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法律上的課題_第1頁
49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法律上的課題_第2頁
49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法律上的課題_第3頁
49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法律上的課題_第4頁
49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法律上的課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 法律上的課題--經(jīng)營租賃論叢之八問題的提出當著租賃業(yè)內(nèi)人士使用“經(jīng)營租賃〞這個詞的時候,他們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他們是不是在指這樣一種租賃,其特點使之可以按照帶有“經(jīng)營租賃〞標簽的業(yè)務進行會計處理,因而可以把該項租賃放在資產(chǎn)負債表之外?他們是不是在想著任何一種沒有名義購置選擇權的租賃?他們是不是在考慮這樣一種租賃,這種租賃可以使承租人將租金作為一種費用工程在當期應稅期間扣除,而不是必須在整個期間攤銷該資產(chǎn)的本錢?或者說,他們是不是指任何一種租賃,只要出租人在其中有重大的余值上的利害關系?要得到對這些問題的精準的答復,是很難的。之所以難,是因為,在世界范圍內(nèi),法律往往會用同樣的詞語來指稱從市場的角度看是相互有別的產(chǎn)品。例如,某個國家的法律可能會賦于“傳統(tǒng)出租〞、“融資租賃〞和“經(jīng)營租賃〞以同樣的法定權利和義務,而在租賃行業(yè)的參與者的心目中,它們是單獨的、相互有別的交易類型。按設備關聯(lián)度來考察下面,我們用一個簡化的例子來觀察各類交易中用戶同設備的關聯(lián)度。假設有一家建筑公司,它有一些土地需要平整,以便蓋一座新樓。它同一家專業(yè)公司訂立了一個平整土地的合同。此項交易的實質是它雇用一種效勞。這時,它并不關心那家專業(yè)公司使用什么設備,它同設備的關聯(lián)度為零。也許這家建筑公司的員工中有人會使用推土機,于是它就從一家建筑機械租賃公司租入一部推土機,用上一兩天。這時,它就要考慮設備的選用,要對租入設備進行適當?shù)臋z驗以及在使用中的常規(guī)保養(yǎng)。在這種“出租效勞〞中,用戶(承租人)同設備就開始有一定的關聯(lián)度了。如果這家建筑公司開挖、清理、平整土方的工程量足夠大,自己買一臺推土機合算,手上又有足夠的現(xiàn)金,那它就會直接購置。否則,它可以貸款購置,也可以采用帶有廉價購置選擇權的簡單的融資租賃。這時,無論資金來源有何不同,它同設備的關聯(lián)度就是百分之百的了。從平時的妥善保養(yǎng)到最終的報廢處置,都是它自己的事情。如果它對是否需要將這臺設備用到底這一點沒有把握,它就可能會傾向于選擇帶有公允市值購置選擇權的復雜的融資租賃。同簡單的融資租賃中出租人只承當信用風險不同,在這里,出租人同時還要承當設備余值的風險。復雜的融資租賃當然是提供了融資效勞的,但是,又不能把它同貸款的功能完全等同起來,因為在任何類型的貸款業(yè)務中,放款人都不會承當設備本身的風險。假設這家建筑公司需要一種具備多種功能的租賃,諸如有公允市值購置選擇權、有翻新和升級的可能性、帶有捆綁式效勞、有提前結束合同的選擇權等等,則人們就會認為,這該是經(jīng)營租賃。經(jīng)營租賃是介乎于出租效勞及復雜的融資租賃之間的一個品種。它既有效勞導向的性質,又有資產(chǎn)導向的性質。同復雜的融資租賃相比,出租人在這里所承當?shù)馁Y產(chǎn)風險要大得多。同出租效勞相比,則資產(chǎn)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轉移給了承租人的。經(jīng)營租賃所遇到的法律上的問題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玩味,在國際上,人們可以在商法中、在監(jiān)管條例中以及在判例中見到“融資租賃〞這個用語,卻到處都見不到“經(jīng)營租賃〞這個用語。有些國家有融資租賃的法律,卻未見哪里有經(jīng)營租賃的法律。在有些國家的銀行法中規(guī)定有銀行可以從事“融資租賃〞和“經(jīng)營租賃〞,但是罕見有確切的定義。唯一明確地采用“經(jīng)營租賃〞這個用語的,是租賃會計準則。但是,也有模糊之處。一則,這里只是說經(jīng)營租賃不是融資租賃,卻并沒有說經(jīng)營租賃也不是傳統(tǒng)出租。而各國的法律都一無例外地將經(jīng)營租賃視為是傳統(tǒng)出租的同義語,適用于傳統(tǒng)出租的所有的法律法規(guī)都一無例外地套到了經(jīng)營租賃的頭上,嚴重地無視了兩者的區(qū)別;再則,即使說了經(jīng)營租賃不是融資租賃,也未能防止這兩者的邊界的模糊不清。由于界定時的重要的量化依據(jù)是租金的折現(xiàn)值占設備在起租時的公允價值的百分比,就完全可能導致以下結果:同一筆交易,因所選用的公允價值或折現(xiàn)率的不同,而或許被歸為(復雜的)融資租賃,或許被歸為經(jīng)營租賃。毋寧說,迄今,在國際范圍內(nèi),經(jīng)營租賃仍是法律上的空白點。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顯然是因為,傳統(tǒng)出租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融資租賃也經(jīng)歷了半個世紀,唯獨經(jīng)營租賃,是融資租賃開展成熟后才出現(xiàn)的新產(chǎn)品。當著融資租賃初次引入某個國家時,它一定是那種最典型最直接的形式。也就是說,在租賃期末,租賃物的所有權一定是以某個名義價格,甚至無代價地,向承租人轉移的。從經(jīng)濟實質上看,它同分期付款銷售,或者,更恰當?shù)卣f,同有擔保的貸款型融資,并無差異。人們出于對所有權的偏好這種傳統(tǒng)觀念,覺得雖然從嚴格的法律關系上說,所有權仍是別人的,但其實是自己的。因為,行使廉價購置任擇權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毫無困難的。也正是由于這種考慮,融資租賃才被新興市場所接受。如果深究融資租賃的實質,則關鍵在于融資租賃的出租人所承當?shù)娘L險,僅僅是任何資金提供者所承當?shù)哪欠N風險,即,債務人或許違約的信用風險。它卻完全不承當租賃物貶值的風險,即,資產(chǎn)風險。也正因此,司法界往往會覺得它是“偽裝成租賃的貸款〞。但是,隨著融資租賃的日益創(chuàng)新,有些出租人開始注意到租賃物余值的利益,因而開始承當余值風險。這時,承租人可能根本沒有期末購置的任擇權。即使有,也不再是以名義價格,而是或者以某個約定的相當于公允市值的價格,或者以期末另行協(xié)商確定的價格購置。總之,所謂隨附于租賃物的風險和報酬全部向承租人轉移這一點,就不再是其特點了。據(jù)此,一些國家的法規(guī)條例,把出租人是否承當租賃物余值風險,視為該交易是否是真實租賃的關鍵所在。盡管如此,問題并未就此解決。如果說,設備及供貨商由承租人選擇,以及出租人專為出租給承租人而購置該設備這兩點,是法律上區(qū)分融資租賃同傳統(tǒng)出租的主要依據(jù)的話,那么,單憑這兩點又是無法區(qū)分融資租賃同經(jīng)營租賃的。在傳統(tǒng)出租中,出租人自主地購置租賃物,然后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對于承租人來說,出租人無論如何都是設備的提供者。它將租賃物存放在那里,供承租人挑選,它往往會向承租人推薦最適合于承租人的具體用途的租賃物。因此,它對租賃物承當責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否租用的決定是由承租人最后自己作出的,但是,出租人在租賃物的選擇上是起著積極的作用的。在融資租賃中,出租人對租賃物不承當責任這一點是公平的,因為租賃物和供貨商是由承租人選擇的。因此,誰對租賃物的狀況承當責任就又成了在法律上區(qū)分融資租賃和經(jīng)營租賃的最重要的依據(jù)了。經(jīng)營租賃在法律上的含義幾乎所有國家的民商法都不對經(jīng)營租賃和傳統(tǒng)出租加以區(qū)分。依據(jù)所有的管轄傳統(tǒng)出租的法律,出租人都被視為是租賃物的提供者,因而出租人要對租賃物的沒有瑕疵和能正常使用這一點提供暗示的擔保或保證。在大陸法系國家內(nèi),由于其民商法典對每種合同或商業(yè)交易都提供了成套的核心的規(guī)定,因此,各個合同本身可以比較簡單。在海洋法系國家內(nèi),情況則大不相同,因為那里大量地存在著交易各方意思自治的空間。即使在大陸法系國家,雖然其民商法典規(guī)定只要該合同不違反公序良俗以及并非由于欺詐、脅迫、無責任能力等而導致的法律上無效的合同,就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司法當局對于某合同可以偏離法典的規(guī)定到什么程度,卻往往是無法合理地預見的。就經(jīng)營租賃而言,這一點主要涉及法律是否允許合同雙方協(xié)商約定免除出租人對租賃物技術狀況的暗示保證責任。經(jīng)營租賃所遇到的兩大問題設備問題融資租賃通常免除出租人對設備技術狀況的任何方面的任何責任,傳統(tǒng)出租中的出租人承當著租賃物正常發(fā)揮功能的全部責任,經(jīng)營租賃中的出租人則可能承當設備的某些但并非全部責任。經(jīng)營租賃出租人所面臨的主要的法律問題,是對設備瑕疵的一般責任。盡管幾乎每個出租人所提供的合同文本都稱出租人無此責任,然而,在民法典中都有對租賃的以下規(guī)定:1)出租人要對設備的瑕疵負債;2)允許承租人在設備如果不能正常使用時終止租賃合同;3)出租人有在租賃期限內(nèi)維修保養(yǎng)設備的責任;4)設備滅失或損壞的責任歸于出租人,允許承租人在如果發(fā)生不可抗力或并非因承租人的過失而導致的事件時終止租賃合同;5)允許承租人在設備發(fā)生問題而出租人未予解決之前提留租金。而出租人則總是要盡量運用合同自由原則,花費大量心血在合同文本的字斟句酌上。出租人的努力包括以下方面:1)將損失的風險轉移給承租人。常見的文字是:“承租人應承當因占有或使用該設備而以任何方式發(fā)生的損失的風險。〞這里說的損失風險,不限于著火、被盜之類直接發(fā)生在設備上的事件,而且包括由于運用不當所造成的損害、對其它設備的損害,甚至是對經(jīng)營效果的損害,以及所有其它一切起因于該設備的后果;2)對任何保證的免責。常見的文字是:“出租人對任何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包括設備狀況,其適銷性、其對任何特定目的適宜程度、按照其性質或設計或其它方面的使用等,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承租人承當涉及設備的任何方面的一切風險。出租人對涉及設備的一切方面均無責任。〞在這里。所謂“明示的保證〞,是指對貨物將符合什么條件確實認或承諾、對貨物的說明以及提供樣品等。所謂“暗示的保證〞,包括(1)平靜占有,即,不干預。這一條是任何租賃的題中之義;(2)不侵權。這一條不適用于一般目的的出租人;(3)適銷性。指成批設備租賃時瑕疵率不高于多少多少;(4)適用性。如果承租人的取得設備是主要依賴了出租人的判斷和技能,那就意味著出租人作出了暗示的保證;3)將得自供貨商的任何保證都轉讓給承租人,要讓供貨商書面確認承租人有對它在設備提供方面的問題的直接追索權。而在因承租人違約而重新占有設備時,或是在該租賃合同解除或終止時,則還要將上述保證轉回來。補償問題如果承租人中止支付租金,就肯定地將被視為違約。這時,出租人有兩種選擇;1)收回設備;2)收回任何必需的金額,如同承租人按承諾履行了該租賃合同那樣。換句話說,就是收回任何缺乏局部。如果承租人拒絕自愿地返還設備,而這是最常見的情況,那出租人就必須重新占有它。如果承租人拒絕自愿地支付缺乏局部,出租人為了得到補償就得起訴。同擁有抵押物權益(無論是非占有抵押、動產(chǎn)抵押還是擔保權益)的傳統(tǒng)的銀行貸款人所享有的權利和受到的保護相比,作為租賃資產(chǎn)的所有者的(無論是經(jīng)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的)出租人,所享有的權利和受到的保護,通常會更強有力些。具體的程度取決于一系列的因素,包括該國法律中的規(guī)定、司法環(huán)境、租賃合同的條款以及市場習慣。但是,要想從別人手中取回,這一程序本身有它的難度,而且,在有些國家的法律中,可能會保護另一方。理由僅僅是它此刻正繼續(xù)占有著它原先是合法地占有了的該財產(chǎn)。在大陸法傳統(tǒng)中,所有權是一種受到特別成認的物權。它是根植于財產(chǎn)權制度中的一種根本的、基礎性權利。然而,在海洋法系中,物權可以同所有權分開而有它自己的一套特權。占有權的轉讓被視為是轉讓了比所有者所享有的權利小一點或靠后一點的子權利,而不是象大陸法系那樣把占有權視為是不能同所有權相提并論的另外一組權利。結果是,出租人的所有權未必能使它在占有上優(yōu)先于承租人。在這種情況下,出租人如果積極主動地去重新占有該資產(chǎn),承租人就不僅可以向出租人提出損害賠償,而且還有權自動取消因違約而應給予出租人的補償。出租人的重新占有會有以下幾種途徑:1)自助式重新占有。就是在承租人違約時無論承租人是否同意都逕行到承租人那里把租賃設備拿走。出租人的理由通常是說該租賃合同的條款中規(guī)定了這樣的權利。而這樣做從當?shù)胤蓙碚f,是支持、禁止還是默認,就很難說了;2)法律授權的自助式重新占有。在有些國家,法律特別規(guī)定在承租人違約時認可出租人自助式重新占有的行為,但以“不破壞和平〞為前提。也就是說,如果承租人以打斗、強行進入等會造成暴力或以暴力相威協(xié)的方式積極抵抗的話,出租人就應退讓而訴諸法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租賃合同中明確約定在承租人違約時出租人可以自行重新占有,則其效果通常會比單純依靠法規(guī)要好得多;3)沒有法律授權的自助式重新占有。有些國家的法律沒有上述授權,但是未必禁止自助式重新占有。這時,租賃合同的條款將會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不過,由于各種法律條文往往相互矛盾,這種重新占有受到法律保護的程度,也是很難說的。在有些法制相當落后的國家里,出租人往往傾向于借助“強人〞強行占有。他們的理由是,既然合同有此約定,它又擁有所有權,則歸根到底,它的這種行動是會得到法院支持的。尤其是因為,現(xiàn)實情況是“要么通過重新占有得到補償,要么就沒有補償;〞4)不情愿的重新占有。即使出租人確實重新占有了它的租賃資產(chǎn),這也許仍是不夠的??赡軟]有適合于該資產(chǎn)的二手市場,再處置的所得可能抵不上如果租賃合同履行完畢時的所得。如果法院判決由出租人取回租賃物,而且通過對租賃物余值的過分高估,而裁定承租人不再有任何賠償責任時,情況就更糟。換句話說,在沒有對于該類租賃物而言的興旺的二手市場的情況下,單憑合同中的出租人有權在承租人違約時重新占有租賃物的條款,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但這決不是說應該刪除這樣的條款,只是說不能把它看作直接變現(xiàn)的保證,而是,毋寧說,把它看作牽制承租人的一種手段。如果對于承租人的經(jīng)營來說,對租賃物的繼續(xù)使用至關重要。那么,面對出租人的重新占有的“威協(xié)〞,它多半會盡量設法按時支付租金。因為,正是由于缺乏二手市場,在出租人取回租賃物的情況下,承租人如果還要繼續(xù)用此類設備,就得另行購置或租用新的,而這個代價,肯定要比繼續(xù)履行原合同大得多的;5)司法協(xié)助下的重新占有。這又分判決后和判決前兩種。大多數(shù)國家的司法制度有在法院裁決后將資產(chǎn)強制返還給其所有權人的一套程序性規(guī)定。但是存在著司法程序過于漫長,以致在最終返還時資產(chǎn)已嚴重貶值的情況。有時甚至會使得返還本身已經(jīng)沒有意義。在某些海洋法系國家,有判決前返還的程序,當然是在司法協(xié)助下進行的。其邏輯是,你是所有權人,你申請取回,理由是承租人違約,法院就幫你去取回,承租人不得對抗,使得重新占有的程序是和平的和及時的。如果承租人有異議,認為此舉不公平,它可以起訴出租人請求損失賠償。在大陸法系的一些國家,則強調(diào)合同的是否經(jīng)過了公證或登記。如果有,在出租人向法院申請重新占有其財產(chǎn)時,法院往往會發(fā)出通知并協(xié)助取回;6)仲裁。在跨境租賃中,為了防止當?shù)厮痉ǔ绦虻耐涎樱鶗谧赓U合同中約定仲裁條款。尤其是因為目前大多數(shù)國家已經(jīng)參加了《成認和執(zhí)行外國仲裁裁決書公約》。即使租賃物已經(jīng)取回,已經(jīng)再處置,也不等于說事情已經(jīng)全部了結。因為出租人往往不能取得設若合同完全履行下的效果。因此,還有個損失賠償問題。固然,在幾乎所有的經(jīng)營租賃合同中都會有商定的損失賠償金條款。但是,由于經(jīng)營租賃是在融資租賃之后才出現(xiàn)的,經(jīng)營租賃合同的文本在許多方面都是套用融資租賃合同的文本的,只是在出租人的保證和對租賃物的責任方面有所改動。至于商定的損失賠償金條款則往往是照搬的。又由于融資租賃在經(jīng)濟實質上無異于貸款,因此在確定債務人違約時的損失賠償金時完全可以比照銀行貸款中所用的計算公式,因為比較簡單和直觀,易于被各方包括法院所接受。經(jīng)營租賃則不同,這里多了個應該由出租人享有其利益和承當其風險的余值。余值問題的復雜性,源于經(jīng)營租賃合同本身的極端多樣性。同樣是經(jīng)營租賃合同,會有以下差異:1)期限的長度:是1個月?6個月?1年?還是3年半?2)有沒有出租人對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3)出租人有沒有對設備的升級或替代能力?4)是否由出租人投保各種險別?5)是否由出租人支付財產(chǎn)稅或其它稅?以及6)是否由出租人提供捆綁的和只有它能提供的效勞?這種多樣性使得損失的衡量只能采取任何租賃中最傳統(tǒng)的方法,那就是:合同租金同公允市場租金值之差。這種方法是建立在以下假設之上的:1)該資產(chǎn)的公允市場租金值是可以確定的。對于有些類別的設備,例如車輛、工程機械之類,公允市場租金值也許是可以得到的。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設備卻未必。為了得出這個數(shù)值,要咨詢,要調(diào)查,不但本錢高,而且很費時間;2)該資產(chǎn)在返還或取回后是有二手市場可以接著出租的。這個概念來自傳統(tǒng)的土地出租。對于海陸空交通工具來說,這個假設也可以是成立的,但是對于多數(shù)其它設備則又未必。一旦無法再處置,公允市場租金值就應該為零。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出租人應該有權回收合同租金的全額。當著租賃期限較長,尤其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設備和供貨商的選擇和要求而購置該設備時,法官和仲裁員可能會支持這種觀點。然而,如果租賃期限較短,如果上述選擇有出租人的份,如果出租人還提供捆綁的效勞等等,就不好說了。在租賃期限較短的情況下,人們會問,你明知沒有二手市場,不易再處置,那為什么要訂這種短期合同呢?難道不是你自己不謹慎嗎?而如果由于市場變化,使得該類設備被淘汰,因而公允市場租金值為零時,人們又會問,憑什么這種損失要由承租人來賠償呢?3)公允市場租金值不但可以得到,而且是低于合同租金的。果然如此,問題就簡單了,承租人向出租人補上這個差額就是了。但是,如果找不到這樣的數(shù)據(jù)呢?人們就會有種種理由認為,合同租金就是公允市場租金值。因為你們是自愿訂的合同,沒人強迫,這不恰恰就是公允市場價值的本義嗎?而如果公允市場租金值高于合同租金,那承租人更沒事了。因為,由于它的違約,出租人反而得到好處了,哪里還有什么損失呢?4)續(xù)租的租期同原先的租期是根本相似的。在任何出租中,租期越短,日租金必定越高。所以在確定公允市場租金值時還必須考慮再出租時的租期。但是,這個問題是非常復雜的。取回后立即出租和延遲一段時間后才得以出租,會由于設備余值的變動而影響租金值。如果簡單地將原合同的剩余期限作為再出租合同的期限,所得租金值也會不同。何況,多數(shù)違約發(fā)生在租期的后期而不是前期,等到找到下一個承租人時,再用那樣短的期限出租,恐怕就不值得了。通常,再出租的租期較長會是有利的,但是就前面的承租人的損失賠償而言,就得做如何分攤的復雜計算。上述方法還有一個未予考慮的問題,即出租人的商機喪失問題。設若出租人從違約的承租人那里取回了設備,接著又出租給了下一個承租人。這時,它很可能是失去了一次商機。因為,否則它是可以把自己的另外的設備出租給那個承租人的。損失賠償金的合理的計算方法為了克服上述困難,經(jīng)營租賃合同中應設定條款,對損失賠償金額的計算作出直截了當?shù)摹⒖刹僮鞯募s定。這些方法的一個共同目標,是要使賠償金額盡可能補償實際的損失。那種有利于出租人的過高的罰則,是不可取的,因為會被法院認定為顯失公平??梢钥紤]的方法如下:1)數(shù)學公式法。損失賠償金額=全部已到期應付未付的租金及其它費用+全部折現(xiàn)或不折現(xiàn)的未到期租金+租賃起始日約定的余值-再處置(出售或再出租)所取回的租賃物的凈收入。這個方法可以保護出租人不因期初所預期的余值的下降而受損失,也使它不會由于該余值的升高而得益。但是,如果出租人在期初將余值定得過高,使得各期租金偏低,也就是說,在它承當著較大的余值風險下,這個公式就不適宜了。因為,這里的或有的余值利益是歸承租人的;2)成分計算法。這種方法是把租金分成“本金“和〞租賃費“兩局部。但是有一個條件,必須各期租金所含的本金和租賃費都是相同的。則,損失賠償金額=全部已到期應付未付租金及其它費用+直至取回時所發(fā)生的全部資金本錢+剩余租賃期限內(nèi)的折現(xiàn)的或不折現(xiàn)的全部租賃費。這里說的資金本錢,是指出租人所承當?shù)囊云诔跞兆赓U物公允市值為本金的貸款利息。在興旺國家的租賃市場中,由于有成熟的二手市場以及出租人能夠有效地再處置租賃物,出租人往往傾向于這種方法,因為對于它們來說,余值不僅是風險更是利益;3)遞減比例法。在許多大金額的交易中,會見到一種按月計的賠償金額表,即出租人在第幾個月違約,就按該表所示的對應于該月的設備原值的百分比賠償:1118%2117%3116%4115%5114%6113%7112%8111%9110%10109%11108%12107%13106%14105%15104%16103%17102%18100%1998%2096%2194%2292%2390%2488%2586%2684%2782%2880%2978%3076%3174%3272%3370%3468%3566%3664%3761%3858%3955%4051%4148%4245%4342%4439%4536%4633%4729%4825%從上表可見,在前一年半內(nèi),賠償金額都高于100%。這是因為出租人要收回的不僅是相應的本金和收益,而且還有締約本錢。因此,雖然在第48個月的余值似乎是25%,實際的余值會小于此數(shù)。換句話說,每個月的百分數(shù)都將訂得比出租人所預期的屆時余值同原值的比例要高。另外,對于災害事故以及非災害事故下的承租人違約,往往有不同的賠償金額表。對于災害事故下的承租人違約,出租人可能以自己的應計提折舊額作為損失賠償金額,也就是做到賬面不虧損即可,而不再考慮預期收益;4)目標參考點法。這種方法多數(shù)用在以避稅為目的的租賃交易中,其含義是,一旦承租人違約,經(jīng)營租賃合同解除,出租人取回租賃物,結果可能要增加納稅金額。因此,預先計算出該金額,擺到承租人的應賠償金額中去。當然,這樣的約定,在法律上會被保護到什么程度,是大可存疑的。那么,到底用哪種方法好呢?這無一定之規(guī)。完全看出租人的愿望。如果想享有余值利益,就用成分計算法;如果不想承當余值風險,就用數(shù)學公式法。出租人的專業(yè)水平越高,越是善于設備的改裝、升級、捆綁效勞等等,它就越不在意余值的波動,越是希望取回設備,只要同時把損失了的收益也收回即可。在這一點上,經(jīng)營租賃又同傳統(tǒng)出租的做法一個樣子了。結合我國法律的思考上面所講的都是國際上的情況。下面試著結合我國的法律來談一談。我國有管制租賃交易的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其中,除總則外,在分則中還有〈第十三章租賃合同〉和〈第十四章融資租賃合同〉。據(jù)知,在法律中以列名專章的形式標準各類租賃交易的做法,在國際上還不多見。下面我們來看看,前面所提到的經(jīng)營租賃在國際上所遇到的那兩大類問題,在我國的合同法的管轄下,會是什么結果。首先,同國際上的情況毫無二致的是,在我國的合同法中,同樣地沒有經(jīng)營租賃合同的字樣。被我們業(yè)內(nèi)稱為經(jīng)營租賃的交易,在適用合同法時,不是歸為租賃合同,就是歸為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二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置租賃物,提供應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在這里,租賃物是否是根據(jù)承租人的選擇購置這一點,是區(qū)分兩者的關鍵??梢?,我們所稱的經(jīng)營租賃合同,如果是出租人自主購置的,就將按租賃合同管轄;如果是根據(jù)承租人的選擇購置的,就將按融資租賃合同管轄。不用說,由于是按兩類不同的合同來管轄,其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是大不相同的。在做具體分析之前,我們必須注意到,我們所稱的經(jīng)營租賃合同,被歸為租賃合同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一則,會有大量的交易,其中的租賃物并非是根據(jù)承租人的選擇購置的;再則,即使租賃物是根據(jù)承租人的選擇購置的,但是,只要同這個承租人的租賃交易結束時,租賃物不是由該承租人留購或續(xù)租,而是由出租人收回來再出租給他人,那么,后續(xù)的租賃交易,就不可能再是融資租賃了。而經(jīng)營租賃同融資租賃的差異,恰恰就在于,就誰是承租人這一點而言,它往往并非是“從一而終〞的?,F(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如果是按租賃合同管轄,會是什么結果。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了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這就說明出租人有交付責任。同時也就意味著,出租人,而不是供貨商,要對其中的任何交付不符負責。固然,將作為租賃物的貨物無疑是首先由供貨商交付的,它當然要對交付不符負責。然而供貨商是向出租人交付,是對出租人負責;并不是向承租人交付,它不對承租人負責。這么一來,管轄融資租賃合同的第二百四十四條中關于“租賃物不符合約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不承當責任〞的規(guī)定,在這里就用不上了。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guī)定,“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換句話說,不僅是在交付時租賃物要合格,而且,在整個租賃期間,租賃物都要合格。這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