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臨床診斷技能實操分析與評估報告_第1頁
2025年臨床診斷技能實操分析與評估報告_第2頁
2025年臨床診斷技能實操分析與評估報告_第3頁
2025年臨床診斷技能實操分析與評估報告_第4頁
2025年臨床診斷技能實操分析與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驗診斷學試驗匯報紅細胞計數(shù)試驗試驗目的:通過紅細胞計數(shù)試驗1、掌握紅細胞計數(shù)方原理、措施及注意事項。2、掌握血細胞計數(shù)板的構造試驗器材:血細胞計數(shù)板、顯微鏡、蓋玻片、試管、血紅蛋白吸管、生理鹽水試驗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經一定量等滲性稀釋液稀釋后,充入血細胞計數(shù)池中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容積內的細胞,再換算成每升標本的細胞數(shù)匯報。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紅細胞稀釋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試管內。2、用血紅蛋白吸管吸血至10ul處。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將血液迅速輕輕吹入盛有紅細胞稀釋液的試管內,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搖勻。4、將計數(shù)池與蓋玻片用軟布料擦凈,將蓋玻片覆蓋于計數(shù)池上。5、用吸管吸取混勻的紅細胞懸液,充入計數(shù)池中。6、待2-3分鐘,讓紅細胞完全下沉后,將計數(shù)板平放在顯微鏡臺上,用低倍鏡觀測,如紅細胞分布均勻即可換高倍鏡進行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的區(qū)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個中方格(正中一種和四角各一種)。計數(shù)原則:數(shù)上不數(shù)下,數(shù)左不數(shù)右的計數(shù)原則即凡壓在中方格邊線(雙線)上的紅細胞,只計上側與左側線上的細胞,而壓在下側與右側線上者不計入。計算:紅細胞數(shù)/1=5個中方格內紅細胞數(shù)×5×10×201×106或紅細胞數(shù)/l=5個中方格內紅細胞數(shù)÷100×1012式中×55個中方格換算成1個大方格×101個大方格容積為0.1ul,換算成1.0ul?!?01血液的稀釋倍數(shù)×106由u1換算成112參照值男:(4~5.5)×10/112女:(3.5~5)×10/112新生兒:(6~7)×10/112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項:1、吸管、試管要注意清潔、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防止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塊應重新采血。2充液前,紅細胞復液要充足搖勻,紅細胞懸液注入計數(shù)池內規(guī)定分布均勻,不可有氣泡,亦不可有多出液體外溢。3、中方格內紅細胞分布應均勻,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紅細胞數(shù)約為80-100個,各中方格內之紅細胞相近,如懸殊過大(超過10個細胞以上的)應重混勻再充填。試驗診斷學試驗匯報血紅蛋白測定試驗目的:通過血紅蛋白測定1、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術。2、掌握紅血紅蛋白測定的原理、措施及注意事項。試驗儀器:試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計試驗原理:血紅蛋白中的亞鐵離子(fe2+)被高鐵氰化鉀氧化成高離子(fe3+),血紅蛋白轉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與氰離子(cn-)結合,生成穩(wěn)定的氰化高鐵血紅蛋白。用光電比色計在540nm波長比色。從hicn參照液制作的原則曲線上讀取血紅蛋白克數(shù)。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試劑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勻置5分鐘2、用721光電比色儀,540nm波長,試劑為空白調0點比色,讀取光密度,查原則曲線得成果。計算:血紅蛋白(g/1)=測定管吸光度×367.7數(shù)據(jù)處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hb:g/1參照值男0.40~0.541/1女:0.37~0.481/1小朋友:0.35~0.491/1新生兒:0.50~0.601/l注意事項:1、做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計數(shù),在采血時應先做血膜再做紅細胞,然后做白細胞,血紅蛋白檢查,防止紅細胞破壞。篇二:試驗診斷學試驗匯報(牡丹江醫(yī)學院)試驗診斷學試驗操作匯報二、血紅蛋白測定五、尿比重九、尿葡萄糖定性檢查(班氏法)紅細胞計數(shù)試驗試驗目的:通過紅細胞計數(shù)試驗1、掌握紅細胞計數(shù)方原理、措施及注意事項。2、掌握血細胞計數(shù)板的構造試驗器材:血細胞計數(shù)板、顯微鏡、蓋玻片、試管、血紅蛋白吸管、生理鹽水試驗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經一定量等滲性稀釋液稀釋后,充入血細胞計數(shù)池中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容積內的細胞,再換算成每升標本的細胞數(shù)匯報。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紅細胞稀釋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試管內。2、用血紅蛋白吸管吸血至10ul處。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將血液迅速輕輕吹入盛有紅細胞稀釋液的試管內,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搖勻。4、將計數(shù)池與蓋玻片用軟布料擦凈,將蓋玻片覆蓋于計數(shù)池上。5、用吸管吸取混勻的紅細胞懸液,充入計數(shù)池中。6、待2-3分鐘,讓紅細胞完全下沉后,將計數(shù)板平放在顯微鏡臺上,用低倍鏡觀測,如紅細胞分布均勻即可換高倍鏡進行計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的區(qū)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個中方格(正中一種和四角各一種)。計數(shù)原則:數(shù)上不數(shù)下,數(shù)左不數(shù)右的計數(shù)原則即凡壓在中方格邊線(雙線)上的紅細胞,只計上側與左側線上的細胞,而壓在下側與右側線上者不計入。紅細胞數(shù)/1=5個中方格內紅細胞數(shù)×5×10×201×106或紅細胞數(shù)/1=5個中方格內紅細胞數(shù)÷100×1012×101個大方格容積為0.1ul,換算成1.0ul?!?01血液的稀釋倍數(shù)×106由u1換算成1數(shù)據(jù)處理:rbc:12女:(3.5~5)×10/112新生兒:(6~7)×10/112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項:1、吸管、試管要注意清潔、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防止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塊應重新采血。2充液前,紅細胞復液要充足搖勻,紅細胞懸液注入計數(shù)池內規(guī)定分布均勻,不可有氣泡,亦不可有多出液體外溢。3、中方格內紅細胞分布應均勻,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紅細胞數(shù)約為80-100個,各中方格內之紅細胞相近,如懸殊過大(超過10個細胞以上的)應重混勻再充填。血紅蛋白測定試驗目的:通過血紅蛋白測定1、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術。2、掌握紅血紅蛋白測定的原理、措施及注意事項。試驗儀器:試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計試驗原理:血紅蛋白中的亞鐵離子(fe2+)被高鐵氰化鉀氧化成高離子(fe3+),血紅蛋白轉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與氰離子(cn-)結合,生成穩(wěn)定的氰化高鐵血紅蛋白。用光電比色計在540nm波長比色。從hicn參照液制作的原則曲線上讀取血紅蛋白克數(shù)。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試劑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勻置5分鐘2、用721光電比色儀,540nm波長,試劑為空白調0點比色,讀取光密度,查原則曲線得成果。計算:血紅蛋白(g/1)=測定管吸光度×367.7數(shù)據(jù)處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hb:g/1參照值男0.40~0.541/1女:0.37~0.481/1小朋友:0.35~0.491/1新生兒:0.50~0.601/1注意事項:1、做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計數(shù),在采血時應先做血膜再做紅細胞,然后做白細胞,血紅蛋白檢查,防止紅細胞破壞。白細胞計數(shù)試驗目的:掌握白細胞計數(shù)顯微鏡計數(shù)法原理及技術。試驗器材:顯微鏡、微量吸管、計數(shù)板、蓋玻片、白細胞稀釋液。試驗原理:用稀醋酸液將血液稀釋并破壞紅細胞,混勻后充入計數(shù)池中,于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體積內的白細胞數(shù),通過換算求得每升血液內的白細胞數(shù)。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試管1支,加白細胞稀釋液0.38ml。2、用清潔干燥的微量吸管精確吸取末梢血20微升或抗凝血20微升。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輕輕注入稀釋液底部,再吸取上清液清洗3次,搖勻。4、將計數(shù)板與蓋玻片用軟布擦凈,將蓋玻片覆蓋于計數(shù)池上,再用微量吸管吸取懸液,充入計數(shù)池與蓋玻片間的細縫隙中,靜止2-3分鐘,待白細胞下沉。5、用低倍鏡計數(shù)四角的四個大方格內的白細胞數(shù)。計算:(四個大方格內wbc數(shù)/4)×10×20×106=wbc數(shù)/20×109/升數(shù)據(jù)處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成人:(4-10)×109/升新生兒:(15-20)×109/升6月-2歲:(11-12)×109/升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試驗目的:掌握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原理及技術。試驗器材:顯微鏡、染色缸和架,載玻片、瑞氏染液、香柏油、二甲苯。試驗原理:把血液制成細胞分布均勻的薄膜涂片,經wright染色后,顯微鏡下觀測,根據(jù)白細胞形態(tài)特點逐一分類計數(shù)。得出多種白細胞的相對比值,并注意觀測其形態(tài)和質量的變化。操作環(huán)節(jié):1、取末梢血1滴。置于載玻片的一端,以邊緣平滑的推片制成血涂片,空2、用蠟筆在血膜兩端劃線,以防染液溢出,然后將血片放于染色架上。3、先加瑞氏染液數(shù)滴,使其覆蓋整個血膜,固定染色細胞0.5-1分鐘。4、按1:1或1:2加緩沖液與染料混勻,染色10分鐘左右。5、在血膜染10分鐘后,用緩沖液或靠近中性的水沖去洗液,待自然干燥或濾紙吸干后,用鏡油觀測。計算:1、先用低倍鏡觀測血片染色狀況,白細胞多少和細胞分布狀況。2、選擇血涂片的體尾交界處,染色良好的區(qū)域,在油鏡下計數(shù)100-200個白細胞,按其形態(tài)特性進行分類計數(shù),求出各自白細胞所占數(shù)值(百分率)。第一章總論第二章血液檢查examinationofblood二、1.血液有形成分的構成血細胞占全血40~50%,稱之有形成分1.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2.紅細胞(重要成分是血紅蛋白)3.血小板三.血液一般檢查generalexaminationofblood(erythrocytecount(rbc)紅細胞計數(shù)hemoglobindeleukocytecountplateletcount(plt)血小體現(xiàn)(粒細胞增高并左移)操作:用等滲稀釋液將血液作200倍稀釋,滴入血細胞計數(shù)板中靜止1-2min,于高倍鏡下計數(shù)5個中方格紅細胞總數(shù),經換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紅細胞數(shù)。匯報格式:δ.88×1012/13.81×1012/1(男)4.0~5.5×1012/1(女)3.5~5.0×1012/1(新生兒)6.0~7.0×1012/13.有關檢測[1].平均紅細胞容積(mcv):mcv=紅細胞比容/紅細胞數(shù)紅細胞數(shù)參照值:80-94fl[2].紅細胞比容測定(hct):抗凝全血經離心沉淀后,測得下沉的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積的比例值。參照值男性42-49%女性37-48%[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指平均每個紅細胞內所含血紅蛋白的量。[4].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指平均每升紅細胞中所含血紅蛋白濃度[5].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rdw):rdw=s.d./平均紅細胞體積類型mcVmchmchc病性貧血單純小細胞貧血<80<26310-350慢性炎癥性貧血腎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貧血<80<26<3004.臨床意義: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長約25號,引起血液稀釋;6個月~2歲的小朋友由于生長發(fā)織紅細胞。成人:0.5號-1.5%新生兒(<3月):2%-6號增多:骨髓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血性貧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貧血(可達2血。貧血治療有效。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經對應治療后1-2日即開[1]白細胞計數(shù)leukocytecount倍鏡計數(shù)4個大方格內白細胞總數(shù)。計算原則同紅細胞。原理(顯微鏡計數(shù)原理):用2號乙酸對血液作定量稀釋,同步破壞紅細胞?;靹虿⒌稳胗嫈?shù)室中,低倍顯微鏡下計數(shù)4大方格內的白細胞數(shù),經換算得每升血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公式:wbc/1=4格白細胞總數(shù)?4×10×20×106參照值:成人4.0~10.0×109/1;新生兒15.0~20.0×109/1(白細胞增高)壞。如術后12~76h,wbc常>10.0×109/1;急性心肌梗死后1~2d,常見wbc明顯增高;急藥、滴滴畏中毒,wbc可高達20×109/1以上,代謝性酸中毒。如糖尿病(白細胞減少)某些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可低至2.0×109/1;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惡性網(wǎng)狀細胞病(惡組);急性非白血性白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釋放組織胺、肝素0~1單核細胞(monocyte):吞噬、清除死亡細胞及異物3~8%淋巴細胞(1ymphocyte):參與體液、細胞免疫20~40%分裂池成熟池儲備池邊緣池循環(huán)池桿狀核粒細胞增多:6%:輕度左移;10%:中度左移;25%:重度左移或稱為類白血病反應類白血病反應:患兒男,2.5歲,日本籍,于10天前因受冷而發(fā)熱,自測體溫38℃(腋下),無畏寒、頭痛、嘔吐、腹瀉,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血常規(guī)wbc28.9×109/1,阿莫西林0.125g1999年7月5日急診住我院。試驗室檢查,血象:hb110g/l,wbc23×109/1,血小板121×109/1,幼稚型異常淋巴568,成熟淋巴218,嗜酸性粒細胞28,中性粒細胞218,骨髓穿刺達預后不良中性粒細胞臨床意義天于-12-04由急診收治入院。1.創(chuàng)傷性失血性休克2.腰骶部、骼后部、右臀后部皮膚嚴重挫擦傷伴皮下積血3.骨盆嚴重骨折4.會陰部、肛門嚴重挫裂傷wbc:32.7×109/1:中幼粒細胞:2;晚幼粒細胞:5%桿狀核粒細胞:35%;多核粒細胞:45號;淋巴細胞:9號單核細胞:4%淋巴細胞1ymphocyte7.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細胞生成;在止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參照值100~300×109/1臨床意義血小板增多>400×109/1;見于血小板增多癥、慢性粒細胞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骨髓纖維化、脾切除等。血小板減少<100×109/1;見于血小板減少紫癜(itp)、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x射線照射。病例患者:女32歲已婚,有一8歲女兒,無業(yè)主述:常常頭痛、疲乏、失眠。右肋骨下疼痛,胸骨疼痛。患者長期服用減肥藥,無間斷8.血紅蛋白測定措施: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原理:除hbs外,多種血紅蛋白(hb)均可被高鐵氫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hi),再與cn-結合生成穩(wěn)定的棕紅色氧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在540nm處有一吸取峰9、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多項參數(shù)測定儀器構成:1.主機2終端機3打印機閱讀匯報:1.18、23項參數(shù)中英文匯報2.圖解3.警告標志4.含義匯報庫爾特原理:孔徑阻抗細胞計數(shù)原理白細胞自動化分類二項式分類粒細胞和非粒細胞三項式分類淋巴、中性粒細胞和中間細胞五項式分類嗜中、嗜堿、嗜酸、淋巴、單核細胞第三章貧血是一種癥狀,是指人體單位體積循環(huán)血中,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比積低于正常參照值—即稱為貧血2.rbc:重要功能:攜帶o2、運送co2膜構成:膜糖、膜脂、膜蛋白膜構造:不對稱性、流動性、骨架膜功能:物質運送、抗原性、變形性、免疫功能hb:是紅細胞中的運送蛋白,重要功能是吸取肺部大量co2并輸送到身體各組織hct:是指抗凝全血經離心沉淀后,測得下沉的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積的比例值3.貧血各系統(tǒng)的體現(xiàn):全身軟弱無力、疲乏困倦、皮膚粘膜蒼白呼吸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悸、氣短、心率加緊、呼吸加重等,嚴重者發(fā)生心力衰竭消化系統(tǒng):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統(tǒng):尿可出現(xiàn)少許蛋白,腎功能輕度減低,甚至發(fā)生尿少、尿閉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神經系統(tǒng):頭痛、頭暈、畏寒、反應遲鈍、耳鳴、眼花4.貧血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分類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紅細胞生成素產生缺陷、造血物質缺乏或失運用紅細胞破壞增多:紅細胞內在異常: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鏈生成異常、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紅細胞外在異常:免疫性、機械性、化學與物理、感染、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亢進紅細胞丟失過多:急性、慢性失血貧血發(fā)病病因分類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病紅細胞膜缺陷致溶貧自身免疫性溶貧篇四:診斷學試驗指導班級座號姓名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內科學教研室編試驗一一般檢查及頭頸部檢查(一)熟悉一般檢查及頭頸部檢查的次序、內容和措施,認識其正常狀態(tài)和特性。(二)理解常見的異常狀態(tài)和頭頸部體征的臨床意義。(二)學生分組互相練習,并寫出檢查記錄。1、叩診手法及頭頸部檢查措施操作評議。2、常見異常狀態(tài)和頭頸部體征臨床意義討論。(三)討論及小結。(四)觀看體檢錄像頭頸部檢查部分。電筒、壓舌板、血壓計、棉簽、體溫計、軟尺、叩診槌。四、試驗內容1、一般狀況: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溫、呼吸、脈搏、血壓。2、一般狀態(tài)(1)發(fā)育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發(fā)育狀態(tài)一般以年齡、智力和體格成長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來判斷(要詳細描述)。判斷成果以“正?!?、“不正?!?包括超前或緩慢)記錄之。營養(yǎng)狀態(tài)分為:良好、中等、不良。良好者面色紅潤光澤,皮下脂肪豐滿有彈性,肋間隙及鎖骨上窩平坦,肌肉結實豐滿。不良者皮膚干燥無華,彈性減退,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馳無力,雙手向前平舉時所有肋骨附著部均明顯突出。(極度消瘦、營養(yǎng)不良、舟狀腹等營養(yǎng)狀態(tài)稱"惡病質")。中等介于兩者之間。(2)體位:如自動體位、被動體位、強迫體位(強迫側臥位、強迫坐位、輾轉體位、角弓反張等)等。(3)面容:健康面容、急性病容、重危病容、慢性病容、貧血面容、甲亢面容、二尖瓣面容、傷寒面容、滿月面容等。(4)表情:如安靜、煩躁、快樂、痛苦、淡漠、激動、驚愕等。(5)意識狀態(tài):如清晰、嗜睡、模糊、譫妄、昏睡、昏迷等。(6)步態(tài):如步態(tài)自然、蹣跚步態(tài)、慌張步態(tài)、醉酒步態(tài)等。(二)皮膚和粘膜:彈性、濕度、出汗、顏色(發(fā)紅、蒼白、發(fā)紺、黃染、色素從容或脫失)、皮疹、皮下出血(出血點、紫癜、瘀班、血腫)、蜘蛛痣、肝掌、脫屑、瘢痕、潰瘍、毛發(fā)(烏黑、斑白、毛發(fā)脫落、毛發(fā)增多、毛發(fā)分布狀態(tài))、指甲變形、皮下脂肪(菲薄、豐滿、中等)、浮腫(三)淋巴結:依序檢查耳前、耳后、乳突區(qū)、枕部、頜下、頦下、頸前、頸后、鎖骨上窩、腋窩、滑車上、腹股溝、窩等部位之淋巴結。腫大時應記錄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壓痛、活動度、有無粘連、局部皮膚有無瘺管、疤痕、紅腫、波動等。(四)頭部及其器官1、頭顱:形狀(正常或畸形)、大小、凹陷、腫塊、不自主運動。2、頭皮:清潔、疤痕、壓痛、頭發(fā)的顏色、光澤、量及其分布。3、眼:眉毛(有無脫落)、眼瞼(有無浮腫、下垂、閉合障礙、眼瞼內翻或外翻)、眼球(有無突出、凹陷、運動障礙、斜視、震顫)、結合膜(顏色、顆粒、濾泡、出血點)、鞏膜(有無黃疸)、角膜(透明度、有無云翳、白斑、潰瘍、新生血管翳、老人環(huán)及角膜反射等)、虹膜、瞳孔(形狀、大小、兩側與否等圓、等大、對光反射、調整反射、輻轉反射)、晶體有4、鼻:外形、鼻翼扇動、分泌物、中隔偏曲或穿孔、鼻旁竇壓痛。5、耳:耳廓外形、外耳道外泌或出血、溢液、乳突有無壓痛、聽力。6、口腔:口唇(顏色、干裂、皰疹、唇裂、口角糜爛)、口腔粘膜(潰瘍、出血點、出疹)、牙齒(形狀異常、齲齒、義齒、齒齦紅腫、溢濃、出血、沿線)、舌(顏色、舌苔厚薄及顏色、舌面乳頭增生或萎縮、舌面干燥、伸舌時舌尖偏斜或震顫)、扁桃體(大小、顏色、滲出物、假膜)、咽(充血、分泌物濾泡)、口腔有無特殊之氣味。(五)頸部軟硬度(有無強直及轉動障礙)、頸動靜脈異常搏動、頸靜脈怒張、氣管位置(正中或向左、向右偏移)、甲狀腺(若腫大,應記錄大小、對稱性、表面狀況、壓痛、硬度、有無硬結、有無震顫及血管雜音)。試驗二胸廓及肺臟檢查(一)認識胸部的體表標志,劃線及分區(qū),正常胸廓外形和呼吸運動。(二)掌握語顫檢查措施及認識正常語顫的特性。(三)掌握肺部的叩診措施及其注意事項,識別清音、濁音、實音、鼓音,掌握正常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動度的測定。(四)初步掌握肺部聽診措施及其注意事項,識別肺泡性呼吸音、支氣管性呼吸音、混合性呼吸音及聽覺語音的特性及正常分布。二、試驗措施(一)選出學生一人,由教師作檢查法示教。(二)學生提成兩人小組互相練習檢查措施,并作檢查記錄。(三)操作評議及小結。運用“模擬心肺聽診儀”檢查學生聽診能力。(四)觀看體檢錄像胸廓聽診器、筆記本、小尺子一把。四、試驗內容(一)胸部體表解剖1、骨骼標志,鎖骨、胸骨和肋弓,胸骨(胸骨柄、胸骨體、劍突)肩甲岡、肩胛下角、脊椎和棘突。2、人工劃定的垂直線,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后線,后正中線,肩胛線。3、胸部分區(qū):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肩胛上區(qū)、肩胛區(qū)、肩胛下區(qū)、肩胛間區(qū)、腋窩。(二)胸部及肺部評估內容及環(huán)節(jié)1、視診(1)認識正常的胸廓外形特性,觀測脊柱、肋骨、肋間隙的狀況,觀測腹上角。(2)觀測正常的呼吸運動:被檢查者平臥或端坐,檢查者面對被檢查者之前胸,觀測呼吸類型(胸式或腹式呼吸),呼吸頻率、節(jié)律及深度。正常成人每分鐘16~20次,如超過24次為呼吸加緊,10次如下者為呼吸減慢。2、觸診語音震顫檢查:將兩手掌面平放在被檢者兩側胸部的對稱部位,并囑其叫"1、2、3"等低音調,以感覺胸廓上的語顫,檢查時自上而下,互相比較。3、叩診(1)叩診法練習;指指叩診法。(2)叩診法注意事項:1)環(huán)境要安靜,被檢者取坐位或臥位,身體兩側保持平衡,胸部肌肉松馳,呼吸安靜而均勻。2)前胸叩診可取仰臥位或坐位,背部叩診時可取端坐位,頭稍前傾,兩手下垂或置于膝上,但不適宜交叉以防止肌肉的緊張影響叩診。3)左右對稱地按如下次序進行:肺尖、前胸、側胸、背部,由上方逐漸移到下方。(3)辨別叩1)清音(正常肺野)。2)濁音(肝或心臟的相對濁音界)。3)實音(肝或心臟的絕對濁音界)。4)鼓音(肺底鼓音區(qū))。(4)肺下界測定:沿鎖骨中線、腋中線、肩胛線、自上而下地在肋間作中度叩診(作叩診板的手指應與肋間隙平行),由肺清音轉變?yōu)闈嵋舻牟课患礊榉蜗陆纭?5)肺下界移動范圍的測定。(6)肺上界測定。4、聽診(1)聽診練習1)認識正常肺泡呼吸音、支氣管呼吸音(氣管呼吸音)、支氣管肺泡呼吸音的特點分布部位。2)按下列次序:肺尖、肺前面、肺側面、肺背面、由上而下系統(tǒng)地檢查兩側肺野,比較兩側肺野對稱部位呼吸音之變異,比較同側各部位呼吸與否有不一樣。3)語音傳導檢查:囑被檢者說簡樸低音調,如:"1、2、3",同步在胸部聽診,正常只聽見"呼呼"柔和而不清晰的弱音聲,檢查者要在兩側對稱的部位比較其強弱及性質。(2)聽診注意事項:1)被檢查應有舒適的體位,取坐位成臥位,室溫宜暖和。2)盡量脫去上衣,以免發(fā)生摩擦音。3)被檢者閉口,行稍深而均勻的呼吸。4)聽診前應檢查聽診器有無堵塞、橡皮管破裂。胸件松開或者膜破裂等。5)聽診時胸件須與胸壁貼合,不得有空隙,亦不適宜過于用力壓,聽診器的橡皮管切勿與身體或任何物品接觸。篇五:試驗診斷學試驗指導試驗診斷學試驗指導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試驗診斷教研室一、實習目的通過實習學習有關檢查的操作措施,熟悉和理解其基本技術,以便深入理解課堂講授的內容,到達理論聯(lián)絡實際的目的。1、準時參與實習,進試驗室時必須穿好白大衣,遵守課堂紀律注意保持試驗室的整潔與安靜。2、試驗前,將學習手冊加以預習。實習開始,仔細聽取講解,認真觀測示范操作及示教標本,先明了試驗原理和操作環(huán)節(jié)后再操作。3、試驗過程中要認真操作,仔細觀測并聯(lián)絡有關理論進行思索,注意檢查數(shù)據(jù)的精確性和嚴謹性。4、愛惜儀器,節(jié)省試劑,用前檢查,用后清點,損壞時要登記賠償。5、注意安全,凡病人標本均應視為有傳染性,應防止污染自己及他人每次實習課后認真洗刷試驗用品,并輪番搞好試驗室的清潔衛(wèi)生。6、認真作好試驗記錄,對的地書寫試驗匯報并于每次實習后交給輔導教師。試驗成績共20分(每次試驗3分,提問2分),直接加到期末考試成績中(卷面成績滿分80分)。第一單元血液一般檢查[規(guī)定]掌握末梢采血技術,熟悉細胞計數(shù)板的構造及使用方法,進行紅細胞計數(shù),并記住參照值、臨床意義。[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經一定量的等滲性溶液稀釋后,充入血細胞計數(shù)室中,于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體積內的紅細胞,并求得每升血液內的紅細胞數(shù)。[儀器試劑]1、血細胞計數(shù)板,為一特制的長方形硬質玻璃板,中間1/3部分具有"h"形槽溝,橫槽溝上下的平臺部分各深0.1mm,成為二個計數(shù)臺(池),每臺有一種計數(shù)區(qū)域,分為9個大方格,每一種大方格的面積為1mm2,四角的每個大方格又劃分為16個中方格,供白細胞計數(shù)用。中央的一種大方格用雙線劃分為25個中方格,每中方格又劃分為16個小方格,共為400個小方格,供紅細胞計數(shù)用。計數(shù)臺之上覆以特制的蓋片(厚度0.4mm、表面平直、質地較硬)后構成計數(shù)室。每個大方格的體格是2、容量精確的微量吸管(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