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講 課時5 地球的歷史和圈層(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講 課時5 地球的歷史和圈層(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講 課時5 地球的歷史和圈層(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講 課時5 地球的歷史和圈層(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講 課時5 地球的歷史和圈層(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5地球的歷史和圈層考點1地球的歷史1.化石和地質年代表(1)地層:具有____________的層狀巖石。(2)化石:在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中,有些生物的遺體或________會在沉積物中保存下來,形成化石。(3)研究意義:通過研究地層和它們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__________環(huán)境。(4)地質年代表特別提醒層理構造的形成層理是沉積巖在形成過程中,由于沉積環(huán)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沉積物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或顏色沿垂直方向發(fā)生變化而顯示出的成層現(xiàn)象。2.地球的演化歷程宙代紀主要生物進化礦產形成動物植物其他宙新生代紀人類出現(xiàn)植物高度繁盛人類出現(xiàn)是生物發(fā)展史上的重大飛躍新近紀哺乳動物快速發(fā)展古近紀中生代白堊紀爬行動物盛行,尤其是恐龍;中后期,一些爬行動物進化出羽毛,開始向鳥類發(fā)展;小型哺乳動物出現(xiàn)極度興盛末期,物種大滅絕主要的成煤期紀三疊紀古生代二疊紀晚古生代脊椎動物發(fā)展:早期魚類大量繁衍;中期兩棲類形成;晚期爬行動物出現(xiàn)晚古生代,植物繁盛;晚期,裸子植物開始出現(xiàn)末期,物種大滅絕重要的成煤期紀紀志留紀早古生代早期,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后期,陸地上開始出現(xiàn)低等的植物奧陶紀紀元古宙前寒武紀藍細菌大爆發(fā),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細胞生物重要的成礦期,形成鐵、金、鎳、鉻等金屬礦產太古宙出現(xiàn)了藍細菌等原核生物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機質,沒有生命的跡象1.巖層新老關系的判斷方法(1)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規(guī)律是巖層年齡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年齡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巖層晚于被侵入的巖層。(3)受巖漿活動高溫高壓的影響而變質的巖層,晚于相鄰的巖層。2.地層和化石對環(huán)境的指示作用指示作用根據(jù)地層組成物質的性質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層沉積時的環(huán)境特征舉例紅色巖層指示氧化環(huán)境黑色頁巖并含黃鐵礦指示還原環(huán)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破碎的貝殼指示濱海環(huán)境3.古生物成為化石的形成條件(1)生物本身具有硬殼、骨骼等不易毀壞的硬體部分。(2)生物死亡后必須盡快地被沉積物所掩埋,這樣才能避免腐爛或被其他動物所吞食。(3)埋藏下來的生物遺體必須經石化(如礦物質的充填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才能形成化石。4.地殼運動性質的判斷方法(1)若出現(xiàn)大面積成層巖石,說明形成巖層的時代地殼下沉。(2)若巖層發(fā)生侵蝕,說明地殼上升。(3)若某個年代的巖層缺失,說明該年代該地區(qū)地殼上升沒有接受沉積;或者地殼曾經下沉,形成了該年代的巖層,后來該地地殼上升,形成的巖層又被侵蝕掉??枷?通過“地層和化石”考查“地理實踐力”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脊椎動物研究團隊在國際生物學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介紹了一具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有甲類恐龍化石骨架。依據(jù)其頭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個新的有甲類恐龍屬種,取名“科氏玉溪龍”。據(jù)此完成1~2題。1.“科氏玉溪龍”生活的地質年代()A.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B.蕨類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使陸地披上綠裝D.出現(xiàn)靈長類及人類2.下列巖石中,最不可能發(fā)現(xiàn)“科氏玉溪龍”化石的是()A.頁巖B.砂巖C.石灰?guī)rD.大理巖考向2通過“地球演化過程”考查“綜合思維”(2023·遼寧省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期末)青藏高原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其尼瑪盆地化石點沉積巖層的顏色與當時氣候有著直接關系,黃綠色巖層代表了干燥冷涼還原的氣候環(huán)境,紫紅色巖層代表了干旱炎熱的強氧化氣候環(huán)境,深灰色巖層代表了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據(jù)此完成3~4題。3.深灰色、黃綠色、紫紅色三種顏色的巖層從上往下堆積,反映了當時青藏高原氣候環(huán)境的變化是()A.溫暖濕潤—干旱炎熱—干燥冷涼B.干旱炎熱—溫暖濕潤—干燥冷涼C.干燥冷涼—干旱炎熱—溫暖濕潤D.干旱炎熱—干燥冷涼—溫暖濕潤4.考古學家在對青藏高原古生物化石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存在于三疊紀時期(距今2.5億年~2億年)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和珠峰中華旋齒鯊化石,下列對該地質時期的描述正確的是()A.該地質時期屬晚古生代,陸地上開始出現(xiàn)低等植物B.該時期脊椎動物迅速發(fā)展,海洋面積進一步縮小C.由于板塊運動劇烈,聯(lián)合古陸開始解體,各大陸向現(xiàn)在的位置漂移D.爬行動物時代,后期進化出鳥類、小型哺乳動物,被子植物繁盛考點2地球的圈層結構1.地震波類型傳播特點用途方向速度介質縱波(P波)傳播方向與震動方向一致較____可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運用地震波在介質中傳播速度的變化,推測其兩側物質的差異橫波(S波)傳播方向與震動方向垂直較____只能通過______傳播2.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劃分依據(jù):地震波____________的變化,圖中A為______,B為縱波。(2)兩個界面:在上圖中恰當?shù)奈恢糜锰摼€繪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并標注名稱。(3)各圈層特征(4)巖石圈:上地幔頂部與__________都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3.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1)A:大氣圈①組成: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②意義:使得地球上的____________變化和緩;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______________;大氣圈中的風、云、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與人類息息相關。(2)B:水圈①組成: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種形態(tài)水體的總稱,其主體是______,還包括陸地上的______、湖泊、沼澤、冰川、________等。②意義:水是最活躍的自然環(huán)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______遷移和______轉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C:生物圈①概念: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②范圍:多數(shù)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氣圈、水圈與巖石圈很薄的接觸帶中。③意義:促進太陽能轉化,改變大氣圈和水圈組成,改造地表形態(tài)。(海南地理)2019年2月19日,我國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完成某鉆井鉆探,鉆井深8588米,創(chuàng)亞洲陸上鉆井最深紀錄。據(jù)此完成1~2題。1.該鉆井()A.未穿透地殼 B.深達莫霍面C.已穿透巖石圈 D.即將穿透地幔2.該鉆井深達8500多米,表明當?shù)負碛猩詈竦?)A.侵入巖 B.噴出巖C.變質巖 D.沉積巖[關鍵信息點撥]油氣等化石燃料多儲存在________中。地殼厚薄不一,其中海洋地殼薄,一般為5~10千米,大陸地殼厚,有高大山脈的地方地殼會更厚?!般@井深8588米”,說明該鉆井未穿透________,也未達莫霍面,更未穿透巖石圈,也不會即將穿透地幔。答案1.______2.______考向1通過“地球的內部圈層”考查“綜合思維”(2023·山東濟寧期末)下圖是“珠穆朗瑪峰形成示意圖”。研究表明,內力作用是影響珠穆朗瑪峰的主導作用,而且這一態(tài)勢還將持續(xù)很長時間。據(jù)此完成1~3題。1.青藏高原深層的甲處是地球內部結構中的()A.地殼 B.地幔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2.地質探測發(fā)現(xiàn)圖中乙處巖石非常致密堅硬,是因為乙處()A.溫度高 B.壓強大C.地層穩(wěn)定 D.地層活躍3.外力作用造成珠穆朗瑪峰海拔()A.下降加快 B.下降減慢C.上升加快 D.上升減慢考向2通過“地球的外部圈層”考查“綜合思維”下圖為“地球表層各圈層關聯(lián)圖”。讀圖完成4~5題。4.下列對圖中數(shù)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層的描述,正確的是()A.沒有生物B.是個無機圈層C.主要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D.厚度很薄5.③圈層的主要特點為()A.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B.單獨占有空間C.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D.由堅硬巖石組成

課時5地球的歷史和圈層考點1落實·基礎知識1.(1)時間順序(2)遺跡(3)古地理(4)古生中生新生2.顯生第四侏羅石炭泥盆寒武被子裸子植物蕨類鐵明確·命題方向1.C2.D[第1題,根據(jù)材料可知,“科氏玉溪龍”是恐龍,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此時裸子植物繁盛,使陸地披上綠裝,C正確;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是早古生代,A錯誤;蕨類植物繁盛是晚古生代,B錯誤;出現(xiàn)靈長類及人類是新生代,D錯誤。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科氏玉溪龍”化石應該存在于沉積巖中;頁巖、砂巖、石灰?guī)r是沉積巖。大理巖是變質巖,沒有化石。故選D。]3.D4.C[第3題,結合題干“深灰色、黃綠色、紫紅色三種顏色的巖層從上往下堆積”,根據(jù)所學知識,巖層沉積自下而上表示由老到新,再結合材料可推斷當時青藏高原氣候環(huán)境的變化是:干旱炎熱—干燥冷涼—溫暖濕潤,故選D。第4題,據(jù)材料“存在于三疊紀時期(距今2.5億年~2億年)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和珠峰中華旋齒鯊化石”可知,該地質時期為中生代,A錯誤;該時期裸子植物繁盛,聯(lián)合古陸開始解體;爬行動物盛行,后期進化出鳥類、小型哺乳動物,C正確,D錯誤;脊椎動物迅速發(fā)展出現(xiàn)在晚古生代,B錯誤。]考點2落實·基礎知識1.快慢固體2.(1)傳播速度橫波(2)(3)地殼厚薄不一厚軟流層巖漿鐵鎳液態(tài)(4)地殼3.(1)①氮氣氧氣②溫度氧氣(2)①海洋河流地下水②物質能量明確·命題方向真題研析關鍵信息點撥沉積巖地殼答案1.A2.D[第1題,地球的內部結構中,莫霍面以上為地殼,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為地核。地殼厚薄不一,海洋地殼薄,一般為5~10千米,大陸地殼厚,有高大山脈的地方地殼會更厚,最厚達70千米,“鉆井深8588米”,可見未穿透地殼,也未達莫霍面,故A正確,B錯誤。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鉆井既然未穿透地殼,當然更不會穿透巖石圈,也不會即將穿透地幔,故C、D錯誤。第2題,油氣資源多儲藏在沉積巖中,油氣鉆井深達8500多米,說明當?shù)負碛猩詈竦某练e巖,正確答案為D,A、B、C錯誤。]考向預測1.B2.B3.D[第1題,由圖示信息可知,甲處位于巖石圈的底部,而巖石圈是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由此可知,A錯誤、B正確。莫霍界面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C錯誤。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D錯誤。第2題,由圖中信息可知,乙處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巖石非常致密堅硬,是由于板塊之間受到擠壓,壓強大,B正確。第3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珠穆朗瑪峰位于板塊交界處,板塊碰撞擠壓使其高度不斷上升,而外力作用中的風化、侵蝕作用將高山削低,會使珠穆朗瑪峰海拔上升減慢,故選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