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對傳統(tǒng)的發(fā)覺和闡揚——宗白華美學思索的價值關懷一、必需重省傳統(tǒng)
宗白華曾這樣表達過他對新文化之“新”的看法:“我們所謂新,是在舊的中間發(fā)展進貨,改正增益出的,不是憑空特創(chuàng)的,勿要誤會?!保ā蹲诎兹A全集》,安徽教化出版社,1996年版,卷一,103頁。以下凡引自此書的材料皆隨文夾注。且簡稱《全集》,并只注卷次、頁碼。)因為他看到,“歷史上向前一步的進展,往往伴著向后一步的探本窮源,……十六世紀文藝復興追摹著希臘,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向往著中古。二十世紀的新派日溯源到原始藝術的渾樸天真?!保ā度肪矶?,356頁)所以,宗氏反對對待傳統(tǒng)的虛無主義看法,他信任一個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化無論如何不會一無所取,陡然間丟失了其全部的生存合理性,激烈的心情用事的反傳統(tǒng)與民族虛無主義都于我們的文化發(fā)展無益。因此他說:“我們對于過往的民族菁英,應當有相當?shù)难瞿剑刮覀冊谶@民族生存斗爭猛烈的世界上,不致丟失民族自信念。我們的弱點當然要檢討,我們先民努力的結晶,也值得我們這頹墮的后輩加以敬重?!保ā度肪矶?51頁)。
明顯,宗氏否定對傳統(tǒng)的虛無主義的看法,正是為了“不致丟失民族自信念”的原因,這里涉及的便是文化的自我認同、認信的問題。中國近現(xiàn)代以來的歷史——社會劇變,使得文化價值信仰的認信出現(xiàn)了危機:傳統(tǒng)價值普遍被懷疑,新的價值理念又難于立刻建立起來,對價值理念的信仰、認同彷徨而游移無定。焦灼與沖突是這種危機在個體、群體心理上的表現(xiàn),而各種文化觀、文化建設方案正是為解決認信的危機而出場的,其表述本身也反映著這種心理的沖突與焦灼。文化觀、文化建設方案的不同的背后正是文化自我認信取向的不同:文化激進主義與文化自由主義的認信取向是非民族傳統(tǒng)的,而文化保守(民族)主義的認信取向則最終是指向民族傳統(tǒng)的。完氏無疑屬于后者,正是在基于心理主義的對“民族自信念”的強調中,在申言“后輩”與“先民”的文化血緣的關聯(lián)中,他的文化自我認信指向、回來了民族傳統(tǒng)。
事實上,作為對“五四”激進反傳統(tǒng)的反撥,從“五四”后期、二十年頭初起先,中國現(xiàn)代思想界廣泛興起了一股重省傳統(tǒng)、張揚傳統(tǒng)的文化保守主義思潮。從1920年梁啟超《歐游心影錄》、1992年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到形成于1922年,持續(xù)十余年的“學衡派”,以及發(fā)端于梁漱溟、熊士力,發(fā)展壯大于三、四十年頭以及49年后的港臺,并始終持續(xù)到今日的現(xiàn)代新儒家,這一思潮可謂蔚為大觀。宗白華與這一思潮的出現(xiàn)及文化主見都是極為合拍的,也是很自覺的。他曾說:“我們現(xiàn)在的確須要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體驗上的深化,這是現(xiàn)代和“五四”時代的差別?!?《全集》卷二,375頁)在宗氏看來,對民族傳統(tǒng)的“深靜的深思和周詳?shù)臋z討是尋找中國人生的哲學基礎和理解我們文化前途的必要途徑?!?《全集》卷二,242頁)
其實早在1921年,宗氏便已相當完整地表述過他的文化觀與認信旨歸:“我以為中國將來的文化決不是把歐美文化搬來了就勝利。中國舊文化中實有宏大美麗的,萬不行殲滅。譬如中國的畫,在世界中獨辟路徑,比較西洋畫,其價值不易論定,到歐后才覺得。所以有很多中國人,到歐美后,反而‘頑固’了,我或者也卷在此東西對流的潮流中,受了反流的影響了。但是我實在極尊祟西洋的學術藝術,不過不復敢褻瀆中國的文化罷了。并且主見中國以后的文化發(fā)展,還是極力發(fā)揮中國民族文化的‘特性’,不特地仿照,仿照的東西是沒有創(chuàng)建的結果的。但是現(xiàn)在卻是不行不借些西洋的血脈和精神來,使我們病體復蘇?!?《全集》卷一,321頁)。
因此,基于以傳統(tǒng)為旨歸的自我認信取向,作為對其自我認信的證明和落實,宗氏的致思努力與學術操作便走向了對傳統(tǒng)的重省和探討。其詳細實施又可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借些西洋的血脈和精神來使我們的病體復蘇”,其次是“發(fā)揮中國民族文化的‘特性’”。其實二者都是在對傳統(tǒng)的說明闡發(fā)中進行的,前者著力發(fā)掘傳統(tǒng)中“動”的精神,以證明傳統(tǒng)的朝氣與活力,后者則在闡發(fā)傳統(tǒng)獨特而優(yōu)秀的“特性”的基礎上重建民族文化的價值理念,作為其文化自我認信的最終完成。而且,宗氏的最終落腳點正是審美、藝術。
二、發(fā)覺傳統(tǒng)
“五四”批判傳統(tǒng)的理論基點之一,便是一種靜動二元對立的東(中)西文化觀(1),由于尚“靜”而導致的消極、因襲、保守、,柔順、依附等傳統(tǒng)文化的弊病被認為正是中國近現(xiàn)代陷入逆境的內因。因此象持線性進步觀念的進化論思潮及張揚感性、祟尚個體獨立的唯意志論思潮等在現(xiàn)代中國大行其道(2),啟蒙學問分子正是想借西方這些“動”的精神來灌輸入中國文化的病體使之“復蘇”,即李大釗所說的,“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長,以濟吾靜止文明之窮”(3)。
宗白華之所以對藝術的教化作用頗為重視,是因為他在基于對“民氣的頹喪無力”(《全集》卷一;421頁)的憂患意識之下,欲借藝術來振作民眾的精神,培育健全的人格。事實上這一憂患意識同樣支撐、確定了他對傳統(tǒng)的重省。早年的宗白華仍舊持一種二元對立的東西文化觀:“東部的精神思想可以‘靜觀’二字代表之。儒家、佛家、道家都有這種傾向,佛家還有‘寂照’兩個字描寫他。這種東部的‘靜觀’和西方的‘進取’實為東西文化的兩大根本特點?!辈贿^宗氏思想的發(fā)展,對傳統(tǒng)的重省使他后來變更了這一過于肯定的看法,認為傳統(tǒng)文化本身便內含有一種“動”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基于對民氣不振的憂患意識,一方面基于來自“民族自信念”的對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認信,宗氏在致力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時便尤著力于發(fā)掘、張揚傳統(tǒng)中的“動”的精神,以期通過對這種民族文化精神的復興來“復原我們民族生命力”,“重振衰退的民族心靈”(《全集》卷一,419頁,卷二,399頁)。
宗氏曾說《周易》是中國唯一成“宏大的哲學系統(tǒng)”的哲學,在他看來,“《易》是一.部動的生命的哲學”(《全集》卷二,188,245頁)。正是在《周易》中,他找到了中國文化中“動”的精神的源頭。
《周易·系辭上》說:“日新之為盛德,生生之謂易”,“一明一陽之謂道”?!兑讉鳌坊趯τ钪孀匀贿\動變更不息的閱歷視察,用一種本體性的觀念“道”來說明這種變更及其秩序、規(guī)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行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系辭下》)。變更的動力是陰陽剛柔的沖突對立,但其中起主導性的是“陽”、“天”、亦即“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象傳》)宗氏說明說:“‘乾’是世界創(chuàng)建性的動力,‘大明終始’是說它剛健不息地在時間里終而復始地創(chuàng)建著,放射著光線?!?《全集》卷二,477頁)而且既然“天道”是動健常新的,“人道”也應如此,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傳》),人生當效法生生不息之宇宙自然而不斷地進取。
因此,宗氏看到《易傳》正是“以‘動’說明宇宙人生”(《全集》卷二,105頁),而“動的范型是道”(《全集》卷一,628頁),即這“動”已被本體化為宇宙自然之規(guī)律——“道”了。所以“中國人最根本的宇宙觀是《易經》上所說的‘一明一陽之謂道’”,“這形而上的道,這永恒創(chuàng)化著的原理”,正是中國傳統(tǒng)宇宙、人生的根本依據(jù)(《全集》卷二,434,439頁)。這里宗氏用了拍格森生命哲學的術語“創(chuàng)化”(“創(chuàng)建進化”)來指稱“道”。其實對《易傳》的說明他還用了柏氏另一術語“綿延”:“‘生生之謂易’,其變更非空間中地位之移動,乃性質一‘剛柔相推而生變更’之發(fā)展綿延于時間?!?《全集》卷一,609頁)
而在原儒孔子那里,他則發(fā)覺了動健人生的范型。宗氏認為孔子所看到的“四時行焉,萬物生焉”(《論語,陽貨》)正是《易傳》講的“道”,在《論語》里稱為“天道”。、(參《全集》卷一,641,及卷二,401頁)盡管孔子罕言天道(《論語·公冶長》),但孔子“知其不行而為之”(《論語·憲問》)的人生看法卻正是天道的動健精神的體現(xiàn)。“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宗白華說:“此即樂天知命,自強不息之生活”(《全集》卷一,643頁)正如在西方,宗氏看到歌德及其浮士德精神是近代人生動健追求的代表,在孔子這里他更看到了傳統(tǒng)中的動健人生范型。
總之,哲學方面宗氏在《易傳》里發(fā)覺了西方現(xiàn)代生命哲學中講求的那種創(chuàng)建進化的進取精神,而人生方面他則在孔子那里找到了猶如歌德及浮士德般的動健追求的典范。由此他在傳統(tǒng)中發(fā)覺了原有的“動”的精神,發(fā)覺了“先民”那富于創(chuàng)建進取的思想與生活,發(fā)覺了民族文化源頭處的鮮活剛健的氣象。
進一步,他發(fā)覺這種精神更體現(xiàn)在中國藝術中。作為中國藝術的根本標準、追求的審美志向—“氣韻生動”,其依據(jù)正是“動的范型”,即“道”,那生生不息的宇宙規(guī)律與自強不息的人生看法,所以中國哲學文化中的動的精神“正與中國藝術精神相表里”。(《全集》卷二,105頁。另參109,365頁等)而且宗氏對中國藝術的動的精神的闡述(在中西對比中進行)的最終著眼點,是在“空間意識”上,也就是說中國藝術中“動”的精神最終是通過獨特的空間意識表現(xiàn)出來的(筆墨線條只是物質載體而已)。,“動”是時間性的,以空間來表現(xiàn)時間性的“動”,不是沖突嗎?西洋藝術(繪畫)用透視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重型盤扣腳手架定制租賃與安全監(jiān)管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有企業(yè)員工招聘及培訓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協(xié)議離婚書模板法律風險提示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機動車典當質押運輸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路護欄施工勞務合同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景區(qū)農民工就業(yè)扶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商企業(yè)綠色包裝供貨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進口關稅減免及檢驗檢疫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家庭娛樂活動策劃與組織服務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林地租賃合同(1500字附森林資源增值服務)2篇
- 課題申報書:GenAI賦能新質人才培養(yǎng)的生成式學習設計研究
- 潤滑油知識-液壓油
- 2024年江蘇省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駱駝祥子-(一)-劇本
- 全國醫(yī)院數(shù)量統(tǒng)計
- 《中國香文化》課件
- 2024年醫(yī)美行業(yè)社媒平臺人群趨勢洞察報告-醫(yī)美行業(yè)觀察星秀傳媒
- 第六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
- 天津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第13版)
- 盤錦市重點中學2024年中考英語全真模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