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亞洲的自然概況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亞洲的自然概況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亞洲的自然概況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亞洲的自然概況_第4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區(qū)域地理-亞洲的自然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化目標1.了解亞洲的位置與范圍;識記亞洲的分區(qū);掌握亞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環(huán)境特征。2.了解東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地形區(qū)、氣候類型及分布、主要河流與湖泊;掌握東亞的氣候分布特點、成因及區(qū)域差異。3.掌握東亞的資源、農業(yè)分布及特點。4.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素養(yǎng)要求1.區(qū)域認知:認識亞洲的位置與范圍,亞洲的分區(qū),亞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環(huán)境。東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氣候分布、地形區(qū)、主要河流與湖泊,了解日本的地域組成、自然環(huán)境特征。2.綜合思維:根據(jù)相關資料,分析東亞氣候的成因及區(qū)域差異。3.地理實踐力:分析日本地理環(huán)境特點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4.人地協(xié)調觀:對比分析東亞各國不同地理位置與經(jīng)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從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亞洲的自然概況亞洲的自然概況一.位置和范圍1、海陸位置:東臨①______、北臨②北冰洋、南臨③______,西側通過黑海、④______與大西洋相通。2、緯度位置:地處10°S~80°N之間,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緯度90°,是跨緯度最多的大洲,且跨_____、____、_____三帶。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熱帶北溫帶北寒帶3、經(jīng)度位置:地處30°E~180°之間,大部分位于東半球,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4、相對位置:東北以⑤________與北美洲為界;西北以⑥________、烏拉爾河、里海、⑦__________、黑海、土耳其海峽與⑧____為界;西南以⑨__________、紅海、曼德海峽與⑩____為界。白令海峽烏拉爾山大高加索山脈歐洲蘇伊士運河非洲0°N23°26′N66°34′N太

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歐洲北亞東亞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5、分區(qū):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qū)。三、自然環(huán)境特征1.地形(1)特征: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部以山地、高原為主,平原分布于周圍地區(qū)。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大陸東緣有島弧帶,外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K0°N23°26′N66°34′NEF帕米爾高原H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2)主要地形區(qū):山脈:A________山脈,B天山山脈,C________(山脈),D烏拉爾山脈;高原:E____高原,F(xiàn)蒙古高原,G伊朗高原,H____高原,I阿拉伯高原;平原:J____平原,K__________平原。喜馬拉雅大興安嶺青藏德干東北西西伯利亞ABCDJ0°N23°26′N66°34′N2.河流:

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海洋,內流區(qū)面積廣大。3.氣候:(1)主要氣候類型:A________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__________氣候,D溫帶季風氣候,E__________氣候,F(xiàn)熱帶沙漠氣候,G高原氣候和高山氣候。(2)特征: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熱帶雨林亞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B大本P72CA材料一新華社伊斯蘭堡2021年7月5日電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多個項目5日舉行集中開工儀式。瓜達爾港港口,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邊陲,阿拉伯海之濱,靠近伊朗邊境,距離世界主要運油航道霍爾木茲海峽更是只有400公里。這個深水港,在10年前由中國貸款資助、分兩個階段興建完成。目前,來往中國和中東之間的海上貿易航道,尤其是石油運輸非常遙遠,如果通過瓜達爾港再由陸路輸往中國,路程最多縮短85%。

有利條件:瓜達爾港扼守波斯灣出口,地理位置重要,為阿富汗、中亞各國、中國等最近的出海口;瓜達爾半島三面環(huán)海,港闊水深,終年不凍;地處沿海平原地區(qū),地形平坦,便于筑港。不利條件:經(jīng)濟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氣候干旱,無河流流經(jīng),淡水資源缺乏。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少雨(或全年炎熱干燥)。形成原因:夏半年該地區(qū)位于印度低壓(亞洲低壓)的西部,盛行西北風;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氣流下沉,降水稀少;冬半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