者,有報國無門者,有屢試不第者,
有屢遭貶謫者,有為民請命、哀嘆民生者,他們的詩作表達自我的哀
怨,切中社會現(xiàn)實,反映階級現(xiàn)象。代表詩人如杜甫、韓愈、李商隱
等。沉郁詩風的語言特點:沉郁蒼涼,節(jié)奏舒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語和對話)。
豪邁詩風的語言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包括唐代的
邊塞詩),這類詩歌的語言特點往往與詩人的心胸抱負有很大的關系。
詩人們或因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盛世時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懷
滿腔熱情;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邊塞當作求取功名的出路;或因
國難當頭而主動請纓效死疆場。所以他們所寫的詩歌充滿豪言壯語,
顯示了一種豪情。豪邁詩風的語言特點:鏗鏘有力、筆力豪健、節(jié)奏
明快、音調高昂。
2.用某個形容詞準確概括出詩歌的語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樸實
無華、委婉含蓄、簡練生動、明白曉暢……
3.結合有關詩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和效果。
4.寫出這樣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
取的表現(xiàn)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包括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
表現(xiàn)手法的選用,又包括藝術構思上的巧妙運用。
[設問方式]
1.請結合詩句,對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作簡要的分析。
2.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
3.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
4.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
[答題技巧]
1.區(qū)分鑒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從表現(xiàn)
手法、篇章結構角度,還是兼而有之進行鑒賞,必須準確地指出用了
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概括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
類: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現(xiàn)手法(襯
托、渲染、象征、對比等)、修辭手法(比喻、比興、擬人、夸張、
對偶、反復、互文、雙關等)、謀篇布局的技巧(鋪墊、首尾呼應、
卒章顯志、以小見大等)。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在古代詩歌中表達方
式主要有描寫、抒情兩類。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虛實相生、
動靜結合、遠近結合、白描等。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c間
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表達感情,而是通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移
情于物、寓情于景、觸景生情等方式來抒發(fā)感情。
2.對相關表達技巧進行具體鑒賞。要結合相關詩句來說明這種手
法的內容,以及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3.解釋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了怎樣的旨趣,運
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語言表述必須將詩歌的意境和形式
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力求做到流暢優(yōu)美。
四、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一)概括詩歌的思想感情
詩歌的思想內容一般指詩歌的畫面反映的狀況或現(xiàn)象、詩歌的主
題、作者寄托的情感等。在高考中分析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設題較多,
有時就整首詩歌設題,有時只要求概括詩歌中的某一句或某幾句的思
想內容,真正評價性的題目較少。
[設問方式]
1.請概括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3.請歸納這首詩的主旨。
[答題技巧]
解答思想感情類試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答案。
1.學會看類別,了解各類詩歌的基本特點及其常見的思想內容和
感情。我們將詩詞分為山水田園、詠物、詠懷、送別、羈旅思鄉(xiāng)、懷
人、邊塞、民生、懷古等不同類別,每種類別的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
情自然有區(qū)別。羈旅思鄉(xiāng)詩多抒發(fā)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閨怨詩
多抒發(fā)思念戀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詠懷詩吟詠抒發(fā)詩人的抱負情志和
詩人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體悟,對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對個體生命的把握,
對未來人生的設計與追求。
2.學會知人論世。命題者之所以給出注釋,就是為了從寫作背景、
作者生平等方面給考生一些提示:介紹寫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創(chuàng)
作動機和詩歌的思想內容;介紹作者,用以暗示詩歌的寫作風格、感
情基調等。
3.解讀形象。從詩歌表現(xiàn)的人、景、物等生活圖景中體味思想感
情,是鑒賞詩歌的重要方法。
4.品析語言。從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角度看,品味語言的重點:
(1)抓題目,抓住題目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如《春夜喜雨》
中的“喜”;(2)抓詩眼,特別是那些集中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詞
和詩句,如《阮郎歸》中的“諱愁”,《含山店夢覺作》中的“惆悵”,
《宿漁家》中的“笑”,《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中的“春愁
5.借助表達技巧,揣摩詩歌內容和情感。有些詩歌的思想內容和
情感態(tài)度主要是借助某些特定的表達技巧來表現(xiàn)的?!度罾蓺w》主要
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含山店夢覺作》主要通
過“襯托”的手法來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等閑揮袂客天涯”是說作者
早已把漂泊天涯當作一般的事情來看待,從不放在心上??墒窃姷淖?/p>
后一句卻說:“惆悵起來山月斜J“惆悵”就與“等閑”形成了一種
反差,作者借“等閑”來反襯“惆悵”之濃厚。
6.熟悉常見題型的答題技巧。評價情感和主旨,可先用一兩個詞
表明自己的立場,再結合詩詞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作者的這種感情、
態(tài)度或自己的看法等。
(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觀點和作者態(tài)度的基礎上,
對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做出自己的評價。如文章的觀點是否正確,認識
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健康,對讀者是否有有益的啟示,
在今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等等。有時還需要對別人的評價進行分析比較,
做出正確的判斷。
[設問方式]
1.詩人對XX的評價客觀嗎?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3.這首詩體現(xiàn)了XX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全詩予以分析。
[答題技巧]
1.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定背景,結合詩的內容,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
度。
詩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者對社會,對生活中
某人、某事或某種現(xiàn)象的或褒或貶,或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總是與作
者對特定歷史事實的感悟有關。聯(lián)系詩歌背景,再結合作者在詩中給
我們創(chuàng)設的意境,不難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把握詩歌的情感,領悟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讀詩要把握詩情,把握了詩情,才能走進作者的心靈,才能準確
地領悟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準確理解詩歌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評價
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前提。
3.從辨析用典入手,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強內容的豐富性和表達的生
動性、含蓄性,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因此,作者往往借用典
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詩歌所表達的觀
點態(tài)度。
4.分析詩句的含蓄義或深層義,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大多古詩詞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詩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態(tài)度
的,而是通過寫景或寫事來含蓄地表達自己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
現(xiàn)實的情緒態(tài)度。對這樣的詩,鑒賞時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點,
把握其含蓄義,由比分析出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5.從涵詠詩的意境著手,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6.解答評價觀點態(tài)度題的四個注意點。
(1)體悟要深入。詩人寫詩都不可能單純地為了敘事、詠物,
而是要“賦詩言志工要抒發(fā)某種主觀情感、人生體驗或對家國世事
的認識與感悟。因此,分析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
過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外在形式,結合標題、注釋、意象等暗示
信息,深入體悟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這是分析評價的
前提條件。
(2)分析要細致。第一,要緊扣原詩的內容°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
的評價,必須引用原詩中的相關詞句來具體分析,千萬不能脫離原詩
泛泛而談。第二,要注意點面結合。既要有面上的整體把握,又要有
點上的細致剖析,避免架空分析。第三,要注意把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和
表達技巧的分析結合起來,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
析表達了什么,又要分析是怎樣表達的。
(3)歸納要全面。有的詩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不是單一的,這
要求我們在分析概括時能理清思路,把握要點,逐一分析,不能遺漏
信息或以偏概全。
(4)評價要恰當。一要避免先入為主,用固有的認識代替對具
體詩歌的解讀。二要避免失去分寸,不用正確的歷史觀去分析評價,
而是想當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結果要么無限拔高,要么片
面否定,這對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楊山人歸嵩陽
高適
不到嵩陽動①十年,舊時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復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夷門二月柳條色,流鶯數(shù)聲淚沾臆。
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③好去嵩陽路,惟余眷眷長相憶。
【注】①動:近。②傳說堯時有老人擊壤于道,歌曰:“吾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旁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
唱的歌,后人稱《擊壤歌》。③山人:一般指隱士高人或與世無爭的
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謙稱;日時以修身,悟道,一般不
與世俗人來往,選擇在山水美好之地參悟自然、宇宙規(guī)律之人。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近十年未到嵩陽,人事變遷老友難相見,詩人的心境也
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B.五、六兩句點明了送別的時節(jié)、地點,景象凄涼殘敗,使詩
人不由得淚下沾衣C
C.詩歌中說的“不我招”,體現(xiàn)出詩人對楊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園
隱居生活的欣羨。
D.本詩寫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祝友人前路順利,并深切地表達
了別后相憶之情。
2.直抒胸臆是高適詩歌的主要特點,除此之外,本詩還用了哪
些手法?請作簡要分析。(6分)
二、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楊樂道韻六首其三一一幕次①憶漢上舊居
王安石
漢水泱泱繞鳳林,崛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憂國忘家日,尚有求田間舍②心。
直以文章供潤色,未應風月負登臨。
超然便欲遺榮去,卻恐元龍會見侵。
【注】①幕次:臨時搭起的帳篷。②求田問舍:經營家產而無遠
大志向。據(jù)《三國志》記載,許汜曾向劉備抱怨元龍讓自己睡下床。
劉備對許汜說:“當今天下大亂,你沒有憂國忘家,反而求田間舍,
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樓上,讓你睡地下J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回憶漢上舊居江水泱泱、白云深深、山水相依的清幽環(huán)
境,引發(fā)對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B.頷聯(lián)運用了“求田問舍”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在家國遭遇危
難之時,產生了消沉歸隱之意。
C.尾聯(lián)寫詩人想要遠離榮華富貴,超然物外,卻又擔心像元龍
這樣有抱負有思想的人批評他。
D.這是一首酬和之作。從“次韻”可看出王安石在這首詩中用
的韻腳和楊樂道詩的韻腳是一樣的。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
分析。(6分)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①
歐陽修
繞郭云煙匝幾重,昔人曾此感懷嵩。
霜林落后山爭出,野菊開時酒正濃。
解帶西風飄畫角②,倚欄斜日照青松。
會須乘興攜佳家,踏雪來看群玉峰。
【注】①此詩作于歐陽修被貶滁州之時?!皯厌詷恰保拼嗬?/p>
德裕被貶滁州刺史時所建,因其曾分司洛陽,建樓以表懷念嵩山、洛
陽之意。②畫角:彩繪的號角,用以報時。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寫詩人憑軒遠眺,只見云遮霧繞,將遠處的滁州城重重
圍住,境界開闊而略顯凝重,引發(fā)詩人憑高懷古之思。
B.頷聯(lián)中“山爭出”中的“爭”字,化靜為動,寫出深秋季節(jié)
山林經霜落葉,山色更顯崢竦氣象,用語準確而生動。
C.頸聯(lián)中詩人酒后“解帶”“倚欄”,外顯被貶之悵恨;而眼前
之悲涼景象,也是他內心對人對己無限悲嘆的投射。
D.詩人深秋攜友登樓賞景仍未盡興,故而在尾聯(lián)中采用虛寫的
手法,描繪與友人窮冬季節(jié)踏雪登樓再賞壯景的畫面。
6.此詩寫于作者被貶之時,后人評價它“自有傲岸不可摧抑之
氣”,請結合本詩頷聯(lián)或頸聯(lián)簡要分析。(6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德祐【注】二年歲旦
鄭思肖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注】德祜:南宋恭帝年號。德祜二年,公元1276年。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收復中原的忠肝義膽,但無力去實現(xiàn),“空”字表達了詩人
極復雜的心情。
B.詩人住在距京城不遠處,了解到了當政者對國家危亡、百姓
痛苦的明確態(tài)度。
C.詩中表現(xiàn)淪陷百姓愿望的方式與“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
師又一年”相同。
D.本詩前半部分敘述眼前危局,后半部分溯原因論后果,層層
遞進,脈落清晰。
8.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復雜的情感。(6分)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題弟侄書堂
杜荀鶴【注】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曾歷黃巢之亂。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戰(zhàn)亂讓作者飽受磨難,家境貧困,故而開篇“何事居窮”的
質問就帶有強烈的憤慨,奠定了本詩的感情基調。
B.頷聯(lián)“干戈地”“禮樂風”形成鮮明對比,既點明書房主人的
勤勉好學,更顯其卓然品格,作者對此深感慰藉。
C.尾聯(lián)是對弟侄的勉勵之語,作為長輩,作者諄諄告誡弟侄年
輕時要珍惜時光勤勉求學,為將來奠定扎實的基礎。
D.這首詩語言自然曉暢,通俗淺近,無一字難解,不事雕琢而
耐人尋味,其對弟侄的勸勉也給讀者深刻的啟示。
10.這首詩的頸聯(lián)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6分)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歸家
[宋]李若水
半載長安客意寒,一鞭歸興舊家山。
妻孥問我成何事,買得虛名滿世間。
歸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強健,今年說眼昏。
顧憐為客子,尤喜讀書孫。
事業(yè)新燈火,桑麻舊里村。
太平風俗美,不用閉柴門。
1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詩中第二句中“一鞭”運用借代手法,表達作者快馬加鞭
匆匆歸家的急切之心。
B.李詩后兩句一問一答,概括了自己“半載長安”客居生活的
復雜心情,有自嘲之味。
C.王詩前四句敘寫本來強健的母親突然說眼睛不好要我歸家,
其實是想念在外的子孫,饒有趣味。
D.王詩后四句用反襯的手法,寫到家鄉(xiāng)雖然貧寒破舊但人們風
俗淳樸,自在快樂C
12.兩首詩都題為“歸家”,但在詩歌體裁和和思想情感上頗有
不同之處,請簡要分析。(6分)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塞下
秦韜玉
到處人皆著戰(zhàn)袍,麾旗風緊馬蹄勞。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幾重開雪嶺,長河無限舊云濤。
鳳林關外皆唐士,何日陳兵戍不毛。
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開門見山,用“皆”、"緊”"勞”等字眼,概括寫出了塞
下戰(zhàn)事的頻繁,營造了緊迫的戰(zhàn)爭氛圍。
B.頷聯(lián)具體細膩地描寫了戰(zhàn)爭環(huán)境的惡劣艱苦:黑山僻遠,氣
候寒冷;青冢所在,沙平月高,凄清荒涼。
C.頸聯(lián)描寫原野上矗立的雪嶺和黃河依舊滾滾流淌,寓情于景,
委婉表達了詩人內心對疆土殘破的憂傷之情。
D.全詩雖然語言平實簡樸,但意象大氣雄壯,依舊有著唐邊塞
詩氣象雄渾、慷慨激昂的風格。
14.尾聯(lián)“鳳林關外皆唐士,何日陳兵戍不毛”表達了詩人哪些
情感?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6分)
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感春(分司東都作)
韓愈
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
清晨輝輝燭霞日,薄暮耿耿和煙埃。
朝明夕暗已足嘆,況乃滿地成摧頹。
迎繁送謝別有意,誰肯留戀少環(huán)回。
【注】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韓愈因受讒言誹謗,自請分
司東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員在陪都(洛陽)任職者,稱為分司。所
任之職多為閑職。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澤鮮艷?;ǚ浚夯ü?
花瓣的總稱。環(huán)回:盤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由辛夷花房“正盛”聯(lián)想到“將衰”,情感從先驚喜然后
傷感。
B.頷聯(lián)寫辛夷一日之變:隨著時間推移,花由清晨時的鮮艷明
麗變成薄暮時的黯淡無光。
C.頸聯(lián)由描寫轉為抒情,抒發(fā)因辛夷花而生發(fā)的感嘆;“況乃”
一詞加深了詩人的感嘆。
D.詩歌用對比手法刻畫辛夷花:衰與盛、輝輝與耿耿、明與暗、
滿地與摧頹,對比鮮明。
16.詩的尾聯(lián)有什么含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九、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魯望【注】春日多尋野景日,休抱疾杜門,因有是寄
皮日休
野侶相逢不待期,半緣幽事半緣詩。
烏紗任岸穿筋竹,白裕從披趁肉芝。
數(shù)卷蠹書棋處展,幾升菰米釣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憶,折取山櫻寄一枝。
【注】魯望:即皮日休的好友陸龜蒙。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題交待寫作緣由。作者抱恙在家,而恰逢春日好友訪勝興
濃,因此有感而發(fā)C
B.首聯(lián)想象春三到來,朋友們將不約而同地尋幽覓詩?!安淮凇?/p>
體現(xiàn)作者的心情。
C.頷聯(lián)想象朋友們的樂趣。“烏紗任岸穿”和“白裕從披趁”體
現(xiàn)他們的灑脫不拘C
D.“不用君相憶“,只求為他帶枝山櫻花。詩句表面抑郁,卻蘊
涵灑脫,令人動容C
18.為什么說頸聯(lián)在情景和情感方面最有表現(xiàn)力,試結合全詩分
析之。(6分)
十、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哀郢①二首(其二)
陸游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②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自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fā)新。
欲吊章華③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陸游借以為題。郢,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歲:言歲月流逝。
③章華:指章華臺,楚國離宮,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臺”,后毀
于兵亂。
1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先說荊州十月巳是早梅初開的小陽春氣候了,接著運用
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時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車輪。
B.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由歲月輪轉聯(lián)想到人事代謝,感嘆有很多像
屈原一樣被放逐的人,但也認為天地不會困住有壯志的人。
C.頸聯(lián)意境蒼涼而悲壯,抒發(fā)了詩人心中那無法排解的報國無
門的孤獨、怨憤、惆悵、苦悶,深化了頷聯(lián)的悲情。
D.這首詩首朕和尾聯(lián)皆寫景,遙相呼應,思路縝密,結構嚴謹;
中間兩聯(lián)直抒胸臆,感情濃郁。情因景而發(fā),主旨鮮明。
20.詩的尾聯(lián)勾畫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具有怎樣的深刻意蘊?請
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
1.
【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綜合賞
析的能力。B項,“景象凄涼殘敗”錯,從詩歌看,此處描寫的是初
春春景,并無“凄涼殘敗”之感。故選B。
2.
【參考答案】①對比:三、四句故人“不復見”與三十六峰“猶
眼前”對比,詩人慨嘆青山依舊,故人難見,傳達出物是人非之感。
②以樂景抒哀情(反襯):五、六句描寫二月柳色飛鶯報春的迷人景
色,卻惹動詩人離情,更顯悲哀。③用典:七、八句化用《擊壤歌》,
描寫朋友楊山人鑿井耕田的隱居生活,贊嘆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隱居生
活。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能力。結合對詩歌
內容的理解,即可準確把握手法。這首詩描寫了作者與友人的敘日分
別,詩人觸景生情,以景寫情,通過此詩抒發(fā)內心的依依惜別。三、
四句中寫詩人來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會會舊友敘敘舊情,可是遺
憾的是僅有的幾個摯友可能都遭遇變故;沒有再見到。看著挺立眼前
的嵩山三十六峰,詩人不由發(fā)出慨嘆:青山依舊,故人難求。此處故
人“不復見”與三十六峰“猶眼前”形成對比,唯其如此,他才格外
珍惜與楊山人的友情。五、六兩句點明了送別的具體時節(jié)、地點c開
封二月,草長鶯飛,陣陣春意令人流連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卻也使
人生出感傷,因為詩人就要在此時此地告別朋友。本來報春的流鶯,
現(xiàn)在卻叫人感傷不已。這時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動離情,所謂“以樂
景寫哀”,更覺悲哀。詩人面對將要歸嵩陽的故人,面對讓人傷情的
景致,離別之情難耐,不禁潸然淚下。七、八句用了《擊壤歌》的傳
說典故。這個傳說原本是對堯安民之政的歌頌和贊揚,本詩則以“鑿
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隱居生活。詩中說的“不我招”,體現(xiàn)出
詩人欣羨楊山人過著超然世外的恬淡隱居生活。
--、
3.
【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B項,“產生消沉歸隱之意”錯?!叭绾螒n國忘家日,尚有求田問舍心”,
詩人是反問在憂國之時怎還能有歸隱之心。故選兒
4.
【參考答案】①“漢水泱泱繞鳳林,覘山南路白云深”表達對自
然山水的喜愛之情;②“如何憂國忘家日,尚有求田問舍心”表達了
詩人憂國忘家與歸隱田園的矛盾心情;③”直以文章供潤色”表達了
對自己只能寫寫文章而不能報效國家的遺噫之情;④“超然便欲遺榮
去,卻恐元龍會見侵”表達對憂國報國的堅定信念。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考生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聯(lián)“漢
水泱泱繞鳳林,覘山南路白云深”,描寫了漢上舊居周圍的環(huán)境,山
水相依,遠離喧囂塵世:遠望漢水浩瀚渺遠,轉彎處一帶密林枝葉繁
茂,抬頭看,覘山掩映于白云深處,南面一條小路仿佛直通天空,猶
如仙山一般美妙。此句用“泱泱”“鳳林”“白云”等詞語,表達了對
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頷聯(lián)“如何憂國忘家日,尚有求田問舍心”,
意思是,怎么能在為國事憂心的時候,還能有經營家產的想法呢?此
句仿佛是詩人的自責,面對這大好江山,詩人不禁產生了歸隱此處的
想法,但隨即這種想法便被自己否定了,且有著自責懺悔之意。這里
表達了詩人憂國忘家與歸隱田園的矛盾心情。頸聯(lián)“直以文章供潤色,
未應風月負登臨“,是說面對這美好山水,自己只能寫寫文章來為它
增添一點光彩,還寫不出什么風月,白白辜負了登臨的美意。這是詩
人的自嘲,深層含義是,自己無法報效國家,只能在這里寫寫文章自
娛罷了,表達了不能報效國家的遺憾之情。尾聯(lián)“超然便欲遺榮去,
卻恐元龍會見侵”,一方面,渴望超脫塵世,拋開名利,離開官場;
另一方面,擔心自己歸隱的行為,會被先賢元龍或類似于元龍的今人
所恥笑,心中不免充滿擔憂和惶恐;兩種感情錯綜矛盾,"卻”字表
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風,反映了詩人以國事為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
5.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
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C項,“悵恨”“悲嘆”錯誤。頸聯(lián)
中的“解帶”“倚欄”的動作表現(xiàn)詩人的瀟灑,而景物描寫中“西風”
“畫角”“斜日”雖有蕭瑟悲涼之意,但卻是為了反襯“青松”的氣
概,彰顯詩人從容意態(tài)。故選C。
6.
【參考答案】示例一,頷聯(lián):深秋雖霜林葉落,景象蕭疏,但群
山爭出,開闊疏朗;樓前野菊叢生,迎霜競放,正好略慰愁懷,詩人
雖然仕途受挫、遭棄被貶,但從容瀟灑的氣度、傲岸的精神,給人一
種昂揚樂觀的力量C
示例二,頸聯(lián):西風蕭瑟,畫角哀鳴,詩人卻解帶相迎,敞懷以
對;憑欄遠望,余暉映照著郁郁青松,蕭疏開闊,洋溢著詩人傲岸的
精神,
給人一種昂揚樂觀的力量。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主旨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題要
求結合頷聯(lián)或頸聯(lián)簡要分析。比如頷聯(lián)“霜林落后山爭出,野菊開時
酒正濃”,秋風瑟瑟,“無邊落木蕭蕭下”,可群山卻爭相露崢噪,大
自然的勃勃生機是誰也扼殺不了的。面對“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風中''的野菊花,即使沒有陶淵明那樣閑情逸致,不妨對菊舉杯,
來個“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二詩人雖然仕途受挫、遭
棄被貶,但從容瀟灑的氣度、傲岸的精神,給人一種昂揚樂觀的力量。
而頸聯(lián)“解帶西風飄畫角,倚欄斜日照青松”,西風蕭瑟,畫角哀鳴,
詩人卻解帶相迎,敬懷以對,詩人面對凜冽的西風,解帶披襟而笑納
之;耳聞悲鳴的畫角,卻無“城上斜陽畫角哀”之凄涼。紅日西墜,
倚著欄桿,“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詩人突然吟
起沈約的《寒松》:“梢聳振寒聲,青蔥標募色。疏葉望嶺齊,喬干臨
云直J憑欄遠望,余暉映照著郁郁青松,蕭疏開闊,洋溢著詩人傲
岸的精神,給人一種昂揚樂觀的力量。
四、
7.
【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原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題干要求
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棥?,這屬于綜合考查題,
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了解到了當政者對
國家危亡、百姓痛苦的明確態(tài)度”錯,“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意思是說,南宋的皇帝近在臨安(今杭州市),還可以見到,但是他
對眼前的危局到底持什么態(tài)度,卻無從知道。話雖然說得很委婉,但
這兩句既明顯地表達了對恭帝茍且偷安、不思救亡圖存的不滿情緒,
也清楚地說明了“力不勝于膽”的根本原因所在。故選B。
8.
【參考答案】①報國無門的惆悵:一心中國夢,只能空垂淚;②
憂國憂民的急切:抬頭見京城,百姓思漢旗;③對當政者不作為的失
望:天意高難問,百姓在苦海。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
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多角度思考,可從時間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
不同時段的情感;可從描述對象角度梳理,不僅要看描述主體(詩人
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體(人、事、物、景)蘊含的
情感。首聯(lián)抒寫自己無力回天的悲痛心情。詩人空有一腔收復失地、
統(tǒng)一祖國的忠肝義膽,但是卻沒有力量能夠實現(xiàn),面對著這樣的現(xiàn)實,
只能徒然落淚?!胺耆丝諟I垂”,這個“空”字,正表達了作者此時極
度復雜的心情。頷聯(lián)抒寫國治民安的政治愿望。詩人一心夢想著祖國
統(tǒng)一、國治民安的太平盛世,希望有個賢明的君主,順應人民的意志,
統(tǒng)一全國,把國家治理好。作者巧妙地借用《下泉》詩的典故,表現(xiàn)
出來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頸聯(lián)抒寫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不滿情緒和對
國勢的擔憂?!叭战q見,天高問豈知”,話雖然說得很委婉,但這
兩句既明顯地表達了對恭帝茍且偷安、不思救亡圖存的不滿情緒,也
清楚地說明了“力不勝于膽”的根本原因所在。尾聯(lián)抒寫人民渴望祖
國統(tǒng)一的意愿。中原的人民每天都向著南方(南宋朝廷所在的地方)
致敬,渴望早日看到南宋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旌旗。詩人在指責最
高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之后,緊接著抒寫人民渴望統(tǒng)一的強烈意愿,對比
鮮明,確有深意在C
五、
9.
【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
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
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
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
一一確認,得出答案。A項,“開篇‘何事居窮’的質問就帶有強烈
的憤慨”錯。首句“何事居窮道不窮”意思是為什么你處境困窘卻依
然能潛心研究學問。這是對弟侄亂世之中堅持學習的贊美。故選A。
10.
【參考答案】①視聽結合(或聲色結合)。窗邊綠竹搖曳影落書
案,屋外泉聲潺潺水入硯池,"竹影''“泉聲”視聽結合,有聲有色,
描寫了弟侄書房周圍清幽的景致,讓人感到這是一個讀書的清雅之所。
②對比。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和紛亂的世道形成對比,襯托弟侄不為外物
所擾、勤勉求學的寧靜美好的內心世界,表現(xiàn)了弟侄卓爾不群的形象。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作者借書房周圍清幽的環(huán)境贊美弟侄在亂
世中靜心好學、崇德尚禮的美好品格。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判斷時,考生一定要立
足全詩整體,首先從抒情方式、結構、構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慮
局部的描寫、修辭技巧。答題時,也應盡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
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說清楚?!霸娙瞬捎檬裁词址ū磉_作品的主旨?試
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贝痤}思路為首先明確手法,盡量找全,然后
結合詩句解釋。比喻修辭首先指出本體喻體,效果也要點出來,最后
總括情感。題目是,這首詩的頸聯(lián)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
簡要分析。頸聯(lián)“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人硯池中“,這是描寫弟
侄書房周圍的環(huán)境,前一句從視覺上寫,窗邊綠竹搖曳影落書案;后
一句從聽覺上說,屋外泉聲潺潺水入硯池。視聽結合,有聲有色C綠
竹掩映,寫出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也呼應弟侄讀書人的儒雅形象;泉聲
入耳,襯出環(huán)境之幽靜寧謐,正是適合讀書的清雅之所。此句表現(xiàn)環(huán)
境的清幽雅致,與上句“家山雖在干戈地”這紛亂的世道形成對比,
弟侄能夠做到“亂時還與靜時同”,這種不為外物所擾、勤勉求學的
寧靜美好實屬難能可貴,環(huán)境的美好襯托了人物的美好,贊美了弟侄
卓爾不群的形象。此句是寫景,借景抒情,借書房周圍清幽的環(huán)境贊
美弟侄在亂世中靜心好學、崇德尚禮的美好品格。
六、
11.
【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
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
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
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
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
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
“反襯”手法和“貧寒破舊”表述錯誤。王詩后四句表達的意思是:
我們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達旦的暢歡,說著以前的農事,太平的鄉(xiāng)村
人們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覺也不用關門。由此可知沒有用到反襯手
法,“貧寒破舊”也是無中生有。故選D。
12.
【參考答案】詩歌體裁:李詩屬于七言絕句,王詩屬于五言律詩。
思想情感:李詩表達了自己在外面漂泊的孤凄之感,表達自己僅僅贏
得一點虛名實則壯志未酬的郁悶和遺憾之情;王詩表達的是歸家之后
和親人團聚的歡樂和看到鄉(xiāng)鄰和樂、民風淳樸的欣慰之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詩歌體裁特征的分辨能力,評價文學作
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分辨詩歌體裁,要明確詩歌
的體裁特征。詩的體裁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及詞和曲,還有現(xiàn)代
詩。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后成型的詩
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可分為五言和七言C絕
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數(shù),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較多,六言絕句極少。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
八句的,則稱排律或長律。律詩句子字數(shù)整齊劃一,每句或五言,或
七言,分別稱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律詩要求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c李
詩一共有四句,每句七個字,屬千七言絕句;王詩共八句,且中間兩
聯(lián)對仗工整,綜上分析,應為律詩,且每句為五字,故屬于五言律詩。
分析詩歌情感,首先要把握詩歌描寫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時代
背景、作者人生經歷考慮詩句表達的思想情感。李詩中,李若水在“長
安”客居半年,但是并不如意,所以才會“客意寒”,有了回家的想
法?!耙槐蕖保笓]馬一鞭,一鞭先著,有急忙、急行的意思。“歸興”,
指回鄉(xiāng)的興致,第二句寫出了詩人急忙著回到家鄉(xiāng),可見詩人在外漂
泊,心生孤凄之感。最后兩句寫了“妻子兒女問我成就了什么大業(yè),
我回答說,只不過在外地留下了許多虛名而已“?!疤撁?,與實際不
符的聲譽,詩人認為自己僅僅贏得一點虛名,實則也含有壯志未酬的
郁悶和遺憾之情。王詩最后兩聯(lián)大意為“我們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達
旦的暢歡,說著以前的農事,太平的鄉(xiāng)村人們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
覺也不用關門“事業(yè)新燈火”表現(xiàn)家人團聚的畫面,流露出詩人歸
家之后和親人團聚的歡樂。“太平風俗美”,詩人看到鄉(xiāng)鄰和樂,不由
地發(fā)出贊美,而“不用閉柴門”更是表現(xiàn)了民風淳樸,詩人由此而產
生的欣慰之情。
七、
13.
【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綜合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握的能力。D項,“依舊布著唐邊塞詩氣象雄渾、慷慨激昂的風格”
錯誤,應該是有異于唐邊塞詩氣象雄渾、慷慨激昂的風格,給人一種
凄涼悲壯的低徊哀怨之感。故選D。
14.
【參考答案】①“皆唐土”“不毛”,表達了對國土淪喪、國勢日
衰的形勢無可奈何的嘆息。②“何日陳兵”,表達了希望唐王朝能收
復失地、重振雄風的熱烈期盼。③結合頷朕,昭君身為一個弱女子尚
且能為國事挺身而出,委婉地諷刺了當朝統(tǒng)治者的無能與腐朽。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了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尾聯(lián)“鳳林
關外皆唐士,何日陳兵戍不毛”點明了全詩的主旨,將詩人久已壓在
心頭的話傾吐出來「鳳林關外皆唐土”陳述的是盛唐時的光輝業(yè)績,
表達了詩人希望唐王朝能重新振興起來的熱烈愿望。”何日陳兵戍不
毛”既是希望,也是詩人對國勢日衰的形勢無可奈何的嘆息。結合頷
聯(lián)“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鼻嘹#竿醯漳?,在呼和
浩特市南二十里。青冢所在的沙地,平平整整,望不到頭,在那凄清
的夜里,天上的明月似乎也高遠了幾分。作者還在這里特意選擇了“青
?!边@樣一個地名顯然是另有深意,他在這里委婉地諷刺了當朝統(tǒng)治
者的無能與腐朽:昭君身為一個弱女子尚且能為國事挺身而出,可如
今的皇上卻連收復失地的氣魄都沒有,真是可嘆!詩人站在異地看著
這皎潔的月亮,不禁心事如潮,感慨萬千,
八、
15.
【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賞析能力。D項,“衰
與盛、輝輝與耿耿、明與暗、滿地與摧頹,對比鮮明”賞析錯誤,其
中“滿地與摧頹”不是對比。故選D。
16.
【參考答案】含意:迎來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別有意緒:誰肯
留戀這株辛夷花,為它逗留片刻?表達了詩人對辛夷花綻放的喜悅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液體鈣軟膠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水箱水處理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度新型購物中心商業(yè)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全國市場拓展營銷合作協(xié)議合同法規(guī)
- 二零二五年度西安市勞動合同制養(yǎng)老護理員服務合同
-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車試駕服務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數(shù)據(jù)線收納夾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固定紗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無放射源核子料位計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水中油工業(yè)監(jiān)測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小學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記錄主題
- 礦山2025年安全工作計劃
- 基本藥物制度政策培訓課件
- 2025年包裝印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九年級物理中考復習計劃
- 企業(yè)融資報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急診科護理未來五年規(guī)劃
- 合資經營工廠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