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7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近年來全球變暖對俄羅斯農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影響。

①減少低溫凍害的頻率②提升農產品品質③擴大耕地面積④增加糧食產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黃河臨河段地處河套平原;河床寬淺,河道橫向變化幅度大。河流左;右兩岸的侵蝕和淤積面積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寬度的變化,下圖示意1988-2014年黃河臨河段左、右岸側向侵蝕與淤積面積的變化(正數為侵蝕,負數為淤積)。2001年后,該河段河道寬度變化幅度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大B.上游流域植被遭受嚴重破壞C.上游水庫對河流的調節(jié)作用加強D.寧夏平原灌溉引黃河水增多3、以西風為動力的洋流是。

①南赤道暖流②北太平洋暖流③本格拉寒流④西風漂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關于生物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主要包括蟲害和鼠害等B.主要由外來生物入侵產生C.造成生物種類減少D.我國生物災害種類多、危害小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沿赤道繞地球一周,途中方向會發(fā)生兩次變化B.沿某條經線繞地球一周,途中方向可能發(fā)生兩次或三次變化C.地球上任意兩點間最短距離是過兩點所做的球大圓上的優(yōu)弧D.南轅北轍在現代條件下,仍是不成立的6、下列關于華北地區(qū)防御旱災應采取的措施,敘述正確的是A.大規(guī)模人工增雨B.選擇耐旱作物,改進耕作制度C.大量開采地下水D.將人口及部分產業(yè)遷往東北地區(qū)7、商丘位于河南東部,地處黃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間。下圖為“商丘地區(qū)1971~2010年氣溫、降水量和日照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題。

該地區(qū)1971~2010年氣候()A.趨向于暖濕化B.趨向于冷濕化C.趨向于暖干化D.趨向于冷干化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8、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qū)域的地形區(qū)名稱是____,自然帶主要是____,區(qū)域中綠洲體現了____的分異規(guī)律。

(2)本區(qū)域河流主要補給方式是____,流經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影響該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圖中綠洲的分布特點是____,本區(qū)域環(huán)境承載力____(高或低),其主要制約因素是____。

(4)說明該區(qū)域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9、地層是具有________的層狀巖石,沉積巖地層具有明顯的________,一般先沉積的在________(上/下),后沉積的在________(上/下)。10、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水循環(huán)示意圖

材料二、紅海位于非州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鹽度超過40‰,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

(1)讀水循環(huán)示意圖,寫出下列數字代表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名稱①____,②____。

(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施加影響最大的環(huán)節(jié)是:____,具體的影響方式有:____(例舉至少兩種)

(3)結合水循環(huán)原理及其他相關知識,分析紅海鹽度高的原因____。11、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qū)域的地形區(qū)名稱是____,自然帶主要是____,區(qū)域中綠洲體現了____的分異規(guī)律。

(2)本區(qū)域河流主要補給方式是____,流經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影響該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圖中綠洲的分布特點是____,本區(qū)域環(huán)境承載力____(高或低),其主要制約因素是____。

(4)說明該區(qū)域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12、應用:通過信號接收設備,進行精確________,幫助用戶發(fā)出________,及時________和受災情況,有效縮短________時間。1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乙兩圖中;表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在甲圖中;表示晨線的是________,在乙圖中,表示昏線的是________,在丙圖中,弧線NMS表示________(晨線或昏線)。

(3)總結甲、乙、丙三圖中的晨昏線特點:平分________(緯線),晨昏線可能與________重合(如丙圖),也可能與________相切(如甲、乙圖)。14、讀太陽光照圖;回答問題。

(1)ACB線是________(晨、昏)線。B、C、E三點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為_______。

(2)這是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圖。此日,D點的白晝比E點_____(長或短)。

(3)A、D、C的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

(4)C點的地方時為____時。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15、下圖為地球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其他地區(qū)為白晝,回答下列問題。

(1)該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

(2)此時;北京時間是_____月____日_____時;此日北京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

(3)此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正午旗桿影長為一年中的_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正午旗桿影子的方向為_______方向。

(4)此時,赤道與晨昏線相交點的經度分別為(_______)。A.45oW,135oWB.135oE,45oWC.60oE,120oWD.0o,180o16、下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乙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c表示三大巖石中的__________巖,其形成的地質作用是________(內力或外力)作用。

(3)圖中③箭頭表示___________;當巖漿活動釋放出大量氣體會導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強或減弱),其對過程①會產生__________(增強或削弱)影響。

(4)圖中甲、乙兩處地質構造更適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處。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紅色巖層指示氧化環(huán)境,黑色頁巖并含黃鐵礦指示還原環(huán)境。(_____)A.正確B.錯誤18、石油、煤炭、風能、水能等能源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_____)A.正確B.錯誤19、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確B.錯誤20、石油、煤炭、風能、水能等能源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_____)A.正確B.錯誤21、紅色巖層指示氧化環(huán)境,黑色頁巖并含黃鐵礦指示還原環(huán)境。(_____)A.正確B.錯誤22、地殼和地幔構成地球巖石圈________。(判斷正誤)A.正確B.錯誤23、某沿海國距其領?;€200海里范圍內,為該國領海(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3題,共6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云南石林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經典樣板而舉世文明。在石林廣表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觀,美不勝收。材料二:內蒙古阿斯哈圖石林處于大興安嶺向西部草原的過渡地帶,其主要在冰川與冰川融水的侵蝕作用下形成,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跡、世界上罕見的花崗巖石林,渾厚粗獷,千姿百態(tài)。材料三:下圖為“云南石林和阿斯哈圖石林典型景觀圖。

(1)簡述兩處石林景觀區(qū)的主要氣候特征。

云南石林景觀區(qū)氣候特征:____。阿斯哈圖石林景觀區(qū)氣候特征:____。

(2)試推測形成阿斯哈圖石林景觀的地質作用過程。

(3)簡述南方喀斯特地貌對經濟發(fā)展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25、讀“我國洪水災害多發(fā)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易發(fā)生洪水災害的季節(jié)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據圖描述我國洪水災害的分布特點。

(3)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我國洪水災害最集中、最頻繁的地區(qū),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6、2021年2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省考察調研。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貴州省將山區(qū)坡耕地建設為石坎梯田高標準農田,成為精準扶貧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頭砌田埂進行農田改造。右圖為貴州省威寧縣石坎梯田景觀照片。

(1)描述貴州省主要地形特征。

(2)分析威寧縣建設石坎梯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意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極端天氣增多,有時候會出現暖冬,但有時冬季卻較冷。減少低溫凍害的頻率太絕對,①錯。不能提升農產品品質,②錯;熱量的增加,有利于擴大耕地面積,③對;積溫的增加有利于增加糧食產量,④對。故選D。2、C【分析】【分析】

【詳解】

讀圖可知;2001年后,該河段河道寬度變化幅度小,是由于河流流量的年際變化變小所致,可能為上游地區(qū)修建水庫或者植被恢復有關,C正確。降水的年際變化小,A錯誤。植被覆蓋率應提高,B錯誤。引黃河水灌溉增多,河道寬度應減小,河道變化幅度會較大,D錯誤。故選C。

【點睛】3、D【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風漂流以西風為動力的洋流;可知②④正確,南赤道暖流是以信風為動力的洋流,本格拉寒流是補償流,可知①③錯誤,可知ABC錯誤,故D正確。

【點睛】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風漂流是以西風為動力東西縱貫全球的寒流。4、A【分析】【分析】

【詳解】

生物災害主要包括蟲災和鼠害;A正確。外來生物入侵屬于生物災害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生物災害的原因有生態(tài)破壞;轉基因、環(huán)境污染等,B錯誤。生物災害有可能增加生物種類,C錯誤。我國生物災害種類多,危害大,D錯誤。故選A。

【點睛】5、D【分析】【分析】

【詳解】

沿赤道繞地球一周;途中方向一直為正東或正西,不會發(fā)生兩次變化,A錯誤;沿某條經線繞地球一周,如果從北(南)極點出發(fā),先向南(北)到達南(北)極點,然后向北(南)直至北(南)極點,途中方向發(fā)生了一次變化,如果從非極點地區(qū)出發(fā),經過南;北極點會發(fā)生兩次方向變化,B錯誤;地球上任意兩點間最短距離是過兩點所做的球大圓上的劣弧,不是優(yōu)弧,C錯誤;因為向正南或正北會經過極點,經過極點會改變方向,因此南轅北轍在現代條件下,仍是不成立的,D正確。

【點睛】6、B【分析】華北人口眾多;經濟發(fā)達;水資源需求量大,大規(guī)模人工增雨不現實;選擇耐旱作物,改進耕作制度,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是適宜當地實際的舉措;在缺水地區(qū)大量開采地下水會加劇旱情;將人口及部分產業(yè)遷往東北地區(qū)既不現實,也不能解決旱情,據此分析選B。

【點睛】

華北旱情的應對措施:

1;加強對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是目前解決華北地區(qū)水資源緊張的最有效途徑。

2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首先;跨流域調水工程是解決華北地區(qū)水資源不足的根本途徑。其次,修建水庫是解決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的主要措施。

3、加強生態(tài)工程建設,提高地表植被的覆蓋率。7、A【分析】【分析】

【詳解】

讀圖可知,該地年平均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表明該地區(qū)1971~2010年氣候趨向于“暖”化;讀圖可知,該地的降水曲線呈波狀上升狀態(tài),該地區(qū)日照曲線呈波動下降趨勢,表明該地區(qū)1971~2010年氣候趨于“濕”化。綜合起來,該地區(qū)1971~2010年氣候趨向于暖濕化,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8、略

【分析】【詳解】

(1)根據圖示區(qū)域的輪廓及地理事物名稱可知;圖示的地形區(qū)是塔里木盆地,這里居于內陸,降水少,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帶主要是溫帶荒漠帶,區(qū)域中綠洲點綴在沙漠中或分布在盆地邊緣,體現了非地帶性的分異規(guī)律。

(2)本區(qū)域居于內陸;降水少,但該區(qū)域高山多,冰川積雪融水是河流主要補給方式。流經和田附近的河流最終消失在荒漠中,故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由于該河的補給主要來自冰雪融水,故氣溫是影響該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3)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圖中綠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本區(qū)域由于缺少水源,環(huán)境承載力低。

(4)該區(qū)域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邊有高大山地等地形阻擋,地形較為封閉,使得該區(qū)域的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旱,地表沙漠廣布。

【點睛】

我國西北地區(qū)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范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甘肅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大部。

干旱原因:遠離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別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導致本區(qū)成為全球同緯度地區(qū)降水時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帶。

景觀特征:水分條件自東向逐漸變干,自然景觀以草原和荒漠為主要特征。【解析】(1)塔里木盆地溫帶荒漠帶非地帶性。

(2)冰川積雪融水自南向北氣溫。

(3)綠洲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低水源。

(4)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地形阻擋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時間順序層理構造下上10、略

【分析】【分析】

(1)

由圖可知;①為海洋上空的水汽移動到陸地上空的過程,為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②為水由高處流向低處的過程,為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

(2)

人類通過修建水庫改變地表徑流的季節(jié)分配;減少洪水期徑流量,增加枯水期徑流量;通過跨流域調水改變地表徑流的空間分布,也可以使蒸發(fā)量增加,大氣中水汽增多,從而增加降水量。

(3)

鹽度為單位質量水體中鹽分的含量;結合該地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可知該區(qū)域長年受副高控制,降水較少,海區(qū)收到的淡水補給較少;晴天多,水份蒸發(fā)旺盛;緯度較低,氣溫高,加劇海水中水份的蒸發(fā);加之北邊僅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側海峽較為狹窄,紅海內部高鹽度海水與外部海區(qū)低鹽度海水交換較弱,故紅海鹽度較高。

【點睛】

因鹽度為單位質量水體中鹽分的含量,故鹽度的高低分析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鹽分的收入和支出;而是淡水的收入和支出?!窘馕觥浚?)水汽輸送地表徑流。

(2)地表徑流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

(3)副熱帶海區(qū),緯度低,晴天多,溫度高,蒸發(fā)強;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少;周邊多為沙漠地區(qū),入海徑流少,補充淡水少;海域封閉,與毗鄰低鹽度海區(qū)海水交換少。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圖示區(qū)域的輪廓及地理事物名稱可知;圖示的地形區(qū)是塔里木盆地,這里居于內陸,降水少,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帶主要是溫帶荒漠帶,區(qū)域中綠洲點綴在沙漠中或分布在盆地邊緣,體現了非地帶性的分異規(guī)律。

(2)本區(qū)域居于內陸;降水少,但該區(qū)域高山多,冰川積雪融水是河流主要補給方式。流經和田附近的河流最終消失在荒漠中,故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由于該河的補給主要來自冰雪融水,故氣溫是影響該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3)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圖中綠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本區(qū)域由于缺少水源,環(huán)境承載力低。

(4)該區(qū)域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邊有高大山地等地形阻擋,地形較為封閉,使得該區(qū)域的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旱,地表沙漠廣布。

【點睛】

我國西北地區(qū)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范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甘肅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大部。

干旱原因:遠離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別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導致本區(qū)成為全球同緯度地區(qū)降水時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帶。

景觀特征:水分條件自東向逐漸變干,自然景觀以草原和荒漠為主要特征。【解析】(1)塔里木盆地溫帶荒漠帶非地帶性。

(2)冰川積雪融水自南向北氣溫。

(3)綠洲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低水源。

(4)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地形阻擋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定位求救信號報告位置救援13、略

【分析】【詳解】

(1)在甲;乙兩圖中;甲圖自轉方向是逆時針方向,表示北半球的是甲。

(2)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進入夜的分界線是昏線。在甲圖中,表示晨線的是BC,在乙圖中,表示昏線的是ED,在丙圖中,弧線NMS表示昏線。

(3)總結甲、乙、丙三圖中的晨昏線特點是平分赤道,如丙圖,晨昏線可能與經線重合。也可能與緯線相切,如甲、乙圖所示?!窘馕觥浚?)甲(2)BCED昏線(3)赤道經線緯線14、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ACB線是從黑夜即將進入白天;故為晨線。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故B;C、E三點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為C。

(2)圖中顯示北極圈內為極晝;故此圖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圖。此日,北半球晝長夜短且位置越靠北白晝越長,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D點的比E點靠北,且D位于北半球,E位于南半球,則D點的白晝比E點長。

(3)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遞減,則A;D、C的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D>C>A。

(4)C點位于赤道上,且是晨線與赤道的交點,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即赤道上日出6點,則C的地方時為6時。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且直射點所在經線為12點,據此結合圖示,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23.50N,1500E)【解析】晨C6月22日長D>C>A6點1500E,23.50N15、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察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晝夜長短的變化;日出方位的季節(jié)變化、直射點坐標。

【詳解】

(1)讀圖北極圈以及以內為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26′S),90°E為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可得出90°E為12時,根據太陽直射經度為地方時12時,得出次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90°E,23.5oS)。

(2)由上題該日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為12月23日前后;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中最長,晝長達一年中最小。

(3)北半球冬至日;北京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影長為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陽在北京正南方向,影子位于正北方向。

(4)赤道上6點日出,18點日落,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為18時,根據上題90°E為12時,6時和12時相差6小時,經度相差90°,位于0°經線;18時和12時相差6小時,經度相差90°,位于180°?!窘馕觥浚?0°E,23.5oS)122214最小值最大值正北D1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從圖中可以看出乙處巖層下凹;其地質構造應是向斜。

(2)本題考查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三大類巖石都能轉化為巖漿,而巖漿巖只能由巖漿經冷卻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巖漿巖;該地位于地殼內部,經沉積巖在高溫高壓下變質而成,c表示變質巖。其形成的地質作用是內力作用。

(3)圖中①表示太陽輻射;②表示地面輻射,③箭頭表示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④表示大氣逆輻射;當巖漿活動釋放出大量氣體會導致大氣逆輻射增強,其對太陽輻射會產生削弱影響。

(4)修建隧道適合在背斜,圖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適合修建隧道的是甲處?!窘馕觥肯蛐弊冑|內力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增強削弱甲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紅色巖層一般是在氣候炎熱的氧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含黃鐵礦的黑色頁巖一般是在溫濕氣候下的湖泊;沼澤的還原環(huán)境中形成的;所以該說法正確。

【點睛】18、√【分析】【分析】

【詳解】

石油、煤炭是歷史時期生物體固定太陽能;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動能,來自于太陽能。太陽輻射是維持大氣和水體運動的動力,題目說法正確。19、×【分析】【分析】

【詳解】

地球公轉的周期適中、自轉的周期適中,晝夜更替周期適中,則白天不會升溫過高,夜晚降溫不會過低,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結論錯誤。20、√【分析】【分析】

【詳解】

石油、煤炭是歷史時期生物體固定太陽能;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動能,來自于太陽能。太陽輻射是維持大氣和水體運動的動力,題目說法正確。21、√【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紅色巖層一般是在氣候炎熱的氧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含黃鐵礦的黑色頁巖一般是在溫濕氣候下的湖泊;沼澤的還原環(huán)境中形成的;所以該說法正確。

【點睛】22、×【分析】【分析】

【詳解】

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合在一起;為巖石圈。因此題目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點睛】23、×【分析】【分析】

【詳解】

某沿海國距其領?;€12海里范圍內;為該國領海,因此表述錯誤。

【點睛】

領海的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但是,在海岸極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的劃定可采用連接各適當點的直線基線法。直線基線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島嶼上選一系列的基點,各基點依次相連,各點間的直線就連成沿海岸的折線。四、綜合題(共3題,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云南和內蒙古的喀斯特地貌為背景;考查了地貌的成因以及對經濟發(fā)展的不利影響。

(1)

云南石林景區(qū)位于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內蒙古阿斯哈圖石林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冬冷夏熱,全年降水量少。

(2)

內蒙古阿斯哈圖石林由花崗巖組成;花崗巖是由于巖漿侵入,冷卻凝固產生。原本產生于地下,而后經過地殼抬升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作用如風化;冰川流水風力侵蝕作用形成。

(3)

喀斯特地貌地表凹凸不平;地勢落差大,地表崎嶇,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基不穩(wěn),不利于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嚴重,土壤貧瘠,不利于農業(yè)發(fā)展;地表水容易下滲,導致地表不易儲水,水資源短缺。

【點睛】【解析】(1)云南石林景觀區(qū)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阿斯哈圖石林景觀區(qū)氣候特征: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

(2)巖漿侵入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地殼抬升至地表;長期受冰川侵蝕;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成。

(3)地表崎嶇,地下多溶洞暗河,不利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土層薄,土壤貧瘠,不利于農業(yè)發(fā)展;地表水滲漏多,保水性差,水資源不足等。25、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我國洪水災害多發(fā)地區(qū)圖”為情境;考查我國洪水災害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提升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素養(yǎng)。

【詳解】

第(1)題;從影響洪水災害的成因角度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是降水,而我國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故我國易發(fā)生洪水災害的季節(jié)是夏季和秋季。

第(2)題;讀圖可知我國洪水災害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區(qū),從不同角度描述分布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