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2禮記二則課時作業(yè)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雖有至道/日中不至 B.故曰:教學相長也/溫故而知新C.教學相長也/雞犬相聞 D.然后能自反也/有朋自遠方來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是戴圣對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B.本文開頭從“嘉肴”談起,用意不在于談?wù)摗凹坞取保菫榱擞谩凹坞取鳖惐取爸恋馈?,然后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guān)系的論述。C.本文引《兌命》佐證了觀點:教學相長,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互相促進。D.本文多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使論證更有說服力。3.下列對《大道之行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B.“天下為公”是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要求所有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多做好事。C.本文描繪了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是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反映。D.對偶句“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韻美。4.下面對《雖有佳肴》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本文開篇將“弗食,不知其旨也”與“弗學,不知其善也”類比,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B.文中“教學相長”指在同一個主體身上學和教相互促進,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過程。C.結(jié)尾引《兌命》中的句子極有權(quán)威地佐證了“教學相長”的觀點,增強了文章說服力。D.本文主要以散句為主,對偶句為輔,句式整齊中又錯落有致,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5.下列句子中沒有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A.教然后知困 B.不獨子其子 C.男有分,女有歸 D.盜竊亂賊而不作6.下列句中加粗的“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擇其善者而從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謂乎 D.弗學,不知其善也7.綜合性學習。愛是一種博大而深厚的情懷,生活的每一時刻、每一空間都有愛的存在。尊老愛幼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某班將組織開展“孝親敬老”主題活動,請你協(xié)助完成下列任務(wù)。(1)【活動設(shè)計】請你仿用示例為本次活動擬寫兩個活動形式?!臼纠俊靶⒂H敬老”社區(qū)行(2)【交流表達】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學們經(jīng)常去幫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學們自愿捐款,買了營養(yǎng)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長,見到李奶奶你會怎么說?(3)【國學運用】探望李奶奶回來,同學們紛紛寫日記表達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記最恰當?shù)囊豁検?)A.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B.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C.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挾①太山以超北海,語②人曰:“我不能?!笔钦\不能也。為長者折枝③,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注]①挾:夾在腋下或指間。②語(yù):告訴。③折枝:按摩肢體。④王(wàng):稱王,統(tǒng)治天下。8.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1)男有分,女有歸____________(2)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______(3)是誠不能也____________(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2)是不為也,非不能也。10.[乙]文中與[甲]文“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實現(xiàn)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會。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主張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用[乙]文的語句回答)。[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ㄟx自《雖有嘉肴》)[乙]孔子謂南宮敬叔①曰:“吾聞老聃②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③,歷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與周之所以王也?!奔叭ブ?,老子送之。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選自《孔子家語。卷三》,有刪減)[注]①南宮敬叔:魯國大夫。②老聃:老子。③萇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12.下面句子中加粗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孔子謂南宮敬叔曰 予謂菊(《愛蓮說》)B.則吾師也 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C.于是喟然曰 然而不勝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自周反魯 然后能自反也(《雖有嘉肴》)1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吾乃今知周公之圣,與周之所以王也。(2)及去周,老子送之。14.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15.請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1)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學習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學習方法,但各有側(cè)重。分析兩文談到的學習方法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C.互相。A.最好的/到。B.所以/舊的知識。D.自我/從。2.答案:C解析:本文所說的“教學相長”與現(xiàn)在的理解不一樣,現(xiàn)在的理解中“教”與“學”是兩個主體,而課文所說的“教”和“學”是對同一個主體而言的,即教師自身的學習與其教導學生的教育實踐都是一種學習。3.答案:A解析:B.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是“天下為公”,即天下是公共的,選項中所提到的“要求所有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多做好事”表述錯誤。C.《大道之行也》描繪了一個太平盛世,而當時處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亂年代,所以選項中的“是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反映”表述錯誤。D.“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排比句,不是對偶句。4.答案:D解析:本文以對偶句為主,散句為輔。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古今異義詞的能力。B項,第二個“子”,古義,子女;今義,專指兒子。C項,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歸還。D項,賊,古義,害人;今義,一般指偷東西的人。故選A。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C項,“其”是副詞,表推測,大概。其他三項均是代詞。7.答案:(1)【示例一】“孝親敬老”主題班會;“孝親敬老”演講比賽?!臼纠俊靶⒂H敬老”故事會;“孝親敬老”圖片展。(2)李奶奶您好!我們又來看您了。聽說您生病了,現(xiàn)在好些了嗎?我們買了一些營養(yǎng)品,給您補補身子。祝您早日康復!(3)A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活動方案的能力。主題“孝親敬老”已經(jīng)給定,我們只要圍繞給定的主題設(shè)計兩個活動形式,可操作性強即可,切忌偏離主題。(2)本題考查口語交際的能力。要注意以下幾點:稱呼恰當,說清楚探望的理由,語氣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體,表達清楚明白,體現(xiàn)出對老人身體的關(guān)心和祝愿。(3)本題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要求詩句符合“孝親敬老”活動的主題。其中,A項,體現(xiàn)了人人都能受到社會的關(guān)愛,更切合。B項,憂國憂民。C項,淡泊名利。D項,憂患意識。8.答案:(1)職分,職守;(2)興起;(3)確實,真的;(4)敬愛9.答案:(1)力氣,厭惡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私利。(2)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10.答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答案:大同;天下可運于掌解析:[參考譯文][乙](要一個人)挾著泰山躍過北海,(這人)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边@是真的做不到。(要一個人)為長者按摩肢體,(這人)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边@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大王您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tǒng)治天下,不是屬于挾著泰山躍過北海的一類;大王您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tǒng)治天下,而是屬于(為長者)按摩肢體的一類。敬愛自家的老人,從而推廣到(敬愛)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家的小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小孩,(做到了這一點,)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轉(zhuǎn)動。1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辨析文言詞語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項,動詞,對……說/動詞,以為,認為。B項,兩個“師”都是名詞,老師。C項,助詞,……的樣子/這樣,如此。D項,反,同“返”,返回/動詞,反思。13.答案:(1)我現(xiàn)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國稱王天下的原因。(2)等到(孔子)離開周國時,老子去送他。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句重點詞:吾,我;乃,才;之所以,的原因;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2)句重點詞:及,等到;去,離開;之,指孔子。14.答案: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爸林軉柖Y于老聃訪樂于萇弘”意思是:到了周國,(孔子)向老子詢問禮,向萇弘詢問樂。據(jù)此可斷句為“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15.答案:(1)吾聞老聃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2)甲文注重把教與學結(jié)合起來,乙文注重把學習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1)根據(jù)“吾聞老聃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得出答案。(2)甲文說明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啟示我們要把學和教結(jié)合起來。乙文中,孔子遠赴周國學禮樂、道德,且“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說明孔子注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建筑大學《俄語口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湘杏學院《并行計算與分布式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資訊科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妝容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建設(sh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建筑認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州學院《建筑攝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醫(yī)科大學海源學院《工程材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學院《生物醫(yī)學光子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科技學院《統(tǒng)計軟件應用實驗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師范大學《勞動關(guān)系與勞動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科學道德與學術(shù)規(guī)范知識試題及答案
- 甲狀腺良性結(jié)節(jié)、微小癌及頸部轉(zhuǎn)移性淋巴結(jié)熱消融治療專家共識
- 教師基本功競賽生物學科試卷及答案
- 將健康社區(qū)納入社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
- 仿生蝴蝶設(shè)計說明書
- 痛風科普講座課件
- 社區(qū)檔案管理培訓課件
- 《比較優(yōu)勢理論》課件
- 樓頂停機坪建設(shè)可行性方案
- 心肌梗死的早期識別與緊急處理
- 初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課件玄奘西行與鑒真東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