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8/24/wKhkGWc6yNKAclqIAAJIKL3TFQo328.jpg)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8/24/wKhkGWc6yNKAclqIAAJIKL3TFQo3282.jpg)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8/24/wKhkGWc6yNKAclqIAAJIKL3TFQo3283.jpg)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8/24/wKhkGWc6yNKAclqIAAJIKL3TFQo3284.jpg)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8/24/wKhkGWc6yNKAclqIAAJIKL3TFQo32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平衡的移動【學科素養(yǎng)】1.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并遵循一定規(guī)律;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tài)地分析化學反應,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2.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jù)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化學平衡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建立模型。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xiàn)象,揭示現(xiàn)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3.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運用化學平衡原理對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键c考題考點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的建立2021廣東選擇考第14題2019全國Ⅱ卷第27題考點二:化學平衡的移動2021湖南選擇考第11題2021廣東選擇考第19題2020江蘇高考第15題2020浙江7月選考第18題2020天津等級考第12題考點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的建立(基礎性考點)(一)從變化角度理解化學平衡1.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可逆反應2.化學平衡狀態(tài)(1)概念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當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或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稱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2)化學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條件下,把某一可逆反應的反應物加入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化學平衡的建立過程可用下圖表示:平衡建立過程正、逆反應速率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反應開始階段v(正)>v(逆)反應物濃度最大,生成物濃度為零反應過程中v(正)逐漸減小,v(逆)逐漸增大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生成物濃度逐漸增大平衡狀態(tài)時v(正)=v(逆)各組分濃度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微點撥化學平衡狀態(tài)既可以從正反應方向建立,也可以從逆反應方向建立,或者同時從正、逆兩方向建立。(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深思考可逆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時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是否是指用反應物和生成物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數(shù)值相等?提示:不是。達到平衡狀態(tài)是指同一物質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質表示時,反應速率不一定相等,速率數(shù)值應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且描述的速率方向相反。(二)從應用角度認識化學平衡狀態(tài)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1)動態(tài)標志:v正=v逆≠0①同種物質:同一物質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②不同物質:必須標明是“異向”的反應速率關系。如aA+bBcC+dD,eq\f(v正(A),v逆(B))=eq\f(a,b)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2)靜態(tài)標志:各種“量”不變①各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或濃度不變。②各物質的百分含量(物質的量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等)不變。③溫度、壓強(化學反應方程式兩邊氣體體積不相等)或顏色(某組分有顏色)不變。能力點: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1.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正逆相等,變量不變”2.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根本標志:v正=v逆≠0。①對于同一物質而言,該物質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②對于不同的物質而言,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2)直接標志:“定”,即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保持不變。(3)間接標志:指所表述的內(nèi)容并非直接而是間接反映“等”和“定”的意義。①反應物的轉化率保持不變。②產(chǎn)物的產(chǎn)率保持不變。③平衡體系的顏色保持不變。④絕熱的恒容反應體系中的溫度保持不變。⑤某化學鍵的破壞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4)“特殊”標志:指所表述的內(nèi)容并不能適用于所有反應,只是適用于某些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①體系中氣體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②體系中氣體物質的總物質的量(或體積或分子個數(shù))保持不變。③體系中氣體物質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④氣體的總壓強不再發(fā)生改變。⑤體系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改變?!镜淅?2017·全國卷Ⅲ節(jié)選)298K時,將20mL3xmol·L-1Na3AsO3、20mL3xmol·L-1I2和20mLNaOH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AsOeq\o\al(\s\up1(3-),\s\do1(3))(aq)+I2(aq)+2OH-(aq)AsOeq\o\al(\s\up1(3-),\s\do1(4))(aq)+2I-(aq)+H2O(l)。溶液中c(AsOeq\o\al(\s\up1(3-),\s\do1(4)))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可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標號)。a.溶液的pH不再變化b.v(I-)=2v(AsOeq\o\al(\s\up1(3-),\s\do1(3)))c.c(AsOeq\o\al(\s\up1(3-),\s\do1(4)))/c(AsOeq\o\al(\s\up1(3-),\s\do1(3)))不再變化d.c(I-)=y(tǒng)mol·L-1【解析】pH不再變化,則c(OH-)不變,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根據(jù)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v(I-)=2v(AsOeq\o\al(\s\up1(3-),\s\do1(3)))始終成立,不能作為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故b錯誤;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即c(AsOeq\o\al(\s\up1(3-),\s\do1(4)))/c(AsOeq\o\al(\s\up1(3-),\s\do1(3)))不再變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達到平衡時c(AsOeq\o\al(\s\up1(3-),\s\do1(4)))=y(tǒng)mol·L-1,c(I-)=2ymol·L-1,故d錯誤。答案:ac判斷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需要注意反應條件和反應特點,請列舉幾種常見的不能作為“平衡標志”的情況。提示:①反應組分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②恒溫恒容下的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體系的壓強或總物質的量不再隨時間而變化,如2HI(g)H2(g)+I2(g)。③全是氣體參加的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體系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隨時間而變化,如2HI(g)H2(g)+I2(g)。④全是氣體參加的反應,恒容條件下體系的密度保持不變。1.(2022·湛江模擬)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H4(g)+4NO2(g)=4NO(g)+CO2(g)+2H2O(g)。下列說法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標志的是()A.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保持不變B.v正(NO2)=v逆(CO2)C.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nmolNO2的同時生成nmolNO【解析】選C。A.均為氣體,氣體的質量始終不變,不能判定平衡狀態(tài),故A不選;B.平衡時不同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v正(NO2)=v逆(CO2)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B不選;C.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恒容密閉容器中壓強保持不變,可知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符合平衡特征“定”,為平衡狀態(tài),故C選;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nmolNO2的同時生成nmolNO,均為正反應速率,不能體現(xiàn)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不能判定平衡狀態(tài),故D不選。2.(2022·廣州模擬)將amolN2和3amolH2充入絕熱的固定容積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下列選項中說明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①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②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③混合氣體密度不再改變;④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⑤N2和H2的濃度之比達到1∶3;⑥v(N2)正=3v(H2)逆;⑦2v(H2)正=3v(NH3)逆;⑧每有1molN≡N鍵斷裂就有6molN—H鍵形成A.②④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⑥D.①②④⑦【解析】選D。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在絕熱的固定容積密閉容器中溫度為變量,當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①正確;②該反應中壓強為變量,當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②正確;③該反應前后都是氣體,容器容積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為定值,不能根據(jù)混合氣體密度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③錯誤;④該反應中氣體總質量為定值,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變量,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變量,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時,表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④正確;⑤加入和消耗的N2和H2的濃度之比為1∶3,則N2和H2的濃度之比始終為1∶3,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⑤錯誤;⑥v(N2)正=3v(H2)逆,不滿足化學計量數(shù)關系,說明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⑥錯誤;⑦2v(H2)正=3v(NH3)逆,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⑦正確;⑧每有一個N≡N鍵斷裂就有6個N—H鍵形成,表示的都是正反應速率,無法判斷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故⑧錯誤;故選D?!炯庸逃柧殹肯铝姓f法中可以證明反應H2(g)+I2(g)2HI(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①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②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③百分含量w(HI)=w(I2)④反應速率v(H2)=v(I2)=eq\f(1,2)v(HI)⑤c(HI)∶c(H2)∶c(I2)=2∶1∶1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⑦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不再變化⑧條件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⑨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顏色不再變化⑩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A.②⑥⑨B.①②③④C.②⑥⑨⑩D.③⑤⑥⑦⑧【解析】選A。①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2nmolHI,才是平衡狀態(tài),錯誤;②一個H—H鍵斷裂等效于生成兩個H—I,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平衡狀態(tài),正確;③各物質百分含量不變,而不是w(HI)=w(I2),錯誤;④只要反應發(fā)生就有反應速率v(H2)=v(I2)=eq\f(1,2)v(HI),且沒有說明反應方向,錯誤;⑤當體系達平衡狀態(tài)時,c(HI)∶c(H2)∶c(I2)可能為2∶1∶1,也可能不是2∶1∶1,與各物質的初始濃度及轉化率有關,錯誤;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達平衡狀態(tài),正確;⑦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兩邊氣體計量數(shù)相等,容器內(nèi)的壓強始終不變化,錯誤;⑧條件一定時,兩邊氣體計量數(shù)相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化,錯誤;⑨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顏色不再變化,達平衡狀態(tài),正確;⑩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說明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而兩邊氣體計量數(shù)相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化,錯誤。考點二:化學平衡的移動(應用性考點)(一)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平衡移動1.化學平衡移動的過程2.化學平衡移動方向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v正=v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不發(fā)生平衡移動。(3)v正<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二)從宏觀角度認識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1.影響化學平衡的外界因素根據(jù)化學平衡原理解答下列問題: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ΔH=-92.4kJ·mol-1,只改變一種外界條件,完成下表:改變條件平衡移動方向氫氣的轉化率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氮氣的濃度正向增大-增大氨氣的濃度逆向減小增大升溫逆向減小減小充入適量氬氣不移動不變不變辨易錯(1)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此時v放減小,v吸增大(×)提示:升高溫度,v放、v吸均增大。(2)加入反應物,化學平衡一定正向移動(×)提示:加入反應物,平衡不一定正向移動,如A(s)+B(g)C(g),加入A,平衡不移動。(3)向平衡體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適量KCl固體,平衡逆向移動,溶液的顏色變淺(×)提示:KCl沒有參與反應,加入KCl固體,平衡不移動,顏色不變。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濃度),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補短板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注意問題(1)勒夏特列原理適用于任何動態(tài)平衡(如溶解平衡、電離平衡等),非平衡狀態(tài)不能用此來分析。(2)勒夏特列原理可判斷“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時平衡移動的方向。若同時改變影響平衡移動的幾個條件,則不能簡單地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只有在改變的條件對平衡移動的方向影響一致時,才能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進行判斷。(3)平衡移動的結果是“減弱”外界條件的影響,而不是“消除”外界條件的影響,更不是“扭轉”外界條件的影響。能力點一: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1.圖解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2.“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恒溫恒容條件原平衡體系體系總壓強增大→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2)恒溫恒壓條件【典例】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做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CH4與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熱點之一。該重整反應體系主要涉及以下反應:a)CH4(g)+CO2(g)2CO(g)+2H2(g)ΔH1b)CO2(g)+H2(g)CO(g)+H2O(g)ΔH2c)CH4(g)C(s)+2H2(g)ΔH3d)2CO(g)CO2(g)+C(s)ΔH4e)CO(g)+H2(g)H2O(g)+C(s)ΔH5上述反應體系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___。A.增大CO2與CH4的濃度,反應a、b、c的正反應速率都增加B.移去部分C(s),反應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動C.加入反應a的催化劑,可提高CH4的平衡轉化率D.降低反應溫度,反應a~e的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解析】增大CO2和CH4的濃度,對于反應a、b、c來說,均增大了反應物的濃度,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增大,A正確;移去部分C(s),沒有改變反應體系中的壓強,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均不變,平衡不移動,B錯誤;催化劑可以同等條件下增大正逆反應速率,只能加快反應進程,不改變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平衡轉化率不變,C錯誤;降低溫度,體系的總能量降低,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D正確。答案:AD請根據(jù)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歸納化學平衡移動的判斷流程。提示:·命題角度一: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已知圖甲表示的是可逆反應O2(g)+2SO2(g)2SO3(g)ΔH<0的化學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圖乙表示的是可逆反應2NO2(g)N2O4(g)ΔH<0的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圖甲t2時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則反應的ΔH增大B.圖甲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了溫度或增大了壓強C.圖乙t1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了壓強D.若圖乙t1時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將減小【解析】選C。A項,ΔH與壓強無關,錯誤;B項,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溫度因素不對,錯誤;C項,增大壓強,二者濃度都瞬間增大,正確;D項,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減少,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錯誤。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當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顏色變淺B.對2HI(g)H2(g)+I2(g),縮小容器的容積可使平衡體系的顏色變深C.反應CO(g)+NO2(g)CO2(g)+NO(g)ΔH<0,升高溫度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對于合成NH3反應,為提高NH3的產(chǎn)率,理論上應采取低溫措施【解析】選B。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少量AgNO3溶液,HBr與AgNO3反應生成AgBr沉淀,c(HBr)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溶液的顏色變淺,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2HI(g)H2(g)+I2(g)是反應前后氣體總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縮小容器的容積,壓強增大,平衡不移動,但c(I2)增大,導致平衡體系的顏色變深,由于平衡不移動,故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反應CO(g)+NO2(g)CO2(g)+NO(g)的ΔH<0,升高溫度,為了減弱溫度的改變,平衡逆向移動,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合成氨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生成NH3,D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3.(2022·深圳模擬)氫氣是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氣在催化劑作用下熱解可制得氫氣,其反應如下:CH4(g)C(s)+2H2(g)ΔH=+74.81kJ·mol-1,關于上述反應,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達平衡時,恒溫恒壓下通入惰性氣體,會加快正反應速率,使平衡正向移動B.反應達平衡時,恒溫恒容下加入C(s),會加快逆反應速率,使平衡逆向移動C.當H2(g)的生成速率是CH4(g)消耗速率的2倍時,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D.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解析】選D。恒溫恒壓,通入惰性氣體,相當于稀釋了反應物的濃度,反應向氣體體積增大的一方進行,但是反應物濃度下降,分子間碰撞概率降低,反應速率減慢,故A錯誤;反應體系中固體視為濃度不變,加入后無影響,故B錯誤;無論反應是否平衡,氫氣的生成速率始終是甲烷的消耗速率的2倍,故C錯誤;反應焓變大于零,說明生成物能量大于反應物能量,反應過程中最高能量和生成物能量差距更小,故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故D正確?!军c睛筆】應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且存在平衡移動,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如壓強改變但平衡未移動時引起的體系顏色變化、加入催化劑引起的速率變化,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進行解釋?!炯庸逃柧殹?2022·宜昌模擬)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使用催化劑可以提高合成氨的產(chǎn)量B.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時,將乙酸乙酯不斷蒸出C.保存FeCl3溶液時,加少量稀鹽酸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解析】選A。催化劑影響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化學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選;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時,將乙酸乙酯不斷蒸出,生成物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能夠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不選;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少量稀鹽酸后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抑制了Fe3+的水解,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選;排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收集氯氣,增大了Cl-的濃度,使平衡Cl2+H2OH++Cl-+HClO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降低了氯氣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不選?!っ}角度二: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應用4.工業(yè)上利用焦炭與水蒸氣生產(chǎn)H2的反應原理為C(s)+H2O(g)CO(g)+H2(g)ΔH>0;CO(g)+H2O(g)CO2(g)+H2(g)ΔH<0;第二步生產(chǎn)的原料CO來源于第一步的產(chǎn)物。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H2的日產(chǎn)量,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①第一步產(chǎn)生的混合氣直接作為第二步的反應物②第二步生產(chǎn)應采用適當?shù)臏囟群痛呋瘎鄣谝?、二步生產(chǎn)中均充入足量水蒸氣④第二步應在低溫下進行⑤第二步生產(chǎn)采用高壓⑥第二步生產(chǎn)中增大CO的濃度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⑤⑥【解析】選D。第一步產(chǎn)生的H2使第二步的平衡逆向移動,故應先進行分離,①錯誤;第二步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小而影響H2的日產(chǎn)量,溫度過高則平衡逆向移動,且要考慮催化劑的活性,故應選擇適當?shù)臏囟群痛呋瘎?,故②正確、④錯誤;增大廉價易得的水蒸氣濃度可提高焦炭的利用率,③正確;壓強對第二步反應無影響,不必采取高壓,⑤錯誤;增大CO濃度并未提高主要原材料焦炭的利用率,⑥錯誤?!炯庸逃柧殹?2022·珠海模擬)煤制天然氣的過程中涉及煤氣化反應和水氣變換反應?;卮鹣铝袉栴}:煤氣化反應Ⅰ:C(s)+H2O(g)CO(g)+H2(g)ΔH=+135kJ·mol-1水氣變換反應Ⅱ:CO(g)+H2O(g)CO2(g)+H2(g)ΔH=-42.3kJ·mol-1為了進一步探究反應條件對反應Ⅱ的影響,某活動小組設計了三個實驗,實驗曲線如圖所示:編號溫度/℃壓強/MPac始(CO)/mol·L-1c始(H2O)/mol·L-1甲53031.03.0乙XY1.03.0丙63051.03.0(1)請依據(jù)圖示的實驗曲線將表格中的實驗條件補充完整:X=__________℃,Y=__________MPa。(2)實驗丙從開始至5min時,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_______。(3)平衡時CO的轉化率:實驗乙______________實驗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530℃時,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K=1,若往某剛性容器中投入0.2mol·L-1CO、0.2mol·L-1H2O、0.1mol·L-1CO2、0.2mol·L-1H2,列簡式計算并說明該反應進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題采用對照方法進行實驗。甲、丙溫度與壓強都不相同,反應Ⅱ是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由圖可知甲、乙平衡時c(CO)相同,即甲、乙平衡不移動,乙先達到平衡,故甲、乙壓強不同,可得X=530,Y=5,則乙、丙溫度不同;(2)對于實驗丙,從開始至5min時CO的濃度減少0.6mol·L-1,則用CO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v(CO)=eq\f(0.6mol·L-1,5min)=0.12mol·L-1·min-1;(3)反應溫度:丙>乙,根據(jù)圖像可知:CO的轉化濃度:乙>丙,說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CO反應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因此物質的平衡轉化率降低,故CO的平衡轉化率:乙>丙;(4)530℃時,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K=1,若往某剛性容器中投入0.2mol·L-1CO、0.2mol·L-1H2O、0.1mol·L-1CO2、0.2mol·L-1H2,此時的濃度商Qc=eq\f(0.1×0.2,0.2×0.2)=0.5<1,說明此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正向進行。答案:(1)5305(2)0.12mol·L-1·min-1(3)大于(4)Qc=eq\f(1,2)<1,反應正向進行能力點二:平衡轉化率的判斷轉化率的分析與判斷(1)反應aA(g)+bB(g)cC(g)+dD(g)的轉化率分析①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達到平衡后,它們的轉化率相等。②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動,B的轉化率增大,A的轉化率減小。③若按原比例同倍數(shù)地增加(或降低)A、B的濃度,等效于壓縮(或擴大)容器體積,氣體反應物的轉化率與其化學計量數(shù)有關。eq\x(\a\al(同倍增大,c(A)和c(B)))eq\b\lc\{(\a\vs4\al\co1(a+b=c+dA、B的轉化率不變,a+b>c+dA、B的轉化率增大,a+b<c+dA、B的轉化率減小))(2)反應mA(g)nB(g)+qC(g)的轉化率分析在T、V不變時,增加A的量,等效于壓縮容器體積,A的轉化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有關。eq\a\vs4\al(增大c(A))eq\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企業(yè)如何通過公關活動吸引目標客戶
- 理論與實踐在文化傳承中尋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
- 國慶節(jié)鮮奶活動方案策劃
- Module5 Unit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but the phone rings(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
- 8《上課了》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23章 圖形的相似23.4 中位線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9 知法守法 依法維權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4 The world around us Unit 11 Shapes說課稿 牛津滬教版(三起)
- Unit8 I can do this for you 第三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3 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教科版
- 城市基礎設施修繕工程的重點與應對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規(guī)范
- 2022年中考化學模擬卷1(南京專用)
- 2023年主治醫(yī)師(中級)-眼科學(中級)代碼:334考試歷年真題集錦附答案
- 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網(wǎng)建設部分)
- 新加坡小學二年級英語試卷practice 2
- 小學五年級英語20篇英文閱讀理解(答案附在最后)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23800-2009有機熱載體熱穩(wěn)定性測定法
- T-SFSF 000012-2021 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有害生物風險管理指南
- 水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