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9/01/wKhkGWdY94SAWY_KAAO1zRD2JfQ005.jpg)
![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9/01/wKhkGWdY94SAWY_KAAO1zRD2JfQ0052.jpg)
![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9/01/wKhkGWdY94SAWY_KAAO1zRD2JfQ0053.jpg)
![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9/01/wKhkGWdY94SAWY_KAAO1zRD2JfQ0054.jpg)
![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9/01/wKhkGWdY94SAWY_KAAO1zRD2JfQ00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漳州市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質檢聯(lián)考試卷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很長時間里,象可以說是彌補語言局限性的一個替代方式。所謂言不盡意,故立象以盡意?!断?/p>
辭》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這里有一個邏輯環(huán)節(jié),就是“立象以盡意”,
是因為言不盡意所造成的缺陷難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語言的局限性的一個重要形式,
或者說象是為了超越語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
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
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痹谕蹂龅囊?、象、言
結構中,意是表達的對象,意自身無法顯現(xiàn),須借象來表達;而象又是需要語言的幫助作用得以顯現(xiàn)的。
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這里存在著兩層超越,一是由象對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對象的超越,即
所謂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魚之筌,都是需要拋棄的媒介。
要表意,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達,在言和意之間插入一個象的層次?雖然它是就特殊的對象——意
象而言的,但在中國哲學中具有獨特的意義。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來。和語言相比,語言
是界定的,但象卻可以象征,具有很強的暗市性。如錢鐘書所說:“象雖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
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應多,守常處變?!本拖瘛断缔o傳》所說的“象也者,像此者也”,
以極簡單的符號,希圖在極其有限的符號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見的事、不可見的事、可感的理、不
可感的理,而中國美學的立象盡意、象外之象等學說,也確立了象在展現(xiàn)無限世界意義方面的特殊功能。
(摘編自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
材料二:
“古詩之妙,專求意象”,這是明代詩美學家胡應麟在《詩藪》中對“古詩”美學特點的概括。最
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盡意”中產(chǎn)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學理論
的“形象”概念,而是一個審美概念。意象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因子,來自《易》?!耙住睂W作為
中國文化學之一,被不斷地張揚和傳播著,“易”學已成為無所不包的大雜學,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因
子,因其內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備了極為廣泛的周延性、適用性和實用性。
胡適《先秦名學史》說:“‘意象’是古代圣人設想并且試圖用各種活動、器物和制度來表現(xiàn)的理
想形式。”“象”的個體能夠代表、規(guī)范、表征群體或無數(shù)的類似個體,于是“象”具備了“象征”性
特征,這是一種廣義的文化學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種特定符號來表示普遍物象,
應該視作后來文學美學“以小見大”說的文化張本及南朝梁代劉勰“以少總多,情貌無遺”論的審美淵
源。劉勰也是把文化意義上的“意象”導入審美學的第一人。
“意”“象”是一種聯(lián)結體,合成為“意象”這一文化學范疇。“象”是物象模擬體,“取象”不
是終極,其功能是以“象”而盡“意”。所謂“意”是對于事相及其關系的體認??鬃釉唬骸笆ト肆⑾?/p>
以盡意?!边@里對“象”的功能作出了說明。“象”為了盡“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對于事相
及其關系的體認。魏晉玄學的開創(chuàng)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
尋象以觀意。”這樣,“意”“象”之間就構成了關系,即體認和對象的統(tǒng)一體。中國文化學的“意象”
論,便在關系上強調二者的結合、統(tǒng)一,使其成為一個不可分解的概念。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說:
“夫意象應日合,意象乖日離?!彼窍鄳嗪?,而不是互?;ルx。意象既有象的具體性,又有意的觀
念性。它是比物象更高了一個層次或者說是更推進了一步的范疇。
“意象”是一個文化范疇,它何以會被''引渡”到文學美學領域,成為文學美學的重要審美原則和
批評標準,產(chǎn)生胡應麟所作出的“古詩之妙,專求意象”的評價呢?
不了解中國文化學就不能或無法了解中國文學美學。中國的文體在最初,是作為文化范疇存在的。
詩歌一開始的功能是認知功能,約束在興、觀、群、怨范圍內,是文化智慧甚或知識來源之一。其審美
功能是在后來被確定,這種確定包含著對原初的文化意義的擺脫。作為詩美學的一個細胞的“意象”建
構,也在這樣的總趨向中被裹挾而下作同一個走向。文學美學的意象建構和文化學的意象在建構方式上
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者的胎記。
(摘編自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象”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因子,具備極為廣泛的周延性、適用性和實用性。
B.“意象”來自《易》,它不同于“物象”概念,是比“物象”更高了一個層次的范疇。
C.作為捕魚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須拋棄的媒介,這個觀點與“立象以盡意“有些矛盾。
D.胡適在《先秦名學史》中認為南朝梁代的劉勰是把“意象”導入審美學的第一人。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象”是審美概念,既有象的具體性,又有意的觀念性,因此最能體現(xiàn)詩的美學特點。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王弼在《周易略例》中的文字,不過兩者論證的觀點并不相同。
C.了解中國文化學對于了解中國文學美學至關重要,兩者的意象在建構方式上存在關聯(lián)性。
D.“象”具有象征性,具有中國特色的“立象盡意、象外之象”等學說,確立了象的特殊功能。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xiàn)“象”的“暗示性”特征的一項是()(3分)
A.指事造形,窮情寫物。(鐘蝶)B.體物雜撰,言辭各殊。(何景明)
C.若盡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王弼)D.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劉勰)
4.兩則材料均以“意象”為核心展開,試比較它們探討的共同點和側重點。(6分)
5.根據(jù)材料一的內容,請簡析聞一多詩歌《紅燭》“意、象、言”的特點。(4分)
紅燭
聞一多
紅燭??!這樣紅的燭!詩人??!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戎屏?,便燒著!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
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
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倚牧鳒I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p>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漢江血肉
葉雨蒙
直到后半夜馮子恩蘇醒了,那時寒風刮得更緊了。向荒坡四周尋望,只見灌叢的暗影在疾風中索索
抖動,不見一絲人跡。敵人早已不見了;那么掩護自己的古建祿呢?他怎么樣了?狂風的間歇中,他微
微抬起頭來,忽見距他十幾米外地面上有一團暗影,好似一個倒伏的人,他一怔,便挪動著向前爬...
真的是古建祿!他撲上去抱住他的歪著的頭顱,雙手感到了他臉部肌肉的僵硬和冰涼!他走了,這樣匆
匆忙忙,甚至沒來得及與戰(zhàn)友說一聲再見……
馮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處土質稍顯松軟的地段,用手摳挖地面,卻有如摸到一塊滿是
銹砂的生鐵。他發(fā)愁了。但是必須盡快辦好這件事呵,他回轉頭眺望茫茫的漢江,漢江灰蒙蒙的,岸邊
蒿草在寒風中喇喇抖動著干枯的莖葉。要是把戰(zhàn)友的遺體沉到江里倒不錯,等于是水葬了。
2
天蒙蒙亮的時候,馮子恩終于將古建祿運到了封凍的漢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陣,之后從
右肩取下沖鋒槍,檢查了一下準星和擊發(fā)處,還行。好啦,這一回成功在槍!
先安葬戰(zhàn)友,再為他復仇!
他望了望江岸開闊地,那條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條路后面向坡上緩緩升起的稀疏的灌木叢,此刻顯得
靜悄悄的。風減弱了,灰暗的晨霧在四處彌漫。奇怪,那些兔崽子們都縮到哪兒去了?他憤憤地想。好
吧,現(xiàn)在先不管他們,一會他們會來的,一定會叫他們來!他從后腰上取下那顆手榴彈,小心翼翼地擰
開彈柄后的蓋帽,幾秒鐘后,手榴彈噬魂冒著青煙劃一個弧形落到不遠處的江面上。隨即便轟然一響,
碎冰塊和彈片一陣雨似的嘩嘩落下來。爆炸過后,前方冰面上出現(xiàn)一個窟窿,好像有縷縷水汽向天空升
浮著。馮子恩盯著那裊裊飄升的水汽,一點點把戰(zhàn)友的遺體推到冰窟窿前。①水很潔凈,呈鋼藍色,汩
汩地從冰層下流過。他伸手向冰窟窿里撩了些江水,擦拭著死者臉上的血跡,同時感到冰涼的江水漸漸
漫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將古建祿遺體頭朝下,一點點送往水中...
白蒙蒙的晨霧里,那幫端著卡賓槍的美國兵一路跑步奔到江邊,一個瘦高個兒的士兵向江面指了指,
大概是發(fā)現(xiàn)了臥倒的馮子恩吧,呼啦一下,全部臥倒了。
馮子恩沒有開槍。他紋絲不動地臥在冰面上,臉貼冰面,忍受著極度的虛弱和傷痛以及冰面上浸漫
過來的冰涼的江水。
②?這樣過去好一陣,雙方都沒有動靜。
敵兵們不能斷定江面上趴臥的是死人還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個志愿軍,剛才的手榴
彈爆炸又是怎么一回事?③誰投的?志愿軍不會自己炸自己吧?
后來,那個瘦高個子敵兵試探著朝馮子恩打過來一梭子彈,“叭叭叭……”卻不見反應。他們放心
了,可能是具死尸。敵兵接著又亂放一陣槍,估計即便是活的也讓這一陣亂槍打死了。他們一個接一個
地從地上爬起來,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
馮子恩右肩中了一彈,大概鎖骨被擊碎了,鮮血急速流淌下來,在冰面上聚了一灘。其余的子彈都
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濺。他很瞧不起這幫美國兵,槍法太差啦!他依舊一動不動地趴在冰
上,雙手在懷里抱緊沖鋒槍。其實不用他裝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將要流盡,體力早已耗完,
唯有一■顆心臟還在跳動...
敵人成散兵線向他走來,皮靴踩踏著冰面,發(fā)出橐橐的響聲……近些,再近些……馮子恩用頑強的
毅力又堅持了最后幾秒鐘,之后他緩緩地從懷中向前伸出沖鋒槍。
"噠噠噠”一梭子復仇的子彈從他的槍口呼嘯而出。敵兵們驚叫著翻滾倒地。馮子恩痛楚地閉
上雙眼,知道自己沒有射中一個敵人,他的右肩負了傷,幾乎無法握槍瞄準了,手指也凍得僵硬難以彎
曲。④沖鋒槍在他的懷中亂跳,一串子彈打飛了。
一顆子彈也沒有了,他拖過沖鋒槍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掙扎著翻了兩個滾,到了冰窟
窿前。敵人開始還擊了,子彈刮風似的從他四周掠過,他先將雙腳和兩條小腿探入江水中,上半身留在
冰面上,頓時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動他雙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骨他知道,這已是他最
后的痛苦了,再過一小會兒,他就什么也感覺不到了。他兩手按著冰面,使自己的身體繼續(xù)向江水里下
沉。江水浸過了他的臀部,接著又浸過他的腰腹……就在他的頭顱入水的一霎間,他抬頭向天空望了最
后一眼。
那時初升的陽光已從東山瀉過來,碧藍而遼闊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鷹在靜靜地盤旋。江岸高聳的山峰
上,樹林被陽光照亮了……
[注]節(jié)選自葉雨蒙長篇紀實小說《漢江血》,作品描寫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zhàn)
進行的第三、第四次戰(zhàn)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蘇醒后的馮子恩尋找戰(zhàn)友古建祿開篇,“寒風”“歪著的頭顱”“僵硬和冰涼”的遺體共同勾勒出戰(zhàn)場
的慘烈景象。
3
B.不同于《百合花》精心描繪日常生活片段,從側面表現(xiàn)戰(zhàn)爭,本文主要通過正面描寫激烈、殘酷的戰(zhàn)
爭場面來表現(xiàn)主題。
C.小說結尾筆意突轉,與前文慘烈戰(zhàn)斗形成反差,為讀者留下無盡的思考空間。
D.運送古建祿遺體到距離并不遠的漢江冰面上,花費了馮子恩不少時間,這主要是因為他心中對古建祿
充滿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富有畫面感,極具感染力,“汩汩”寫出了靜水深流的美感。用“鋼藍色”“潔凈”
的江水“擦拭”死者的血跡,這一細節(jié)飽含著馮子恩的深情。
B.句子②富有張力,描述的是戰(zhàn)場上的短暫平靜,為了展現(xiàn)戰(zhàn)爭中的緊張氛圍和等待的煎熬。
C.句子③描寫了敵人的心理活動,是全知視角下對前文雙方僵持情節(jié)的補充交代。
D.句子④用擬人手法描摹沖鋒槍不受馮子恩控制的狀態(tài),與上文“成功在槍”遙相呼應,“打飛了”暗含著主
人公報仇失敗的遺憾。
8.小說標題《漢江血》的“血”字,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9.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說:“戰(zhàn)爭意味著血和鐵?!蓖菓?zhàn)爭題材小說,本文與茹志鵑的《百合花》有許多
不同之處,請結合文本談談有哪些不同。(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
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目:“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
口細鱗,狀如松江之妙。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目:“我有斗酒,藏與久矣,以待子不時之
而O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心俘,而
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嶗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②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
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
玄裳緡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跣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
答?!皢韬簦∴嫖?!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
之,不見其處。
(節(jié)選自蘇軾《后赤壁賦》)
【注】①雪堂:蘇軾在黃州所建的新居,離他在臨皋的住處不遠,在黃岡東面。堂在大雪時建成,
畫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②棲鶻(hu):睡在樹上的鶻。鶻,鷹的一種。③馮夷:傳說中的黃河
之神。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
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羽衣國摘蹌回過?臨皋之下回揖予回而言曰回赤壁之團游回樂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藏之久矣”中的“之”與《詩經(jīng)?靜女》中“美人之貽”中的“之”含義相同。
B.文中“曾日月之幾何”中的“幾何”與曹操《短歌行》“人生幾何”意思相同。
C.“道士”指道教徒。道教發(fā)源于中國,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奉老子為教祖。
4
D.”嗇櫓灰飛煙滅”中的“灰”和成語“雷厲風行”中的“雷”用法相同。
12.下列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后赤壁賦》中作者幡然醒悟鶴為道士所化,鶴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現(xiàn)的同一對象,作者借此傳達
出濟世扶危的宏大的人生抱負。
B.《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作者通過刻畫周瑜的英雄形象,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
C.蘇軾賦通過“霜露”、“落葉”、“明月”等景象營造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畫面,加上冬季水落石出的景象,給
人以孤獨之感。蘇軾詞通過“大江奔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等景象展現(xiàn)出宏大的氣勢和壯麗的畫面,
給人以力量感。
D.兩則文本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蘇軾賦側重現(xiàn)實與夢境的交織,表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孤寂與悵然;
蘇軾詞側重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比,表現(xiàn)出蘇軾對英雄豪杰的仰慕以及對于自己年歲將老、仕途失意的感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3分)
(2)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縮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5分)
14.有人說《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都體現(xiàn)了蘇軾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請結合作品內容進行分析論證。(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八月十五日夜渝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②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溢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本詩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中秋夜,時白居易因直言進諫,被貶為江州司馬。②杏園:
唐時朝廷舉辦慶宴的場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敘述了去年詩人在皇家街園曲江杏園邊賞月,今年就被貶到江州,令人唏噓。
B.前兩聯(lián)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場景,抒發(fā)了今非昔比的感慨。
C.頸聯(lián)對仗工整,“何處是”“幾回圓”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孤苦之情。
D.尾聯(lián)表現(xiàn)出詩人歷經(jīng)磨難之后極其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耐人尋味。
16.同是寫月,《琵琶行》的“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與本詩相比,作用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詩善用青色,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寫出將下雨時的黑沉陰郁,又
用“”表現(xiàn)天空的廣闊無際。
(2)即便“故國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當年在
金陵的宮殿,慨嘆已物是人非:","。
(3)小剛回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只見桃花盛開,油然而生愉悅之情,不由得想起了陶淵明“,
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5
如果把智能系統(tǒng)比作人,那么傳感器就是人的感官。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感知周圍環(huán)境并把數(shù)據(jù)傳
遞給系統(tǒng)進行計算,對情況進行實時分析、判斷和應對。隨著數(shù)字化、智能化的不斷深入,各式各樣傳
感器的①大為拓寬,為人類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傳感器是信息系統(tǒng)的“慧眼”。它就像人類的眼睛、耳朵、皮膚等感官一樣,能感知周圍環(huán)境,幫
助我們認識②的世界。A____________________,傳感器比人的感官更敏銳、更強大。
客觀世界所包含的信息之多樣,遠遠超出我們感官的能力范圍。人的眼睛無法觀察紅外輻射和紫外輻射,
耳朵聽不見次聲波和超聲波,對于“不見蹤影”卻時刻產(chǎn)生影響的磁場也無法感知。這些超出感官的能
力范圍的信息,B________o
傳感器技術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信息領域高端器件的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通信、航空
航天、生命健康等領域均發(fā)揮著③的作用。比如一輛汽車會安裝感知壓力、溫度、位
置、聲音、光、電等的超過100種傳感器,由車載電腦進行處理,幫助駕駛員做出判斷。對數(shù)據(jù)的智能
化分析降低了駕駛汽車的難度,讓汽車變得更安全、更好開。更進一步,無人駕駛汽車通過傳感器實時
獲取道路信息,一旦發(fā)現(xiàn)障礙物,便可通過智慧分析及時避讓。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請在文中波浪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0個字。(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當夜幕降臨,天空繁星閃爍,鳥鳴聲悄然消失,青蛙也不再歌唱,民宿的紅燈籠卻在閃亮,村前
的小溪流卻在輕聲歌吟。此時,在田溪村民宿里居住的游客,或泡上一杯花茶,或端起一碗米酒,或在
品味瓜果香甜,或在回味磐石大峽谷留在心里的雄偉、粗獷之美。然后,游客會枕著“山味兒”“土味
兒”“村味兒”沉沉睡去,在甜夢中享受大山深處的安寧和靜謐。
②當天邊浮起層層紅霞,一抹余暉鍍亮了民宿,我走進一棟已有50年歷史的干打壘泥土老屋。這是
田溪村出了名的農家菜館。擺在桌上的有清燉土雞、筍干炒臘肉、蒸芋頭等家常菜肴,都是在城里難以
嘗到的美味。讓我感到新鮮的,是那碗清蒸扁豆。碗里的扁豆如銅錢般大小,呈青黃色,有淺淺的花紋,
吃在口里柔軟而清甜,口感、味道極佳。農家菜館的主人介紹,這種扁豆只在瀏陽一帶生長,特別受外
地游客的喜愛。
③田溪村的民宿有70多家,到了暑假與國慶假期期間,一次能住進1700多人。2018年以來,田溪
村已接待游客約80萬人次,帶動村民創(chuàng)收一億多元。春節(jié)前,開設田溪村民宿的村民正在打掃衛(wèi)生,清
潔門庭,準備著米酒、鞭炮、春聯(lián)、燈籠,以迎接從四面八方來田溪村過節(jié)的游客。看著村民臉上浮起
的甜美笑容,望著山寨里紅火的景象,聽著這些喜人的情況介紹,我胸中涌動著幸福的浪潮。
20.文中在寫游覽體驗時,有時用“游客”,有時又用“我”,這樣安排有何用意?(3分)
21.第三段多處運用數(shù)字,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結合文本,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xù)下去,而我們采
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fā)茅,至I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睂τ谏囊?/p>
義,“時代楷?!辩姄P教授這樣說。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6
參考答案
1.B【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象’……有著極為廣泛的周延性、適用性和實用性”錯誤,由材料二第一段“'易'學已
成為無所不包的大雜學……使得它具備了極為廣泛的周延性、適用性和實用性”,可見“有著極為廣泛
的周延性、適用性和實用性”的不是“意象”,而是“易學”。
C.“這個觀點與'立象以盡意‘有些矛盾”錯誤。由材料一第一段末“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
介。這里存在著兩層超越,一是由象對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對象的超越,即所謂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言和象都是捕魚之筌,都是需要拋棄的媒介”可知,二者并不矛盾。
D.“胡適在《先秦名學史》中認為“錯誤。由材料二第二段末“劉勰也是把文化意義上的‘意象’
導入審美學的第一人”可知,這并不是胡適觀點,而是作者觀點。
2.A【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因此最能體現(xiàn)詩的美學特點”錯誤。由材料二第三段末“意象既有象的具體性,又有意的觀念
性”可知,“象的具體性”“意的觀念性”是“意象”的特征,而不是體現(xiàn)詩的美學特點的原因,屬于
強加因果,并且“最能”說法過于絕對。
3.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
A.意思:指明事理,創(chuàng)造形象,窮盡情性,描摹事物,指詩歌的寫作手法。B.意思:體察萬物,言
辭各不相同。C.是指“得意忘象”。D.“隱之為體,義生文外”是指“暗示性”。
4.(6分)(1)共同點:兩則材料都分析了“意”和“象”的關系。(2分)(2)側重點:材料一
側重論述意、象、言三者的關系及“象”的獨特意義;(2分)材料二側重論述“意象”的含義、與文化
學的關系及被引進文學美學的原因。(2分)
5.(4分)①“意”:聞一多看到民眾受著桎梏,尚未覺醒,故有無私奉獻以喚醒民眾、點亮世界之
意。②“象”:“紅燭”燃燒自己,最終成為灰燼,但創(chuàng)造了光明。③“言”:詩歌用熾熱的文字刻畫
出紅燭的形象,將紅燭的屬性和自己無私奉獻的追求關聯(lián)起來。④“言”的形式和紅燭形象共同支撐起
詩人無私奉獻以點亮世界之意。
6.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內容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判斷選擇。
D.“這主要是因為他心中對古建祿充滿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錯誤。根據(jù)第二段“他回轉頭眺望
茫茫的漢江,漢江灰蒙蒙的,岸邊蒿草在寒風中喇喇抖動著干枯的莖葉”和第三段“馮子恩終于將古建
祿運到了封凍的漢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陣”等可知,運送古建祿遺體的過程艱難且費時,并
非因為馮子恩心中對古建祿的不舍而不愿加快速度,而是因為戰(zhàn)場環(huán)境惡劣,馮子恩自身受傷,體力耗
盡,以及需要處理戰(zhàn)友遺體遭遇的現(xiàn)實困難。
7.A【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能力。解答時,要明確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
析與鑒賞,再判斷選擇。
A.“‘汩汩’寫出了靜水深流的美感”有誤,“汩汩”是水急流的樣子,應該是富有動態(tài)感。
8.(4分)①表層看,指主人公在漢江戰(zhàn)斗中流血犧牲,“血”字體現(xiàn)戰(zhàn)斗的慘烈。②深層看,表現(xiàn)
出我志愿軍戰(zhàn)士不畏強敵、視死如歸的“鐵血精神”。
9.①從主旨看,本文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友情和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百合花》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年代崇高純
潔的人際關系,歌頌了人性美。②從手法看,本文正面描寫了激烈、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百合花》精心
描繪日常生活片段,從側面表現(xiàn)戰(zhàn)爭場景。③從選材看,本文選取了戰(zhàn)爭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表現(xiàn)主題,
《百合花》通過幾件平凡小事對主題深入開掘。④從語言看,本文似英雄詩篇,語言生動、樸直、真摯,
呈現(xiàn)出“悲壯”之美,《百合花》語言清新自然,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每點2分,滿分6分)
10.答案:BDF【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原文:(夢一道士)羽衣K扁趾,過臨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
1LA【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意思以及了解相關文化常識的能力。
A項,第一個“之”是代詞,它。第二個“之”是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7
12.A【詳解】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項,“抒發(fā)了詩人濟世扶危的宏大的人生抱負”錯誤。由原文最后一段對“羽化”為道士的孤鶴
與夢境的描寫可知,作者更多表現(xiàn)的是一種超脫塵世、逍遙物外、曠達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13.(8分)【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
(1)過了一會兒,(我)嘆息道:“有了客人卻沒有酒,有了酒卻沒有菜肴。月色皎潔,晚風清涼,
怎樣度過這樣美好的夜晚呢?"(譯出大意給1分;“己而”1分;“如……何”1分。)
(2)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如車輪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身上的白羽如
同潔白的衣衫,戛然長鳴一聲,擦過我的小船向西飛去。(譯出大意給1分;“適”:剛好、恰巧,1
分;“玄”:黑;“縮”:白,1分;“掠”:擦過,1分;“西”,往西飛,1分。)
14.(5分)【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以及分析論證能力。
示例:同意這種觀點。
①在《后赤壁賦》中,蘇軾描繪了冬季赤壁的清冷景色,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結尾處夢到道士
和孤鶴,雖帶有神秘虛幻色彩,但也表現(xiàn)出蘇軾在困境中對超脫現(xiàn)實的渴望,體現(xiàn)出一種豁達超脫的人
生態(tài)度。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開篇以大江奔騰的壯闊景象展現(xiàn)出宏大的氣勢,面對歷史的
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他雖感慨自己壯志未酬,羨慕周瑜的英雄風采,但并未陷入消極情緒中。而是在對
歷史的思考中,以一種豁達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的人生?!叭松鐗?,一尊還酹江月”,表達了他對人生的
超脫感悟,把人生的起伏看作如夢一般,以灑脫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的不如意。
示例2:不同意這種觀點。
①在《后赤壁賦》中,雖然結尾處有孤鶴、道士等看似超脫的意象,但在此之前的實景描寫充滿了
清冷孤寂之感。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等,這種環(huán)境的渲染更多地透露出蘇
軾在貶謫困境中的孤獨與迷茫。夢到道士和孤鶴更像是一種無奈的精神寄托,而非真正的豁達超脫。文
中蘇軾對自然變化的感受也顯示出他對人生無常的敏感與不安,這與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存在一定差距。
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對周瑜的敬仰和對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形成鮮明對比?!岸嗲閼ξ?
早生華發(fā)”等詞句流露出他對時光流逝、自己功業(yè)未成的惆悵與失落。盡管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月”這樣看似灑脫的話語,但這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而非真正的豁達超脫。整首詞中,蘇軾對歷史和
自身命運的思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難以完全體現(xiàn)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
(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步行出來,準備回到臨皋。有兩位客人跟隨我,經(jīng)過黃泥坂。(這
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樹葉全都脫落,人影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主客相顧而笑,邊走邊唱和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息道:“有了客人卻沒有酒,有了酒卻沒有菜肴。月色皎潔,晚風清涼,怎
樣度過這樣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這魚)大嘴細鱗,形狀就
像松江的鯨魚。可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
很久,以待你不時之需。”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下游玩。奔流的江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有千尺高。
山勢很高,月亮顯得很小,江水退落,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時日啊,(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
色便再也認不出來了!我于是撩起衣衫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茂密的亂草,蹲坐在形如虎豹的怪
石上,登上狀如虬龍的古木,攀扶著鶻棲宿的高巢,俯瞰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沒能跟著我到這
里。(我)撮口長嘯一聲,草木被震動,高山共鳴,深谷回應,大風刮起,波濤洶涌。我也暗自悲哀,
毛骨悚然而感到恐懼,(覺得這里)氣氛恐怖不可久留。返回(岸邊)登上小船,縱船到江心,聽任小
船漂到哪兒,就在哪兒歇息。這時快到半夜,(我)環(huán)顧四周,寂靜無聲。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
東邊飛來,翅膀如車輪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戛然長鳴一聲,擦過
我的小船向西飛去。
8
過了一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衣,步履飄然,走過臨皋亭下,
向我拱手作揖說:“在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鞍パ剑∥抑懒?!
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jīng)過我船上的,不就是您嗎?"道士回頭笑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看去,已經(jīng)看
不到他的位置。
15.A【詳解】昔年:往年。不是去年。
16.①本詩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寄托相思之情,抒發(fā)思鄉(xiāng)之苦;(1分)
將昔年賞中秋之月的愉悅與今年賞中秋之月的孤苦對比,進一步突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
情。(2分)②《琵琶行》則借“月”寫環(huán)境的靜寂寥廓,點出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聲中,(1分)側面
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2分)。
17.(1)云青青兮欲雨青冥浩蕩不見底
(2)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3)示例一常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示例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符合“桃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海洋工程物資儲運與海上運輸合同
- 融資策略在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與實踐
- 設備清而不損效率節(jié)節(jié)高升-實驗室的清潔策略
- 職業(yè)技能訓練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雙重提升
- 現(xiàn)代科技與學生身心健康融合教育的實踐案例分析
- 現(xiàn)代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策略
- 科技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型報告制作
- 跨國教育合作項目提升學校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 邏輯思維在醫(yī)療診斷中的重要性
- 音樂劇排練中的舞臺表演心理輔導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8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估處2025年教學質量監(jiān)控督導工作計劃
- 金字塔原理與結構化思維考核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梅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革蘭陽性球菌》課件
- 基礎護理學導尿操作
- 標牌加工風險防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