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遼寧省朝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流寓”一詞最早的文本記載大概是《后漢書·廉范傳》:“范父喪遭亂,客死于蜀漢,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歸鄉(xiāng)里?!痹谶@一語境中,“流寓”可解釋為流離寓居?!掇o源》將“流寓”解釋為“寄居他鄉(xiāng)”?!稘h語大辭典》則解釋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鄉(xiāng)居住?!薄傲髟ⅰ币辉~釋義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為“流動”,那么這個概念的范圍就非常寬泛,所有的遷徙流動到異鄉(xiāng)都可視為“流寓”。如果理解為“流落”“流放”的話,“流寓”一詞的含義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詞有“漂泊外地,窮困失意”含義,“流放”則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離開本土客居他鄉(xiāng)。比如進京考取進士,一舉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為官,這就不屬于“流寓”;而在京屢考不中,旅居多年就叫“流寓”,或遭貶謫或受排擠自請外放到非故鄉(xiāng)的地方為官,如蘇軾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古人為何要流寓他鄉(xiāng)?綜合起來看,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社會原因,二是個體原因。其中社會原因又有政治因素、軍事因素、經(jīng)濟因素等多個方面。從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數(shù)文人因政治斗爭遭排擠打擊,流落他鄉(xiāng),如唐順宗年間因“二王八司馬事件”,兩大文豪劉禹錫與柳宗元分別被貶到朗州、永州,而蘇軾更是因為政治上的打擊,一路從江南貶到海南島。古今中外,為改變命運、博取功名,負書擔橐,遠離家鄉(xiāng)外出游學、游宦之士,如蘇秦、張儀等,其流寓為個體原因。此外,不同時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會歷史的變遷,文明程度的發(fā)展,決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戰(zhàn)亂災荒而發(fā)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遷徙到較為安寧、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統(tǒng)治者貶謫,其流寓地往往是遠離京城與繁華的僻遠荒涼地方,如先秦巴蜀,漢唐湖廣,宋明清之嶺南、東北和西北等。(摘編自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材料二:作為荒服之地的嶺南地區(qū),其落后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令人聞之畏懼的“瘴氣”和濕熱多雨的氣候,一直為中原地區(qū)民眾所鄙棄。但是,終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許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嶺南。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狀態(tài)極為艱難,諸如流寓之路艱辛無比、語言文化多有隔絕、物質(zhì)生活極為匱乏、氣候環(huán)境極為不適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下,多數(shù)嶺南流寓文士并沒有長時間地消極度日。迥異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俗風情在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視野。他們借吟詩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順帶融入當?shù)氐纳a(chǎn)生活。韓愈貶謫連州陽山令時,在詩文中呈現(xiàn)的連州是一個遠極遐荒之窮地,交通極為不便,危機四伏的生存環(huán)境險惡,這是連州給作者的最初印象。同為寓居連州,然而在劉禹錫的眼中,連州卻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涼墟也”。他在《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中寫道:“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眲⒂礤a不僅對連州秀麗的山水極為推崇,而且深入民間了解連州的民俗風情、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謫居連州的歲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態(tài)、從容的詩筆,還原了嶺南的青山秀水,描繪了民情民俗畫卷,并謳歌了少數(shù)民族的勤勞勇敢。蘇軾一生顛沛流離,一貶再貶至“荒服”的極致——海南島,這在宋代是僅次于殺頭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蘇軾也曾悲觀地說道:“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當做棺,次便做墓?!保ā杜c王敏仲書》)然而,天性樂觀曠達的他并沒有徹底沉淪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詩文去描繪海南綺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縱情于美麗的自然和淳樸的民風,寫下了很多優(yōu)美的“和陶詩”。詩文不僅明顯流露出對此種生活的熱愛與贊美,更體現(xiàn)了他雖身處天涯海角,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曠達境界。流寓生活往往充滿著艱辛,但是達觀的處世精神總是讓詩人于艱險中發(fā)現(xiàn)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蠻荒嶺南,他們依然“詩意地棲居”。(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材料三:劉禹錫、柳宗元、韓愈等流寓文士來到嶺南之后,一方面用詩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則深入民間為民謀利,在蠻荒嶺南積極實踐自己未盡的政治抱負,給嶺南大地帶來深遠的影響。明代弘治年間連州知州曹鎬撰《舊志序》,認為連州風氣之變,“乃自韓昌黎、劉夢得兩公始”。而在連州市劉禹錫學術(shù)研究會會長曹春生看來,劉禹錫在連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編醫(yī)書,惠及百姓。劉禹錫對醫(yī)學頗有研究,他結(jié)合自己40多年積累的驗方,編成了《傳信方》醫(yī)書,讓連州人受益。二是重教興學。在劉禹錫的帶動下,連州文風迭起,吸引了荊楚吳越的儒生紛紛來連州求學。在唐代,廣東共有48名進士,連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時期,廣東共有進士127名,連州就有43名,時稱“連州科第甲通省”。三是關(guān)心少數(shù)民族。劉禹錫在連州期間寫下了《莫徭歌》《蠻子歌》《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等三首詩,對徭族人的外貌服飾和狩獵活動以及他們的勤勞神勇大加稱贊。劉禹錫的多項舉措,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改善了百姓生活他在連州百姓中贏得了良好口碑,這口碑一直延續(xù)到后世。“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謂他本人之不幸,但是柳州人民之大幸?!碧圃褪?,柳宗元第三次被貶到柳州為刺史,其內(nèi)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積極為政,興辦儒學,推行教化,開挖水井,養(yǎng)民安民;反對橫征暴斂,力主輕徭薄賦,對柳州地區(qū)的整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千百年來,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來表達對柳宗元的紀念。至今,文慧橋、文慧路等路橋名稱依然體現(xiàn)著人們對他的緬懷。“不虛南謫八千里,贏得江山都姓韓?!币园嗽轮味罱揭灼湫?,韓愈至今在潮州人心目中不僅是文化先驅(qū),更成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韓愈驅(qū)除鱷魚,獎勸農(nóng)桑,興辦教育,大修水利,延選人才,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從而使當時的蠻荒之地潮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邊遠落后的蠻荒之地,來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們自覺承擔起傳播先進文化、先進生產(chǎn)方式的責任,他們不愧為嶺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摘編自王廣祿《唐宋流寓文士的嶺南文化拓荒》)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流寓”的本質(zhì)是離開本土移居他鄉(xiāng),而且一定是“被動”地客居他鄉(xiāng)。B.流寓既有社會原因,如劉禹錫、韓愈;也有個體原因,如蘇秦、張儀。C.嶺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落后,生存環(huán)境惡劣,但許多文士依然“詩意地棲居”于此。D.柳宗元被貶柳州,可以說是他本人的不幸,但是對柳州人民來說,是一大幸事。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流寓”的“流”,既可以理解為“流動”,又可以理解為“流落”“流放”。B.流寓地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當時經(jīng)濟蕭條,流寓者往往遷徙到僻遠荒涼之地。C.流寓生活充滿艱辛,但迥異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俗風情能拓寬詩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視野。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了一些流寓文士的作品,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與說服力。3.下列各句沒有反映詩人“流寓”經(jīng)歷的一項是()A.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C.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D.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4.請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流寓文士給嶺南大地帶來的深遠影響。5.蘇軾、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四人的流寓經(jīng)歷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敬鸢浮?.A2.B3.C4.(1)對當?shù)氐奈幕逃鸬搅司薮蟮耐苿幼饔?,改變了當?shù)氐奈幕諊瑸閹X南地區(qū)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2)促進了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了嶺南地區(qū)的文化水平。(3)改善了當?shù)匕傩盏幕旧顥l件,保障了民眾的生活需求,利于當?shù)厣鐣?jīng)濟的進步,促進了嶺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繁榮。(4)增進了人們對當?shù)孛袼椎牧私?,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5.(1)蘇軾即使被貶,也依然積極樂觀??蓡⑹疚覀?,即使處于極其艱難的處境,也要學會調(diào)整心態(tài),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挫折。(2)韓愈在困境中積極作為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他堅韌樂觀的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困難不應消極,而要積極尋找改變現(xiàn)狀的方式。(3)柳宗元的積極作為給當?shù)貛淼纳钸h意義,啟示我們要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當?shù)氐陌l(fā)展盡心盡力。(4)劉禹錫在困境中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表明即使身處逆境,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當?shù)厝嗣裰\福祉?!窘馕觥俊緦дZ】這篇閱讀文章通過三則材料描繪了流寓文士的生活狀態(tài)及其對當?shù)厣鐣挠绊?。材料一提供了“流寓”的概念和歷史背景,強調(diào)其被動性和多因素成因。材料二描述了流寓文士在嶺南艱苦環(huán)境下,仍能夠以樂觀態(tài)度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展現(xiàn)對自然與民俗的深入觀察。材料三則具體說明了劉禹錫、柳宗元、韓愈等人在流寓地的文化傳播和社會建設貢獻,突顯了他們在逆境中積極影響地方發(fā)展的精神?!?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一定是‘被動’地客居他鄉(xiāng)”錯。根據(jù)“如果理解為‘流動’,所有的遷徙流動到異鄉(xiāng)都可視為‘流寓’”,還有“古今中外,為改變命運、博取功名,負書擔橐,遠離家鄉(xiāng)外出游學、游宦之士,如蘇秦、張儀等,其流寓為個體原因”,可知“流寓”不一定是“被動”的。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斷的能力。B.“如果當時經(jīng)濟蕭條,流寓者往往遷徙到僻遠荒涼之地”錯。材料一指出“因戰(zhàn)亂災荒而發(fā)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遷徙到較為安寧、富庶的地方;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統(tǒng)治者貶謫,其流寓地往往是遠離京城與繁華的僻遠荒涼地方”,并沒有提及經(jīng)濟蕭條時流寓者的遷徙方向是僻遠荒涼之地。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C.從詩句意思看,陶淵明是在南山下開荒種地,回歸田園生活,這是一種歸隱的狀態(tài),不是離開本土客居他鄉(xiāng)的流寓經(jīng)歷。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文中“在劉禹錫的帶動下,連州文風迭起,吸引了荊楚吳越的儒生紛紛來連州求學”“在唐代,廣東共有48名進士,連州就有12名;北宋時期,廣東共有進士127名,連州就有43名,時稱‘連州科第甲通省’”,這表明流寓文士重教興學,對當?shù)氐奈幕逃鸬搅司薮蟮耐苿幼饔?,改變了當?shù)氐奈幕諊?,為嶺南地區(qū)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②根據(jù)“韓愈到潮州后‘興辦教育,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劉禹錫編醫(yī)書《傳信方》”,可知這些舉措促進了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流融合,提升了嶺南地區(qū)的文化水平。③根據(jù)“開挖水井,養(yǎng)民安民;反對橫征暴斂,力主輕徭薄賦,對柳州地區(qū)的整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韓愈驅(qū)除鱷魚,獎勸農(nóng)桑,興辦教育,大修水利”可知他們通過這些實際行動改善了當?shù)匕傩盏幕旧顥l件,保障了民眾的生活需求,利于當?shù)厣鐣?jīng)濟的進步,促進了嶺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繁榮。④根據(jù)“劉禹錫在連州期間寫下了《莫徭歌》《蠻子歌》《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等三首詩,對徭族人的外貌服飾和狩獵活動以及他們的勤勞神勇大加稱贊”可知這些詩文記錄了嶺南地區(qū)的民俗文化,增進了人們對當?shù)孛袼椎牧私猓欣诿袼孜幕膫鞒信c發(fā)展。⑤根據(jù)“明代弘治年間連州知州曹鎬撰《舊志序》,認為連州風氣之變,‘乃自韓昌黎、劉夢得兩公始’”,可知流寓文士對當?shù)厣鐣L氣的改變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他們積極的作為使當?shù)氐纳鐣L氣更加積極向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①根據(jù)“但是他天性樂觀曠達,沒有徹底沉淪于流寓之苦。他用自己的詩文去描繪海南綺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縱情于美麗的自然和淳樸的民風,寫下很多優(yōu)美的‘和陶詩’”“詩文不僅明顯流露出對此種生活的熱愛與贊美,更體現(xiàn)了他雖身處天涯海角”可知,蘇軾即使被貶,也依然積極樂觀。可啟示我們,即使處于極其艱難的處境,也要學會調(diào)整心態(tài),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挫折。②根據(jù)“韓愈貶謫連州陽山令時,在詩文中呈現(xiàn)的連州是一個遠極遐荒之窮地,交通極為不便,危機四伏的生存環(huán)境險惡”“到潮州后,韓愈驅(qū)除鱷魚,獎勸農(nóng)桑,興辦教育,大修水利,延選人才,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從而使當時的蠻荒之地潮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知,韓愈這種在困境中積極作為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他堅韌樂觀的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困難不應消極,而要積極尋找改變現(xiàn)狀的方式。③根據(jù)“柳宗元第三次被貶到柳州為刺史,其內(nèi)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積極為政,興辦儒學,推行教化,開挖水井,養(yǎng)民安民;反對橫征暴斂,力主輕徭薄賦,對柳州地區(qū)的整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千百年來,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來表達對柳宗元的紀念”可知柳宗元的積極作為給當?shù)貛淼纳钸h意義,啟示我們要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當?shù)氐陌l(fā)展盡心盡力。④根據(jù)“劉禹錫在連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劉禹錫的多項舉措,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改善了百姓生活他在連州百姓中贏得了良好口碑,這口碑一直延續(xù)到后世”,劉禹錫在流寓之地依然為民謀福,這表明即使身處逆境,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當?shù)厝嗣裰\福祉。(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贈予菡子作戰(zhàn)參謀背著一雙靴子來到了一線的坑道里。本來不準備在前方開什么授靴會議,只想找一個正要向射擊位置走去的小伙子,瞧瞧他穿的是不是虎頭鞋(破棉鞋),走路的架勢可有什么異樣,是的話就一把把他攔住,命令他換了這長統(tǒng)靴去!“沒有這么簡單呀,參謀同志!你知道這是我們軍長的靴子!”指導員懇切地說。“可是軍長自己的意思……”參謀正準備來一段描敘?!拔抑溃敝笇T會意地笑著接下去,“軍長只會說,瞧哪個需要就給哪個,快去,快去!他把我們戰(zhàn)士看成一個樣,也沒打量自己拿出來的是什么靴子。”這雙黃澄澄的靴子,正掛在支柱上,馬燈照亮了它純粹的牛皮面,足有一尺四寸左右的長統(tǒng),靴口露著絨絨的卷羊毛,它正告訴擁坐在一起的戰(zhàn)士們,自己是什么樣子。其實指導員的安排倒也簡單:讓大伙兒評定誰是最勇敢也是最需要靴子的戰(zhàn)士。一下子推出了張滿方。他是從四川志愿入朝的新兵,幾天前第一次參加戰(zhàn)斗,就把自己的新棉鞋悄悄地跟個準備抬回后方的傷員換了。在他打響第一槍以后,指導員就滿有信心地肯定,他準是山區(qū)的獵手,就是連長也愛看他射擊時的安靜勁兒。正式舉行授靴儀式是相當困難的。張滿方像釘在一只小凳上,把頭埋在兩腿之間,眼睛高低不離他面前的一排參差不齊的虎頭鞋,也許他在默默地表示異議,為什么就該他穿那擦亮的靴子?在鼓掌聲中,作戰(zhàn)參謀只好把系成一雙的靴子,一面一只掛在張滿方的肩膀上。坑道里靜了,張滿方卻顯得分外著急起來,他捧著沉甸甸的靴子,想著他剛好有機會見過軍長——他的堂哥張滿月是軍長的警衛(wèi)員,他到第一線以前,去瞧他堂哥時見過軍長。軍長的模樣,他至今也還記得,中等身材,肩寬體圓,好像一棵樹似的,四方臉上有兩道寶劍出鞘似的眼光,一霎間,它又像山間流泉似的清澈柔和。那時軍長也穿著靴子,就是他現(xiàn)在手里捧著的一雙。此刻他又仿佛看到滿月慍怒的臉色,分明責怪他不該就這么收下首長過冬的皮靴?!霸趺唇o軍長捎回去呢?”想來想去,張滿方只剩下這個念頭。他只好嘆口氣,把靴子掛在自己的床頭——仍然是坑道的支柱上。就著燈光,他下決心先補起那雙虎頭鞋來。四周靜悄悄的,只聽得風呼啦,呼啦……長長的拐著彎的坑道里,每盞燈前都有幾只手在拾掇著張嘴的棉鞋——今冬第一回戰(zhàn)斗的紀念。軍長的靴子一天天地還掛在支柱上。像所有重點培養(yǎng)的射擊手那樣,張滿方可以在衣服上縫一個放子彈的荷包。他掂著七九步槍,一面按著沉甸甸的荷包,向靴子告別,跑向自己的射擊位置去。每天給他狙擊的機會不少于三次,每次大約有十五分鐘的時間。這不是到伙房里去取一盤饅頭,也不是在操場上打靶,陣地前面被三十六挺五〇機槍和一百二十門各種各樣的炮封鎖著,敵我兩山相峙,幾乎看到彼此的眉眼,雙方炊房里的水都是挑的山下同一條澗里的。只要從坑道口一個箭步出去,戰(zhàn)士就把自己交給了祖國,他細微的動作都代表兩國交戰(zhàn)之間我方的儀態(tài)。這時他一個人面對著幾百倍于他的敵人,要盡量擊中他們的要害:上坡瞄頭,下坡瞄腿,敵人要跑,子彈要超他三步,要是還有別的花樣,槍口反正盯著他轉(zhuǎn),看穩(wěn)了才摳火……這不是背出來的射擊要領,十五分鐘當中的每一秒,都是孤膽英雄酣戰(zhàn)搏斗的最嚴峻的時刻。這時只有觀測所里的記錄員(有時也許就是連長)與他共一個境界。每十五分鐘以后的戰(zhàn)況,值得全坑道的人歡呼十分鐘。張滿方的樂趣是悄悄地數(shù)他的子彈殼子,并把它投入靴子里去。他愛聽銅殼相擊的聲音,雖然在深統(tǒng)靴子里悶響,也還是清脆悅耳的。靴子里的每一顆彈殼,都的的確確是彈無虛發(fā)的戰(zhàn)績。當彈殼和靴口露出的卷毛摻在一起的時候,它們一共是一百六十八個。指導員早已留神靴子沒有裝滿,他也幾回夢見沒穿靴子的軍長,偏偏迎風坐在馬上。后來的半個多月,雖然誰也沒有明說,但投進那靴里去的卻是全連每天的戰(zhàn)績。每雙誠實的手都激動地投進去一份前方戰(zhàn)士的心意,正如他們在燈下補鞋時所想到的,多么純良而倔強的戰(zhàn)士啊!這次張滿方才肯當真正的代表,去完成帶一點神圣意味的任務——擔著兩只靴子去見軍長。途中他用披衣遮了靴筒,所以當他跨進指揮所以前,他不得不大聲把滿月嚷出來,讓他接過靴子,自己就使勁踩腳甩頭,撲打全身,抖掉一寸厚的雪花,盡量不拖泥帶水地走進軍長的房子。軍長一眼看見這雙似曾相識的靴子,還摸不清它是打前方還是后方來的,但是一摸到靴里的彈殼,又看到一個滿身有坑道氣味的小伙子,他就完全猜出是怎么回事了。軍長的眼睛此刻是那樣清清亮亮的,他霍地把靴底朝上,在攤地圖的大桌上,倒出那丁當作響的彈殼一五一十地數(shù)了個夠,嚷著一百六十八這個數(shù)字。問明了情況,幾乎把張滿方抱了起來,然后就摟著他大踏步朝門外走去。滿月也驚喜地跟著,所以當軍長叫了一聲:“警衛(wèi)員!”滿月早飛出去找攝影記者去了。先是張滿方穿上長統(tǒng)靴子照了一張,第二張是軍長和張滿方并排坐著,肩上各掛著一只靴子。當滿方做了一個眼色,那憨憨的滿月居然跑步過去,大哥似的望著滿方,被攝影師注意到了,完成了第三張。細心的軍長也在這時順便打聽了一下,知道了兩個小伙子之間的親屬關(guān)系。到勝利回國的時候,這件事也沒有被人遺忘,軍長還帶著自己的靴子。自從它裝過一百六十八個彈殼以后,它已是屬于全軍的寶貴的紀念物了,現(xiàn)在跟在他后面的不是滿月而是滿方了。滿月在一次空襲中犧牲了,他想撲救軍長,自己身中五彈。軍長從第一天起就把滿方叫做“滿子”,甚至是學著他們家鄉(xiāng)的口音,他聽見滿月這么叫過的。1961年10月29日午夜(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戰(zhàn)參謀直接背著靴子找人,而指導員卻讓大伙兒評定誰是最勇敢也是最需要靴子的人。B.張滿方性格靦腆,不好意思當著大家的面收下靴子,導致正式舉行授靴儀式“相當困難”。C.“這不是背出來的射擊要領”,說明作戰(zhàn)不是紙上談兵,強調(diào)了狙擊敵人需要高超的射擊技術(shù)。D.軍長一五一十地數(shù)完彈殼,“幾乎把張滿方抱了起來”,體現(xiàn)了他高興激動的心情。7.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軍長的眼光“又像山間流泉似的清澈柔和”,夸張的手法使堅毅英武的軍長形象增加了純凈與可親。B.“幾乎看到彼此的眉眼”,寫出了戰(zhàn)場的危險及敵我雙方對峙形勢的嚴峻,也為張滿方作為射擊手發(fā)揮作用做了鋪墊。C.“這次張滿方才肯當真正的代表”,突出了張滿方此刻的自信及對全連戰(zhàn)績的自豪,與之前授靴儀式時的局促不安形成鮮明對比。D.“他聽見滿月這么叫過的”,表現(xiàn)了軍長對滿方的喜愛以及對滿月的懷念,以這一細節(jié)作為結(jié)尾,情味深長。8.在軍長、張滿方和指導員心里,“靴子”的意義有所不同。請根據(jù)全文簡要說明。9.小說對警衛(wèi)員張滿月著墨不多,但這個人物卻在文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加以分析?!敬鸢浮?.B7.A8.①對于軍長,靴子是對同志的關(guān)愛,是同甘共苦的情誼,是屬于全軍的寶貴紀念物。②對于指導員,靴子代表榮譽,是對戰(zhàn)士的激勵,也是軍長高尚精神的體現(xiàn)。③對于張滿方,靴子是至高的獎勵,是系敵報國的責任,也是全連戰(zhàn)績的見證。9.①張滿月是軍長的警衛(wèi)員,同時是滿方的堂兄,這種身份的設定在情節(jié)等方面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②張滿月與張滿方之間,張滿月與軍長之間,以及三人之間的深情厚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③張滿月為救軍長而犧牲,既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也表現(xiàn)了所有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深化了主旨?!窘馕觥俊緦дZ】這篇小說通過一雙靴子的傳遞與意義,揭示了軍人之間深厚的情感與責任擔當。故事圍繞軍長、張滿方和指導員展開,以細膩的刻畫描繪了他們的品格和互相關(guān)懷的羈絆。靴子不僅是實用物品,也是榮譽和象征,突顯了前線戰(zhàn)士勇敢無畏的精神和軍人之間的無私奉獻。此外,通過張滿月的簡要描寫和他的犧牲,進一步增強了故事的情感張力和深刻的主題內(nèi)涵?!?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B.“不好意思當著大家的面收下靴子,導致……”錯誤,張滿方不愿意收下靴子是因為戰(zhàn)友們都穿著破鞋,大家都需要一雙好鞋子。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A.“夸張的手法使……”錯誤,“又像山間流泉似的清澈柔和”應該是比喻,將“將軍的眼光”比喻為山間的流泉。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藝術(shù)形象的豐富含意的能力。①軍長心中“靴子”的意義:軍長把靴子送給戰(zhàn)士,體現(xiàn)了他對同志的關(guān)愛。如文中“軍長只會說,瞧哪個需要就給哪個,快去,快去!”靴子代表著軍長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情誼,不搞特殊化。靴子裝了彈殼后成為屬于全軍的寶貴紀念物,見證了戰(zhàn)士們的英勇戰(zhàn)斗?!白詮乃b過一百六十八個彈殼以后,它已是屬于全軍的寶貴的紀念物了?!雹谥笇T心中“靴子”的意義:指導員“讓大伙兒評定誰是最勇敢也是最需要靴子的戰(zhàn)士”說明靴子在指導員心中代表榮譽。用靴子激勵戰(zhàn)士,是對戰(zhàn)士的一種肯定和激勵。同時,靴子也體現(xiàn)了軍長高尚的精神,指導員按照軍長的意思安排授靴,展現(xiàn)了軍長關(guān)愛戰(zhàn)士的品質(zhì)。③張滿方心中“靴子”的意義:對張滿方來說,靴子是至高的獎勵。一開始他不敢接受,后來在戰(zhàn)斗中用靴子裝彈殼,以實際行動回報軍長的贈予。靴子也意味著殺敵報國的責任,他在射擊位置上努力戰(zhàn)斗,把彈殼投入靴中,用戰(zhàn)績來證明自己配得上這份獎勵。靴子還是全連戰(zhàn)績的見證,后來全連把戰(zhàn)績投進靴里,靴子承載了所有人的努力和奉獻、榮譽?!?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①情節(jié)方面:張滿月作為軍長的警衛(wèi)員以及張滿方的堂兄這一特殊身份,在整個故事中起到了關(guān)鍵的連接作用。因為張滿月是軍長的警衛(wèi)員,使得張滿方有機會見到軍長,這一情節(jié)為后續(xù)軍長贈予靴子以及圍繞靴子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埋下了伏筆。同時,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張滿月的存在也為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提供了契機。當張滿方不知如何處理靴子時,他會想到堂哥張滿月的反應,這進一步影響了張滿方的行動決策。而在張滿方去見軍長歸還靴子的情節(jié)中,張滿月再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接過靴子,為張滿方與軍長的進一步交流搭建了橋梁。②人物形象方面:張滿月與張滿方之間深厚的兄弟情誼豐富了人物形象。張滿方在面對軍長贈予的靴子時,會想到滿月慍怒的臉色,這一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深厚,以及對軍長的敬重。張滿月作為警衛(wèi)員,在空襲中為救軍長而犧牲,展現(xiàn)了他的勇敢和忠誠。這種忠誠不僅體現(xiàn)了他個人的品質(zhì),也從側(cè)面反映了軍長的人格魅力。張滿月與軍長之間是下屬與領導之間的關(guān)系,但更是“學著他們家鄉(xiāng)的口音”的并肩作戰(zhàn)的同袍之間的關(guān)系,進一步凸顯了軍長的領導風范和人格魅力。③主旨方面:張滿月的犧牲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情節(jié),它深刻地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在空襲中,張滿月為了撲救軍長,自己身中五彈,這種犧牲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時,張滿月的英勇無畏也代表了所有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他的行為展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在戰(zhàn)爭中為了國家、為了戰(zhàn)友,不惜犧牲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深化了小說的主旨。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也。彧年少時,南陽何颙異之,曰:“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潁川,四戰(zhàn)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编l(xiāng)人多懷土猶豫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而袁紹已奪馥位,待彧以上賓之禮。彧度袁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袁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币詾樗抉R,時年二十九。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材料二:或問荀文若之為人,對曰:“其知通敏,達見成敗,算無遺策,明于治亂,審于地勢,誠一時之奇士也。”太祖深納之,以為知人。彧嘗為太祖謀,欲迎天子以令諸侯,太祖善其策,遂迎獻帝,都許。(節(jié)選自孫盛《異同雜語》)材料三:夫以荀彧之智,豈不知天命去漢而歸魏?然彧之于操,猶諸葛亮之于備也。亮豈不知天命之不可違,而欲以一州之地與操爭衡?然其所以事備者,一則感其知遇之恩,欲贊其興復漢室之志;一則以當時鼎足三分,茍或懈弛,則漢室難興,故不得不勉力以圖之耳。彧之于操,亦猶是也。時操雖威震四海,然天下英雄猶有袁紹、劉表、孫權(quán)、劉備等,若彧遽勸操篡漢,則操必為眾英雄所共擊,而不得安坐而遂其奸謀。故彧之不遽勸操篡漢者,非不知天命,實欲留此以系天下之心,而為漢室留一線之延也。及至后,操之志愈肆,而天下英雄略盡,乃有機緣可篡,而彧亦病死,此亦天數(shù)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鄉(xiāng)人多A懷土猶豫B會冀C州牧同郡韓馥遣D騎迎E之F莫有隨者G彧獨將宗H族至冀州。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南陽何颙異之”與《岳陽樓記》“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異”用法不同。B.度,文中意思是揣測,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度”意思不同。C.誠,文中意思是確實,與《鄒忌諷齊王納諫》“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的“誠”意思相同。D.肆,文中意思是肆意、不顧一切,與成語“肆無忌憚”的“肆”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南陽何颙對年少時的荀彧評價極高,稱他有輔佐帝王的才干B.袁紹很看重荀彧,但荀彧還是離開了他而投靠曹操,荀彧二十九歲就被任命為司馬。C.王夫之認為,荀彧不急于勸曹操篡漢,并非不知天命,而是為牽制民心,為漢保留一線生機。D.王夫之認為,荀彧對于曹操,就像諸葛亮對于劉備一樣重要。荀彧死后,曹操缺少謀士一定會失敗。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潁川,四戰(zhàn)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2)然其所以事備者,一則感其知遇之恩,欲贊其興復漢室之志。14.荀彧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敬鸢浮?0.BFG11.D12.D13.(1)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地方,天下一旦有變故,常常是用兵的要地,應該趕快離開這里,不要長久停留。(2)然而他輔佐劉備的原因,一方面是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希望幫助他實現(xiàn)復興漢室的志向。14.①有遠見卓識。能夠洞察事物的成敗,能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而曹操能興義兵,匡正朝廷,對治理國家和處理亂局有清晰的認識。②智謀過人。為曹操謀劃迎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謀劃無一遺漏。③堅守忠貞之誠。反對曹操進爵國公、加九錫?!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章選取了關(guān)于荀彧的三則資料,立體展現(xiàn)了荀彧的才干和政治遠見。通過對三國歷史人物荀彧的評價與事件解析,旨在強調(diào)其作為謀士的智慧與忠誠。荀彧的眼光精準,不但識破局勢,還以自己的方式對局勢施加影響,盡顯一代智者的風范。還通過比較法,揭示荀彧與諸葛亮相似之處,進一步凸顯其歷史地位及個人操守?!?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鄉(xiāng)里很多人留戀故土猶豫不決。適逢冀州牧同郡人韓馥派騎兵來迎接,沒有人跟隨他,只有荀彧帶領宗族遷到冀州?!班l(xiāng)人”是主語,“懷土猶豫”是謂語,“多懷土”是“猶豫”的原因,中間不斷開,在“豫”后面B處斷開;“冀州牧同郡”指的是“韓馥”,作主語,“遣騎迎之”是謂語和賓語,結(jié)構(gòu)完整,在F處斷開;“彧”是最后一個分句的主語,在其前G處斷開。故選BFG。【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意動,認為……是奇才/不同。句意:南陽何颙認為他是奇才。/(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B.正確。揣測/渡過。句意:荀彧揣測袁紹終究不能成就大事。/一夜之間就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C.正確。句意: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我確實知道自己比不上徐公美。D.錯誤。意思相同,肆意。句意:曹操的野心愈發(fā)肆意。/恣意妄行,毫無顧忌。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荀彧死后,曹操缺少謀士一定會失敗”錯誤,于文無據(jù)。材料三只是將荀彧對于曹操和諸葛亮對于劉備的情況進行類比,說荀彧對曹操重要,如同諸葛亮對劉備重要,但并沒有說荀彧死后曹操缺少荀彧一定會失敗。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潁川,四戰(zhàn)之地也”,判斷句;“兵沖”,用兵交戰(zhàn)的要沖之地;“亟”,快速;“去”,離開。(2)“所以”,……的原因;“事”,侍奉,此指輔佐;“贊”,輔助。【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①有遠見卓識。能夠洞察事物的成敗,他能準確判斷袁紹不能成大事,而選擇離開袁紹投靠曹操,認為曹操有成就大業(yè)的可能,可見其對局勢和人物的判斷能力;他想著為漢室留一線之延,可見他對治理國家和處理亂局有清晰的長遠的認識;荀彧年少時,就看出潁川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勸鄉(xiāng)人離開,可見他對地理形勢也有精準的判斷。②智謀過人。據(jù)材料二可知,荀彧曾為太祖謀,提出迎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太祖采納后迎獻帝,都許,這一策略對曹操勢力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體現(xiàn)他的智謀。③堅守忠貞之誠。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應秉持忠貞之誠,堅守退讓之實,不贊同曹操此時接受進爵國公、加九錫這樣的待遇,表現(xiàn)出他對漢室的忠貞。參考譯文:材料一: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荀彧年少時,南陽人何颙認為他是異才,說:“這是個可以輔佐帝王的良才?!庇罎h元年,荀彧被舉為孝廉,授予守宮令。董卓之亂時,請求出任地方官。授官亢父縣令,終于棄官回鄉(xiāng),對父老們說:“潁川,是四面受敵的地方,天下一旦有變,常常是用兵的交戰(zhàn)的要沖之地,應該趕快離開這里,不要長久停留?!编l(xiāng)里很多人留戀故土,猶豫不決。適逢冀州牧同郡人韓馥派騎兵來迎接,無人跟他走,只有荀彧帶領宗族遷到冀州。此時袁紹已經(jīng)奪了韓馥的官位,以上賓之禮待荀彧。荀彧揣測袁紹最終不會成就大業(yè),當時魏太祖任奮武將軍,駐在東郡。初平二年,荀彧離開袁紹而跟從太祖,太祖很高興,說;“你是我的張良啊。”任他為司馬,這時荀彧才二十九歲。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認為太祖應該提升爵位為國公,得到九錫的最高禮遇,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勛,將此事秘密征詢荀彧的意見。荀彧認為太祖發(fā)起義兵本來是為了匡正朝廷,使國家安定,懷抱忠貞的誠心,保持退讓的行動;君子根據(jù)高尚的道德而愛人,不應該這樣做。太祖從此對荀彧心中不滿。 (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傳》)材料二:有人問起荀彧的為人,回答說:“他智慧通達敏銳,能夠洞察事物的成敗,策略謀劃無一遺漏,對治理國家和處理亂局有清晰的認識,對地理形勢有精準的判斷,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辈懿賹Υ松畋碚J同,認為他善于識人。荀彧曾為曹操策劃,建議迎奉天子以號令諸侯,曹操贊賞他的計策,于是迎奉漢獻帝,定都于許昌。(節(jié)選自孫盛《異同雜語》)材料三:憑借荀彧的智慧,他難道不知道天命已經(jīng)離漢朝而轉(zhuǎn)向魏氏?然而,荀彧對于曹操,就像諸葛亮對于劉備一樣。諸葛亮難道不知道天命不可違背,卻仍要以一州之地與曹操爭鋒相對?然而他之所以輔佐劉備,一方面是因為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希望幫助他實現(xiàn)復興漢室的志向;另一方面是考慮到當時三國鼎立的形勢,如果稍有松懈,那么漢室的復興將更加艱難,因此不得不盡全力去圖謀。荀彧對曹操的態(tài)度,也同樣是這樣的。當時,雖然曹操威震四海,但天下仍有袁紹、劉表、孫權(quán)、劉備等英雄人物。如果荀彧立即勸曹操篡漢,那么曹操必將遭到眾英雄的共同攻擊,無法安坐而實現(xiàn)其不軌之謀。因此,荀彧沒有立即勸曹操篡漢,并非他不知天命,而是他想保留漢室的名號以牽制天下的民心,為漢室留下一線生機。等到后來,曹操的野心愈發(fā)膨脹,而天下的英雄人物幾乎都被消滅,這時他開始有了篡位的機會,而荀彧卻在這個時候病逝,這或許也是天意的安排。(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①杜甫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②在揚州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注】①此詩當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初春,此時距安史之亂結(jié)束還有兩年。當時裴迪在蜀州刺史王侍郎幕中,寄了一首詩《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給杜甫,表示對杜甫的懷念。杜甫深受感動,便寫此詩作答。②何遜:南朝梁詩人。何遜在揚州見梅花盛開,作有《詠早梅》詩。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裴迪如當年在揚州詠梅的何遜,表達詩人對裴迪詠梅詩的贊美。B.頷聯(lián)上句緊扣詩題中的“相憶”,體現(xiàn)兩人心心相印。C.頸聯(lián)慶幸裴迪沒有以梅相寄,早梅在歲末開花,這會讓詩人心生感慨。D.尾聯(lián)詩人提到江邊也有一株梅花,漸漸開放,催人白頭,令人生厭。16.尾聯(lián)中詩人提到“朝夕催人自白頭”,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白頭”的原因。【答案】15.D16.①朋友之思。頷聯(lián)可看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悲。從頸聯(lián)中的“傷歲暮”可以看出,詩人因自己上了年歲而傷感。③思鄉(xiāng)之愁。從頸聯(lián)下句“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可知,詩人唯恐梅花會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愁,實際上是表達自己滿懷思鄉(xiāng)之愁。④感時傷世之情。從詩歌的注釋來看,國家處于戰(zhàn)亂的困境,詩人面對亂世心急如焚?!窘馕觥俊緦дZ】杜甫此詩通過詠梅寄情,表達對友人裴迪的深切懷念。詩中以梅花為媒介,描繪了早春景象,抒發(fā)了對歲月流逝和自身漂泊的感慨。尾聯(lián)“朝夕催人自白頭”更是點明了詩人因戰(zhàn)亂和離別而心生的憂愁與無奈?!?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令人生厭”錯誤,尾聯(lián)中的“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表達的是梅花漸次開放、歲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因時光催人老去而產(chǎn)生的憂愁和無奈,這不是產(chǎn)生厭惡之情,而是通過梅花的開放引發(fā)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感慨。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詩人的情感脈絡,并從多個角度探究導致詩人“白頭”的深層次原因。①首聯(lián):詩人以何遜在揚州見梅作詩的典故引入,表達了自己見到梅花也觸發(fā)了詩興,同時暗含了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裴杜二人都來蜀中萬里作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憶之情,彌足珍重。頷聯(lián):詩人在此聯(lián)中直接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皩ρ┻b相憶”描繪了詩人在寒冷冬日中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懷念;“送客逢春可自由?”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生活狀態(tài)的關(guān)切與羨慕,同時也隱含了自己因種種原因不能自由的無奈。這種對友人的思念與自身境遇的對比,無疑是導致詩人“白頭”的原因之一。②頸聯(lián)“幸不折來傷歲暮”寫慶幸沒有寄來折梅,否則會讓我更加感傷歲暮的來臨,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與無奈,同時也隱含了對自身衰老的暮年的傷感,是詩人“白頭”的原因之一。尾聯(lián)“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描繪了江邊梅花盛開的景象,點出了詩人因上述種種原因而加速衰老、滿頭白發(fā)的現(xiàn)實,是對詩人“白頭”原因的直接揭示。③頸聯(lián)“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如果看到梅花,會勾起我無盡的鄉(xiāng)愁??,直接點出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愁。梅花作為觸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媒介,讓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與憂傷,是導致詩人“白頭”的原因之一。④結(jié)合注釋“此詩當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初春,此時距安史之亂結(jié)束還有兩年”可知,當時國家處于戰(zhàn)亂的困境,詩人面對亂世紛爭、國家動蕩,表達了對國家戰(zhàn)亂、時局不安心急如焚地憂慮,是導致詩人“白頭”的原因之一。(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老師退休后,經(jīng)常感慨逝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好比晨露轉(zhuǎn)瞬即逝,就像曹操《短歌行》中所寫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剛?cè)チ肃l(xiāng)下的奶奶家,看到房前屋后的榆樹、桃樹、柳樹、李樹,他不禁想起了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3)古人常常借“酒”這一意象來抒發(fā)情感,比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寫到了自己一生艱難,鬢發(fā)變白,因病戒酒?!敬鸢浮竣?譬如朝露②.去日苦多③.榆柳蔭后檐④.桃李羅堂前⑤.艱難苦恨繁霜鬢⑥.潦倒新停濁酒杯【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譬、蔭、檐、羅、繁、鬢、潦倒、濁。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盛夏八月,陽光熾熱,鐵柵欄都被曬得發(fā)燙,但沒有一人待在車里,大家紛紛向葡萄園走去。沿田邊望去,一排排整齊的葡萄架儼然一面面綠色的墻,那沉甸甸的紫色葡萄,每一嘟嚕都似泛著晶瑩剔透的光芒。遠處沉靜蒼茫的賀蘭山和山下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園都如同誰畫上去一般。整個賀蘭山東麓,看上去像一幅恬淡詩意的水墨畫。微風中,那些宛如瑪瑙、翡翠般的果實,吸引著每一位來客。經(jīng)過同意,有人摘了一顆想嘗嘗,可她并未立馬吃掉,而是拿近了仔細盯著看,說咋這么光滑、這么飽滿???18.文中畫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19.“說咋這么光滑、這么飽滿?。俊敝械膯柼柶鸬搅耸裁醋饔??請簡要分析?!敬鸢浮?8.遠處是沉靜蒼茫的賀蘭山,山下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園,賀蘭山和葡萄園都如同誰畫上去一般。19.①這個問號表達了說話人的驚訝和對葡萄品質(zhì)的贊嘆。②它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說話人的情感。③同時,問號也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和共鳴,讓讀者更關(guān)注葡萄的品質(zhì)?!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長句變短句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主干,即提取主語、謂語、賓語等中心詞作為主干句,然后把余下的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單獨拿出來作為句子即可?!斑h處沉靜蒼茫的賀蘭山和山下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園都如同誰畫上去一般”可以提取出句子的主干:賀蘭山和葡萄園都如同誰畫上去一般。剩下的成分是“賀蘭山”和“葡萄園”的定語,讓它們分別成句;“遠處沉靜蒼茫的賀蘭山”,加上謂語“是”,組成一個分句:遠處是沉靜蒼茫的賀蘭山;“山下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園”,加上謂語“是”,組成一個分句:山下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園。最后,把以上句子按照空間和邏輯順序組織在一起,便可得出答案?!?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句中的問號屬于無疑而問,在這里起到了加強語氣和表達驚嘆情感的作用。從語境來看,說話者“摘了一顆想嘗嘗,可她并未立馬吃掉,而是拿近了仔細盯著看”,看到葡萄“這么光滑、這么飽滿”,內(nèi)心十分驚訝,使用問號而非句號,意在突出強調(diào)葡萄的光滑、飽滿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說話者對葡萄品質(zhì)的贊嘆與喜愛之情;同時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和共鳴。(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全谷物是指未經(jīng)精細加工或雖經(jīng)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谷胚、胚乳、糊粉層、谷皮等部分的谷物,這樣做減少了一些因加工而導致的營養(yǎng)流失。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吹揭恍I養(yǎng)豐富的全谷物食品,如全麥面包、全麥餅干等。但是只有配方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