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章末總結探究課學案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章末總結探究課學案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章末總結探究課學案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章末總結探究課學案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章末總結探究課學案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第2章地表形態(tài)的改變請依據(jù)下面的體系圖快速回顧本章節(jié)內容,把各序號代表的含義填到對應的方框內,構建出清楚的學問網絡。①地殼運動②侵蝕作用③沉積作用④人類活動⑤變質巖⑥巖漿⑦基本條件[學思心得]地質構造剖面圖的判讀地質剖面圖是對某一地質構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圖,包括地質地貌示意圖、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圖、褶皺和斷層構造示意圖等(如下表)。推斷內容主要是依據(jù)地質剖面圖判讀地球內部的圈層構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態(tài)特征、地層形態(tài)和發(fā)展演化等,或分析并推斷該地區(qū)的巖石類型及其礦產分布狀況等。圖1地質地貌示意圖圖2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圖圖3褶皺和斷層構造示意圖地質剖面圖既可以體現(xiàn)靜態(tài)的結構特征,也可以反映動態(tài)的演化過程。正確判讀的關鍵是明確各種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1.巖層新老關系的推斷方法(1)依據(jù)地層層序規(guī)律確定: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guī)律是巖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圖1中Ⅲ巖層位置靠下,巖層較老;Ⅰ巖層位置靠上,巖層較新。(2)依據(jù)生物進化規(guī)律推斷:由于生物進化總是由簡潔到困難,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困難、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總比那些保存簡潔、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3)依據(jù)巖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巖漿巖可以依據(jù)其與沉積巖的關系來推斷,噴出巖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晚于其所在的巖層。如圖1中Ⅳ巖層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Ⅲ和Ⅱ。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巖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于與其相鄰的巖漿巖。(4)依據(jù)海底巖石形成和擴張過程推斷:假如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頭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頭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頭越早,離海溝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頭越晚。留意進行上述推斷時參照的必需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2.地質構造推斷方法(1)看巖層是否連續(xù),褶皺由連續(xù)的褶曲組成。如圖3中的乙、丙為由連續(xù)的褶曲組成的褶皺。(2)看巖層的形態(tài)和地貌形態(tài):巖層向上拱起一般為背斜,未侵蝕前常形成山嶺(如圖3中乙);巖層向下彎曲一般為向斜(如圖3中丙),常形成谷地或盆地。(3)看巖層的新老關系:核老翼新為背斜,核新翼老為向斜,這是推斷背斜與向斜最牢靠的依據(jù)。(4)看巖層是否受力裂開且沿斷裂面有明顯的相對位移,即巖塊是否有相對上升或下降運動,如圖1中Ⅱ處、圖3中甲處均為斷層。若只有裂開而無相對位移,只能稱為斷裂而不能稱為斷層。3.地殼運動性質的推斷方法(1)若出現(xiàn)大面積成層巖石,說明地殼處于下沉運動中。(2)若上覆巖層發(fā)生侵蝕,說明地殼處于上升運動中。(3)若某個年頭的巖層缺失,說明該年頭該地區(qū)地殼上升沒有接受沉積,或者說明該年頭地殼下沉形成了沉積巖,后來該地地殼上升,形成的巖層又被侵蝕掉了。1.下圖為某地地質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1)~(3)題(1)海洋中的現(xiàn)代沉積物主要來源于()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2)下列關于巖層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abcdB.defgC.cdbaD.dcba(3)關于丙丁之間地質構造的描述正確的是()A.山嶺B.背斜C.向斜D.地壘(1)C(2)D(3)C[第(1)題,圖中甲、乙兩處地勢低平,而丙處地勢較高,受外力侵蝕作用明顯,因此海洋中的現(xiàn)代沉積物主要來源于丙處。第(2)題,各巖層形成的先后依次是由下向上依次形成。第(3)題,由丙丁之間巖層的彎曲狀況可推斷為向斜。]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相應的地貌表現(xiàn)1.不同區(qū)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沉積地貌。(2)潮濕、半潮濕地區(qū)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沉積地貌。(3)高山地區(qū)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磧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區(qū)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qū)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上游侵蝕,中游搬運,下游沉積。因此,上游多高山峽谷,中游河道變寬,下游為沖積平原、三角洲、沖積島等(如下圖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蝕——冰斗、角峰等;山下積累——冰磧丘陵、冰磧湖等。冰斗、角峰示意圖冰磧丘陵景觀圖(3)風力作用:在風的源地(或風力強大的地方)旁邊,以侵蝕作用為主,形成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在風力搬運途中,風力減弱會形成沙丘、黃土積累地貌等。風蝕蘑菇流淌沙丘2.相鄰的兩條河流,在發(fā)育的過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較強的侵蝕力,河谷上源不斷加長,直到與高位河相遇,進而襲奪其河水的現(xiàn)象稱為河流襲奪。下圖為河流襲奪前后的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3)題。(1)甲、乙兩河()A.乙河流量大,襲奪甲河B.甲河地勢高,襲奪乙河C.乙河侵蝕力大,襲奪甲河D.甲河的河道平直,襲奪乙河(2)M處泥沙積累較強的緣由是()A.上游水量削減,泥沙積累嚴峻B.河道兩側巖體倒塌,泥沙積累嚴峻C.河道變窄,泥沙積累嚴峻D.地轉偏向力作用導致積累嚴峻(3)有觀點認為,黃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黃河干流,因上游被襲奪,導致渭河河谷相對渭河河道過于寬大。依據(jù)該觀點,圖中哪個河段可能與目前渭河的成因一樣()A.①B.②C.③D.④(1)C(2)A(3)B[第(1)題,依據(jù)圖示水流箭頭,甲河的水從圖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說明乙河侵蝕力大,襲奪甲河,C對;乙河流量不肯定大于甲河,A錯;在發(fā)育的過程中,低位河流具有較強的侵蝕力,襲奪高位河流,甲河地勢高,不能襲奪乙河,是乙河襲奪甲河,B、D錯。第(2)題,M處泥沙積累較強的緣由是河流襲奪,導致上游水量削減,水流減慢,泥沙積累嚴峻。河道兩側巖體倒塌,與泥沙積累較強無關,B錯;泥沙積累易導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