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八上滬科版期末試卷2 答案_第1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八上滬科版期末試卷2 答案_第2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八上滬科版期末試卷2 答案_第3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八上滬科版期末試卷2 答案_第4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八上滬科版期末試卷2 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9頁)期末物理試卷2一、選擇題(1-10單選每題2分,11、12、13多選每題3分,共29分)1.【分析】平靜的水面比較平滑發(fā)生鏡面反射,鏡面反射能使平行入射的光線平行射出;路面比較粗糙發(fā)生漫反射,漫反射能使平行入射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如果物體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的多,人看到的物體亮,否則看到的物體比較暗?!窘獯稹拷猓河旰蟮慕值郎嫌行┓e水,因為背著月光雖然水面仍然是鏡面反射,但是此時的反射光大部分射到人的后背,幾乎沒光反射入人的眼睛;而干燥地面是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線射入人的眼睛,故此時地面較亮,所以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積水,到了夜晚背著燈光行走,則看到干燥地面較亮。故選C?!军c評】(1)本題考查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情況,會根據光的反射定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2)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分析】把以上速度的單位全部化成與高速公路上標志牌上的速度單位相一致的km/h,再與高速公路上規(guī)定的速度相比較,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1m/s=3.6km/h,30m/s=108km/h,300m/s=1080km/h,3000m/s=10800km/h,所以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它的速度最接近108km/h。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速度單位的換算,關鍵是要知道高速公路上允許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是多少。3.【分析】①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②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③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接收處;④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也能夠傳遞能量?!窘獯稹拷猓篈、因為太空中是沒有空氣的,宇航員需要靠無線電來對話,說明真空中不能傳聲,故A錯誤;B、手指按在小提琴弦的不同位置,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C、道路兩旁建有隔音墻,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錯誤;D、利用B超檢查人體疾病就是利用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故D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傳播條件、頻率及音調的關系、防治噪聲的途徑、聲音與信息、以及聲音與能量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聲學綜合題。4.【分析】利用題目中告訴的物距與焦距的關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結合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即可確定人觀察到得燭焰的像的性質,從而可以確定答案?!窘獯稹拷猓寒斘锞嘈∮谝槐督咕鄷r,物體在凸透鏡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虛像,只有選擇項C中所示的情況符合這個規(guī)律。故選C?!军c評】這是一道關于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考查的一道比較容易的題目,通過物距與焦距的關系,確定成像的性質,然后與選擇項對應確定答案。5.【分析】質量相同的三個金屬塊,由于密度不同,它們的體積也是不同的,所以當放入杯子中的時候,三個杯子內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也是不一樣的,放入的金屬塊體積大的液面上升的多,放入的金屬塊小的液面上升的少?!窘獯稹拷猓阂阎簃銅=m鐵=m鋁,且ρ銅>ρ鐵>ρ鋁,由V=mρ可得:V銅<V鐵<V鋁;設甲、乙、丙三個杯子原先的裝水量分別為:V甲、V乙、V丙,由于三個實心金屬塊分別放入三個杯子中時,“水面恰好相平”,即三個杯子中的總體積相同,可得:V總=V甲+V銅=V乙+V鐵=V丙+V鋁,而V銅<V鐵<V鋁,則V甲>V乙>V丙;即原先裝水最多的是甲杯。故選A?!军c評】本題的關鍵點是金屬塊體積+杯中原水體積=杯中放入金屬塊后的體積,考查了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掌握物體放入液體浸沒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體體積。6.【分析】解答本題需掌握:近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凹透鏡矯正?!窘獯稹拷猓河深}干圖可知: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所以該模型是近視眼,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B、C、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視眼的成因,以及矯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也是中招的熱點。7.【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像與人向鏡面靠近的速度相等,并結合速度的公式判斷人與像的距離。【解答】解:由v=可得,人1s通過的距離:s=vt=0.5m/s×1s=0.5m,經過1秒鐘,人與鏡面的距離為3m﹣0.5m=2.5m,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為2.5m,所以,人與像之間的距離為2.5m×2=5m。故選D?!军c評】此題將物體的運動與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結合,同時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速度公式的運用,在分析時,只要細心,難度不大。8.【分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的大小無關,據此分析判斷。【解答】解: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個定值,即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個定值,也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因此速度與通過路程的長短和運動時間無關。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速度公式的應用,關鍵知道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的大小無關。9.【分析】重力的作用點應該作用在物體的重心,對于不均勻的物體來講,它的重心較難確定,此題中要根據四只輪子對地磅的壓力來進行分析,哪一側壓力較小,則車上再放的重物的重心應落在相應的區(qū)域。【解答】解:先進行前后比較:兩前輪的壓力:4750N+4980N=9730N>兩后輪的壓力:4040N+3960N=8000N,則物體應放在后半部;再進行左右比較:兩左輪的壓力:4750N+4040N=8790N<兩右輪的壓力:4980N+3960N=8940N,則物體應放在左半部。綜上所述,若再在車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輛車所受重力的作用通過O點,則該重物的重心應落在左后部,即AOD區(qū)域上。故選C?!军c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利用分割思想,將車的前后、左右分別進行分析,最后確定哪一側的壓力小,則物體的重心應落在哪一側。10.【分析】先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再根據運動狀態(tài)判斷力的大小;物體如果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靜止,那么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窘獯稹拷猓篈、甲圖中人用水平推力推木箱,但沒有推動,即此時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故A正確;B、乙圖中表示人用更大的推力,但木箱仍然沒有推動,即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圖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B正確;C、丙圖中表示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已運動起來,但人已經摔倒,不再對木箱施加推力,故C錯誤,符合題意;D、丙圖中木箱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由于木箱和水平地面沒有改變,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正確。故選C?!军c評】靜止的物體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平衡力的條件判斷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11.【分析】要減小摩擦,就要從減小摩擦的方法入手考慮: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加潤滑油等。由此確定此題的答案?!窘獯稹拷猓篈、移動較重的貨箱時,在貨箱下面墊上幾根圓木,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可以減小貨箱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故A正確;B、在手和瓶蓋間墊一塊毛巾,增大了手與瓶蓋之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可以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故B錯誤;C、指針的旋鈕刻度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手與旋鈕之間的摩擦力,故C錯誤;D、更大一點的力壓抹布,增大了抹布與玻璃之間的壓力,從而增大了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BCD?!军c評】增大摩擦或減小摩擦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12.【分析】防治噪聲污染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防治?!窘獯稹拷猓篈、噪聲的產生處是在學校外面,學生在教室內上課需要討論回答問題,保持安靜、不講話,不合理,符合題意;B、在教室周圍植樹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途中減弱噪聲,合理,但不符合題意。C、如果學生都戴防噪聲耳罩,可以從聲音的接受處減弱噪聲,但學生同樣也聽不到老師的講課聲音,不合理,符合題意;D、在教室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只會顯示噪聲的分貝,但無法減弱噪聲,不合理,符合題意。選ACD?!军c評】解決此類題目要結合防治噪聲的途徑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解答。13.【分析】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現象。我們看到水中的物體,其實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②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平面鏡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知道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窘獯稹拷猓孩僖驗轸~兒是在水中的實際物體,是由于光線從水中通過空氣折射進入了人的眼睛,我們看到水中的魚,其實看到的是魚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②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鏡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與物體等大的虛像,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BCD?!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通過同一幅畫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現象。特別是看到的現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錯。相同之處還有,都是虛像,不同之處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題時一定要仔細,認真。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7分)14.【分析】①使用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時,首先要明確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線相垂直。②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窘獯稹拷猓河蓤D知:①在體溫計上,最小示數和最大示數分別為35℃和42℃,所以測量范圍為35℃~42℃;1℃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的示數為36.6℃;②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小球左側與2.00cm對齊,右側在3.2cm和3.3cm之間偏向3.3cm一側,估讀為3.26cm,所以小球的直徑為d=3.26cm﹣2.00cm=1.26cm。故答案為:36.6;1.26。【點評】讀取不同測量工具的示數時,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確測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確定零刻度線的位置,視線與刻度線垂直。15.【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此題的關鍵是參照物的選擇?!窘獯稹拷猓禾丶继鴤氵\動員在做空中造型表演,他們的速度是相同的,這樣它們可以互為參照物,也就是在他們保持相對靜止時,才能形成一個造型;如果運動員以自身為參照物,他們感到大地是運動的。故答案為:靜止;運動?!军c評】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特技跳傘運動員在做空中造型表演,其次是參照物的選擇。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6.【分析】(1)海水的深度為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與收到回波信號的時間的一半的乘積;(2)根據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就可解答此題?!窘獯稹拷猓海?)聲音從海面?zhèn)鞯胶5椎臅r間為t=×1.4s=0.7s,由v=,可得海水的深度為s=vt=1500m/s×0.77s=1050m,(2)由于地球與月球之間是真空,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不能用這種方法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故答案為:1050;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军c評】本題考查了聲音傳播的條件與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弄清聲音從海面?zhèn)鞯胶5椎臅r間是解題的關鍵。17.【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中當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窘獯稹拷猓赫障鄼C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性質制成的。攝影師用一臺焦距固定的照相機給小芳同學照完半身照后,接著又給她拍全身照,此時攝影師使照相機遠離同學,增大了物距,所以應減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應該縮短照相機暗箱長度。故答案為:實;遠離;減小。【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定熟練掌握成像規(guī)律的內容,還考查了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要搞清像距和物距的關系。18.【分析】紅外線的作用和用途:紅外線的熱作用很強,制成熱譜儀、紅外線夜視儀;紅外線可以用來遙控,制成電視遙控器??梢姽夂筒豢梢姽舛甲裱獾闹本€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guī)律。【解答】解:電視機的遙控器能發(fā)射一種紅外線進行遙控。遙控器對著墻時,按下遙控器的按鈕發(fā)射紅外線,紅外線經過墻的反射作用,來控制電視機。故答案為;紅外線;光的反射?!军c評】本題考查紅外線的應用和光的反射,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19.【分析】先確定物體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如果受平衡力作用,再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進行分析力的方向和大小,即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解答】解:因為小明上爬或下滑的過程中都是勻速直線勻速,所以小明受力是平衡的,并且只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得,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為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所以上爬或下滑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上。故答案為:相同;等于?!军c評】知道平衡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會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會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判斷力的方向和大小。“上爬或下滑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上”這是此題的難點。20.【分析】聲音的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傳播途中減弱、人耳處減弱。【解答】解:“萬籟俱寂”說明聲音的振幅較小,故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也會較?。辉肼曇彩锹曇?,也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產生的,“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答案為:響度;聲源?!军c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響度與減弱噪聲的途徑,屬于基本內容,比較簡單。21.【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要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摩擦力。【解答】解:(1)用力拉長橡皮筋時,橡皮筋被拉長,橡皮筋改變了形狀。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戒指在橡皮筋上不會下滑而靜止,靜止的戒指有下滑的運動趨勢戒指和橡皮筋之間產生了摩擦力。故答案為:形變;摩擦?!军c評】(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2)掌握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作圖題(每題5分,共10分)22.【分析】人在空氣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決本題的第一關鍵,又因為A1發(fā)出的光經水面反射進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線的入射點是解決本題的第二關鍵,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本題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連接A1、A2點以及人眼與光線的入射點之間的連接問題了,連接時注意連線的虛實和光線的方向問題即可。【解答】解:(1)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A1關于水面的像點A1′,連接A1′與人眼,交于水面一點O,過O點垂直水面作出法線,A1到O為入射光線,O到人眼為反射光線,如圖;(2)A2到O為入射光線,O到人眼為折射光線,如圖:【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和光在空氣中發(fā)生反射的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要熟記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才能靈活解答本題。23.【分析】在作凸透鏡或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透鏡的光學特點來作圖?!窘獯稹拷猓海?)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如圖甲所示:(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如圖乙所示:【點評】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①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凹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①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四、簡答題(24題8分,共8分)24.【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2)認真分析表格中的數據,找出拉力與摩擦力的關系?!窘獯稹拷猓海?)當用F=5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靜止的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與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5N;木塊在t2后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受拉力F=5.1N,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摩擦力f=5.1N;當用F=6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時,木塊將做加速運動,而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不會變化,因為壓力和粗糙程度都未變,故摩擦力大小仍為5.1N;(2)在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所受壓力關系時,拉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因此f=F。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拉力與壓力大小的比值不變,即摩擦力與所受壓力的比值是0.3,所以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受到壓力之間的關系是F滑=0.3F壓。故答案為:(1)5;5.1;(2)F滑=0.3F壓?!军c評】此題是探究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所受壓力之間的關系。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會根據圖象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再根據影響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識進行解答。五、計算題(每題6分,共12分)25.【分析】(1)司機鳴笛后,聲音傳到高山返回汽車時,汽車以72km/h的速度已經前行了4s,根據速度公式可求汽車行駛的距離;(2)在這段時間內,聲音和汽車行駛的路程之差是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與高山距離的2倍,根據速度公式求司機聽到回聲汽車距高山的距離?!窘獯稹恳阎簐車=72km/h=20m/s,v聲=340m/s,t=4s。求:(1)汽車行駛的路程s1=?(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高山s2=?解:(1)因為v=,所以汽車行駛的路程:s1=v車t=20m/s×4s=80m;(2)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4s=1360m,設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為s,則:2s=s2﹣s1,所以s===640m。答:(1)司機從鳴笛到聽到回聲汽車行駛了80m;(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高山640m?!军c評】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聲測距離的應用,關鍵是弄清聲音和汽車行駛的路程之差是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與高山距離的2倍。26.【分析】(1)知道炮彈爆炸發(fā)出聲音傳到反坦克炮的時間和聲音的傳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與坦克之間的距離;(2)知道坦克炮與坦克的距離、從開炮到炮彈擊中目標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彈飛行的速度?!窘獯稹拷猓海?)大炮距坦克s=vt=340m/s×2.1s=714m;(2)炮彈飛行的距離s'=s=714m;炮彈運行速度v'===1190m/s。答:大炮距坦克714m,炮彈運行速度是1190m/s?!军c評】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認真審題,確定從開炮到聽到爆炸聲的時間、從開炮到炮彈擊中目標的時間是本題的關鍵。六、實驗題(每題6分,共24分)27.【分析】(1)應水平勻速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比較困難,對運動著的彈簧測力計難于讀數;(2)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時,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看清分度值讀出示數;(3)探究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關系時,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相同而物體間的接觸面積不同。【解答】解:(1)實驗中他們發(fā)現很難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穩(wěn)定性,很難讀數,原因是:難于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小明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所示。利用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對靜止的彈簧測力計讀數比較容易;(2)測力計勻速拉著木塊沿長木板勻速滑動,木塊所受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1N,此時示數為2.8N,故滑動摩擦力為2.8N;(3)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他們應控制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不變,改變接觸面積大?。粚嶒炛袑⒛緣K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是錯誤的,因為接觸面積減小一半的同時壓力也減小一半,存在兩個變量。故答案為:(1)不需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便于操作,彈簧測力計示數穩(wěn)定,方便讀數;(2)二力平衡;2.8;(3)不正確;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不變?!军c評】該實驗是研究滑動摩擦力因素的典型實驗,涉及知識較全面,學會就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這是中考的考查重點。28.【分析】(1)斜面坡度越小,小車速度變化越慢,小車運動時間越長,越方便時間的測量;(2)從圖中秒表讀出小車通過全程所用時間和小車運動距離,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3)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進行比較?!窘獯稹拷猓簩嶒炛行泵鎽3州^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小車運動全程的距離和時間,s=0.5m+0.5m=1m,t=5s,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0.2m/s;由圖知,上半程路程和時間,s1=0.5m,t1=3s,上半程平均速度:v1==≈0.17m/s,由圖知下半程的路程和時間,s2=0.5m,t2=5s﹣3s=2s,下半程平均速度:v2===0.25m/s,則v1<v2,所以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答案為:時間;0.2m/s;小于?!军c評】本題考查了測量平均速度原理、速度的計算,考查了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的能力,屬于基礎題目。29.【分析】(1)首先根據凸透鏡焦點和焦距的定義得出凸透鏡的焦距,然后根據凸透鏡成像的情況進行判斷,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的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2)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3)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無法成像;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物體遠離凸透鏡,像越遠離凸透鏡,像會變大。【解答】解:(1)讓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會聚成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30.0cm﹣20.0cm=10.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2)凸透鏡的焦距是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