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年湖南省中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分)如圖是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文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掌握()A.種植技術 B.制陶技術 C.鑿井技術 D.紡織技術2.(3分)西晉滅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遷。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達九十五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這推動了()A.八王之亂的爆發(fā) B.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D.北方農業(yè)技術的進步3.(3分)“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聲望好像比物質的貿易更重要,異域的臣服比外來的物質更重要?!辈牧弦庠谡f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開展貿易 B.獲取財富 C.宣揚國威 D.增長見識4.(3分)某同學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整理了相關筆記(見如圖)。據(jù)此判斷,她在學習中國古代的()A.文學藝術 B.民族政策 C.科技成就 D.政治制度5.(3分)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yè)生產的作用。出現(xiàn)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6.(3分)1917年,胡適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語”等主張,陳獨秀號召用“國民文學”取代“貴族文學”。由此可知,胡適和陳獨秀希望()A.保留舊文學 B.廢除科舉制 C.普及白話文 D.推翻清王朝7.(3分)1945年8月,毛澤東離開延安前說:“由于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睋?jù)此判斷,毛澤東此行的目的地是()A.重慶 B.南京 C.西安 D.廣州8.(3分)某同學準備寫一篇關于張謇的人物傳記。下列所擬傳記標題恰當?shù)氖牵ǎ〢.“反清英雄第一人” B.革命先行者 C.中國近代鐵路之父 D.狀元實業(yè)家9.(3分)1955年,中國政府依據(jù)“必須走出去”的戰(zhàn)略決策,派周恩來等代表參加了亞非會議。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這次會議()A.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B.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成立 C.恢復了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10.(3分)如表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用電器數(shù)量統(tǒng)計表》。該表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后()單位:臺/百戶家用電器年份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電冰箱6.5842.3366.2280.13洗衣機48.2978.4188.9790.52彩電17.2159.0489.79116.56A.家用電器迭代速度放緩 B.城鎮(zhèn)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C.網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D.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長11.(3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薄叭珖嗣翊泶髸跈嘞愀厶貏e行政區(qū)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這些條款()A.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 B.完善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促進了經濟特區(qū)建設 D.體現(xiàn)了“一國兩制”構想12.(3分)屬于如圖所示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13.(3分)9世紀起,法蘭克盛行莊園制。農奴須自帶工具無償耕種領主自營地,一般每周3天,農忙時增加,農奴還得向領主獻納貢物和繳納捐稅。這反映了法蘭克的莊園()A.采用羅馬奴隸制進行生產 B.存在領主對農奴的剝削 C.成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中心 D.通過勞動懲罰違法行為14.(3分)制作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維導圖中的空白處應填寫()A.《資本論》的問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 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5.(3分)瑞典作家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記中寫道:“反攻總算來了!盟軍在飛機的支援下在法國的西北部登陸。成千只運兵船和成千架飛機今天清晨穿過英吉利海峽?!比沼浿杏涊d的歷史事件是()A.凡爾登戰(zhàn)役 B.敦刻爾克大撤退 C.諾曼底登陸 D.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16.(3分)1995年3月,歐盟委員會公布的《綠皮書》指出:“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占其貿易總額的60%時,使用統(tǒng)一貨幣就十分必要?!睋?jù)此推斷,歐元的產生()A.取代了美元的國際地位 B.象征著歐洲聯(lián)合成一個國家 C.標志著歐洲聯(lián)盟的誕生 D.適應了歐盟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2分)在中國文化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最能從整體上表現(xiàn)其神韻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先秦經典《周易》蘊含了尚“和”精神,認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必須和合、平衡才能順利發(fā)展。莊子認為“與天和得‘天樂’”,主張清靜無為、物我兩忘。尚“和”精神還表現(xiàn)為在處理問題時避免走向極端。但也不要作無原則的調和,故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諸如“家和萬事興”“和衷共濟”等訓條,都彰顯了尚“和”精神?!幾脏崕熐吨袊幕ㄊ贰罚?)根據(jù)材料一,指出道家和儒家關于尚“和”精神的主張。材料二(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我國古代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尚“和”精神的史實。材料三當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zhàn)火硝煙之中。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浴秶抑飨暯桨l(fā)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24年1月1日)(3)根據(jù)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尚“和”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18.(12分)湖湘大地是一方紅色熱土,在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徐特立便是其中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事件1877年(出生)出生于湖南省善化縣五美鄉(xiāng)(今長沙縣江背鎮(zhèn))1898年(21歲)經常閱讀《湘報》(該報廣泛宣傳維新變法思想),一度以康(有為)梁(啟超)的信徒自居1911年(34歲)找革命黨人了解革命形勢,成為孫中山的追隨者,加入同盟會1919年(42歲)響應五四運動,在長沙組織開展抵制日貨活動1927年(5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1934年(57歲)參加長征1937年(60歲)籌辦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動員群眾支援抗日戰(zhàn)爭1949年(72歲)出席開國大典1954年(77歲)以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8年(91歲)在北京逝世——根據(jù)《徐特立年譜》整理(1)根據(jù)材料,指出徐特立從“康梁的信徒”轉變?yōu)椤皩O中山的追隨者”所體現(xiàn)的思想變化。(2)結合材料中徐特立參與的歷史事件,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巨性。(3)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諸分析使徐特立救國主張多次轉變的因素。19.(14分)某歷史社團組織開展“探尋農業(yè)密碼”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顒右弧巨r業(yè)與科技】同學們查閱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第三卷》,整理了如下信息:?《夏小正》記載了有關農耕、蠶桑生產的物候、氣象,為農業(yè)生產服務?我國有“醫(yī)食同源”之說,姜和桂既是調味品,也是祛風除寒的藥品(1)根據(jù)上述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農業(yè)對我國古代科技的影響。寫出兩例秦漢至明清時期與農業(yè)相關的科技成果?;顒佣巨r業(yè)與世界】同學們了解世界主要農作物的傳播情況。做了如下記錄:16世紀英國人坎制的馬鈴薯圖清朝吳其濬繪制的玉米圖早期英屬北美殖民地農作物分布圖(2)根據(jù)上述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時農作物傳播的特點?;顒尤巨r業(yè)與未來】同學們關注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對此展開了討論:(3)根據(jù)活動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針對世界性糧食短缺和饑餓問題,提出你的建議。20.(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既是經濟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國的,也是多國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壓迫的;既具有破壞性,也具有創(chuàng)造性?!S蝙白(法)米歇爾?博德《資本主義史1500﹣1980》(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個17﹣19世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2)材料從四個方面概括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請任選一個方面作為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2024年湖南省中考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分)如圖是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文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掌握()A.種植技術 B.制陶技術 C.鑿井技術 D.紡織技術【解答】圖片文物是半坡人制作的彩陶人面魚紋彩陶盆,說明半坡人已掌握制陶技術。故B符合題意;圖片文物不能說明半坡人已掌握種植技術、鑿井技術、紡織技術,排除ACD。故選:B。2.(3分)西晉滅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遷。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達九十五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這推動了()A.八王之亂的爆發(fā) B.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D.北方農業(yè)技術的進步【解答】據(jù)題干“西晉滅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遷。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達九十五萬,占當時南方人口總數(shù)的六分之一”可知,西晉滅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故C符合題意;八王之亂發(fā)生在西晉時期,排除A;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在西晉建立以前,排除B;西晉滅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與北方農業(yè)技術的進步無關,排除D。故選:C。3.(3分)“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聲望好像比物質的貿易更重要,異域的臣服比外來的物質更重要。”材料意在說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開展貿易 B.獲取財富 C.宣揚國威 D.增長見識【解答】據(jù)題干“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聲望好像比物質的貿易更重要,異域的臣服比外來的物質更重要”可知,材料意在說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提高明朝的國際地位。故C符合題意;材料意在說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不是開展貿易、獲取財富、增長見識,排除ABD。故選:C。4.(3分)某同學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整理了相關筆記(見如圖)。據(jù)此判斷,她在學習中國古代的()A.文學藝術 B.民族政策 C.科技成就 D.政治制度【解答】分封制、郡縣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內閣制度分別是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與文學藝術、民族政策、科技成就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BC。故選:D。5.(3分)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yè)生產的作用。出現(xiàn)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解答】根據(jù)材料“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yè)生產的作用?!奔八鶎W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使英國獲得了協(xié)定關稅權,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王朝簽訂了《北京條約》,排除B項;甲午戰(zhàn)敗后清王朝簽訂了《馬關條約》,排除C項;1901年清王朝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6.(3分)1917年,胡適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語”等主張,陳獨秀號召用“國民文學”取代“貴族文學”。由此可知,胡適和陳獨秀希望()A.保留舊文學 B.廢除科舉制 C.普及白話文 D.推翻清王朝【解答】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號召用“國民文學”取代“貴族文學”,胡適主張進行文學革命,說明兩者都希望普及白話文,C項正確;保留舊文學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1905年晚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排除B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排除D項。故選:C。7.(3分)1945年8月,毛澤東離開延安前說:“由于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睋?jù)此判斷,毛澤東此行的目的地是()A.重慶 B.南京 C.西安 D.廣州【解答】根據(jù)材料“由于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及所學可知,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方針,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連續(xù)三次電邀中共領袖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由此可知,毛澤東此行的目的地是重慶,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8.(3分)某同學準備寫一篇關于張謇的人物傳記。下列所擬傳記標題恰當?shù)氖牵ǎ〢.“反清英雄第一人” B.革命先行者 C.中國近代鐵路之父 D.狀元實業(yè)家【解答】根據(jù)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工業(yè)進入初步發(fā)展階段,張謇開始創(chuàng)辦實業(yè);20世紀初,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進入黃金時期,張謇興辦的企業(yè)也步入鼎盛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外國資本和商品大規(guī)模侵入中國,民族工業(yè)短暫發(fā)展的時期結束,張謇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處境艱難,瀕臨破產。D項正確;“反清英雄第一人”指的是洪秀全,排除A項;革命先行者指的是孫中山,排除B項;中國近代鐵路之父是詹天佑,排除C項。故選:D。9.(3分)1955年,中國政府依據(jù)“必須走出去”的戰(zhàn)略決策,派周恩來等代表參加了亞非會議。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這次會議()A.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B.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成立 C.恢復了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解答】據(jù)材料“1955年,中國政府依據(jù)‘必須走出去’的戰(zhàn)略決策,派周恩來等代表參加了亞非會議。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萬隆會議體現(xiàn)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團結合作、友好共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的精神,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A正確;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成立是在1961年,排除B;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排除C;改革開放后,中國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與材料不符,排除D。故選:A。10.(3分)如表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用電器數(shù)量統(tǒng)計表》。該表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后()單位:臺/百戶家用電器年份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電冰箱6.5842.3366.2280.13洗衣機48.2978.4188.9790.52彩電17.2159.0489.79116.56A.家用電器迭代速度放緩 B.城鎮(zhèn)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C.網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D.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長【解答】據(jù)材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用電器數(shù)量統(tǒng)計表》”可知,改革開放后,城鄉(xiāng)居民的家用電器數(shù)量不斷增長,可以看出城鎮(zhèn)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B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家用電器迭代速度增快,排除A;材料未涉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排除C;材料未涉及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現(xiàn)象,排除D。故選:B。11.(3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薄叭珖嗣翊泶髸跈嘞愀厶貏e行政區(qū)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這些條款()A.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 B.完善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促進了經濟特區(qū)建設 D.體現(xiàn)了“一國兩制”構想【解答】據(jù)材料“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結合所學可知,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提出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澳門、臺灣回歸祖國開辟了重要途徑,并且這一偉大構想已經在香港、澳門問題上得到了成功實踐。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中央和特別行政區(qū)之間是授權與被授權的關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享有源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的高度自治權,D正確;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中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與材料不符,排除A;香港是使特別行政區(qū),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完善無關,排除B;香港不是經濟特區(qū),是特別行政區(qū),排除C。故選:D。12.(3分)屬于如圖所示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解答】圖片反映的是古巴比倫,古巴比倫的文明成果是《漢謨拉比法典》。故A符合題意;《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的文明成果,排除B;《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國的文明成果,排除CD。故選:A。13.(3分)9世紀起,法蘭克盛行莊園制。農奴須自帶工具無償耕種領主自營地,一般每周3天,農忙時增加,農奴還得向領主獻納貢物和繳納捐稅。這反映了法蘭克的莊園()A.采用羅馬奴隸制進行生產 B.存在領主對農奴的剝削 C.成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中心 D.通過勞動懲罰違法行為【解答】據(jù)材料“9世紀起,法蘭克盛行莊園制。農奴須自帶工具無償耕種領主自營地,一般每周3天,農忙時增加,農奴還得向領主獻納貢物和繳納捐稅”結合所學可知,在莊園里為領主提供勞役是佃戶的基本義務,存在領主對農奴的剝削,B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法蘭克的莊園采用羅馬奴隸制進行生產,排除A;材料強調的是農奴對領主的各項義務,沒有涉及法蘭克的莊園成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中心,排除C;在莊園里懲罰違法行為一般是繳納罰金,不是通過勞動進行懲罰,排除D。故選:B。14.(3分)制作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維導圖中的空白處應填寫()A.《資本論》的問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 D.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解答】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反映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故B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不是《資本論》的問世,排除A;《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是巴黎公社失敗以后,與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無關,排除C;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xiàn)實,排除D。故選:B。15.(3分)瑞典作家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記中寫道:“反攻總算來了!盟軍在飛機的支援下在法國的西北部登陸。成千只運兵船和成千架飛機今天清晨穿過英吉利海峽。”日記中記載的歷史事件是()A.凡爾登戰(zhàn)役 B.敦刻爾克大撤退 C.諾曼底登陸 D.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解答】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德國陷入了東西兩個戰(zhàn)場的夾擊之中。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諾曼底登陸。故C符合題意;凡爾登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16年,排除A;敦刻爾克大撤退發(fā)生在1940年,排除B;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發(fā)生在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排除D。故選:C。16.(3分)1995年3月,歐盟委員會公布的《綠皮書》指出:“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占其貿易總額的60%時,使用統(tǒng)一貨幣就十分必要?!睋?jù)此推斷,歐元的產生()A.取代了美元的國際地位 B.象征著歐洲聯(lián)合成一個國家 C.標志著歐洲聯(lián)盟的誕生 D.適應了歐盟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解答】據(jù)題干“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占其貿易總額的60%時,使用統(tǒng)一貨幣就十分必要”可知,這說明歐元的產生適應了歐盟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歐元的產生取代了美元的國際地位,也不符合史實,排除A;題干材料不能反映歐元的產生象征著歐洲聯(lián)合成一個國家,排除B;1993年,歐洲聯(lián)盟成立,排除C。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2分)在中國文化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最能從整體上表現(xiàn)其神韻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先秦經典《周易》蘊含了尚“和”精神,認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必須和合、平衡才能順利發(fā)展。莊子認為“與天和得‘天樂’”,主張清靜無為、物我兩忘。尚“和”精神還表現(xiàn)為在處理問題時避免走向極端。但也不要作無原則的調和,故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諸如“家和萬事興”“和衷共濟”等訓條,都彰顯了尚“和”精神?!幾脏崕熐吨袊幕ㄊ贰罚?)根據(jù)材料一,指出道家和儒家關于尚“和”精神的主張。材料二(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我國古代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尚“和”精神的史實。材料三當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zhàn)火硝煙之中。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摘自《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24年1月1日)(3)根據(jù)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尚“和”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窘獯稹浚?)根據(jù)材料一“莊子……主張清靜無為、物我兩忘……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可知,道家關于尚“和”精神的主張是清靜無為、物我兩忘;儒家關于尚“和”精神的主張是君子和而不同。(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尚“和”精神的史實有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情景,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3)根據(jù)材料一、二、材料三“當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zhàn)火硝煙之中。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尚“和”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是有利于世界各國通過對話協(xié)商解決矛盾和分歧,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等。故答案為:(1)清靜無為、物我兩忘;君子和而不同。(2)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3)有利于世界各國通過對話協(xié)商解決矛盾和分歧,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等。18.(12分)湖湘大地是一方紅色熱土,在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徐特立便是其中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事件1877年(出生)出生于湖南省善化縣五美鄉(xiāng)(今長沙縣江背鎮(zhèn))1898年(21歲)經常閱讀《湘報》(該報廣泛宣傳維新變法思想),一度以康(有為)梁(啟超)的信徒自居1911年(34歲)找革命黨人了解革命形勢,成為孫中山的追隨者,加入同盟會1919年(42歲)響應五四運動,在長沙組織開展抵制日貨活動1927年(5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1934年(57歲)參加長征1937年(60歲)籌辦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動員群眾支援抗日戰(zhàn)爭1949年(72歲)出席開國大典1954年(77歲)以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8年(91歲)在北京逝世——根據(jù)《徐特立年譜》整理(1)根據(jù)材料,指出徐特立從“康梁的信徒”轉變?yōu)椤皩O中山的追隨者”所體現(xiàn)的思想變化。(2)結合材料中徐特立參與的歷史事件,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巨性。(3)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諸分析使徐特立救國主張多次轉變的因素。【解答】(1)根據(jù)材料“一度以康(有為)梁(啟超)的信徒自居、找革命黨人了解革命形勢,成為孫中山的追隨者,加入同盟會”結合所學知識,康梁是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維新變法,領導了戊戌變法運動,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民主革命,領導了辛亥革命,因此,徐特立從“康梁的信徒”轉變?yōu)椤皩O中山的追隨者”,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他的思想從維新變法轉變?yōu)槊裰鞲锩?。他逐漸認識到,僅依靠改革政治體制是不夠的,只有通過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政治。因此,他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朝統(tǒng)治,推動中國的民主革命。(2)根據(jù)材料“參加南昌起義、參加長征、籌辦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動員群眾支援抗日戰(zhàn)爭”可知,①他經歷了多次戰(zhàn)爭和長征的考驗,這顯示了革命過程中的武裝斗爭和戰(zhàn)爭的殘酷性。根據(jù)材料“1927年(50歲)、1949年(72歲)”可知,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間跨度長,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的成立,經歷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這也說明了革命的長期性。③結合所學知識,革命的任務也非常繁重,需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這需要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任選2點即可)(3)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徐特立救國主張多次轉變的因素主要有三點:①民族危機的加深促使他不斷調整自己的救國主張,以適應時局的變化。②他受到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不斷接觸新的思想和理念,從而對自己的救國主張進行反思和調整。③他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也是促使他不斷轉變救國主張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徐特立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為救國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任選2點作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故答案為:(1)徐特立從“康梁的信徒”轉變?yōu)椤皩O中山的追隨者”,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他的思想從維新變法轉變?yōu)槊裰鞲锩?。他逐漸認識到,僅依靠改革政治體制是不夠的,只有通過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政治。因此,他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朝統(tǒng)治,推動中國的民主革命。(2)①他經歷了多次戰(zhàn)爭和長征的考驗,這顯示了革命過程中的武裝斗爭和戰(zhàn)爭的殘酷性。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間跨度長,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的成立,經歷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這也說明了革命的長期性。③革命的任務也非常繁重,需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這需要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任選2點即可)(3)徐特立救國主張多次轉變的因素主要有三點。①民族危機的加深促使他不斷調整自己的救國主張,以適應時局的變化。②他受到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不斷接觸新的思想和理念,從而對自己的救國主張進行反思和調整。③他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也是促使他不斷轉變救國主張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徐特立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為救國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任選2點作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19.(14分)某歷史社團組織開展“探尋農業(yè)密碼”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顒右弧巨r業(yè)與科技】同學們查閱白壽彝主編的《中國通史?第三卷》,整理了如下信息:?《夏小正》記載了有關農耕、蠶桑生產的物候、氣象,為農業(yè)生產服務?我國有“醫(yī)食同源”之說,姜和桂既是調味品,也是祛風除寒的藥品(1)根據(jù)上述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農業(yè)對我國古代科技的影響。寫出兩例秦漢至明清時期與農業(yè)相關的科技成果?;顒佣巨r業(yè)與世界】同學們了解世界主要農作物的傳播情況。做了如下記錄:16世紀英國人坎制的馬鈴薯圖清朝吳其濬繪制的玉米圖早期英屬北美殖民地農作物分布圖(2)根據(jù)上述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時農作物傳播的特點?;顒尤巨r業(yè)與未來】同學們關注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對此展開了討論:(3)根據(jù)活動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針對世界性糧食短缺和饑餓問題,提出你的建議?!窘獯稹浚?)根據(jù)上述信息“《夏小正》記載了有關農耕、蠶桑生產的物候、氣象,為農業(yè)生產服務”“我國有‘醫(yī)食同源’之說,姜和桂既是調味品,也是祛風除寒的藥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業(yè)促進了我國古代農學、醫(yī)學等科學技術的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大型活動臨時設施租賃與搭建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湖州文化旅游項目投資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度大型企業(yè)品牌形象廣告投放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設擔保合同執(zhí)行細則
- 2025年度國際鐵路運輸綠色物流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導游人員勞動合同實施指南2篇
- 2025年度醫(yī)療設備租賃與專業(yè)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加油站安全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年度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合同模板范文
- 2025年度房屋產權抵押借款合同
- 游戲綜合YY頻道設計模板
- arcgis軟件操作解析課件
- 中興ZCTP 5GC高級工程師認證考試題庫匯總(含答案)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小學科學項目化作業(yè)的設計與實施研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試歷年真題摘選含答案解析
- 2020年中考生物試卷及答案
- MCNP-5A程序使用說明書
- java基礎知識大全
- SMM英國建筑工程標準計量規(guī)則中文 全套
- GB 18030-2022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