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信息文閱讀知識點與答題技巧
本部分包括課標卷論述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新高考卷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相關知識點和答題技巧。
知識點一理解文中概念
本部分包括理解概念的內涵、外延和下定義等相關內容。
一、理解概念的內涵
【真題回顧】
(2020年?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yè)數字化、數字產業(yè)化賦予的際遇,加快5G網絡、數據
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之一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
建設。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fā)改委明確范圍,新基建是以新發(fā)展理念為引領,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驅動,
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fā)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職能升級、融合創(chuàng)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chuàng)新基礎設施等三個方面。
(摘自韓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報》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大力發(fā)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yè)化升級,新基建的
謀劃布局早已展開,為何要選擇此時按下“快進鍵”?
這一決策既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客觀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與產業(yè)變遷大趨勢基礎
上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傳統基建投資邊際效益下降和產業(yè)滲透率下降的挑戰(zhàn),推進新型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沖疫情影響、優(yōu)化投資結構、刺激經濟增長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間線上需求的
集中爆發(fā),展現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帶動社會經濟整體發(fā)展的潛力,客觀上
也打開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原有基礎設施體系的不適應問題更加凸顯,基于新時代新
使命,基礎設施體系也必然要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加速推動新基建,價值不僅在眼前。5G、數據中心、工業(yè)
互聯網等領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資新基建,實際上是投資未來,服務長遠。新基建是圍繞科技這一經濟
新硬核掀起的基礎建設浪潮,是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大“數字動力”,為高質量發(fā)展蓄能。
(摘編自吳月輝等《為新基建注入強動力》,《人民日報》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國出臺經濟扶持計劃,以幫助國家擺脫疫情引發(fā)的危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中央預算內投
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這一金額看上去是天文數字,但以中國的標準而言不足為奇,這表現出的更多是審慎??紤]到至少最
近一年經濟形勢和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沒有匆忙將資金注入經濟。他們從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
經濟危機中吸取了這一教訓。
在一攬子應對危機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將用于扶持提供了超過70%城市就業(yè)的中小企業(yè),為此中央
政府將向稅收優(yōu)惠、貸款利率和自然壟斷產業(yè)關稅補貼投入資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沒有宣布
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目標。
大部分投資不會用于道路和橋梁,而是用于被中國理解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一代信息網絡、
5G應用、數據中心、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中國將力求借這一機會,建成向“工業(yè)革命4.0”過渡的基
礎設施。
(摘編自《俄媒關注:中國“新基建”助力“工業(yè)革命4.0”》,《參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下列對新基建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基建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chuàng)新基礎設施等三個方面,是
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重點之一。
B.5G、數據中心、工業(yè)互聯網等屬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投資,其實不利于建
設提供融合創(chuàng)新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C.新基建意味著對基礎設施體系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將有利于解決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轉變過程中所凸顯的
原有基礎設施體系的不適應問題。
D.中國將借助新基建帶來的機會,有效地應對傳統基建投資邊際效益下降和產業(yè)滲透率下降的挑戰(zhàn),為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數字動力”。
【技法點撥】
注意區(qū)分概念間的“八大關系”,辨別選項的正誤。
(1)部分與整體。即命題者設計選項時故意漏掉限制性詞語或混淆某些范圍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圍的擴
大或縮小。
(2)主要與次要。即命題者故意將主要的內容和次要的內容倒置。
(3)原因與結果。因果混亂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果顛倒,二是強加因果。
(4)主觀與客觀。即命題者設計選項時,不尊重閱讀材料中事物的客觀性,故意夸大或縮小事物的功能
和效用。
(5)肯定與否定。即命題者有意將閱讀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將閱讀材料中否定的事物加以
肯定。
(6)已然與未然。即命題者故意把尚未發(fā)生的事情轉述為既成事實。
(7)偶然與必然。即命題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說成往往,把可能的說法轉述為必然的存在。
(8)有與無。即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故意加入原文中沒有的信息。
二、理解概念的外延
【真題回顧】
(2019年?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可移動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指運用各種方法延長可移動文化遺產壽命的專業(yè)性活動。
保護技術推進的核心是找到與遺產變化狀況相適應的保護方法,以便及時對藏品進行預警、干預,使
藏品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預防、治理、修復三個方面的技術運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防是
所有的減緩文化遺產惡化和損毀的行為的總稱,它涉及光照度、環(huán)境條件、安全、防火和突發(fā)事件的準備
等方面。治理是通過外接的干預直接作用于可移動文化遺產的保護行為,是為了消除正在損毀遺產的外界
因素,從而使遺產恢復到健康的狀態(tài)。根據可移動文化遺產遭受“病痛”情形的差異,治理技術可以分為
殺蟲、去酸、脫水和清潔等類型。修復是對已經發(fā)生變形或變性的遺產進行處理,使之恢復到原有的形態(tài)
或性質。修復的內容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標本上的一切附著物;二是修補文物和標本的殘
缺部分。
(摘自周耀林《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溫度25℃、相對濕度50%為標準壽命(設其指數為1.00),計算在溫度15℃、35℃和濕度10%、30%、
70%條件下,紙張的壽命和標準壽命的倍數關系,結果見下表:
濕度(%)一年平均濕度(%)
壽命倍數
70503010
溫度(℃)
350.140.190.300.68
250.741.001.563.57
152.745.819.0520.70
(摘編自李景仁等《圖書檔案保護技術手冊》)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個島國,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氣候濕熱多雨。毛里求斯擬修復的檔案文件,
形成于18世紀,文件紙張為破布漿機制紙,字跡材料為酸性煙黑墨水,雙面手寫。以手感鑒別,柔韌性
極差,幾乎一觸即碎。通過測試數據可知,文件紙張嚴重酸化。應毛里求斯大使館的要求和委托,國家圖
書館圖書保護組和修整組的技術人員,對部分檔案文件進行了實驗性去酸和修復。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紙張纖維發(fā)生化學降解的催化劑,能加快紙張纖維的水解反應,使紙張脆化變黃、機械強度下降,
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為避免酸性對文獻紙張的損害,人們研究了各種去除紙張酸性的方法。根據毛
里求斯檔案文件的損壞程度和特點,技術人員認為采用氫氧化鈣溶液去酸法比較好,以氫氧化鈣溶液去酸,
可根據紙張酸化的程度調節(jié)去酸溶液的濃度和去酸時間,去酸徹底,可操作性強,在操作處理過程中也不
會使文件出現新的損壞。
(2)修復方案
紙漿補書機與邊緣、局部裱相結合的修復法。用紙漿補書機修補書頁,既不遮擋字跡又能增強紙張強
度。但紙漿補書機法也有其不足,如對書頁的邊緣殘缺處和書口的斷裂處補后的強度不夠,主要原因是書
口的斷裂處及書頁上的裂口縫隙過小,使得紙漿難以通過,邊緣殘缺處的紙漿與書頁的連接方式屬單側直
線連接,不夠牢固。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紙漿補書機與邊緣、局部裱相結合顯然是必要的。
檔案文件修復后,紙張的強度和柔韌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來一觸即碎的文件紙張,現在不但可
以正常翻閱,甚至可以拿起抖動。對于文件修復前后的變化,毛里求斯大使館人員表示驚訝,稱之為“魔
術般的變化”。
(摘編自周崇潤等《關于毛里求斯檔案文件的去酸與修復》)
下列不屬于可移動文化遺產“修復”工作的一項是
A.使用真空干燥法對受潮的古代文獻進行處理。
B.使用鹽酸、硝酸等化學試劑給青銅器除銹。
C.使用紙漿補書機對破損的古籍進行修補。
D.使用樹脂黏合劑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技法點撥】
概念類試題一般要命制一道“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的一項是”的題目,答題時要明確要求判斷概念的內
涵,如上題首先要明確概念的內涵,然后判斷選項是否符合概念的內涵要求。
【真題回顧】
(2020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歷史地理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實際產生在
戰(zhàn)國后期?!队碡暋冯m以記載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狀況為主,但也包含了對以往地理現象的追溯,
含有歷史地理學的成分。
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地理志》對見于典籍記載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國、歷史政區(qū)、地名、
河流、山嶺、古跡等都做了記載和簡要考證,并不局限于西漢一朝。作者班固比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
記載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初具雛形。同樣,成書于公元6世紀的《水經注》也從傳
世的數百種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證和研究。今天,我們之所以還能知道先秦
的某一個地名在現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漢以降的疆域范圍,能夠大致了解黃河早期的幾次改道,都離
不開這兩種著作。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權的興衰、疆城的盈縮、政區(qū)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斷發(fā)生;
黃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頻繁決溢改道又經常引起有關地區(qū)地貌及水系的變遷,給社會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中國古代繁榮的文化使這些變化大多得到了及時而詳盡的記載,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和時間中所發(fā)生
的變化是如此復雜,已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隨意涉足,因而產生了一門專門學問——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內容關系到國計民生,也是治學的基礎,例如歷史地名的注釋和考證、歷代疆域和政
區(qū)的變遷、黃河等水道的變遷,特別是與儒家經典和傳統正史的理解有關的地理名稱和地理知識,都被看
成是治學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達到高峰,很多乾嘉學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歷史地理學,二者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區(qū)別。就研究內容而言,前者
主要是疆域政區(qū)、地名和水道的變遷,后者卻涉及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就研究的性質而言,前者一般只是
對現象的描述和復原,很少涉及變化的原因,后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象,而且要尋找它們變
化發(fā)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規(guī)律。由于產生于西方的現代地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很遲,加上我國缺乏全面系
統的科學基礎,中國沿革地理雖然早已成為專門學問,卻一直未形成新的學科。歷史地理學則有自己獨立
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是現代地理學的一部分。
顯然,歷史地理學形成和發(fā)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現代地理學的建立,中國到20世紀初葉才逐漸具備
這一條件。中國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是3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由顧頡剛等發(fā)起的學術團體禹貢
學會及其主辦的《禹貢》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發(fā)展沿革地理為宗旨。1935年,《禹貢》開始以The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中國歷史地理)作為刊物的英語名稱,這說明禹貢學會的學者們已經受到現代
地理學的影響,產生了將傳統的沿革地理向現代的歷史地理學轉化的愿望。新中國成立后,對學科發(fā)展?jié)M
懷熱情的學者及時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學的歷史系以歷史地理學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個世
紀60年代中期,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機構和專業(yè)人員已經粗具規(guī)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歷史地理學
者繼承和發(fā)揚沿革地理注重文獻考證的傳統,充分運用地理學和相關學科的科學原理,引入先進的理論、
方法和技術,不斷開拓新的學科分支,擴大研究領域,在歷史地圖編繪、行政區(qū)劃史、人口史、區(qū)域文化
地理、環(huán)境變遷、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有的已居國際領先地位。中國歷史地
理學的研究在整體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標著這門具有悠久傳統的學科迎來了一個向現代化全面邁進的新
階段。
(摘編自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基礎和前景》)
材料二:
歷史地理學在以空間為研究對象的地理學的龐大家族中,具有獨特性,即空間過程和時間過程相結合。
英國近代地理學創(chuàng)建人麥金德,主張地理學者應當嘗試重建過去的地理,如果不是這樣,地理學就只是當
代現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時間的尺度,才能考察變化的過程,并顯示出今日地理只不過是一系列階段的最
新一個階段。
歷史地理學把空間和時間結合起來的特征,體現了發(fā)生學原理的應用,意味著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的空間關系的研究,要從產生、形成、演變的過程來探尋其規(guī)律,這是近現代科學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環(huán)
境的演變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過程,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長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變,時間
之漫長達到十萬至數千萬年;我國許多城市的興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漢如從原始部落聚居算起,
距今已達4000?5000年,從原始城址的出現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這種形成的演變過程,只有全
面系統地進行觀察和研究,才能探尋出規(guī)律性的內容。有了客觀的規(guī)律,方能預測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摘編自劉盛佳《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請結合材料內容,給歷史地理學下一個簡要定義。
【技法點撥】
根據“種差+臨近屬概念”的格式給概念下定義。
定義的格式是“(被定義概念)是……,……(種差)的(臨近屬概念)。重點注意,一定要是“臨近的屬
概念”,種差一定要全年,要照顧全文,不要遺漏信息。注意種差之間的先后邏輯順序。
知識點二信息篩選
【真題回顧】
(2019年?新課標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
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
與理性兼長并美的詩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觸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
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局限,做到博觀兼美
而無所偏失。
這種優(yōu)越的稟賦表現于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
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
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
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的詩篇中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采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
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奉先
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另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
新面貌。就詩歌內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婕巨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態(tài),都能隨物賦形,
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群”,寫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丑
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響;寫洗兵馬之歡懺,
寫出一片欣奮祝愿之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于其所面臨的悲哀與
艱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淵明之任化,太白之騰躍,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
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所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為面對悲苦的正
視與擔荷。所以天寶的亂離,在當時詩人中,唯杜甫反映者為獨多,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
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而使其有如此強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
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
《北征》詩,于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余,卻忽然筆鋒一轉,竟而寫起青云之高興,
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于歸家后,又復于饑寒凜冽之中,大寫其幼女曉妝一片嬌癡
之態(tài)。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凡此
種種,都說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相反而相成的兩方面的表現。
這種復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證明。
(摘編自葉嘉瑩《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
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有一種難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與理性,對事物進行綜合全面的把握。
B.從杜甫論詩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古今長短各種詩歌的體式風格都有正面評價。
C.杜甫的詩歌涵括范圍非常廣泛,善于以變化的筆觸,表現社會生活和人情物態(tài)。
D.對于天寶年間的亂離,杜甫在詩中既有主觀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觀視角的關照。
【技法點撥】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常見設錯方式
1.說法太過絕對。與文本內容相比,題目選項的說法太過絕對,如使用“只要……就……”的句式、使用
“就能夠”“沒有必要”“無須”等詞語,造成選項表述的意思與文本內容有偏差。
2.強加各種關系。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從復句關系來看有并列、因果、條件、遞進等;但一個語段(句群)
中的每個語句之間未必都有這種復句關系,也可能只是解說、詮釋等。而選項故意把原文中的兩個無關聯
的句子加上復句關系,造成強加關系的錯誤。
3.偷換概念。命題者在闡述某個概念或相關文意時,故意弄錯對象,或將兩個概念的內涵進行改變、調換
或混淆,以此來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閱讀選項時,要注意比對原文,看選項的陳述對象與原文句子的陳
述對象是否一致。
4.以偏^全。選項往往會把局部的內容當成全部的內容、把次要方面當成主要方面、把事物或概念的一個
角度當成所有角度、用個別代替一般等,使考生判斷錯誤。
5.遺漏限制性成分。一個語句的定語、狀語等是對主語、賓語或者謂語起修飾限制作用的,一個短語中的
修飾限制語是對中心詞進行限制的,轉述一句話時如果忽視了表示范圍、頻率、程度等修飾限制語就會造
成語句意思的變化。
知識點三概括內容、文意推斷類
【真題回顧】
(2019年?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對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或早或晚,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習近平同志強調:
“文學藝術創(chuàng)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人民
是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藝界普遍認識到,只有與身處的時代積極互動,深刻回應時代重大命題,才會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
的蓬勃生機。然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還有許多作家、藝術家困惑于現實如此宏大豐富,以至于完全超出個
人的認識和表現能力。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現實太精彩了,它甚至遠遠走到了小說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隨時發(fā)生著習焉不察而影響深遠的變化。這就為作家、
藝術家觀察現實、理解生活帶來巨大困難。對于他們而言,活靈活現地描繪出生活的表象,大約是不難的,
難就難在理解生活復雜的結構,理解隱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層的東西。那么,這“更深層的東西”是什
么呢?
去過天安門廣場的朋友一定會對矗立在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印象深刻,許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
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
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
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的今天,再次誦讀這段話,我們就會意識到,這改天換地的宏偉現實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民當之無愧是時代
的英雄,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認識到人民的主體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時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
才有可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時代,認識沸騰的現實。
認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地位,是為了從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間,是為了解決我是誰、我
屬于誰的問題。新文化運動以來,無論是經歷革命與戰(zhàn)爭考驗的現代作家,還是上世紀80年代那批經歷
了知青歲月的當代作家,他們內心其實都有一方情感根據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
情感關系。這些作家是屬于某個情感共同體的,這個共同體時刻提醒著他,他的生命和創(chuàng)作與這世界上更
廣大的人群休戚相關。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或許并不是我們的讀者,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將他以及他所
代表的廣大人民作為我們認識現實、理解時代的依據。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在新的時條件下,我國文化產品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不
是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誠然,娛樂和消費也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
一部分,但是,有責任感的藝術家會深深感到,我們就生活在那些為美好生活、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人們
中間,理應對我們的共同奮斗負有共同責任。我們有責任通過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認同。這種認同,
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認同,是與新時代偉大歷史進程的同頻共振。作家和藝術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
兒子,積極投身于人們爭取美好未來的壯闊征程,才有能力創(chuàng)造出閃耀著明亮光芒的文藝,照亮和雕剝一
個民族的靈魂。
(摘編自鐵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那些認為現實走在小說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難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復雜結構和本質內容。
B.對藝術家而言,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既意味著巨大挑戰(zhàn),也能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促使他們投身沸騰的
生活。
C.老舍曾說:“不去與勞動人民結為莫逆的好友,是寫不出結結實實的作品的。”這與文中情感共同體
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國當下文化產品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由量的問題轉向質的問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也應少而精,凝聚共
識。
【技法點撥】
概括分析材料內容除注意信息篩選與整合的技巧還要重點注意分析句子間的邏輯關系。
句間邏輯關系常見錯誤類型及判定方法
常見的邏輯關系錯誤有:因果關系不當、混淆肯定與否定、條件關系不當(混淆充分條件、必要條件)、
遞進關系不當、目的關系不當、把假設關系說成既成事實關系等。其中因果關系不當有兩種情況:因果顛
倒和強加因果。
判定邏輯關系正誤“兩步走”:①檢索加工。閱讀各個選項,篩選圈定選項中表示邏輯關系的關聯詞(只
要……就……、只有……才……、不僅……而且……、如果……那么……、……是為了……),然后從原
文中找出與選項相對應的句子或段落,鎖定信息區(qū)間。②仔細比對。將選項與原文反復對照,注意選項是
否改變了原有的條件關系、因果關系、先后順序、主次關系,是否將偶然性、可能性說成了必然性。
關注限定詞,快速判斷
原文信息與選擇項中出現程度副詞、范圍副詞、否定副詞時要特別注意,思考是否與原文不符。這類詞語
主要有:
1.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
2.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完全”“一般”“大多數”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
現象。
3.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
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
4.復句關聯詞:比對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是否合理。
知識點四概括材料內容
【真題回顧】
(2020年?新課標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現在,中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重要舉措,就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癥下藥,
靶向治療。我們堅持中國制度的優(yōu)勢,構建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我
們注重抓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
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
(摘自習近平《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fā)展——在2015減貧與發(fā)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
材料二:
貧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國際社會和各個國家或地區(qū)面臨的共同責任,隨著對貧困問題認識
的不斷深入和反貧困實踐的有效推進,貧困概念和反貧困的理論不斷發(fā)展。精準扶貧是對世界反貧困理論
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體現了以人為本、賦權提能、參與合作的反貧困思想,并將該思想具體化、可操作化,初
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精準扶貧理論體系。
(摘編自王介勇等《我國精準扶貧政策及其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
材料三:
貴州省江口縣通過發(fā)掘本地資源與特色文化,尋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高水平保護,探索了一
條利于形成脫貧長效機制的新路。江口縣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申遺為契機,創(chuàng)建區(qū)
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梵凈山地理標識。梵凈山周邊的自然村落風景優(yōu)美,少數民族居
多,這里保留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因此江口縣引進多家旅游企業(yè),創(chuàng)建景區(qū)、中國傳統古村落和鄉(xiāng)
村旅游示范點,形成了旅游產業(yè)群。另一方面,江口縣發(fā)展規(guī)?;鷳B(tài)農業(yè),重點扶持生態(tài)茶和冷水魚等
項目。江口縣引進了專業(yè)的企業(yè),由企業(yè)負責研發(fā)、技術指導、標準認證、茶葉深加工和市場開拓,同時
在景區(qū)周邊山區(qū)開發(fā)茶園,實現“茶旅”互動,促進產業(yè)發(fā)展良性循環(huán)。
(摘編自謝玉梅《脫貧攻堅背景下的設計參與扶貧——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報》2019年5月8
日)
材料四:
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國際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之一。發(fā)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脈的瀾滄江
在云南省境內長達1200多公里,這條大河流經云南兩岸的山區(qū)正是云南茶葉的主產區(qū),這里擁有成片的
古茶園,其中不乏樹齡在數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樹。居住在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諾族、拉祜族、
低族等少數民族世代以茶為生,創(chuàng)造出了燦爛豐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來,云南省把茶產業(yè)作為重點產業(yè)
來抓,對以普洱茶為代表的茶產業(yè)引導扶持,將其視為促進農村脫貧攻堅、茶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在政策
扶持方面,重點茶產區(qū)各級政府對茶產業(yè)發(fā)展給予政策傾斜,各級財政加大對茶產業(yè)的投入扶持力度,重
點打造區(qū)域品牌,做大做強普洱茶、滇紅茶、滇綠茶三個品牌。與此同時,為解決云南茶葉銷路不暢、困
擾茶農與消費者的賣難買難問題,云南從省里到市、縣都在努力搭建多種銷售平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
助力茶產業(yè)成長壯大。
(摘編自《茶產業(yè)托起云南民族地區(qū)脫貧致富夢》,《光明日報》2020年2月21日)
貴州省江口縣與云南省民族地區(qū)的精準扶貧工作內容有哪些共通之處?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
【技法點撥】
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有文體特征意識: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說明文,說明的對象、
說明的內容和對象的特征(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層分層意識: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同一關系取其一;相屬關系取
其“屬“;相并關系取其“和“;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體意識: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fā)、整體把握,才能全面準確。
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
(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采用合并法: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
⑶采用提煉法: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2.分析歸納中心意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尋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標題即是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⑵合并各段內容,概括中心意思:尋找各段中心句,合并各段主要內容來提煉概括。
(3)采用整體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運用。有時候考生需要對原始的、粗糙的信息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挖掘,并進行合理的轉化。
知識點五比較側重點
【真題回顧】
(2018年?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目前,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外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提前并圓滿實現全部
既定科學目標,為我國在未來繼續(xù)引領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信安全是國家信息安全和人類經濟社會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來,人們對于通信安全的追求從未
停止。然而,基于計算復雜性的傳統加密技術,在原理上存在著被破譯的可能性。隨著數學和計算能力的不
斷提升,經典密碼被破譯的可能性與日俱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說:“通過量子通信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也就是說,把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量子調控技術,用一種革命性的方式對信息進行編碼、
存儲、傳輸和操縱,從而在確保信息安全、提高運算速度、提升測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經典信息技術的瓶頸?!?/p>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量子密鑰分發(fā)和量子隱形傳態(tài)。量子密鑰分發(fā)通過量子態(tài)的傳輸,使遙遠
兩地用戶可以共享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利用該密鑰對信息進行一次一密的嚴格加密。這是目前人類唯一已
知的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內容量子隱形傳態(tài),是利用量子
糾纏特性,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tài)精確傳送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通過隱形傳輸實現信息傳遞。
材料二
潘建偉的導師安東?蔡格林說,潘偉健的團隊在量子互聯網的發(fā)展方面沖到了領先地位,量子互聯網
是由衛(wèi)星和地面設備構成的,能夠在全球范圍分享量子信息的網絡。這將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為
可能,同時也使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新的控制遠距離量子聯系的實驗。目前,潘建偉的團隊計劃發(fā)射第二顆衛(wèi)
星,他們還在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站上進行著一項太空量子實驗,潘偉健說,未來五年”還會取得很多精彩
的成果,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
潘建偉是一個有無窮熱情的樂觀主義者。他低調地表達了自己的信心,稱中國政府將會支持下一個宏
偉計劃--------項投資20億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計量和量子計算的五年計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歐洲
2016年宣布的旗艦項目,投資額為12億美元。
材科三
日本《讀賣新聞》5月2日報道:中國實驗設施瞄準一流(記者:甘田一彥,船越翔)
在中國南部廣東省東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帶,中國剛剛建成了大型實驗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該實
驗設施建設費用達到23億元人民幣,3月正式投入運行。中國是繼美國、英國、日本之后第四個擁有同樣
設施的國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設施中心主任齊藤直人說:“雖然日本在技術和經驗上領先,但中國發(fā)
展得實在太快,亞洲的中心正在從日本向中國轉移?!?/p>
中國推進的這類大型工程還有很多。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政協委員潘建偉被媒體記者團
團圍住。潘建偉是利用2016年發(fā)射的“墨子號”人造衛(wèi)星進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團隊負責人。其團隊
2017年以后相繼發(fā)布了多項世界首創(chuàng)的實驗成果。潘建偉今年當選美國《時代》雜志“全球百大最具影響
力人物”。
使用人造衛(wèi)星的實驗要耗費巨額資金,歐洲和日本還在猶豫不決。日本的研究人員認為,“在基礎科學
領域,中國正在踏入他國難以涉足的領域,領先世界”。
以上三則材料中,《人民日報》《自然》《讀賣新聞》報道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
析。
【技法點撥】
1.審題。首先明白題干的重點,把握題干提示的事件、問題及指向的文本段落;其次要弄題干的要求,“側
重點”“觀點”就是要概括出每一則材料的主要信息;”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體現某一
側重點或觀點的,作答時可以采用“事例+觀點”的形式;分析不同的原文,要應注意敘述主體、材料的
出處,不同的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媒體的定位、出發(fā)點不同,敘述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內容側重也不同。
2.讀文并作答。根據題干要求,回讀原文,在不同的材料里,分別圈點出“相同”或“不相同”的觀
點、態(tài)度的相關語句。對圈點出的相關語句,進行簡明化、有序化處理,寫出規(guī)范、簡明的答案。注意充
分利用文章的標題,新聞的導語和原文中概括性較強的句子、短語、詞語等,抓住關鍵詞,用概括性的語
句,對原文中較長的續(xù)寫、說明內容進行簡明化、抽象化處理。
知識點六分析圖表
本專題主要包括解析統計圖和框架圖
一、解析統計圖
【真題回顧】
(2021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始終把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
下,經過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中國在農業(yè)基礎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的基礎上,依靠自己的力量
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不僅成功解決了近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居民生活質量和營養(yǎng)水平顯著提升,
糧食安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
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
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圖1:中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1996~2018年)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2:2017年三大谷物品種單位面積產量對比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數據庫(FAOSTAT)
70000
65000
60000
55()00
50000
45000
400()0
35000
M000I
1996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
■糧食總產■(萬噸)
圖3:中國糧食總產量(1996~2018年)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摘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
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顯著提高,2010年開始平均每公頃糧食產量突破5000公斤,糧食生產取得了
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B.2017年我國稻谷、小麥、玉米的每公頃產量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見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營養(yǎng)水平
得到了顯著提升。
C.2003?2015年,糧食總產量連續(xù)多年保持增長勢頭,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穩(wěn)健,糧食生產能
力不斷增強。
D.從2015年起,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xù)四年穩(wěn)定在65000萬噸以上水平,這有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
進經濟社會發(fā)展。
【技法點撥】
1.掌握讀圖的方法。(1)關注表頭、標注、圖例,讀懂圖表,明確比較分析的對象和內容,尤其注意兩種
統計圖混搭一起的現象;(2)注意極值和圖像的趨勢變化,對圖表縱向分析;(3)注意不同對象之間的差
別,進行橫向比較。(4)明確題干中要求的比較區(qū)間,在圖中找到限定區(qū)間的數據。
2.注意描寫圖表信息的詞語的確切含意。主要有上升(上漲)、下降(下滑)、峰值、低谷、回升/回落(之
前是降低/升高)、反彈、負增長(減少)、回正、失衡(相對于平穩(wěn)而言)、平穩(wěn)、遞增(減)、穩(wěn)重有升/
降(整體是升/降的,但幅度不大)、追趕勢頭、持續(xù)上漲、相差懸殊、遙遙領先等。
3.關注描述對象及圖表信息的詞語前的修飾限制詞語。表示數據差別比較大的有:明顯、迅猛、強勁、井
噴式、急劇等;表示數據差別比較小的有略有、放緩等;對表述對象的限制的有:均、同步、每(年、月)、
逐(年)等,這時需要同時關注兩個或以上對象的變化數據。
4.正確判斷對圖表信息的推斷。根據圖表內容進行相應的推斷是2018年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新出現的題
型,答題時注意兩點,第一是表述用詞的分寸,重點關注表意絕對的詞語。
二、分析框架圖
【真題回顧】
(2019年?新課標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武漢長江大橋的興建,開辟了我國橋梁建設事業(yè)的新歷史。中國工程人員數十年來在橋梁建設工程中
作過許多努力,有過很多成續(xù),錢塘江鐵橋就是中國工程人員自己設計的。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完全用自
己的力量建設一座規(guī)模巨大的鐵路橋梁。五十年前的黃河鐵橋是由比利時包工的。其后的錢塘江鐵橋的主
要結構部分也是由德國、英國、丹麥三個“洋行”分別承包的,這就不可能使我們系統地積累自己的橋梁
建設經驗,沒有能組成自己的橋梁建設隊伍,中國的橋梁建設事業(yè)也就長期停滯不前。武漢長江大橋的修
建將改變我國橋梁建設事業(yè)的面貌。三年來,主持武漢長江大橋勘測設計工作的工程人員和地質人員,在
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國家大大力支持,又得到蘇聯專家的無私援助,既考慮了最經濟地建設橋梁,又
考慮了航運等有關部門對利用長江的要求,選擇了最合理的線路和橋式,完成了這個偉大工程的初步設計。
同時武漢長江大橋的全部工程還將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國自己的人力來建設,因此,這個工程也將是我國一
座最好的橋梁建設學校,將為我國培養(yǎng)出一批橋梁建設人才。
(摘自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人民日報》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wèi)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對于這座目前世世界上綜合難度最大的跨
海大橋而言,每項榮譽的背后,都是一組組沉甸甸數據的支撐,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
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處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
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chuàng)深插式鋼圓
筒快速成島技術,截至通車前夕,港珠澳大橋共完成項目創(chuàng)新工法31項、創(chuàng)新軟件13項、創(chuàng)新裝備31
項,創(chuàng)新產品3項,申請專利454項,7項創(chuàng)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fā)。在這一大國
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萬萬建設者的汗水,更有不少為其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的團隊。如今,如今,中
國的橋梁和高鐵一樣,已經成為中國走的世界的一張名片。而隨著這張名片一同遞出的,是我們身為國人
的自信心。
(摘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橋背后的科技支撐》,《光明日報》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為基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先技術,創(chuàng)造具有感
知儲存能力、學習判斷能力的智能設備、智能控制系統等,擴展、延伸工程建設者的感知能力、預測能力、
控制能力及作業(yè)能力,將機器智能與人類智慧緊密結合,形成人機一體化智能建造系統,使工程建設更為
安全。智能建造平臺由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層、應用支撐層及應用層組成。感知層是基礎,借助衛(wèi)星等
多種技術手段,采集各類數據信息,類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網絡層利用光纖通信網等技術,將感知層采集
的各類數據信息傳輸至數據層,類似人體神經系統;數據層中存儲著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源,借助數據庫、
云存儲等智能存儲手段,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存儲和共享;應用支撐層是運算中心,類似于大腦,實現數
據融合,最終在應用層形成各種智能控制系統,輔助工程建設者進行決策。
(摘編自林鳴等《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與實踐》)
下列對材料三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技法點撥】
分析框架圖正誤的題目給出的框架圖一般為關系圖或流程圖,關系圖一般為材料提供的事物之間的關系或
文章的結構層次;流程圖為材料所述事件的流程。“關系圖”經常采用要素遺漏或和材料內容不對應的方
式設錯,答題時注意“要素全面”“復述材料準確''"關系清晰”。
知識點七探究
【真題回顧】
(2021年?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十八世紀德國學者萊辛的《拉奧孔》是近代詩畫理論文獻中第一部重要著作。從前人們相信詩畫同質,
直到萊辛才提出豐富的例證,用動人的雄辯,說明詩畫并不同質。
據傳說,希臘人為了奪回海倫,舉兵圍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們佯逃,留著一匹腹內埋伏精
兵的大木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見木馬,把它移到城內。典祭官拉奧孔當時極力勸阻,說留下木馬是希臘
人的詭計。他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臘人的天神。當拉奧孔典祭時,河里就爬出兩條大蛇,把拉奧孔和
他的兩個兒子一齊絞死了。
這是羅馬詩人維吉爾《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紀在羅馬發(fā)現的拉奧孔雕像似以這段
史詩為籃本。萊辛拿這段詩和雕像互較,發(fā)現幾個重要的異點。因為要解釋這些異點,他才提出詩畫異質
1兌O
據史詩,拉奧孔在被捆時放聲號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現一種輕微的嘆息,具有希臘藝術所特有
的恬靜與肅穆。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現詩人所描寫的號啕呢?希臘人在詩中并不怕表現苦痛,而在造型
藝術中卻永遠避免痛感所產生的面孔筋肉攣曲的丑狀。在表現痛感之中,他們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據史詩,那兩條長蛇繞腰三圈,繞頸兩圈,而在雕像中它們僅繞著兩腿。因為作者要從全身筋
肉上表現出拉奧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詩,筋肉方面所表現的苦痛就看不見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讓拉奧孔
父子赤裸著身體,雖然在史詩中拉奧孔穿著典祭官的衣服。
萊辛推原這不同的理由,作這樣一個結論:“圖畫和詩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號完全不同,圖畫用存于
空間的形色,詩用存于時間的聲音?!w或部分在空間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體',物體和它們的
看得見的屬性是圖畫的特殊題材,全體或部分在時間上相承續(xù)的事物叫作'動作',動作是詩的特殊題
材”。
換句話說,畫只宜于描寫靜物,詩只宜于敘述動作。靜物各部分在空間中同時并存,這種靜物不宜于
詩,因為詩的媒介是在時間上相承續(xù)的語言。比如說一張桌子,畫家只需用寥寥數筆,使人一眼看到就明
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語言來描寫,你須從某一點說起,說它有多長多寬等等,說了一大篇,讀者還不一定
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詩只宜敘述動作,因為動作在時間上先后相承續(xù),而詩所用的語言聲音也是如此。這種動作不宜于畫,
因為一幅畫僅能表現時間上的某一點,而動作卻是一條綿延的直線。比如說,“我彎下腰,拾一塊石頭打
狗,狗見著就跑了",用語言來敘述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這簡單的故事畫出來,畫十幅、二十幅,
也不一定使觀者一目了然。
但是談到這里,我們不免有疑問;畫絕對不能敘述動作,而詩絕對不能描寫靜物么?萊辛也談到這個
問題,他說:“圖畫也可以模仿動作,但是只能間接地用物體模仿動作?!娨材苊枥L物體,但是也只
能間接地用動作描繪物體?!?/p>
換句話說,圖畫敘述動作時,必化動為靜,以一靜面表現動作的全過程;詩描寫靜物時,亦必化靜為
動,以時間上的承續(xù)暗示空間中的綿延。
(摘編自朱光潛《詩論》)
材料二:
《拉奧孔》所講繪畫或造型藝術和詩歌或文字藝術在功能上的區(qū)別,已成老生常談了。它的主要論點
——繪畫宜于表現“物體”或形態(tài),而詩歌宜于表現“動作”或情事,中國古人也浮泛地講過。晉代陸機
分劃“丹青”和“雅頌”的界限,說:“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边@里的“物”是“事”的同義
字。邵雍有兩首詩說得詳細些:“史筆善記事,畫筆善狀物,狀物與記事,二者各得一”;“畫筆善狀物,
長于運丹青。丹青人巧思,萬物無遁形。詩筆善狀物,長于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
但是,萊辛的議論透徹深細得多,他不僅把“事”“情”和“物”“形”分開,還進一步把兩者各和
時間與空間結合;作為空間藝術的繪畫、雕塑只能表現最小限度的時間,所畫出、塑出的不可能超過一剎
那內的物態(tài)和景象,繪畫更是這一剎那內景物的一面觀。我聯想起唐代的傳說:“客有以《按樂圖》示王
維,維曰:'此《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彼未蚶ā秹粝P談》批駁了
這個無稽之談:“此好奇者之,凡畫奏樂,止能畫一聲?!薄爸鼓墚嬕宦暋蔽遄忠材軒椭覀兞私庖皇滋?/p>
詩。徐凝《觀釣臺畫圖》:“一水寂寥青靄合,兩崖崔萃白云殘。畫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聲出樹難?!?/p>
畫家挖空心思,終畫不出“三聲”連續(xù)的猿啼,四為他“止能畫一聲”。徐凝很可以寫“欲作悲鳴出樹難”
那不過說圖畫只能繪形而不能“繪聲”,他寫“三聲”,寓意精微,就是萊辛所謂繪畫只表達空間里的平
列,不表達時間上的后繼,所以畫家畫“一水”力口“兩崖”的排列易,畫“一”而“兩”,“兩”而“三”
的連續(xù)“三聲”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 12158-2024防止靜電事故通用要求
- 二零二五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安全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老舊廠房拆除重建項目轉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UPS不間斷電源系統在數據中心節(jié)能改造中的應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安全樣本檢驗合同2篇
- 2025年度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住宅小區(qū))3篇
- 三方監(jiān)理服務協議:2024年度工程監(jiān)管協議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公司銷售業(yè)務員合同協議書含虛擬貨幣交易業(yè)務合作3篇
- 2024年轎車物流服務協議模板版B版
- 2024煙花爆竹行業(yè)信用風險防范購銷合同管理3篇
- 2025年山東光明電力服務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神經發(fā)展障礙 兒童社交溝通障礙康復規(guī)范》
- 詩詞接龍(飛花令)PPT
- 子宮內膜癌(課堂PPT)
- 澳大利亞公司法1-30
- 海上試油測試技術0327
- 中國地圖標準版(可編輯顏色)
- 瑪氏銷售常用術語中英對照
- (完整)貓咪上門喂養(yǎng)服務協議書
- 上海牛津版三年級英語3B期末試卷及答案(共5頁)
- 行為疼痛量表BP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