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光和眼睛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復習大串講知識串講方法模型歸納鞏固提升滬粵版知識串講01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人們之所以能看到各種事物,是因為有光進入人的眼睛。這些光都是能帶給我們光明的“光源”發(fā)出的或通過其他途徑傳播過來的。但是,所有的光都是有“光源”的。自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
。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3.光線: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如圖甲所示),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光源知識串講014.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的現(xiàn)象(1)影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會使物體后面光不能到達的區(qū)域形成一個陰暗區(qū)域,即物體的影子;如圖甲。(2)日食和月食①月食:當?shù)厍蛱幱谠虑蚝吞栔g時,地球擋住了射向月球的光,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我們能看到月食。如圖乙所示。②日食: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月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我們看到了日食。如圖乙所示。知識串講01(1)小孔成像的條件:小孔必須足夠小,但并不是越小越好,孔太小會影響像的亮度;(2)小孔成像時,像的形狀取決于物體的形狀,與小孔形狀無關;(3)小孔逐漸變大,光屏上的像會逐漸變模糊;當小孔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光屏上只能看到與小孔形狀相同的光斑。
【現(xiàn)象辨析】影子和小孔成像的異同現(xiàn)象相同點不同點影子形成原因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影子是光照射不到的區(qū)域,影子的形成不一定和物體的形狀相同,而且影子是黑暗的小孔成像通過小孔成的像是光實際照射到的區(qū)域,像的形狀和物體的形狀相同,而且像是亮的5.小孔成像知識串講016.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不僅可以在空氣、水等物質中傳播,而且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很大,在物理學中用c表示,c=2.99792×108m/s。通常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為:c=3×108m/s。7.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也可以近似為c=3×108m/s。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c;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近約為2/3c。知識串講01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現(xiàn)象: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表面時,會有一部分光在介質表面反射回原介質中,這種傳播現(xiàn)象叫
。2.看到物體的原因我們能看到太陽、明亮的日光燈等光源,是因為光源發(fā)出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產生了視覺。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如書、平面鏡、月亮等,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產生視覺。3.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一點、兩角、三線光的反射光的入射點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線過入射點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輔助線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知識串講014.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
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歸納總結】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顯示光的傳播路徑;(2)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具體操作是將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轉,使其和紙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內,觀察有無反射光的徑跡;(3)記錄光路。具體操作是在紙板上畫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以分析反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情況。紙板在實驗中的三個作用:知識串講015.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比較辨析】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異同不同點相同點反射面反射光的特點人的感覺現(xiàn)象舉例鏡面反射表面光潔平整反射光仍平行只能在某個方向看到反射光,并且會感到刺眼,看不清物體黑板反光、水面反光等都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向各個方向射出能在各個方向看清物體不同方向的觀眾都能看到熒幕上的畫面(1)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書上的字,是因為光在紙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2)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浸入人眼越多,人眼就會感覺該物體越亮。所以,當發(fā)生鏡面反射時,如果反射光正好進入人眼,人就會感覺鏡面特別亮;(3)無論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觀點反射定律。知識串講01三、平面鏡成像1.什么是像當你照鏡子時可以看見自己的“像”,鏡子里的自己就是自己經過平面鏡所成的像。平靜的水面上物體的倒影,也是物體通過水面這面鏡子所成的像。這個像不同于影子,它能反映物體的面貌。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3.平面鏡成虛像: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在平面鏡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在鏡子中會出現(xiàn)一個正立蠟燭的像,但將光屏放在平面鏡后蠟燭像的位置時,光屏上卻沒有出現(xiàn)蠟燭的像,可見平面鏡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
虛像。知識串講01四、凸面鏡和凹面鏡1.球面鏡: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叫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2.凸面鏡(1)概念: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凸面鏡。(2)特點: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鏡上,反射后成為發(fā)散光,如圖所示。(3)應用:使用凸面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所以汽車的后視鏡和道路轉彎處的反射鏡都是凸面鏡。3.凹面鏡(1)概念: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凹面鏡。(2)特點: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鏡上,反射后會聚到一點,如圖所示。(3)應用①使用凹面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的有:太陽灶、奧運圣火采集器等。②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由一點發(fā)出的光經凹面鏡反射后可成為平行光,這一特點的常見應用有:探照燈、各種機動車的前燈、醫(yī)用頭燈等。知識串講01五、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概念: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了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
。光的折射2.基本概念:“一點、一面、三線、兩角”入射點:入射光與分界面的交點分界面:兩種介質的交界面入射光線:入射到介質交界面的光線法線:過入射點且垂直于兩種介質分界面的直線NN'折射光線:進入另一種介質的光線OC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知識串講013.探究光的折射時的特點【實驗結論】(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2)當光線從水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其傳播方向不變;(4)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知識串講01海市蜃樓夏天,海面附近空氣溫度較低,密度較大,來自地平線以下遠處的物體的光,傳播時由于不同高度空氣的密度不同而向地面多次彎曲后進入我們的眼中,形成“蜃景”的現(xiàn)象“錯位”的奧秘來自水面以下的筆上物點的光,從水中射向空氣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們眼睛看到的光好像是從直線傳播方向發(fā)出的,這樣看起來就好像筆錯位了叉魚的訣竅因為人們看到的是水中的魚的虛像,它比魚的實際位置淺,所以要瞄準看到的“魚”的下方才能叉到魚“變高”的奧秘因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時發(fā)生折射,所以水中的人看到的是岸上的樹的虛像,它比樹的真實位置要高知識清單01六、色散1.現(xiàn)象探究:光的色散(1)探究過程: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通過三棱鏡偏折后照射到白色光屏上,結果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條彩色的光帶,光帶的顏色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2)探究歸納①太陽光(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是復色光;②不同的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偏折程度不同,紅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各種單色光偏折程度從小到大依次為紅光、橙光、黃光、綠光、藍光、靛光和紫光。2.色散的概念:太陽光是白光,它通過三棱鏡后別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3.生活中的色散現(xiàn)象:雨后天空懸浮著大量細小的水珠,太陽光照射到這些小水珠上,經反射和折射后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形成絢麗的彩虹。知識串講01七、凸透鏡、凹透鏡1.透鏡的概念透鏡是用透明物質制成的、至少一個表面為球面一部分的光學元件。光從空氣進入透鏡一側,從另一側射出時各發(fā)生一次折射,并由此會產生會聚或發(fā)散的效果。2.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應用:放大鏡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應用:近視眼鏡知識串講01七、凸透鏡、凹透鏡3.對“會聚作用”和“發(fā)散作用”的理解(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靠近主光軸,即通過凸透鏡的光將主光軸方向偏折,如圖所示。(2)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偏離主光軸,即通過凹透鏡的光將向遠離主光軸方向偏折,如圖所示。4.透鏡中的光路是可逆的由于光在發(fā)生折射時是可逆的,而透鏡對光的作用也是折射作用,所以透鏡中的光路是可逆的。知識串講01七、凸透鏡、凹透鏡5.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數(shù)顯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凸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凸透鏡凹透鏡凹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發(fā)散,且發(fā)散的光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不是實際光線會聚的點,所以叫虛焦點,用F表示。凹透鏡兩側各有一個虛焦點凸透鏡焦距:焦點F到光心O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凸透鏡兩側的焦距相等凹透鏡焦距:虛焦點F到光心O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凹透鏡兩側的焦距相等知識串講01八、生活中的透鏡1.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照相機的鏡頭相對于一個凸透鏡,膠片相對于光屏,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鏡頭后會聚在照相機暗箱內的膠片上,形成了倒立、縮小的像。2.投影儀的成像原理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來成像的,利用投影儀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3.放大鏡成像放大鏡是凸透鏡,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放大鏡能將小物體放大,如圖所示。將放大鏡鏡頭放在物體上方與眼睛之間適當位置,透過放大鏡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1)照相機:拍照時,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兩者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來工作的;照相機拍攝較遠景物時,像比較小;拍攝較近景物時,像比較大。由此可知,遠離被被拍攝景物,可以增大拍攝范圍,但拍出來的景物會變小。(2)投影儀:理解投影儀(幻燈機)的成像特點是解題的關鍵。投影儀(幻燈機)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因而可利用“反反得正”的方法推知幻燈片應反向放置。(3)放大鏡:在一定范圍內,放大鏡離物體越近,所成的像越??;離物體越遠,所成的像越大。知識串講01九、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1.基本概念(1)物距: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用字母u表示。(2)像距: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用字母v表示。2.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設計實驗】先把物體放在距離凸透鏡較遠的地方,然后逐漸向凸透鏡方向靠近,同時把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觀察光屏上像的變化情況。由于凸透鏡的偏折情況和焦距有關,所以應著重觀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時,物體的成像情況。知識串講01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物距u/cm像距v/cm成像的性質像的變化情況u>2f6015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變小時,像距變大,像(相對于之前)變大4816u=2f2424倒立、等大的實像——f<u<2f1836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變小時,像距變大,像變大1560u=f12——不成像——u<f8——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變小時,像距變小,虛像變小6——知識串講013.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分析論證】(1)焦點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成實像;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成虛像;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不成像;(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實像還是縮小實像的分界點。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縮小的實像;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等大的實像;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放大的實像;(3)凸透鏡成實像都是倒立的,且像、物位于凸透鏡的兩側;凸透鏡成虛像時,都是正立的,且像、物同側;(4)凸透鏡成實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和像距都變大;成虛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和物都不小。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像的性質像距v與焦距f的關系相對凸透鏡的位置應用正倒大小虛實u>2f倒立縮小實像f<v<2f與物異側照相機u=2f倒立等大實像v=2f與物異側測焦距f<u<2f倒立放大實像v>2f與物異側投影儀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虛像——與物同側放大鏡知識串講01十、眼睛和眼鏡1.近視眼的特點:只能看清近處物體,看不清遠處物體。2.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近視眼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長,使得來自遠處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到達視網(wǎng)膜時已經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導致視網(wǎng)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近視眼應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知識串講013.遠視眼的特點: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物體。4.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近視眼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短,使得來自近處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后,到達視網(wǎng)膜前還沒有會聚成點,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導致視網(wǎng)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遠視眼應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方法模型歸納02一、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直線傳播是光現(xiàn)象基礎,所有光現(xiàn)象都是在光的直線傳播基礎上展開的,沒有光的直線傳播就沒有光現(xiàn)象的理論結構。光的直線傳播是??紵狳c,有關考題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線傳播的認識和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上。生活中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和人類活動中,總結出了許多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樹林中的光斑、日食、月食等都是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加強對此方面知識的積累,會有助于解答此類問題。光的直線傳播作為一個考題不多,常見的是作為一個知識點出現(xiàn),并與其他光現(xiàn)象知識點或其他知識點結合組成一個題目。方法模型歸納02【例1】(2023·云南)圖所示的“手影”游戲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沿直線傳播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手不透明,光照射時會有一部分光被手擋住,從而形成一片黑暗的區(qū)域,即手影B【變式1-1】(2023·江西)如圖所示,圭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圭表通過測量正午日影長度來推測二十四節(jié)氣,日影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為了提高其測量精度,天文學家使用鉛垂線來確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鉛垂線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_________?!咀兪?-2】晴朗的天氣,小剛到森林中去游玩,他看到地面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圓形光斑,他認為()。A.圓斑是太陽的影子B.圓斑是太陽的實像C.圓斑是太陽的虛像D.圓斑是樹葉的影子光線被擋住形成的日影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直線傳播豎直向下地面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圓形光斑,是太陽光通過樹葉空隙中的小孔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太陽在地面上形成的倒立的實像,屬于小孔成像,即圓斑是太陽的實像B方法模型歸納02二、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最典型的光現(xiàn)象。在解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小孔成像時,像不但左右顛倒,而且上下也顛倒;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由物體的形狀決定。方法模型歸納02【例2】(2023·天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赌洝分杏涊d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唐代詩句“潭清疑水淺”描繪了潭水清澈,讓人感覺水變淺了,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光穿過小孔時,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實像潭清疑水淺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光現(xiàn)象直線傳播折射【變式2-1】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陳老師走在隨州街頭,看到地面上樹蔭里有許多圓形光斑,抬頭看看樹葉間刺眼的陽光,想到這樹蔭下藏著物理學的秘密,便拍下兩張照片(如圖)。經估測樹蔭下一個清晰光斑的直徑約為7cm,這束陽光從約7m高處的樹葉間照射下來。我們常說太陽光經過約8分鐘來到地球(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按1.5×1011m計算),粗略計算太陽的直徑最接近()。A.1.5×109mB.1.5×1019mC.5×106mD.5×1012m【變式2-2】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經》中論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學現(xiàn)象,下列光現(xiàn)象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地面的人影B.水中的倒影C.空中的彩虹D.放大的文字如圖,光斑和小孔O、小孔與太陽的直徑構成了兩個相似三角形,它們的對應邊成比例,所以有: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和地面上的人影原理相同。。A方法模型歸納02三、光的反射現(xiàn)象及應用(1)生活中,由光的反射引起的光現(xiàn)象最典型的有:水中倒影、平面鏡成像、能看清不是光源的物體等。(2)考試中還會出現(xiàn)入射光不動,平面鏡沿某一方向旋轉一定角度,判斷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變化規(guī)律等。方法模型歸納02【例3】如圖,世界首條跨海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合龍成功。大橋與倒影形成的一幅壯美畫面,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選填“虛”或“實”)像。【變式3-1】(2023·濰坊)如圖為某同學外出游玩時用手機拍到的場景,場景中有瞪羚在岸邊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瞪羚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瞪羚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瞪羚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瞪羚的倒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變式3-2】(2023·自貢)小王同學在家里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沿ON折疊的硬白紙板ENF豎直的立在平面鏡上,以此來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通過測量他發(fā)現(xiàn)此時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50°夾角,如圖所示,則()。A.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40°;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20°;C.將紙板NOF向后折疊,則反射光線會消失;D.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鏡面反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所成的像是虛像。和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相同反射虛水中倒影是最典型光的反射現(xiàn)象A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50°夾角,則入射角為90°-50°=40°,則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90°-40°=50°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20°紙板向后折疊,紙板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但反射光線不會消失紙板表面粗糙B方法模型歸納02四、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1)已知反射面和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作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夾角,不是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不是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法線要畫成虛線。(2)已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確定平面鏡的位置:法線位置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位置,平面鏡與法線垂直,故只要確定入射點法線位置即可確定平面鏡的位置。利用光的反射規(guī)律作圖主要有:方法模型歸納02【例4】(2023·貴州)如圖所示,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射到平面鏡MN的O點,請在圖中作出這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變式4-1】(2023·菏澤)室內有一吸頂燈S,人從平面鏡MN中能夠看到吸頂燈。請在圖中畫出人眼A經平面鏡MN看到吸頂燈的完整光路圖。(1)過入射點O作法線;(2)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線【變式4-2】(2023·廣元)如圖所示。從S點向平面鏡發(fā)出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到達光屏上的P點。請你作出此過程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1)作點S關于平面鏡對稱點S′,(2)連接S′A與鏡面的交點O即為入射點,(3)連接SO即為入射光線S'O(1)作出發(fā)光點S關于平面鏡的像點S′;(2)連接S′P交平面鏡于點O,則O為入射點;(3)沿OP畫出反射光線,連接SO畫出入射光線S'O方法模型歸納02五、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例5】(2023·貴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從前向后觀察,可在鏡面上方看到__________條光束。(2)將折轉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xiàn)反射光,需將右半屏向__________(選填“前”或“后”)折轉。(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c′,如圖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__________。同時根據(jù)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這樣能顯示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傳播路徑2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個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則需將右半屏向前折轉前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關于法線對稱法線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相等相等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5-1】(2023·齊齊哈爾)小明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1)如圖1所示,實驗時,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紙板ENF(右側可繞ON翻折)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應___________于鏡面。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點,光在紙板上發(fā)生_____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呈現(xiàn)徑跡。光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2)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實驗結論可知:當入射光EO與平面鏡夾角為50°時,反射角為___________;(3)讓光沿圖1中FO方向照射到鏡面,它會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4)如圖2所示,把紙板ENF右側繞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側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___________內。垂直法線與鏡面垂直,紙板上的直線ON相當于法線能在紙板上看到入射光線和發(fā)射光線的路徑,是由于光線在粗糙的紙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漫可以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入射光EO與平面鏡夾角為50°時,反射角90°-50°=40°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40℃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逆折轉后的E板,在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同一平面方法模型歸納02六、平面鏡成像特點【例6】(2022·臨沂)臨沂市文化公園是我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5m深的荷花池內,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圖),蜻蜓在水中的像(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B.是比蜻蜓略小的虛像C.在水面下0.9m深處D.與蜻蜓相距1.2m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蜻蜓與它的像相當于水面距離相等D【變式6-1】(2023·湘潭)如圖所示,白鷺平行于水面飛行,距水面2m。水中的“白鷺”是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它距空中的白鷺_______m?!咀兪?-2】(2022·連云港)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小鳥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實像;B.小鳥靠近湖面時,像遠離湖面;C.小鳥在湖中的像始終和小鳥一樣大;D.小鳥到湖面的距離大于像到湖面的距離白鷺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它與白鷺距離書面相等虛4小鳥在水中的像是虛像小鳥在的像與小鳥距離水面相等小鳥的像與小鳥大小相等C方法模型歸納02七、平面鏡成像作圖(1)由反射光線作光源利用像點特性快速作圖: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可先確定像點,利用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像點這一特點快速作圖。(2)已知光源作反射光路圖方法模型歸納02【例7】(2023·南京)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甲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A'B'【變式7-1】(2023·撫順、鐵嶺)如圖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光線是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射向凸透鏡的光線。請畫出:(1)光源S的位置;(2)反射光線a對應的入射光線;(3)光線a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折射光線。(1)首先做像S?關于鏡面的對稱點S,即為光源S;(2)做反射光線a對應的入射光線;(3)做光線a經凸透鏡的折射光線S【變式7-2】(2023·赤峰)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鳥喙上A點通過水面成的像A'。過A點向平面鏡做垂線,與水面交于O點,并向下延長到A′,使AO=OA′A'方法模型歸納02八、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例8】(2023·南充)小科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利用如圖甲所示器材進行了以下操作:(1)實驗中小科同學從點燃的蠟燭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_,實驗中選取同樣大小的蠟燭A、B是為了_________;(2)改進器材后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并移動另一支蠟燭,確定每次像的位置,將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記錄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紙上,連接物和對應的像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3)完成實驗后,小科同學又將一枚硬幣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圖丙所示,若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3cm,該硬幣的像_________(選填“向右移動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動3cm”)。實驗中有重影,是因為玻璃板較厚,蠟燭通過玻璃板兩個面都成像了用A、B同樣大小的蠟燭進行實驗,可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關系用薄玻璃探究像物大小關系由圖乙知,每次記錄的像距與物距的大小相等相等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3cm,硬幣的位置不變,則像的位置也不變在原位置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8-1】(2023·廣西)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對所選擇的蠟燭A、B的要求是外形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相同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不能【變式8-2】(2023·臨沂)敬老愛親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時,發(fā)現(xiàn)奶奶一直認為“人離平面鏡越近,人在鏡中的像越大”,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所示,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紙上,并讓玻璃板與紙面__________;(2)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點燃蠟燭__________(選填“A”或“B”),并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重合;(3)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知,小明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時,需確保__________(選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4)小明給奶奶變了個戲法:將與蠟燭A的像重合的蠟燭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處豎放一個光屏。讓奶奶透過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蠟燭B”;不透過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蠟燭B”卻消失了。這個小戲法逗得奶奶開懷大笑,同時小明也給奶奶解釋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選填“虛”或“實”)像的道理。為使B與A的像重合,玻璃板必須與白紙垂直垂直為了觀察像與實物大小關系,應該點燃蠟燭A,在點燃的一側觀察,并移動蠟燭BA為了證明像的大小與物離平面鏡距離無關,應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使蠟燭A到鏡面的前后距離不同前后平面鏡成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虛方法模型歸納02九、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三種光現(xiàn)象辨析)【例1】(2023·牡丹江)下列現(xiàn)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B.對鏡畫臉譜C.鉛筆“折斷”D.日食“手影”和“日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對鏡畫臉譜”屬于平面鏡成像;“鉛筆折斷”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C【變式1-1】(2023·北京)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D.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和OB射出過點O作法線,反射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兩側;折射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也位于法線兩側,所以圖中AO是入射光線、OB是反射光線、OC是折射光線B【變式1-2】(2023·涼山州)在地球上觀看日出時能看到地平線以下的太陽。下列現(xiàn)象與此原理相同的是(
)。A.茂密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B.汽車后視鏡中的像C.海市蜃樓
D.用潛望鏡看到海面上的物體地球上觀看日出時能看到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學原理是光的折射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后視鏡中的像,利用的是凸面鏡擴大視野的作用;海市蜃樓,原理是光的折射;用潛望鏡看到海面上的物體,是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方法模型歸納02十、光的折射作圖(1)從水中看岸上物體運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方法:(2)從岸上看水中物體應注意:無論從什么地方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從物體進入眼睛,并不是人的眼睛會發(fā)光。一知光無論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還是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空氣中的角(入射角或反射角)都是較大的二作過入射點作法線,在法線的另一側作出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且使空氣中的角較大三標標出光的傳播方向方法模型歸納02【例10】(2023·瀘州)一束激光從空氣中以圖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剛好垂直。請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并標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1)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3°畫出反射光線;(2)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垂直,則折射光線與界面之間的夾角為90°-37°=53°,折射角為90°-53°=37°。37°【變式10-1】(2023·福建)如圖所示,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變式10-2】(2023·日照)一個底面鍍銀的球冠形玻璃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橫截面如圖所示。一條光線從玻璃球冠上表面的M點通過球心O射到球冠的底面N點。虛線PN為底面AB的法線。畫出該光線經底面AB反射后在球冠形玻璃球內外的光路圖。首先作出反射光線,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在玻璃中法線的另一側作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玻璃球底面鍍銀,底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入射光線射到N點會發(fā)生光的反射,作反射光線;反射光線從玻璃射進空氣發(fā)生光的折射,此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折射光線方法模型歸納02十一、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例11】(2022·宜昌)在“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東借助激光筆、半圓形玻璃塊和帶刻度的光具盤完成了實驗,觀察到如圖所示的1、2、3三條光束,并在光具盤上用筆描出了對應的光路。(1)圖中的折射角大小為___________;(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初步發(fā)現(xiàn),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___________(選填“>”、“=”或“<”)入射角;(3)現(xiàn)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如果看到___________現(xiàn)象,就可證明光路是可逆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折射角,則折射角為80°80°由圖可知,反射角為4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為40°,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則只需讓入射光沿折射光(光路2)入射到玻璃磚,若看到折射光沿光路1射出,就能說明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讓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折射光從光路1射出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11-1】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仔細觀察并分析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實驗結論。(1)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
;(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時,折射角
入射角;(選填“大于”或“小于”)(3)當入射光線逐漸遠離法線時,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選填“增大”或“減小”)(4)
(選填“玻璃”或“水”)對光的折射本領強;(5)分析實驗序號1與4、2與5、7與9、8與10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折射時
。發(fā)生折射序號傳播路徑入射角折射角序號傳播路徑入射角折射角1空氣到水30°20°6空氣到玻璃30°18°245°30°745°25°360°45°860°38°4水到空氣20°30°9玻璃到空氣25°45°530°45°1038°60°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即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會發(fā)生折射分析實驗序號1、2、3(或6、7、8)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小于分析實驗序號1、2、3(或6、7、8)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角變大,折射角也變大增大分析實驗序號1與6(或2與7或3與8)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角相同,玻璃中的折射角更小,說明玻璃對光的折射能力強玻璃分析實驗序號1與4、2與5、7與9、8與10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當光線逆著原折射光線的方向射入時,會發(fā)現(xiàn)折射光線逆著原入射光線的方向射出,這表明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方法模型歸納02十二、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熟記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主要光線)經透鏡折射后的傳播規(guī)律,并分清凸透鏡和凹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異同。利用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時,一定要注意:(1)一定要用尺規(guī)作圖;(2)不要遺漏光線的箭頭;(3)光線用實線,輔助線用虛線。方法模型歸納02【例12】(2023·陜西A)如圖,O為凸透鏡的光心,F(xiàn)為凸透鏡的焦點,請分別畫出兩條入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通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變式12-1】如圖所示,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一個焦點重合,請根據(jù)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出射光線。過焦點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要過凹透鏡的虛焦點【變式12-2】(2023·遂寧)請根據(jù)圖中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作出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咀兪?2-3】AB通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在圖中畫出凸透鏡及右側焦點位置。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過焦點,說明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先過平面鏡的入射點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再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作出反射光線連接BB',根據(jù)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其傳播途徑不變,則確定光心為AA'與BB'的交點O;過B點作AO的平行線交凸透鏡于M點,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過其焦點,則連接MB'交AA'于F點,F(xiàn)點即為凸透鏡的焦點OMF方法模型歸納02十三、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1)照相機:拍照時,攝像頭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兩者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來工作的;照相機拍攝較遠景物時,像比較?。慌臄z較近景物時,像比較大。由此可知,遠離被被拍攝景物,可以增大拍攝范圍,但拍出來的景物會變小。(2)投影儀:理解投影儀(幻燈機)的成像特點是解題的關鍵。投影儀(幻燈機)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因而可利用“反反得正”的方法推知幻燈片應反向放置。(3)放大鏡:在一定范圍內,放大鏡離物體越近,所成的像越??;離物體越遠,所成的像越大。方法模型歸納02【例1】(2023·深圳)如圖,是一張大廈的照片,關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的鏡頭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B.照相機成倒立放大的虛像C.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D.在太陽下的大樓是光源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使用照相機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水中的像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光源能自己發(fā)光,大樓反射太陽光,所以大樓不是光源C【變式13-1】(2023·新疆)下列光學儀器中,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是()。A.放大鏡B.照相機C.潛望鏡D.近視眼鏡C【變式13-2】(2023·綏化)如圖所示,小明通過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觀察到郵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的像是實像
B.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15cmC.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5cmD.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30cm看到郵票正立放大的像,說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因為焦距等于15cm,當物距等于焦距時,經凸透鏡折射后成平行光射出,所以不成像觀察到郵票正立放大的像,此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是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5cm郵票到凸透鏡距離大于30cm,即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應在光屏上成縮小、倒立的實像C方法模型歸納02十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1)凸透鏡成像的兩個分界點: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實像。成實像時,物體在二倍焦距內,像大物?。晃矬w在二倍焦距外,像小物大。(2)用不等式確定凸透鏡的焦距范圍: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列出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關系不等式,解不等式就可以確定該凸透鏡焦距的范圍。具體關系為:1)當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u>2f,f<v<2f;2)當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時,u=v=2f;3)當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時,f<u<2f,v>2f;4)當不成像時,u=f;5)當成正立、放大虛像時,u<f。(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與圖像結合:解答此類試題時,要明確二倍焦距處是成放大和縮小實像的分界點,當u=v=2f時,物體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然后在圖上找到對應點,求出焦距,然后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即可求解。(4)不完整凸透鏡成像情況:凸透鏡成像時,如果凸透鏡壞掉一部分或者遮擋一部分,都會成完整的像,只是所成的像亮度變暗。方法模型歸納02【例13】(2023·江西)某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C.投影儀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D.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夠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屏呈現(xiàn)蠟燭所成的像,不會影響成像的特點,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D【變式13-1】(多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依次擺放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如圖所示,此時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B.若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C.實驗時用手指遮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光屏上不能得到燭焰完整的像;D.若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近視眼鏡鏡片,則要把光屏向右移動適當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物距小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根據(jù)光路可逆,在光屏上仍能出現(xiàn)清晰的像用手指遮擋住透鏡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線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近視眼鏡鏡片,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延遲光線會聚成像,故為了使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沿著光具座向右移動ABD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13-2】(2023·廣西)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水凸透鏡”和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相同;B.此時“水凸透鏡”的焦距為15.0cm;C.調節(jié)“水凸透鏡”的厚度可改變其焦距;D.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CD由圖可知,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而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根據(jù)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u=15cm,像距v=29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水透鏡的焦距凸向水透鏡內注水和排水,通過調節(jié)“水凸透鏡”的厚度去改變其焦距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沿直線傳播,蠟燭燃燒變短后像向光屏上方移動【變式13-3】(2023·寧夏)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其中成像性質與投影儀成像性質相同的是()。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物距等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此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小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不能在光屏上成實像,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內,因此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C方法模型歸納02十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例14】(2023·江西)某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C.投影儀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D.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夠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屏呈現(xiàn)蠟燭所成的像,不會影響成像的特點,撤去光屏,燭焰的像仍然在原處D【變式14-1】(多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依次擺放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如圖所示,此時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B.若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C.實驗時用手指遮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光屏上不能得到燭焰完整的像;D.若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近視眼鏡鏡片,則要把光屏向右移動適當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物距小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根據(jù)光路可逆,在光屏上仍能出現(xiàn)清晰的像用手指遮擋住透鏡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線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個近視眼鏡鏡片,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延遲光線會聚成像,故為了使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沿著光具座向右移動ABD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14-2】(2023·廣西)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水凸透鏡”和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相同;B.此時“水凸透鏡”的焦距為15.0cm;C.調節(jié)“水凸透鏡”的厚度可改變其焦距;D.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CD由圖可知,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而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根據(jù)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u=15cm,像距v=29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水透鏡的焦距凸向水透鏡內注水和排水,通過調節(jié)“水凸透鏡”的厚度去改變其焦距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沿直線傳播,蠟燭燃燒變短后像向光屏上方移動【變式14-3】(2023·寧夏)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其中成像性質與投影儀成像性質相同的是()。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物距等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此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小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不能在光屏上成實像,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內,因此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C方法模型歸納02十五、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例15】(2023·福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用平行光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2)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3)調節(jié)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至圖乙所示的位置,則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像。根據(jù)這一成像特點,可制成__________。(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變小,應使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變_________,再調節(jié)光屏位置。(1)平行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為凸透鏡的焦點處,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為12.5cm(2)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為了使像能夠成在光屏中央(3)將點燃的蠟燭和光屏分別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像的性質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成像特點(4)物遠像近像變小,所以要使光屏上的像變小,應使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大,再調節(jié)光屏位置12.5同一高度縮小照相機大方法模型歸納02【變式15-1】小華用焦距為10.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1)實驗前,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當各器材位置如圖所示時,在光屏上成燭焰清晰的像,此時燭焰的成像特點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相同。(3)實驗時,若用一張紙片遮住了凸透鏡的上半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4)小華將一副老花鏡的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位置,若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僅將光屏向
端移動適當距離,光屏上即可重新成燭焰清晰的像。同一高度(1)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圖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能夠說明照相機的成像原理(3)用一張紙片遮住了凸透鏡上半部,光線射向凸透鏡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成完整的像,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4)老花鏡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將一副老花鏡的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位置,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此時清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要在光屏上重新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左移動照相機能左方法模型歸納02十六、眼睛的構造及視物原理人眼的視物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眼睛的焦距可以調節(jié),而照相機模型中的凸透鏡焦距不變,一般靠調節(jié)物距和像距成清晰的像。方法模型歸納02【例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長期用錯誤的方式看書,很容易患上近視。有一種治療近視眼的手術——用激光對角膜進行切削,使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______(選填“強”或“弱”)些,從而使像落在視網(wǎng)膜上。人眼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近視眼是晶狀體太厚,對光的偏折能力太強,導致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因此激光治療的目的是減弱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倒立弱【變式1-1】(2023·宜昌)小華用彈性膜充水制作了一個水凸透鏡,通過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變透鏡的厚度,如圖是他用其模擬眼睛看物體的實驗裝置。模擬正常眼睛時,固定透鏡,將一個F形光源放在合適的位置后,調節(jié)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內B.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光源遠離透鏡時,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從透鏡向外抽水【變式1-2】(2023·成都)今年6月6日是全國第28個愛眼日。正常眼睛觀察物體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勞的距離,約為25cm,叫做明視距離。近視眼的明視距離______正常眼的明視距離(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與近視眼不同,遠視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鏡矯正。眼睛相當于照相機,在視網(wǎng)膜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應大于二倍焦距,即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因此光源遠離透鏡時,要將光屏靠近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視眼是晶狀體太厚,對光線會聚能力太強導致的,因此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從透鏡向里注水C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為25cm,近視眼的明視距離相對正常眼要短遠視眼的晶狀體凸度過小,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應佩戴凸透鏡小于凸方法模型歸納02十七、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例17】(2023·株洲)圖為眼睛觀察遠處物體時的光路??芍@是()。A.近視眼,應戴凸透鏡矯正B.近視眼,應戴凹透鏡矯正C.遠視眼,應戴凸透鏡矯正D.遠視眼,應戴凹透鏡矯正遠處的光經晶狀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商業(yè)綜合體停車設施委托運營管理協(xié)議
- 房地產開發(fā)商項目可行性分析派遣合同
- 倉庫知識培訓
- 癲癇的觀察和護理
- 如何預防安全事故
- 廉潔培訓心得體會
- 血友病醫(yī)學文獻解讀
- 金融行業(yè)企業(yè)合并合同(2篇)
- 教育部門消防培訓體系
- 癔癥病人的護理
- GB/T 1185-2006光學零件表面疵病
- 區(qū)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規(guī)程DB50-T 1114-2021
- 幼教培訓課件:《家園共育體系建構與實施策略》
- 最新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制度大全
- 安全輸血管理制度培訓課件
- 小學美術1色彩的情感課件
- 奧沙利鉑過敏反應
- 項目部臨時動火作業(yè)審批表
- 項目質量管理評價表
- 飲料生產公司應急預案匯編參考范本
- 藍色大氣商務商業(yè)計劃書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