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3-第17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項脊軒志記一記通假字(1)鼓瑟希,鏗爾:(2)莫春者,春服既成:(3)唯求則非邦也與:(4)序天倫之樂事:(5)以當南日:(6)而母立于茲:(7)以手闔門:答案:(1)“?!蓖ā跋 保∈?2)“莫”通“暮”,暮春,陰歷三月(3)“與”通“歟”,語氣詞(4)“序”通“敘”,敘說,陳述(5)“當”通“擋”,攔住(6)“而”通“爾”,你(7)“闔”通“合”,關閉辨一辨1.一詞多義(1)如①如或知爾()②如其禮樂()③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2)歸①吾妻來歸()②視死忽如歸()③微斯人,吾誰與歸()④臣請完璧歸趙()答案:(1)①連詞,假如②連詞,或者③或者④及,比得上(2)①指女子出嫁②返回,回來③歸依,憧憬④歸還2.詞類活用(1)如會同,端章甫:(2)風乎舞雩:(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4)三子者出,曾皙后:(5)古人秉燭夜游:(6)幽賞未已:(7)不有佳詠,何伸雅懷:(8)客逾庖而宴:(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0)多可喜,亦多可悲:答案:(1)名詞活用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2)名詞活用作動詞,吹風、乘涼(3)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國為政(4)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落在后面(5)名詞作狀語,在夜晚(6)形容詞作名詞,幽雅的景致(7)動詞作名詞,詩歌(8)名詞活用作動詞,吃飯(9)名詞用作狀語,親自,親自(10)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很多事3.古今異義(1)且知方也古義:今義:方向、對方等(2)如五六十古義:今義:假如,像,適合,猶如等(3)異乎三子者之撰古義:今義:撰寫,寫作(4)童子六七人古義:今義:男孩子,泛指兒童(5)大塊假我以文章古義:今義:著作(6)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義:今義:寺院住持(7)往往而是古義:今義:時常,常常(8)已為墻,凡再變矣古義:今義:又一次(9)后五年,吾妻來歸古義:今義:回來答案:(1)是非準則(2)或者(3)才能,指為政的才能(4)少年,不到20歲的人(5)大自然中各種美妙的形象、色調、聲音等(6)一丈見方(7)到處(8)兩次(9)女子出嫁4.文言句式(1)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2)異乎三子者之撰:(3)不吾知也:(4)則何以哉:(5)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6)陽春召我以煙景:(7)開瓊筵以坐花:(8)明月半墻:(9)其制稍異于前:(10)軒凡四遭火,得不焚:答案:(1)狀語后置句(2)狀語后置句(3)賓語前置句(4)賓語前置句(5)推斷句,“……者……也”表推斷(6)狀語后置句,“召”的狀語“以煙景”后置(7)省略句,“坐”后省略“于”(8)省略句,省略謂語,應是“明月(照)半墻”(9)狀語后置句(10)被動句填一填1.作者簡介(1)孔子(前551~前479年),名,字,春秋末期魯國人,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見禮治。曾周游列國,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到漢代以后,孔子的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鬃幼鳛橐粋€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和政治家,為人類留下了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寶。他的一些教化思想至今仍舊好用,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諄諄教化、溫故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傻取?2)蘇軾(見第6課蘇軾介紹)(3)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開甫,別名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昆山縣(今江蘇昆山)宣化里人,代官員、散文家,聞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年),歸有光中舉人,之后參與會試,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歸有光60歲時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稱“歸太仆”,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隆慶五年(1571年)卒于南京。歸有光所作散文,簡潔樸實,擅長敘事,頗受時人推崇,有《震川先生文集》。答案:(1)丘仲尼儒家仁(3)震川先生明2.文化常識【論語】《論語》是一部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化思想,是關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高?!贰吨杏埂泛汀丁啡Q為“四書”?!墩撜Z》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連屬;言簡意賅,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在記言的同時,還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對后來的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答案:語錄孟子理一理1.思路歸納(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一部分第1段問志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啟發(fā))其次部分“子路率爾而對曰”到“吾與點也”言志子路:千乘之國,使有勇,且知方(率爾)冉有:(謹慎)公西華:愿為小相(謙遜)曾皙:浴乎沂,詠而歸()第三部分“三子者出”到結尾評志各言其志也已矣(禮治)(2)《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交代緣由人生短促、韶華易逝春天美景、絢麗多彩酷愛自然酷愛人生主動昂揚樂觀向上春夜宴飲樂事一:兄弟聰敏樂事二:樂事三:樂事四:賦詩抒懷(3)《項脊軒志》主體部分小軒修葺修葺前:修葺后:亮、雅、靜喜軒中往事家境敗落早年喪母軒四遭火悲補寫部分婚后生活軒中逸事喜妻亡己病悲答案:(1)區(qū)區(qū)小國,使足民,俟君子知禮(2)高談清論坐花醉月(3)小、破、暗追憶祖母2.主題提煉(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本文通過孔子與四個弟子以“”為中心的一番對話,表現(xiàn)了弟子們的志趣與性格和孔子諄諄教化的大教化家風范,同時反映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政治主見。(2)《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本文抒寫了作者與堂弟們春夜宴飲于桃花盛開的園林,賦詩詠懷,暢敘的情趣。看似思想境界不高,事實上并無消極思想,而是表現(xiàn)了的思想感情。(3)《項脊軒志》作者“借一閣以記三代之遺跡”,睹物懷人,悼亡念存。全文以起,以結,用作線索,將人物、事務聯(lián)系在一起。雖然所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屬三代(祖母、母親和妻子),但文章特別凝練集中,感情極為深致。答案:(1)言志以禮樂治國(2)天倫之樂酷愛自然、酷愛人生(3)項脊軒項脊軒一間舊屋想一想補寫出句中空缺部分。1.《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以一個“夫”字領起,抒發(fā)個人“人生短暫,韶光易逝”的感慨的句子是“,”。答案: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2.《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表達兄弟們都英俊優(yōu)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的句子是“,”。答案:群季俊秀皆為惠連3.化用《莊子》的典故,表達詩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負”的思想的句子是“,”。答案: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文本細讀】一、整體感知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的四個弟子各有怎樣的志向?答:答案:四個學生志向有別,但其都以“禮治”為核心,這是一樣的。(1)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的政治志向是用禮治教化百姓,整頓軍隊,使國家強大。(2)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冉有的政治志向是治理國家,國強民富,但用禮教感化人民,還需等待有德之人幫助。(3)公西華:“愿為小相”,學習宗廟之事。在學習中了解禮治,踐行禮治。(4)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皙情愿做一個用禮教去教化人民陶冶情操的人。2.試結合孔子四個弟子的言談舉止神態(tài)等,分析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答:答案:(1)子路是四人中的年長者,他“率爾”回答,可見他志向遠大,堅決自信。但說話口氣大,性格較魯莽。(2)冉有說,“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可見冉有是一個長于政事,又虛懷若谷的人。(3)公西華年紀最小,從“愿為小相”可知,他是一個看法謙恭、措辭得當?shù)娜恕?4)曾皙在孔子發(fā)問后,“舍瑟而作”,談論自己的志向時從容鎮(zhèn)靜,可見他是個從容而有修養(yǎng),禮貌而謙恭的人。二、細微環(huán)節(jié)探究3.《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篇首“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兩句有怎樣的深刻內涵?答:答案:這兩句運用了比方的修辭手法,詩人把天地喻為旅舍,把光陰喻為過客,形象地說明白詩人有感于光陰易逝,人生莫測,為下文寫自己想效仿古人秉燭夜游做了鋪墊。4.《項脊軒志》中,作者寫到一家哪幾位親人?圍圍著項脊軒,記敘了哪些事情?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作者在項脊軒中生活的感受?答:答案:作者寫到一家三代:母親、祖母、妻子、乳母;記敘的事務有:修葺項脊軒;叔父異爨、老嫗憶母、大母勵志;回憶亡妻??梢愿爬ㄗ髡咴陧椉管幹猩罡惺艿木渥邮牵骸叭挥嗑佑诖?,多可喜,亦多可悲?!?.“項脊軒”是怎樣的一間屋子,哪些句子寫出了它的特點?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答:答案:“項脊軒”的特點:①狹小,“室僅方丈”。②修葺前:破舊陰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以昏”。③修葺后,光明幽靜、雅致,“萬籟有聲,以靜襯動,小鳥時來啄食”“雜植蘭桂竹木于庭,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三、思維發(fā)散6.“末數(shù)語,寫一觴一詠之樂,與世俗浪游者迥別”,這是《古文觀止》中對《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的評論。想一想:人生苦短,李白的剛好行樂之舉與世俗浪游者有什么不同?如何評價李白的這種剛好行樂的做法?答:答案:浪游者是自我滿意,自我放縱,追求物質感官的享受,是對生命的虛擲無奈甚至頹廢的人生選擇。李白是相聚桃園,暢敘天倫,坐于花叢,醉倒月下,既有高談闊論,亦有輕言雅語,飛觴痛飲,只為作詩詠歌助興。李白的剛好行樂,樂得意境高雅,樂得格調明朗,樂得昂揚向上,事實上是精神世界的提升。人生短暫無法以人的意志更變,但人卻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在志向與現(xiàn)實、有限與無限之間尋求生命的真諦。這是李白超越前人的珍貴之處?!叭松缂摹保且粋€不行否認的事實,但要懂得觀賞和珍惜生命中美妙的時刻。我們不能簡潔地認為李白的“剛好行樂”就是消沉頹廢。【技法指導】一、技法講解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必考題,難度較大,分值高,必需高度重視。所謂“理解”,是指正確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謂“翻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和語法把文言文的內容精確傳達出來,要做到文從字順,簡明規(guī)范,暢達流利,文句美麗。翻譯句子技巧1.基本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所謂意譯,則是依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2.基本技法:留、刪、換、調、補、變。(六字法)第一步,結合上下文語境——了解譯文大體意思,找出重點詞,做好準備。其次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第三步,意譯求文從字順——調、補、變。①“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保留不變。②“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主要有句首:“夫”“蓋”等發(fā)語詞;句中:結構助詞,如“之”等,表提頓作用的助詞,如“者”“也”等,表并列和順承關系的連詞,如“以”;句末:音節(jié)助詞,如“頃之”中的“之”。③“換”,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把現(xiàn)在不用的詞用現(xiàn)代漢語替換,如“吾、余、予”等換成“我”,“爾、汝”等換成“你”。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翻譯時,要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變?yōu)殡p音詞。④“調”,就是調整句式。一是特殊句式,主要指倒裝句,翻譯時,要把倒裝句調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肯定要調整為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語序;二是固定句式。如“不亦……乎”“無乃……乎”“……孰與……”等,翻譯時,要把這些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⑤“補”,就是增補。要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補出省略的語句,古人用筆簡約,在翻譯時,要補全。一般補出的省略內容,要加括號。⑥“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相關文字。主要指文中比方、借代、引用、夸張、委婉、互文的說法等,直譯會不明確。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直譯為“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不好,應意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3.判定得分點三類得分點:①關鍵詞語(重要實詞、虛詞及個別疑難詞),關鍵詞語有兩類:一類是實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重點是動詞;一類是虛詞,《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虛詞,也要明確其含義,精確翻譯。②特殊句式,一般的特殊句式,都有語言標記,抓住這些標記,基本能做出判定。③句意通順,最終要通讀譯文,看有沒有語病,是否簡潔完整。二、即學即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張載,字子厚,長安人。少喜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書謁范仲淹,一見知其遠器,乃警之曰:“儒者自出名教可樂,何事于兵?!币騽褡x《中庸》。載讀其書,猶以為未足,又訪諸釋、老,累年究極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嘗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一夕,二程至,與論《易》,次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背纷z講。與二程語道學之要,渙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盡棄異學,淳如也。舉進士,為祈州司法參軍,云巖令。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鄉(xiāng)人高年會縣庭,親為勸酬。使人知養(yǎng)老事長之義,因問民疾苦,及告所以訓戒子弟之意。熙寧初,御史中丞呂公著言其有古學,神宗方一新百度,思得才哲士謀之,召見問治道,對曰:“為政不法三代者,終茍道也?!钡蹛?,以為崇文院校書。他日見王安石,安石問以新政,載曰:“公與人為善,則人以善歸公;如教玉人琢玉,則宜有不受命者矣。”還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中夜起坐,取燭以書。其志道精思,未始須臾息,亦未嘗須臾忘也。敝衣蔬食,與諸生講學,每告以知禮成性、改變氣質之道,學必如圣人而后已。以為知人而不知天,求為賢人而不求為圣人,此秦、漢以來學者大蔽也。故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昏喪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禮。呂大防薦之曰:“載之始終,善獨創(chuàng)圣人之遺旨,其論政治略,可復古。宜還其舊職,以備諮訪?!蹦嗽t知太常禮院。與有司議禮不合,復以疾歸,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寢,旦而卒。貧無以斂,門人共買棺奉其喪還。翰林學士許將等言其恬于進取,乞加贈恤,詔賜館職半賻。載學古力行,為關中士人宗師,著書《西銘》。程頤嘗言:“《西銘》擴前圣所未發(fā),與孟子性善養(yǎng)氣之論同功,自孟子后蓋未之見。”學者至今尊其書。嘉定十三年,賜謚曰明公。淳祐元年封郿伯,從祀孔子廟庭。弟戩。(節(jié)選自《宋史·張載傳》)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載志向遠大,少年時喜愛談論軍事,以至想交結客人取得洮西的地盤。曾以書信拜謁范仲淹并得到范仲淹的告誡。B.張載治理有方,任祈州司法參軍、云巖縣令時,治理政事著重敦厚根本,在縣衙向老人們敬酒,使人們知道侍奉年長的道義。C.張載學問深厚,即使因病隱居時,也從未停止過志向道義的思索;認為秦、漢時期學者的一大弊端是了解人而不了解天道,要求做賢人而不要求做圣人。D.張載清貧守道,隱居時穿破衣吃蔬食;死后沒有錢財辦理喪事,由他的門生合起來買棺材辦理后事,翰林學士許將懇求追加贈賜優(yōu)恤。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愿思的實力。C項,“認為秦、漢時期學者的一大弊端”說法錯誤,原文是“此秦、漢以來學者大蔽也”。故選C項。答案:C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次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弊g文:(2)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譯文:答案:(1)(張載)其次天告知別人說:“近來(等到)見到二程,(覺得他們)對《易經》的理解深刻透徹,是我所比不上的,你們可以拜他們?yōu)閹??!?2)(張載)成天端端正正地坐在一間房子里,座位左右都是書籍,(他)俯身讀書,仰頭思索,有所心得就記載下來。【參考譯文】張載,字子厚,長安人。少年時代喜愛談論軍事,以至想交結客人取得洮西的地盤。二十一歲那年,以書信拜謁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于是告誡他說:“儒學之士自出名教感到可樂,為什么要談論兵事呢?”因此,勸告他讀《中庸》。張載讀了這本書,還以為不滿意,于是又訪尋學習佛教、道家之書,長年累月探究這種說教的深刻含意,無所收獲,便反過來求之于《六經》。曾經坐在虎皮講席上在京師講解《易》經,跟隨他聽講的人很多。一天傍晚,程顥、程頤二兄弟來了,與他探討《易》經,其次天告知別人說:“近來見到二程,(覺得他們)對《易經》的理解深刻透徹,是我所達不到的,你們可拜他為老師。”于是撤掉師座,停止講學。同二程談論道學的要義,精神煥發(fā),很自信地說:“我求得的道義已滿意了,沒有什么其他的事值得追求的了?!庇谑侨繏仐壛似渌膶W說,淳樸誠信的樣子??既∵M士,任命為祁州司法參軍、云巖縣令。治理政事以敦厚根本完善民俗為首先要辦的事務,每個月的吉日,準備酒菜食物,召集鄉(xiāng)間年齡很大的老人會聚在縣衙署,親自為他們勸酒應酬,使人們都知道奉養(yǎng)老人侍奉年長的人的道義,于是詢問民間的疾苦,以及告知教訓、勸告子弟的緣由。熙寧初年,御史中丞呂公著說他有深厚的儒學基礎,神宗剛剛即位之初,更新政治,想得到有才能的博學之士幫助謀劃治理國家,召他問治理方法,回答說:“治理政事不效法三代的人,終究是茍且于治道。”皇帝聽后感到興奮,任命他為崇文院校書。有一天他見到了王安石,王安石問他新政如何,張載回答說:“您與人為善,那么別人也以善道報答您;假如像教化玉工雕琢玉器那樣,則應當有不接受聽從吩咐的?!被氐匠ⅲS即因病遷移隱居在南山腳下,成天端端正正地坐在一間房子里,座位左右都是書籍,俯身讀書,仰坐思索,有所心得就記載下來,有時半夜起床坐著思索、學習,點上蠟燭照著寫作。他的志向道義,精于思索,從沒有一會兒停止過,也從沒有一會兒遺忘過。他穿的是破舊衣服,吃的是蔬菜粗食,給他的學生講習學業(yè),每次都教以知禮成性、改變氣質的道理,學業(yè)肯定要像圣人才罷休。他認為,了解人而不了解天道,要求做賢人而不要求做圣人,這是秦、漢以來學者的一大弊端。所以他的學問是尊崇禮教,以德為貴,樂天安命,以《易》經為學的宗旨,以《中庸》為本體,以《孔子》《孟子》為效法的對象,黜除怪誕妖妄,辨清鬼神妖怪。他的家里婚、喪、葬、祭之禮,也許都用先王的本意,而附之以現(xiàn)在的禮節(jié)。呂大防舉薦他說:“張載自始至終,擅長發(fā)覺圣人遺留下來的旨意,他所談論的政治是稍可復行古制。應當復原他原來的官職,以備詢問探訪?!庇谑钦偎6Y院。因與太常禮院官員爭論禮儀不一樣,又以生病辭歸,到半路上病得很厲害,晚上洗澡換衣后去睡覺,其次天早晨去世。因貧困沒有財物辦理喪事,他的門生合起來買棺材辦理喪事。翰林學士許將等人說他不熱衷于官職的升遷,懇求追加贈賜優(yōu)恤,皇帝詔令賞賜館職俸祿的一半。張載博學古代,努力實踐,成為關中士大夫們的一代宗師,所著書名是《西銘》,程頤曾經說:“《西銘》發(fā)展了從前圣賢們所沒有講到的道理,與孟子的人性本善、修養(yǎng)氣質的論點是同一個道理,自從孟子以后也許再沒有見到過。”學者們到現(xiàn)在仍舊尊崇這本書。嘉定十三年,宋寧宗詔令賜給謚號叫作明公。淳祐元年追封為郿伯,可入孔子廟庭一齊祭祀。他的弟弟叫張戩。語言應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儒學乃至整個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面對現(xiàn)實人生的倫理學說,其生命力和重要影響主要是日常應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這一特點,與西方哲學及文化大相徑庭。中國從孔孟、老莊,到程朱、陸王、顏李等,其學說雖然也包括對相識論、方法論和辯證法的思索,卻并不地追問“是什么、為什么”,而只是地告知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尋的問題多半集中在社會人生方面,主要涉獵生活方式、人生看法、價值取向,以及個人與群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等。(),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有關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論述中尤為突出?!墩撜Z》中的很多論述,無不地體現(xiàn)出儒家乃至整個中華傳統(tǒng)文化洋溢的“好用理性”精神。由于這種重行動、輕言詞,重實踐、輕思辨的觀念,使歷代士大夫、學問分子不都是把仁、義、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學術來探討,而是作為一種值得遵循并應當遵循的推向社會、推向大眾。其結果就是要在全社會盡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為引導帶動各階層大興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用、大行君子之道。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A.抽絲剝繭直言不諱彰明較著不二法門B.披沙揀金直言不諱昭然若揭不二法門C.抽絲剝繭直截了當彰明較著清規(guī)戒律D.披沙揀金直截了當昭然若揭清規(guī)戒律解析:本題考查正確運用詞語(包括熟語)的實力。第一空,抽絲剝繭:形容分析事物極為細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層次;披沙揀金:撥開沙子來選擇金子,比方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語境是形容“追問”,與“揀選”無關,應填“抽絲剝繭”。其次空,直言不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形容一個人說話毫無隱瞞;直截了當:言語行動等簡潔明白,不繞彎子。語境強調“簡明”,不涉及“隱瞞”與否,應填“直截了當”。第三空,彰明較著: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昭然若揭:形容真相畢露,全部一切都已顯現(xiàn)了出來,多用于形容含貶義事物。語境的主語是“‘好用理性’精神”,應填“彰明較著”。第四空,不二法門:比方獨一無二的門徑;清規(guī)戒律:指必需遵守,不能變更的守則、信條。依據前文可知應填“清規(guī)戒律”。故選C項。答案:C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這種不僅講究“學”,更看重“用”,不僅講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B.這種比起講究“用”,更看重“學”,比起講究“行”,更看重“知”的理念C.這種不僅講究“學”,也看重“用”,不僅講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D.這種比起講究“學”,也看重“用”,比起講究“知”,也看重“行”的理念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實力。本題中,依據下文“這種重行動、輕言詞,重實踐、輕思辨的觀念”可知,語段認為“用”與“行”比“學”和“知”更為重要,且二者應為遞進關系,故選A項。答案:A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使歷代士大夫、學問分子不僅是把仁、義、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學術來探討B(tài).故歷代士大夫、學問分子不都是把仁、義、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學術來探討C.使歷代士大夫、學問分子都不是把仁、義、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學術來探討D.故歷代士大夫、學問分子都不是把仁、義、禮、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學術來探討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實力。畫線句子共有兩處語病,一是濫用介詞“使”,導致主語缺失,解除A、C兩項;二是否定詞“不”的語序不當,解除B項,故選D項。橫線后的“而是”確定了橫線上關聯(lián)詞只能是“不是”。答案:D4.2018年6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頒授我國對外最高榮譽勛章“友情勛章”。下圖為“友情勛章”的章體,請說明“友情勛章”的構圖要素和設計意蘊。要求語言簡明,邏輯性強。(不超過100字)(6分)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實力,“友情勛章”整體上如一朵盛開的荷花,在荷花花邊環(huán)繞橄欖枝,荷花花蕊的上半部分是一只銜著橄欖枝翱翔的和平鴿,在和平鴿的下方、花蕊的下半部分是地球,在地球稍下部是兩只緊緊握在一起的手。所以“友情勛章”是由荷花、橄欖枝、地球、翱翔的和平鴿、緊握的手等主要元素構成。由于該徽標是“友情勛章”,且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頒發(fā)給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而橄欖枝、和平鴿象征和平,緊握的手象征友情、合作與溝通?!昂苫ā钡摹昂伞迸c“和平”的“和”、“合作”的“合”諧音,再聯(lián)系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發(fā)展理念,即可正確寫出該徽章的設計意蘊。最終留意檢查字數(shù)。答案:“友情勛章”由荷花、橄欖枝、地球、翱翔的和平鴿、緊握的手等主要元素構成;和平鴿、橄欖枝代表對和平的憧憬,地球和握手則象征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國與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荷”取諧音“和”“合”,也有和平合作之意;它向世界傳遞了友情和平、共同旺盛發(fā)展的理念。5.下面的四則材料體現(xiàn)出同為儒家圣人的孔子與孟子在處世看法上的微小區(qū)分。你更推崇誰的處世看法?寫一段話來闡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字)(5分)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②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③孟子曰:“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答: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精確顯明的實力。解答時,先精確理解意思,然后分析其處世看法的詳細內涵,并分析這樣的處世看法在今日的價值??鬃拥囊馑际恰爸饕姴煌?,我想坐個木筏到海外去”“被任用就施展志向,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可以看出孔子秉持的處世看法是當為世所用時,則主動努力地去做,當不為世所用時,則退而隱居起來;孟子的意思是“當志向有機會實現(xiàn)時,就和民眾一起遵行我們的政治主見;當志向沒有機會實現(xiàn)時,就獨自依據內心的處世原則行事”“也許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假如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可以看出孟子秉持的處世看法就是要主動推行自己的主見,來擔當責任,呈現(xiàn)出的是自信和擔當精神,就是不得志也要堅持自己的主見。從上面的分析中選擇一個方面組織答案即可。答案:示例①:我更推崇孔子的處世看法??鬃酉M谧约旱玫街赜脮r施行主見,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時,就選擇韜光養(yǎng)晦、安貧樂道甚至歸隱,更能體現(xiàn)出文人的尊嚴與操守。示例②:我更推崇孟子的處世看法。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壯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見推廣到天下。他更有舍我其誰的自信與擔當,即使不得志也能堅守主見獨自踐行。文本鞏固一、課內閱讀(一)閱讀下面文字,回答6~9題。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靜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6.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3分)()A.先妣撫之甚厚如喪考妣B.往往而是是古非今C.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向隅而泣D.比去,以手闔門相濡以沫解析:代詞,這樣/意動用法,以……為正確。答案:B7.下列有關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A.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明代散文家。他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有較大成就,時人對他有“明文第一”“今之歐陽修”的贊譽。B.“志”即“記”,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文體,借記物、記事來表達作者的感情。一般選取日?,嵤?,通過細微環(huán)節(jié)描寫,來抒情言志。C.“三五之夜”即農歷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稱“望”,“初一”稱“朔”,陰歷每月的最終一天稱“晦”。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用作對對方敬重的稱呼,“婢”“妾”則常作女子謙稱。解析:“先”是對已故的人的尊稱。答案:D8.下面對選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這一段主要敘寫項脊軒的變遷,回憶母親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貫穿全段。B.回憶母親和祖母的往事,于回憶中隱含著作者的懷念以及對光陰易逝、明珠暗投、有負親人所望的感慨。C.本段語言特色顯明,描繪場面,狀寫人物,都極力鋪陳渲染,妙語如珠,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D.本段情景交融,如“往往”一詞既渲染門墻之多雜,還流露出作者對此的厭惡和不滿。解析:“極力鋪陳渲染”說法錯誤。本文語言特點是“質樸簡練”。答案:C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譯文:(2)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譯文:答案:(1)庭中起先用籬笆隔開,后來又用墻隔離,總共變動了兩次。(2)等到離開時,(她)用手輕輕地掩上軒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的人長期以來讀書沒有得到功名,這孩子取得成就,唯恐可以等待吧!”二、課外探究(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端木賜,衛(wèi)人,字子貢。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鬃勇勚?,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君不如伐吳。”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于主。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碧锍T唬骸吧?。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碧锍TS之,使子貢南見吳王。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強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強齊。智者不疑也?!眳峭踉唬骸吧齐m然吾嘗與越戰(zhàn)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yǎng)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弊迂曉唬骸霸街畡挪贿^魯,吳之強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且王方以存亡繼絕為名,夫伐小越而畏強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yè)成矣。且王必惡越,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此實空越,名從諸侯以伐也?!眳峭醮笳f,乃使子貢之越。(節(jié)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善/雖然/吾嘗與越戰(zhàn)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yǎng)/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B.善/雖然/吾嘗與越戰(zhàn)/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yǎng)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C.善/雖然/吾嘗與越戰(zhàn)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yǎng)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D.善/雖然/吾嘗與越戰(zhàn)/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yǎng)/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實力。“戰(zhàn)”是作戰(zhàn),“棲”是棲身,兩個動詞間應當斷開,解除A、C兩項?!梆B(yǎng)”是優(yōu)待,賓語為“士”,不應當斷開,解除D項。故選B項。答案:B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古代男子出名有字,古人自稱時稱名,稱他人時通常稱字,稱人有時也直稱其名。B.齊,諸侯國名,周武王封姜尚于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后為田氏取代。C.鈞,古代重量單位,十斤為一鈞。古代重量單位還有石、斗、升、兩、錢等。D.霸業(yè),稱霸諸侯或維持霸權的事業(yè)。春秋時期,諸侯們往往通過斗爭來成就霸業(yè)。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駕馭常見的古代文化學問的實力。C項,“鈞,古代重量單位,十斤為一鈞”說法錯誤。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故選C項。答案:C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路、子張、子石懇求前去救魯,孔子都沒有答應,卻答應了子貢的懇求,說明在孔子心中,子貢有可實力挽狂瀾,挽救魯國。B.子貢告知田常,攻打魯國是不對的,因為魯國是個很難討伐的國家。田常對此大惑不解,他向子貢請教其中的道理。C.子貢認為,田常派人攻打魯國,打勝了對他本人毫無好處;而攻打吳國,是不能取勝的,但對田常駕馭齊國大權大有好處。D.子貢建議吳王保存越國,援救魯國,攻打齊國,以威力施加晉國,這樣就可以成就霸業(yè)。吳王聽后特別興奮,于是派子貢到越國去。解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實力。C項,“是不能取勝的,但對田常駕馭齊國大權大有好處”說法錯誤。“伐吳不勝”只是假設;“孤主制齊者唯君也”意思是,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故選C項。答案:C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譯文:(2)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譯文: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的實力。得分點:(1)“如”,介詞,像;“二三子”,古語,猶言諸君,幾個人;“何為”,為何,為什么;“莫”,沒有、不;“出”,自告奮勇;“二三子何為莫出”(賓語前置句)。(2)“以”,介詞,憑借;“乘”,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私”,獨自占有;“竊”,私下里、私自;“?!?,感到危急(形容詞作動詞)。答案:(1)我們的祖國危急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么不自告奮勇呢?(2)如今,擁有萬輛戰(zhàn)車的齊國再獨自占有千輛戰(zhàn)車的魯國,和吳國來爭凹凸,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急。【參考譯文】端木賜是衛(wèi)國人,字子貢。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膽怯 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移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誕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急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么不自告奮勇呢?”子路懇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懇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子貢懇求前去救魯,孔子答應他。子貢就動身了,來到齊國,游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您不如去攻打吳國?!碧锍:鋈环夼耍樕蛔冋f:“你認犯難,人家認為簡潔;你認為簡潔的,人家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是什么專心?”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中大臣有反對你的呀?,F(xiàn)在,你要攻占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占據了魯國土地,你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功勞都不在其中,這樣,您和國君的關系會一每天地疏遠。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成功,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zhàn)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碧锍Uf:“好。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訪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救濟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碧锍=邮芰俗迂暤目捶ǎ团伤舷氯ヒ妳峭?。子貢游說吳王說:“我聽說,施行王道的不能讓諸侯屬國滅亡,施行霸道的不能讓另外的強敵出現(xiàn),在千鈞重的物體上,再加上一銖一兩的重量也可能產生移位。如今,擁有萬輛戰(zhàn)車的齊國再獨自占有千輛戰(zhàn)車的魯國,和吳國來爭凹凸,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急。況且去援救魯國,是顯揚名聲的事情;攻打齊國,是能獲大利的事情。安撫泗水以北的各國諸侯,討伐強暴的齊國,用來鎮(zhèn)服強大的晉國,沒有比這樣做獲利更大的了。名義上保存危亡的魯國,事實上阻阨了強齊的擴張,這道理,聰慧人是不會疑的?!眳峭跽f:“好。雖然如此,可是我曾經和越國作戰(zhàn),越王退守在會稽山上棲身,越王自我刻苦,優(yōu)待士兵,有報復我的決心。您等我攻打越國后再按您的話做罷。”子貢說:“越國的力氣超不過魯國,吳國的強大超不過齊國,大王把齊國擱置在一邊,去攻打越國,那么,齊國早已平定魯國了,況且大王正借著‘使滅亡之國復存,使斷絕之嗣得續(xù)’的名義,卻攻打弱小的越國而膽怯 強大的齊國,這不是英勇的表現(xiàn)。英勇的人不回避艱難,慈愛的人不讓別人陷入逆境。聰慧的人失掉時機,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亡,憑借這些來樹立你們的道義?,F(xiàn)在,保存越國向各國諸侯顯示您的仁德,救濟魯國攻打齊國,施加晉國以威力,各國諸侯肯定會競相來吳國朝見,稱霸天下的大業(yè)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國,我懇求東去會見越王,讓他派出軍隊追隨您,這事實上使越國空虛,名義上追隨諸侯討伐齊國?!眳峭跆厥馀d奮,于是派子貢到越國去。備考提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封軌,字廣度,勃海穆縣人。沉謹好學,博通經傳。與光祿大夫武邑孫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軌曰:“封生之于經義,非但章句可奇,其標明綱格,統(tǒng)括大歸,吾所弗如者多矣。”善自修潔,儀容甚偉?;蛟唬骸皩W士不事修飾,此賢何獨如此?”軌聞,笑曰:“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言者慚退。太和中,拜著作佐郎,稍遷尚書儀曹郎中,兼員外散騎常侍。銜命高麗,高麗王云恃其偏遠,稱疾不親受詔。軌正色詰之,喻以大義,云乃北面受詔。先是,契丹虜掠邊民六十余口,又為高麗擁掠東歸。軌具聞其狀,移書征之,云悉資給遣還。有司奏軌遠使絕域,不辱朝命,權宜曉慰,邊民來蘇,宜加爵賞。世宗詔曰:“權宜征口,使人常體,但光揚有稱,宜賞一階?!鞭D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入為吏部郎,以兄考事干軌。軌曰:“法者,天下之平,不行以舊君故虧之也?!毙輫@其守正。軌在臺中,稱為儒雅。奏請遣四門博士明經學者,檢試諸州學生。詔從之。尋除國子博士,加揚武將軍。假通直散騎常侍,慰勞汾州山胡。尋以本官行東郡太守。遷前軍將軍、行夏州事。好立條教,所在有績。轉太子仆射,遷廷尉少卿,加征虜將軍。卒,贈右將軍、濟州刺史。初軌深為郭祚所知常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并干國之才必應遠至吾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其見重如此。軌既以方直自業(yè),高綽亦以風概立名。尚書令高肇拜司徒,綽送迎往來,軌竟不詣。綽顧不見軌,乃遽歸,曰:“吾一生自謂無愆規(guī)則,今日一舉措,不如封生遠矣?!避壱詣盏律餮?,修身之本;奸回讒佞,世之巨害,乃為《務德》《慎言》《遠佞》《防奸》四戒,文多不載。(節(jié)選自《魏書·封軌傳》)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初/軌深為郭祚所知/常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并干國之才/必應遠至吾/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B.初/軌深為郭祚所知/常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并干國之才/必應遠至/吾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C.初/軌深為郭祚所知/常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并干國之才/必應遠至/吾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D.初/軌深為郭祚所知/常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并干國之才/必應遠至/吾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解析:“必應遠至吾”中的“吾”是下一句“薦此二公”的主語,應在“吾”之前停頓。解除A項?!爸^……曰”是固定結構,中間不應當斷開。解除B項。“封軌高綽二人”中,“封軌”“高綽”是兩個人,中間應用頓號斷開,解除D項。故選C項。答案:C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經傳,古代諸子百家典籍及說明經文的書,如韓愈《師說》“六藝經傳皆通習之”。B.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如諸葛亮《出師表》“宜付有司論其刑賞”。C.博士,古代指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也指專精某種技藝的人,本文指學官名。D.贈,指古代皇帝為已死官員及其親屬加封,文中“贈右將軍”即死后追封為右將軍。解析:A項,“經傳,古代諸子百家典籍及說明經文的書”說法錯誤?!敖泜鳌敝腹糯寮业浼罢f明經文的書。故選A項。答案:A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封軌通曉經傳,深受好友贊揚。他與光祿大夫孫惠蔚志趣相投,交情深厚,惠蔚常常舉薦他為官,贊他對經義具有獨到的見解,自愧不如。B.封軌不辱使命,出訪光大國威。他奉命出訪高麗,對高麗王的不敬嚴厲責斥,曉諭大義,終使高麗王北面受詔,還解救回從前被擄走的邊民。C.封軌恪守正道,維護法律公允。他任渤??ぶ姓龝r,原渤海太守崔休為其兄考核的事請托于封軌,封軌不以舊上司之故違反法律,拒絕了請托。D.封軌為人方直,留意涵養(yǎng)德行。尚書令高肇升任司徒,他不登門恭賀;他還主見養(yǎng)德慎言,遠奸避佞,著有《務德》《慎言》《遠佞》《防奸》等。解析:A項,“常常舉薦他為官”說法錯誤,文中“推”是“指出優(yōu)點”“稱譽”的意思。原句“與光祿大夫武邑孫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軌曰……”的意思是“他同光祿大夫武邑人孫惠蔚志趣相投友善交好,孫惠蔚常常贊揚封軌說……”,故選A項。答案:A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譯文:(2)吾一生自謂無愆規(guī)則,今日一舉措,不如封生遠矣。譯文:解析:得分點:(1)“整”:讓……整齊;“其”:代詞,自己的;“尊”:重視;“瞻視”:外貌形象;“然后”:如此以后。(2)“自謂”:自認為;“愆”:違反;“措”:行為。答案:(1)君子應當讓自己衣冠整齊,重視自己的外貌形象,為什么肯定要蓬頭垢面,如此才稱為賢者呢?(2)我一生自認為沒有違反規(guī)則,今日這般行為,遠不如封生啊?!緟⒖甲g文】封軌,字廣度,渤??h人。穩(wěn)重謹慎,喜愛學習,廣泛通曉儒家經典傳文。他同光祿大夫武邑人孫惠蔚志趣相投友善交好,孫惠蔚常常贊揚封軌說:“封生對于經書義理,不但章節(jié)句讀分析精妙,而且能明確標示出綱要和格式,概括旨意和要領,我不如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