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暑假分層作業(yè)】高一語文(解析版)_第1頁
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暑假分層作業(yè)】高一語文(解析版)_第2頁
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暑假分層作業(yè)】高一語文(解析版)_第3頁
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暑假分層作業(yè)】高一語文(解析版)_第4頁
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暑假分層作業(yè)】高一語文(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練語言文字表達+詩歌閱讀(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小的冰墩墩,咋就有這么大的魅力?原因在于冰墩墩是將大熊貓______的形象與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殼相結(jié)合。乍一看是冷的,但實際上它給人一種萌萌的、可愛的、溫暖的感覺。在一冷一暖、一硬一軟之間,傳播著愛心。設計過程是一次化蛹成蝶的蛻變。設計團隊去了二十幾趟北京,但方案始終______,總在一遍遍修改。功夫不負有心人,冰糖葫蘆方案最打動評委,并被確定為重點修改方案。冰糖葫蘆是北方小吃,有接地氣的文化屬性,關(guān)鍵是它身上的那層冰殼糖衣,跟冰雪運動關(guān)聯(lián)上了。這就是"冰殼”的靈感來源。不過,它畢竟是一種小吃,代表不了一個大國的形象,而且國外民眾對它并不熟悉。最后,大熊貓成為代表中國的______,因為它是全世界人民熟知和喜愛的中國國寶動物。用大熊貓作吉祥物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它的形象太過______。團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大熊貓"。最終,冰墩墩形象得以出爐,以大熊貓為內(nèi)核,()冰糖葫蘆原來也叫糖墩兒,冰墩墩因此得名。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憨態(tài)可掬舉棋不定不二之選熟視無睹B.笑容可掬舉棋不定上佳之選司空見慣C.憨態(tài)可掬懸而未決不二之選司空見慣D.笑容可掬懸而未決上佳之選熟視無睹2.填入下列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冰糖葫蘆的造型保留了冰殼B.冰殼保留了冰糖葫蘆的造型C.造型保留了冰糖葫蘆的冰殼D.保留了冰糖葫蘆的冰殼造型3.《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有幾人前來探望,說出了下面的話,下列人物語言與人物對應正確的一項是()(1)“怎么下這般狠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到這個份兒?!保?)“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3)“你可從此都改了吧!”A.黛玉襲人寶釵 B.襲人黛玉寶釵C.襲人寶釵黛玉 D.寶釵襲人黛玉【答案】1.C2.D3.C【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憨態(tài)可掬:形容動物或人形態(tài)天真可愛、單純的樣子。笑容可掏:形容滿臉堆笑的樣子。此處是形容大熊貓形態(tài)天真可愛,而非“笑容滿面”,故選“憨態(tài)可掏”。懸而未決: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舉棋不定:比喻做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主語是“方案”而不是人,故選“懸而未決”。不二之選:沒有比這個選擇更好的了。上佳之選:很好的選擇。根據(jù)“它是全世界人民熟知和喜愛的中國國寶動物”可見,這是最好的選擇,故選“不二之選”。司空見慣:某事物常見,不覺得奇怪。熟視無睹:看慣了卻像沒看見一樣。形容對事物漫不經(jīng)心或不重視。此處要表達的不是不重視,而是太常見,故選“司空見慣””。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銜接連貫的能力。本句主語是“冰墩墩形象”,延續(xù)上句的主語,直接接謂語,不應該再另換主語,ABC主語分別換成了“冰糖葫蘆的造型”“冰殼”“造型”,陳述對象不一致,排除ABC。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都t樓夢》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寶玉挨打后,人物語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1)反映出說話人的奴性,符合大丫鬟襲人的身份。(2)對寶玉微帶責備、有點心疼,又不逾矩,符合薛寶釵的性格。(3)包含著沉痛、體貼、哀怨,同時也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縮,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故選C。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原始時期,物質(zhì)生活極度貧乏,人們往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常常要和野獸爭奪食物和生存的空間。人們雖然可以通過武器和集體的力量慢慢解決與野獸的抗爭,但是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大海?!昂!弊帧皬乃畯幕蕖??;蓿闶腔薨?。又有人記載“海之言,晦昏無所睹?!薄盁o所睹”表明不可知,這樣可以想象當時人對海洋的敬畏程度了。人類始終懷著一種矛盾的心情看待海洋,海洋的浩瀚無垠使人類感到自身的渺小,①??茖W家們從河姆渡古人類遺址厚達2米的海生貝殼層中發(fā)現(xiàn)了一把小型木槳,證實了船的歷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在夏代也曾出現(xiàn)過“東狩于海,獲大魚”的文字記載。漸漸地,人們的視線擴展到了海的那一邊,發(fā)現(xiàn)新的大陸,感受不同的文化。再然后,②。相傳在公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就曾經(jīng)親自在玻璃罐中潛入海中?,F(xiàn)代科學意義上的潛水技術(shù)應當從17世紀末世界上第一個潛水鐘開始算起,真正的深潛是從深潛器發(fā)明開始的。近年來,我國快速發(fā)展深潛設備,從“蛟龍?zhí)枴薄吧詈S率刻枴钡饺缃竦摹皧^斗者號”,它們就像不斷走向深海的戰(zhàn)士,為我們探尋著大洋深處的奧秘。4.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5.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示例:①海洋的奇幻神秘又激發(fā)了人類征服它的欲望

②人們將目光由海洋表面投向大海深處5.與野獸的抗爭可以通過武器,通過集體的力量慢慢解決,但是面對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大海,人們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由“矛盾的心情”可知,人們面對海洋不僅是“感到自身的渺小”,還應該有積極的一面,句式可以仿照“海洋的……使(激發(fā))人們……”;再由下文考古資料以及文獻記載可知,人們從遠古時期就在探索海洋。據(jù)此可寫“海洋的奇幻神秘又激發(fā)了人類征服它的欲望”。第二空,由后文“潛入海中”“真正的深潛是從深潛器發(fā)明開始的”等可知,人們對海洋的探索轉(zhuǎn)入深海。據(jù)此可寫“人們將目光由海洋表面投向大海深處”。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式變換的能力。首先梳理長句,由“雖然……但是”連接前后兩個大句子,前半句是“人們可以通過武器和集體的力量慢慢解決與野獸的抗爭”,此句主干是“人們解決與野獸的抗爭”,可以將“通過武器和集體的力量”變成兩個小句子,讓“與野獸的抗爭”做主語,變成:與野獸的抗爭可以通過武器,通過集體的力量慢慢解決;后半句是“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大?!?,此句主干是“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大?!保瑢ⅰ耙煌麩o際、神秘莫測”抽取出來變成小句子,這樣的話需要改成:面對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大海,人們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整個句子改為:與野獸的抗爭可以通過武器,通過集體的力量慢慢解決,但是面對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大海,人們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閱讀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咸陽城東樓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咀ⅰ吭S渾,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此詩大約是詩人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監(jiān)察御史的時候所寫,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此詩。6.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句中“一上”表明觸發(fā)詩人情感時間之短瞬,“萬里”則極言愁思空間之廣大。B.該詩景別致凄美,情愁苦悲愴,意蘊藉蒼涼,境雄闊高遠,堪稱晚唐登臨之作的翹楚。C.頸聯(lián)以遍地綠蕪、黃葉高林渲染秦苑、漢宮的荒廢,客觀描寫詩人傍晚遠眺之實景。D.該詩中“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千古名句,常轉(zhuǎn)用于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7.詩眼是詩人情感的噴發(fā)口,熔鑄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情感。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答案】6.C7.詩眼是“愁”,首聯(lián)萬里點出了官宦在外,遠離故土的思鄉(xiāng)之愁;頷聯(lián)借“山雨欲來”隱喻風雨飄搖的國家局勢,有憂國傷時之愁;最后兩聯(lián)由眼前之景想到秦漢的王朝更迭,表現(xiàn)了江山依舊,世事滄桑之愁?!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寫作手法的能力。C.“實景”說法有誤。頸聯(lián)寫晚眺近景,虛實結(jié)合:山雨將到,鳥雀倉皇逃入遍地綠蕪、秋蟬悲鳴躲在黃葉高林,這些是詩人眼前的實景。但早已蕩然無存的“秦苑”“漢宮”又給人無盡的聯(lián)想——禁苑深宮,而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雀和蟲鳴,不識興亡,依然如故。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滄桑,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以實景疊合虛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句,分析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霸娧邸?,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詞或句子;也指一首詩的眼目,即全詩主旨所在。這首詩為寫景抒情詩,而全詩在寫景之前,以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筆觸低沉,景致凄迷,觸景生情,蒼涼傷感的情懷落筆即出,意遠而勢雄。故詩眼為傳情之詞“愁”。首聯(lián)中,“蒹葭”,即蘆荻,暗用《詩經(jīng)·國風·秦風·蒹葭》的詩意,表思念心緒;“汀洲”指代詩人在江南的故鄉(xiāng)。詩人一登上咸陽高高的城樓,向南望去,遠處煙籠蒹葭,霧罩楊柳,很像長江中的汀洲。詩人游宦長安,遠離家鄉(xiāng),一旦登臨,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蒹葭楊柳,居然略類江南。萬里之愁,正以鄉(xiāng)思為始。頷聯(lián)中,詩人傍晚登上城樓,只見磻溪罩云,暮色蒼茫,一輪紅日漸薄遠山,夕陽與慈福寺閣姿影相疊,仿佛靠近寺閣而落。就在這夕照圖初展麗景之際,驀然涼風突起,咸陽西樓頓時沐浴在凄風之中,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了。這是對自然景物的臨摹,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化勾畫,它淋漓盡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傳達出了詩人“萬里愁”的真實原因。頸聯(lián)中,早已蕩然無存的“秦苑”“漢宮”又給人無盡的聯(lián)想——禁苑深宮,而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雀和蟲鳴,不識興亡,依然如故。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滄桑,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以實景疊合虛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聯(lián)中,詩人最后感慨道:羈旅過客還是不要索問當年秦漢興亡之事吧!我這次來故國咸陽,連遺址都尋不著,只有渭水還像昔日一樣長流不止而已?!澳獑枴倍郑⒎莿裾]之辭,實乃令人思索之語,它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鉤沉歷史的教訓;一個“流”字,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令人傷感。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小題。初到黃州蘇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①置,詩人例作水曹郎②。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③。[注]①員外:定額以外的官員,蘇軾所任的檢校官亦屬此列。②水曹郎:隸屬水部的郎官。③壓酒囊,壓酒濾糟的布袋。作者自注:“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彼未儋阂徊糠钟脤嵨飦淼謹?shù),叫折支。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詩人以自嘲的口吻回顧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為口忙”語意雙關(guān),既指因言事和寫詩獲罪,又指為謀生糊口。B.頷聯(lián)寫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知魚美”“覺筍香”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味覺和嗅覺形象,虛實結(jié)合,意蘊豐富。C.頸聯(lián)寫詩人身為“逐客”,在此作了閑散的“員外”,但詩人并未鳴冤叫屈、嘆老嗟卑,此處體現(xiàn)了詩人的個性。D.尾聯(lián)寫無功受祿的愧怍,身為“員外”卻對政事毫無補益,還要耗費朝廷的官俸,領取“壓酒囊”,實在是慚愧。7.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中說:“詩者,吟詠情性也?!北驹娞N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敬鸢浮?.B7.①對自己生平事業(yè)的自傷與自嘲。詩以自嘲口吻開頭,開篇兩句詩人回顧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輕松,實則自傷。②初到黃州的喜悅與憧憬。初到黃州,見江波而思魚美,望修竹而羨筍香,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③面對逆境的平靜與曠達。頸聯(lián)寫以禍為福的寬慰心態(tài),尾聯(lián)自慚“無功受祿”:貶官至此,于國事無補,卻破費朝廷的官俸。幾許詼諧之中,透露出內(nèi)心的平靜與曠達?!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B.“頷聯(lián)寫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錯誤。頷聯(lián)寫的是初到黃州的喜悅與憧憬。詩人初到黃州,見江波而思魚美,望修竹而羨筍香,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故選B。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品味詩歌情感的能力。首聯(lián)“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中“自笑”用自嘲口吻開頭,此前詩人一直官卑職微,只做過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僅兩月便下御史臺獄,年輕時的抱負均成泡影,只能說為口腹生計而奔忙?!袄蟻怼保娙水敃r方四十五歲,這個年齡在古人已算不小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指“烏臺詩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無端的牢獄之災更使他檢點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荒唐”二字是對過去的自嘲與否定,同時含有幾分牢騷,這是對自己平生事業(yè)的自傷和自嘲。頷聯(lián)“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是寫初到黃州的情形,初到黃州,正月剛過,又寄居僧舍,卻因黃州三面為長江環(huán)繞而想到可有鮮美的魚吃,因黃州多竹而猶如聞到竹筍的香味,把視覺形象立即轉(zhuǎn)化為味覺嗅覺形象,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緊扣“初到”題意,亦表露了詩人善于自得其樂、隨緣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頸聯(lián)是寫以禍為福的寬慰心態(tài),用典自況,“為口”而至此,可以說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詩人卻以苦為樂,以禍為福,在掃興的“員外置”前加了一個“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個“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調(diào)侃。其心胸開闊,個性曠達便躍然紙上。尾聯(lián)寫無功受祿的愧怍,質(zhì)樸自然。身為“員外”,卻沒能為國家出力辦事,而又要白白花費國家的錢銀,實在是慚愧。“壓酒囊”就是工錢,雖然錢不多,可對于一個“無補絲毫事”的人來說,還要費這工資,確實慚愧。在就表現(xiàn)了詩人的豁達和自得。詩中雖有自嘲不幸,卻又以超曠的胸襟對待。閱讀下面這首古詞,完成下面小題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①張元干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②,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③。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④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⑤否?風浩蕩,欲飛舉。注釋:①張元干,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zhèn)月洲村人)。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張元干入李綱(字伯紀)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這首詞作于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這一年,宋向金屈辱求和已成定局,但李綱仍上書反對。南渡后,李綱曾任宰相,不久被罷免。②鼉鼓:[tuó]鼓,用揚子鱷皮蒙的鼓。③驕虜:指金人。④謾:同“漫”,徒然的意思;澀:不滑潤;銅華:即銅銹。⑤垂綸:即垂釣。8.下列各項,沒有運用“用典”手法的一項是()A.十年一夢揚州路B.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C.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D.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9.有人說這首詞“雖吊影自傷,但壯心猶存”,請結(jié)合全詞簡析?!敬鸢浮?.B9.本詞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屬于吊影自傷;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希望李綱東山再起,收復失地,重整朝綱,勸誡統(tǒng)治者要吸取前朝遺恨。全詞寫得慷慨、悲涼、憤激,其忠義之氣,溢于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作者剛正不阿,堅持正義的愛國主義精神。體現(xiàn)了“壯心猶存”?!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詞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A.“十年一夢揚州路”,化用杜牧《遣懷》中的詩句,表達了收復失地無望的悲愁。C.“要斬樓蘭三尺劍”,化用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一句。西漢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設計在宴席上刺殺攻擊漢使者的樓蘭王。這里以樓蘭王比喻金統(tǒng)治者,以傅介子比喻李綱,表示堅定抗金的志向是很確切的?!斑z恨琵琶舊語”: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嫁于匈奴。相傳王昭君善于彈琵琶,后有樂曲《昭君怨》。這里用來寫宋向金統(tǒng)治者屈辱求和的遺恨,也可以說是抒寫中原未能收復而抗金將領棄置不用的遺恨。D.“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記載,廉頗被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了證明自己還可以打仗,拉開了一把大弓,吃了幾桶飯,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最后齊國也被秦國所滅。故選B。9.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本詞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屬于吊影自傷。本詞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皰弑M”三句,是說江風極大,將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風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并由此引起無限感觸?!皭澩眱删?,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吊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笆辍边@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時,當時為建炎元年(1127年)。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東路的楊州為行都;次年秋金兵進犯,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揚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戰(zhàn)爭摧為一片空墟,昔日繁華現(xiàn)在猶如一夢,此處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遣懷》)詩句。而此時只剩殘破空城,使人懷想之余,不覺加強了作者對高宗的屈膝議和感到不滿,也加強了作者堅決抵抗金人的南下的決心。“倚高寒”兩句,繼續(xù)寫作者夜倚高樓,但覺寒氣逼人,遠眺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滿腔,但又感到自己壯心猶在,豪氣如潮,足以吞滅敵人?!耙獢亍眱删?,運用兩個典故反映出對宋金和議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圖強,像漢代使臣傅介子提劍斬樓蘭(西域國名)王那樣對付金人。詞中以樓蘭影射金國,以傅介子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之士。后一句是借漢嫁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事,影射和議最終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決抵抗。“謾暗澀”句,這里運用比喻,以寶劍被棄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人物的受到朝廷罷斥壓制?!皢救 眱删洌纫浴爸喯伞崩畎讈肀壤罹V,兼切李姓,這是對李綱的推崇。作者對他評論,即發(fā)表意見,面對和議已成定局的形勢,愛國之士能否就此隱退苕溪(浙江吳興一帶)垂釣自遣而不問國事。含蓄地表達李綱不能退隱,應該出來抗金的熱忱希望。結(jié)尾振起,指出要憑浩蕩長風,飛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堅決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懷著氣沖云霄的壯志雄心,對李綱堅持主戰(zhàn)、反對和議的主張表示最大的支持,這也就是寫他作此詞的旨意。所以說“壯心猶存”。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千秋歲①·秦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②,鹓鷺③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千秋歲·次韻少游④蘇軾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淚濺,丹衷碎。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里,斜陽正與長安對。道遠誰云會,罪大天能蓋。君命重,臣節(jié)在。新恩猶可覬,舊學終難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注釋】①紹圣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后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nèi)的一大批“元祐黨人”被貶。這里所選的兩首詞分別作于蘇軾被貶州、秦觀被貶處州之時。②西池會:元祐七年三月上巳,奉詔賜,秦觀與僚友在西池宴集賦詩唱和。③鹓鷺:指朝廷百官。④次韻指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本詞為蘇軾和秦觀(字少游)《千秋歲》而作。10.下面對這兩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花影亂,鶯聲碎”:這兩句描繪了花影搖曳而紛亂、鶯聲清脆而雜亂的景象,正與前句的“春寒退”相呼應。B.“珠淚濺,丹衷碎”:這兩句緊承“未老身先退”而來,以淚濺心碎,抒發(fā)了詞人遠謫儋州的沉痛。C.“碧云暮合空相對”:這句借寫碧云和暮天徒然地相對著,直接地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孤獨、落寞。D.“斜陽正與長安對”:句中的長安代指北宋都城開封,本句抒發(fā)了身在萬里蠻荒的詞人對帝都的惦念。11.下面對這兩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歐陽修有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而秦觀卻說“飄零疏酒盞”,從“疏”中可見詞人貶謫遠地、知交零落的孤獨、落寞。B.秦觀的《千秋歲》上片重在寫今,下片轉(zhuǎn)而提及昔日,在今昔對比中,寫出詞人人生境遇的巨大變遷,也自然而然地牽出了如海般的深愁。C.蘇軾說自己一面“覬覦”著新恩,一面想堅持原有的學術(shù)和主張,從中讀出他對原有政治主張的懷疑、不堅定。D.秦詞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寫得清麗深婉;蘇詞多直抒胸臆,寄慨深沉而又酣暢淋漓,老健中有清曠之氣。12.對于這兩首《千秋歲》,有人評價說,與秦詞相比較,蘇詞更多一份家國襟懷。你贊成這種說法嗎?結(jié)合兩首詞中畫線的句子進行分析?!敬鸢浮?0.C11.C12.贊成。秦詞主要表現(xiàn)了個人的感觸,比如“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一句中,作者追憶過去與同僚一起歡會的場景,再看如今大家天各一方,自己被貶到荒蠻之地,孤獨之情溢于言表。而與之相比,蘇詞則有濃重的家國情懷,“道遠誰云會,罪大天能蓋。君命重,臣節(jié)在”一句中,作者被貶出京城,雖然皇帝降下重罪,但作者依然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保持“臣節(jié)”,此處作者并沒有考慮自己的遭際,而是將國家的未來放在首位,即使是自身遭受政治上的打擊,即使是自己被貶到邊遠的儋州,作者仍不忘關(guān)心國事。所以,與秦詞相比較,蘇詞更多一份家國襟懷。【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C.“直接地表達”錯誤。從詩句中可明顯看到詞人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表達了內(nèi)心的孤獨、落寞。故選C。1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能力。C.“從中讀出他對原有政治主張的懷疑、不堅定”錯誤。詞中“舊學終難改”表明作者對原有政治主張的堅持。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分析能力。從兩首詞的注釋可知,這兩首詞是應和之作,是在紹圣元年蘇軾、秦觀兩人作為“元祐黨人”被貶時所作。兩人對于這一事件在詞中都有反映,但從中可看出兩人對這一事件的情感是有所差異的。秦詞清麗深婉,主要從個人方面寫對此次被貶的感受,如“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一句,作者回憶往昔汴京金明池相會,同僚們一塊乘車出游。握手言觀處,而如今自己被貶到遠離京城的荒蠻之地,當時聚會的同僚們都天各一方,一個也不在自己身邊,作者從回憶寫到現(xiàn)實,充分的表達出當時的孤獨之情。而與之相比,蘇詞的基調(diào)則完全不同?!暗肋h誰云會,罪大天能蓋。君命重,臣節(jié)在”一句中,作者被貶出京城,來到儋州這個當時距離京城最遠、最荒蠻的地方,但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對自身的遭際有過多的感觸,而是將國家的未來放在首位,雖然皇帝降下重罪,但作者依然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保持“臣節(jié)”。蘇軾雖然被貶,但仍不忘關(guān)心國事的,這充分的展現(xiàn)了他積極進取的精神,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濃重的家國襟懷。所以,題干中的評價是正確的,應從贊成的角度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題。[雙調(diào)]殿前歡·觀音山眠松①徐再思老蒼龍,避乖高臥此山中②。歲寒心不肯為梁棟,翠蜿蜒俯仰相從。秦皇舊日封③,靖節(jié)何年種④,丁固當時夢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風。【注釋】①觀音山:指今揚州的觀音山。②避乖:與世迕離,避離世亂。乖,抵觸。③秦皇舊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樹為五大夫。④靖節(jié):指陶淵明,私謚“靖節(jié)”。其《歸去來兮辭》有句:“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雹荻」蹋喝龂鴧侨?,任尚書時曾夢到松樹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13.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題目中的“眠松”,指作者在觀音山的松間倒臥而眠,表現(xiàn)其自在之態(tài)。B.曲中“高臥”,既緊扣“眠松”之臥態(tài),又切合蟄龍冬臥之特征,以龍喻松,復以松擬人,修辭堪稱警策。C.結(jié)尾二句,寫作者要與明月清風為伴,超塵拔俗,婆娑瀟灑。D.“秦皇舊日封”三句是說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節(jié)所種、丁固所夢的松樹。14.末句“一枕清風”的“枕”字用得很特別,請聯(lián)系全曲,說說這個“枕”字的妙處。【答案】13.B14.用一個“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應題目,這株蒼松,眠臥山間,看明月,聽清風,超塵拔俗,婆娑瀟灑;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夢”聯(lián)系起來,清風徐徐入夢,反映出詩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窘馕觥?3.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A項,“眠松”,指倒臥橫生的松樹,非作者在松間倒臥而眠;C項,“寫作者要與明月清風為伴”錯誤,是臥松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