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核舟記》導學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1課《核舟記》導學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1課《核舟記》導學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維課堂任務單八下語文課題:11核舟記課時:2課型新授主備教師審核初二語文組學生姓名評價目標學習本文從總到分、從分到總,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間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點,作具體細致的描述說明的寫作方法。2、理解課文的一些句子中數(shù)詞直接修飾名詞的詞序特點,了解文章語言的準確、簡明。3、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成就,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卓越技藝。學習過程先行預學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器皿()貽()有奇()箬篷()糝()髯()椎髻()篆章()詘()2.通假字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左手倚一衡木()虞山王毅叔遠甫刻()3、.一詞多義(1)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②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2)為①為宮室、器皿、人物()②中軒敞者為艙()(3)而①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②啟窗而觀()③而計其長曾不盈寸()(4)之①徑寸之木()②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5)其①其兩膝相比者()②其人視端容寂()(6)可①高可二黍許()②珠可歷歷數(shù)也()二、新知研學學習活動安排嵌入評價量規(guī)任務一、整體感知作者簡介介紹寫作背景:蘇軾游赤壁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誣以詩誹謗朝廷,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他以讀書和游覽自娛,表現(xiàn)了曠達的胸襟。元豐五年他曾兩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礬游玩:一次是農歷7月16日,一次是農歷10月15日。并寫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賦》。下文說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文中名句。任務二、合作探究,疏通文意活動一、朗讀課文;活動二、同桌合作,疏通文義。1、譯文能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能遵從原文句式。+12、詞義能聯(lián)系具體語言環(huán)境作答,關鍵詞語要字字落實。+13、譯文明白通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沒有語病。+11、朗讀準確、清晰流暢;+12、節(jié)奏分明,抑揚頓挫等處理恰當,變化有序;+1任務三、精讀課文作者是怎樣稱贊王叔遠的雕刻技藝的?王叔遠雕刻的方法是什么?作者得到的核舟是什么內容?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來說明核舟的內容的?.第幾段是總寫?都寫了哪些內容?作者是從哪些方面緊扣“奇巧”二字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的這三個人物的?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高超的雕刻技藝?9、作者是如何對核舟進行總結的?能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分析。語句簡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