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治國理政 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治國理政 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治國理政 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治國理政 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治國理政 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語文復(fù)習(xí):治國理政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xí)題名篇品讀一:治國猶裁樹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①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③,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選自《貞觀政要》)[注]①煬(yáng)帝:楊廣,隋朝的皇帝。②夙夜孜孜:這里指夜以繼日,孜孜不倦。③豐稔:指莊稼成熟。[微言大義]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歷來為人稱道。他從隋朝的滅亡中吸取教訓(xùn),虛心納諫,厲行節(jié)約,勸課農(nóng)桑,使百姓可以休養(yǎng)生息,于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疽辉嚿硎帧?.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1)遂得徭役不興()(2)征求無已()2.翻譯下列句子。(1)此皆朕所目見。(2)夫治國猶如栽樹。3.唐太宗認(rèn)為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使百姓安樂的原因又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4.找出文中與“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相呼應(yīng)的句子。[文言方舟]“欲”的釋義①想要,希望。如本文中“惟欲清凈”;又如“吾欲之南海”。②欲望,欲念。如成語“欲壑難填”③將要,快要。如成語“搖搖欲墜”。[國學(xué)廣角]徭役在古代,凡國家無償征調(diào)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wù)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它是國家強(qiáng)加于百姓身上的沉重負(fù)擔(dān)。秦、漢有更卒、正卒、成卒等役。以后歷代徭役名目繁多,辦法嚴(yán)苛,殘酷壓榨平民百姓。名篇品讀二:修身如治國楚莊王問詹何①曰:“治國奈何?”詹何對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國也?!背f王曰:“寡人得奉宗廟社稷②,愿學(xué)所以守之?!闭埠螌υ?“臣未嘗聞身治③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④。”楚王曰:“善。”(選自《列子·說符篇》)[注]①詹何:古代哲學(xué)家。②社稷:指國家。③身治:自身修養(yǎng)好。④末:末節(jié),次要的事情。[微言大義]“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闭埠位卮鸪f王的話,其實(shí)就是這個道理:治國如修身,身正,則國盛,身不正,則國衰?!疽辉嚿硎帧?.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詞。(1)詹何對曰()(2)故本在身()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國也。3.楚莊王在與詹何的對話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言方舟]“善”的釋義①好。如本文中“楚王曰:'善?!雹谏瞄L,善于。如《口技》中“京中有善口技者”。③優(yōu)點(diǎn),長處。如《〈論語)十二章》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國學(xué)廣角]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為“社”,谷神為“稷”?!吧琊ⅰ币嘤米鲊业拇Q。根據(jù)《周禮》,社稷壇設(shè)于王宮之右,與設(shè)于王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前者代表安全的生存空間,后者代表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是國家的根本所在。名篇品讀三:宋思顏勸君太祖視事東閣①,天熱甚,汗?jié)褚?左右更衣以進(jìn),皆經(jīng)浣濯②者。參軍③宋思顏曰:“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碧嫦苍?“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遠(yuǎn),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蹦速n之幣。(選自《典故紀(jì)聞》)[注]①視事東閣:在東閣處理政務(wù)。②浣濯:洗滌。③參軍:官名。[微言大義]本文主要是講宋太祖節(jié)儉,參軍宋思顏擔(dān)心太祖只是一時之興,而不能始終如一,堅持到底。宋思顏的敢說忠言與宋太祖的節(jié)儉、善于納諫,都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疽辉嚿硎帧?.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詞。(1)此言甚善()(2)而慮我不能行于后()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太祖“”的神情和“”的決定,表明他對宋思顏的贊賞。(用原文回答,每空只填一個字)對宋思顏諫言的目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〢.贊揚(yáng)太祖躬行節(jié)儉B.表明對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終節(jié)儉D.暗示太祖給予獎賞[文言方舟]“及”的釋義①至,到。如本文中“而不能及于久遠(yuǎn)”。②做得到,趕得上,比得上。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再如成語“望塵莫及”。③介詞,表示動作的時間,譯為“等到……時候”。如《孫權(quán)勸學(xué)》中“及魯肅過尋陽”。[國學(xué)廣角]參軍參軍,亦作“參軍事”,官名。東漢末年于車騎將軍幕府置,為僚屬,掌參謀軍務(wù)。曹操以丞相總攬軍政,其僚屬多用參丞相軍事名義。其后至南北朝,凡諸王及將軍開府者皆置,為重要幕僚。唐制,諸衛(wèi)及王府官俱有錄事參軍事等,外府州亦分別置司錄及錄事參軍等,簡稱“參軍”。宋有司戶參軍等,為地方官府低級官員。明初各王府所屬參軍府亦置,旋改稱“長史”。名篇品讀四:桓公問管仲桓公問管仲曰:“治國最奚患?”對曰:“最患社鼠①矣?!惫?“何患社鼠哉?”對曰:“君亦見夫?yàn)樯缯吆?樹木而涂②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涂他: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入則比周③而蔽惡于君,內(nèi)間④主之情以告外,外內(nèi)為重,諸臣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j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選自《韓非子》)[注]①社鼠:社廟中的老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壞人。②涂:泥,這里指用泥做神像。③比周:結(jié)黨營私,緊密勾結(jié)。④間:窺測,刺探。[微言大義]管仲將國君身邊的小人比喻成社鼠,運(yùn)用比喻巧妙說理,形象生動,說理透徹。國君身邊的小人如社鼠一般胡作非為,危害國家,破壞力很大,但人們又奈何不得,因?yàn)樗殉闪水?dāng)權(quán)者庇護(hù)的對象,難怪管仲會毫不猶豫地說社鼠是國家最大的禍患?!疽辉嚿硎帧?.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1)最患社鼠矣()(2)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2.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與“樹木而涂之”中的“樹”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C.乃使其從者衣褐D.眾妙齊備3翻譯下列句子。(1)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2)據(j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最患社鼠”。5.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哪個成語呢?請寫出這個成語并解釋。[文言方舟]“左右”的釋義①身邊侍候的人,近臣。如本文中“今人君之左右”。②反正,橫豎。如《水滸傳》中“你左右將到村里去賣,一般還你錢,便賣些與我們,打甚么不緊?”③附近,兩旁。如《送東陽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國學(xué)廣角]老馬識途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齊桓公有些不知所措,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計。管仲說:“臣聽說老馬識途,燕馬多從漠北而來,也許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選數(shù)匹老馬放行,或許可以找到出路。”齊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數(shù)匹老馬,放之先行,軍隊緊隨其后,果然走出險地。名篇品讀五:孫叔敖為楚令尹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②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盡來賀,子獨(dú)后來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quán)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足者患處之?!睂O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④,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jǐn)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選自劉向《說苑》)[注]①令尹(yin);楚國官名,相當(dāng)于宰相。②國:指都城。③受吏民之垢:意即擔(dān)任宰相一事,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④意益下:越發(fā)將自己看低。[微言大義]本文講述的是孫叔敖剛剛擔(dān)任令尹的時候,一位老者前來勸誡孫叔敖的事,表現(xiàn)了孫叔敖的虛懷若谷,善于納諫,也讓人們懂得了“地位越高,越要為人謙恭;官職越大,越要小心謹(jǐn)慎;俸祿已很豐厚,就不應(yīng)再額外索取財物”的道理?!疽辉嚿硎帧拷忉屜铝芯渲屑狱c(diǎn)的詞。(1)冠白冠,后來吊()(2)位已高而擅權(quán)者君惡之()2.翻譯下面的句子。(1)子獨(dú)后來吊,豈有說乎?(2)祿已厚而不足者患處之3.讀完此文,你認(rèn)為孫叔敖是一個怎樣的人?4.文末老父所講三點(diǎn),從現(xiàn)實(shí)角度看,有哪些借鑒意義?[文言方舟]詞類活用文中“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中的第一個“衣”和第一個“冠”都是名詞用作動詞,“穿(衣服)”“戴(帽子)”的意思。又如《送東陽馬生序》中“腰白玉之環(huán)”,“腰”是名詞用作動詞,“腰佩”的意思。[國學(xué)廣角]孫叔敖斬蛇相傳孫叔教年少時,有一次出去游玩,看到了一條長著兩個頭的蛇,他聽說見到這種蛇的人一定會死,就把它殺死并且埋了?;氐郊抑兴涂蘖似饋?母親問他為什么哭泣,他說:“我聽說看見長兩個頭的蛇的人必定會死,剛才我看見了,所以害怕我會離開母親而死去?!彼哪赣H問:“蛇現(xiàn)在在哪兒?”孫叔教說:“我擔(dān)心別人再看見它,就把它殺掉并埋起來了?!彼哪赣H說:“我聽說暗中助人的人必定有善報,你一定不會死。”等到(孫叔教)長大,出任楚國令尹,還沒有推行自己的治國主張,國人就已經(jīng)信服他的仁義了。名篇品讀六:徙木僨表商鞅變秦法,恐民不信,乃募①民徙②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金,乃下令。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僨表③者,仕之長大夫?!泵裣嘀^曰:“此必不信?!庇幸蝗嗽?“試往債表,不得賞而已,何傷?”往偵表,來謁吳起,起仕之長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賞罰。予謂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蓋以效起,而起之事不傳。(選自洪邁《容齋隨筆》)[注]①募:招募。②徙:搬遷。③僨(fèn)表:放倒標(biāo)幟。[微言大義]“商鞅徙木”和“吳起僨表”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取信于民的道理。對此,王安石曾有詩評,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彼茌d舟亦能覆舟,這是多么簡單的道理啊!【一試身手】1.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jǐn)嗑洹?斷兩處)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1)有一人徙之,輒予金()(2)來謁吳起()(3)予謂鞅本魏人()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B.有一人徙之,輒予金送鮑浩然之浙東C.乃下令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擇其善者而從之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試往僨表,不得賞而已,何傷?5.商鞅徙木和吳起僨表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5.[文言方舟]“令”的釋義①命令。如本文中“乃下令”。②使。如《活板》中“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③善,美。如“令郎”是敬稱對方之子;“令愛”是敬稱對方之女;“令尊”“令堂”是敬稱對方的父與母;“令兄”“令弟”是敬稱對方之兄與弟?!傲蠲笔侵该篮玫拿?。④時令,時節(jié)。如《芙蕖》中“群葩當(dāng)令時,只在花開之?dāng)?shù)日”。⑤縣官。如《陳涉世家》中“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dú)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國學(xué)廣角]商鞅變法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鞍先后兩次實(shí)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shí)行郡縣制,獎勵耕織與墾荒,實(shí)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nèi)容的變法。他的這些舉措,使秦國成為一個強(qiáng)大的國家,并且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chǔ)。名篇品讀七:慎終如始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①,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②。故其垂拱巖廊③,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談物產(chǎn)也,則重谷帛而賤。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以敗俗,其何故哉?豈不以居萬乘④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已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于私情,禮節(jié)虧于嗜欲故也!語曰:“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所言信矣。(選自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注]①受圖定鼎:建立王朝,統(tǒng)治天下。②貽厥孫謀:貽,遺留;厥,其,他的;孫謀,指謀及自己的孫輩。這句指(把天下)傳留給子孫后代。③垂拱巖廊:垂拱,指垂手和拱手(斂手),即由于任人得當(dāng),官員都稱職,做天子的可以悠閑地垂手或抱手,不必過問。巖廊,即今之游廊。整句是說:在游廊上悠閑地散步。④萬乘:乘,車乘。周制,天子出兵時車萬乘,故以萬乘稱天子。[微言大義]文中魏徽勸諫唐太宗要克終儉約,善始善終,始終保持貞觀之初的優(yōu)良作風(fēng)。同時也啟發(fā)我們:辦事情應(yīng)按其規(guī)律,言行一致,始終如一,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疽辉嚿硎帧?.上面文言文空格處,依次填入詞語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〢.忠良淳樸珍奇儉約B.淳樸忠良儉約珍奇C.淳樸珍奇忠良儉約D.珍奇儉約忠良淳樸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3.下面的語言材料,與上文中畫線句的句意不相關(guān)的一項是()A.《詩經(jīng)》中說“如臨深淵,如薄冰”,是說地位越高,責(zé)任越大,就越要謹(jǐn)慎。B.身居高位者更應(yīng)牢記《中庸》里講到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時刻提醒自己修身處事應(yīng)謹(jǐn)慎小心。C.越王勾踐打敗吳國,稱霸天下,擔(dān)心從此沒有臣下敢于指出他的缺點(diǎn),于是發(fā)布“聞過而不以告我者,為上戮”的命令。D.《左傳》中寫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告誡執(zhí)政者要言行一致。[文言方舟]“貽”的釋義①遺留。如本文中“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又如成語“貽害無窮”“貽人口實(shí)”“貽笑大方”等②贈送。如“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又如《詩經(jīng)》中“貽我形管”。[國學(xué)廣角]古代的車馬駟:古代一車套四馬,因稱一車所駕之四馬或駕四馬之車為“駟”。乘:古稱一車四馬為“乘”,后引申為表車量詞,如“天子萬乘”。騎:古代一人一馬為一騎。名篇品讀八:劉邦論得天下之道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②,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③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選自《史記·高祖本紀(jì)》)[注]①子房:張良字子房,劉邦的謀士。②餉饋:軍糧。③范增:項羽的謀士。[微言大義]歷史上的楚漢之爭,最終以劉邦大勝、項羽大敗結(jié)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jié)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劉邦善于用人。漢高祖正確地總結(jié)了他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經(jīng)驗(yàn)和項羽失敗的教訓(xùn),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一試身手】1.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高祖置酒雒陽南宮(安置,安排)B.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賜予)C.連百萬之軍(關(guān)聯(lián))D.鎮(zhèn)國家,撫百姓(平定)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2)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請分別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劉邦和項羽得、失天下的原因。劉邦得天下的原因是: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4.文中劉邦在對話中用了三個“吾不如”,這說明了劉邦的一個什么特點(diǎn)?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結(jié)合你的體會簡要談?wù)?。[文言方舟]“所以”的釋義“所以”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所”是特殊指示代詞,作介詞“以”的前置賓語。①“以”作“因?yàn)椤敝v,“所以”相當(dāng)于“……的原因”“……的緣故”,用來表示原因。如本文中“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又如《出師表》中“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②“以”作“拿、用”或“憑借”講?!八浴毕喈?dāng)于“……的辦法”或“用來……的”,表示手段、方法等。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國學(xué)廣角]皇帝自稱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谷”?!肮隆?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谷可以養(yǎng)人,為善物,“不谷”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朕”,在古代為皇帝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dāng)于“我”。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漸成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允許用的。名篇品讀九:理政之道上①問房玄齡、蕭瑀②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文帝勤于為治每臨朝或至日昃③,五品已上,引坐論事,衛(wèi)士傳餐而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鄙显?“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④。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多疑于物,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機(jī),雖復(fù)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決受成⑤,雖有愆⑥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則不然。擇天下賢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關(guān)由宰相,審熟便安,然后奏聞。有功則賞,有罪則刑,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yè),何憂天下之不治乎!”(選自《資治通鑒·唐記》)[注]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房玄齡、蕭瑀:唐朝初年宰相。③日昃(zè):太陽偏西,約未時(下午一點(diǎn)至三點(diǎn))。④察:苛求,抓小缺點(diǎn)。⑤成:定。⑥愆(qiān):罪過,過失。[微言大義]正因?yàn)樘铺诘闹松朴?、虛心納諫、賞罰分明,才成就了輝煌千古的“貞觀之治”。本文對我們尤其是對那些掌握著某種權(quán)利的人,有很強(qiáng)的教育意義。【一試身手】1.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jǐn)嗑洹?斷兩處)文帝勤于為治每臨朝或至日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1)五品已上,引坐論事()(2)群臣既知主意()(3)朕則不然()(4)有功則賞,有罪則刑()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雖復(fù)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2)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yè),何憂天下之不治乎!4.唐太宗李世民年號“貞觀”?!柏憽?正也;“觀”,示也;“貞觀”,以正示人也。文中李世民的“貞”體現(xiàn)在哪里?請簡要概括。5.如果把“雖有愆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句末的“也”字去掉,與原句相比,在表達(dá)效果上有何不同?[文言方舟]“修”的釋義①履行。如本文中“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yè)”。②身高。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修八尺有余”。③修建。如《岳陽樓記》中“乃重修岳陽樓”。④修明。如《隆中對》中“內(nèi)修政理”。④培養(yǎng)。如《大道之行也》中“講信修睦”。[國學(xué)廣角]房玄齡唐初大臣。追隨李世民平定天下,助之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齡長期執(zhí)政,與杜如晦、魏微等同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后封梁國公。曾奉詔與長孫無忌等修訂法律,是以寬簡為特色的貞觀律的主要制訂者。又受詔重撰《晉書》。

專題治國理政參考答案:一、治國猶栽樹1.[解析](1)聯(lián)系“水波不興”(《核舟記》)中的“興”的意思,可推知此處“興”的意思是“興起,產(chǎn)生”。(2)聯(lián)系'是亦不可以已平”(《魚我所欲也》)中的“已”的意思,可推知此處“已”的意思是“停止”[答案](1)興起,產(chǎn)生。(2)停止。2.(1)這些都是我親眼見到的。(2)治理國家就如同栽樹。3.隋朝滅亡的原因:(煬帝)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唐太宗使百姓安樂的原因: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4.「解析]此題為信息篩選題。就是找出與“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意思相同的句子。[答案]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參考譯文]貞觀九年(635),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當(dāng)年(隋文帝)剛剛平定京師的時候,宮里面的美女奇珍玩物,沒有一個宮院不是滿滿的。(然而)隋煬帝還是不知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再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使得)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導(dǎo)致了(隋朝)滅亡。這些都是我親眼見到的。因此(我)日夜辛勤努力,孜孜不倦,只希望清凈寡欲,使天下不生事端。從而做到不興徭役,年年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yè)。治理國家就如同栽樹,樹的根部不搖動就能枝葉茂盛。君主能做到清靜寡欲,百姓怎么會不安居樂業(yè)呢?”修身如治國1.(1)回答。(2)根本,基礎(chǔ)。2.我明白修養(yǎng)自身(的道理)卻不明白治理國家(的道理)。3.[解析]文中詹何兩次回答的話都與“治身”有關(guān),第二次更是說出了“治身”的重要性,找到這一點(diǎn)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審清題干中“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要求,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即可。[答案】修養(yǎng)自身是治理好國家的根本[參考譯文]楚莊王問詹何說:“應(yīng)該怎樣治理國家?”詹何回答說:“我知道(如何)修養(yǎng)身心卻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背f王說:“我能成為祀奉宗廟社稷的人,希望學(xué)到能夠持守住它的辦法?!闭埠位卮鹫f:“我沒有聽說過身心修養(yǎng)好了而國家反而混亂的事,也沒有聽說過身心煩亂而能把國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來答復(fù)?!背跽f:“說得好。”三、宋思顏勸君1.(1)好。(2)做。2.(1)陛下厲行節(jié)儉,真是可以做后世子孫的典范。(2)今天思顏看見我現(xiàn)在能這么做,而顧慮我以后不能繼續(xù)這么做。3.喜賜4.[解析]C結(jié)合文意來看,本文主要是講太祖節(jié)儉,參軍宋思顏敢于說出忠言,他擔(dān)心太祖只是現(xiàn)在能做到節(jié)儉,而不能堅持。所以選項C對宋思顏速言的目的理解最恰當(dāng)。[參考譯文]太祖(明帝朱元璋)在東閣處理政務(wù),天氣很熱,汗水濕透了(他的)衣服,隨從交替拿著換洗的衣服進(jìn)來,(這些衣服)都是經(jīng)過洗滌的。參軍宋思顏(看見了)說:“陛下親自厲行節(jié)儉,真是可以做后世子孫的典范。臣擔(dān)心您只是今天這么做,以后可能不會這么做,希望您能夠堅持一直這么做?!碧?聽后)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別人也可能會說,但可能只會考慮眼前,而不能考慮到長遠(yuǎn),或者只是考慮到已經(jīng)發(fā)生的,而不能考慮到將來要發(fā)生的。今天思顏看見我現(xiàn)在能這么做,而顧點(diǎn)我以后不能繼續(xù)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夠?qū)ξ冶M忠?!庇谑琴p賜金幣給宋思顏。四、桓公問管仲1.(1)擔(dān)憂。(2)抓獲。2.[解析]C例句中的“樹”與℃項中的“衣”都是名詞用作動詞。A項,“犬”是名詞作狀語:B項,“憂”是動詞,憂慮;D項,“妙”是形容詞用作名詞。3.(1)在朝廷外就賣弄權(quán)勢,從民眾那里榨取利益。(2)(國君左右的人)依靠國君擁有重要的權(quán)勢,這也是國家的社鼠。4.[解析]從內(nèi)容上看,“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人則比周而蔽惡于君,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nèi)為重,諸臣百吏以為富”是治國最患社鼠的原因。將句子的意思講出來即可。[答案]示例:“國之社鼠”以“人君”為保護(hù)傘,不但可以逍遙法外,而且可以以辦國事為幌子,假公濟(jì)私,欺上壓下,排除異己,打擊賢良。5.(示例一)稷蜂社鼠:谷神廟里的馬蜂,土地廟里的老鼠。比喻倚勢作惡的人。(示例二)投鼠忌器:指要打老鼠又怕打壞了它旁邊的器物。比喻想打擊壞人而又有所顧忌。[參考譯文]齊桓公問管仲:“治理國家最怕什么?”(管仲)回答說:“最怕社廟中的老鼠呀!”齊桓公說:“為什么要怕社廟中的老鼠呢?”(管仲)回答說:“您可見過那建筑社壇的情形嗎?把木頭豎起來,涂上泥巴(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個洞藏身在其中。用煙火熏它,卻害怕燒壞了木板,用水灌它,卻害怕涂上的泥巴掉下來:這就是不能抓獲社鼠的原因?,F(xiàn)在君主身邊的近侍,在朝廷外就賣弄權(quán)勢,從民眾那里榨取利益,在朝廷內(nèi)就結(jié)黨營私,在國君面前掩飾(他們的)罪惡,在宮內(nèi)窺探國君的情況,告訴宮外的同黨,內(nèi)外勾結(jié)助長權(quán)勢,一些官僚以此富貴。不誅殺他們,國法就要受到擾亂;誅殺他們,君主就不得安寧。(國君左右的人)依靠國君擁有重要的權(quán)勢,這也是國家的社鼠?!蔽濉O叔敖為楚令尹1.[解析](1)“馬無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塞翁失馬》)中的“吊”與之同義,是“慰問”的意思。(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中的“惡”與之同義,可以翻譯為“厭惡”。[答案](1)慰問。(2)厭惡(厭棄)。[解析](1)句是固定句式,“豈……乎”可譯為“難道是……嗎?”這里的“獨(dú)”翻譯成“唯獨(dú),只有”。(2)句中“患”是一個名詞,可以譯為“禍患”。[答案](1)只有您來得晚并且是來慰問,難道是有什么要指教的嗎?(2)俸祿已經(jīng)優(yōu)厚卻不知足的人,禍患就要和他相伴了。3.①在眾人恭賀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頭腦清醒;②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勸誡(忠告)。4.①位高權(quán)重者施政應(yīng)謹(jǐn)慎小心,杜絕官氣;②待遇優(yōu)厚的為官者更應(yīng)知足,應(yīng)戒貪。[參考譯文]孫叔教擔(dān)任楚國的令尹,都城的官更和百姓都來祝賀。(只)有一個老者,穿著麻布制的喪衣,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后來慰問。孫叔教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他,對老人說:"楚王不了解我沒有才能,讓我擔(dān)任令尹這樣的高官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來得晚并且是來慰問,難道是有什么要指教的嗎?”老人說:“(是)有要指教的。當(dāng)了大官,待人傲慢,百姓就要離開他:職位已經(jīng)很高而獨(dú)攬大權(quán)的人國君就會厭惡他;俸祿已經(jīng)優(yōu)厚卻不知足的人,禍患就要和他相伴了?!睂O叔教(向老人)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想聽聽您其余的意見。"老人說:“地位越高,就要越為人謙恭;官職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謹(jǐn)慎;俸祿已很豐厚,就不應(yīng)索取額外財物。您嚴(yán)格地遵守這三條,就足夠治理好楚國了?!贬隳緝f表1.[解析]讀懂句意,明確該句應(yīng)劃分為三層,第一層介紹人物及其職責(zé),第二層講述人物的想法,第三層講述人物的做法。注意“諭其信”“于民”不能斷開。[答案]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2.(1)就,便。(2)拜見,拜訪。(3)認(rèn)為。3.[解析]DD項中兩個“而”都為連詞,表順承。A項前一個“于”為介詞,“在”;后一個“于”為介詞,“比”B項,前一個“之”為代詞,代“三丈之木”;后一個“之’為動詞,“往,到”?!骓?前一個“乃”解釋為“于是”;后一個“乃”解釋為“竟然”。4.[解析]句中的“僨表”是“放倒標(biāo)幟”的意思;“而已”是“罷了”的意思:“何傷”是反問句,意譯為“有什么關(guān)系呢”。本句翻譯需要在直譯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意譯。[答案](我)試一試去放倒標(biāo)幟,最多)得不到獎勵罷了,有什么關(guān)系呢?5.[解析]兩則故事都是講述施政者通過搬移標(biāo)幟的做法,來證明自己說到做到,以此取信于民的故事。據(jù)此總結(jié)出“必須說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的道理。[答案]必須說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參考譯文]商鞅在泰國推行變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國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招募百姓搬走三丈長的木桿,并(承諾)寬賜給(他)五十金。當(dāng)有人搬走木桿后,(商馬上兌現(xiàn)承諾。)就給予(那個人)五十金,并且頒布了變法政令。吳起(在魏國)擔(dān)任西河長官時,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門外豎立一根標(biāo)幟,并在城中公開宣布:“誰能將這標(biāo)幟推倒,就讓他當(dāng)長大夫。”百姓(聽到后)相互說:"這一定不值得相信?!庇幸粋€人說:“(我)試一試去放倒標(biāo)幟,(最多)得不到獎勵罷了,有什么關(guān)系呢?”(于是那人)就去推倒了標(biāo)幟,(并)前去拜見吳起,吳起(則當(dāng)即宣布)任命他為長大夫。自此以后,魏國軍民對吳起實(shí)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懷疑了。我知道商鞅本來是魏國人,(后來到秦國做官進(jìn)行變法,)他以搬木桿來顯示誠信,大概仿效了吳起(的做法),而吳起立木示信的故事卻未流傳下來。七、慎終如始1.[解析]B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運(yùn)用能力。每一句的“而”均表示轉(zhuǎn)折,因此所填的詞語與前面或后面的詞語意思應(yīng)相反。“浮華”與“淳樸”“邪佞”與“忠良”“奢靡”與“儉約”、“谷帛”與“珍奇”,均意思相反,故選B。2.知道理解并不難,難的是做出來;做出來也不是最難的,要始終堅持著做下去才是最難的。【解析]D本題考查對文中語句的理解能力。文中畫線句的意思是:“難道不是因?yàn)樯硖幪熳拥淖鹞?擁有天下的富貴,說出的話沒人違背自己,所做的事別人一定會聽從,公道被私情淹沒,禮節(jié)被欲望損毀的緣故嗎?簡單概括一下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別人不敢違背他,不敢指出他的缺點(diǎn),因而他做事情更要小心謹(jǐn)慎?!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yuǎn)”的意思是"文章如果沒有文采,就不會流傳得很遠(yuǎn)”。由此可以看出D項與這句話的句意無關(guān)。[參考譯文]下臣看自古以來的那些帝王建立王朝,統(tǒng)治天下,都想把天下傳留給子孫后代。所以他們能夠在游廊上悠閑地散步,在天下施行政教。他們講述道理,一定把敦厚樸實(shí)放在前面而抑制浮華:他們品評人物,一定器重忠臣良將而鄙視奸佞讒邪之徒;說起制度,就要停止奢靡而推崇勤儉節(jié)約:說到物質(zhì)財產(chǎn),就要重視糧食衣服而輕視珍寶奇物。但是(他們)接受帝位初期,都會遵守(上面)所說的,以使國家長治久安。等到國家稍微安定之后,大多數(shù)卻違背那些原則,敗壞原有的制度,這是什么原因呢?難道不是因?yàn)樯硖幪熳拥淖鹞唬瑩碛刑煜碌母毁F,說出的話沒人違背自己,所做的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