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等十一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上期九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班級擬開展“探尋文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主題活動,請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wù)。

【走近文化宗師】

班長小豫準備了此次主題活動的開場白,請你幫他完善。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根脈”。中央電視臺推出首檔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綜藝節(jié)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節(jié)目以八位文化宗師波|án()壯闊的人生經(jīng)歷為線索,搭建“古今雙向穿越”的核心架構(gòu),揭秘一代宗師磅bó()跌宕的璀璨人生,見證傳世名篇誕生的歷史瞬間,讓我們看到了在文學經(jīng)典浸潤下成長的宗師傳承并發(fā)展中華文脈的過程,更向我們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踔厲奮發(fā)的進取精神,兼容并蓄的浩蕩胸襟,以及文以載道的使命擔當。讓我們一同走進唐宋八大家的精神世界,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1.小豫對文段中有些字音、字形不確定,請你幫他填寫。(4分)

首檔()波1án()壯闊磅bó()跌宕文脈()

2.在“節(jié)氣演變"互動環(huán)節(jié),小豫覺得用文字呈現(xiàn)不夠直觀,請根據(jù)下面幻燈片的內(nèi)容完成時間軸要求:語言簡潔,每處不超過15字。(4分)

根據(jù)《尚書·堯典》等的記載,至遲在西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jīng)測定了四個節(jié)氣——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春秋中葉,隨著圭表測日技術(shù)的提高,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jié)氣被確定下來。四時八節(jié)的確定意味著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主要節(jié)氣劃分完畢戰(zhàn)國時期,二十四節(jié)氣基本成形。秦漢時期,二十四節(jié)氣完全確立,劉安所著《淮南子》中記述的二十四節(jié)氣名稱和順序延續(xù)至今。在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鄧平等制訂的《太初歷》頒行全國,二十四節(jié)氣開始納入國家歷法,對后世歷法和天文歷算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西周以前

春秋中葉

戰(zhàn)國時期

秦漢時期

測定兩至、兩分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基本成形

【吟誦文學經(jīng)典】

3.主持人想在串詞引用一些古詩文名句,請你幫他補寫。(8分)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唐宋兩代文星閃耀,祖國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詩文。

韓愈面對“左遷”現(xiàn)實,坦陳心志“①_____________,②"(《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不辭衰老,不惜殘年,忠君之心彌堅;許渾登上咸陽樓,描繪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fā)對歷史滄桑的無限感慨“③_____________,④”(《咸陽城東樓》);范仲淹雖仕途不順,仍能欣賞到“⑤_____________,⑥"的洞庭湖月夜美景(《岳陽樓記》);李白人生道路艱難,吟詠“⑦_____________,⑧”(《行路難》其一)含蓄表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揭秘散文名家】

4.編輯組整理了一段文字,介紹“唐宋八大家"稱號的由來,準備發(fā)布在班級公眾號上,

但有幾句話語序錯亂,請你幫他們選出正確語序。()(3分)

唐宋八大家,是文學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稱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代,茅坤編纂《唐宋八大家文鈔》,提出“唐宋八大家”這一稱號,此書流傳甚廣。時至今日,“唐宋八大家"所展現(xiàn)的革新精神和所創(chuàng)立的語言范式,為我們賡續(xù)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提供了獨特的精神源泉。

①中唐時期,韓愈針對“駢文”的弊病,發(fā)起“古文運動”,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以自由的方式寫言之有物的文章。

②南北朝時期,“駢文"興盛,講究對偶聲律,辭藻華美,文風靡麗,內(nèi)容上卻華而不實。

③接著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繼續(xù)將“古文運動”發(fā)揚光大。

④同時期,柳宗元與韓愈一起倡導(dǎo)“古文運動"。到了宋朝,歐陽修極為推崇韓愈,推動了“古文運動”的發(fā)展。

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感受文化魅力】

5.設(shè)計組精心設(shè)計了以下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請你任選其一,為其寫一段解說詞。(4分)

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指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是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chuàng)想與加工而形成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大家在現(xiàn)代社會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一種方式。

A:印章(第5題圖)B:折扇(扇面)(第5題圖)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7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6-9題。(共16分)

高高的柴禾垛

崔國璽

①小時候,在我這個鄉(xiāng)下孩子的眼里,村里最高的建筑當屬家家戶戶的茅草房。而比茅草房更高的,則是高高的柴禾垛。

②在我們東北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有柴禾垛。它由麥秸、豆秸、玉米稈,以及從周邊山坡上砍回來的樹枝、柴草堆積而成,立于房前屋后,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座小山。村民燒火做飯、燒炕取暖,都靠它。

③母親早逝,我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身強力壯時,我家的柴禾垛從未比其他人家的矮過。然而在我16歲時,父親積勞成疾,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我家的柴禾垛變得越來越矮。

④那年7月,我高考落榜后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以瘦削的肩膀扛起了養(yǎng)活父親和自己的重擔。

⑤秋天到了,是村里人到山坡和曠野上打柴禾的最佳時機。一日,我?guī)细杉Z和水壺,扛起一把打柴的扇刀,拎著一把鐮刀,徒步來到幾公里外的一處小山坡上。打柴禾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雖然我是一個農(nóng)家娃,但父親對我疼愛有加,農(nóng)活從不讓我伸手,我自然全無經(jīng)驗。扇刀的刀尖有時砍在地上,塵土飛揚,有時輕輕地從草葉上滑過,草葉紋絲不動。我改換成鐮刀,結(jié)果手掌被鐮刀的木把磨破了皮,流出了血。我咬著牙,把一塊破布綁在手上,繼續(xù)勞動。歷經(jīng)好幾天,我總算將小半車的柴禾拉回了家。而左鄰右舍的大爺、叔叔、哥哥們,個個滿載而歸,用馬車足足運回了好幾車。

⑥父親見狀,沒有半點責怪,安慰我:“孩子,沒關(guān)系,上山打柴禾,是一回生,兩回熟。明年肯定會比今年打得多。"

⑦讓人慶幸的是,年底生產(chǎn)隊給各家各戶分了兩車麥秸、一車豆秸,以及一車玉米稈。

⑧第二年春天,我被生產(chǎn)隊派到離家五公里的養(yǎng)牛場出工,于是眼看著我家的柴禾垛越來越矮。

⑨夏季的一天下午,我從養(yǎng)牛場回家時,遠遠地就看到父親正蹲在自家矮矮的柴禾垛旁,用一只鐵耙子,吃力地翻弄柴禾垛底下的碎屑,而后一堆堆地進行晾曬。

⑩這年夏季多雨,我家的柴禾垛又小,一下雨,柴禾就會被淋透,無法燃燒。所以,只要是晴天,父親就會拖著病弱的身體晾曬柴禾。

望到眼前的一切,我的心都要碎了。我羞愧難當,恨自己不爭氣,讓年邁多病的父親為了燒柴之事而憂心。

第三年秋天,我再次上山。那時的我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使用扇刀和鐮刀打柴禾的技巧,因此比以往打的柴禾多出許多。加上生產(chǎn)隊分給每家每戶的麥秸、豆秸、玉米稈,那年我家的柴禾垛突然長高了許多。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年冬天,父親突然病逝。

幾十年過去了,老家的鄉(xiāng)親們用上了燃氣,但在一些人家的房前屋后,仍能看到高高的柴禾垛。與過去不同的是,人們再也用不著為打柴禾犯愁了。那些柴禾垛總會勾起我苦澀的記憶,看到它們,我的眼前便會浮現(xiàn)父親拖著病體晾曬柴禾、在灶臺旁燒火做飯的身影——那是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畫面。

(摘自《光明日報》)

6.圍繞“柴禾垛”作者寫了哪些事?請簡要概括。(4分)

①我16歲時,父親積勞成疾,我家的柴禾垛變得越來越矮;

③第二年春夏,我被派到生產(chǎn)隊我家的柴禾垛越來越矮,父親晾曬柴禾垛。

7.文中兩處劃橫線句子都寫到“父親拖著病體晾曬柴禾”,你從中讀出了他怎樣不同的心理?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8.文章第⑤是如何表現(xiàn)我砍柴禾的困難的?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9.《高高的柴禾垛》有多重意蘊,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分)

(二)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10-12題。(共11分)

【文本一】

美好“止于豐饒?zhí)帯?/p>

①生活中,類似“追求極致、抵達完美"的文章,時常可見。的確,追尋豐盈、止于至善,可以說是不少人的潛在目標和行為準則。但最近看到一句話“止于豐饒?zhí)帯?意即凡事須有度,當留有余地、適可而止。這種“留余"的理念,值得深思。存續(xù)“留余”思維,審慎把握為人處世之度,有助于避免絕對化、片面化、極端化等傾向。

②進退之間,腳下留有余地。進與退,需要辯證看待。一些看似光芒四射的進擊,很容易變成束縛心靈的枷鎖;一些看似孤寂無奈的后退,映照的卻是“人生看腳下,世事平常心"的豁達。明朝高景逸有言:“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睂€體來說,日常言行中講一點“留余",進有度、退有則,就不難實現(xiàn)“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最終抵達“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的精神境界。

③得失之間,心上留有余閑。唐代詩人李涉在流放期間,與一僧人閑聊后頓悟,一掃麻木悲苦的心境,書寫下“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的名句??赐傅檬?,才有余閑;心有余閑,才能寬廣。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心累,正在于心中裝得太多、太滿,以至于負重過載,甚至忘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學會“留余",及時調(diào)適人生節(jié)奏,美好時光就能更多地駐足停留。

④取舍之間,身后留有余聲。蘇軾說,“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寬”。取與舍的辯證法說明,“擁有一切"既不現(xiàn)實也沒必要,應(yīng)該學會有所舍棄。曾國藩篤信“留一分余地,可回轉(zhuǎn)自如。不留余地,則易失之于剛,錯而無救”,成為修身齊家的典范。身后有余褒,歷史有回響。取舍之道,又何嘗不指引著人間正道。

⑤其實,“人生最不該有風景占盡的念頭"。既葆有拼搏奮斗的姿態(tài),也善于以“留余”的視角審視人生,理性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取與舍,我們必定能夠擁抱一個更加真實、更為灑脫的自我。

(作者:魯浩。有刪改)

【文本二】

人生要知進退

①曾國藩曾講:“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xiàn)。"

②人的一生,都是在環(huán)境中不斷適應(yīng),才能生存,懂得識時務(wù)、知進退,才能善其身。

③莊子在《山木》中講過一個山木與鳴雁存亡的故事。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因其不成材而免于被砍伐,一只鵝卻因為不會嗚叫被殺而成為下酒菜。他的學生對此感到有些疑惑,到底是積極進取,振翅高飛,展露才能;還是學會隱退,守拙藏愚,以求自保

④莊子講道:“君子,應(yīng)處木雁之間,當有龍蛇之變?!本討?yīng)當處于有才和無才之間,該進則進,當退則退。遇到合適時機,可以像龍一樣,飛騰萬里,吞云吐霧;環(huán)境不允許之時,可以像蛇一樣,潛伏于草莽之間,放低姿態(tài),擁抱平凡。人生,唯有在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中,明白進退,才能保護自我,茁壯成長。

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個文本的題目都可以看作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明確,清晰簡潔。

B.文本一的第②段和文本二的第③段都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

C.文本一主要從如何把握進退、得失和取舍三個方面論述了善于“留余"讓人生更美好。

D.文本一的第④段引用蘇軾的話論證了人應(yīng)該學會取舍,具有權(quán)威性和說服力。

11.請簡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論證思路。(4分)

12.兩個文本都有關(guān)于“進退”的論述,但目的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13-16題。(共11分)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張岱《陶庵夢憶·湖心享看雪》)

【乙】龐公池歲不得船,況夜船,況看月而船。自余讀書山艇子,輒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緣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里,盤旋其中。山后人家,閉門高臥,不見燈火,悄悄冥冥,意頗凄惻。余設(shè)涼?、?臥舟中看月,小傒②船頭唱曲,醉夢相雜,聲聲漸遠,月亦漸淡,嗒然睡去。歌終忽寤,含糊贊之,尋復(fù)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寢。此時胸中浩浩落落,并無芥蒂,一枕黑甜③,高舂④始起,不曉世間何物謂之憂愁。

(選自張岱《陶庵夢憶·龐公池》⑤)

【注】①涼?。鹤x音diàn,竹席。②小傒:奴仆。③黑甜:即睡夢。④高舂:指太陽升起。⑤本文作于作者讀書時代。

13.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面加點文言字詞的意思。(3分)

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

湖中人鳥聲俱絕查閱詞典法:①斷,斷絕。②極,非常。③超越,超過。④橫渡,橫穿。(摘自《古代漢語詞典》)(1)(填序號)

輒留小舟于池詞語推斷法:淺嘗輒止。(2)

緣城至北海坂課內(nèi)遷移法:緣溪行。(《桃花源記》)(3)

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5.有人稱贊甲文中描繪雪景“一”字運用絕妙,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2分)

16.張岱在龐公池賞月心境和在湖心亭看雪心境一樣嗎?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二)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7-18題。(共4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7.“典者,典范也;故者,故事也",典故,就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請說說詩人是借助什么典故來表達思想感情的?(2分)

18.有人評論這首詩的尾聯(lián)“語已盡情未了”,請結(jié)合全詩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2分)

四、名著閱讀(5分)

19.請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5分)

(1)請閱讀小面小詩,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礁石"這一形象的多重內(nèi)涵。

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954年7月25日

小說中的場景與人物形象關(guān)系密切?!端疂G傳》中說說場景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求:寫出某一人物所處的兩處場景,分別解釋場景與人物形象的關(guān)系,寫出場景變換中人物形象的變化。)

五、作文(50分)

20.請從下面兩個寫作任務(wù)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50分)

(1)在你的學習生活中,總有一些瞬間、一段經(jīng)歷、一本書、一次旅程、一個人、一些挫折讓你悄然成長。

請以“讓我成長”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guān)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挫折、堅持、勤奮……總有因素可以助你成長。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表達你的思考。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guān)的人名、校名、

地名。2024—2025學年上期九年級期中考試語文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1.dàng瀾礴mài(4分)

2.①確定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jié)氣/確定四立四個節(jié)氣/確定四立節(jié)氣②二十四節(jié)氣完全確立,延續(xù)至今③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④二十四節(jié)氣納入國家歷法,影響深遠(每空1分,共4分)評分細則:①只寫“確定四個節(jié)氣"不得分,“四時八節(jié)確定”不得分;③漢武帝時期亦可。其中,②“延續(xù)至今"④“影響深遠”不做要求。(4分)

3.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任選兩句正常給分);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4.D

5.示例一:選A:這是依歐陽修《醉翁亭記》而設(shè)計的一枚印章。印章的主體圖案是“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的畫像及作品《醉翁亭記》和滁州的山水美景。它篆刻精美,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收藏價值。不僅把歐陽修的作品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更讓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示例三:選B:這是依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而設(shè)計的一把折扇的扇面。扇面上書寫的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字體典雅秀美,把詩詞和書法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它繪制精美,實用性強,攜帶方便,能提升持扇人的審美情趣,更讓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內(nèi)容:《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要有,只要提有書法,即可。)

(內(nèi)容介紹2分,產(chǎn)品價值2分,(只提實用和文化,都可以正常給分。如:到美,傳統(tǒng)文化,構(gòu)思美,有創(chuàng)意等)。共4分)

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共16分)

6.②秋天到了,歷經(jīng)好幾天,“我”將小半車的柴禾拉回了家,父親沒有責怪“我";

④第三年秋天,“我”再次上山砍柴禾,柴禾垛長高了許多,父親突然病逝。(1點2分,2點得滿分)(時間1分,與柴禾垛有關(guān)事件1分)

7.①第⑩段提到父親拖著病體晾曬柴禾,表現(xiàn)了“我"因為自己缺乏砍柴經(jīng)驗,只砍了小半車的柴禾,不能更好地幫父親分擔家務(wù)的愧疚、自責的心理(答對父親的心疼也可以給分)。②第段再現(xiàn)父親拖著病體晾曬柴禾的身影,表現(xiàn)了“我”對父親的感激和懷念的心理。父親去世的傷感也可給分(每點2點,內(nèi)容1分,心理1分,意思對即可)

8.

①通過“砍"滑”“磨破"綁”等一系列動作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了“我"砍柴禾動作的困難。

②通過描寫“我”的手掌被磨破皮流血之后綁布繼續(xù)勞動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我"砍柴禾吃力艱難。

③通過寫左鄰右舍柴禾之豐盛需要用馬車運而“我”卻是自己拉回家小半車柴禾,交通工具的不同也從側(cè)面烘托“我"砍柴禾缺乏經(jīng)驗,砍柴困難。

④通過左鄰右舍個個滿載而歸,“我”卻只砍了小半車的柴禾這一砍柴結(jié)果的鮮明對比,突出“我"砍柴的困難和不易。

⑤使用議論性句子“打柴禾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敝苯颖磉_砍柴的艱難。

環(huán)境描寫,“塵土飛揚"草葉紋絲不動”,表現(xiàn)砍柴困難也可給分

(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答案:①(表層實用價值2分)“高高的柴禾垛"首先描述的是一種具體的、高大的物體形態(tài),柴禾垛通常是由農(nóng)作物的秸稈、樹枝等堆疊而成,用于儲存以備不時之需;②象征著“我”從一個動作笨拙,毫無砍柴禾經(jīng)驗的孩子變成熟練掌握砍柴技巧有擔當和責任的人,實現(xiàn)自我成長;③高大的柴禾垛象征著農(nóng)作物的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物資充足、安居樂業(yè)的向往和滿足感;日常生活必須品,經(jīng)濟實力的象征,④在寒冷的冬季,柴禾是取暖的重要材料。因此,柴禾垛也寓意著家的溫情和庇護所給予的安全感;⑤對于文中的“我"來說,柴禾垛象征著遙遠的家鄉(xiāng)和童年時光,它成為了“我”情感的寄托和對精神家園的追尋。(人物形象變化,有責任擔當,體現(xiàn)成長的,成長精神寄托,2分;情感寄托,寄托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懷念2分。)(學生能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和主旨多角度理解,意思對即可,答出任意2點得滿分)

(二)(共11分)

10.B(3分)

11.首先提出本段論點“得失之間,心上留余閑";接著從正面列舉唐代詩人李涉流放中與僧人閑聊頓悟的例子舉例論證該觀點;然后從反面論述一些人心累是因為心中沒有余閑,(對比論證)再次突出本段觀點。最后強調(diào)要學會“留余”,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意思對即可。4分)不答反面論證扣一分,寫出正反面沒寫對比論證不扣分。

12.文本一對“進退"的論述,強調(diào)的是豁達,不把話說滿,不把事做絕,證明“進退之間,腳下留余地”這一分論點,從而論證中心論點——美好“止于豐饒?zhí)?。

(分論點、中心論點各一分)

文本二用莊子《山木》中的例子并引用莊子的話闡述了如何把握“進退”,強調(diào)的是在多變的環(huán)境中善于把握時機(1分),這樣才能減少危境,保護自我,更好地生活。或論點:人生知進退,具體做法或者好處,有,能明白進退)(1分)(意思對即可。4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共11分)

13.(1)①(2)就(3)沿著(每空1分,共3分)

14.(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呢!"(意思對即可。2分)

15.白描手法。通過“一痕”“一點"一芥”等勾勒出一幅素潔淡雅的西湖雪景圖。寫出了萬物渺小,營造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意思對即可。2分)

“上下一白"中的“白”寫出霧氣彌漫,天地渾然一體,表現(xiàn)天地蒼??烧=o分

(任選哪個一進行賞析,只要有具體分析都可以給分,任意答出兩個點,都可得分:如白描手法,西湖雪景圖,萬物渺小,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等)

16.游龐公池時,讀書時代的張岱因心中沒有世事的紛擾,不知何為憂愁,在有月之夜,夜夜與仆人出去乘船賞月,聽曲飲酒,互相嬉戲,可見其隨性、灑脫(愉悅/從容/悠閑)。后來張岱經(jīng)歷國家衰微,家族衰變,夜晚“獨"去湖心亭看雪時,內(nèi)心充滿無人可解的孤獨寂寞和淡淡的愁緒。湖心亭故國之思,孤獨寂寞,對美景的喜愛癡迷雪景,高潔傲岸,追求高潔人格,遺世獨立,淡淡的惆悵等也可給分(意思對即可。4分)

【參考譯文】龐公池終年都不讓行船,何況是夜晚行船,何況是晚上賞月行船。自從我在山艇子讀書,就留下一只小船在池中,月夜,夜夜出游,沿著城池到北海坂,往返將近五里路,盤旋游蕩在龐公池中。山后的人家,緊閉門高枕無憂地睡大覺,看不見燈火,靜悄悄,幽森森的,心里很有點凄涼。我在小船中鋪設(shè)了涼席,躺在船中看月亮,小奴在船頭唱著曲子,酒醉之夢與音樂相錯雜,聲音漸漸遠去,月光也漸漸暗淡下來,靜靜地睡著了。歌聲終結(jié)以后,我忽然睡醒了,含含糊地贊揚他的歌唱,不久又響起了熟睡時打呼嚕的聲音,小奴也呵欠連天,以至歪斜地睡覺了,互相枕著。劃船的人回船到岸,竿啄著丁丁的聲音,催促我們起身就寢。這時候,我胸中浩浩落落,心中并沒有半點塵世中的苦悶怒恨,睡夢中進入了美妙的境界。直到太陽升起我才起床,不明白世間還有什么稱得上憂愁的。

(二)(共4分)

17.聞笛賦,引用向秀做《思舊賦》的故事表達懷念故友。爛柯人,引用王質(zhì)爛柯的故事表達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2分)(典故中必須有人物1分,情感1分,只要有一個典故或情感沒有寫全,就扣一分。)

18.示例一:“沉舟”與“千帆"兩兩相對,寫出了天地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活力,表達了詩人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如寫為“乘舟”則無法表達新舊交替之意。

示例二:本句運用比喻和對偶,“沉舟"與“病樹”相對,用以比喻久遭貶謫的自己,“千帆"和“萬木”比喻在他被貶之后仕途得意的新貴們,是作者對身世的感嘆。如寫為“乘舟"則無法寫出自身被貶的境遇。(意思對即可。2分。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即可)(“千帆”和“萬木"比喻在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