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勸學(xué)》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xí)
一'知識點匯總
1、原文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
糅(r6u)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you)槁暴(pt),不復(fù)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
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i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
積蹉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鷲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譯文:
有道德品行的人說:學(xué)習(xí)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出來的,但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
冰,是由水凝結(jié)而成的,但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如果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
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guī)的標(biāo)準(zhǔn)了,假如又被風(fēng)吹日曬而干枯了,它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jīng)
過加工,所以使它成為這樣的。因此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jīng)過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
石上磨過也就能變得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xué)習(xí),而且每天檢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變得聰明機智,而
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卻沒有片刻學(xué)習(xí)的收獲大;我曾經(jīng)提起腳后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更
為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可以看見;順著風(fēng)向呼喊,聲音并沒增強,但
是聽的人卻聽得更清楚。借助車馬的人,腳步并不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槳的人,不一定逗
善于游水,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并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變成了高山,風(fēng)雨就從這里興起了;水流匯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了;積累善行從
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因此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
就沒有辦法實現(xiàn)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
之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棄了,腐爛
的木頭也刻不斷。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向
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啊。蟹有六條腿與兩個蟹鉗,但是若沒有蛇、鰻的洞穴,
它就無處藏身,這就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3、課下注釋:
君子:指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
學(xué)不可以已(yl):學(xué)習(xí)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藍:靛青,從藍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種染料。藍,蓼藍,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含藍汁,
可以做藍色染料。
中(zhbng)繩:(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繩,墨線。
W(rou):通“煤”,古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的一種工藝。
規(guī):圓規(guī),畫圓的工具。
雖有(ybu)槁暴(pu):即使又曬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曬干。
挺:直。
受繩:用墨線量過。
金:指金屬制的刀劍等。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礪,磨刀石。就,動詞,接近,靠近。
日參(cdn)?。▁lng)乎己:每天對照反省自己。參,一譯檢驗,檢查;二譯同“叁”,多次。省,
省察。乎,介詞,于。
博學(xué):廣泛地學(xué)習(xí)。
日:每天。
知(zhi):同“智”,見識。
須臾(yu):片刻,一■會兒。
跤(qi):踮起腳后跟。
博見:看見的范圍廣,見得廣。
疾:聲音宏大。
彰:明顯,清楚。這里指聽得更清楚。
假:憑借,利用。輿:車廂,這里指車。
利足:腳走得快。
水:游泳。
絕:橫渡。
生(xing)非異: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生,通“性”,天賦,資質(zhì)。
明:明達。
行無過:行為沒有過錯。
度(kui):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等于現(xiàn)在所說的一步、古人所說的半步。步:古人說一步,指左
右腳都向前邁一次的距離,等于現(xiàn)在的兩步。
騏(qi)驥(ji):駿馬,千里馬。
弩馬十駕:劣馬拉車連走十天也能到達。
弩馬:劣馬。
駕:古代馬拉車時,早晨套一上車,晚上卸去。套車叫駕,所以這里用“駕”指代馬車一天的行程。十
駕就是套十次車,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棄。指不放棄行路。
鍥(qid):用刀雕刻。
鏤(Ibu):原指在金屬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do):螃蟹有六只爪子,兩個鉗子。
六跪:六條腿。蟹實際上是八條腿。跪,蟹腳。一說,海蟹后面的兩條腿只能劃水,不能用來走路或
自衛(wèi),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節(jié)肢動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鉗。
蛇鰭:異文“蛇蟾”。
4、文言知識
通假字
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糅”通“燥”或"揉",用火烘木使彎曲)
生非異(生,通“性”,資質(zhì)、天賦)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曬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異義
(1)博學(xué)
古義:廣博地學(xué)習(xí),廣泛地學(xué)習(xí)。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xué)識的淵博。
(2)參
古義:檢驗。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加入。
(3)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4)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黃金。
(5)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6)用心
古義:因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7)繩
古義:墨線。例:木受繩則直
今義:繩子,繩索。
(8)跪
古義:腿腳。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義:跪下
(9)疾
古義:疾勁,強,大,這里指聲音宏大。例:聲非加疾也
今義:疾病
(10)致
古義:達到(而致千里)
今義:贈送,給予
(11)寄托
古義:這里指藏身(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
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
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3)動詞的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糅以為輪(糅: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4)形容詞作名詞
①其曲中規(guī)(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③積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5)形容詞用作動詞
故木受繩則直(直:變直,形容詞用作動詞)
(6)形容詞作使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7)數(shù)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專一)
(8)動詞作名詞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流水)
4、賞析:
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部分作
出明確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時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
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diào)學(xué)習(xí)必須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
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和''鴦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
木不折”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
“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截
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xué)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
二,專項練習(xí)
《勸學(xué)》復(fù)習(xí)訓(xùn)練
題號總分
評分
閱卷人
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絕”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度。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悅耳。
2.下列劃線“生”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B.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C.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
D.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3.下列劃線詞的活用情況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木直中繩,馨以為輪
A.項伯殺人,臣適之B.君子博學(xué)而旦參省乎己
C.上食埃土,工飲黃泉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糅使之然也B.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C.君子生非異也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5.你認為《勸學(xué)》“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一段文字的議論中心是()
A.學(xué)習(xí)全在積累,細水長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斷積累,用心專一,才能取得學(xué)習(xí)上的成功。
C.慢工出細活,學(xué)習(xí)上應(yīng)提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6.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A.聾馬/弓弩舟揖/作揖爪牙/瓜子
B.遁本/籃球枯超/韁素參道/省悟
C.鏤空/摟盤騏驥/琪玉生繩/史肯
D.鍥刻/契約蹂步/菜畦假借/假道
7.下邊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B.君子生非異也C.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D.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
8.下列句子中劃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參:驗,對照檢查。
B.用心二也一:統(tǒng)一、一致。
C.聲非加疼也疾:快,急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絕:隔絕。
9.下列各句中“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青,取之于藍不拘于時B.善假于物也于其身也
C.而青于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學(xué)于余其皆出于此乎
10.下列句中加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遍于其身也,則恥師避
B.到則披草面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C.蚓無爪牙之利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D.冰,水為之而寒壬水師不必賢王弟子
11.下列對《勸學(xu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該段論述了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和方法: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
B.文章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兩個比喻來說明學(xué)習(xí)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而必須“不舍”,
即有恒心。
C.蚯蚓和螃蟹兩個比喻,采用正反對比的方法,說明先天條件差,如果能用心專一,也可以成就事業(yè);
先天條件好,如果心浮氣躁,也將一事無成。
D.該段中既有比喻論證,又有對比論證,同時在語言上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說理透徹,生動有
味。
閱卷人
得分
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勸學(xué)》中提出“”
的觀點,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對學(xué)習(xí)的認識。
(2)荀子在《勸學(xué)》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頭經(jīng)過烘烤后發(fā)生變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復(fù)原了,說明事
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tài)的句子是“,,"。
(3)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積累的重要性?!独献印分姓f“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xué)》中說“,"。
(4)荀子在《勸學(xué)》中強調(diào)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專一,如果不專一,便會像螃蟹一樣,一無所成的句子是“,
(5)《論語》中,孔子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闭撌隽藢W(xué)習(xí)和思考的關(guān)系,在荀子的《勸
學(xué)》中,直接提到了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的句子是“,"。
閱卷人
得分
13.閱讀下面內(nèi)容,根據(jù)要求完成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珪步,無以
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駕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
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風(fēng)雨興焉興:興起B(yǎng).缺而不舍,金石可鏤鍥:雕刻
C.弩馬十駕,也在不舍功:功績D.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神明:精神清明
(2).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的()
A.積善成德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C.用心一也D.故不積藤步,無以至千里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積水成淵,蛟龍生焉B.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C.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D.而聞?wù)哒?/p>
(4).翻譯下列句子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故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
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蹉步,無
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鶯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蠟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對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xué)不可以旦已:停止
B.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對……有利
C.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絕:橫渡
D.鍥而不舍鍥:刻
(2)下列各句中,加下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吾嘗終日而思矣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蚓無爪牙三利,筋骨之強
C.假典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以喻代議,寓議于喻是第四段文字的特點,下列對這段文字議論中心的表述,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學(xué)習(xí)全在積累,細水長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不斷積累,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才能取得學(xué)習(xí)上的成功。
C.慢工出細活,學(xué)習(xí)上應(yīng)提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D.走出逆境才能成才。
(4)下列對文段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啟發(fā)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
B.荀子所講的“學(xué)”,不僅指學(xué)習(xí)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
C.荀子認為,人的先天條件是“學(xué)”的決定性因素,但也同樣需要后天的努力。
D.文章第二、三段從學(xué)習(xí)的意義和作用的角度論述,第四段從學(xué)習(xí)的方法和態(tài)度的角度論述。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p>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勸學(xué)》(節(jié)選)
荀子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
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
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蹉步,無
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駕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蠟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勸學(xué)
《呂氏春秋?孟夏紀(jì)第四》
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
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于不學(xué)。學(xué)者師達而有材,
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教也,不爭較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
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學(xué)。不疾學(xué)而能為魁士名人者,
未之嘗有也。疾學(xué)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
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shù)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學(xué)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
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
凡說者,兌之也①,非說之也。今世之說者,多弗能兌,而反說之。夫弗能兌而反說,是拯溺而
硅(同“縫.”,ZhuI)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飲之以堇②也,使世益亂;不肖主重惑者,從此生矣。
故為師之務(wù),在于勝(同“循”)理,在于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驕也,上至于
天子,朝之而不慚。凡遇合③也,合不可必,遺理釋義,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難乎?故師必
勝理行義然后尊。
【注釋】①說:說教。兌:悅。②堇:毒草,根有劇毒。③遇合:師徒相遇而和洽。
(1)對下列語句加下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直史繩中:合于。
B.而絕江河絕:橫渡
C.遺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彰:彰顯
D.王公大人弗敢驥也驕:驕傲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青,取之于藍面勝于藍
A.吾嘗踐面望矣
B.君子博學(xué)面日參省乎己
C.學(xué)者師達面有材
D.懷腐面欲香也
(3)下列選項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荀子《勸學(xué)》第一段首句“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己”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
的內(nèi)容。段尾部分則歸結(ji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明確而有力地照應(yīng)首句,收束
了上文,并清楚地點明了該段的中心思想。
B.《呂氏春秋》認為,國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顯榮”,而
要實現(xiàn)這些,只有通過學(xué)習(xí)。
C.荀子《勸學(xué)》認為要學(xué)習(xí)更要思考,文章通過“登高而招”“順風(fēng)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等
比喻,得出結(jié)論“君子善假于物”。
D.《呂氏春秋》認為,說教應(yīng)當(dāng)使人心悅誠服,否則就像給溺水者綁上石頭,用毒藥救人一樣,會使得世
道越來越亂,不賢達的君主越來越昏耳貴。
16.閱讀下面文言選段,完成小題。
[甲]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蹉步,
元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鶯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
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勸學(xué)》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澹,君子不近,庶人不
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荀子?修身》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勸學(xué)》
[?。菥又畬W(xué)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①,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xué)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
人。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②。
《荀子?勸學(xué)》
【注釋】①端而言,蠕而動。端:微言;蠕,微動;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②禽犢,小的禽獸。古人相
見,常拿小禽獸作為禮物。
(1)下列加下劃線詞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良
B.其逝之滯,君子不近漸:讀jidn,浸,浸染
C.不聞先王之遺言聞:聽到,引申為借鑒
D.一可以為法則法則:效法的榜樣,準(zhǔn)則
(2)下面句中加下劃線詞的用法與相同的一項是()
A.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B.教使之然也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C.蟹六跪面二螯青,取之于藍面青于藍
D.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萬鐘于我何加總
(3)下面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微斯人,吾誰與歸
D.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4)下面對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段文字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要善于積累,要能堅持不懈,還要用心專一。
B.[乙]段文字以“蓬”“白沙”“蘭槐之根”為喻,說明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告誡君子居住要選擇地方,交
游必須要接近讀書人,以達到“防止邪惡接近中正”的目的。
C.[丙]段文字,以“干越夷貉之子出生時的哭聲相同,長大之后的習(xí)俗卻各不相同”為例,旨在說明環(huán)境
對人成長的重要性。
D.[?。菸亩螌⒐糯膶W(xué)者與現(xiàn)代的學(xué)者做學(xué)問的目的對比分析,作者認為古時候的學(xué)者學(xué)習(xí)是為了進德修
業(yè),當(dāng)今的學(xué)者學(xué)習(xí)卻是為了向人炫耀。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1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甲)
勸學(xué)
《荀子》
君子日: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
不復(fù)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珪步,無
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駕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鯉■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懵懵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
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媵蛇①無足而飛,船鼠五技而窮②。《詩》目:“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
其僅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③故君子結(jié)于一也。
【注釋】①媵(t6ng)蛇: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神蛇。②篇(shi)鼠:原作“梧鼠”,據(jù)《大戴禮記?勸
學(xué)》改。露鼠能飛但不能飛上屋面,能爬樹但不能爬到樹梢,能游泳但不能渡過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
能奔跑但不能追過人,所以說它“五技而窮”。③“尸鳩在桑”六句:引詩見《詩經(jīng)?曹風(fēng)?鳩鳩》。儀,
通“義”。
(1)下列對加下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就礪則利就:接近,靠近。
B.而聞?wù)哒茫猴@現(xiàn)。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D.心如姑兮結(jié):結(jié)聚不散開。
(2)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情憎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B.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惜惜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C.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惜惜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D.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情憎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3)下列對甲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所講的“學(xué)”,不僅指學(xué)習(xí)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加強思想品德修養(yǎng)。
B.文章啟示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
C.荀子認為,對“學(xué)”來講,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同時也需要后天的努力。
D.本文的論點是“學(xué)不可以己”,是從學(xué)習(xí)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來論述的。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②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18.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勸學(xué)》)
【乙】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
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
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
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
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日師日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日:彼與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師說》)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谜茫呵宄?,明?/p>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從師的風(fēng)尚
C.位里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卑鄙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惑:糊涂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吾嘗踐面望矣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有寧越、徐尚、杜赫之屬為之謀
C.其可怪也歟!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3)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C.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D.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4)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A.《勸學(xué)》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jīng)歷來設(shè)喻,闡明借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
人通過學(xué)習(xí),能彌補自身不足。
B.《勸學(xué)》選段以學(xué)習(xí)的作用來論述“學(xué)不可以己”。認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的標(biāo)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來闡說,只有擺正學(xué)和思的關(guān)系,才能提高學(xué)習(xí)的效率。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jié)果,批判了當(dāng)時
恥于從師的不良風(fēng)氣。
D.《師說》選段最后對士大夫之族的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一句對不肯從師而學(xué)的愚蠢
作風(fēng)表現(xiàn)出無法容忍的批判態(tài)度。
19.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咝?。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纏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勸學(xué)》)
(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
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
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
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
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度,日師日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日:彼與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節(jié)選自《師說》)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聞?wù)哒茫ㄇ宄?/p>
B.士大夫之族(類)
C.而維江河(橫渡)
D.今之眾人(許多人)
(2)下列句子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非能水也,面絕江河小學(xué)面大遺
C.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壬其身也,則恥師焉而恥學(xué)士師
(3)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xué)習(xí)時,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作對比,增強了說服力。
B.韓愈認為“句讀之師”與“傳道解惑之師”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小”而后者才是“大”。
C.《勸學(xué)》選文中用喻證法論證了要不斷學(xué)習(xí)的道理,而《師說》選文中用了例證法論證“師道之不傳也
久矣”的現(xiàn)象和原因。
D.荀子認為學(xué)習(xí)者要“善假于物”,韓愈強調(diào)要“從師而學(xué)”,從某種意義上講,“從師而學(xué)”也是一種
“善假于物”。
《勸學(xué)》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xí)
三、知識點匯總
5,原文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糅(r6u)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ybu)槁暴(p£O,不復(fù)挺
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
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p>
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ing)
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備焉。故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
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
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譯文:
有道德品行的人說:學(xué)習(xí)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出來的,但是比藍草
的顏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jié)而成的,但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
如果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guī)的標(biāo)準(zhǔn)了,假如又被風(fēng)吹日曬
而干枯了,它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jīng)過加工,所以使它成為這樣的。因此木材用墨線量過,
再經(jīng)過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也就能變得鋒利了,君子廣泛地
學(xué)習(xí),而且每天檢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變得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卻沒有片刻學(xué)習(xí)的收獲大;我曾經(jīng)提起腳后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
上高處看的更為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可以看見;順著風(fēng)
向呼喊,聲音并沒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更清楚。借助車馬的人,腳步并不快,卻能到達
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槳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并沒有
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變成了高山,風(fēng)雨就從這里興起了;水流匯積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誕生了;
積累善行從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因此
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實現(xiàn)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聚成
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遠,它的成功
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棄了,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若不停地刻下去,那
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
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啊。蟹有六條腿與兩個蟹鉗,但是若沒有蛇、鯉■的洞穴,它就無處
藏身,這就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7,課下注釋:
君子:指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
學(xué)不可以已(yi):學(xué)習(xí)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藍:靛青,從藍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種染料。藍,蓼藍,一年生草本植物,
葉子含藍汁,可以做藍色染料。
中(zhbng)繩:(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繩,墨線。
糅(rou):通“煤”,古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的一種工藝。
規(guī):圓規(guī),畫圓的工具。
雖有(you)槁暴(pu):即使又曬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曬
干。
挺:直。
受繩:用墨線量過。
金:指金屬制的刀劍等。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礪,磨刀石。就,動詞,接近,靠
近。
日參(cdn)省(xing)乎己:每天對照反省自己。參,一譯檢驗,檢查;二譯同“叁”,
多次。省,省察。乎,介詞,于。
博學(xué):廣泛地學(xué)習(xí)。
日:每天。
知(zhi):同“智”,見識。
須臾(yu):片刻,一會兒。
踐(qi):踮起腳后跟。
博見:看見的范圍廣,見得廣。
疾:聲音宏大。
彰:明顯,清楚。這里指聽得更清楚。
假:憑借,利用。輿:車廂,這里指車。
利足:腳走得快。
水:游泳。
絕:橫渡。
生(xing)非異: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生,通“性”,天賦,資質(zhì)。
明:明達。
行無過:行為沒有過錯。
陛(kui):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等于現(xiàn)在所說的一步、古人所說的半步。步:古
人說一步,指左右腳都向前邁一次的距離,等于現(xiàn)在的兩步。
騏(qi)驥(ji):駿馬,千里馬。
鴛馬十駕:劣馬拉車連走十天也能到達。
弩馬:劣馬。
駕:古代馬拉車時,早晨套一上車,晚上卸去。套車叫駕,所以這里用“駕”指代馬車
一天的行程。十駕就是套十次車,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棄。指不放棄行路。
鍥(qi?):用刀雕刻。
鏤(Ibu):原指在金屬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do):螃蟹有六只爪子,兩個鉗子。
六跪:六條腿。蟹實際上是八條腿。跪,蟹腳。一說,海蟹后面的兩條腿只能劃水,不
能用來走路或自衛(wèi),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節(jié)肢動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鉗。
蛇鰭:異文“蛇蟾”。
4、文言知識
通假字
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糅”通“燥”或"揉",用火烘木使彎曲)
生非異(生,通“性”,資質(zhì)、天賦)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曬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異義
(1)博學(xué)
古義:廣博地學(xué)習(xí),廣泛地學(xué)習(xí)。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xué)識的淵博。
(2)參
古義:檢驗。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加入。
(3)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4)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黃金。
(5)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6)用心
古義:因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7)繩
古義:墨線。例:木受繩則直
今義:繩子,繩索。
(8)跪
古義:腿腳。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義:跪下
(9)疾
古義:疾勁,強,大,這里指聲音宏大。例:聲非加疾也
今義:疾病
(10)致
古義:達到(而致千里)
今義:贈送,給予
(11)寄托
古義:這里指藏身(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
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
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2)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3)動詞的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糅以為輪(糅: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4)形容詞作名詞
①其曲中規(guī)(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③積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5)形容詞用作動詞
故木受繩則直(直:變直,形容詞用作動詞)
(6)形容詞作使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決,走得快)
(7)數(shù)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用作形容詞,專一)
(8)動詞作名詞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流水)
8、賞析:
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
結(jié)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時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
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diào)學(xué)習(xí)必須持之以恒、用心專一
時,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
十步”和“鶯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
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在荀子哲學(xué)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
四、專項練習(xí)
《勸學(xué)》復(fù)習(xí)訓(xùn)練
題號―二三總分
評分
閱卷入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絕”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絕:橫度。
B.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隔斷。
C.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絕:終止。
D.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絕:悅耳。
2.下列劃線“生”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B.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
C.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
蹙
E.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3.下列劃線詞的活用情況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木直中繩,壁以為輪
B.項伯殺人,臣渣之B.君子博學(xué)而旦參省乎己
C.上食埃土,工飲黃泉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糅使之然也B.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C.君子生非異也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5.你認為《勸學(xué)》“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一段文字的議論中心是()
A.學(xué)習(xí)全在積累,細水長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斷積累,用心專一,才能取得學(xué)習(xí)上的成功。
C.慢工出細活,學(xué)習(xí)上應(yīng)提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6.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A.多馬/弓鷺舟揖/作揖爪牙/爪
子
B.藍本/籃球枯搞/韁素參省/直悟
C.鏤空/樓盤騏驥/琪玉史繩/史
肯
D.鍥刻/契約蹉步/菜畦假借/假道
7.下邊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B.君子生非異也C.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D.雖
有槁暴,不復(fù)挺者
8.下列句子中劃線字的解釋,正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下半年“才聚齊魯成就未來”山東高速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12月應(yīng)急管理部所屬單位2025年第一批次1224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鶴壁能源化工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審定版
- 1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2024-2025學(xué)年九年級下冊語文同步教學(xué)設(shè)計(統(tǒng)編版)
- 農(nóng)產(chǎn)品(果品)批發(fā)市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居民消費升級帶動果品市場需求上揚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7.2-傳媒的行程教學(xué)設(shè)計
-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 教學(xué)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 第二單元第8課《探秘物聯(lián)網(wǎng)》第8課 無線通信技術(shù) 教學(xué)設(shè)計 2023-2024學(xué)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shù)七年級下冊
- 藥學(xué)模擬題(含參考答案)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師資格《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題13
- GB/T 5195.8-2006螢石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 GB/T 23115-2008乒乓球拍
- 中職英語諺語復(fù)習(xí)資料
- 小學(xué)英語外研版(三起點)五年級下冊全冊課文翻譯(1-10模塊)
- 統(tǒng)編教學(xué)小學(xué)語文課外閱讀《細菌世界歷險記》導(dǎo)讀課課件
- 論文泰安抽水蓄能電站水利樞紐上水庫庫盆及導(dǎo)流建筑物設(shè)計畢業(yè)設(shè)計說明書
- 華文版小學(xué)五年級書法下冊全冊教案(精美排版)
- 《危大工程方案編制指南》解讀
- 高三英語閱讀專項訓(xùn)練之說明文(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xué)下冊單元測試卷及答案(全冊)
- 淘汰電機型號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